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公園大全 » 樺林化石國家地質公園簡介

樺林化石國家地質公園簡介

發布時間: 2021-03-16 14:23:09

1. 嘉蔭恐龍國家地質公園有哪幾種恐龍化石

正嘉蔭恐龍國家地質公園位於嘉 蔭縣城西11公里處,中俄界河黑龍江的南岸,於2001年建成,總面積為38.44平方公里。嘉蔭是我國發現最早並具有詳實科學記錄的恐龍化石挖掘地。 1902年俄羅斯古生物學家在這里發現了恐龍骸骨化石,並把挖掘的恐龍化石組裝成一具高4.5米、長8米的完整骨架,定名為"黑龍江滿洲龍",至今陳列在 俄羅斯聖彼得堡地質博物館內,是我國出土的第一具恐龍化石骨架,被世人稱為"神州第一龍"。1977年以後,我國地質工作者在這里又發現了大量的恐
今天,我隨爸爸媽媽來到了盼望已久的自貢恐龍博物館。
買好了票,我就迫不及待地跑了進去。一走進博物館的大門,就看見那細小的水流上面有一塊大石頭,上面刻了非常醒目的兩個大字——龍山。不錯,那的確是龍山,上面有大大小小、形態各異的恐龍。有的在仰天長嘯、有的在悠閑自在地「散步」,還有的正張著血盆大口,准備吞食一頭小恐龍呢。繞過一條小路,走到大恐龍後面,只見它抬頭直視天空,發出陣陣撕心裂肺的叫聲。
告別了龍山的恐龍,我來到了有許多恐龍骨架的地方。那裡的恐龍骨架之大、之多,讓我看的眼花繚亂、目瞪口呆。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最大的四川巨刺龍,它是1。5億年前的侏羅世的植食恐龍,長5。4米,牙齒較小,肩部長有一對巨大的肩棘,起保護軀體的作用。還有一張多齒靈龍,它們是恐龍王國的小不點。可是,你別看它們個子小,但都已經成年了哦。恐龍的骨架遠不止這兩種,如果你想知道更多,還是自己親自去看看吧。
關館的時間到了,我不得不依依不捨地離開恐龍博物館。

2. 國家地質公園的地質遺跡

地質遺跡是國家的寶貴財富,每個國家公民均有保護的權利及義務,而國土資源部(原地質礦產部)則負責對其實施監督管理。1984年前該項工作只是作為其它類型自然保護區的部分保護內容;1984年後,原地質礦產部著手有計劃地開展調研工作,組織制定規劃及規章的編制,將該項工作納入了正軌,並先後於1987年、1995年頒布了《關於建立地質自然保護區的規定》及《地質遺跡保護管理規定》。自1985年建立第一個國家級地質自然保護區——「中上元古界地層剖面」(天津薊縣)後,地質遺跡保護區的建立得到較快的發展。國土資源部成立以來又組織起草了有關地質遺跡管理辦法,並召開相關會議,促進該項工作的進展。在中國,為配合世界地質公園的建立,國土資源部於2000年8月成立了國家地質遺跡保護(地質公園)領導小組,及國家地質遺跡(地質公園)評審委員會,制定了有關申報、評選辦法。
地質公園內保存於瓦窯組底部岩層中的古生物化石群,是中國近年來新發現的最重要的古生物化石群之一。由海生爬行動物、魚類、牙形石、海百合、菊石、雙殼、腹足、腕足以及植物等,多門類生物構成的一個十分奇妙的三疊紀海洋生態系統。園內古生物化石極其豐富,絕大部分門類的化石都可在野外露頭上見及,有完整的個體和精美的形態,具有很高的美學價值和觀賞價值,加之園內隨處可見的地層剖面、沉積構造、地質地貌和地質災害遺跡等地質景觀,是不可多得的進行地學旅遊和科普教育的理想場所。關嶺生物群絕大部分化石不僅個體較大,而且形態優美。分布有多種類、大數量、極其完整的生物化石,這在全省乃至全國都是極為少見的,具有以下幾方面的特點:一是資源量豐富,分布地層密度大。在厚僅10 米左右的地層中,大量保存著門類眾多的古生物化石。許多古生物化石呈層狀保存,有些單層幾乎全由化石組成。已發掘的海百合化石和各種。「龍化石」成百上千件,但卻僅是關嶺生物群總量的的極少部分,不足萬分之一。二是門類眾多。已記述了關嶺生物群10 門類。顯示出其中9 個為新命名的屬種。三是大多數生物化石肉眼可見,特別是海百合和海生爬行類化石不光形體具大,而且形態非常優美,極具觀賞性。

3. 鳥化石地質公園怎麼樣

朝陽鳥化石世界地質公園位於遼寧西部朝陽市,公園佔地面積70公頃

朝陽鳥化石世界地質公園位於遼寧省西部朝陽市,面積70公頃,主要地質遺跡207平方公里。主要地質遺跡是化石、含化石地層和地質構造。地質公園由上河壽古生物化石公園、四合屯古生物化石公園和凌源大杖子公園(著名「熱河生物群」化石的主要產地)組成。生物世代的化石豐富多樣,迄今已發現最早的鳥類和開花植物。朝陽被稱為「第一隻鳥飛起的地方,第一朵花綻放的地方」,這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完整的、罕見的,是世界級的化石寶庫。
進入公園後,你可以看到一些具有紅外熱響應的假恐龍雕像,當遊客經過時,他們可以感覺到恐龍在大喊大叫。首先,我們來到恐龍化石博物館。700平方米的恐龍館展示了各種恐龍的三維骨骼,包括在聯合鎮發掘的8米長4米高的恐龍化石標本,這是目前我市發現的最大的個體恐龍化石。除了大恐龍標本,還有三隻李嫣蟾蜍和一隻小三葉龍等化石。完整的恐龍化石占據了整面牆,非常珍貴。講述者告訴我,可以用這些發型豎立起來的恐龍骨骼在中國或外國博物館都不是真的,因為這個項目很難恢復,許多恐龍骨骼在多年的土葬後已經丟失。

4. 朝陽古生物化石地質公園的簡介

園區內人文古跡豐富多彩,曾是燕遼時代的佛教聖地,有迄今為止東北地區有記載的最早的佛教寺院、有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其中出土有女神像、玉豬龍、女神廟、積石冢和祭壇遺址等,它的發現將中華文明史提前了一千多年。地質公園集人文、歷史、風景名勝和地質遺跡於一身,是理想的休閑、旅遊及科普教育基地。其中的朝陽鳥化石國家地質公園總面積2300平方公里,核心區207平方公里,中心園區位於朝陽市龍城區七道泉子鎮上河首村,佔地9.1平方公里。
朝陽是享譽世界的中生代珍惜古生物化石集地區,是世界自然遺產最珍貴的一部分,被譽為世界級古生物化石寶庫。

5. 萊陽白堊紀國家地質公園里多少種恐龍化石啊

昨天去看了,展廳里展示的是楊氏萊陽龍和棘鼻青島龍,牆上圖里還有不少恐龍不知道是不是萊陽發現的。還有個展板上寫的是發現了5大類8屬10種恐龍。

6. 嘉蔭恐龍國家地質公園的神奇的恐龍化石

黑龍江省作為我國發現、挖掘恐龍化石最早的省份,地下埋藏著大量的恐龍化石。僅嘉蔭縣龍骨
山出土組架的恐龍化石就不下10架。據專家考察,龍骨山是一座大型的恐龍墓葬群,恐龍化石十分豐富。經估算,龍骨山地區埋藏恐龍化石骨架多達100餘個。除恐龍化石外,還發現了魚、龜、晰、鱷等珍貴化石。在含恐龍化石層位之下砂頁岩中,還發現了豐富的植物化石,如松柏、銀杏、蘇鐵、真蕨、懸鈴木、小葉菱、似昆木蘭樹等多達上百個屬種;無脊椎動物有腕足類、介形蟲、葉肢介、雙殼類等化石,大致可早分為23個生物組合帶。

7. 國家地質公園的建立意義

第一批國家地質公園資格名單(11家,2001年4月公布)
(主要地質特徵地質遺跡保護對象;主要人文景觀) 1雲南石林國家地質公園碳酸鹽岩溶峰叢地貌,溶洞;哈尼族民族風情,歌舞2雲南澄江動物群古生物國家地質公園寒武紀早期(5.3億年)生物大爆發,數十個生物種群同時出現;撫仙湖旅遊區3湖南張家界砂岩峰林國家地質公園砂岩峰林地貌,柱、峰、塔錐上植物奇秀,附近有溶洞和脊椎動物化石產地;土家族民族風情4河南嵩山國家地質公園完整的華北地台地層剖面,三個前寒武紀的角度不整合;七千年華夏文化,文物,寺廟集中,少林寺,嵩陽書院5江西廬山世界地質公園斷塊山體,江南古老地層剖面,第四紀冰川遺跡;白鹿洞書院,世界不同風格建築,中國近代史重大歷史事件發生地6江西龍虎山國家地質公園丹霞地貌景觀;古代道教活動中心之一,並有懸棺群和古崖葬遺址7黑龍江五大連池國家地質公園火山岩地貌景觀、溫泉,中國最近的火山噴發(1719-1712)8四川自貢恐龍國家地質公園恐龍發掘地多種恐龍化石密集埋藏,世界最早的超千米鹽井9四川龍門山國家地質公園四川盆地的西緣巨大推復構造;飛來峰,寺廟10陝西翠華山國家地質公園地震引起的山體崩塌堆積,古代名人碑刻11福建漳州國家地質公園濱海火山岩,玄武柱狀節理群火山噴氣口,海蝕地貌,沙灘,海濱休閑區,古炮台,寺廟 第二批國家地質公園資格名單(33家,2002年3月公布)
(主要地質特徵地質遺跡保護對象;主要人文景觀) 1安徽黃山國家地質公園花崗岩峰叢地貌;歷代名人蹤跡2安徽齊雲山國家地質公園丹霞地貌,崖谷寨柱峰洞;方臘寨3安徽淮南八公山國家地質公園7-8億年的淮南生物群,晚前寒武——寒武紀地層,岩溶;淝水之戰古戰場,古壽州城,劉安墓4安徽浮山國家地質公園火山岩風化作用形成特有洞崖;古寺廟5甘肅敦煌雅丹國家地質公園雅丹地貌,黑色戈壁灘;千佛洞石窟,月牙泉6甘肅劉家峽恐龍國家地質公園恐龍化石和足印;劉家峽電站及水庫7內蒙克什克騰國家地質公園在花崗岩峰林地貌,沙漠與大興安嶺林區接壤地,草原,達里湖,雲杉林;金邊堡,岩畫,蒙族風情8雲南騰沖國家地質公園近代火山地貌,溫泉,生物多樣性;古邊城,少數民族風情9廣東丹霞山國家地質公園丹霞地貌命名地10四川海螺溝國家地質公園現代低海拔冰川;藏族風情11四川大渡河峽谷國家地質公園雄奇險峻的大渡河峽谷及支流形成的障古,大瓦山及第四紀冰川遺址;藏族風情12四川安縣國家地質公園成片硅質海綿形成生物礁;廟宇13福建大金湖國家地質公園湖上丹霞地貌14河南焦作雲台山國家地質公園丹崖赤壁,懸崖瀑布,水利工程,岩溶;竹林七賢居地,寺,塔,古樹15河南內鄉寶天幔國家地質公園變質岩結構,構造;生物多樣性16黑龍江嘉蔭恐龍國家地質公園恐龍發掘地;中國最北部的自然景觀17北京石花洞國家地質公園石灰岩岩溶洞穴,各類石筍,石鍾乳,房山北京人遺址;北京西郊大量人文遺址18北京延慶硅化木國家地質公園原地埋藏的硅化木化石;延慶具有大量人文遺跡,如:古崖居19浙江常山國家地質公園奧陶系達瑞威爾階層型界線(GSSP)礁灰岩岩溶;太湖風景名勝20浙江臨海國家地質公園白堊紀火山岩及風化成的洞穴;東海海濱地球風情21河北淶源白石山國家地質公園白雲岩,大理岩形成的石柱,峰林地貌,泉,拒馬河源頭;古寺,古塔,長城,關隘22河北秦皇島柳江國家地質公園華北北部完成的地層剖面,海濱沙灘,花崗岩峰丘,洞穴;長城,度假區23河北阜平天生橋國家地質公園阜平群(28-25億年)地層產地;二戰和國內革命戰爭遺址24黃河壺口瀑布國家地質公園壺口瀑布25山東棗庄熊耳山國家地質公園灰岩岩溶地貌,洞穴,峽;古文化遺址,古戰場26山東山旺國家地質公園第三紀湖相沉積,脊椎、昆蟲、魚等多種化石27陝西洛川黃土國家地質公園中國黃土標准剖面,黃土地貌;洛川會議,黃土風情,風情文化28西藏易貢國家地質公園現代冰川,巨型滑坡,堰塞湖;藏族風情,青藏高原南部風情29湖南郴州飛天山國家地質公園丹霞地貌,崖,天生瞧,洞,峽;寺廟,碑刻,懸棺30湖南崀山國家地質公園丹霞地貌;古代名人和戰爭遺址31廣西資源國家地質公園丹霞地貌,瑤族風情32天津薊縣國家地質公園中國北方中晚元古界標准剖面;長城黃崖關,古塔,廟宇33廣東湛江湖光岩國家地質公園火山地貌,馬爾湖;古代人文,名人碑刻 第三批國家地質公園資格名單(41家,2004年2月公布)
(主要地質特徵地質遺跡保護對象;主要人文景觀) 1河南王屋山國家地質公園地質構造和地層遺跡;小浪底水利工程2四川九寨溝國家地質公園「層湖疊瀑」景觀;扎如寺,達吉寺3浙江雁盪山國家地質公園火山地質遺跡;寺廟4四川黃龍國家地質公園以露天鈣化景觀為主的高寒岩溶地貌,冰川;宗教寺廟,藏族風情,革命遺址5遼寧朝陽古生物化石國家地質公園古生物化石,鳳凰山地質構造;槐樹洞,熱水湯,古人類遺址6廣西百色樂業大石圍天坑群國家地質公園岩溶地貌,天坑群,溶洞,地下暗河,少數民族風情7河南西峽伏牛山國家地質公園恐龍蛋集中產地8貴州關嶺化石群國家地質公園關嶺古生物群,小凹地質走廊,布依族,苗族風情9廣西北海潿洲島火山國家地質公園火山,海岸,古地震遺跡,古海洋風暴遺跡;天主教堂,聖母堂,三婆廟10河南嵖岈山國家地質公園花崗岩地貌;歷史名人(施耐庵等)11浙江新昌硅化木國家地質公園硅化木12雲南祿豐恐龍國家地質公園古生物遺跡;古人類文化遺址,少數民族風情13新疆布爾津喀納斯湖國家地質公園冰川遺跡,流水地貌;蒙古族人圖瓦文化,圖魯克岩畫14福建晉江深滬灣國家地質公園海底森林,海蝕地貌15雲南玉龍黎明——老君山國家地質公園高山丹霞地貌,冰川遺跡;民俗文化16安徽祁門牯牛降國家地質公園花崗岩峰叢,怪石,岩洞及水文地質遺跡;千年古村,根據地遺址17甘肅景泰黃河石石林國家地質公園黃河石林,融合峰林,雅丹和丹霞等地貌特徵;明長城,五佛寺18北京十渡國家地質公園峽谷,河流地貌19貴州興義國家地質公園貴州龍動物群化石,岩溶地貌;古人類文化遺址,布依族、苗族風情20四川興文石海國家地質公園岩溶地貌,古生物化石;苗族風情21重慶武隆岩溶國家地質公園岩溶地貌,天生橋群,洞穴,天坑,地縫,峽谷;古崖新棧,吊腳樓,清代古墓22內蒙古阿爾山國家地質公園火山,溫泉,地質地貌;戰爭遺址,蒙族風情23福建福鼎太姥山國家地質公園火山,海蝕地貌;客家文化24青海尖扎坎布拉國家地質公園丹霞地貌;宗教,藏族風情25河北贊皇嶂石岩國家地質公園構造地貌26河北淶水野三坡國家地質公園構造——沖蝕嶂谷地貌,明、清長城摩崖石刻27甘肅平涼崆峒山國家地質公園丹霞地貌,斑馬山;道教發源地,佛教勝地28新疆奇台硅化木——恐龍國家地質公園硅化木,恐龍化石,雅丹地貌;古遺址,古地貌29長江三峽湖北宜昌、巴東,重慶)國家地質公園(河流、岩溶、地層;長江文明30海南海口石山火山群國家地質公園火山、岩溶隧道;火山文化,田園風光31江蘇蘇州太湖西山國家地質公園花崗岩、湖泊地貌;江南刺綉32寧夏西吉火石寨國家地質公園丹霞地貌,地史遺跡,水文景觀;石窟33吉林靖宇火山礦泉群國家地質公園火山,溫泉;近代人文景觀34福建寧化天鵝洞群國家地質公園岩溶洞穴35山東東營黃河三角洲國家地質公園河流三角洲地貌;勝利油田36貴州織金洞國家地質公園岩溶地貌,織金洞,峽谷;苗族風情37廣東佛山西樵山國家地質公園粗面質火山遺跡,明代採食遺跡,古文化遺址;佛家文化遺址38貴州綏陽雙河洞國家地質公園喀斯特洞穴,公館橋,金鍾山寺39黑龍江伊春花崗岩石林國家地質公園花崗岩地貌40重慶黔江小南海國家地質公園地震災害遺跡,岩溶地貌,革命歷史遺址41廣東陽春凌宵岩國家地質公園岩溶地貌,地層及構造遺跡,古人類洞穴遺址;摩崖石刻,碑帖,民族風情 第七批國家地質公園資格名單(2014年1月15日公示)(22處) 1湖北恩施騰龍洞大峽谷地質公園 2廣西都安地下河地質公園 3湖南通道萬佛山地質公園 4湖北長陽清江地質公園 5山東昌樂火山地質公園 6遼寧錦州古生物化石和花崗岩地質公園 7內蒙古清水河老牛灣地質公園 8湖南安化雪峰湖地質公園 9山西榆社古生物化石地質公園 10安徽靈璧磬雲山地質公園 11吉林四平地質公園 12福建清流溫泉地質公園 13福建三明郊野地質公園 14廣西羅城地質公園 15江西石城地質公園 16甘肅宕昌官鵝溝地質公園 17內蒙古四子王地質公園 18安徽繁昌馬仁山地質公園 19甘肅臨潭冶力關地質公園 20江蘇連雲港花果山地質公園 21黑龍江山口地質公園 22遼寧葫蘆島龍潭大峽谷地質公園 備註:信息來源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資源部官方文件:《國土資源部辦公廳關於批准湖北恩施騰龍洞大峽谷等22處國家地質公園資格的通知》(國土資廳函〔2014〕24號)

8. 山東煙台市萊陽白堊紀國家地質公園里恐龍博物館里最大的恐龍骨架是什麼恐龍化石,生活在哪個時期

你好朋友,

應該是金龍化石,
白堊世紀時期

9. 國家地質公園有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地質公園,由中國行政管理部門組織專家審定,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國土資源部正式批准授牌的地質公園。中國國家地質公園是以具有國家級特殊地質科學意義,較高的美學觀賞價值的地質遺跡為主體,並融合其它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而構成的一種獨特的自然區域。 截止至2014年1月,國土資源部一共公布七批共240家國家地質公園。

10. 地質公園概述

本節主要概述了地質公園的產生、發展現狀,明確了地質公園的基本定義,並探討了建立地質公園的意義。讓人們對地質公園的產生、現狀以及地質公園的未來發展,產生一個清晰的輪廓,從而系統地了解地質公園。

我國關於地質旅遊的研究最早開始於南京大學的夏樹芳(1988),在其著作《地質旅行》中對地質旅遊的目的概括出8個方面:了解沿途地貌特徵;了解沿途地層年代;了解山川的來龍去脈;了解沿途礦產資源情況;注意生物和人類的活動與礦床的關系;了解沿途經濟地理與地質的關系;了解風景名勝與地質的關系以及文物考古資料;了解地質事件。

地質遺跡是地質旅遊的根本,沒有地質遺跡,地質旅遊也無從談起,國際上對地質遺跡保護十分重視,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設立了地質遺產工作組,專門負責全球地質遺跡保護工作。世界上許多國家和地區對地質遺跡保護工作也十分重視,其中以美國、加拿大、英國等經濟發達國家的地質遺產的保護管理工作領先,他們制定了嚴格的法規體系,採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保護措施。國際上對地質遺跡保護的通行作法是建立自然保護區和國家地質公園。本文主要就地質公園展開討論。

地質公園(Geoparks)是自然公園的一種,它是指具有特殊地質意義的珍奇或秀麗景觀特徵的自然保護區(王永生,2005)。

一、地質公園產生、發展及現狀

地質公園是保護地質遺跡的載體,人類對地質遺跡保護和利用的歷史由來已久,但是真正將保護落到實處,形成一系列的規章制度則是從近些年才開始的。1871年,時任美國地質調查局局長的海登率領一個34人的考察隊到黃石高原考察火山、地熱和溫泉,並將考察報告和照片、繪畫等提交國會,提出保護本區自然資源和地質景觀的建議(趙汀和趙遜,2005)。於是,1872年,美國國會通過黃石法案(Yellowstone Act),在懷俄明州和蒙大拿州的黃石河源頭地區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國家公園——美國黃石國家公園。美國國家公園的概念是由喬治·凱瑟琳(George Catherine)提出。當時在阿肯色州開辟了熱泉保留地(Hot Spring National Reservation),其歷史背景是美國大開發中對自然環境、野生動物和印第安文化產生的破壞和不良影響,引起了社會的關注。但是國家公園的建立對地質遺跡的保護只能產生局部影響和效果,它是把人類保護地球遺產由自發行動上升為自覺的行動,由分散的社會努力上升為國家行為,雖然未能形成全面科學系統的規劃,但是建立國家公園保護了部分地球遺產(趙遜和趙汀,2003)。

自20世紀中葉以來,地質遺跡的保護已由各國分散行動變為國際組織發起和推動的全球性行動。但發展十分不平衡,保護工作與合理開發利用彼此脫節,難以成為各地政府參與且居民支持的、影響廣泛的行動。從20世紀中葉到90年代前半期,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開始發揮重要作用。194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在巴黎創立了世界保護聯盟(IUCN),設立了「國家公園與自然保護專業委員會」(CNPPA/IUCN),在這里制訂的國家公園標准中,正式將優美的地學景觀保護和促進納入科學發展的內容(趙遜和趙汀,2009)。

因此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地學部又提出建立世界地質公園計劃,以彌補世界自然文化遺產在地質景觀保護方面的不足,以及地質遺跡工作難以引起地方政府的重視和當地居民的積極參與之不足,建議推動地質公園項目,把地質遺跡保護與支撐地方經濟發展和擴大當地居民就業緊密結合起來。1996年在北京召開的第30屆國際地質大會上設置了地質遺跡保護專題並組織了討論(趙遜等,2002)。

中國地質學家早在1985年就提出在地質意義重要、地質景觀優美的地區建立地質公園的想法,以加強保護和開展科學研究、科學考察。

在我國地學界的努力推動下,地質公園作為一種保護地質遺跡的有效途徑被提上了議事日程。1999年12月,國土資源部在「全國地質地貌景觀保護工作會議」上,審議了「全國2000~2010年地質遺跡保護規劃」,最終確定要在我國建設國家和地方兩種不同層次地質公園形式。

國外「Geopark」的概念是20世紀末,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地學部為了創建世界地質公園網路而提出的。由該部原部長伊德博士(Wolfgang Eder)在1999年正式發表在地質學文獻里(陳安澤,2007)。

2000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啟動建立世界地質公園網路的項目。同年11月,在歐洲,第一屆歐洲地質公園大會(1stEuropean Geoparks Conference)也成功在西班牙召開,會議在建立歐洲地質公園網路保護歐洲地質遺跡的議題上達成了共識,並批准了法國豪梯省地質保護區(Reserve Geologiqedr Hayte-prance)等10處為歐洲首批地質公園網路成員。2001年3月,中國國土資源部作為主管地質公園建設的國家機關,批准建立包括雲南石林國家地質公園在內的首批11處中國國家地質公園。因此我們可以說,世界上首批地質公園是在中國和歐洲幾乎同時建起來的。

2004年,鑒於中國在國家地質公園建設方面所取得的良好成績及在世界地質遺跡保護中做出的貢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決定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網路辦公室」設立在中國北京。該辦公室的主要任務是開通世界地質公園網站(www.globalgeopark.org),搜集全球地質公園信息並對全球開放,建立世界地質公園管理資料庫,為各個國家或地區提供服務。

2004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了首批「世界地質公園」25處,其中歐洲17處,中國8處。截至2009年8月,全球已經建立了70個世界地質公園,其中中國22處。

近年來,由於人口的快速增長和人類工業活動的影響,導致自然環境不斷惡化,接二連三的破壞環境事件不斷給人們敲響了警鍾,保護自然環境,保護地球已經刻不容緩。與此同時,世界上的地質遺跡也面臨著不同程度的威脅,保護地質遺跡需要全人類共同努力,建立地質公園作為保護地質遺跡的一種最有效的手段和途徑,已經被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所接受和採納,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地質公園將會以星火燎原之勢,帶動全人類保護地質遺跡,進而保護我們整個地球的生態環境。

二、地質公園的定義

2001年,地質公園作為一個新興概念被提出,引起了包括中國在內的各國政府組織和民眾的熱烈歡迎,隨後即掀起了一股各國各地建立地質公園的熱潮。

地質公園(Geopark)是以具有特殊的科學意義、稀有性和美學觀賞價值的地質遺跡為主體,並融合其他自然景觀或人文景觀組合而成的一個特定地區。以保護地質遺跡、開展旅遊、普及地球科學知識、促進地方經濟、文化和自然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為宗旨而建立的一種自然公園(陳安澤,2002)。

地質公園具有特殊地質科學意義,稀有的自然屬性、較高的美學觀賞價值,以具有一定規模和分布范圍的地質遺跡景觀為主體,並融合其他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而構成的一種獨特的自然區域。地質公園既是為人們提供具有較高科學品位的觀光旅遊、度假休閑、保健療養、文化娛樂的場所,又是地質遺跡景觀和生態環境的重點保護區,地質科學研究與普及的基地。

在中國,以具有國家級地質科學意義,較高的美學觀賞價值的地質遺跡為主體,並融合其他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而構成的一種獨特的自然區域,由國家政府行政管理部門組織專家審定,由國土資源部正式批准授牌的地質公園,稱中國國家地質公園(National Geopark of China)(姜建軍,2006)。

《世界地質公園網路指南和標准》規定了世界地質公園的內涵、申報程序、遴選標准和准則,其中規定世界地質公園必須符合下列要求:

(1)地質公園必須要有明確的范圍界定,並具有足夠大的面積以便促進地方經濟和文化發展(主要是通過旅遊)。地質公園應當包含若干各種規模、具有國際意義的地質遺跡,或者其中包含了具有特殊科學意義、稀有或美麗的地質體的一部分。這些特徵以及形成這些特徵的事件和過程在區域地質歷史中具有代表性。

「地質公園」是一個地理區域,在這里地質遺跡是保護、教育和可持續發展整體概念的一部分。地質公園應當考慮這個地區的整體地理概況,不應當僅僅包含具有地質意義的遺址點。非地質主題是其完整的一部分,尤其是當它們與景觀有關時,非地質內容可以展示給遊客。由於這個原因,其中包括一些生態的、考古的、歷史的或者文化價值的遺址也是必要的。在許多地方,自然、文化以及社會歷史都密切聯系在一起,因此不能被分開。

(2)地質公園申報的前提條件是要建立一個管理機構,並有規劃。僅有給人印象深刻和具有國際意義的地質遺跡是不夠的。地質公園區域內的地質特徵必須讓遊客易於到達,且互相連接,並具有正規公園式管理的安全性。地質公園應該由指定的地方機構或者一些擁有足夠的管理設施、有資質的管理人員和足夠財政支持的機構來管理。特別要注意旅遊活動必須與當地狀況以及自然和文化特徵相匹配,必須充分尊重當地居民的傳統習慣。尊重、加強並保護當地文化價值是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的組成部分。在許多地區和國家,當建立地質公園時,還要考慮土著居民的習慣。

(3)地質公園的主要目標之一就是促進經濟活動和可持續發展。改善當地居民的生活條件和地區環境,這對地質公園所在地區具有直接影響。同時也將增強當地居民的認同,促進文化繁榮,從而使地質遺跡得到直接保護。

在保護地質公園中的地質資源時,會創造新的稅收來源(如地質公園旅遊、地質產品等)。這也為當地居民帶來了附加收入,將吸引私人資本的加入。「地質公園旅遊」是一種與經濟有關的、力求成功的、快速發展的學科,是一個旅遊業中的新領域,其中涉及密切的多學科合作。

(4)地質公園必須提供和組織各種工具和活動來向公眾傳播地學知識和環境保護的理念(如通過博物館、解說、教育中心、地質路線、旅遊指南、通俗文學和圖件、現代傳播媒體等)。應當允許開展科學研究,與大學開展合作,促進地質學家與當地居民之間開展交流,所有教育活動應該圍繞整體的環境保護反映出倫理導向。

(5)地質公園並非一定就是一塊全新的保護區域或景觀地(它可能存在於已有的國家公園或自然公園中),但與總體上實行全面保護和管理的國家公園或自然公園有很大差異。按照國家立法規定,地質公園應該保護的重要地質特徵包括:有代表意義的岩石、礦產資源、礦物、化石、地形和景觀。地質公園管理機構要確保其地質遺跡的保護應與地方傳統和立法機關的義務協調一致,由地質公園所在地國家政府決定特定地質遺跡或地質公園的保護力度和措施。

三、建立地質公園的意義

從2004年第一批世界地質公園誕生以來,地質公園就擔負著保護地質遺跡及其自然環境,傳播自然科學知識,促進地方經濟可持續發展等重大使命。同時建設地質公園對於保護地質遺跡,開展生態旅遊具有重大的意義,對此盧雲亭(2006)及姜建軍等(2006)有過詳細的研究闡述。

(一)建立地質公園能更有效地保護地質遺跡和自然環境

地質遺跡,是指在地球演化的漫長地質歷史時期,由於各種內外動力地質作用,形成、發展並遺留下來的珍貴、不可再生的地質自然遺產。正因為地質遺跡的這種不可再生性和珍貴性,才使得我們需要採取各種方法來對其進行有效的保護,建立地質公園無疑是其中最直接也最有效的手段。在《地質遺跡保護管理規定》中明確指出:「對具有國際、國內和區域性典型意義的地質遺跡,可建立國家級、省級、縣級地質遺跡保護區、地質遺跡保護段、地質遺跡保護點或地質公園」。由此可見,建立地質公園保護地質遺跡和自然環境已經作為一項基本規定列入我國的政策法規體系。該規定中還明確列出了需要給予保護的地質遺跡類型:

(1)對追溯地質歷史具有重大科學研究價值的典型層型剖面(含副層型剖面)、生物化石組合帶地層剖面、岩性岩相建造剖面及典型地質構造剖面和構造形跡;

(2)對地球演化和生物進化具有重要科學文化價值的古人類與古脊椎動物、無脊椎動物、微體古生物、古植物等化石與產地以及重要古生物活動遺跡;

(3)具有重大科學研究和觀賞價值的岩溶、丹霞、黃土、雅丹、花崗岩奇峰、石英砂岩峰林、火山、冰川、隕石、鳴沙、海岸等奇特地質景觀;

(4)具有特殊學科研究和觀賞價值的岩石、礦物、寶玉石及其典型產地;

(5)有獨特醫療、保健作用或科學研究價值的溫泉、礦泉、礦泥、地下水活動痕跡以及有特殊地質意義的瀑布、湖泊、奇泉;

(6)具有科學研究意義的典型地震、地裂、塌陷、沉降、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遺跡;

(7)需要保護的其他地質遺跡。

(二)建立地質公園可以更廣泛地傳播地球科學和環境保護知識

地質遺跡實際上更像是一部無字的歷史教科書,它把地球46億年的歷史靜靜地雕刻在地球的每一寸土地上,展示在人們的眼中。他們或激情澎湃(如火山、瀑布)或沉默靜謐(如典型地層剖面、構造行跡)或絢爛奪目(如丹霞、雅丹、礦物寶石產地)或悲涼滄桑(如地質災害遺跡)……而所有的這些地質遺跡都靜靜地等在原地,待我們人類去認識和了解,地質公園的建立無疑為普通公眾打開了一扇認識地質學、了解地球科學的窗口,人們可以在參觀游覽山水勝景的同時學習地球科學知識,增強自己環境保護意識。

地質公園不僅有雄奇秀麗的山水,有些還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人們身在其中,不僅精神愉悅,心靈也能得到陶冶和沉澱。

從全社會的角度來看,地質公園是面向公眾的科普基地,是培養未來地球科學家的搖籃,也是人們豐富知識層面開拓視野的戶外課堂,是高校教師和學生進行地質科學探索、研究的基地。

(三)建立地質公園可以促進地方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可持續發展的概念是由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於1987年在《我們共同的未來》中提出的,即:「既能滿足我們這一代人的需要又不損害子孫後代需要的發展」。

20世紀80年代,人們還沒有意識到地質遺跡對於旅遊經濟發展的重要性,人們更多地把發展經濟的目光放在對傳統資源(如煤、石油、金屬)的發掘上,這極大地限制了經濟發展的速度。地質公園的建立,使寶貴的地質遺跡資源不需要改變原有面貌和性質而得到永續利用,這是對地質遺跡資源利用的最好方式。

旅遊業是一種綠色產業,通過建立地質公園,在地質遺跡和自然生態環境都得到合理的保護的前提下,發展旅遊業,進而帶動當地的經濟發展。地質公園的建立吸引著大量的遊客前去參觀游覽,改變了當地傳統的生產方式和資源利用方式,同時帶動當地旅遊經濟的發展,增加居民就業,提高當地居民的生活水平。隨著旅遊活動的開展,地質公園所在地區的旅遊知名度也會顯著提升,這就會大大激發當地群眾的認同感和自豪感,激發地方文化的復興,更加註重保護當地地質遺跡和自然環境,從而形成一種良性循環,使地質遺跡資源成為地方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

熱點內容
韓國電影女主讓男主看自己和別人親熱 發布:2024-04-30 08:48:26 瀏覽:413
泰國電影一個女人帶著孩子沒錢坐車的電影 發布:2024-04-30 08:41:19 瀏覽:213
人成電影 發布:2024-04-30 08:40:08 瀏覽:773
在電影院被閨蜜老公狂插 發布:2024-04-30 08:27:20 瀏覽:738
小學生手工製作一張電影票 發布:2024-04-30 08:08:37 瀏覽:984
江恩惠電影 發布:2024-04-30 07:58:52 瀏覽:625
抗戰穿越成為國民黨將領的小說 發布:2024-04-30 07:45:34 瀏覽:223
德國女軍官身上藏武器電影 發布:2024-04-30 07:42:11 瀏覽:702
韓國劇兩個女人練瑜伽 發布:2024-04-30 07:38:03 瀏覽:42
黛妃txt百度網盤解壓碼 發布:2024-04-30 07:38:01 瀏覽: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