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地質公園
Ⅰ 在車站坐車怎麼去恐龍地質公園
到諸城汽車站下車然後做諸城到指揮的車告訴他到龍骨澗下車就行了我家就在恐龍地質公園一邊門票應該是一百 不知改沒改 可以看好多地方 最起碼四個地方 城裡的恐龍公園我們這的兩個地質公園 還有皇華黃龍溝恐龍腳印化石群希望可以幫到你
Ⅱ 甘肅劉家峽恐龍國家地質公園的地理環境
甘肅劉家峽恐龍國家地質公園,總面積約十五平方公里。一九九八年八月,經過野外地質勘察發現了國內罕見的恐龍足印化石群。截止目前,在化石比較集中的二平方公里的范圍內共發現十處恐龍足跡化石點,計四十六組共四百零四個恐龍足印。劉家峽巨型恐龍足印化石是中國乃至世界恐龍足跡研究的重大發現。該化石群化石類型豐富,其規模之大、種類之多、遺存之完整、清晰度之高,且雙層面出現,均屬世界之最。
劉家峽恐龍國家地質公園創建於2001年12月,是省級自然保護區,無論就足印的多樣性,還是就保存的完好程度方面,劉家峽恐龍足印化石群都為世界所罕見。其中翼龍類、鳥腳類、蜥腳類、獸腳類等多種恐龍足印的大規模集中發現在國內尚屬首次,是一處珍貴的地質遺跡,同時也是非常寶貴的旅遊資源。
該公園於1998年發現到現在已揭露面積2000多平方米,共有恐龍足印10類150組1724個,經國內外專家鑒定,這些足印清晰度之高、足印之大、種類之多,堪稱世界之最,其中一個長1.5米、寬1.2米的足印,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恐龍足印。
Ⅲ 嘉蔭恐龍國家地質公園的價值
嘉蔭縣龍骨山恐龍化石埋藏量大,群類多,品種全,儲存最完全,信息資料最豐富,分布也廣。
出土的動植物化石在國內同期地層中列居榜首,世界罕見,填補了我國北方晚白堊紀動植物發展史上的空白。它對研究我國和黑龍江省晚白堊紀古地理、古氣溫、古氣候、古生態環境等具有不可估量的價值。據專家認定,它們的研究價值高於雲南祿豐與四川自貢出土的恐龍化石。前者代表恐龍興起時期,後者代表恐龍興旺時期。而只有嘉蔭出土的恐龍化石代表恐龍滅絕時期。所以這不僅為人們尋找距今6500
萬年左右地球上恐龍等生物大滅絕的原因提供了重要線索及依據,同時也將有助於人類保護自己、保護環境、預測未來。
然而在舊中國荒亂、愚昧的歲月,暴露在黑龍江邊的恐龍化石數次被沙皇俄國派人盜挖,給「恐
龍之鄉」蒙上了難以磨滅的恥辱。
龍骨山臨江壁立,由於江水長年沖刷,自然植被破壞嚴重。水土流失、江岸坍塌、滑坡、泥石流
等災難頻發,各類古生物化石風化成沙礫、泥土。它們有的直接被江水捲走;有的被漁民和遊客拾走散落於民間。特別是在汛期,江水水位高於正常年份近5米以上,對化石資源的侵擾更加嚴重。造成化石
資源破壞的其他原因還有:當地漁民除草毀樹、搭建棚戶,剝離掉覆蓋較深的岩土層,始能見到恐龍化石。取走恐龍化石,其植被卻未能恢復始初。至於有多少這樣的化石消失,無法統計。由此造成的損失,也不可估量。
Ⅳ 吉木薩爾奇台恐龍地質公園那個大
奇台的是天然形成的,吉木薩爾的人造的。
奇台的粗糙,吉木薩爾的精緻。
不建議兩個作對比。
Ⅳ 嘉蔭恐龍國家地質公園有哪幾種恐龍化石
正嘉蔭恐龍國家地質公園位於嘉 蔭縣城西11公里處,中俄界河黑龍江的南岸,於2001年建成,總面積為38.44平方公里。嘉蔭是我國發現最早並具有詳實科學記錄的恐龍化石挖掘地。 1902年俄羅斯古生物學家在這里發現了恐龍骸骨化石,並把挖掘的恐龍化石組裝成一具高4.5米、長8米的完整骨架,定名為"黑龍江滿洲龍",至今陳列在 俄羅斯聖彼得堡地質博物館內,是我國出土的第一具恐龍化石骨架,被世人稱為"神州第一龍"。1977年以後,我國地質工作者在這里又發現了大量的恐
今天,我隨爸爸媽媽來到了盼望已久的自貢恐龍博物館。
買好了票,我就迫不及待地跑了進去。一走進博物館的大門,就看見那細小的水流上面有一塊大石頭,上面刻了非常醒目的兩個大字——龍山。不錯,那的確是龍山,上面有大大小小、形態各異的恐龍。有的在仰天長嘯、有的在悠閑自在地「散步」,還有的正張著血盆大口,准備吞食一頭小恐龍呢。繞過一條小路,走到大恐龍後面,只見它抬頭直視天空,發出陣陣撕心裂肺的叫聲。
告別了龍山的恐龍,我來到了有許多恐龍骨架的地方。那裡的恐龍骨架之大、之多,讓我看的眼花繚亂、目瞪口呆。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最大的四川巨刺龍,它是1。5億年前的侏羅世的植食恐龍,長5。4米,牙齒較小,肩部長有一對巨大的肩棘,起保護軀體的作用。還有一張多齒靈龍,它們是恐龍王國的小不點。可是,你別看它們個子小,但都已經成年了哦。恐龍的骨架遠不止這兩種,如果你想知道更多,還是自己親自去看看吧。
關館的時間到了,我不得不依依不捨地離開恐龍博物館。
Ⅵ 諸城恐龍國家地質公園和諸城恐龍博物館是一個地方嗎
不是,恐龍國家地質公園在馬耳山那邊,郊區挺遠的,恐龍博物館在恐龍公園裡面,在密州西路這邊,在市裡。
Ⅶ 山東諸城恐龍國家地質公園的景點簡介
山東諸城恐龍國家地質公園項目位於山東省諸城市龍都街道庫溝村北,項目區總規劃面積8000畝,主要建設「一園兩城三大基地」。「一園」,即:白堊紀公園,「兩城」,即:恐龍科學城、恐龍文化城,「三大基地」,即:恐龍和地質科研科普基地、恐龍動漫影視基地、休閑度假基地。
在開展科普活動保障方面不斷提升軟硬體實力,確保科普活動順利進行。公園在現有恐龍博物館的基礎上,集中力量進行恐龍科普知識宣傳,舉辦《尋找活著的龍——大型科普知識展》、《恐龍知識圖片展》、《與恐龍同期動物展》等多次專題科普展;積極與中科院、中國地質科學院等科研院所展開合作,對諸城恐龍的科研科普活動得以深入開展起到了很大幫助;同時與諸城學校建立固定聯系,學生定期參觀科普基地的恐龍化石及地層,開展恐龍及地層的科普活動。
Ⅷ 山東諸城恐龍國家地質公園的主要景點
主要景點有:諸城恐龍國家地質公園、諸城中國暴龍館、諸城恐龍博物館、巨大諸城龍、黃龍溝恐龍足跡群、龍立方展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