香山植物園的手抄報
① 植物園手抄報英語怎麼說
植物園手抄報英語翻譯是:Botanical garden hand
② 一篇關於植物園的手抄報
一.植物五大類
藻類: 礁膜 石蒓 海帶 裙帶菜 紫菜 石花菜
苔蘚類: 地錢 石地錢 錢苔 毛地錢 光萼苔
蕨類: 蕨菜 觀音座蓮 石松 貫眾 滿江紅 槐葉菊
被子植物: 油菜、玉米、大麥、小麥 蘋果 梨
裸子植物: 水杉 水松 銀杉 金錢松 白豆杉 台灣杉 杉木 福建柏 側柏
二,植物特點
植物具有光合作用的能力——就是說它可以藉助光能及動物體內所不具備的葉綠素,利用水、礦物質和二氧化碳生產食物。釋放氧氣後,剩下葡萄糖——含有豐富能量的物質,作為植物細胞的組成部分。
植物的葉綠素含有鎂。
植物有明顯的細胞壁和細胞核,其細胞壁由葡萄糖聚合物——纖維素構成。
所有植物的祖先都是單細胞非光合生物,它們吞食了光合細菌,二者形成一種互利關系:光合細菌生存在植物細胞內(即所謂的內共生現象)。最後細菌蛻變成葉綠體,它是一種在所有植物體內都存在卻不能獨立生存的細胞器。
植物通常是不運動的,因為它們不需要尋找食物。
大多數植物都屬於被子植物門,是有花植物,其中還包括多種樹木。
三.中國珍稀瀕危植物
【荷葉鐵線蕨】
【學 名】 Adiantum reniforme L. var. sinense Y. X. Ling
【中文學名】 荷葉鐵線蕨
【科 別】 Adiantaceae 鐵線蕨科
【瀕危類別】 瀕危
【保護級別】 2級
【現 狀】 僅存於四川萬縣和石柱縣,因築路\採挖作葯用,現數量極少,陷入瀕危
【分布省縣】 四川萬縣武陵區,新鄉,小沱山,杉樹坪,石柱縣
【土壤PH值】 中性略偏鹼性
【生態特徵】 生於溫濕無蔭蔽的岩面薄土層上\石縫或草叢中
【花 期】 7
【果 期】 8-9
【科研價值】 對研究該種的親緣關系\植物區系及地理分布等有重大價值
【經濟價值】 全草為清熱解毒,利尿通淋葯,又供欣賞
【保護措施】 劃產地為保護點,並進行人工栽培
【繁殖方式】 分株或孢子繁殖
四,植物的起源
植物距今二十五億年前(元古代),地球史上最早出現的植物屬於菌類和藻類,其後藻類一度非常繁盛。直到四億三千八百萬年前(志留紀) ,綠藻擺脫了水域環境的束縛,首次登陸大地,進化為蕨類植物 ,為大地首次添上綠裝。三億六千萬年前(石炭紀),蕨類植物絕種,代之而起是石松類、楔葉類、真蕨類和種子蕨類,形成沼澤森林。古生代盛產的主要植物於二億四千八百萬年前(三疊紀)幾乎全部滅絕,而裸子植物開始興起,進化出花粉管,並完全擺脫對水的依賴,形成茂密的森林。一億四千五百萬年前(白堊紀) 被子植物(有花植物)開始出現,於晚期迅速發展,代替了裸子植物,形成延續至今的被子植物時代。現代類型的松、柏,甚至像水杉、紅杉等,都是在這時期產生的。
一
綠色運動在全世界的開展已經經歷了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即使在中國部分也已經是跨越了好幾個時代的事情了。但是讓人難堪的是,我們不得不承認:在上個世紀,全球環境始終在持續惡化。我們認為,造成這種不免會讓人產生一些灰心的現狀的根源,很大部分也是由於綠色地球概念的不成熟和由此導致的綠色運動理論的派系紛繁和宣傳上的簡單化傾向。這造成了許多缺乏共識而各自為戰的綠色運動小團體難以對人類總體生活態度上的偏頗和傳統主流意識形態形成有力的沖擊。而這傳統主流意識形態正是不合理的資本主義體系所構築起的以破壞環境為手段獲取利潤的這樣一種文化環境。如果不能從根本上改變人類的總體生活態度,那麼我們就難以從根本上遏制環境狀況的持續惡化。
二
在這一新世紀開端的年代裡,我在此向各位熱心綠色運動或關心綠色運動以及廣大即將投入到這一偉大事業中來的朋友和同志們推出《綠色地球宣言(上海版)》;藉以期待大家的觀感和建議。希望這一文章能夠在綠色地球理念上,為彌合分歧,建立共識而盡一點力,同時也代表了中國上海那些始終在關心自然,關心人類歷史與發展的知識分子為世界綠色運動作出一點實績,更期盼著這一系列短文能真正成為綠色地球-----上海版宣言,帶動起上海乃至全中國,全華文世界的綠色運動理論建設的新高潮,能為更多後來者提供一個盡可能務實的理論基礎,希望在今後大家能更加進一步的相互理解與合作,恢復起我們地球上已經消褪的綠色。
三
此系列主要分成四大章,從三個方面來和大家一起思考綠色運動的理念與未來。
一.綠色地球的上海宣言:這是對綠色思想的一次歸納和總結,既是期待尋找新理論的突破點,也是對半個多世紀以來綠色運動的回顧,更重要的則是普及。只有當綠色意識真正的深入人心,成為了人類共識,綠色運動才會真正的出現成效。
二.綠色經濟學宣言:這是對舊經濟學理念與價值觀的一次否定和批判,是基於綠色思潮的基礎對人類文明的一次反思。或許由於我們的歷史局限性,相當多的問題及某些方面還依舊無法涉及和澄清,但我們期許它或許有一天能真正成為我們剖析人類文明的一把手術刀。或許現在我們還無法觸及更深入的問題根本,但我們相信它應該會產生足夠的積極意義,從而進一步推動新經濟學的成長。
三.綠色地球的行動宣言:這是針對綠色運動發展歷史和社會現實所進行的一次理論探討。由於行動宣言的歷史局限性特別顯著,所以沒有歸入上海宣言中,而是單獨討論,更方便大家的理解和探討。
四.綠色思想的爭鳴:這里不是提倡綠色問題的百家爭鳴,而僅僅是針對一些有爭議的問題進行分析,敘述,藉以討論其中的正誤,供大家參考與辯駁。希望能盡可能的正確把握住綠色思潮應去的方向。
最後,我們在此期待能獲得更多讀者的回響,能夠為恢復起我們地球的綠色作出自己的貢獻。
③ 三年級植物園手抄報
和不好解決實際使用時時間還會經常是在看北京回北京
④ 關於北京植物園手抄報
內容提要:
一次普普通通的春遊活動,一次為此而展開的綜合實踐活動,我們不僅收獲了快樂。而且得到許多雖稚拙但真實而有趣的創作。更重要的是孩子們學會了如何合作,懂得了相互尊重,甚至還明白了一些管理之道。而作為教師的我則百感交集。面對孩子們明亮的眼睛,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教學行為……
2006年4月18日,我們帶孩子們走出校園進行了一次春遊活動,目的地:北京植物園和太平洋海洋館。一路上,孩子們都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雖然為了配合集體活動,許多地方都是走馬觀花,一路奔波每個人也都感覺疲憊不堪。但回校的路上孩子們依舊興奮不減。看到他們的興奮狀態,回校後的實踐活動方案和內容更讓我充滿信心。
我們的實踐活動是從學生們暢談春遊的快樂開始的,剛一提到這次春遊孩子們立刻兩眼發亮精神振奮。你看他們從路上的談笑到美麗的植物園景觀,從噴泉間的戲耍到大家狼吞虎咽的野外就餐,從高大的電視發射塔到五光十色形態各異的新奇魚類……真是無所不談。待他們說夠了,我話鋒一轉:「提起春遊看來大家都很高興,那麼你們想不想把你們的快樂、收獲、體會和感受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表現出來,讓更多的人受到你們的感染,體會到你們的快樂呢?」教室里立刻安靜下來,但很快孩子們又開始嘰嘰喳喳了:「老師,我想畫一幅畫,把自己看到的最美的景物畫下來。」「我最擅長寫詩,我要寫一首小詩來表達我們的快樂心情。」「不如寫一篇日記,記錄下著愉快地一天。」……
⑤ 圓明圓手抄報怎麼寫
圓明園坐落在北京西郊,與頤和園毗鄰,由圓明園、長春園和萬春園組成,也叫圓明三園。 圓明園是清代著名的皇家園林之一,面積五千二百餘畝,一百五十餘景。建築面積達16萬平方米,有「萬園之園」之稱。清朝皇帝每到盛夏就來這里避暑、聽政,處理軍政事務,也稱「夏宮」。
圓明園始建於1709年(康熙48年),最初是康熙賜給胤禛的。1722年雍正即位後,拓展原賜園,並在園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政殿以及內閣、六部、軍機處諸值房,御以「避喧聽政」。乾隆皇帝在位期間除對圓明園進行局部增建、改建之外,還在緊東鄰新建了長春園,在東南鄰並入了萬春園。圓明三園的格局基本形成。嘉慶朝,對綺春園進行修繕和拓建,使之成為主要園居場所之一。道光朝時,國事日衰,財力不足,但寧撤萬壽、香山、玉泉「三山」的陳設,罷熱河避暑與木蘭狩獵,仍不放棄圓明三園的改建和裝飾。1860年英法聯軍洗劫圓明園,文物被劫掠。1860年10月18日3500名英法士兵沖入手持火把,大火連燒了3天。圓明園文物被掠奪粗略統計約有150萬件,全都是英國和法國的人,這場人類浩劫,不正如法國著名作家雨果所描繪和抨擊的那樣:有一天,兩個強盜闖進了圓明園,一個進行搶劫,另一個放火焚燒。這兩個強盜一個叫英吉利,一個叫法蘭西 。
⑥ 我要一張圓明園的手抄報 急急急急急急急
圓明園
圓明園位於北京市西郊,海淀區東部。原為清代一座大型皇家御苑,佔地約5200畝,平面布局呈倒置的品字形,圓明園由圓明、長春、綺春三園組成,總面積達350公頃。
它的陸上建築面積和故宮一樣大,水域面積又等於一個頤和園。圓明園匯集了當時江南若干名園勝景的特點,融中國古代造園藝術之精華,以園中之園的藝術手法,將詩情畫意融化於千變萬化的景象之中。
圓明園的南部為朝廷區,是皇帝處理公務之所。其餘地區則分布著40個景區,其中有50多處景點直接模仿外地的名園勝景,如杭州西湖十景,不僅模仿建築,連名字也照搬過來。更有趣的是,圓明園中還建有西式園林景區。最有名的「觀水法」,是一座西洋噴泉,還有萬花陣迷宮以及西洋樓等,都具有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風格。在湖水中還有一個威尼斯城模型,皇帝坐在岸邊山上便可欣賞萬里之外的「水城風光」。
圓明園是一座珍寶館,裡面藏有名人字畫、秘府典籍、鍾鼎寶器、金銀珠寶等稀世文物,集中了古代文化的精華。圓明園也是一座異木奇花之園,名貴花木多達數百萬株。完整目睹過圓明園的西方人把她稱為「萬園之園」。
的確,如果今天還和140年前一樣,這座超巨型園林就是當之無愧的「世界園林之王」了。遺憾的是,1860年英法聯軍和1900年八國聯軍兩次洗劫圓明園,園中的建築被燒毀,文物被劫掠,奇跡和神話般的圓明園變成一片廢墟,只剩斷垣殘壁,供人憑吊。
圓明園
清代著名的皇家園林。康熙四十八年(1709),康熙帝(即清聖祖玄燁)將北京西北郊暢春園北一里許的一座園林賜給第四子胤禛,並親題園額「圓明園」。雍正三年(1725),雍正帝(即清世宗胤禛)在圓明園南面增建宮殿衙署,佔地面積由原來的六百餘畝擴大到三千餘畝。此後,圓明園不僅是清朝皇帝休憩游覽的地方,也是他們朝會大臣、接見外國使節、處理日常政務的場所。乾隆帝(即清高宗弘歷)即位後,在圓明園內調整了園林景觀,增添了建築組群,並在圓明園的東鄰和東南鄰興建了長春園和綺春園(同治時改名萬春園)。這三座園林,均屬圓明園管理大臣管理,稱圓明三園。
圓明三園面積五千二百餘畝,一百五十餘景。其中最著名的有上朝聽政的正大光明殿,祭祀祖先的安佑宮,舉
行宴會的山高水長樓,模擬《仙山樓閣圖》的蓬島瑤台,再現《桃花源記》境界的武陵春色。一些江南的名園勝景,如蘇州的獅子林,杭州的西湖十景,也被仿建於園中。長春園內還有一組歐式建築,俗稱西洋樓。
圓明園還是一座大型的皇家博物館,收藏著許多珍寶、圖書和藝術傑作。
咸豐十年(1860)8月,英法聯軍攻入北京。10月6日,佔領圓明園。從第二天開始,軍官和士兵就瘋狂地進行搶劫和破壞,為了迫使清政府盡快接受議和條件,英國公使額爾金、英軍統帥格蘭特以清政府曾將英法被俘人員囚禁在圓明園為借口,命令米啟爾中將於10月18日率領侵略軍三千五百餘人直趨圓明園,縱火焚燒。這場持續了兩天兩夜的大火,將圓明園燒成一片廢墟。
同治年間(1862~1874),同治帝准備修復圓明園,供慈禧太後居住。後因財政困難,被迫停止,改建其他建築。1900年,八國聯軍侵入北京,圓明園又一次遭到破壞。清朝覆滅後,一些軍閥、政客、官僚,紛紛從圓明園盜運建築材料,圓明園遺址遭到進一步破壞。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十分重視圓明園遺址的保護。1979年,圓明園遺址被列為北京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後,圓明園遺址的整修工作逐步展開。
圓明園能夠達到那麼恢宏瑰麗,並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它是集中了國家大量的財力、物力,役使了無效的精工巧匠,傾注了千百萬勞動人民的血汗,歷時一百多年才陸續建築經營而成的。為什麼清朝皇帝要下這么大功夫,不惜工本來長期經營圓明園呢?這與滿族生活習慣有著密切的關系。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勤勞勇敢的滿族人民,世代繁衍生息在東北黑龍江流域富饒美麗的土地上。16世紀中葉,清軍在其卓越的領袖、封建政治家,軍事家努爾哈赤的兒子皇太極和攝政王多爾袞的領導下,大舉進兵華北,徹底推翻了腐敗透頂的明王朝,自東北入關定都北京,奪取全國政權,建立了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統治王朝——清朝,由於清朝統治者入關以前在東北過著游牧生活,冬季那裡是林海雪原,夏季則氣候涼爽。入關後,他們對北京盛夏乾燥炎熱的氣候很不適應。紫禁城雖金碧輝煌、宏偉壯麗,但清朝皇帝感到那裡呆板憋悶,特別是在康熙初年,紫禁城發生過火災後,為了防火,也為了防止宮廷暴亂,砌了高高的宮牆。皇宮里院院相套,再加上溪溝水流過於平緩,幾乎成了死水,當時對皇城曾有「紅牆,綠瓦,黑陰溝」之稱。這使得皇帝們有些厭倦深囿高牆的宮廷生活,於是,從康熙初年,便開始修建園林,這種修建工程竟延續了二百多年。北京的西郊,有連綿不斷的西山秀峰:玉泉山、萬壽山、萬泉庄、北海淀等多種地形,自流泉遍地皆是,在低窪處匯成大大小小的湖泊池沼。玉泉山水自西向東順山勢注入昆明湖,成為西郊最大的水面。古代勞動人民在這里生活,辛勤勞動,開墾了大片水稻田,形成了自然風景區。早在遼代,封建帝王就選中這里建造了玉泉山行宮,到了明代,這里的自然景色吸引了更多的遊人,於是一些達官貴人就占據田園營建別墅,大片土地被一塊塊佔去。到了明萬曆年間,明皇親武清侯李偉在這里大興土木,首先建造了規模宏偉,號稱「京國第一名園」的清華園(故址在今北京大學西牆外)。嗣後米萬鍾又在清華園東牆外導引湖水,辟治了幽雅秀麗的「勺園」,取「海淀一勺」的意思。空曠郊野,出現了亭台樓榭與湖光山色交相輝映,成為京郊名噪一時的園林薈集之地。到了清朝,皇帝也同樣看中了西郊這塊絕好的造園之地。大規模地興建園林就這樣開始了。
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88年)玄燁下令在清華園舊址上建造了面積達六十公頃的暢春園,他每年的大部分時間都在那裡避喧聽政,清代帝王園居生活自此開始。但暢春園的地位並沒有維持多久,就被後來的圓明園所取代。
暢春園周圍,有許多明朝遺留下來的私家園林,清初時收歸內務府奉宸院後,就把這些前明私園分賜給清皇室成員和王公大臣。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圓明園就是作為藩賜園賜給了康熙帝第四子胤禎的一座明代舊園。並由康熙帝御筆親題了「圓明園」匾額。這座世界名園,就從這一年開始了它從無到有,由盛到衰的歷史。胤禎就是後來的雍正皇帝,他對於所得到的這座賜園,是非常引以為榮的,對康熙所題「圓明」二字的意義,他在《圓明園記》中做了這樣的解釋:
圓明意志深遠,殊未易窺,嘗稽古藉之言,體以圓明之德。夫圓面入神,君子之時中也。
這里的「圓」,大意是「圓滿、周全」的意思,而「明」字則解釋為「明達、明智」之意,所以,起名「圓明園』無非是統治階級標榜自己品德修養與才思智慧都超出常入而已。康熙皇帝題名也表達了他對皇子的期望。
圓明園的位置在掛甲屯的北面,距暢春園約一里多路,即今北京大學的北邊,清華大學以西。
康熙時代的圓明園,裡面有前湖、後湖等水面,其內建有「牡丹台」、 「天然圖畫」等園景。當圓明園還是一座藩賜園的時候,它的規程是不能超過皇帝的暢春園的,所以建的景不多,名聲也不大,遠遠比不上暢春園。可後來隨著主人的登基,清王朝的太平盛世到來,在其60多年陸續擴建中,終於建成了中國有史以來最宏偉的皇家園林。
歷史上的圓明園,是由圓明園、長春園、綺春園(萬春園)組成。三園緊相毗連,通稱圓明園。共佔地5,200餘畝(約350公頃),比頤和園的整個范圍還要大出近千畝。它是清代封建帝王在150餘年間,所創建和經營的一座大型皇家宮苑。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五朝皇帝,都曾長年居住在圓明園優游享樂,並於此舉行朝會,外理政事,它與紫禁城(故宮)同為當時的全國政治中心,被清帝特稱為"御園"。
北京西北郊一帶,具有山、泉、湖、沼之勝,歷來是封建帝王及親貴顯宦締構行宮苑園之所。至清代康熙、乾隆時期,社會經濟有顯著發展,國庫充盈,清帝為了追求"寧神受福"的園居生活,從而在這一帶興起了空前規模的園林建設局面。
圓明園最初是康熙皇帝賜給皇四子胤禛(即後來的雍正皇帝)的花園。在康熙四十六年即公元1707年時,園已初具規模。同年十一月,康熙皇帝曾親臨圓明園游賞。雍正皇帝於1723年即位後,拓展原賜園,並在園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正殿以及內閣、六部、軍機處諸值房,御以"避喧聽政"。乾隆皇帝在位60年,對圓明園歲歲營構,日日修華,浚水移石,費銀千萬。他除了對圓明園進行局部增建、改建之外,並在緊東鄰新建了長春園,在東南鄰並入了綺春園。至乾隆三十五年即1770年,圓明三園的格局基本形成。嘉慶朝,主要對綺春園進行修繕和拓建,使之成為主要園居場所之一。道光朝時,國事日衰,財力不足,但寧撤萬壽、香山、玉泉"三山"的陳設,罷熱河避暑與木蘭狩獵,仍不放棄圓明三園的改建和裝飾。
圓明園:主要興建於康熙末年和雍正朝,至雍正末年,園林風景群已遍及全園三千畝范圍。乾隆年間,在園內相繼又有多處增建和改建。該園的主要園林風景群,有著名的"圓明園四十景"(即正大光明、勤政親賢、九洲清晏、縷月開雲、天然圖畫、碧桐書院、慈雲普護、上下天光、杏花春館、坦坦盪盪、茹古涵今、長春仙館、萬方安和、武陵春色、山高水長、月地雲居、鴻慈永祜、匯芳書院、日天琳字、澹泊寧靜、映水蘭香、水木明瑟、濂溪樂處、多稼如雲、魚躍鳶飛、北遠山村、西峰秀色、四宜書屋、方壺勝境、澡身浴德、平湖秋月、蓬島瑤台、接秀山房、別有洞天、夾境鳴琴、涵虛朗鑒、廓然大公、坐石臨流、麴院風荷、洞天深處),以及紫碧山房、藻園、若帆之閣、文源閣等處。當時懸掛匾額的主要園林建築約達600座,實為右今中外皇家園林之冠。
長春園:始建於乾隆十年(1745年)前後,於1751年正式設置管園總領時,園中路和西路各主要景群已基本建成,諸如澹懷堂、含經堂、玉玲瓏館、思永齋、海岳開襟、得全閣、流香渚、法慧寺、寶相寺、愛山樓、轉湘帆、叢芳榭等。其後又相繼建成茜園和小有天園。而該園東部諸景(映清齋、如園、鑒園、獅子林),是乾隆三十一年至三十七年大規模增建的,包括西洋樓景區,長春園共佔地一干畝。懸掛匾額的園林建築約為200座。
綺春園:早先原是恰親王允祥的賜邸,約於康熙末年始建,後曾改賜大學士傅恆,至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正式歸入御園,定名綺春園。那時的范圍尚不包括其西北部。嘉慶四年和十六年,該園的西部又先後並進來兩處賜園,一是成親王永瑆的西爽村,一是莊敬和碩公主的含暉園,經大規模修繕和改建、增建之後,該園始具千畝規模,成為清帝園居的主要園林之一。至此,圓明三園處於全盛時期。嘉慶先有"綺春園三十景"詩,後又陸續新成20多景,當時比較著名的園林景群有敷春堂、清夏齋、涵秋館、生冬室、四宜書屋、春澤齋、鳳麟洲、蔚藻堂、中和堂、碧享、竹林院、喜雨山房、煙雨樓、含暉樓、澄心堂、暢和堂、湛清軒、招涼榭、凌虛亭等近30處。懸掛匾額的園林建築有百餘座。綺春園宮門,建成於嘉慶十四年(1809年),因它比圓明園大宮門和長春園二宮門晚建半個多世紀,亦稱"新宮門",一直沿用至今。自道光初年起,該園東路的敷春堂一帶經改建後,作為奉養皇太後的地方;但園西路諸景,仍一直是道光、咸豐皇帝的園居范圍。該園1860年被毀後,在同治年間試圖重修時,改稱萬春園。
圓明園是人工創造的一處規模宏偉,景色秀麗的大型園林。平地疊山理水,精製園林建築,廣植樹木花卉。以斷續的山丘、曲折的水面及亭台、曲廊、洲島、橋堤等,將廣闊的空間分割成大小百餘處山水環抱、意趣各不相同的風景群。園內水面約佔三園總面積的十分之四,在平地上人工開鑿大中小水面,由回環縈流的河道串聯為一個完整的河湖水系。園內又綴疊有大大小小的土山250座,與水系相結合,水隨山轉,山因水活,構成了山復水轉、層層疊疊的園林空間。使整個園林宛如江南水鄉般的煙水迷離,真可謂:雖由人做,宛自天開。
圓明園的園林造景多以水為主題,因水成趣,其中不少是直接吸取江南著名水景的意趣。圓明園後湖景區,環繞後湖構築九個小島,是全國疆域《禹貢》"九洲"之象徵。各個島上建置的小園或風景群,既各有特色,又彼此相借成景。北岸的上下天光,頗有登岳陽樓一覽洞庭湖之勝概,"垂虹駕湖,婉蜒百尺,修欄夾翼,中為廣亭。
⑦ 植物園手抄報怎樣寫
內容提要: 一次普普通通的春遊活動,一次為此而展開的綜合實踐活動,我們不僅收獲了快樂。而且得到許多雖稚拙但真實而有趣的創作。更重要的是孩子們學會了如何合作,懂得了相互尊重,甚至還明白了一些管理之道。而作為教師的我則百感交集。面對孩子們明亮的眼睛,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教學行為…… 2006年4月18日,我們帶孩子們走出校園進行了一次春遊活動,目的地:北京植物園和太平洋海洋館。一路上,孩子們都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雖然為了配合集體活動,許多地方都是走馬觀花,一路奔波每個人也都感覺疲憊不堪。但回校的路上孩子們依舊興奮不減。看到他們的興奮狀態,回校後的實踐活動方案和內容更讓我充滿信心。 我們的實踐活動是從學生們暢談春遊的快樂開始的,剛一提到這次春遊孩子們立刻兩眼發亮精神...
⑧ 植物園的手抄報怎麼寫
手抄報材料
一、植物五大類 藻類: 礁膜 石蒓 海帶 裙帶菜 紫菜 石花菜 苔蘚類: 地錢 石地錢 錢苔 毛地錢 光萼苔 蕨類: 蕨菜 觀音座蓮 石松 貫眾 滿江紅 槐葉菊 被子植物: 油菜、玉米、大麥、小麥 蘋果 梨 裸子植物: 水杉 水松 銀杉 金錢松 白豆杉 台灣杉 杉木 福建柏 側柏 二、植物特點 植物具有光合作用的能力——就是說它可以藉助光能及動物體內所不具備的葉綠素,利用水、礦物質和二氧化碳生產食物。釋放氧氣後,剩下葡萄糖——含有豐富能量的物質,作為植物細胞的組成部分。 植物的葉綠素含有鎂。 植物有明顯的細胞壁和細胞核,其細胞壁由葡萄糖聚合物——纖維素構成。 所有植物的祖先都是單細胞非光合生物,它們吞食了光合細菌,二者形成一種互利關系:光合細菌生存在植物細胞內(即所謂的內共生現象)。最後細菌蛻變成葉綠體,它是一種在所有植物體內都存在卻不能獨立生存的細胞器。 植物通常是不運動的,因為它們不需要尋找食物。 大多數植物都屬於被子植物門,是有花植物,其中還包括多種樹木。 三、植物的起源 植物距今二十五億年前(元古代),地球史上最早出現的植物屬於菌類和藻類,其後藻類一度非常繁盛。直到四億三千八百萬年前(志留紀) ,綠藻擺脫了水域環境的束縛,首次登陸大地,進化為蕨類植物 ,為大地首次添上綠裝。三億六千萬年前(石炭紀),蕨類植物絕種,代之而起是石松類、楔葉類、真蕨類和種子蕨類,形成沼澤森林。
⑨ 植物園的手抄報
植物園的手抄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