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公園開發
㈠ 上海海灣國家森林公園的開發建設
上海海灣國家森林公園,自年開工起,上海海灣國家森林公園一直在「悄悄」打造。歷經8年精心打造,已成為上海最大的人工「綠肺」。
園內已開挖土方300多萬方,堆造山體185座,新開河道22.5公里,水域面積超過21公頃,其中還包括一個水域面積達5.8公頃的百鳥湖,它也是上海最大的人工湖泊。
百鳥湖面積580畝,是2002年人工開挖而成,挖出總土方80萬方,最深處標高0.2米,豐水位時最深水位為3.1米。按設計,百鳥湖需形成獨立水系,因此在四周均設有水閘控制水位。最高水位能控制到3.3米,此時落羽杉、池杉等耐水樹木便浸於水中,形成水上森林。即將來要用船、遊艇等水上工具,因此在百鳥湖東面建造一個碼頭、遊艇的集散場所。同時在碼頭北面建造了一個人工沙灘。鳥島該島樹木於2002年10月種植。
一期開園范圍佔地4500畝,分為游樂活動區、水上活動區、文化觀賞區、渡假會務區。游樂活動區建成了游樂園、森林卡丁車、森林跑馬、森林燒烤等項目;而水上活動區充分利用1000畝以上水面,使各種遊船直線行駛達7公里以上;在文化觀賞區已建成了體現海派特色的盆景園等;為遊客服務的用餐、園內交通、通訊、停車、監控等配套設施也基本建成。
㈡ 我國的國家森林公園是禁止開發區域嗎
首先那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以下分別是國家公園和國家森林公園的定義:
國家公園是指國家為了保護一個或多個典型生態系統的完整性,為生態旅遊、科學研究和環境教育提供場所,而劃定的需要特殊保護、管理和利用的自然區域。國家公園是以生態環境、自然資源保護和適度旅遊開發為基本策略,通過較小范圍的適度開發實現大范圍的有效保護,既排除與保護目標相抵觸的開發利用方式,達到了保護生態系統完整性的目的,又為公眾提供了旅遊、科研、教育、娛樂的機會和場所,是一種能夠合理處理生態環境保護與資源開發利用關系的行之有效的保護和管理模式。例如:世界上最早的「國家公園」為1872年美國建立「黃石國家公園」。
國家森林公園主要的意義和作用是景觀資源的保存與保護,資源環境的考察與研究,旅遊觀光業的可持續發展。
定義很相近。
其實廣義:國家公園概念包括國家森林公園在內,國家公園有:森林公園、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國家地質公園等等。
詳細區分是:
1.構成的生態環境:
國家公園生態環境廣泛,有河流山川草原等,包括森林在內,而國家森林公園主要以森林資源為主。
2.開發概念不同:
國家公園的選區標准;國家公園應包含有代表性的較大的自然區域、特徵或自然風光,這里的動植種類、生長環境以及地貌景點在精神、科學、教學、娛樂和旅遊方面均具有特殊意義;國家公園的范圍應以包含一個以上完整性生態系統,且未被現代人類佔用或開發而有本質性的改變。
國家森林公園具有一定規模和質量的森林風景資源與環境條件,可以開展森林旅遊,並按法定程序申報批準的森林地域。
都是我個人的觀點,其實國家公園概念應該是包括國家森林公園的。
普達措國家公園也可以叫國家森林公園的,只是命名的區別吧(個人觀點)。而湯旺河國家公園,不可能叫湯旺河國家河流公園吧,所以直接就叫湯旺河國際公園了。至於張家界和八達嶺,都已森林地貌為主,所以歸類為國家森林公園是可以的。
國家禁止的地方當然是禁止開發區域了…但是科研考察可以…
㈢ 國家森林公園管理條例允許進行旅遊開發嗎
國家級森林公園不屬於自然保護區。 自然保護區指對一定面積的陸地或水體的自然環境和自然資源進行特殊保護和管理的區域。區內嚴禁任何直接利用自然資源,嚴禁一切生產性經營活動。保護的對象主要包括: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態系統,瀕危動植物的主要分布區,水源涵養區,有特殊意義的地質構造、地質剖面和化石產地等。自然保護區不能有人為的直接干涉,任自然流程正常進行,包括特定時間內的-些自然作用,如自然火燒、群落自然演替、自然病蟲害、風暴、地震等。 國家級森林公園內可以進行適度的營利性旅遊開發,比如說收門票,另外不少森林公園內還有燒烤,發生火災也有人救火,所以不符合自然保護區的定義,因此國家級森林公園不屬於自然保護區。
㈣ 棋盤山國家森林公園的開發建設
棋盤山風景名勝區,地處昆明西北郊玉案山棋盤峰。清道光《昆明縣志》載:玉案山,在昆明縣西二十五里,又名列和蒙山,其巔方平高出眾山,上有石枰,又曰棋盤山,下有菩提泉,山有棋盤寺,寺之東有棋盤石。《徐霞客游記》詳細記敘了玉案山棋盤峰的山川地形及棋盤石勝跡:出寺東門東行三十步,觀棋盤石,石一方橫卧嶺頭,中界棋盤紋,縱橫合十九道,其北卧石上,楷書《玉案晴嵐》四大字,乃碧潭陳賢所題。南有二石平庋,中夾為穴,下墜甚深,僧指為仙洞……棋盤石及玉案晴嵐摩崖石刻等勝跡均毀於文化大革命期間。
相傳唐代雲南南詔地方政權時期,棋盤峰巔即建棋盤寺。唐開元、天寶年間(713年~756年)在黑龍潭黑水祠種唐梅的道安和尚,曾作《玉案山》七律:
松鳴天籟玉珊珊,萬象常應護此山。
一局仙棋蒼石爛,數聲常嘯白雲間。
乾坤不蔽西南境,金碧平分左右斑。
萬古難磨真跡在,峰頭鸞鶴幾時還。
明洪武年間(1368年~1398年),謫滇日本詩僧機先寫《滇陽六景》詩,玉案山之景稱玉案晴嵐:
山如玉案自為名,卓立天然刻畫成。
白晝浮嵐濃且淡,高秋疊翠雨還晴。
陰連太華千尋秀,影浸滇池萬頃清。
杖策何當凌絕頂,滇南一攬掌中平。
玉案山棋盤峰之棋盤寺,是有一千多年歷史的勝跡。民間傳說,棋盤祖師離天下凡,奔走峨嵋,駐足玉案,啟迪棋王,巡視災情,降除惡龍,風調雨順……為此棋盤寺香火綿延千年。
棋盤寺恢復後,公路由筇竹寺經花紅洞、法界寺直達棋盤宮。整個寺宇建築群四進八院,山門懸棋盤宮匾,二進棋盤乾坤,三進鶴降棋盤,正殿老祖殿。棋盤宮山門內,南北廂房為元神殿,塑六十甲子本命元辰;棋盤乾坤院院牆壁畫二十四孝;鶴降棋盤院廂房塑道教風伯、雨師,佛教送子觀音等神祗。
如左手捋須默思天下事;右手著棋布施人間福。世事如棋讓一著不為虧我;心田似海納百川方見容人。足下起禪雲到此者應帶幾分仙氣;眼前無俗障坐定後宜生一點誠心……恢復棋盤寺風景名勝,欲融中國傳統宗教文化於一宮。
㈤ 蠍子溝國家森林公園的開發建設
2002年4月,包含蠍子溝在內的崆山白雲洞風景名勝區,被國務院審定為第四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2004年12月,被全國旅遊景區質量評定委員會評為國家AAAA級旅遊區;
2005年8月,以蠍子溝、古陸核等為主體,面積達298平方公里的地質遺跡區被國土資源部命名為國家地質公園,並於2007年9月29日成功開園揭碑;
蠍子溝原始次生林2007年12月被評為國家森林公園,並於2008年9月成功開園揭碑。
㈥ 兩河城市森林公園的開發情況
兩河城市森林的建設,由成都市兩河城市森林投資有限公司擔任業主,按照版[政府主導規劃,市場機權制運作,森林宜居宜商,新居配套商業,集體經濟發展,居民持續增收]的發展模式,規劃為三大功能區:一是農民集中居住區,二是配套商業街,三是商務宜居森林。
兩河城市森林按照近自然的林業理論設計,運用綠(林)網和藍(水)網網格技術,以喬木為主,喬、灌、草、花、藤相結合,建成後將形成自然生態和產業生態有機結合的城市森林生態系統,是名符其實的城市[綠肺],將極大地改善城西環境。
兩河城市森林公園已經拆除,沒有了,想去玩的朋友不用去了。
㈦ 森林公園可以怎麼進行旅遊規劃開發
以自然生態為主,現在都要環保低碳綠色,
讓植物盡可能的自然生存,讓人們能感受大自然的氣息,安靜,舒心。
特別是對於長期在大城市裡生活的人來說,這樣的環境一個非常好的旅遊點。
娛樂場所建議建設在森林外圍。
㈧ 白雲山國家森林公園的景區開發
白雲山國家森林公園的開發建設始於1992年,1993年4月開園迎客,經歷十年的發展,基礎設施逐步完善,知名度不斷提高,經濟效益日益凸現。
2004年,白雲山按照「以自然風光為特色,以水系建設為本源,以基礎設施創精品,以文化內涵增品位」的總體思路,圍繞吃、住、行、游、購、娛六大要素,盯緊「河南第一,全國一流」的目標,舉全縣之力,投入1.32億元,對白雲山上山道路、九龍瀑布和玉皇頂景區步道、水系工程、森林氧吧、中心廣場、停車場、環衛公廁、食品一條街、景區內道路、供排水工程等五大類53項工程進行了全部改建整治。這是嵩縣旅遊史上,一次性投資最多、規模最大、檔次最高的工程。改建後的白雲山發生了巨變,基礎設施迅速達到了河南第一、全國一流,省市領導和眾多遊客盛贊白雲山是「人在畫中游,水在空中飛,雲在樹上飄」,是名副其實的「人間仙境」。
2005年,白雲山又投資8000多萬元,建設了伏牛山生態景區內首家觀光索道——九龍瀑布索道,建設了全國海拔最高、規模最大的高山牡丹園和國內外名人石刻群,恢復建設了張良隱居處——「留侯祠」,大大提升了景區的文化品位,使白雲山的特色更加鮮明,成功實現了古代歷史文化與當代時尚文化的有機結合。
2006年,白雲山又投資1.2億元,實施了18項續建工程,其中包括天白路天橋溝路口美化改造、上山道路險段改造、玉皇閣建設、洗浴中心及排污建設、演藝中心建設、高都赤金店建設、生態博物館建設等工程,進一步完善了白雲山的基礎設施,提升了白雲山的設施檔次,解決了遊客在景區「購物難」、「娛樂難」的問題。
2007年,白雲山繼續加大投入,共投入資金5000餘萬元,進一步完善景區設施功能,除招商引資建設山下銅河綜合服務中心、玉皇頂觀光索道、完善道路等景區設施外,又投入1500萬元,重點開發了小黃山景區,為前來旅遊觀光的各地遊客提供了又一處遊憩地,進一步擴大了景區地遊客容量。
2010年白雲山投入資金8000萬元,對景區標識系統、內外環境進行綜合整治,一舉創世界地質公園和國家AAAAA級景區成功。
2012年3至5月,為確保AAAAA級景區復驗一次成功,白雲山景區投資2000餘萬元,對景區標識系統、環衛公廁、道路安保工程、停車場等進行升級改造。 1992年9月,原林業部批准為國家森林公園;
1997年12月,原林業部批准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2004年,通過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
2005年10月,《中國國家地理雜志》評為中國最美的地方;
2007年12月,聯合國國際生態安全合作協會、國際休閑產業協會、中國國際品牌協會、中國休閑積極發展論壇評為中國時間休閑勝地;
2009年12月,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授予全國科普教育基地;
2010年10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為世界地質公園;
2012年12月,國家旅遊局批准為國家AAAAA級景區。
㈨ 濱江森林公園的戰略開發
上海濱江森林公園位於浦東高橋地區,一期工程佔地120公頃,二期工程也在積極籌備中,2009年底建成後,將與外環林帶相連,總面積達300公頃。二期工程的建設,將延續致力於保留鄉土植物和動植物的棲息地,既要有原生態的保留,也要給遊客帶來休閑、運動、陽光與遮蔭。
濱江森林公園建成後,進一步平衡了全市的綠地布局,緩解寶山和浦東高橋地區缺少特大型公園的現狀,將成為離中心城區最近的森林公園;未來濱江森林公園還將成為市中心區、崇明島、橫沙島和九段沙等地旅遊資源鏈接中的重要一環,同時也形成了黃浦江與長江交匯處的最佳景觀。
不僅如此,這個佔地300公頃的「綠肺」,緩解了浦東高橋地區空氣質量情況不佳的狀況,也將郊區林帶與市中心綠地相溝通,成為輸送清新空氣的「綠色長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