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地質公園
『壹』 伊春有哪些景點
伊春區有:木雕園,小興安嶺石苑,植物園,南山公園和北山公園等等
美溪區有:回龍灣
金山屯區有:峰岩山寨漂流
上甘嶺區有:溪水森林公園
五營區有:國家森林公園
紅星區有:火山地質公園
湯旺河區有:湯旺河石林公園
嘉蔭縣有:界江和恐龍館,還有茅蘭溝公園
鐵力市有:透龍山公園
桃山林業局有:狩獵場
另外伊春冬季有很多滑雪場也是不錯的,歡迎來玩!
『貳』 伊春 有哪些 景點 兒
梅花河山莊度假村
梅花河山莊度假村2011被國家旅遊局評為AAAAA
旅遊景區,國家級農業旅遊示範點。梅花山國家森林公園為AAA級旅遊景區,梅花山滑雪場為SSSS級滑雪場,梅花山狩獵場為黑龍江省100個最值得去的森林狩獵場,梅花河山莊度假村是全國19家、黑龍江省唯一一家全國低碳旅遊示範景區,也是通過國家質監總局旅遊服務標准化驗收合格的黑龍江省唯一一家企業。
湯旺河景區
湯旺河石林景區先後被批准為國家5A級旅遊風景區、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森林公園、中國青少年科學考察探險基地。
五營公園
五營國家森林公園位於中國黑龍江省小興安嶺南麓腹部五營區境內,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佔地面積141平方公里。
嘉蔭公園
嘉蔭恐龍國家地質公園是2001年12月經國家地質公園評審委員會審定,國家地質公園領導小組批准建立的,它坐落在中俄界河—黑龍江的右岸,面積38.44平方公里。
廻龍灣公園
美溪廻龍灣,生長著聞名遐邇的紅松、落葉松、雲杉、冷杉、水曲柳等珍貴針闊葉樹種。浩瀚的大森林,棲息著鹿、貂、黑熊和飛龍、山雞等野生動物和珍禽。林冠下生長著珍貴的北葯人參、刺五加、五味子、黃芪和黃柏以及木耳、蘑菇、蕨菜、刺嫩芽等純天然綠色食品。主要景點有黑龍騰天、回龍灣、回龍寺和東皋台等。為國家AAA級旅遊景區,國家森林公園。
茅蘭溝地質公園
茅蘭溝自然風景區位於嘉蔭縣向陽鄉,距縣城67公里,景區面積60平方公里。海拔400多米,最高峰200米,溝深100多米。這里分布著茅蘭瀑布、仙女池、鴿子峰、太子峰、、鬼難達、駱駝峰等奇石異嶺景觀,集山奇、水秀、林茂、潭幽、瀑美於一身,被譽為北方的「九寨溝」。
帶嶺涼水自然保護區
距帶嶺區北25公里處,南北長11公里,東西寬6.25公里,總面積63 . 94平方公里。是中國現存紅松原始林基地之一,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也是東北地區林業教學、科研的實驗區。保護區森林覆被率95%以上,總蓄積量為14萬平方米。
『叄』 黑龍江伊春有哪些景點
茅蘭抄溝自然風景區:位於嘉蔭襲縣向陽鄉,距縣城67公里,景區面積60平方公里。海拔400多米,最高峰200米,溝深100多米。這里分布著茅蘭瀑布、仙女池、鴿子峰、太子峰、、鬼難達、駱駝峰等奇石異嶺景觀,集山奇、水秀、林茂、潭幽、瀑美於一身,被譽為北方的「九寨溝」。
嘉蔭恐龍國家地質公園:是2001年12月經國家地質公園評審委員會審定,國家地質公園領導小組批准建立的,它坐落在中俄界河—黑龍江的右岸,面積38.44平方公里。
湯旺河石林景區:先後被批准為國家4A級旅遊風景區、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森林公園、中國青少年科學考察探險基地。
『肆』 黑龍江伊春花崗岩石林國家地質公園的旅遊信息
湯旺河林海奇石風景區距伊春市中心區120公里,行車需2小時左右,距國家一類對俄口岸嘉蔭100公里。石林平均海拔436.6米,總面積163.57平方公里,分為石林景觀區和山水風光游覽區。其中以小興安嶺奇石景觀區內的地質遺跡形成的各類擬態奇石和繁茂的植被為特色,,展示了國家地質公園和國家森林公園特有的風韻,同時它還是中國青少年科學考察探險基地。
整個景區內植被繁茂,山色蔥翠,覆被率99.8%以上,分布著小興安嶺1240多種動植物和昆蟲鳥類,漫步古樹白樺的幽徑之間,既可聞百鳥歡歌,賞松柏輕舞,又可嗅杜鵑幽香,觀興安奇石,加之疊瀑溪澗和天然氧吧,是一處絕好的世外桃源。
景區內百餘座花崗岩石峰構成了奇特的地質地貌景觀,稱為花崗岩石林,它是由2.5億年前的印支運動形成的熔積層巨型花崗岩基,經過億萬年的板塊擠壓和地殼升降,加之流水侵蝕,風化剝蝕,化學作用,形成了今天奇特的湯旺河花崗岩構造峰林。這些峰林或拔地而起,高大險峻,四壁陡直如削;或沿山脈分布,高低錯落,類禽似獸,形態各異;或散落於林間,如精雕細琢,鬼斧神工,構成了千姿百態的奇岩怪石,奇情妙景令人嘆為觀止。小興安嶺奇石地質遺跡是以印支期花崗岩構造峰林地貌和第四紀冰緣地貌、新構造崩塌地貌為代表的地質地貌綜合體,是目前國內發現唯一一處類型最齊全、發育最典型、造型最豐富的花崗岩石林地質遺跡,也是印支期花崗岩形成構造峰林地質遺跡的典型代表,對於研究印支期花崗岩構造剝蝕作用、第四紀冰緣作用新構造運動及區域地質環境演化等具有重要科學價值。它的發現,填補了我國印支期花崗岩形成構造峰林地質遺跡發展史上的一個空白。 木雕園坐落於伊春市區花園路。與一灣清池相伴相依,與「小興安嶺石苑」隔路相望,極盡清幽,極盡高雅,游覽木雕園,你會驚嘆木雕藝術家高超藝術構思,驚嘆這是一首大自然的頌歌,是一曲謳歌生命的交響樂。木雕園的四個景區,跌宕連綿,大氣宏觀。
第一景區為入口牌坊景觀區。這是由三組牌樓組成的園林大門。六根浮雕柱構成了高低錯落、具有強烈層次感的園區外部景觀,氣勢恢宏,給人以強烈的藝術震撼。整個牌樓採取形象元素與抽象元素相結合、傳統語言和現代藝術相統一、淺浮雕與高浮雕相對比的手法,濃縮了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溶匯了現代造型的浪漫理念。牌樓中間是市長李延芝題寫的「中國林都木雕園」七個大字,體現了市委、市政府發展先進生產力、發展優秀文化、全心全意為人民謀利益的信心和實踐。沿著天然花崗岩火燒板鋪裝的甬道,將我們引向木雕排廊景觀區。這個木雕群由4組12個木雕組成,雕塑以葉片為基本造型,以動植物的圖像為表現寓意,象徵人間萬物生生不息,綿綿不斷,寄託著人們期待生態的永久平衡,期待人與自然的親容和諧。
與第二景區毗鄰相接的是中心景觀區。這是整個園區的主體,是最大一組雕群。主雕是代表「生命之神」的大型圖騰柱,柱體高十米。用中華民族的圖騰崇拜物----神龍為吉祥圖案,用符號表達宇宙自然、動植物的形態,寓意深遂而悠遠。十二生肖以傳統的生命循環形式,象徵著生命繁衍不息,傳達著蓬勃無限的發展意境。這組雕群造型粗獷、手法古樸、層次相錯,體現整體上的和諧統一,擁有騰越遠古奔放未來的氣勢與神韻。這在中國大型木雕群落作品中,其整體規模和藝術造詣,目前均占居主導地位。
第四景區為休閑娛樂區。由木製兒童娛樂設施及木製小品組成,給凝固肅穆的木雕增添人氣與活力。兒童設施又使生命這一主題披上靈性的色彩,突出了人與自然親和如水的理想境界。
為呼喚人們珍視生靈、愛護環境的意識,在木雕園西側,闢建了一處生態警示區。通過乾涸的水井、腐朽的樹木、荒涼的沙漠、磷磷的白骨,告誡人們破壞環境,等於消滅人類自己,珍愛環境就是珍愛我們的家園。木雕園在整體設計風格上,以烘托自然氛圍,彈撥自然韻律為基調。園中甬道的路板,人們休閑的座椅,樹根型的花盆,矮小的籬障,雖是用以假亂真的水泥工藝製成,卻給人以身在林區,地處天然之感。每到夜晚,這里燈光如晝,燦若星海。在迷濛的夜色中,群雕的剛武,小園的溫馨,向人們舞動著的是另一種風情和韻味。
木雕園依偎在一灣清波之畔,佇立於綠樹花草之中,相約於遠山,簇擁著林城,飄逸著如詩如夢的情愫。暢游木雕園你會神馳於那鴻蒙初開的遠古,在原始圖騰崇拜中辨認歷史長河的足跡;你會遨遊於那天人合一的未來,在人與自然的親融中超越著自我。我們願木雕園的良辰美景能讓您進入物我兩忘的境地,我們願您再次光臨中國林都木雕園,去領略木雕園更新、更美、更遙深的意境。 位於五營區北5.5公里處,是中國最早的以紅松為保護對象的森林生態自然保護區。保護區三面環水,一面依山,峰頂有40米高的鋼架瞭望塔,登塔可鳥瞰壯麗浩瀚的紅松林海。為了方便遊客觀覽,保護區還建環山甬道,可步行和乘車登上山頂。黑龍江伊春花崗岩石林國家地質公園-傳承意義
黑龍江伊春花崗岩石林國家地質公園
黑龍江伊春花崗岩石林國家地質公園中的花崗岩石林崩塌及冰緣石海等地質地貌遺跡,景觀獨特,內容豐富。尤其是花崗岩石林地貌的峰叢、峰林、孤峰等三大類型,在公園內均有分布,且保存完好,造型經典,國內外非常罕見,具有典型的地學意義,屬特級保護的地質景觀現象。
伊春有許多著名的歷史遺跡和人文景觀,有位於市區內的小興安嶺恐龍博物館、資源館、木雕園、石苑、金山屯橫山古墓群、西林小孤山古人類文化遺址及少數民族風情園等景觀,這些景觀無一不為伊春這座秀美林城增添著一道道亮麗的色彩。應該說,伊春是集山奇、林茂、水秀景色於一身,森林、冰雪、漂流旅遊資源於一地,自然、歷史、人文景觀於一體的中國北方重要的森林生態旅遊勝地。
『伍』 關於遊玩伊春五營國家森林公園、湯旺河石林地質公園以及嘉蔭的問題請教。
1 五營火車站下車後只能打車去往五營國家森林公園
2 伊春直接五營公園去只能找旅遊公司
3 五營後去湯旺河火車,汽車都可以,汽車比較方便
4 湯旺河之後去嘉蔭只能乘汽車
5 嘉蔭回哈,只有長途大巴,6-7小時。
『陸』 伊春的哪個公園最有特色
伊春的恐龍國家地質公園。嘉蔭恐龍國家地質公園位於嘉蔭縣城西南9公里處,東起小滾子溝,西至漁亮子,長約11公里。2001年12月10日,國土資源部批准建立國家地質公園。它是繼黑龍江五大連池火山國家地質公園以後,我省第二個獲此殊榮的國家地質公園。它坐落在中俄界河黑龍江的南岸,總面積38.44平方公里。博物館內依次為:窺探地球演變過程的地球廳、了解恐龍繁衍生息的綜合廳、展示「神州第一龍」發掘始末的「球幕廳」、活潑有趣、自由參與的娛樂廳、令人對遠古大地充滿無限遐想的古生物廳、揭示地質構造奧秘的礦物廳。
嘉蔭恐龍國家地質公園不僅具有重大的保護價值、開發價值和科普教育價值,還具有極高的旅遊觀光價值。恐龍山臨江而立,清晰地再現了恐龍滅絕之後掩埋的自然狀態;有「白堊紀公園」之稱的地質剖面,保存有豐富的晚白堊紀生物群落,充滿了神秘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