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公園大全 » 代縣濕地公園的景點

代縣濕地公園的景點

發布時間: 2021-02-08 23:20:44

Ⅰ 代縣濕地公園作文

來到濕地公園,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幾棵開著粉紅色桃花的桃樹,在微風中綻開了笑臉,迎接每一位到濕地公園來遊玩的貴賓。走上台階,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寬大的人工湖,人工湖就像一塊碧玉鑲嵌在濕地公園里,湖水清澈見底,猶如一面鏡子。綠樹、鮮花倒映其中,好似一幅美麗的水彩畫,湖中還有三五成群的野鴨在歡快嬉戲,你追我趕,野鴨的顏色各異,白的、黑的、黑白相間的……。「嘎!嘎!嘎」的叫聲好似在呼喊同伴,又好似在說:「歡迎大家的到來!」
沿著湖邊長長的走廊往下走,走廊兩邊站立著一排排整整齊齊的燈柱,燈柱上雕刻著翩翩起舞的仙女圖案,非常漂亮。燈柱手拉手,肩並肩,站在一排,好像士兵守衛著美麗的濕地公園。
走過長廊,我們就到了一望無盡的植物園,草地一片金黃,恰似一塊金黃色的大地毯,走在上面軟軟綿綿的。在這張

Ⅱ 山西代縣的旅遊景點有哪些

1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代縣古城。古為代國,春秋屬晉,戰國稱廣武邑。西漢時為廣武縣,隋、唐、五代、宋、金俱稱雁門縣,並多為雁門郡、代州的治所。元廢縣入代州,民國元年(1912)改為代縣至今。

2邊靖樓(樓懸「聲聞四達」巨匾為亞洲第一匾)。代縣城中央,始建於明洪武七年(一三七四年),明成化7年(公元1471年)火焚,後成化十二年(一四七六年)重建,清康熙、雍正、嘉慶、道光年間均加修葺。一九五八年定為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邊靖樓外觀雄偉、大方、古樸,樓基高聳,梁架精巧,結構嚴密、合理、歷經數百年風雨侵蝕和多次地震沖擊,至今完好無損。

3中國長城文化瑰寶——長城第一古關——雁門關,縣城以北約20公里處的雁門山中,是長城上的重要關隘,與寧武關、偏關合稱為「外三關」。2001年,雁門關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4楊家祠堂,代縣縣城東20公里的鹿蹄澗村,是為紀念宋代愛國將領楊業父子而修,楊業,北宋名將,初為北漢軍官,官至建雄軍節度使,因為屢立戰功,人稱「楊無敵」。後投宋,宋太宗因他熟悉邊事,任命他為代州刺史,長駐代州(今代縣)抵抗遼兵。楊業與其子能征善戰,威震中原,楊家將的故事,一直被後人傳頌。楊家將電視劇根據此歷史拍攝的。

5國家級森林公園——趙杲觀森林公園,包括三晉第一觀——趙杲觀及附屬景點和天台山自然景觀。趙杲觀國家森林公園是於1992年經中國國家業部林造字(1992)200號文件批准建立的小型森林公園。地處五台山支脈的天台山,植被茂密,山老谷深,山山峰迂迴曲折,高低錯落,山勢挺拔雄偉、磅礴壯麗,峭崖險峻無比、奇秀越空。岩洞,懸於陡壁、建有寺觀。位於代縣城南20公里處,是一處以深山古剎趙杲觀為中心建設的融人文景觀和自然情趣為一體的森林公園。其地形南北狹長,基本為兩山夾一溝的小型森林公園。

6凈土祖庭東晉佛學大師釋慧遠說法之第一道場——白仁岩禪寺。白人岩亦稱「白仁岩」,坐落在歷史文化名城山西省代縣古城西北,東鄰雁門關西陘口,北倚恆山,海拔2228米。距代縣縣城15公里,距大運高速代縣出口3公里。因有白谷仙人坐化成峰,峰頂巨石為顱,飄然獨立而得名,建寺時間約為公元354—365年。白人岩分上下兩寺,上寺環抱山中,即白人岩主景區。下寺在山腳入口處,俗稱小寺,因由凈土始祖慧遠創建,故白人岩禪寺也稱凈土祖庭,開中國凈土宗先河之源頭,是東晉慧遠大師修身說法的第一道場,在中國佛教文化史上占據重要位置。

7山西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文廟——代州文廟。代縣文廟位於山西省代縣城內,創建於唐代,1367年(元至正二十七年)重修。1983年至1986國家又撥款進行維修。廟南向,分前、中、後三院。後院為崇聖祠。中院正北為主要建築大成殿,單檐歇山頂,面寬七間,進深五間,殿及各坊以綠色琉璃瓦覆頂。是一座金碧輝煌、宏麗巍峨的古典建築。前院正北為戟門,戟門兩側有東西二便門以通中院。泮池位於戟門前,池前有唐槐兩株。唐槐前是六柱五樓欞星門。門前有「萬仞」坊,兩側有「仰聖」、「育賢」二坊,東西對峙,中鑿「星聚池」,廣約數畝。文廟內東有忠義祠、文昌閣;西有明倫堂、節孝祠。忠義祠左右,清代設有學正、訓導二署,形成一組龐大的儒學建築群,宏敞偉峻。而且珍藏了 2000多件珍貴文物,從不同側面反映了古代州光輝燦爛的文明歷史。代縣文廟是代縣已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築群,是華北已存最大的州文廟。

8中國19座舍利塔之一——阿育王塔山西代縣阿育王塔,坐落在代縣城內古城圓果寺內,俗稱白塔。與邊靖樓遙相對峙,競相爭高。 始建於隋仁壽元年(公元601年),原為木結構,稱「龍興」,唐會昌二年(公元842年)滅佛塔大中元年(公元847年)重建,改「龍興」為「圓果」。北宋元豐二年(公元1079年)被焚,崇寧元年(公元1102年)又建,南宋嘉定十一年(公元1079年)元兵南下再毀,自建600多年中歷遭三劫,於元至元十二年(公元1275年)改建為磚塔。塔為圓錐體、佛教藏式造型。塔基平面為長方形,南北長50米,東西30米,高1.5米,塔建於塔基正中央。塔平面為圓形,磚砌,周長60米,高40米。作覆仰蓮瓣及重澀混肚與方澀的須彌座式,雕刻著各種花飾、荷瓣和印度的「陀羅尼經」。塔身上施曲尺形彌座,座上承剎桿。原有磚作相輪十三層,兩層已毀,上覆蓋盤,中裝金頂寶珠。造型秀美,雄健挺拔,雕藝高超,為我國藏式塔中之佳作。

9佛國五台山北衢——峨口白雲寺。在當地又稱做東西寺。之所以在當地被稱做東西寺,是因為它是峨口鎮東村和西村的交界共有。原屬峨口佛光庄的庄園,與佛光寺有不解之緣

Ⅲ 山西代縣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代縣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和中國農民畫繪畫之鄉。境內名勝古跡達217處,其中屬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5處,包括古文化遺址8處,古墓葬10處,古建築22處,其它5處。總體格局為「一心三線」,即以代州名城景區為中心,北向串聯雁門關景區延伸至大同雲崗旅遊景區,南向串聯趙杲觀森林公園等景點延伸至五台山旅遊風景區,東向串聯楊忠武祠、七郎墓等景點延伸至五台山旅遊景區。較為聞名的有: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代州古城;長城第一樓——邊靖樓(樓懸「聲聞四達」巨匾為亞洲第一匾);與鸛雀樓齊名的南樓遺址;中國名塔——阿育王藏式塔;中國長城文化瑰寶——長城第一古關——雁門關,包括兩關、四口、十八隘、十二聯城、三十九遺址等中國古代規模宏大的邊關軍事聯防工程;北宋愛國名將楊業祠堂——楊忠武祠及北宋愛國名將楊延興之墓葬——楊七郎墓;國家級森林公園——趙杲觀森林公園,包括三晉第一觀——趙呆觀及附屬景點和天台山自然景觀;凈土祖庭東晉佛學大師釋慧遠說法之場——白仁岩禪寺;山西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文廟——代州文廟;中國名剎——鳳凰觀;晉王李克用墓;佛國五台山北衢——峨口白雲寺;中國民居文化瑰寶——代州民居;中國北方園林文化瑰寶——代州古花園遺址,包括明侍郎吳嘉會所築南園遺址、代州馮氏家庭所建知園、東園、西園遺址、明兵部尚書孫傳庭別墅映碧園遺址、明通政使張崇禮所建考盤園遺址、周玳建元寶池花園遺址。革命紀念地有:周恩來與閻錫山談判舊址太和嶺口窯洞;雁門關伏戰戰場遺址;夜襲陽明堡飛機場遺址;毛主席路居代縣紀念館;烈士陵園等。

Ⅳ 山西代縣有哪些旅遊景點啊

白人岩
代縣古 樓
雁門關
楊家祠堂
趙杲觀

Ⅳ 代縣的濕地公園位於代縣哪個位置。

通過大南街對面的火車道橋,向南走100米,左拐就是

Ⅵ 代縣有哪些景點,詳細介紹下啊謝謝!

1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代縣古城。古為代國,春秋屬晉,戰國稱廣武邑。西漢時為廣武縣,隋、唐、五代、宋、金俱稱雁門縣,並多為雁門郡、代州的治所。元廢縣入代州,民國元年(1912)改為代縣至今。

2邊靖樓(樓懸「聲聞四達」巨匾為亞洲第一匾)。代縣城中央,始建於明洪武七年(一三七四年),明成化7年(公元1471年)火焚,後成化十二年(一四七六年)重建,清康熙、雍正、嘉慶、道光年間均加修葺。一九五八年定為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邊靖樓外觀雄偉、大方、古樸,樓基高聳,梁架精巧,結構嚴密、合理、歷經數百年風雨侵蝕和多次地震沖擊,至今完好無損。

3中國長城文化瑰寶——長城第一古關——雁門關,縣城以北約20公里處的雁門山中,是長城上的重要關隘,與寧武關、偏關合稱為「外三關」。2001年,雁門關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4楊家祠堂,代縣縣城東20公里的鹿蹄澗村,是為紀念宋代愛國將領楊業父子而修,楊業,北宋名將,初為北漢軍官,官至建雄軍節度使,因為屢立戰功,人稱「楊無敵」。後投宋,宋太宗因他熟悉邊事,任命他為代州刺史,長駐代州(今代縣)抵抗遼兵。楊業與其子能征善戰,威震中原,楊家將的故事,一直被後人傳頌。楊家將電視劇根據此歷史拍攝的。

5國家級森林公園——趙杲觀森林公園,包括三晉第一觀——趙杲觀及附屬景點和天台山自然景觀。趙杲觀國家森林公園是於1992年經中國國家業部林造字(1992)200號文件批准建立的小型森林公園。地處五台山支脈的天台山,植被茂密,山老谷深,山山峰迂迴曲折,高低錯落,山勢挺拔雄偉、磅礴壯麗,峭崖險峻無比、奇秀越空。岩洞,懸於陡壁、建有寺觀。位於代縣城南20公里處,是一處以深山古剎趙杲觀為中心建設的融人文景觀和自然情趣為一體的森林公園。其地形南北狹長,基本為兩山夾一溝的小型森林公園。

6凈土祖庭東晉佛學大師釋慧遠說法之第一道場——白仁岩禪寺。白人岩亦稱「白仁岩」,坐落在歷史文化名城山西省代縣古城西北,東鄰雁門關西陘口,北倚恆山,海拔2228米。距代縣縣城15公里,距大運高速代縣出口3公里。因有白谷仙人坐化成峰,峰頂巨石為顱,飄然獨立而得名,建寺時間約為公元354—365年。白人岩分上下兩寺,上寺環抱山中,即白人岩主景區。下寺在山腳入口處,俗稱小寺,因由凈土始祖慧遠創建,故白人岩禪寺也稱凈土祖庭,開中國凈土宗先河之源頭,是東晉慧遠大師修身說法的第一道場,在中國佛教文化史上占據重要位置。

7山西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文廟——代州文廟。代縣文廟位於山西省代縣城內,創建於唐代,1367年(元至正二十七年)重修。1983年至1986國家又撥款進行維修。廟南向,分前、中、後三院。後院為崇聖祠。中院正北為主要建築大成殿,單檐歇山頂,面寬七間,進深五間,殿及各坊以綠色琉璃瓦覆頂。是一座金碧輝煌、宏麗巍峨的古典建築。前院正北為戟門,戟門兩側有東西二便門以通中院。泮池位於戟門前,池前有唐槐兩株。唐槐前是六柱五樓欞星門。門前有「萬仞」坊,兩側有「仰聖」、「育賢」二坊,東西對峙,中鑿「星聚池」,廣約數畝。文廟內東有忠義祠、文昌閣;西有明倫堂、節孝祠。忠義祠左右,清代設有學正、訓導二署,形成一組龐大的儒學建築群,宏敞偉峻。而且珍藏了 2000多件珍貴文物,從不同側面反映了古代州光輝燦爛的文明歷史。代縣文廟是代縣已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築群,是華北已存最大的州文廟。

8中國19座舍利塔之一——阿育王塔山西代縣阿育王塔,坐落在代縣城內古城圓果寺內,俗稱白塔。與邊靖樓遙相對峙,競相爭高。 始建於隋仁壽元年(公元601年),原為木結構,稱「龍興」,唐會昌二年(公元842年)滅佛塔大中元年(公元847年)重建,改「龍興」為「圓果」。北宋元豐二年(公元1079年)被焚,崇寧元年(公元1102年)又建,南宋嘉定十一年(公元1079年)元兵南下再毀,自建600多年中歷遭三劫,於元至元十二年(公元1275年)改建為磚塔。塔為圓錐體、佛教藏式造型。塔基平面為長方形,南北長50米,東西30米,高1.5米,塔建於塔基正中央。塔平面為圓形,磚砌,周長60米,高40米。作覆仰蓮瓣及重澀混肚與方澀的須彌座式,雕刻著各種花飾、荷瓣和印度的「陀羅尼經」。塔身上施曲尺形彌座,座上承剎桿。原有磚作相輪十三層,兩層已毀,上覆蓋盤,中裝金頂寶珠。造型秀美,雄健挺拔,雕藝高超,為我國藏式塔中之佳作。

9佛國五台山北衢——峨口白雲寺。在當地又稱做東西寺。之所以在當地被稱做東西寺,是因為它是峨口鎮東村和西村的交界共有。原屬峨口佛光庄的庄園,與佛光寺有不解之緣

Ⅶ 黃河濕地公園的主要景點

千百年來,川流不息的黃河用她甘甜的乳汁哺育了千千萬萬炎黃子孫,維持了黃河口濕地生態的多樣性和延續性。
黃河三角洲的生存發展離不開黃河水,當黃河水量充沛的時候,人們感覺不到水資源短缺的危機。然而,進入上世紀80年代末期和90年代中後期後,由於黃河徑流量的減少和人類對黃河水的超量利用、浪費,使黃河三角洲地區的水資源嚴重不足,甚至出現斷流。據黃河利津水文站資料顯示:1995年黃河斷流120天;1996年黃河斷流126天;1997年黃河斷流210天;1998年黃河斷流173天。黃河水的極度短缺引起海水倒灌,土地鹽鹼化,生態失衡,生物植被大面積死亡,珍禽鳥類相應減少,黃河口濕地連連喊「渴」。
完整的濕地可以具備保持水源、凈化水質、蓄洪防旱、調節氣候、控制土壤侵蝕、美化環境、保持生物多樣性等重要生態功能。黃河三角洲正處東北風口,一旦失去濕地,以上功能將全部盡失,東營和勝利油田的建設和發展就會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和制約。生態濕地,對黃三角的發展舉足輕重。 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的濕地是世界上暖溫帶保存最完整、最年輕的的濕地生態系統,總體面積達5000平方公里。如何維持黃河口濕地生態的多樣性和延續性?痛定思痛,飽受缺水之苦的東營市更加高度重視保護生態環境和水資源工作。
東營市堅持「綠為水潤、水為人利、人為生態」的原則,為留住濕地,東營市對黃河口採取了系列搶救性恢復保護措施。通過投巨資修築防海潮大堤,濕地內圍堰蓄水,在高鹽鹼地域人工培育檉柳林和人工種植蘆葦等措施,使4238公頃濕地恢復了原貌,黃河三角洲的植被逐年增多。蘆葦面積增加到5.2萬公頃,保護區內野生植物達407種,有14種國家稀有樹種也落戶黃河口。20萬畝畜牧草,10萬畝速生林,13萬畝人工檉柳林,50萬畝人工蘆葦與黃河口濕地的自然植被渾然一體,共同構築起一道靚麗的綠色生態景觀線。自2000年以來,黃河河務管理部門在黃河來水持續偏枯的情況下,實施黃河水量科學調度,使得黃河口濕地生態系統得到水源補給,濕地生態的逐漸恢復,也為鳥類提供了大量的水草、野草、穀物、昆蟲及水生動植物食物鏈,吸引了眾多的珍禽候鳥,「天上有飛鳥,地上野獸跑,魚蝦水中躍,綠林隨風拽,花兒競相開」的自然畫卷重現黃河口。 黃河三角洲地處暖溫帶,是東北亞內陸和環西太平洋鳥類遷移重要的中轉站、越冬棲息地和繁殖地。每年的10月末到11月下旬是保護區最美、候鳥最多的季節。截止目前,保護區內已經發現陸生動物901種,其中鳥類由1992年的265種增加至289種,還有152種鳥類被列入《中日保護候鳥及棲息環境的協定》中。每年到黃河口做客的候鳥達400萬只,世界珍惜瀕危鳥類——黑嘴鷗也在這里棲息繁衍。黃河口作為中國及全世界上重要的鳥類保護基地,是開展鳥類保護、科研、維護物種多樣性和監測環境污染的重要場所。為確保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濕地安全,在這里啟動了「濕地鳥類生態安全區系統」和黃河自然保護區濕地監測工程,實現了與香港觀鳥協會的「聯網」。目前,總投資380萬元的黃河口濕地觀鳥樂園正在建設中,將成為救治病傷鳥類,保護、繁殖瀕危珍禽的重要科研場所。

Ⅷ 滹沱河生態旅遊風景區和滹沱河濕地公園是一個地方嗎

在石家莊這兩者是一個地方,在長安區。

同時在山西省忻州市代縣的滹沱河沿岸也有一個代縣滹沱河濕地公園,與石家莊長安區的滹沱河生態旅遊風景區相距路程約258公里遠。

Ⅸ 代縣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代縣好玩的地方挺多的,我可以幫你們介紹一些,比如佛光寺、古城代縣、崇慶寺等等。佛光寺位於山西五台縣城東北32公里佛光山腰。寺因勢建造,坐東向西,三面環山,唯西向低下而疏豁開朗。寺區松柏蒼翠,殿閣巍峨,環境清幽。寺內建築高低錯落,主從有致。現存六角形祖師塔,形制古樸,是北魏遺物。山腰的東大殿,雄偉壯麗,為唐代所建,前院文殊殿為金代建築。其餘山門(即天王殿),伽藍殿,萬善堂, 香風花雨樓及廂房,窯洞等建築,皆明,清重樓,是我國古建築中的傑作在中國乃至世界建築史上都有重要地位。寺內還有唐代塑像,壁畫,石幢,墓塔,漢白玉雕像等。石幢兩座,平面八角形,一在東大殿前,唐大中十一年前造;一在前院當中,唐乾符四年(877年)造。唐代是我國佛教發展發極盛時期,佛光寺的文物是我國唐代佛教藝術的精華。還有古城代縣,歷史悠久,文物古跡眾多,遺存豐厚的文化遺產。有東段景新石器時代遺址,漢代長城遺址、城堡遺址,隋代棗戶城遺址,明朝砌築的39堡和12聯城遺址等。又有雁門關扼勾注、聯長城,居九塞之首;邊靖樓矗立城中,威鎮三關;文廟規模宏大,名震三晉;楊忠武祠影響波海外;依石罅而建的懸空結構趙杲觀;挺拔俊秀的阿育王塔,以及白仁岩寺、柏林寺、鳳凰觀、太寧宮等古建築遺址。古墓葬有晉王李克用和義子李存墓,宋侍郎滕茂實墓,明尚書張鳳翼、孫傳庭墓等。代州又是北地聞名的商貿中心,清末城內各類鋪面達 131家。有「宗廟、明街星羅棋布,奇珍異寶瑰麗多彩」之稱。現藏金、石、陶瓷等珍貴文物4O00多件。另外,我推薦你們去觀看大型實景劇《太行山》,該劇真實地反映了抗日戰爭時期,太行兒女與八路軍將士同仇敵愾,浴血奮戰的感人故事,希望你們能夠喜歡。

Ⅹ 忻州代縣有什麼旅遊景點,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忻州有五台山、禹王洞、南禪寺、蘆芽山風景名勝區,閻錫山故居,陀羅山,回邊靖樓,定襄縣白答佛堂,定襄南庄紅葉谷等好玩的地方。
景點介紹:http://www.haowanb.com/df-298.html
景點線路用網路地圖:http://map..com/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