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公園大全 » 渾南森林公園

渾南森林公園

發布時間: 2020-11-26 11:43:21

❶ 去渾南長白島森林公園坐多少路公交車謝謝

在「長白島森林公園」附近
784米工農橋南-公交車站
途經公交車:154路, 287路, 324路, 324路區間, 327路, k801路, k802路, k802路支線

818米格林生活坊-公交車站
途經公交車:149路, 173路, 222路, 222路復線, 324路, 324路區間, k801路, k802路, k802路支線, 預備役號專線

848米萬科城-公交車站
途經公交車:128路, 149路, 165路, 173路, 324路, 324路區間, k801路, k802路, k802路支線, 高峰快車3路, 高峰快車4路, 預備役號專線

963米南京街長白路-公交車站
途經公交車:154路, 287路, k801路, k802路, k802路支線

❷ 到渾南長白島森林公園的公交車有哪些

在「長白島森林公園」附近

1、784米工農橋南-公交車站

途經公交車:154路, 287路, 324路, 324路區間, 327路, k801路, k802路, k802路支線

2、818米格林生活坊-公交車站

途經公交車:149路, 173路, 222路, 222路復線, 324路, 324路區間, k801路, k802路, k802路支

線, 預備役號專線

3、848米萬科城-公交車站

途經公交車:128路, 149路, 165路, 173路, 324路, 324路區間, k801路, k802路, k802路支線,

高峰快車3路, 高峰快車4路, 預備役號專線

4、963米南京街長白路-公交車站

途經公交車:154路, 287路, k801路, k802路, k802路支線

❸ 我從918去渾南深林公園坐幾路公交車

渾南森林公園沒找到,以下森林公園都在渾南區
隕石山森林公園遼寧省沈陽市渾南區
大洋山森林公園遼寧省沈陽市渾南區
沈陽市東陵公園-沈陽福陵森林公園遼寧省沈陽市渾南區
龍泉山森林公園遼寧省沈陽市渾南區
森林公園(北冷飲店)遼寧省沈陽市渾南區

❹ 沈陽森林公園現在好玩嗎

現在沈陽森林公園很好玩.為配合全市今冬明春綠化工作,鐵西新區目前已經開始著手籌備啟動於洪苗圃改造工程。改造後的於洪苗圃總面積達100萬平方米,將成為全市最大的市內森林公園,為沈陽再添一塊西部「綠肺」。

拆除圍牆透新綠

於洪苗圃位於沈陽城市西端,是城市主要入口景觀地帶之一。作為沈陽最大的市內育苗基地,於洪苗圃原有樹木植被十分豐富。根據沈陽市森林城市建設整體規劃,該苗圃將被改造成為沈陽市內面積最大的森林公園。據介紹,改造後,苗圃現有圍牆、柵欄及其它無關建築將被全部拆除。園內將引進多種稀有的觀賞性樹種,並補植各種高大喬木和低矮灌木,改變苗圃現有樹種結構,形成錯落有致的森林景觀。

道路寬窄長短縱橫

於洪苗圃現有道路均為自然形成的細小土徑,改建後,森林公園將新修各式道路。其中,主幹道為一條長3200米、寬6米的柏油路面;次幹道為長4000米、寬3米的柏油路面;甬道長5300米、寬1.5米,分別為彩磚路、拼紋路、水泥路等。按照於洪苗圃的設計方案,建設大路(苗圃南牆)670延長米及重工街段(苗圃東牆)1300延長米內的無關建築都將被拆除。其中,苗圃東牆拆除後將新建寬30至50米、長1970米的綠化帶。

匯集稀有樹種營造森林景觀

據了解,改造後的森林公園將引進大批沈陽稀有樹種,使該公園成為沈陽稀有樹木最為集中的地方。其中除了栽植部分蝴蝶槐、天女木蘭、遼展梅等沈陽罕見樹種外,還將以組團形式栽植黑樺樹、楓楊、紫杉等珍貴樹種。

景觀大門添新景

據悉,於洪苗圃改造過程中,擬在東、南、北三個方向各建一座景觀大門。目前,三座大門的設計方案已經出台,尚待有關部門最後敲定。據透露,其中一座大門將以玻璃和鋼架為建築材料進行抽象式設計,另外一座則將仿造樹木造型設計。此外,大門內部還將安裝多盞內置式裝飾燈,從而使森林公園營造交相輝映的夜晚夢幻景觀。

此外,改造後的於洪苗圃還將建設一座大型游樂場,擬規劃為游樂區、水上娛樂區、民族風情區和休閑度假區等四大游樂功能區。屆時,沈城在增添一塊巨大的西部「綠肺」的同時,還將新增一處難得有森林合抱的大型游樂場。
你在鐵西有很多路公交到 森林公園
線路1: 從北四西路出發,乘坐114(鐵西森林公園-北站站前)

線路4: 從北四西路出發,乘坐114(鐵西森林公園-北站站前),在遼寧日報社換乘南環(南一馬路-沈陽站北),在大南門換乘237(和睦路-鐵西廣場),抵達小什字街. 約19.07公里
線路5: 從北四西路出發,乘坐114(鐵西森林公園-北站站前),在興工北街換乘295(西部貨運中心-家樂福超市),在北市場換乘215(泰山路-蓮花街),抵達大東路. 約18.97公里
線路6: 從北四西路出發,乘坐114(鐵西森林公園-北站站前),在市交通技術學校換乘204(於洪北里-沈陽站),在沈陽站換乘237(和睦路-鐵西廣場),抵達小什字街. 約18.58公里
線路7: 從北四西路出發,乘坐241(廣業路-長客西站),在東北制葯廠換乘235(廣業路-沈陽站),在沈陽站換乘237(和睦路-鐵西廣場),抵達小什字街. 約19.07公里
線路8: 從北四西路出發,乘坐114(鐵西森林公園-北站站前),在興華北街換乘297(市工人文化宮-萬柳塘公園正門),在翠園小區換乘286(大東廣場-渾南大道),抵達大東路. 約19.94公里
線路9: 從北四西路出發,乘坐114(鐵西森林公園-北站站前),在遼寧日報社換乘221(沈陽東站-沈陽站),在第五中學換乘298(東機正門-大東路),抵達大東路. 約20.36公里
線路10: 從北四西路出發,乘坐114(鐵西森林公園-北站站前),在市人大換乘281(七二四文化宮-北五馬路),在北市場換乘215(泰山路-蓮花街),抵達大東路. 約21.23公里

❺ 渾南區的旅遊景點

渾南區是一個有悠久歷史的地域。 區域內存有距今19億年前隕落的世界上最大的古隕石群。並發現有多處史前文化遺址。汪家鎮上下伯官屯、古城子鎮古城子村發現有大范圍的漢魏墓葬群;莫子山有遼代文物出土;白塔堡有明代白塔遺構;朝陽山上的朝陽寺,明萬曆年間已是遼東都司一聞名古剎。清入關之前這里是就畿之地,域內的天壇、南塔等都是當年的建築。清太祖努爾哈赤的陵寢福陵,就建在天柱山南麓,民國以來已闢作東陵公園,是沈陽的主要名勝之一,東陵區亦因而得名。
東陵公園
清福陵是清太祖努爾哈赤與孝慈高皇後葉赫那拉氏的陵墓,位於沈陽舊城東北二十華里,因此也俗稱東陵。始建於後金天聰三年(1629年),同年葬清太祖努爾哈赤及皇後於陵內,時稱太祖陵或先汗陵。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極改元稱帝時,尊其父墓地為福陵,這是清朝命名的第一座皇陵。順治八年(1651年)清福陵初建完成,康熙、乾隆等朝又曾增建和改建,並完成了福陵作為皇陵的規則。清福陵保護區佔地54萬平方米,現存古建築32座(組)。清福陵是4A級國家級旅遊景區,1988年被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成為世界文化遺產,2007年被建設部授予國家重點公園。
隕石山風景
隕石山自然保護區位於沈陽市東南東陵區李相鎮,古隕石分布面積達168平方公里,是十九億年前發生在沈陽上空的一場隕石雨的產物。其中單個隕石長軸超過一百五十米的就有四處,成為迄今為止世界上發現的隕落時間最長,隕落規模最大的隕石雨,最大的一塊位於東陵區李相鎮滑石台山,長160米,寬64米。該地區距沈陽市區30公里,於1992年被林業部批准為隕石山森林公園。
沈陽滿族民俗村
沈陽滿族民俗村坐落在渾南區李相街道,是以滿族民俗風情、北方鄉村田園風光和體育娛樂健身相結合的旅遊新景區。這里有全國第一家滿族民俗博物館,展示清朝入關前,滿族人民的歷史、生產、生活、民間藝術的發展過程,還修建了青磚小瓦、泥坯草房的滿族民居,以及充分體現滿族特色的石牌坊、圖騰柱、努爾哈赤銅像等等。沈陽滿族民俗村以其濃郁的地方特色,吸引了大批國內外旅遊愛好者。
中華寺風景區
中華寺風景區始建於唐朝為國家AAA級旅遊景區,位於沈陽市東陵區王濱街道拉古河畔的靈山龍脈背脊上,與撫順接壤,佔地約40萬公頃,周圍環境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是國內少有的及佛教和道教於一體的大型宗教旅遊活動場所,風景區主要由中華寺、萬壽宮、高僧塔院、玉的五百羅漢堂、念佛堂、講經堂、中華萬佛塔以及處於龍背環繞中的中華寺佛家墓園組成,主體建築均採用唐朝的建築風格,為東北佛道教文化傳播的聖地。如今的中華寺景區古剎古氣,恢弘庄嚴,佛像塑金披彩,雍容傳神,整體重現大唐風韻。中華寺風景區擁有荷花、松樹等上百種綠色植被,景觀怡人、風水上乘、是佛道合一、祭祖超度、頌揚儒學、展示禪佛文化、民族藝術,集旅遊觀光、消遣休閑為一體的東北佛道文化活動中心。

❻ 沈陽渾南新區離綠島森林公園有多遠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20公
左右
走沈丹副線
富民橋
直向南
條路


離信盟別墅花園
錦綉山莊

❼ 沈陽森林公園在什麼地方

沈陽國家森林公園位於沈陽棋盤山國際風景旅遊開發區內,據沈陽市中心40公里,據102國道、沈哈高速清水台站9公里,佔地面積9.33平方公里。

石人山系長白山哈達嶺山脈南延部分,石人山最高峰海拔441.3米,為沈陽行政區域內第一峰。九十九座峰巒,集山、水、潭、瀑、峽、洞為一體,匯觀音台、雙泉寺、雷鋒時代的戰備山洞、藏仙閣、南天門、仙鶴池等景觀,是旅遊、觀光、休閑、度假之勝地。

沈陽國家森林公園建於1997年,沈陽石人山自然保護區批准於2002年8月。沈陽國家森林公園內有270餘種植物,160餘種動物它是一座寶貴的天然綠色植物基因庫和研究沈陽地區植被恢復的理想基地和資源植物園。園區內黑松林、原始次生林生態等山林約9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高達96%,是沈陽周邊唯一的天然次生態森林和天然氧吧。

門票:免費

沈陽國家森林公園開放時間:08:00—17:00

地址:沈陽市東北郊沈北新區馬剛街道境內,南距市區中心40公里。

(7)渾南森林公園擴展閱讀:

地理環境

遼寧沈陽國家森林公園其地勢險峻與平坦自然天成,林木茂盛,其中有森林面積13500畝,森林覆蓋率達95%,有千餘種珍貴植物、百餘種野生動物、數十種珍稀鳥類。沈陽第一峰——石人山坐落於此。已成為遊人夏日避暑和冬季滑雪的聖地 。沈陽國家森林公園位於沈陽市東北郊沈北新區馬剛街道境內,南距沈陽市中心40公里,據102國道、沈哈高速清水台站9公里,佔地面積9.33平方公里。

資源情況

沈陽國家森林公園植被種類繁多,植物資源豐富,屬長白植物區系與華北植物區系的交匯帶,還有蒙古植物區系侵入,天然植物觀光帶和百果園交相呼應,形成了獨特的植物景觀,色彩斑斕,錯落有致,富於季節性變化。油松林樹齡54年,樹形奇特,冠大而半圓,四季長青,遮天蔽日,是森林沐浴的理想之地;

這里不僅有獨俱特色的層林盡染的山林,更有獨樹一幟、讓人觀賞的古木,如乾隆古樹,樹齡200多年,形狀酷似兩位智慧老人在向人們講述著石人山的故事。 這里還是一座天然的動物園,有動物11門13綱160多種,百鳥鳴於山林,百獸行於山間,形成了萬類霜天竟自由的迷人世界。

主要景點

一、東北亞滑雪場

沈陽東北亞滑雪場坐落在沈陽市沈北新區馬剛街道的沈陽國家森林公園內,佔地135萬平方米,距沈陽市區28公里,是國內城市近郊最大的滑雪場,也是集旅遊觀光、健身娛樂、休閑度假為一體的大型休閑場所。滑雪場興建於2001年8月,一期工程結束後便於2001年12月30日開始對遊人正式開放。

二、石人山-沈陽第一峰

石人山位於老寺溝西南,為卧龍之脊,最高峰海拔441.3米,是沈陽行政區域內第一峰。登上此山可縱覽九十九座山峰,晨觀日出,晚看霞落,夜察星相。

三、南天門

大清天聰八年,皇太極閑來無事,要巡視盛京的八門八關。巡至大北門城樓之上,向北望去,見幾十里外有九十九座山峰,狀如盤龍。皇太極龍顏大悅,騎上白馬,率領文武諸臣來到此處,只見兩扇巨大石門與盛京城大北門遙遙相對,不由脫口贊道:「真乃天門。」

四、鳳池

據說清崇德二年,盛京故宮有一隻玉鳳突然飛走,皇太極龍顏大怒,命令後宮嚴加查找,皇後苦思冥想,忽然記起盛京城北郊石人山襟腹之處栽有數百梧桐樹,那鳳凰莫不是棲息於此,使命總管即刻探訪。總管來到石人山,見鳳凰果然在此,便勸鳳凰回近清宮。鳳凰飛走了,老寺溝的鄉民自發地在此修建了鳳池和鳳亭。

五、雙泉寺

老寺溝得名於雙泉寺,雙泉寺得名於雙泉井,雙泉井在石人山腰雙泉寺遺址下坡一畝見方的平台之上。井口直徑約1.2米,兩泉相隔三米,最為奇妙的是兩泉一清一濁,清者水質清冽,幽香誘人,濁者富含礦物質,有養顏祛病之功效。

六、雷鋒洞

當年經過有雷鋒同志本人在內的解放軍工程兵,八年艱苦修建的戰備指揮基地「千米穿山藏兵城」也揭開神秘的面紗,將一座有著九十餘間洞室,可容納千餘名指揮官的雄奇宏大的穿山洞,使遊人領略當年的戰備奇跡。

七、藏仙閣

在南天門南側懸崖峭壁旁,有一巨石如人舉手向西指去,順著方向朝前方筆直望去,可見半山腰間,有一峰如同一個元寶倒扣與層巒疊翠之間,回頭再看那險峰巨石之下,騰空飛起一座樓閣,這便是石人山又一名閣——藏仙閣。

後人發現,唯有登臨此閣方能看見元寶山,下得閣來,元寶山便無影無蹤,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如此珠聯璧合,不由人不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這正是:踏遍石山不見仙,皆因名利存心間,浪子回頭金不換,心中自有元寶山。

旅遊信息

春天:登頂沈陽第一峰,挖野菜,在開春時節舒展筋骨,呼吸自然。是在首春季節,脫離城市,親近自然的生態旅遊活動。

夏天:軍事體驗游,戰備指揮基地「千米穿山藏兵城」,野戰CS、270餘種植物、160餘種動物親近接觸領略不同的自然沈陽。

秋天:可供遊客採摘蔬果,共計40多種水果。十幾種蔬菜跨度夏秋兩季,讓遊客體驗生態快樂,品嘗生態美味。

冬天:「東北亞滑雪」雪場擁有高、中、初級、兒童、教學雪道共8條,雪道總長度達4000米,雪道坡度4至30度之間,彎度適宜、安全舒適。是體驗北國冰雪的奇妙去處。

❽ 渾南附近有什麼可以玩的地方,約會啊逛街吃

東陵公園
原名福陵,是清朝開國皇帝清太祖努爾哈赤和皇後葉赫那拉 氏的陵寢,因地處沈陽市之東,所以,通常被稱為「東陵」。 福陵始建於1629年,經23年建設,於1651年基本完成,此後康熙、乾隆年間均有增建。新中國成立後,將其辟為公
園,使昔日皇家禁地,成為廣大人民群眾休閑、娛樂的好去處。福陵建在距沈陽城東10公里的天柱山上,這里地勢雄偉,丘陵起伏,環境清幽,景色壯觀,蒼松翠柏,參天蔥郁。福 陵前臨滔滔渾河水,後倚綿綿天柱山,碧水索繞,青山似拱,萬松疊翠,大殿凌雲,別具一種肅穆之感。
陵寢巧妙地利用山勢布局修築在山巔的一塊平地上,由一百零八蹬石階與山腳相連,形成了獨一無二的建築形式。遠遠望去,富麗堂皇的紅牆綠瓦掩映在蒼松翠柏之間,巍峨壯麗的陵園建築匯於湖光山色之中,彷彿一幅山水畫一般。因此,被人們譽為沈陽八景之 —一「天柱排青」。福陵既是皇帝陵寢,自然是塊「風水寶地」。這「風水」的選定還有一則傳說。努爾哈赤駕崩後,為了使子孫後代永遠稱帝,皇太極四處派人尋找埋葬「龍體」的「吉壤」,終於在天柱山下找到了「風水」。天柱山前臨渾河,後靠大台山,中間一條「興隆嶺」。常言道「兩山夾一崗,輩輩出皇上。」 天柱山不僅依山傍水,林木蔥籠,而且山中又有百涌甘泉,泉水清澈甘美,四季滋潤,實在是塊難得的風水寶地。皇太極大 喜過望,於是將努爾哈赤的遺骨安葬於此,並廣植松林,大造宮殿,遂有今日秀美的東陵。

葉赫那拉氏地宮
氣勢宏偉,古樸典雅,清幽肅穆,令東陵依山傍水人流連忘返。
陵園坐北朝南,四周圍以紅牆,南面中央為單檐歇山式正紅門三楹,拱門三道。門內參道兩側成對排列著石獅、石馬、石駝、石虎等石雕。平地盡頭,利用天然山勢修築了一百零八蹬石階,以象徵三十六天罡和七十二地煞。過了石橋,正中為碑樓,重檐歇山式,四面券門,下為須彌座式台基,內立清聖祖玄燁親撰的「大清福陵神功聖德碑」,碑文用滿、漢兩種文字書刻,記載著努爾哈赤的功績。再北的城堡式建築叫方城,四角建有角樓。方城南面正中建有隆恩門,門楣上用漢、滿、蒙三種文字刻成「隆恩門」三字。進門迎面為隆恩殿,是祭祀用的享殿,殿後洞門之上設明樓,內立「太祖高皇帝之陵」石碑。方城後為圓形寶城,兩城間呈月牙狀,因而也叫月牙城。寶城正中有一突起的寶頂,下為埋置靈柩的地宮。福陵建築群是勞動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結晶,它將我國傳統建築形式與滿族建築形式融為一體,形成了異於關內各陵的獨特風格。
建國以來,歷經百年蒼桑的東陵公園,在各級政府和廣大人民群眾的關懷和支持下,得到了精心維護.特別改革開放以來,在採取各種措施進行保護管理的同時,還利用福陵四周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和自然環境,大力開發旅遊資源,在陵區附近修建多處景區、景點,如,「龍灘垂釣」、「森林浴場」,「杏林春曉」、「芳草雲天」、「龍尾觀溪」、「御泉」、「妃子松」、「神龜」、「義犬救主」等等。今天的東陵公園已成為一座具有歷史文物、園林風光、旅遊度假等多種功能的觀光游覽中心,以其令人驚嘆的建築藝術,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秀美的園林山色吸引著眾多的國內外遊人觀光客。
葉赫那拉氏地宮

隕石山風景區
隕石山森林公園是全國第一家隕石公園。沈陽古隕石分布在沈陽東南部168平方公里范圍內,其中最大的一塊位於東陵區李相鎮滑石台山,長160米,寬54米,高42米,重約200萬噸,是世界上最大的古隕石。它形成於45億年前,19億年前隕落,堪稱天賜瑰寶,舉世無雙。

沈陽滿族民俗村
沈陽滿族民俗村坐落在渾南區李相街道,是以滿族民俗風情、北方鄉村田園風光和體育娛樂健身相結合的旅遊新景區。這里有全國第一家滿族民俗博物館,展示清朝入關前,滿族人民的歷史、生產、生活、民間藝術的發展過程,還修建了青磚小瓦、泥坯草房的滿族民居,以及充分體現滿族特色的石牌坊、圖騰柱、努爾哈赤銅像等等。沈陽滿族民俗村以其濃郁的地方特色,吸引了大批國內外旅遊愛好者。

中華寺風景區
中華寺始建於唐朝,距今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位於沈陽市渾南區王濱街道·中華寺村與撫順市撫順縣拉古鄉劉山村內的拉古河畔、中華寺廟山之上,橫跨沈陽、撫順兩市,是集佛教、道教於一身的大型宗教旅遊風景區。中華寺風景怡人、風水上乘、世界矚目、國內罕見。是佛道合一、祭祖超度、頌揚儒學、展示禪佛文化、民族藝術,集旅遊觀光、消遣休閑為一體的東北佛道文化活動中心,整個建築採用唐朝建築風格,氣勢恢弘,雄偉壯觀。中華寺風景區由中華寺、萬壽宮、念佛堂、講經堂、高僧塔院、中華萬佛塔等組成。

❾ 渾南有什麼好玩的景點

東陵公園
原名福陵,是清朝開國皇帝清太祖努爾哈赤和皇後葉赫那拉 氏的陵寢,因地處沈陽市之東,所以,通常被稱為「東陵」。 福陵始建於1629年,經23年建設,於1651年基本完成,此後康熙、乾隆年間均有增建。新中國成立後,將其辟為公
園,使昔日皇家禁地,成為廣大人民群眾休閑、娛樂的好去處。福陵建在距沈陽城東10公里的天柱山上,這里地勢雄偉,丘陵起伏,環境清幽,景色壯觀,蒼松翠柏,參天蔥郁。福 陵前臨滔滔渾河水,後倚綿綿天柱山,碧水索繞,青山似拱,萬松疊翠,大殿凌雲,別具一種肅穆之感。
陵寢巧妙地利用山勢布局修築在山巔的一塊平地上,由一百零八蹬石階與山腳相連,形成了獨一無二的建築形式。遠遠望去,富麗堂皇的紅牆綠瓦掩映在蒼松翠柏之間,巍峨壯麗的陵園建築匯於湖光山色之中,彷彿一幅山水畫一般。因此,被人們譽為沈陽八景之 —一「天柱排青」。福陵既是皇帝陵寢,自然是塊「風水寶地」。這「風水」的選定還有一則傳說。努爾哈赤駕崩後,為了使子孫後代永遠稱帝,皇太極四處派人尋找埋葬「龍體」的「吉壤」,終於在天柱山下找到了「風水」。天柱山前臨渾河,後靠大台山,中間一條「興隆嶺」。常言道「兩山夾一崗,輩輩出皇上。」 天柱山不僅依山傍水,林木蔥籠,而且山中又有百涌甘泉,泉水清澈甘美,四季滋潤,實在是塊難得的風水寶地。皇太極大 喜過望,於是將努爾哈赤的遺骨安葬於此,並廣植松林,大造宮殿,遂有今日秀美的東陵。[2]
清福陵

葉赫那拉氏地宮
氣勢宏偉,古樸典雅,清幽肅穆,令東陵依山傍水人流連忘返。
陵園坐北朝南,四周圍以紅牆,南面中央為單檐歇山式正紅門三楹,拱門三道。門內參道兩側成對排列著石獅、石馬、石駝、石虎等石雕。平地盡頭,利用天然山勢修築了一百零八蹬石階,以象徵三十六天罡和七十二地煞。過了石橋,正中為碑樓,重檐歇山式,四面券門,下為須彌座式台基,內立清聖祖玄燁親撰的「大清福陵神功聖德碑」,碑文用滿、漢兩種文字書刻,記載著努爾哈赤的功績。再北的城堡式建築叫方城,四角建有角樓。方城南面正中建有隆恩門,門楣上用漢、滿、蒙三種文字刻成「隆恩門」三字。進門迎面為隆恩殿,是祭祀用的享殿,殿後洞門之上設明樓,內立「太祖高皇帝之陵」石碑。方城後為圓形寶城,兩城間呈月牙狀,因而也叫月牙城。寶城正中有一突起的寶頂,下為埋置靈柩的地宮。福陵建築群是勞動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結晶,它將我國傳統建築形式與滿族建築形式融為一體,形成了異於關內各陵的獨特風格。
建國以來,歷經百年蒼桑的東陵公園,在各級政府和廣大人民群眾的關懷和支持下,得到了精心維護.特別改革開放以來,在採取各種措施進行保護管理的同時,還利用福陵四周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和自然環境,大力開發旅遊資源,在陵區附近修建多處景區、景點,如,「龍灘垂釣」、「森林浴場」,「杏林春曉」、「芳草雲天」、「龍尾觀溪」、「御泉」、「妃子松」、「神龜」、「義犬救主」等等。今天的東陵公園已成為一座具有歷史文物、園林風光、旅遊度假等多種功能的觀光游覽中心,以其令人驚嘆的建築藝術,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秀美的園林山色吸引著眾多的國內外遊人觀光客。[2]
葉赫那拉氏地宮

隕石山風景區
隕石山森林公園是全國第一家隕石公園。沈陽古隕石分布在沈陽東南部168平方公里范圍內,其中最大的一塊位於東陵區李相鎮滑石台山,長160米,寬54米,高42米,重約200萬噸,是世界上最大的古隕石。它形成於45億年前,19億年前隕落,堪稱天賜瑰寶,舉世無雙。[2]

沈陽滿族民俗村
沈陽滿族民俗村坐落在渾南區李相街道,是以滿族民俗風情、北方鄉村田園風光和體育娛樂健身相結合的旅遊新景區。這里有全國第一家滿族民俗博物館,展示清朝入關前,滿族人民的歷史、生產、生活、民間藝術的發展過程,還修建了青磚小瓦、泥坯草房的滿族民居,以及充分體現滿族特色的石牌坊、圖騰柱、努爾哈赤銅像等等。沈陽滿族民俗村以其濃郁的地方特色,吸引了大批國內外旅遊愛好者。

中華寺風景區
中華寺始建於唐朝,距今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位於沈陽市渾南區王濱街道·中華寺村與撫順市撫順縣拉古鄉劉山村內的拉古河畔、中華寺廟山之上,橫跨沈陽、撫順兩市,是集佛教、道教於一身的大型宗教旅遊風景區。中華寺風景怡人、風水上乘、世界矚目、國內罕見。是佛道合一、祭祖超度、頌揚儒學、展示禪佛文化、民族藝術,集旅遊觀光、消遣休閑為一體的東北佛道文化活動中心,整個建築採用唐朝建築風格,氣勢恢弘,雄偉壯觀。中華寺風景區由中華寺、萬壽宮、念佛堂、講經堂、高僧塔院、中華萬佛塔等組成。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