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爾本植物園
『壹』 墨爾本皇家植物園的歷史和特色
皇家植物園建於1845年,是澳大利亞最好的植物園之一。植物園至今留著上個世紀的一些建築和風貌,匯聚了10000多種奇花異草。皇家植物園自建園以來,匯集了來自全球各地12000餘類、30000多種植物和花卉,這里有澳洲所有原產植物和花卉種類,還培育出20000餘種外來植物。由於墨爾本冬季沒有霜凍,因此,幾乎熱帶、亞熱帶、溫帶的所有種類的樹木都可以生長。園內的植物標本室設備相當現代化,裡面藏有150餘萬種植物標本。
植物園的一大特色是,有許多著名澳大利亞和外國歷史名人親手種下的紀念樹:如英國偵探小說家柯南道爾、維多利亞州總督官拉特羅布,英女王維多利亞的丈夫艾伯特親王,澳大利亞著名女歌劇演員內利-梅爾巴,波蘭鋼琴家帕岱萊夫斯基,英國海軍將領傑利科,英國前首相麥克米倫,加拿大前總理迪芬貝克,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丈夫愛丁堡公爵,泰國國王普密蓬等等。
植物園內,一棵在維多利亞的歷史上名為分離紀念樹值得一提。1851年對維多利亞人來是一個令人鼓舞的年份,這一年在維多利亞發現了黃金,同時這個原屬於新南威爾士殖民區一部分的不列顛領地獲得英國批准單獨成立殖民區。
墨爾本人得知維多利亞將脫離新南威爾士殖民區單獨成立一個殖民區的消息後,歡欣鼓舞,為了紀念這一歷史性事件,維多利亞殖民區的總督在墨爾本皇家植物園里種下了這棵桉樹,這株紅色的桉樹(尤加利樹)保存至今,它目睹了這個城市發展的歷史。 位於國王公園旁邊的植物園,約40公頃,除澳洲原產的以外,有國內外約一萬個品種的植物。自1845年開園以來,不斷收集世界各地的植物,才擁有了今日所見的規模。您可以在一望無際的綠茵花園內休息,也可以在長滿自然和奇異植物的草坪和走道上散步。在奧內曼托湖邊上的茶室品飲德文邵茶和餵食那些高貴的黑天鵝。
園內的東南隅,有一棵稱為「分離紀念樹」的紅色尤加利樹(Red Gum Tree),據說1851年時,為慶祝維多利亞州脫離新南威爾斯州獨立,而在此樹周圍舉行盛會,因而得名。
園內有一幢木造的樸素建築物叫做La Trobe Cottage,在維多利亞州仍為新南威爾斯州的一部分時,此為地方官吏LaTrobe的住宅,此宅原在雅拉河北岸的Jolimont地方,於1966年時移至此地,而保留下來作為歷史的紀念物。
墨爾本皇家植物園還有一大特色是:許多歷史名人在這里親手種下了紀念樹:如英國偵探小說家柯南道爾、維多利亞州總督查爾斯·拉丘伯、英國女王維多利亞的丈夫艾伯特親王、澳大利亞著名女歌劇演員內利·梅爾巴、波蘭鋼琴家帕岱萊夫斯基、英國海軍將領傑利科、英國前首相麥克米倫、加拿大前總理迪芬·貝克、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丈夫愛丁堡公爵、泰國國王普密蓬等,在這里留下了蔭庇後世的美名。
地址:在市中心搭乘3、6、8、16、67路有軌電車,15分鍾可以到,如果從市中心步行需要30分鍾。開放時間:6:30-20:30
『貳』 去墨爾本皇家植物園遊玩
我知道是免費的,肯定是免費的
門口寫的是open everyday,所以應該是聖誕節也不休息的,我去過~ 覺得還OK~ 但是沒怎麼仔細的看~
『叄』 澳大利亞植物園,澳大利亞有什麼好玩的景點
在澳大利亞比較著名的植物園有三個,一個是位於澳大利亞第一大城市悉尼的悉尼皇家植物園,一個是位於咖啡之都墨爾本的墨爾本皇家植物園,最後一個就是位於澳大利亞首都堪培拉的澳大利亞國家植物園了。其中又以墨爾本皇家植物園最富盛名,因為它不僅是澳大利亞最好的植物園,也是世界上最好的植物園之一。
悉尼和墨爾本作為澳大利亞旅遊必去的城市,在當地旅遊時一定不能錯過皇家植物園這個景點的游覽,因為這是了解澳大利亞植物的最好的地方。
『肆』 怎麼去墨爾本皇家植物園啊,還有動物園,議政廳。。。。
議政廳parliament:坐86到第九站spring st就是parliament旁邊了。
皇家植物園:坐86到第5站轉8路坐到24站(20-24都可以,但是24更近點)。
動物園:坐86到第6站,去mel central 換去upfield的火車,在royal park下,看得到動物園的
我這些都走過,雖然沒坐過那麼遠的86路。anyway,希望被採納。
『伍』 墨爾本皇家植物園的園區分類
林蔭道主要向人們展示澳大利亞森林物種,從巨型樹到中等高度樹,再到下層植物和灌木。這條森林小道講述關於森林作為棲息地的故事,並說明保存那些珍貴物種的重要性。
漫步在森林裡,新奇與下面多樣的灌木和地被的同時,不要忘了仰望那些參天大樹:昆士蘭貝殼杉、毛紅椿、紅雪松等,會有另一種壯美的開闊感覺。 茶花是冬季一抹特別的顏色,在墨爾本皇家植物園里展示了三百多種茶花植物,旨在展示茶花的品種多樣性,並為研究提供材料。同時,這里還被國際茶花協會評為優秀茶花園,也是澳大利亞最好的茶花園之一。
茶花有文化、裝飾、經濟、葯用等多種價值,如山茶是世界上重要的茶產品,油茶則可榨出油,用在廚房和化妝品等。 蘇鐵是恐龍時代倖存下來的活化石,也是現代居室的景觀盆景。現在,蘇鐵在日本、太平洋諸島、澳大利亞、中美洲、中國、印度、馬達加斯加和非洲東海岸都有栽植。
蘇鐵根結構發達,可以吸收空氣中的氮,因此可以在貧瘠的土壤中生長,但其生長緩慢。 蕨類植物谷展示在墨爾本氣候下,來自澳大利亞涼爽森林裡的特殊蕨類植物群。
這個蕨類植物谷是植物園里的一個天然谷,為蕨類植物提供了極好的生存環境。遊客可以沿著小溪穿走在茂密的蕨類植物小道中。 這里收集了銀色、灰色、藍色葉片的植物,這類植物可以暴露在較為燥熱或大風吹的惡劣環境中。
灰色主要是由於葉片外面的一層細絨毛或鱗片的保護結構,可以幫助植物在逆境中生存。灰色園最適宜在早春暮冬欣賞。 節水園主要展示世界各地的一些低水需植物,同時還用到很多節水技術,如覆膜。倡導即使是需水量大的植物園里也需要注意節水環保。
『陸』 墨爾本的著名旅遊景點有哪些
聯邦廣場Federation Square
這里是探索墨爾本最好的起點,廣場上一座超現實主義的建築物,完全打破了遊客對墨爾本古典風情的最初印象。
聯邦廣場是維多利亞州最精密、最龐大的建設項目之一,結合了先進前衛建築設計。聯邦廣場覆蓋了整個內城市區,將中央商業地區與墨爾本中心的河流連接起來,融合藝 術、活動、消閑、觀光和露天場地各種功能。Ian Potter Centre也在聯邦廣場這里,維多利亞國家美術館的所在地點,全球第一家以澳大利亞藝術為主題的公共博物館。
2002年10月啟用的聯邦廣場,是澳大利亞近年來最大的工程,共耗資4億5千萬澳元,可容納1萬人。每年約有500個盛會在聯邦廣場舉行,而原本無法接受這座廣場的墨爾本市民也因此開始漸漸地喜歡上它,並為它感到自豪。
大家對聯邦廣場的喜愛歸功於其周邊既抽象又奇特的建築物,包括遊客服務中心,維多利亞國家藝術館新館(NGV),室內表演廳(BMW edge內),SBS媒體大樓,Transport Hotel, 藝廊,餐廳商店等。尤其是Atrium這棟建築,其外觀十分引人注目,由幾何圖形的鋼鐵和透明玻璃組成。它連接了弗林德斯街和亞拉河的通道,中間還被一棟以餐廳和咖啡廳為主的建築Crossbar切割。挑高的天花板與透明的玻璃,不僅讓外面的光源得以完全照射進來,還與鄰近的古典建築融合在一起,成功地詮釋出「傳統與現代」,「古老與創意」的對比概念。
聖保羅教堂
這是一座英國聖公會大教堂,位於佛林德斯街和斯旺斯頓街的交叉路口。該教堂與政府辦公街上的聖帕特里克大教堂,以及位於南亞拉的聖約翰聖公會教堂並成為墨爾本的三大哥特式建築。
聖保羅大教堂建於1866年,取代了原址上個與其名字相同但小得多的教堂。
修建教堂的過程遭受了種種困難的阻撓,英國建築師威廉巴特菲和教堂修建委員會之間產生了很大爭議,巴特菲對委員會想使教堂面朝貴族橋和石頭選材的設計構想非常不屑。教堂於1880年開始興建,但是巴特菲於1884年正式提出辭職。最後的工程由建築師約瑟夫里德監督完成。
教堂內部有很多獨有的特徵,包括在義大利定做的聖壇的遮門,鑲嵌著玻璃的大理石和條紋大理岩,由倫敦的路易斯及其合作者製作的管風琴。教堂內還有一組由13個小鍾組成的編鍾,是不列顛群島外的稀有珍品。
青石是這座哥德式大教堂的主要建材,內部彩色玻璃窗、釉燒地磚、木製設備,將聖保羅大教堂妝點得更加庄嚴高雅。
聖保羅教堂是免費開放的,教堂的大門非常有厚重感。走進聖保羅教堂,內部燈光比較昏暗,有種威嚴的陰冷感,教堂在空間上顯得比較空曠,屋頂很高大,美麗的彩畫玻璃帶有明顯的西方風味,給人的感覺就是時光倒轉到了古代歐洲,庄嚴而宏大。
維多利亞藝術中心Victoria Arts Centre
如果在聯邦廣場向亞拉河的另一邊眺望,日光立刻就會被一座芭蕾舞裙造型的尖塔所吸引,那就是維多利亞藝術中心的所在地,是墨爾本著名的地標性建築。
已經開放20多年的藝術中心,由建築師羅伊格朗茲(Roygrounds)設計,一直為墨爾本市民提供著豐富的藝術大餐。這里經常上演大型音樂會、戲劇和舞蹈。藝術中心一共分為三個部分,一是高162米的尖塔下的劇院;一是墨爾本音樂廳;另一部分是維多利亞國家美術館。
尖塔下的劇院就建在聖科達路上,6層樓的建築有5層在地下,3座表演廳也都在地下,其中最大的國家劇院(State Theatre)可容納2067人,主要作為歌劇、芭蕾及音樂劇的演出場地;表演屋(Play House)可容納800人,主要為戲劇表演而設計,休息室中還有原住民藝術展覽;最小的一座實驗劇場(George Fairfax Studio)可容納350-450人,是一個多功能表演室。
想要全面欣賞劇院內的豪華設計,可以通過工作人員的解說進一步地了解達到「好劇院」標准應有的設施,就算不能入內觀看演出,也可以藉此機會大開眼界。此外,藝術中心還特別開放了一間後台化妝間供遊客參觀,遊客可在此穿著各種戲裝拍照留念,過過明星癮。
這座多功能表演藝術中心於1973年開始建造,1984年建成首演。藝術中心不但吸引了世界級的藝術家、劇團、歌劇及芭蕾舞者來此獻藝,同時也是墨爾本市社交、文化活動的重要聚集點。
對於一個觀光客來說,藝術中心是最能領略墨爾本藝術氣質的地方,美術館是一棟頗具東方色彩的建築,泉水沿著大門整片玻璃牆流下,守護美術館大門的是一座被稱為「天使」的巨大雕像。「天使」並無羽翼,確切地說有些像三足二頭的小獸。斑斕的色彩,圖騰式的圖案,或許這是藝術家們幻想中的天使。劇院大樓的高塔是芭蕾舞裙造型,夜晚的舞裙飛揚出亞拉河畔最璀璨的燈火。劇場全部在地下,小巧別致。小劇場的底板是土銀色,椅子是桃色的;中劇場地毯是深紫色,椅子是古銅色;而大劇場的座位全是鮮紅色,這是英國歌劇院所使用的傳統色。大劇場的天花板由7500塊反光鏡片砌成,燈一開,反射的光影猶如天上銀河傾瀉。墨爾本音樂廳的音效在全澳首屈一指。舞台位於最底層,與亞拉河畔的河床一樣深。2677個座椅套全部由吸音的純羊毛製成。牆壁全是水牛皮。每一方塊用一隻水牛的皮製成。一共用了1000多隻水牛。舞台附近的羊毛吸音地毯與30個音響效果圓盤。根據演奏樂曲的不同,改變懸掛的高低。音樂廳的天花板與底板是經過山水畫家精心勾勒描繪的沙色、珊瑚藍、灰色和淺紫色,這四個色系代表了澳大利亞大地的顏色。聽眾置身音樂廳中,彷彿是在山洞入口處的斜坡土堆上,在這樣「自然」的環境中欣賞交響樂,是墨爾本人的創意,而這種自然與人文氣息完美融合正是墨爾本的魅力所在。
每年大約有120萬人由世界各地來此欣賞各類演出。藝術中心內的餐廳也提供各式美味餐飲。沿著亞拉河畔還有許多露天咖啡座及商店,可以在此品嘗香醇的咖啡和享受逛街的樂趣。到了晚上,維多利亞藝術中心燈火輝煌,照耀著墨爾本的夜空,彷彿鑲嵌在市區燈火夜景中的一串珍珠。
皇家植物園
墨爾本皇家植物園建於1845年,約40公頃,設計採用了十九世紀的園林風格,至今留著上個世紀的一些建築和風貌,園中種植的花木多是罕見的外來珍品及澳大利亞當地植物,匯集了來自全球各地12000餘類、30000多種植物和花卉,除了澳洲所有原產植物和花卉種類,還培育出20000餘種外來植 物。
自1845年開園以來,即不斷收集世界各地的植物,逐漸擴展,才能擁有今日所見的規模。是全世界設計最好的植物園之一。
植物園的一大特色是,有許多著名澳大利亞和外國歷史名人親手種下的紀念樹:如英國偵探小說家柯南道爾、維多利亞州總督官拉特羅布,英女王維多利亞的丈夫艾伯特親王,澳大利亞著名女歌劇演員內利-梅爾巴,波蘭鋼琴家帕岱萊夫斯基,英國海軍將領傑利科,英國前首相麥克米倫,加拿大前總理迪芬貝克,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丈夫愛丁堡公爵,泰國國王普密蓬等等。
植物園內,一棵在維多利亞的歷史上名為"分離紀念樹"值得一提。1851年對維多利亞人來是一 個令人鼓舞的年份,這一年在維多利亞發現了黃金,同時這個原屬於新南威爾士殖民區一部分的不列顛領地獲得英國批准單獨成立殖民區。為了紀念這一歷史性事件,維多利亞殖民區的總督在墨爾本皇家植物園里種下了這棵桉樹,這株紅色的桉樹(尤加利樹)保存至今,它目睹了這個城市發展的歷史。
麗愛圖塔(Rialto Tower)
麗愛圖塔是墨爾本最有標志性的建築和南半球最高的辦公建築,這座樓高253公尺的商業大廈,是全球第21座高樓。55 層觀景台上的景觀美麗醉人,來墨爾本游覽時,一定要來欣賞這座美麗城市距離地平線60公里的地方360度鳥瞰全景。這里是觀察墨爾本這個「世界上最有活力 的城市」的另一面的理想地點。從這里向外望,不但能見到墨爾本城市中心的高樓大廈,還能看到遠處的印度洋,以及位於城市西邊的新開發區。
興建於1986年,有澳大利亞土地開發商布魯諾哥里羅建造。1994年,設在55層的觀望台對外開放,現在每天能吸引1500名遊客來此觀賞城市全景。觀望台每半小時放一次20分鍾長的影片,向遊客介紹墨爾本市的風景。
『柒』 墨爾本皇家植物園有什麼珍貴的植物
墨爾本皇家植物園植物種類很多,但都是拉丁文植物名稱,印象最深的是桉樹,還有桉樹上垂吊的密密麻麻的蝙蝠。另外,還有非常罕見的黑天鵝,舞姿優雅。
『捌』 墨爾本皇家植物園和悉尼植物園哪個好,只想去一個
選悉尼吧。
悉尼植物園即悉尼皇家植物園,歷史十分悠久,1816年在當時總督Macquarie主持下建立,園內熱帶和亞熱帶植物達7000多種,園中分區眾多,有 宮廷花園、棕櫚園、蕨類植物區、第一農場、低地園、 展覽溫室、南威爾士國家標本館等。更重要的是植物園本身跟海德公園連在一起,除了逛植物園,還可以參觀聖瑪麗教堂、美術館,往海邊走就到了悉尼歌劇院。
『玖』 墨爾本皇家植物園和悉尼野生動物園哪個好玩
免費的。墨爾本的皇家植物園就在市中心,距離火車站很近,免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