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植物園
㈠ 為什麼要推薦去植物園,找出理由杭州
去推薦植物園,要找出理由去杭州的話,你可以去找一些比較好的理由,你比如說植物搖曳著植物園里要需要杭州的一些東西就可以。
㈡ 怎樣到杭州植物園乘幾路車
線路名稱 起點-終點 線路詳細信息
315 蕭山-西站-五七路口-杜湖村-西興-西興叉口-江一-錢江-江三村-信誠路口-聯庄-橋南-西環路-虎跑-杭州植物園-蘇堤-清波門-延安南路-延安路
延安路-一公園-清波門-蘇堤-杭州植物園-虎跑-西環路-橋南-聯庄-信誠路口-江三村-錢江-江一-西興叉口-西興-杜湖村-五七路口-西站-蕭山
查看
K504 轉塘-未來世界-午山-大褚橋-宋城-珊瑚沙水庫-九溪-六和塔-虎跑-杭州植物園-赤山埠-蘇堤-凈寺-清波門-延安南路-延安路
延安路-一公園-清波門-凈寺-蘇堤-赤山埠-杭州植物園-虎跑-六和塔-九溪-珊瑚沙水庫-宋城-大褚橋-午山-未來世界-轉塘
查看
514/K514(區間) 杭州野生動物世界-金家嶺-六和塔-清波門-杭州植物園-中村-蘇堤-凈寺-延安路-九溪-杭州葯廠-珊瑚沙水庫-延安南路-萬松嶺路口
一公園-凈寺-杭州植物園-九溪-延安路-清波門-萬松嶺路口-六和塔-中村-金家嶺-蘇堤-珊瑚沙水庫
查看
㈢ 杭州植物園佔地面積
杭州植物園位於杭州市西湖區桃源嶺,核心位置位於北緯30°15′,東經120°07′。
總面積284.64公頃,1956年闢建植物園,是中國植物引種馴化的科研機構之一,設有植物分類、經濟植物、竹類植物、觀賞植物、樹木、山水園林等九個展覽區和四個實驗區。
㈣ 杭州植物園好不好玩 杭州植物園旅遊攻略
杭州植物園開放並完善的展覽區佔地115.6公頃,根據不同的功能可分為:觀賞植物區(專類園),植物分類區,經濟植物區,森林公園。觀賞植物區由木蘭山茶園、杜鵑槭樹園、桂花紫薇園、桃花園、靈峰梅園、百草園、山水園、竹類植物區等8個專類園組成。
臘梅園
植物園靈峰蠟梅園是靈峰
杭州植物園
森林公園位於玉泉山,佔地30.6公頃,建成開放於1997年。園內收集各類植物80科170屬570餘種,分設名人區、青少年活動區、自然保護區、樹木園等四個小區。森林公園,樹深林密,濃蔭匝地。這里建有田華、張瑞芳、達式常等97位國內外著名電影明星簽名的"97明星碑"和97位明星手植的97株銀杏樹("97明星林");建有中國電影文化巨匠--夏衍先生銅像及生前心愛遺物;建有來自英、美、法等15國200位浙江籍青少年營造華裔青少年世紀林。
百草園
百草園位於植物園辦公樓東側,佔地面積1.5公頃,建成開放於1969年。園內薈萃了包括著名的中葯「浙八味」在內的1000多種(包括變種、變型)葯用植物,是葯用植物科普與教學實踐的活標本園,每年接待大量的學生前來參觀學習。園內根據植物不同生態環境的要求,結合原有地形,運用造園藝術,採用模擬自然的手法進行植物配置,因地制宜地創造了陰生、陽生、半陰生、岩生、水生等生態小區,並建造了「本草軒」盆栽葯用植物展示小區,是布局精巧、種類頗豐的葯用植物專類園。
㈤ 杭州植物園的歷史發展
杭州解放不久,時任杭州市建設局局長余森文提議在西子湖畔建設一座現代化植物園,得到譚震林、江華等省市領導和有關專家、教授的支持和響應。
1951年,杭州市建設局提出了籌建杭州植物園的設想。
1952年,杭州市把建立植物園的計劃納入了《西湖風景園林建設規劃大綱》並上報中央。
1953年,杭州市建委採納了陳封懷教授的建議,確定玉泉至桃園嶺一帶為園址。並請浙江大學農學院孫筱祥(現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教授)設計並繪制了一幅「杭州植物園總體規劃圖」。
1954年,中央批復了西湖風景建設規劃報告,並納入國家計劃。
1955年,杭州植物園籌委會成立,附設在杭州城市建設委員會內。
1956年6月,成立杭州植物園籌備委員會,由余森文、羅介堂、章紹堯逐步開展籌備工作。
1956年9月,杭州城市建設委員會召開第一次籌備委員會會議,委員由15名擴大到24名。余森文兼主任,陳封懷、傅伯達、吳長春、張毅為副主任。會議研究和通過了植物園總體規劃和植物園分類區設計方案,制定了近期工作計劃和12年遠景規劃。
1957年9月,杭州城市建設委員會召開第二次籌備委員會,增聘了余樹勛、陳俊愉、周瘦鵑等專家參加。著重討論了杭州植物園的方針任務和近期籌建工作,並由杭州市人民委員會上報省人民委員會。
1957年10月,浙江省人民委員會正式批復了杭州市人民委員會關於植物園的任務、方針和領導關系的報告。
1957年,建成開放植物分類區。
1958年,建成開放槭樹杜鵑園。
1965年,玉泉景點進行了全面改建,新建「古珍珠泉」、「晴空細雨池」二組新景。
1965年7月,杭州植物園正式成立,杭州市副市長余森文任杭州植物園第一任主任。
1966年到1976年間植物園處於癱瘓狀態,建園、科研和生產養護工作遭到嚴重破壞。
1978年12月18日(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經過撥亂反正,全園各項事業得到了全面發展。
1992年,在靈峰梅園的西南角開辟了蠟梅園。
1997年,建成開放森林公園。
1999年,建成開放桃花園。
2000年,玉泉景點又進行了擴建、改造,分成了南園、北園兩個區域。
2005年10月1日,韓美林藝術館正式對外開放。
㈥ 杭州植物園哪些地方要買票
杭州植物園位於西湖之西北,靈隱和玉泉間的丘陵地上。設有植物分類回、經濟植物、竹類植答物、觀賞植物、樹木、山水園林等九個展覽區和四個實驗區。栽種植物三千餘種,收集標本五萬多份。在國際上和四十多個國家建立了交換樹苗與資料的合作關系。 展覽區劃分為觀賞植物園、植物分類園、桂花紫薇園、葯用植物園、經濟植物園、植物資源館、竹類植物園、木蘭山茶園、山水盆景園等十餘個植物專類園。 杭州植物園,除一年四季都適宜觀賞游覽外,還辟有森林浴,供夏日吊床休閑,秋天桂子飄香,可品賞桂,經濟植物區還辟高爾夫球場。 而今的植物園已成為西子湖畔一座名副其實的綠色寶庫,博得了國內外同行的贊賞。印尼茂物植物園專家曾稱譽杭州植物園是亞洲最大、最美的植物園之一。
門票:10.00元,地址: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桃源嶺1號
㈦ 杭州植物園有哪些景點
臘梅園
植物園靈峰蠟梅園是靈峰
杭州植物園
杭州植物園
探梅景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位於靈峰景區的西南側,佔地20餘畝,種植有臘梅、夏臘梅、亮葉臘梅共2200餘叢。其中臘梅最多有2000餘叢,30多個品種,分別從河南、安徽、江蘇及浙江各地收集,也有植物園選育的品種,花期從11月底至翌年2月。夏臘梅花期5月,亮葉臘梅花期10-12月。
臘梅與梅花雖然在植物學上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植物,分屬臘梅科與薔薇科。因其花期接近,臘梅又稱為黃梅花,在園林應用中常配植在一起。
靈峰探梅是歷史上西湖三大賞梅地之一,先有寺廟後有梅花。而今在靈峰梅園主景仍保留著6叢百餘年以上的古臘梅,是當年寺廟的遺存物。1986年靈峰探梅重建時,除梅花外,蠟梅也是主要的配置植物之一。
臘梅有200餘叢,分布於梅園各個區塊。1991年在停車場西南側建臘梅園,佔地10餘畝,增加1000餘叢臘梅。近年來,臘梅深受市民喜愛,靈峰蠟梅園的種植范圍及品種逐年增加,形成了如今的規模。
除地栽臘梅外,臘梅也是做盆景與切花的好材料。
杜鵑園
杜鵑園位於百草園旁,佔地面積3公頃,有春鵑、夏鵑、東洋鵑等杜鵑25種70餘個品種。杜鵑園東面有約0.7公頃的杜英林,樹高林深,簡朴的木屋掩映其中,富有野趣。杜鵑園綠樹婆娑、精品薈萃,草坪如茵,各色杜鵑異彩紛呈,絢麗多姿。
槭樹杜鵑園位於植物園北門內,與山水園相接,佔地面積2公頃,建成開放於1958年,該園利用原有楓香、山毛櫸科植物等大喬木,以「春觀杜鵑花、秋賞槭紅葉」為景題,配置槭樹和杜鵑花為中下層樹木,襯以疊石,並辟設草地和休息亭。栽植有秀麗槭、雞爪槭、紅楓等槭樹科植物21種,配置了毛白、紫萼等18個杜鵑品種。花開時節,奼紫嫣紅,風景如畫;在無花無色葉時,也另有一番豐滿、蔥郁、幽深、恬靜的情趣
㈧ 杭州植物園有什麼好玩的
我清明剛去過,總的還可以,裡面分很多小園:竹園,杜鵑園,桃園。。。裡面還有玉泉魚躍景點,現在主要是桃花在開。門票10園,兒童半價。20人以上8折(需要單位介紹信),總的就這樣。裡面還可以燒烤的
㈨ 杭州植物園的地理環境
植物園靈峰蠟梅園是靈峰探梅景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位於靈峰景區的西南側,佔地20餘畝,種植有臘梅、夏臘梅、亮葉臘梅共2200餘叢。其中臘梅最多有2000餘叢,30多個品種,分別從河南、安徽、江蘇及浙江各地收集,也有植物園選育的品種,花期從11月底至翌年2月。夏臘梅花期5月,亮葉臘梅花期10-12月。
靈峰探梅是歷史上西湖三大賞梅地之一,寺廟建成後種有梅花。在靈峰梅園主景仍保留著6叢百餘年以上的古臘梅,是以前寺廟的遺存物。1986年靈峰探梅重建時,除梅花外,蠟梅也是主要的配置植物之一。
臘梅有200餘叢,分布於梅園各個區塊。1991年在停車場西南側建臘梅園,佔地10餘畝,增加1000餘叢臘梅。2002年來,靈峰蠟梅園的種植范圍及品種逐年增加,形成規模。 杜鵑園位於百草園旁,佔地面積3公頃,有春鵑、夏鵑、東洋鵑等杜鵑25種70餘個品種。杜鵑園東面有約0.7公頃的杜英林,樹高林深,簡朴的木屋掩映其中,富有野趣。杜鵑園綠樹婆娑、精品薈萃,草坪如茵,各色杜鵑異彩紛呈,絢麗多姿。
槭樹杜鵑園位於植物園北門內,與山水園相接,佔地面積2公頃,建成開放於1958年,該園利用原有楓香、山毛櫸科植物等大喬木,以「春觀杜鵑花、秋賞槭紅葉」為景題,配置槭樹和杜鵑花為中下層樹木,襯以疊石,並辟設草地和休息亭。栽植有秀麗槭、雞爪槭、紅楓等槭樹科植物21種,配置了毛白、紫萼等18個杜鵑品種。 植物資源調查及《浙江植物志》編著(該園為主要參加單位之一)課題獲1993年浙江省科技進步一等獎,《浙江植物志》獲1995年第七屆全國優秀科技圖書一等獎和第二屆國家圖書獎。
編輯發行《杭州植物園通訊》共89期,影響廣泛;編著或參與編著《園林綠化樹種選擇》《山茶花》《中國植物志》《中國樹木志》等著作。 杭州植物園在國內國際學術交流方面也日益活躍,有日本、美國、加拿大、英國、德國、南非、澳大利亞、法國、紐西蘭等近三十個國家和地區的專家、學者來園參觀和交流。1993年9月接待了來自22個國家和地區、參加第十一屆國際植物園大會的160多名專家。1989年、1995年英國愛丁堡皇家植物專家來園訪問並作學術報告,1996年英國愛丁堡皇家植物園植物園之友考察團和德國樹木學會專家團來園考察。該園先後多次派人參加國際會議或出國考察。1996年3月,該園作品江南憶,參加96香港國際花卉園林博覽會,榮獲最佳設計獎。該園經常派員參加國內有關學術會議,並舉辦大型會議。1986年,在杭州植物園召開了中國植物園協會成立大會;1995年,又在此召開了中國公園協會植物園委員會成立大會。
從美國、日本、澳大利亞、法國、德國、俄羅斯等48個國家369個單位引進植物;與國內28個省、市的40餘家單位建立了種子種苗交換關系。至今全園已收集國內外植物3458種(含品種),分別隸屬於223科、1209屬;壓制收藏正號臘葉標本70000餘號,隸屬於221科,1024屬,正、副號標本達110000餘份,是浙江省植物標本收藏最多的單位之一。園內收藏中外文科技圖書一萬余冊。每年接待中外遊客及來園教學實習的農、林、醫、園林等專業大中專院校師生120-150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