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植物園
❶ 三年級作文植物園300字3個自然段落
今天天空下著蒙蒙細雨,特別冷,但我們的心情很興奮,很激動,因為我們和老師一起去植物園遊玩。我們乘著2路車向植物園使去。我們在車里聽見小鳥嘰嘰喳喳的叫著,好象在說:「祝你們游得快樂。」來到植物園,我看見了一片綠,有深有淺。一棵棵雪松像高大挺拔的衛士一樣,張開手臂,特別威武。然後我看見月季花,特別矮,花也開的特別小,像美麗的小女孩,特別可愛。我又看見了芙蓉樹,它長得很茂盛,像綠茸茸的大傘。這時我正看的入迷,不知聽誰說:「快來看椰子樹呀。」我一看挺拔而筆直的椰子樹,每棵大約有10片葉子,像芭蕉扇,椰子果五顏六色堆在樹葉下面,像頑皮的孩子一樣。我們沿著小路來到了水池邊,池水是碧綠的,我一直在尋找小魚,我看了好久,都沒有找到,有點遺憾,心想:如果有小魚在這里生長,它肯定能生活的非常快樂!我又走到紫葳樹前,一看怎麼還有紫薇花,這是我第一次看見它,它們為植物園增添了絢麗的色彩。最後,我們來到游樂城玩,有爬高、盪鞦韆……今天我玩得特別開心。我們歡樂的時光一轉眼就過去了,我們戀戀不舍的乘著2路車回到學校,我想這個美麗的地方——桑乾河植物園,今後我一定還會來玩的。
❷ 為什麼台灣被人們稱為「亞洲天然植物園」你還知道台灣有那些關於植物的雅稱嗎
台灣有50%以上的面積被森林所覆蓋,從熱帶到寒帶的樹林,應有盡有。全島版樹木品種多達權9000多種,相當於歐洲大陸木本植物種數的三分之二,所以被人們譽為「亞洲天然植物園」。
台灣有關於植物的雅稱——水果之鄉。
台灣得天獨厚的氣候環境與地理位置,使它成了世界著名的水果之鄉。台灣香蕉有「果王」之稱,佔台灣水果總產量的一半,一年四季可以收獲。菠蘿果實碩大,栽種一次,連收五年。熱帶名果柑桔、柚子、龍眼、芒果、木瓜等應有盡有。
(2)自然植物園擴展閱讀:
台灣資源
台灣只有24%的土地適於耕種,主要為土壤肥沃、溫暖濕潤、利於耕作的西部平原及東部狹窄的沿海地帶,但農業生產效率很高,出口高質量的豬肉、蔬菜、糖、甘蔗、茶葉、大米和熱帶及亞熱帶水果。
盛產稻米,一年有二至三熟,米質好,產量高,種植面積和產量均占農業生產的首位。
❸ 北京植物園自然觀察日記
人的觀察力並非與生俱來,而是在學習中培養,在實踐中鍛煉起來的。
特別是對學習自然科學的人來說,觀察力尤其重要。要從小養成自覺地、認真地觀察各種自然現象的習慣、興趣和能力。通過直接體驗,積累對自然現象的感性認識,培養對事物進行科學觀察的能力和習慣。為了有效地進行觀察,更好地鍛煉觀察力,掌握良好的觀察方法是必要的。
①確立觀察目的。對一個事物進行觀察時,要明確觀察什麼,怎樣觀察,達到什麼目的,做到有的放矢,這樣才能把觀察的注意力集中到事物的主要方面,以抓住其本質特徵。目的性是觀察力的最顯著的特點,有目的觀察才會對自己的觀察提出要求,獲得一定深度和廣度的鍛煉。反之如果東張西望,左顧右盼,對事物熟視無睹,你的觀察力就得不到鍛煉。例如,你想要辦一個新的商店,需要從別的商店獲得一些商品陳列的經驗,此時,你去觀察一定帶著目的性。只有帶著目的性的觀察才是有效的觀察,才能盡快提高自己的觀察力。
②制訂觀察計劃。在觀察前,對觀察的內容做出安排,制訂周密的計劃。如果在觀察時毫無計劃,漫無條理,那就不會有什麼收獲。因此,我們進行觀察前就要打算好,先觀察什麼,後觀察什麼,按部就班,系統進行。觀察的計劃,可以寫成書面的,也可以記在腦子里。
③培養濃厚的觀察興趣。每個人由於觀察敏銳性的差異,在同一件事物的觀察上出現不同的興趣,注意到不同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特點。因此,培養濃厚的觀察興趣是培養觀察能力的重要前提條件。為了鍛煉觀察能力,必須培養每個人廣泛的興趣,這樣才能促使人們津津有味地進行多樣觀察。同時,還要有中心興趣。有了中心興趣,就會全神貫注地對某一領域進行深入的觀察。
有的同學喜歡觀察星空,特別是對銀河、火星、月亮等觀察興趣很濃,能長期堅持並寫出觀察日記。這樣就可以增長知識,打開思路。有的同學對植物很有興趣,注意觀察植物的生長過程,從播種、發芽到發育、成熟,並做了大量觀察日記。教師也經常給以指導,輔助以必要的知識。這樣做不僅極大地培養了學生們的觀察興趣和持久的觀察力,也提高了他們對事物發展全過程的表達能力。
觀察興趣,還能激發同學們的求知慾。
少年兒童對自然界的岩石、流水、風、雨、霜、雪、露、電、雷、動植物等都很有興趣。時間久了,觀察的興趣和習慣就養成了。
④觀察現象,探尋本質。觀察力是思維的觸角,要培養同學們的觀察力,就要善於把觀察的任務具體化,善於引導他們從現象乃至隱蔽的細節中探索事物的本質。
⑤培養良好的觀察方法。大多數同學缺乏生活經驗和獨立、系統的觀察能力,在觀察事物時,往往抓不住事物的本質,或者看得粗心、籠統,甚至觀察的順序雜亂無章。
一個良好的觀察者必須具備觀察事物的技巧,掌握適當的觀察方法。觀察方法很多,這里介紹主要的幾種:
A.自然觀察方法。就是對大自然中所存在的東西進行觀察。如在田野或植物園里觀察植物的生長情況;在森林和動物園里觀察動物的活動情況等等。自然觀察應注意選好觀察點和觀察對象,做好記錄,並應進行多次原地或異地觀察。
B.實驗觀察法。就是通過做實驗的方式進行觀察。如解剖觀察或化學實驗觀察等。
C.長期觀察法。就是在較長的時期內,對某種事物或現象進行系統觀察。如氣象觀察、天文觀察等等。進行這類觀察時要耐心細致,觀察點一經確定,不能隨意變更。
D.全面觀察法。就是對某一事物的各個方面都進行觀察,求得對該事物全面了解。
E.定期觀察法。就是在某一特定時間內對某事物或現象進行觀察。
F.重點觀察法。就是按照某種特殊目的和要求對事物的某一點或幾個方面做重點觀察。
G.直接觀察法。這是一種觀察者深入實際,親自動手做實驗取得第一手資料或直接經驗的觀察方法。
H.間接觀察法。這是一種利用別人觀察成果,得出深刻結論的觀察方法。
I.對比觀察法。把兩個以上的事物有比較地對照進行觀察。
J.解剖觀察方法。把觀察對象分解成兩個以上的部分進行觀察。
⑥掌握豐富的知識經驗。知識經驗和良好的觀察是辯證統一、互為因果的。一方面,良好的觀察力是我們獲得豐富知識和經驗的前提條件;另一方面,豐富的知識和經驗又是我們提高觀察力的重要因素。一個人的觀察總是與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聯系在一起的。因此,在觀察過程中,我們必須充分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識和經驗,這不僅有利於觀察的順利進行,同時也有利於觀察力的不斷提高。
⑦遵循感知的客觀規律。觀察和觀察力是在感知過程中提高的。因為,為了培養觀察力,就必須遵循感知的一些規律。也就是說感知的一些規律也成為觀察的基本規律。感知規律主要有以下七條:
A.強度律。對被感知的事物,必須達到一定的強度,才能感知得清晰。一般人對雷鳴電閃是容易感知的,因為它的感知強度很高,而對於昆蟲的活動,如對螞蟻行走的聲音就難以覺察。因此,在實踐中,要適當地提高感知對象的強度,並要注意那些強度很弱的對象。
B.差異律。這是針對感知對象與它的背景的差異而言的。凡是觀察對象與背景的差別越大,對象就被感知得越清晰;相反,凡是對象與背景的差別越小,對象就被感知得越不清晰。例如萬綠叢中一點紅,這點紅就很容易被感知。鶴立雞群,也是屬於這類情形。但是在白幕上印白字,則幾乎無法辨認。
C.凡是兩個顯著不同甚至互相對立的事物,就容易被清楚地感知。因此,在觀察中要善於用對比的方法,把具有對比意義的材料放在一起,甚至還可以製造對比環境。例如觀察的高矮對比,色彩對比。
D.活動律。活動的物體比靜止的物體容易感知。魔術師用一隻手做明顯的動作吸引觀眾的注意力,而另一隻手卻在耍手法以達到他的目的。所以,在觀察中要善於利用活動規律,達到觀察目的。
E.組合律。心理學的研究告訴我們,凡是空間上接近、時間上連續、形式上相同、顏色上一致的觀察對象容易形成整體而為我們清晰地感知。因此,在實際觀察中,要把零散的材料或事物,按空間接近、時間連續、形式相同或顏色一致的形式組合起來進行觀察,從而找出各自的特點。例如在一堆亂物件中選大小相差不遠,顏色相近的若干件,排列起來比較,就可看出彼此的差異。
組合律,要求在觀察中根據事物的特點進行適當的組合、編排,形成系統,分門別類。
F.協同律。指在觀察過程中,有效地發動各種感知器官,分工合作,協同活動,這樣可以提高觀察的效果。也指同時運用強度、差異、對比等規律去觀察對象。17世紀捷克著名教育家誇美紐斯就曾要求人們盡可能地運用視、聽、味、嗅、觸等感官進行感知。我們學習要做到「五到」,就是眼到、耳到、口到、手到和心到,目的是要通過多種感知的渠道,提高觀察的效力。
G.養成持久的觀察習慣。貝弗里奇說:「培養那種以積極的探究態度觀注事物的習慣,有助於觀察力的發展。在研究工作中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比擁有大量的學術知識更重要,這種說法並不過分。」一個人有了持久的觀察習慣,他能克服觀察過程中所遇到的各種障礙和困難,把觀察進行到底。而觀察力就正是在這種「鍥而不舍」的過程中得到鍛煉和提高。
無論做什麼事,只要能堅持下去,就會取得成功。習慣成自然,觀察力貴在培養,更重要的是能養成長期觀察的良好習慣。觀察應注意些什麼呢?
A.忌漫無目的。許多人在觀察事物時,東張西望,漫無目標,他們觀察過的事物如過眼煙雲,腦子里沒有留下絲毫印象,因而總形不成觀點。
B.忌片面觀察。有的人觀察事物,只注意它的正面,不注意它的反面;只觀察表面,不觀察內部;只注意現在,不注意過去;只去注意事物的一個方面而忽視其他方面。由於這種片面觀察,他們所觀察到的往往是一些假象,因而得出了錯誤的結論。中國古代兵書上有疑兵計和兵不厭詐的謀略,就是故意利用一些手段混淆敵人的視聽,破壞他們的觀察能力,引導他們做出錯誤的判斷。比如《三國演義》中「張飛獨斷當陽橋」的故事。曹操看見張飛雄赳赳,橫槍立馬在橋頭之上,又看見張飛身後的樹林背後塵埃蔽日,似乎埋伏有大隊人馬。他又想起關羽曾經告訴他的話:「吾弟張翼德於萬馬軍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耳。」這時張飛連吼三聲,聲如巨雷,勢如猛虎,曹操立即轉身逃走,退兵30里。曹操這時犯的就是片面觀察的錯誤。
C.忌無重點。有人雖然去觀察事物卻不帶目的性。一古腦兒地觀察,把所有現象都收留,囫圇吞棗,結果抓不住重點,浪費時間,觀察結果不理想。
D.忌走馬觀花。有人觀察事物,不深入、不細致,只是粗略地瀏覽一下。這樣既得不到具體印象,又遺漏許多細節,使觀察結果一般化。
E.忌不用心思。有人在觀察中,不用心去分析、去比較,也不思考事物的來龍去脈,因而也得不到令人信服的結論。中學生因為興趣廣泛,性情活潑,最容易在觀察中出現這樣的錯誤,他們往往憑借一時的好奇心,不做更深入的探求。
F.忌半途而廢。有人在觀察中,遇到復雜和難於解決的問題時,便停止觀察,結果常常功虧一簣。
此外,觀察過程中還應忌情緒不穩定。有人在愉快時就有興趣觀察,不愉快時就心情煩躁,觀察不下去,甚至在某種特殊情況下,由於心情緊張而根本無力進行觀察。有人對智力較高的中學生進行調查和觀察,發現他們一般都有較強的自控能力,情緒穩定,不忽冷忽熱,在遇到困難時能堅持下去,不達目的,決不罷休
❹ 簡析台灣島被稱為亞洲天然植物園的原因。
台灣島主要以亞熱帶季風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為主,終年高溫,降水豐沛,植物生長所需的光熱水條件優越;台灣島沿海為地勢平緩的平原,中部縱貫台灣山脈,主峰海拔近4000米,平原與山脈相對高度大;
由山麓到山頂出現熱帶、亞熱帶、溫帶、寒帶氣候;在復雜的氣候條件下,形成多種多樣的植物,因而享有「亞洲天然植物園」的美譽。
擴展資料
(1)台灣島城市化起步晚,發展速度快,城市化水平較高。
(2)特點:台灣島城市分布不均勻,主要分布在島嶼周圍海岸線附近,呈環狀分布;中東部較少。原因:台灣島山地多,偏於中東部,不利於交通建設及城市用地的展開;島嶼海岸線附近有或大或小的平原,是城市理想的區位,所以地形是影響台灣島城市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
(3)台北市在圖示城市等級中級別高,服務功能種類多,服務范圍大。
❺ 台灣 亞洲天然植物園 影響因素是什麼
台灣地處熱帶和亞熱帶,因此具有熱帶及亞熱帶植物。但是,台灣省內海拔超過3000米以上的山脈約有百餘座,(海拔高度每升高100米,氣溫下降0.6℃)因此,山脈中高部位就形成了溫帶的氣候條件,所以,這里也生長著溫帶的植物。這樣,台灣的物種就很豐富,自然就成為了「亞洲天然植物園」。
影響因素就是:緯度位置和海拔高度。緯度位置決定了它所處的溫度帶,海拔高度也影響其氣候類型。在這兩者的綜合作用下,形成了台灣豐富的物種。
四坪植物園距離豐都縣城13公里,新縣城9公里,面積約3萬5千餘畝。公園始建於1960年,1992年四川省林業廳批准建立縣級森林公園,並於1995年升格為省級森林公園。
整個公園氣候宜人,冬暖夏涼;經中林科院考察認定,是長江上游沿岸亞熱帶低海拔地區常綠闊葉林保存最好的地方之一。園區內各類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其中有植物1000餘種,屬國家一、二類植物35種;重點花卉25種,珍稀花卉11種。各種野生動物獸類76種,兩犧類24種,爬行類23種。鳥類92種,屬國家級保護珍稀物種4種,屬我國特有6種。
園內有美國引進的濕地松,中、澳合作培植的桉樹種源示範林,四川省林業廳飛播林,四川省林科院的藏柏馬尾松優良品種種源示範園,被林業部定為長江三峽庫區野生動植物監測站之一。
整個四坪公園由石壩溝、老鴉山、國有林區三部分組成,具有它獨特的景觀特性,是游覽、度假、休閑的理想場所,有「長江邊上的綠色明珠」和「小青城」的美譽。隨著三峽工程的完工,豐都縣城的南遷,四坪作為長江沿線唯一的以森林自然景觀為主的城郊公園,得到了豐都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被列為開放性移民安置基地和富民富縣重點工程,因此,四坪植物園在豐都旅遊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❼ 為什麼說西南旅遊區是個天然植物園
為什麼說西南旅遊區是個天然植物園?
在我國自然區劃概念中,西南地區包括中國西南部的廣大腹地,包括青藏高原東南部,四川盆地、秦巴山地及雲貴高原大部。而在旅遊資源上劃分,我國西南旅遊分區涵蓋了廣西、雲南、貴州、桂林等旅遊亞區。
在地理環境方面:本區位於青藏高原東側,東面是華南區,北面是華中區,西部接青藏區和緬甸,南臨北部灣和越南、寮國等國。地跨滇西與滇南山地、雲貴高原和廣西丘陵盆地三大地貌單元,大部分地區為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四季分異不明顯,對發展旅遊業十分有利。是我國古人類的起源地之一,早在距今170萬年左右,元謀猿人就在這里生活繁衍。本區自古就是我國與東南亞和南亞各國經濟文化交往的陸路通道,我國的絲綢和工藝品經過該地區運往印度、緬甸等國,被譽為「西南絲路」。本區也是我國少數民族聚居且人口最多的地區,少數民族人口量約佔全國少數民族人口總數的一半.
在人文地理環境方面:本區岩溶景觀發育典型,分布廣泛;山川秀美,氣候宜人;以昆明、大理、西雙版納、麗江為主體的民族風情,別具一格,是我國旅遊資源開發潛力最大的區域之一,是一個以岩溶景觀,熱帶、亞熱帶高山深谷風光,還是以成都、峨眉、大足為主體的宗教文化旅遊,以及多民族的文化習俗為特色的旅遊資源區。
下面我將分析本區的旅遊資源分布狀況,及相應旅遊業發展狀況。
旅遊資源分布狀況
一.岩溶景觀分布廣泛
本區的岩溶地貌景觀,如孤峰、石林、峰林、峰叢、天生橋、溶洞、岩洞瀑布等無所不有,
堪稱世界上岩溶地貌發育最典型、最完美的自然博物館,也是聞名於世的岩溶風景游覽勝地.西南地區的喀斯特地貌大致由雲南石林的劍狀、柱狀和塔狀喀斯特、貴州荔波的森林喀斯
特、重慶武隆的以天生橋、地縫、天洞為代表的立體喀斯特共同組成,形成於50萬年至3
億年間,總面積達1460平方公里。其中將雲南石林、貴州荔波和重慶武隆「捆綁」申報的
「中國南方喀斯特」列為了世界自然遺產。
雲南石林
千百座拔地而起的石峰、石竹、石筍等,留下了這一童話世界般的壯麗奇景。遠遠望去,
那一支支、一座座、一叢叢巨大的灰黑色石峰石柱昂首蒼穹,直指青天,猶如一片莽莽蒼蒼的黑森林,故名「石林」。
瀘部西阿廬古洞
位於紅河州瀘西縣境內, 距路南石林以東170餘公里處, 因曾是雲南古部落阿廬部的穴居點而得名,是一組面積1.6平方公里的喀斯特溶洞群。
普者黑
位於文山州丘北縣,有大小湖泊60餘個,240餘個溶洞。高達150-210米的孤峰280餘
座,石峰平地崛起,峰峰相對,全身披綠,百態千姿,或如蛤蟆、青獅,或似情人相對傾心。
荔波
被譽為地球腰帶上的「綠寶石」——荔波,地處黔南邊陲,位於雲貴高原向廣西丘陵盆
地過渡的斜坡地帶。喀斯特形態多種多樣,錐峰尖削而密集,窪地深邃而陡峭,錐峰窪地層層疊疊,呈現出峰巒疊嶂的喀斯特峰叢奇特景觀。荔波山水融林、洞、湖、瀑為一體,具有奇、險、靜、幽的特點,是貴州景區特點的高度濃縮。
桂林
「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旖旎的風光非親臨不可體會。桂林有著舉世無雙的喀斯特地貌。
灕江是世界上風光最秀麗的河流之一,長160公里。是世界上規模最大、風景最美的岩溶山水游覽區,千百年來它不知陶醉了多少文人墨客。
陽朔山水甲桂林,所謂陽朔山水,是指北起興安,南抵陽朔,灕江兩岸綿延一百多公里的山光水色。
二.民族風情別具一格
從古至今,本區一直是多民族聚集地,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形成各自的民族習俗,創
造出各自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構成獨具優勢的人文旅遊資源,對異地異族的遊人有很大吸
引力.西南地區現有傣族、水族、佤族、苗族、怒族、門巴族、彝族等民族。
旅遊業發展狀況
近年來,中國民眾參加洞穴探險和洞穴旅遊的熱情越來越高,一些地方還成立了洞穴探險協會,吸引許多年輕人參加。海內外的探險愛好者和研究洞穴的學者也來到中國,開展洞穴探險和科研合作。但絕大部分洞穴還沒有人工探測過。洞穴探險、洞穴技術培訓、喀斯特旅遊和科技考察,將是今後著力培養的新興旅遊方向。
旅遊資源設施配套,現已開發的旅遊產品有荔波樟江風景區的小七孔景區、大七孔景區、水春河景區、茂蘭喀斯特自然保護區的三岔河景區;瑤山、瑤麓、板寨、大土、水扒等民族村寨;鄧恩銘故居;紅七軍板寨會師舊址和抗日雄關———黎明關;冬季萬里梅花游,「三瑤民族風情游」。水春河峽谷漂流調節壩投入使用,大七孔景區即將開通機動船,天下第一觀音———水龍觀音峰景正在抓緊建設,現有的旅遊產品不斷完善,但尚有無限的可開發潛力。
對於災害遺址遺跡的旅遊項目開發
在治理災害發展旅遊經濟的工作實踐中,有的災害遺址、遺跡是可以經人為轉化成為發展旅遊的有利條件。
積極研究和開發災害遺址的旅遊功用,對打造「神秘西部」旅遊主題,發展西南地區旅遊有積極意義。
1.豐富區域特色旅遊資源,增強災害遺址旅遊資源以其獨特的科學性、觀賞性、和強烈的吸引力等特徵,成為西南地區的又一種特色的旅遊資源。
2.增加景區景點,改善地區旅遊格局.西南地區地域廣大,著名的景區景點分布廣,旅遊線路長,空間組織鬆散,從而導致旅程長,耗時多和費用高等。開發新的災害旅遊資源,可以增加景區景點,豐富游覽內容,改善旅遊線路格局,甚至可能形成新的旅遊線路。
3.可能發現新的有價值的旅遊景點.西南地區自然災害頻繁,類型多,特別在一些地貌景觀奇特的地區,多有災害遺址存在,加強對災害遺址的研究和開發,極有可能發現新的、具有強烈吸引力或轟動性的旅遊景點。
❽ 廊坊市自然植物園地址
乘坐1路在武警學院下車步行至 自然公園(廊坊)
❾ 植物園里芬芳的花朵吸引著遊客去感受大自然的美。
Botanical Garden, fragrant flowers attract visitors to experience the beauty of nature
❿ 西雙版納原始森林公園和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哪個值得去
非常非常推薦中科院熱帶植物園。我認為那是版納最值得去的景點,下面比較一下:
中科院熱帶植物園:5A景區(西雙版納唯一的5A景區)。一般旅行社不主推這個景區,八成是因為能得到的好處少。
植物園距離景洪市比較遠,坐車過去要一個多小時,在版納客運站有公交車可以到。植物園分為西區和東區(綠石林景區),西區是在羅梭江上的葫蘆島人工規劃的景區,植物的種類、規模、景觀都非常值得一看。東區是在熱帶雨林中開辟的景區,比較原始,有一座情侶峰,可以在山頂上俯瞰羅梭江。足夠玩一天。
門票:104元,電瓶車:西區40元,東區和西區100元。去過植物園,像熱帶雨林谷、原始森林公園個人認為都沒有必要去了,都是看熱帶雨林,看多了就感覺都差不多。
原始森林公園:離市區只有十來公里,坐車半小時左右就到了。4A級景區。景區不大,有一個孔雀湖,定時會有放飛孔雀活動比較值得一看。商業氣氛比較濃重。如果純觀景不吃住的話,兩個多小時就可以看完了。
門票:65元。
最簡單的,你從A級景區的評級就可以比較出兩個景區的質量了。畢竟5A級景區整個雲南省都不到十個。
希望能幫到你,如有版納旅遊的問題可以繼續問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