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漿地質公園
❶ 火山囗公園和火山群國家地質公園哪個好
推薦火山口公園。
火山口公園位於海口市瓊山區西部石山鎮,離海南海口鬧市區約20公里,園內及附近有距今2.7萬年至100萬年間火山爆發所形成的死火山口群。其中最大者海拔222.2米,深90米,是世界上最完整的死火山口之一。因形似馬鞍,又名馬鞍嶺,是瓊北地區至高點。周圍還有幾十個小的死火山口或死火山眼。地下有火山岩洞群,是火山噴發的產物,被地質專家譽為頗具規模的火山岩洞博物館。其中仙人、卧龍二洞最為壯觀,雖未開發,但可以進入探觀。仙人洞距馬鞍嶺火山口4公里,洞口玄武岩上有"石室仙蹤"石刻引人注目,該洞中又有洞,人們在50年代清理洞中泥沙時,發現類似斧鑿的磨光石器,可能曾經是人類祖先穴居的遺址。卧龍洞距仙人洞不到1公里,洞長3公里,高7米,寬10米,可容萬人。 火山口公園為中國『96世界旅遊日』(海南)主會場,現已按照火山岩漿流向修建了登山道。公園附近有荔灣酒鄉等著名餐飲點,可品嘗風味獨特的石山羊宴。遠處那一排排茂盛 的果樹,有荔枝、龍眼、楊桃、菠蘿蜜等,年年果樹豐收,因而整個石山地區是 海南的水果之鄉。
在火山口公園的周圍就有幾千頃的荔枝樹,這些荔枝果肉厚,核小,汁多清甜, 是荔枝優良品種。每到荔枝成熟時節,滿山紅綠相映,十分美麗。每年四五月份 到海南來,大量的瓜果上市,就可以品嘗到這些鮮美的水果了.火山口是個錐形 山體.它遠看像馬鞍,因而當地人又稱它為馬鞍嶺。
現在海南發現了一系列的火山口群,一直延伸於瓊州海峽一帶。2005 年火山口 公園被列為國家地質公園。2006 年,海南瓊北火山口群與廣東湛江雷明半島火 山口聯合申報雷瓊火山世界地質公園.目前,人們所能看到的只有這一座,它被 開發建設成了火山口公園。 這里看到地上的或這些建築物, 都是用火山石建成的。 踩在腳下的石頭,除了烏黑外,與別的岩石相比還有什麼不一樣?這些石頭全是
氣泡孔呢,呈蜂窩狀,這就是火山岩石最鮮明的特點。休眠火山馬鞍嶺,最高海 拔 222.2 米,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死火山之一。火山口公園也就是以馬鞍嶺為 中心的死火山群地區中心地。在半山腰,有一座石牌坊,建於道光年間,至今也 有 100 多年了。石牌上面寫著「山嶽配天」,案上供奉著的是:土地神、山神、風 雨神。在這里就是祭祀山神的地方.這馬鞍嶺還有一段傳說呢.
傳說,很久以前,有一位仙女下凡,與勤勞的農夫春騰相愛結為夫妻,沒想到這 事讓附近的火神知道了,大怒,於是將仙女劫持到了火山洞中。春騰決心去救出妻子,於是
❷ 安徽浮山國家地質公園的火山地貌景觀
神奇的火山地貌景觀主要位於浮山破火山機構之中,由奇峰怪石,火山洞穴,火口湖等構成。奇峰怪石:形態各異,極盡鬼斧神工之妙,為國內罕見。 好似凌空巨石,如海螺,似蔥頭,似動非動,搖搖欲墜,名日「飛來石」,旁有題刻「何地飛來」。有詩為證:「何地飛來石,藍天聳玉蔥」。
天柱峰:
突兀於「盆地」之中,為火山鍾(熔岩穹丘)景觀,又名檣山。 形如鍋底,浮山最高峰。峰上有一亭,叫「望江亭」。俯首西望,檣山如柱,纜山如索,極目遠眺,「長江如帶,九華若筍;振風塔、天柱峰隱約可見」。近觀則湖山相間,潦繞回環;農舍漁村,星羅棋布;良田纖陌,縱橫如秤;林鳥沙鷗;煙霞出沒;輕帆片片,堤柳依依。
天地清淑之氣,無不盡收眼底,令人心曠神怡。若在金秋時節,人立妙高峰頂,西望天柱山,聳立天際,夕陽西下,太陽下方,漸漸出現一個三角形的黑影,黑影慢慢上升,像一座寶塔映在圓盤之中。此乃「天柱日影」,為浮山獨有的奇景。海島雪浪,峭壁千仞,石紋赤黑相間,如雪浪翻滾。岩洞心空如蜂房,立壁之上苔蘚懸掛,若飛瀑墜下。雨天里有「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之勢,人立其下,如置身海島之中,驚濤駭浪,震耳欲聾。晴天則有天河墜玉,懸掛若簾之妙。
浮山怪石,天然雕塑,千姿百態,精巧絕倫。玉兔拜月,紫霞萬千:天鵝孵蛋,惟妙惟肖;靈猴迎客,石景寓情;指月石上,得月最早,雙蛙戲岸,活靈活現。千奇百怪,引人入勝。 浮山洞壑藏幽,峭壁凌空。其「削成絕壁千尋峭,生就懸崖萬竅空的卓絕風姿,令人神往。
據《浮山志》記載,全山有洞穴五百多,著名的有三十六岩七十二洞。最大的金谷岩,長十三丈,寬五丈,解放初岩內尚有廟宇,現洞口仍留有羅漢松,古木參天,濃蔭蔽日。其附近有兩壁夾峙的「一線天」,和被稱
為「浮山第一水」的滴珠岩。 如上天池和明鏡池。上天池的「天池雲影」乃浮山一絕。上天池為古火山口遺跡或為火山灰流岩層間的一處負地形?發人深省。明鏡池,池水清秀,波光鱗鱗,青山環繞,叫人流連忘返。
此外,龜裂紋地貌景觀可在蓮花峰至雲梯峰一帶常見。這是岩漿噴出後冷卻收縮的遺跡。
❸ 浙江的雁盪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地質公園」.雁盪山的岩石主要以火山活動形成的岩漿岩為主.火
地震和火山活動是地殼運動的一種表現形式,屬於地球的內力作用,選項ABC敘述錯誤,不符合題意.
故選:D.
❹ 美國的一個地質公園
夏威夷國家地質公園 希望答案您還滿意 夏威夷火山國家公園 Hawaii Volcanoes National Park 國家: 美國 所屬洲: 北美洲 編號: 712-016 相關聯接: http://www.unesco.org/whc/sites/409.htm 1987年根據自然遺產評選標准N(II)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 世界上最大的兩個活火山——冒納羅亞山(高4170米)和基拉韋厄火山,就象矗立在太平洋上的兩個巨塔。火山猛烈的噴發不斷地改變周圍的景觀,熔岩流揭示了奇妙的地質構造過程。人類在這里發現了許多稀有鳥類、物種和大量的蕨類植物。 簡介: 夏威夷群島位於北太平洋的中央,由東南至西北的130多個島嶼組成,它是一個綿延伸展2400公里的群島整體。 夏威夷火山國家公園位於美國夏威夷州的夏威夷島上,面積929平方千米,主要包括冒納羅業和基拉韋厄兩座現代活火山。這里有茂密的熱帶雨林。還有蝙蝠、夏威夷雁、大鷹、烏鴉、夏威夷白腹水鳥等動物。 基拉韋厄和冒納羅亞兩座現代活火山是這個公園的主要組成部分。同時它們也是夏威夷火山國家公園聞名遐邇的顯著性標志。 其中冒納羅亞火山是夏威夷第一大火山,它海拔4170米。呈圓錐形,它是從水深6000米的太平洋底部聳立起來的,從海底到山頂高度超過一萬米,比珠穆朗瑪峰還高一千多米。冒納羅亞火山約噴發過35次,至今山頂上還留著火山口。火山噴發時,大量熔岩不斷地傾瀉出來,使山體日益增大,被稱為「偉大的建築師」。這座火山的大火山口稱為「莫卡維奧維奧」,意思是「火燒島」。這個火山口在1984年4月再次噴發,熔岩向夏威夷首府希洛的方向流瀉了17英里。大噴發前在火山上空出現了巨大的熱浪,附近的人先看到了滾滾烏雲,接著是電閃雷鳴,隨即下起了大雨。 海拔1243米的基拉韋厄火山坐落在冒納羅亞火山的東南側,山名的意思是「吐出許多」。基拉韋厄火山的活動極為頻繁,曾經有過30年噴發50次的記錄。從1983年初到1984年4月一年左右的時間里居然發生了17次火山爆發,其活動頻繁在世界上實屬罕見。火山爆發的時候,其景象十分壯觀。熔岩像噴泉一樣翻湧奔騰,四處飛濺。金黃色的巨流像決堤的洪水,有的沿裂縫瀉出,有的則從火山口噴出,氣勢洶涌,勢不可擋。最著名的噴發特徵是壯觀的熔岩拋向空中達90米,最高達503米。離開火山口的熔岩,就像一條紅色河流,沿著山丘向下流動。相傳在夏威夷火山居住著女神佩莉,她時常雲游太平洋諸島,基拉韋厄火山的爆發就是為了迎接女神遠游歸來。 除這兩座火山外,茂密的熱帶雨林也生長在夏威夷火山國家公園內。另外,這里經常活動著如蝙蝠、大鷹、烏鴉、夏威夷白腹水鳥等動物,其中還有夏威夷州州徽圖案上的夏威夷雁。 夏威夷火山觀測站成立於1912年,就坐落在公園內基拉韋厄破火山口的邊緣。觀測站在公園管理方面發揮著主要作用。為預測危險的地震活動,人們密切監視著地面變形、氣體外溢、電力、磁力和重力場的變化,以及熔岩的活動。在公園里對外關閉的地區,熔岩正在大量流動。夜幕下,熊熊燃燒的熔岩不斷向空中噴吐著滾滾的紅色蒸氣,流經鄉村,沖下山坡,湧向海洋。 夏威夷火山國家公園 相傳在很久以前,烈火女神皮爾是搗蛋鬼莫埃-莫埃阿-奧利伊和大地母親奧梅阿的女兒。這位女神四齣旅行,尋找安身之處。她一個接一個地試遍了夏威夷群島的每個地方,但是每當她用魔鏟挖土掘火坑時,總是距海太近,海浪滾滾撲滅了火焰。最後,女神終於在夏威夷島東南角的基拉韋厄火山上找到了夢寐以求的家園。人們有時也把這座島叫作比格艾蘭島。 夏威夷當地人很注重傳統,至今仍然給女神供奉肉、魚、水果和鮮花。人們把祭品放在島群中的聖地,哈萊莫莫火山口的邊緣。這處聖地位於夏威夷火山國家公園內。公園是1961年根據美國國會法令建立的,在1980年成為教科文組織生物圈保護區。公園的地位並沒有阻礙當地人在園內進行傳統活動。當地人定期去公園不必花5美元入園費,他們可以採摘所需的草葯,婦女也可以在園內的溫泉中沐浴。 公園以良好的設施每年接待約兩百萬名遊客。在寬敞的游覽中心舉辦展覽會、放映電影,並有大量的文件資料,中心還提供專題導游項目。瀝青鋪就的公路網使遊客可以環繞基拉韋厄山的邊緣游覽,或是一直走到海邊。繽紛的景緻讓人驚嘆,步行小路更是四通八達。當夕陽西下,你沿途會看到噴吐著煙霧的銀灰色火山口,一堆堆橙色的硫磺,蘊含礦物質的沙漠以及茂密的森林,高聳的蕨類植物同深色的樹葉交織在一起。 遊客們可以登上4170米高的冒納羅亞火山,這個由一次次熔岩流堆積而成的山峰,它那精美的圓形山頂上有時也會白雪皚皚。 這片遙遠的太平洋中的群島由124座島嶼、小島和環狀珊瑚礁組成,其有八座主要島嶼。群島早在七千萬年前就從海中生成,但在1600年前一直無人居住,第一批居民是來自馬克薩斯群島的波利尼西亞人。新來的定居者看到島上有一些隨風、鳥類和海水而來的植物和昆蟲,但是沒有食肉的陸地哺乳動物。這可是個決定性因素,由於島上沒有食肉動物,植物和動物都沒有發展防衛系統,因為沒有那個必要。 在蚊子悄悄登上第一批帆船來到島上之前,紅色的白臂蜜鳥還沒有形成對瘧疾現在正造成大批鳥類死亡。在山羊被引進之前,薄荷和撒爾維亞乾草也並不需要濃烈的保護性氣味。公園的工作人員正竭盡全力拯救州鳥夏威夷雁免遭滅絕。美國動物學家斯圖亞特·皮姆計算,自從人類在島上定居以來,至少已經有101種鳥類從島上消失了。 夏威夷地處一隅,與世隔絕,因而島上盛產大批特有的植物,在記錄在案的約1000種植物中,95%是其他地方沒有的,但是它們易受到野豬和其他食草動物的侵害。火奴魯魯的里昂植物園主管、生物學家查爾斯·拉穆勒說,大約有一半的植物已瀕臨滅絕,雖然尚未記錄在官方名單上。 有5000個物種是從外部帶進來的,其中25種特別有破壞性。最可恨的侵犯者是原產於加那利群島的硬木樹,來自巴西的草莓番石榴,來自南美洲的香蕉藤和一種名叫「科斯特的詛咒」的中美洲灌木。它們的繁殖力很強,扼殺了當地的植物。但是人們已經對這些有害植物宣戰。人們從加那利群島進口了一種昆蟲來對付硬木樹。但見效甚為緩慢。國家公園的植物學家琳達·普拉特試用了各種除莠劑,但這項艱難的工作要冒破壞無害植物、污染水域的風險。「要生存還是死亡」的海報四處張貼,向人們展示一種野牡丹屬植物的名稱和照片。必須在這種繁殖迅速的植物布滿全島之前就根除它。這種植物在塔希提(法屬波利尼西亞)已經佔領了四分之三的叢林地帶。 要保護這座公園還必須消滅某些由人類帶到島上來的陸地哺乳動物。為此,公園主管吉姆·馬丁採取了一項不同凡響的措施,把偷獵者的作用也納入計劃。一些人也許會為殺掉野貓而傷心,但是野貓會危害瀕危動物黑腰海燕的蛋和幼雛。在當地獵人的幫助下,野山羊的數目從1980年的15000隻減少到不足100隻,它們實際上已經被消滅了。雖然在1930年到1970年間殺死了11000頭野豬,但人們估計仍有大約4000頭存活。 除了獵殺以外,修築籬笆也是解決問題的好方法,只是花費不菲。吉姆·馬丁抱怨缺錢。公園只有八名巡邏人員,而正規的巡視需要15至20人。公園方面再也不能支付研究人員的經費了。來此地作研究的人都屬於外界組織。公園在1995年11月曾關閉以示抗議,但三星期後,最初表示支持的公眾失去了耐心,公園不得不重新開放。 由於公園位於一個危險區域內,它的情況就特別令人擔心。海岸懸崖遭到破壞,岩漿隨時可能噴發,因為冒納羅亞和基拉韋厄是全球最活躍的兩座火山。為了重新開辟道路,新近湧出的熔岩必須清除。 雖然火山公園是比格艾蘭島上一片規劃分明的中心地區,但地圖上並沒有標明一個生物圈保護區所需的緩沖區或中間地帶。吉姆·馬丁解釋說,公園和與之相鄰的聯邦監獄及私人領地間達成了一項諒解,一項發展計劃正在制訂中。附近村莊的新建築將會同森林環境融為一體,不會造成損害。 一個更為嚴峻的問題是,自從世界糖價暴跌以來,夏威夷就處於災難性的經濟形勢中。甘蔗地被廢棄,失業的勞工甚至在公園境內種植大麻。他們為種植莊稼而砍伐森林,為保護自己而挖掘致命的陷阱,這些作法正在對生態系統構成威脅。但是,對犯法者處以重金罰款和長期監禁的懲處有助於改善這種狀況。 可是這還不算完。桫欏被人用鏈鋸砍伐,用載重卡車運走。破壞者無視監視攝像機的存在,大肆偷盜珍貴的考古文物。這里有人類曾居住過的洞穴,村莊的遺址和易破損的岩畫,其中一些古跡最近被熔岩流覆蓋了。
❺ 漳州濱海火山國家地質公園、火山公園那個好玩
漳州濱海火山國家地質公園位於福建漳州市漳浦-龍海的濱海地帶,面積318.64km2,火山-海蝕地貌發育,為西環太平洋火山岩帶的組成部分,屬歐亞板塊東緣裂隙帶,2600萬年至700萬年前噴出的玄武岩出露於海岸和海島,噴發序次清楚,特徵典型,如火山口、噴氣口、氣孔柱群、氣勢磅礴的柱狀節理群、海蝕蘑菇石、海蝕台柱、海蝕崖、海蝕洞等,數十個寬闊平坦的海濱沙灘,優質潔白,並有因海岩沉降埋藏地下8000年的古森林遺址,另有古民居和古代軍事要塞等也都是人們瀏覽的美景。
2001年3月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資源部批准漳州濱海火山地質公園為首批國家地質公園。
漳州濱海火山自然生態風景旅遊區襯托在藍天、碧海、沙灘、綠林之中,集觀光旅遊、休閑度假、海上娛樂、尋奇探險、科學研究、科普教育為一體,是一處回歸大自然的綜合性旅遊度假區。區內保留了典型的第三紀中心式火山噴發構造形跡和後期風化侵蝕的地形地貌景觀,以四種世界罕見的火山地質遺跡為代表,即南碇島的柱狀玄武岩、古火山口、串珠狀的火山噴氣口群和玄武岩的西瓜皮構造,是一座天然的火山地質博物館,具有極高的觀賞性、科普性和趣味性。
漳州濱海火山自然生態風景旅遊區是中國唯一的濱海火山地質地貌風景旅遊區,位於台灣海峽西岸、福建省漳州市漳浦縣前亭鎮濱海一帶,海陸域規劃面積約100平方公里。景區內有兩座神奇的火山島——林進嶼和南碇島。林進嶼是由火山岩〔玄武岩〕組成的似橢球形島嶼,島的東南邊有一個形成於2000多萬年前的古火山口,東北海灘上則有多達16處的火山噴氣口群及幾千平方米的鉚釘狀氣孔柱群,構成了國內罕見的古火山島景觀。南碇島呈橢球形,整個島由源於地下70~130公里處的140多萬根巨型柱狀節理玄武岩組成,是目前世界上擁有最多柱狀玄武岩的濱海火山島,玄武岩石柱高於海平面20~50米,柱體狀若梳理整齊的排排黛絲,自崖頂直插入海,雄偉壯觀,令人嘆為觀止,堪稱世界自然奇觀。景區內十幾公里的海岸線上,有崎沙灣、江口灣和後蔡灣三個優質沙灘,清澈的海水、平緩的沙灘、細膩均勻的沙質、保護良好的原生態植被構成了如詩如畫的濱海風光。
牛頭山古火山口是漳州濱海火山國家地質公園的重要景區。位於龍海市隆教畲族鄉白塘村東南。牛頭山古火山口,以噴發機理完整,層次清楚,保存完整而聞名國內外,歷經15次噴發,總厚度為178.5米,現可看到的第三世中段上部的最後三次噴發物,距今2460萬年,古火山口形狀似一個朝天的橢圓形喇叭口,開口處頂端直徑50米,底部深3米,潮漲水淹,潮退口現。在古火山口及周圍0.7平方公里的范圍內,火山頸、火山口、噴發相、溢處相等火山活動的形跡十分完整和清晰,地表上由岩漿形成的六方柱狀節理玄武岩,以及西瓜狀,流紋狀,枕狀節理玄武岩,呈奇特壯麗的景觀,被地質學家譽為「中外罕見的古火山博物館」和「兵馬佣」,是國內罕見和世界保存最為完好的海底古火山口之一;具有地質構造,火山學,古地理地震,大地構造等多學科的科研價值,是集地質遺跡保護科學研究與旅遊度假於一體的名勝景地。該地北與廈門特區僅一水之隔,南靠汕頭港,東臨台灣海峽,西與招商局中銀漳州經濟開發區相接,腹地亮闊。周圍還有明洪武二十年建造的兵戌鎮海衛古城;閩南第一峰著稱的巍峨壯觀內有24景的南太武山,與金門北太武遙相呼應;有華東最大燈塔「鎮海角燈塔」,美麗的人工湖西南院,12公里長潔凈寬闊的隆教灣天海濱浴場等文化歷史遺址與自然景觀。
❻ 火山國家地質公園是在海口市哪個鎮
海口石山火山群世界地質公園位於海口市西南石山鎮,距市區15公里。屬地塹一裂谷型基性火山活動地質遺跡,也是中國為數不多的全新世(距今1萬年)火山噴發活動的休眠山群之一。
地質遺跡主體為40座火山構成的第四紀火山群。火山類型齊全、多樣,幾乎涵蓋了玄武質火山噴發的各類火山,既有岩漿噴發而成的碎屑錐、熔岩錐、混合錐,又有岩漿與地下水相互作用形成的瑪珥火山。火山地質景觀極為豐富。
❼ 祖山風景區岩漿地質作用及旅遊觀察路線
一、教學目的
路線:實習基地—祖山風景區東門—車廠—秋子峪—實習基地。
(1)觀察早白堊世響山花崗岩岩基及花崗岩地貌。
(2)觀察接觸變質作用及岩體與地層接觸帶附近的構造現象。
(3)觀察基岩區河流地質作用和新生代沉積物特徵。
(4)觀察寒武紀地層的岩性與原生構造。
(5)觀察秋子峪背斜構造,並進行構造運動分析。
(6)祖山自然風景區及明代長城旅遊觀光。
二、教學安排與教學內容
No.1
位於祖山風景區東門內微波塔(葦子峪林場)西約200m處路北側。
(1)觀察響山花崗岩岩體及其次生構造、地貌。
祖山自然風景區地質上屬於早白堊世響山花崗岩岩基的一部分。該岩基出露面積約217km2,平面上以不規則的橢圓狀(長軸北北東向延伸達25km,出露寬度達15km)產出,出露位置為兩組斷裂的交會部位。在構造運動的持續作用下,響山岩體不斷擴張,形成了兩期岩漿侵入。岩體與圍岩接觸界線為不規則的鋸齒狀,岩體內部無定向組構,在接觸帶附近常見圍岩捕虜體。本觀察點位於岩體的東部邊緣,岩性為早期侵入的中粗粒鹼長花崗岩。
中粗粒鹼長花崗岩:淺肉紅色,中粗粒不等粒結構,局部似斑狀結構,塊狀構造,礦物定向性不明顯,局部發育晶洞構造。主要礦物成分及含量:石英20%~25%,他形粒狀,大小1~8mm;鉀長石大於65%,肉紅色,半自形—自形,大小2~10mm,多數3~6mm,大者形成「斑晶」;斜長石5%~10%,灰白色,自形—半自形,大小4~9mm。次要礦物為角閃石和黑雲母,兩者含量小於5%。
岩石原生構造是在岩石形成過程中產生的構造。響山岩基的原生構造主要是晶洞構造和原生節理構造。在侵入岩中近於圓形、橢圓形或不規則狀的原生孔洞稱為晶洞。晶洞大小不等,直徑由數厘米至數十厘米。晚期或後期的岩漿(或熱液)滲入晶洞,在晶洞壁常發育晶形完好的石英、長石晶體。石英晶體生長好的稱為水晶,一般垂直於晶洞壁生長。響山花崗岩晶洞構造比較發育,表明該岩體是在伸展構造環境中形成的。響山岩基早期侵入體中原生節理較發育,在同一露頭可見三組互相垂直的原生節理。原生節理的產狀受岩漿侵位時的構造應力場的控制。
(2)觀察花崗岩地貌。
響山岩體中發育很多不同方向的近直立裂隙,包括原生節理和次生節理。在表層地質作用下,特別是風化和地面流水的剝蝕,響山岩體內形成了深谷奇峰、地勢陡峻的地貌特徵。在露頭上亦可見到兩組(產狀345°∠64°,5°∠80°~89°)或三組次生節理切割岩石的現象。
No.2
位於祖山風景區東門兩側。
(l)了解祖山自然風光,接受愛國主義和專業思想教育,增強環境保護意識。
祖山風景區系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級地質公園、稀有植物和瀕危野生動植物保護區,位於秦皇島市區西北約25km的青龍縣響山—老嶺一帶,面積約118km2,最高峰響山海拔1421m。在渤海以北、燕山以東諸山峰均由響山發展綿延而成,故以「群山之祖」命名之。
祖山有五大景區,上百處自然景觀,其中,自然地質博物館(十里廊谷)、原始遺留的稀有植物(天女木蘭)、遇風奏樂的山峰(響山)、變幻無常的六棵松(幻松)、原始森林、草甸、瀑布以及明代石長城等景觀更為引人入勝。祖山風景區不僅是北方少有的山嶽型森林公園,也是進行地質、生物、環境等研究的良好的天然實驗室。
天女木蘭,又稱天女花、天蘭、山牡丹等,屬木蘭科木蘭屬,闊葉亞喬木,在國家稀有瀕危植物名錄中被列為第二級,是世界知名的珍貴樹種。天女木蘭花期在6~7月間,花瓣乳白色,花蕊紅中帶黃,極為冷艷,樹葉油綠肥厚,枝幹光滑無紋,整體呈現出一種麗質秀美的仙女形象。天女木蘭對環境的選擇比較苛刻,在海拔1000m以上的地區才能開花生存,一旦環境遭到破壞,便生長不良,以至枯萎、死亡。目前,在我國僅有少數地區發現該樹種,而祖山現有1500株,並且成片生長,更是罕見。每年6月下旬,成片盛開的天女木蘭,長長的花梗隨風飄揚,芳香撲鼻,宛若天女散花,令人流連忘返,嘆為觀止。
在風景區大門兩側的陡峻山坡上,葦子峪長城呈北東-南西向蜿蜒起伏。它在公元1381年(明洪武十四年)由明朝開國元勛徐達主持修建;公元1567年(明隆慶元年)又由民族英雄戚繼光主持重修,為石長城,是世界歷史文化遺產。
(2)觀察山區河流的地質作用特徵。
風景區東門南側石河支流發源於響山,由於河流的下蝕作用,上遊河谷呈「V」字形;沖積物成分相對簡單,主要為中粗粒花崗岩、中細粒花崗岩、石英正長岩等,分選差,稜角狀—次圓狀,局部可見礫石呈疊瓦狀排列;發育河漫灘、淺灘,局部可分辨出I、Ⅱ級河流侵蝕階地或見到凹岸侵蝕、凸岸沉積的現象。
(3)觀察響山岩體晚期中細粒花崗岩。
在風景區東門外兩側陡壁上,可見響山岩體邊緣的中細粒鹼長花崗岩。岩石呈淺肉紅色,中細粒花崗結構、似斑狀結構,塊狀構造。主要礦物為石英,含量約25%,他形粒狀,大小0.5~2mm;鉀長石含量大於65%,半自形,大小一般為0.5~2mm,個別為2~4mm者構成「斑晶」。次要礦物含量5%~10%,以黑雲母為主,含少量斜長石。該花崗岩的侵入時間略晚於前一個觀察點的中粗粒鹼長花崗岩,前者呈脈狀侵入於後者之中,在南側長城腳下東約150m的陡壁上可見兩者的接觸關系。
(4)觀察節理。
岩石中可見四組節理,產狀分別為320°∠74°、12°∠76°、265°∠85°、115°∠85°,主要為次生構造,節理切割岩石,使花崗岩形成陡壁。這些節理表明岩體形成之後,遭受了後期構造運動的破壞。
No.3
位於祖山風景區東門東約1.5km處大老峪村南東側陡壁。
(1)沉積岩與岩漿岩的宏觀特徵的觀察及判別。
響山岩體東部邊緣相的圍岩為中-晚寒武世沉積岩,離開岩體由西向東分布中寒武統徐庄組、張夏組和上寒武統崮山組、長山組、鳳山組,為一套碳酸鹽岩、泥質岩夾石英砂岩的岩石組合,含生物碎屑灰岩。本觀察點主要為中寒武世地層,宏觀上,岩石成層性好,層理構造發育,顏色以灰色、淺褐灰色、暗灰色為主,主要岩性為含雲母粉砂質頁岩、鮞狀灰岩、生物碎屑灰岩、長石石英粗砂岩、含藻泥質條帶灰岩。地層呈中薄層狀分布在岩體之上,並發育褶皺構造,表明岩體侵入或後期的構造活動使地層發生了塑性變形。
(2)接觸變質作用及接觸變質帶特徵觀察。
岩體邊部的岩石為細粒鹼長花崗岩和正長斑岩。宏觀上,以淺褐色、灰褐色為主,塊狀構造,兩者之間見不到截然的界線,為過渡關系,越靠近圍岩岩石顆粒越細,由細粒花崗結構變為斑狀結構至隱晶質或玻璃質結構,即岩體邊緣有很明顯的細粒邊或冷凝邊。這是岩漿侵入到地層中,岩漿體的邊部受到淬火而形成的,表明響山岩體與中寒武統的侵入接觸關系。
正長斑岩呈淺黃褐色,斑狀結構,塊狀構造。斑晶成分為正長石和角閃石,前者為肉紅色,含量5%~10%,自形,大小1~4mm;後者為黑綠色,含量小於5%,半自形,大小1~3mm。基質為隱晶質。局部發育假流動構造。岩體中可見圍岩的捕虜體。
由於岩漿烘烤,圍岩發生了接觸變質作用,形成接觸變質岩,使原來硬度低的灰岩、泥岩等變得堅硬。遠離岩漿岩體變質程度變淺,直至正常沉積岩。在不同時代的圍岩中,發育寬1~10cm的接觸變質帶,其界線不規則,岩性主要為大理岩、硅化岩、角岩,局部發育矽卡岩和黃鐵礦化。
(3)褶皺構造的認識與觀察。
在教師指導下,觀察分析接觸變質作用及接觸變質岩的特徵,分析冷凝邊和烘烤邊的成因,討論冷凝邊、烘烤邊對於確定侵入岩與沉積岩接觸關系的作用。測量接觸面產狀和地層產狀,作侵入接觸關系剖面素描圖。
No.4
位於車廠村西南民居旁的公路邊。
(1)觀察鬆散堆積物,分析其形成環境。
正長斑岩和寒武系中薄層灰岩、泥灰岩中,發育寬約20m的第四系鬆散堆積物。它主要由細粒花崗岩、中粗粒花崗岩、正長斑岩的礫石和砂土、泥土構成,灰岩、泥灰岩、泥岩的礫石含量少,結構鬆散,分選性差。在垂向上,沉積物具有分帶性:①下部為礫石層,礫石的粒徑大,5~45cm,以5~15cm為主,磨圓度較好,呈次稜角狀—次圓狀,含量大於60%,略呈疊瓦狀排列,其餘為細礫和砂土;②中部主要為褐黃色砂泥層,呈長透鏡體狀,礫石很少,厚約40~60cm;③上部為磨圓度差的礫石層,礫石的成分下面以花崗岩、正長斑岩為主,上面以沉積岩為主,粒徑較小,大約為3~30cm,磨圓度不好,為稜角狀—次稜角狀,含量大於65%,其餘為鬆散的砂土。
(2)根據堆積物特徵,分析物源區。
在教師指導下,分析該點第四系堆積物的形成環境及物源區。該點內容較少,且在公路邊進行觀察分析,教師可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取捨。另外,請同學們注意交通安全。
No.5
位於秋子峪村北約700m處公路西側採石場。
(1)觀察褶皺及其伴生構造。
該觀察點位於柳江向斜西側,為一直立背斜(圖4-20)。出露地層為中寒武統徐庄組和張夏組,岩性主要為灰岩、鮞狀灰岩、竹葉狀灰岩、泥灰岩、泥岩及生物碎屑灰岩。鮞狀灰岩為中厚層狀—塊狀,灰色,鮞狀結構,顆粒大小1~2mm,圓狀,含量大於80%,亮晶膠結為主,風化面上球狀鮞粒很明顯地凸出於岩石表面。生物碎屑灰岩呈灰色,生物碎屑結構、晶粒結構,中薄層狀,所含化石大多為古生物碎片,完整的較少,主要為雙殼類。
地層中發育褶皺構造,為一個直立背斜。該背斜呈北北東向展布,樞紐走向5°~10°,向北東傾伏,傾伏角約10°;出露高度6~8m,寬度約30m;核部地層為徐庄組灰岩夾泥灰岩,翼部為張夏組灰岩、鮞狀灰岩和生物碎屑灰岩;西翼地層產狀為300°~302°∠22°~39°,東翼為65°~82°∠30°~33°;發育正扇形節理和次級褶皺。近背斜軸部的節理往往可成為良好的導礦和儲礦構造。區域上該褶皺屬於上平山傾伏背斜的北東段,西翼地層被響山岩體破壞、侵蝕而不完整,由此說明該背斜形成於響山岩體之前。
(2)觀察斷裂構造。垂直背斜的展布方向,發育一些斷裂構造,有的張開寬度大於30cm,被風化形成的紅土及灰岩角礫所充填。它們是在褶皺形成過程中與擠壓應力平行的方向上形成的張節理。
(3)沉積岩原生構造及岩溶現象。地層的原生構造和次生構造發育,主要有瘤狀構造、水平層理、縫合線構造、羽裂紋等。觀察、分析這些構造的形成原因。
(4)測量地層產狀,作背斜構造橫剖面素描圖,確定褶皺類型。
圖4-20 秋子峪背斜橫剖面素描圖(據林建平等,2005)
三、回顧與思考
(1)如何從野外的宏觀特徵判別沉積岩與侵入岩?
(2)怎樣識別冷凝邊與烘烤邊?它們在研究地質體之間的接觸關系方面有什麼意義?
(3)河流、洪流、片流形成的沉積物的特徵有何異同?
(4)如何根據沉積物特徵判別物源區?
(5)試述背斜構造的成因。如何識別褶皺類型?怎樣描述褶皺特徵?
❽ 海南火山口國家地質公園好玩嗎
火山口公園位於海口市瓊山區西部石山鎮,離海南海口鬧市區約20公里,園內及附近有距今2.7萬年至100萬年間火山爆發所形成的死火山口群。其中最大者海拔222.2米,深90米,是世界上最完整的死火山口之一。因形似馬鞍,又名馬鞍嶺,是瓊北地區至高點。周圍還有幾十個小的死火山口或死火山眼。地下有火山岩洞群,是火山噴發的產物,被地質專家譽為頗具規模的火山岩洞博物館。其中仙人、卧龍二洞最為壯觀,雖未開發,但可以進入探觀。仙人洞距馬鞍嶺火山口4公里,洞口玄武岩上有"石室仙蹤"石刻引人注目,該洞中又有洞,人們在50年代清理洞中泥沙時,發現類似斧鑿的磨光石器,可能曾經是人類祖先穴居的遺址。卧龍洞距仙人洞不到1公里,洞長3公里,高7米,寬10米,可容萬人。 火山口公園為中國『96世界旅遊日』(海南)主會場,現已按照火山岩漿流向修建了登山道。公園附近有荔灣酒鄉等著名餐飲點,可品嘗風味獨特的石山羊宴。遠處那一排排茂盛 的果樹,有荔枝、龍眼、楊桃、菠蘿蜜等,年年果樹豐收,因而整個石山地區是 海南的水果之鄉。
在火山口公園的周圍就有幾千頃的荔枝樹,這些荔枝果肉厚,核小,汁多清甜, 是荔枝優良品種。每到荔枝成熟時節,滿山紅綠相映,十分美麗。每年四五月份 到海南來,大量的瓜果上市,就可以品嘗到這些鮮美的水果了.火山口是個錐形 山體.它遠看像馬鞍,因而當地人又稱它為馬鞍嶺。
現在海南發現了一系列的火山口群,一直延伸於瓊州海峽一帶。2005 年火山口 公園被列為國家地質公園。2006 年,海南瓊北火山口群與廣東湛江雷明半島火 山口聯合申報雷瓊火山世界地質公園.目前,人們所能看到的只有這一座,它被 開發建設成了火山口公園。 這里看到地上的或這些建築物, 都是用火山石建成的。 踩在腳下的石頭,除了烏黑外,與別的岩石相比還有什麼不一樣?這些石頭全是
氣泡孔呢,呈蜂窩狀,這就是火山岩石最鮮明的特點。休眠火山馬鞍嶺,最高海 拔 222.2 米,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死火山之一。火山口公園也就是以馬鞍嶺為 中心的死火山群地區中心地。在半山腰,有一座石牌坊,建於道光年間,至今也 有 100 多年了。石牌上面寫著「山嶽配天」,案上供奉著的是:土地神、山神、風 雨神。在這里就是祭祀山神的地方.這馬鞍嶺還有一段傳說呢.
傳說,很久以前,有一位仙女下凡,與勤勞的農夫春騰相愛結為夫妻,沒想到這 事讓附近的火神知道了,大怒,於是將仙女劫持到了火山洞中。春騰決心去救出妻子,於是
❾ 地質公園的世界清單
世界地質公園成員清單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支持的世界地質公園網路(GGN)共有90個成員,分布在全球27個國家。它們是:中國(29)法國(2)馬來西亞(1)
愛爾蘭(1)芬蘭(1)挪威(2)義大利(8)
愛爾蘭/北愛爾蘭(1)韓國(1)葡萄牙(3)英國(7)
澳大利亞(1)加拿大(1)日本(5)越南(1)
奧地利(2)捷克共和國(1)西班牙(5)
巴西(1)克羅埃西亞(1)希臘(4個)
德國(5)羅馬尼亞(1)匈牙利-斯諾文尼亞(1)
荷蘭(1)斯洛維尼亞(1)土耳其(1)烏拉圭(1)
愛爾蘭(1個)
-愛爾蘭科佩海岸地質公園(Copper Coast Geopark-Republic of Ireland)
愛爾蘭/北愛爾蘭(1個)
- 英國大理石拱形洞地質公園(Marble Arch Caves & Cuilcagh Mountain Park –Northern Ireland- UK)
澳大利亞(1個)
- 澳大利亞卡納文卡地質公園(Kanawinka Geopark - Australia)
奧地利(2個)
- 奧地利艾森武爾瑾地質公園(Nature Park Eisenwurzen - Austria)
-奧地利卡拉萬克世界地質公園 斯洛維尼亞/奧地利(Karawanke/Karawanken Global Geopark, Slovenia/Austria)
巴西(1個)
- 巴西阿拉里皮地質公園(Araripe Geopark - Brazil)
德國(5個)
- 德國特拉維塔地質公園(Nature park Terra Vita - Germany)
- 德國斯瓦卞阿爾比地質公園(Geopark Swabian Albs - Germany)
- 德國布朗斯韋爾地質公園(Geopark Harz Braunschweiger Land Ostfalen - Germany)
- 德國貝爾吉施- 奧登瓦爾德山地質公園(Geopark Bergstrasse –Odenwald - Germany)
- 德國埃菲爾山脈地質公園(Vulkaneifel Geopark - Germany)
法國(2個)
-法國普羅旺斯高地地質公園(Reserve Géologique de Haute Provence - France)
-法國呂貝龍地質公園(Park Naturel Régional Luberon - France)
芬蘭(1個)
- 芬蘭洛誇地質公園(Rokua Geopark)
韓國(1個)
- 韓國濟州島地質公園(Jeju Island Geopark)
加拿大(1個)
- 加拿大石錘地質公園(Stonehammer Geopark)
捷克共和國(1個)
- 捷克共和國波西米亞天堂地質公園(Bohemian Paradise Geopark - Czech Republic)
克羅埃西亞(1個)
- 克羅埃西亞帕普克地質公園(Papuk Geopark - Croatia)
羅馬尼亞(1個)
- 羅馬尼亞哈采格恐龍地質公園(Hateg Country Dinosaur Geopark - Rumania)
馬來西亞(1個)
-馬來西亞浮羅交怡島地質公園(Langkawi Island Geopark - Malaysia)
挪威(2個)
- 挪威岩漿地質公園(Magma Geopark)
- 挪威赫阿地質公園(Gea- Norvegica Geopark - Norway)
葡萄牙(3個)
- 葡萄牙納圖特喬地質公園(Naturtejo Geopark - Portugal)
- 葡萄牙阿洛卡地質公園(Arouca Geopark- Portugal)
- 葡萄牙亞速爾群島世界地質公園(Azores Global Geopark, Portugal)
日本(4個)
-山陰海岸地質公園(San'in Kaigan Geopark)
- 洞爺火山口和有珠火山地質公園(Lake Toya and Mt. Usu)
- 雲仙火山區地質公園(Shimabara Peninsula)
- 系魚川地質公園(Itoigawa)
- 隱岐群島世界地質公園(Oki island Global Geopark, Japan)
西班牙(5個)
- 西班牙巴斯克海岸地質公園(Basque Coast Geopark)
- 西班牙索夫拉韋地質公園(Sobrarbe Geopark - Spain)
- 西班牙蘇伯提卡斯地質公園(Subeticas Geopark - Spain)
-西班牙馬埃斯特地質公園(Maestrazgo Cultural Park - Spain)
- 西班牙卡沃-德加塔地質公園(Cabo de Gata Natural Park - Spain)
希臘(4個)
- 希臘約阿尼納地質公園(Vikos –Aoos Geopark)
- 希臘柴爾莫斯-武拉伊科斯地質公園(Chelmos-Vouraikos Geopark - Greece)
- 希臘普西羅芮特地質公園(Psiloritis Natural Park - Greece)
-希臘萊斯沃斯石化森林地質公園(Petrified Forest of Lesvos - Greece)
匈牙利-斯諾文尼亞(1個)
- 拉瓦卡-諾格拉德地質公園(Novohrad-Nograd geopark)
伊朗(1個)
- 伊朗格什姆島地質公園(Qeshm Geopark - Iran)
義大利(7個)
- 義大利圖斯卡采礦公園(Tuscan Mining Park)
- 義大利奇倫托地質公園(Parco Nazionale del Cilento e Vallo di Diano)
- 義大利羅卡迪切雷拉(Rocca Di Cerere Geopark)
- 義大利阿達梅洛布倫塔地質公園(Adamello Brenta Geopark)
- 義大利撒丁島地質與采礦公園(Geological and Mining Park of Sardinia -
Italy)
- 義大利馬東尼地質公園(Madonie Natural Park - Italy)
- 義大利貝瓜帕爾科地質公園(Parco del Beigua - Italy)
- 義大利塞西亞-瓦爾格蘭德世界地質公園(Sesia - Val Grande Global Geopark, Italy)
英國(7個)
- 英國設得蘭地質公園(Shetland Geopark - UK)
- 英國威爾士喬蒙地質公園(Geo Mon Geopark - Wales)
- 英國里維耶拉地質公園(English Riviera Geopark - UK)
- 英國威爾士大森林地質公園(Forest Fawr Geopark –Wales - UK)
- 英國蘇格蘭西北高地地質公園(North West Highlands –Scotland - UK)
- 英國蘇格蘭洛哈伯地質公園(Lochaber Geopark –Scotland- UK)
- 英國北奔寧山地質公園(North Pennines AONB Geopark - UK)
越南(1個)
- 越南董凡喀斯特高原地質公園(Dong Van Karst Plateau Geopark)
荷蘭(1個)
- 荷蘭洪茲呂赫世界地質公園,(Hondsrug Global Geopark, the Netherlands)
斯洛維尼亞(1個)
- 斯洛維尼亞伊德里亞世界地質公園(Idrija Global Geopark, Slovenia)
土耳其
- 土耳其庫拉火山世界地質公園,(Kula Volcanic Global Geopark, Turkey)
烏拉圭
- 烏拉圭格魯塔 德爾 帕拉西奧世界地質公園(Grutas del Palacio Global Geopark, Uruguay)
❿ 海口火山口地質公園的資料
火山口國家地質公園位於海口市秀英區石山鎮,離海口市區約20公里,園內及附近有距今2.7萬年至100萬年間火山爆發所形成的休眠火山口群。其中最大者海拔222.2米,深90米,是世界上最完整的死火山口之一。因形似馬鞍,又名馬鞍嶺,是瓊北地區至高點。周圍還有幾十個小的死火山口或死火山眼 。
火山口國家地質公園,是海南獨一的火山奇觀,位於海口市秀英區石山鎮,距海口市區約20公里。火山遺跡天然壯觀,乃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火山口之一。方圓10里由36座火山口形成的火山群帶,其中馬鞍嶺尤為突出,山高海拔222.6米,乃瓊北最高峰。地下熔洞72個,尤其卧龍洞、仙人洞盛名悠久。這里熱帶果林和原始植被漫落叢生,自然完美。人類不可復現的火山仙景與建築大師精心設計的六角形蜂房園林體系巧妙結合,氣勢宏宇,值得一看。
具體在網路 自己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