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嘉蔭恐龍國家地質公園
A. 嘉蔭好玩的地方都在哪嘉蔭旅遊景點地圖
嘉蔭旅遊區位於黑龍江省東北部,與俄羅斯隔江相望,邊境線長249.5公里,距伊春市中心區220公里,行政區面積6,739平方公里。
—嘉蔭少數民族眾多,有滿族、朝鮮族、鄂倫舂族、達斡爾族、鄂溫克族、赫哲族、蒙古族、壯族、藏族、錫伯族等少數民族。
—嘉蔭因隱藏豐富的恐龍化石而斐聲中外,被譽為「恐龍之鄉」。
—嘉蔭擁有國際一類客貨口岸,經嘉蔭出境可赴俄羅斯旅遊。
—主要景點有茅蘭溝國家森林公園、恐龍國家地質公園、中俄界江、太平島、新發島等。 嘉蔭界江風光
—中俄大界江——黑龍江,兩岸植物繁茂,水豐谷幽,是世界上少有的生態系統保存完好的河流。
—被譽為「龍江三峽」的太平溝,位於嘉蔭與蘿北的交界處,水路長45公里,兩岸山勢高聳,水流湍急,沿江而下,景色各異,分為龍門峽、金龍峽、金滿峽,已成為黑龍江省黃金旅遊線。茅蘭溝國家森林公園
——茅蘭溝位於嘉蔭縣西南部,距伊春市中心區230公里,面積60平方公里。
——公園集山奇、林茂、水秀、潭幽、瀑美於一體,被譽為北國「小九寨」。
——公園內有茅蘭瀑布、黑龍潭、仙女池、太子峰、熊頭峰、三階潭等30多個景點。
——2003年被評為國家AA級旅遊區。
恐龍國家地質公園
公園坐落在中俄界江——黑龍江的南岸,面積38.44平方公里。
在100年前,在這里出土了一具高4.5米、長8米的完整恐龍化石骨架,定名為黑龍江滿洲龍,陳列在聖彼得堡的原蘇聯地質博物館內。此化石是我國出土的第一具恐龍化石,被稱為「神州第一龍」。
1977年後,在公園附近又發現了大量的恐龍化石,其中包括鴨嘴龍、霸王龍、虛骨龍等恐龍化石群。嘉蔭恐龍國家地質公園,是一個窺探地球演化的晚白堊紀大型爬行動物滅絕的一個窗口。
2001年被批准為國家地質公園。
B. 茅蘭溝到嘉蔭恐龍博物館多少公里
55分鍾62.9公里
途經:S311、S204
嘉蔭茅蘭溝國家森林公園
進入S311,行駛840米
右轉,從S311到S311,行駛360米
右轉,進入S311,行駛40.9公里
請直行,進入S204,行駛17.9公里
左轉,從S204到嘉蔭恐龍國家地質公園,行駛2.9公里
嘉蔭恐龍國家地質公園
C. 到嘉蔭旅遊有哪些好玩的景點
文圖/勒克兒(中國兩級穿越追光之旅游記2)
黑龍江中俄邊境線上,有一個幸福指數頗高、干凈漂亮的小縣:伊春市嘉蔭縣。
這縣雖小,但這個縣的一個恐龍地質公園,其景區大門恐怕是我見過的中國所有景區中最霸氣的,絕不側漏。這公園更霸氣的是,他家有中國出土的第一具全部由恐龍化石組裝而成的完整恐龍化石骨架,被稱為「神州第一龍」。
作為世界上最重要的恐龍產地之一,中國的恐龍化石發現地遍及東西南北,雲南、四川、山東、內蒙、新疆、黑龍江等地都以出土了大量恐龍化石而聞名於世。中國最早被科學命名的恐龍化石是發現於黑龍江省黑龍江畔的一個小漁村附近,這個小漁村,就是嘉蔭縣的漁亮子。這個漁亮子,也成為了地學地層命名的專有名詞——上白堊統漁亮子組。
嘉蔭之所以被業界命名為中國「恐龍之鄉」,不僅僅是因為它具有中國第一具恐龍化石組裝而成的完整恐龍化石骨架,更因為專家認定,嘉蔭恐龍的研究價值高於雲南祿豐與四川自貢出土的恐龍化石。雲南祿豐的代表恐龍興起時期,四川自貢的代表恐龍興旺時期,而嘉蔭的,則代表恐龍的滅!絕!時!期!
近年來,科學家們在嘉蔭等地白堊紀晚期地層中發現大量恐龍骨架成群堆積,屬於原地或短距離搬運埋葬。因此,似乎不能排除恐龍集群性突然死亡在「小行星撞擊說」「火山災難說」之外,可能還有其他災難性原因。以往美國等科學家研究認為「恐龍滅絕」由於天外事件導致,但由中國科學家孫革教授領導、由多國科學家組成的課題組研究結果認為:嘉蔭及東北亞地區的恐龍滅絕,主要是由於海平面下降、氣候變冷、火山爆發等事件造成。
究竟「恐龍滅絕之謎」的謎底是什麼,全世界目前還沒定論,還有待科學進一步破解。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俄國人也許是從劉禹錫同學的《陋室銘》中得到靈感。1902年,俄國軍官馬納金在黑龍江右岸一個叫白崖的山上(現今恐龍山)發現了一些動物骨骼化石,他感覺很特別,於是將其掘出來並帶回俄國。這些化石一經亮相,立即引起世界古生物學家們的關注,經過這些科學家們反復研究鑒定,化石最終被確定為恐龍化石。俄羅斯化石生物學家又來到那軍官發現化石的地方,又發現大量恐龍化石殘骸,幾年後,他們又組織了專門挖掘工作,並於1924年組裝成一具高4.5米、長8米的完整恐龍化石骨架,經研究認定,這是一種鴨嘴龍,俄國古生物學家裡亞賓寧把它命名為滿洲龍,至今陳列在俄羅斯聖彼得堡地質博物館內。
鴨嘴龍是恐龍家族中的一個新屬種,其繁衍時代為白堊世中晚期。它是6500萬年前最後一批在地球上生存的恐龍之一,目前僅在我國的黑龍江流域內發現。
令人遺憾的是,中國出土的第一條被科學命名的恐龍並沒被珍藏在中國。好在20世紀70年代以來,我國地學、古生物學兩學界聯袂,在「滿洲龍」發現地附近,又找到了新的恐龍化石地點,發掘出了一批新的滿洲龍化石。據專家考證,這里埋藏的恐龍化石多達數百具,是一座大型恐龍墓葬群。
目前,已組裝成的12架恐龍骨架,分別陳列在黑龍江省博物館、中國地質大學博物館等專業館內。被珍藏在嘉蔭博物館里的滿洲龍完整骨架,被稱為「神州第一龍」。這條全部由恐龍化石組裝而成的完整恐龍骨架,正在向人們講述著6500萬年前發生了什麼??
因為「神州第一龍」揭開了華夏大地恐龍歷史的序幕,嘉蔭自然而然被譽為了中國「恐龍的故鄉」。
也許劉禹錫同學與嘉蔭心有靈犀。嘉蔭出土、中國最早組裝的恐龍化石——神州第一龍「顯靈」了:它成就嘉蔭有了一枚格局很高的旅遊勝地——黑龍江嘉蔭恐龍國家地質公園和神州恐龍博物館。
嘉蔭神州恐龍博物館座落在嘉蔭恐龍國家地質公園內,於2005年8月正式落成並對外開放。是一座集科普、娛樂、觀光、休閑於一體,將自然科學和人文化景觀緊密結合的大型綜合博物館,也是一座我國少有的集保護區和展覽館於一體的園中館。博物館佔地面積5000平方米,建築面積4650平方米。館內設窺探地球演變,恐龍繁衍生息,「神州第一龍」發掘始末等幾大展廳。主展區環形廳展示了嘉蔭特有的鴨嘴龍,是恐龍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遠古的恐龍世界,今日的風景勝地。嘉蔭神州恐龍博物館、嘉蔭恐龍國家地質公園不僅具有巨大的保護價值,科研價值,而且具有極高的旅遊價值,現已成為伊春市、黑龍江省乃至全國知名的旅遊景區。
嘉蔭中俄邊境線江邊公園一角。
到龍鄉、看真龍、沾龍氣、走龍運」每年夏季,到嘉蔭探秘恐龍世界,飽覽龍鄉風光的國內外遊客絡繹不絕。也許正是由於恐龍所帶給人類的神秘、傳奇,才激起了更多人的求知慾、探索欲。我們相信,嘉蔭恐龍國家地質公園、嘉蔭神州恐龍博物館這個窺探地球演變和晚白堊紀大型爬行動物滅絕的窗口,作為一個特殊的地質文化遺產所產生的價值,必然將越來越彌足珍貴。
D. 嘉蔭恐龍國家地質公園有哪幾種恐龍化石
正嘉蔭恐龍國家地質公園位於嘉 蔭縣城西11公里處,中俄界河黑龍江的南岸,於2001年建成,總面積為38.44平方公里。嘉蔭是我國發現最早並具有詳實科學記錄的恐龍化石挖掘地。 1902年俄羅斯古生物學家在這里發現了恐龍骸骨化石,並把挖掘的恐龍化石組裝成一具高4.5米、長8米的完整骨架,定名為"黑龍江滿洲龍",至今陳列在 俄羅斯聖彼得堡地質博物館內,是我國出土的第一具恐龍化石骨架,被世人稱為"神州第一龍"。1977年以後,我國地質工作者在這里又發現了大量的恐
今天,我隨爸爸媽媽來到了盼望已久的自貢恐龍博物館。
買好了票,我就迫不及待地跑了進去。一走進博物館的大門,就看見那細小的水流上面有一塊大石頭,上面刻了非常醒目的兩個大字——龍山。不錯,那的確是龍山,上面有大大小小、形態各異的恐龍。有的在仰天長嘯、有的在悠閑自在地「散步」,還有的正張著血盆大口,准備吞食一頭小恐龍呢。繞過一條小路,走到大恐龍後面,只見它抬頭直視天空,發出陣陣撕心裂肺的叫聲。
告別了龍山的恐龍,我來到了有許多恐龍骨架的地方。那裡的恐龍骨架之大、之多,讓我看的眼花繚亂、目瞪口呆。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最大的四川巨刺龍,它是1。5億年前的侏羅世的植食恐龍,長5。4米,牙齒較小,肩部長有一對巨大的肩棘,起保護軀體的作用。還有一張多齒靈龍,它們是恐龍王國的小不點。可是,你別看它們個子小,但都已經成年了哦。恐龍的骨架遠不止這兩種,如果你想知道更多,還是自己親自去看看吧。
關館的時間到了,我不得不依依不捨地離開恐龍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