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公園大全 » 張家界地質公園

張家界地質公園

發布時間: 2020-11-24 22:53:25

A. 張家界旅遊點

張家界,原名「大庸市」,湖南省地級市。轄2個市轄區(永定區、武陵源區)、2個縣(慈利縣、桑植縣)。位於湖南西北部,澧水中上游,屬武陵山區腹地。
張家界因旅遊建市,是中國最重要的旅遊城市之一,是湘鄂渝黔革命根據地的發源地和中心區域。

1982年9月,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成為中國第一個國家森林公園。

1988年8月,張家界武陵源風景名勝區被列入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992年,由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等三大景區構成的武陵源風景名勝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2004年2月,被列入全球首批《世界地質公園》;2007年,被列入中國首批國家5A級旅遊景區。2017年,被授予「國家森林城市」榮譽稱號。

B. 求中國景點排名,有哪些值得去

我國擁有著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可以說是地大物博,擁有的景色自然也是數不勝數,除了呼倫貝爾草原之外,我國還有著這些景點讓遊客們感到驚嘆,接下來就隨小編來了解一下吧。

第4列景點便是杭州西湖,古詩有雲:」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自古以來多少文人墨客都在西湖旁邊吟詩作賦,這里秀麗的湖光山色和眾多的名勝古跡一直聞名中外,這里還流傳著白素貞的傳說,被不少年輕遊客視為愛情聖地,美麗的同時又不缺乏浪漫色彩,西湖之美不是三言兩語就可以表達清楚的,不知道大家還知道哪些令人感到贊嘆的景點呢?

C. 湖南旅遊十大必去景區有哪些

湖南省是一個充滿了魅力的地方,這里不僅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這里的自然美景也是多不勝數。總所周知湖南是我國的旅遊大省,每年來到這的遊客可以說數以萬計,同樣這些美景和著名的景區是很多人所嚮往的。當然湖南美景著名景點眾多,但到底哪些最值得去遊玩呢?下面我就問大家介紹一下到湖南非去不可的5大景點,看看是不是適合你呢?

湖南十大文化遺產之一的鳳凰古城

鳳凰古城位於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西南部,是一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這里還是銅仁、懷化、吉首三地通往各處的必經之路。作為歷史文化名城,這里的風景里也都向人們展示著自己的歷史,再將美景與人文相結合,給人一種莫名的吸引力。到鳳凰古城逛古巷,賞美景,品美食可謂是人生一大快事。當然到湖南鳳凰古城也是必去的景點之一。

當然湖南美景千千萬,山川河流、自然風光數不盡數,除了這些之外還有嶽麓山、五嶽之一的衡山、享有「神州第一陵」之譽的炎帝陵、崀山等等太多太多了,這些著名景點都是到湖南必去的。

D. 張家界門票價格2018,張家界門票全程多少錢

截止2018年,張家界天門山門票大約258元+3元保險。天門山文化底蘊深厚,有「武陵之魂」之稱,更有湘西第一神山的美譽,它兼峰、石、泉、溪、雲、林於一體,集雄、奇、秀、險、幽於一身,被譽為空中原始花園

有亞州最長的天門山索道,雲霧繚繞的天門仙洞,99道彎世界公路奇觀(號稱通天大道)、李娜別墅、鬼谷棧道、鬼谷兵盤、雲夢仙頂、天門山寺、靈泉院、木石之戀等著名景點,此景區可按排大半天的遊玩時間。


(4)張家界地質公園擴展閱讀

張家界旅遊不建議跟團旅行!跟過團的遊客一般知道跟團游多是早出晚歸,遊玩辛苦,但是真正遊玩的地方多是限時或者限量!

張家界因為是純自然風光景區,且是大山,景點多,景區大!跟團為提高購物或者自費景點的時間,一般是選擇壓縮原有的遊玩景點或者時間!這樣就會走馬觀花的走景點,且很多經典的好風光是走不到的!

跟團游張家界會導致的結果是:遊玩辛苦,但是遊玩的景點又少!多半的時間是在購物或者去購物的路上!實在是與旅行的意義相違背!如果是人文景點,那購物和聽講解就能比較滿足旅行意義!但是自然風光就不建議跟團了!

E. 1982年12月第一個被國家命名為國家森林公園的是

張家界。

張家界

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位於湖南省西北部張家界市境內。1982年9月25日,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將原來的張家界林場正式命名為「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也是中國第一個國家森林公園。

1992年12月,因奇特的石英砂岩大峰林被聯合國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2004年2月被列入世界地質公園。公園總面積4810公頃。 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自然風光以峰稱奇、以谷顯幽、以林見秀。

其間有奇峰3000多座,如人如獸、如器如物,形象逼真,氣勢壯觀,有「三千奇峰,八百秀水」之美稱。主要景點有金鞭溪、袁家界、楊家界等。

(5)張家界地質公園擴展閱讀:

我國第一個國家森林公園——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1982年9月25日,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正式成立,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佔地4810公頃。位於湖南省張家界市。

2004年二月列入世界地質公園。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自然風光即其秀麗,共有3000多座形式不一的山峰。從地理位置上來看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屬於武夷山脈東段,氣候條件是典型的北亞熱帶風性濕潤氣候。

F. 張家界武陵源世界地質公園的景區開發

張家界市武陵源世界地質景觀資源,經開發利用已形成四大地質旅遊景觀區。即天子山地質旅遊景觀區、索溪峪地質旅遊景觀區、張家界地質旅遊景觀區與楊家界地質旅遊景觀區。各景觀區的特色概述如下。

1.天子山地質旅遊景觀區

位於張家界武陵源地貌區西北部,面積5473公頃。境內中部高、四周低,海拔800 m以上,為下二疊統石灰岩分布區。800 m以下屬厚度很大的石英砂岩層。最高峰為天子峰,海拔1262 m,面北而峙。立峰憑眺,但見台地錯列,石峰嶙峋,雲霧繚繞,峰、峽、瀑、林遍布於千溝萬壑中。山頂、山腰台地突兀凌空,多達60餘處,交錯伸延,是天然觀景台,已開發石家檐、茶盤塌、老屋場、鴛鴦瀑4個小景區,尚有鳳棲山、黃龍泉小景區待開發。

2.索溪峪地質旅遊景觀區

位於張家界武陵源地貌區東北部,面積17200公頃。景區呈盆地狀,四周高、中間低,山、丘、川多種地貌並存,峰、洞、湖融為一體。峰秀、谷幽、水碧、洞奇為其景觀的主要特徵。已開發西海、十里畫廊、水繞四門、百丈峽、寶峰湖、黃龍洞、觀音洞等8個小景區。另有白虎堂、一線天、天家峪景區待開發。

黃龍洞是索溪峪景區中最具特色並最具美學價值和科普意義的地質遺跡。黃龍洞規模宏大,與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美國肯塔基州的猛獁洞一樣,內有上下5層,2層水洞與3層旱洞,錯落相通。洞中支洞錯列,結構復雜,總長度達30 km以上,躋身於世界超級長洞之列。已探明有13個大廳、96條走廊、3處瀑布、1條陰河。洞中最寬處達200餘米,最高處51 m。5個結環式廳堂,層層相疊,總面積5萬余平方米。尤其龍宮,寬闊如穹廬廣廈,宮內1700多根石柱巋然聳立,猶如石林,蔚為壯觀。洞中陰河,長2000餘米,最深處30 m,最寬處50 m。天仙水洞中瀑布,飛瀑懸空60 m,珠飛玉濺飄忽如簾。洞內有迷宮、響水河、天仙、天柱街、龍宮等六大游覽區。黃龍洞位於二疊系-三疊系碳酸鹽岩地區,為戴帽式岩溶丘陵。洞中岩溶類型齊全,被聯合國世界遺產驗收委員會高級顧問桑塞爾先生贊嘆黃龍洞為「是我所見到的溶洞石筍最集中、神態最逼真的地方」。

3.張家界(森林公園)地貌景觀區

位於張家界武陵源地貌區南部,面積4810公頃,境內峰密岩險,谷深澗幽,水秀林碧,雲霧繚繞。集雄、奇、幽、野、秀於一處,匯峰、谷、壑、林、水為一體。有金鞭溪、黃石寨、琵琶溪、腰子寨、沙刀溝、袁家界6個小景區,共開發景點90多個。有標准石板游道6條,車行游道2條。

4.楊家界地貌景區

位於張家界武陵源地貌區西北部,面積3400公頃。景區屬峰林峽谷地貌,景觀雄渾、險要、清秀、幽靜、原始。境內溝壑縱橫,溪水長清,植被茂密,森林覆蓋率95%,最高峰海拔1130 m。

公園管理及保護現狀

(1)張家界武陵源地質公園的管理法規基本得到當地群眾的認同和全面執行,張家界管理局的責任與權益得到尊重;公園的功能和效益全面體現,旅遊業的收入提供了當地生態環境保護、水源保護、農村居民生活基礎設施建設改造所需資金,歷史上遺留的采礦採石跡地的生態環境開始逐步恢復。

(2)公園不僅是當地社會經濟和文化發展的動力,也是湖南省社會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基地。張家界是遊客在湖南的首選旅遊地之一,是中國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文明風景區示範點。公園的保護開發已納入湖南省、張家界市二級政府的社會經濟發展總體規劃和各種相關的專項規劃,確立了張家界永續保護的地位和在當地社會經濟發展中的作用。現已在原來觀光旅遊、地質科考、民族風情旅遊等基礎上,增加了生態旅遊、民俗旅遊、農村旅遊等,擴大了旅遊業的受益面,可全面保護張家界公園珍貴的地球遺產資源。

(3)張家界的旅遊開發雖然造成了旅遊垃圾、生活污水的增加和部分外來物種的帶入,但未造成大的危害。隨著對旅遊景觀的保護與對旅遊環境重要性的意識的增強,旅遊景點正在實行環境容量控制。當地環境保護機構對環境的定監測報告表明,公園的生態環境有了改善,森林地有所增加,並得到有效的保護;大氣、水質質量良好。

G. 張家界地質公園構造形跡與景觀地貌

張家界地質公園包容了石英砂岩峰林、方山台寨、天橋石門、嶂谷溝壑、岩溶台原、岩溶峽谷、岩溶洞穴、泉水瀑布、溪流湖泊和沉積構造、地層剖面、古生物化石等豐富多彩的地質遺跡,組合了規模恢弘、氣勢磅礴、千姿百態、深奧奇特、變化莫測的地貌景觀,其形成過程和表現形式的系統性與該區的構造演化和構造變形密切相關,是內外動力地質作用綜合演化的結果,蘊含著巨大的美學價值和科學價值。

一、古生代海相沉積為景觀地貌的形成奠定了物質基礎

張家界地質公園的峰林、方山台寨、天橋石門、嶂谷溝壑景觀主要發育在泥盆系石英砂岩之中,其分布受控於泥盆系石英砂岩的展布。岩溶台原、岩溶峽谷、岩溶洞穴、泉水瀑布景觀發育在三疊系灰岩之中。古生代的海相沉積不僅為景觀地貌奠定了物質基礎,而且地層中的沉積構造、古生物化石也是很有意義的地質遺跡。

二、燕山期構造變形為景觀地貌的形成奠定了構造基礎

張家界地質公園的石英砂岩峰林、方山台寨、天橋石門、嶂谷溝壑景觀均受研究區的垂直節理控制,景區絕大多數峰林、方山台寨和嶂谷溝壑的邊界都是節理面(圖3-20~圖3-22),或者沿節理面發育而來。從前面對研究區節理的初步統計分析來看,研究區主要發育3組垂直節理。從節理與木耳山-向家溪背斜的關系來看,這些節理與背斜構造為同期產物,也主要形成於燕山期構造運動。因此,可以說燕山期構造變形奠定了該區景觀地貌的構造基礎。

圖3-20垂直節理面組成的峭壁面

圖3-21節理面形成的孤峰

三、新構造運動的隆升、侵蝕塑造了該區的地貌景觀

1. 夷平面與景觀地貌形成時代

張家界地質公園發育兩級夷平面,山頂面海拔為 1300 ~1100 m ( 圖 3-23) ,寬谷面海拔 1000 ~800 m。園區的主要景觀發育在寬谷面之下的 V 形谷中 ( 圖 3-24) 。V 形谷的谷底一般海拔為 400 ~500 m,切割深度 200 ~400 m,谷底寬一般 10 ~ 50 m,最寬 100 m,如金鞭溪、琵琶溪、龍尾溪等。山頂面相當於華北的太行期夷平面,形成時代約 23 Ma。寬谷面相當於華北的唐縣面,估計形成時代為新近紀末—第四紀初,約 2 Ma 左右。也就是說,張家界地質公園的地貌景觀是新近紀以來的產物。

2. 地貌景觀形成與演化

在距今約 23 Ma 左右的古近紀末,研究區處於相對穩定階段,風化作用侵蝕夷平逐漸在張家界地區形成一個夷平面———山頂面。新近紀階段,地殼進一步緩慢抬升,河流下切,至新近紀末趨於穩定。河流開始由下切為主逐漸轉變為以側蝕夷平作用為主,即進入寬谷夷平階段,在山頂面逐漸形成一些 U 形寬谷。

新近紀末寬谷侵蝕之後,構造抬升增強,伴隨著相對暖濕的氣候條件,引發了新的河流切割作用。這次下切導致了寬谷夷平面被切割侵蝕而解體。河流從寬谷面下切了 200 ~400 m 左右,形成了嵌入 U 形谷或盤狀谷中的 V 形峽谷或隘谷。

圖 3-22 垂直節理形成的峰林

圖 3-23 張家界地質公園山頂夷平面

圖 3-24 張家界地質公園山頂面、寬谷和 V 形谷

在河流下切過程中,研究區發育的 3 組垂直節理,為水流下切提供了便利和空間,有利於地表水、地下水沿節理面侵蝕,而地表水與地下水沿節理面的侵蝕進一步促進了節理面的開裂。在泥盆系砂岩中,當風化與侵蝕形成懸空面時,沿垂直節理面的崩塌作用往往形成垂直陡壁、孤峰和峰林,控制了張家界地區成景微地貌的形成。

在三疊系灰岩中,水流沿節理縫流動、溶解,在地表形成溶溝、溶槽,在地下逐漸形成空洞、落水洞、溶洞、暗洞等。地下水溶解的鈣質在溶洞中堆積沉澱下來,便形成了石鍾乳、石筍、石柱等自然景觀 ( 圖 3-25) 。

圖 3-25 張家界龍王洞岩溶地貌景觀

綜上所述,張家界地區的成景地貌是在古生代海相沉積的物質基礎上,在燕山期構造運動形成的構造背景下,經新近紀兩個階段夷平與下切過程逐漸形成的。成景地層是古生界泥盆系砂岩,控制景區微地貌形成的構造變形是 3 組近垂直的節理。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