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公園大全 » 房山地質公園博物館

房山地質公園博物館

發布時間: 2020-11-26 22:07:20

1. 房山世界地質公園的十渡園區

十渡園區位於房山區十渡鎮和張坊鎮,總面積313.69km2,是華北地區最大、最典型的岩溶峰叢峽谷。壁立萬仞的峰叢、造型奇特的溶洞、不同類型的沉積構造、變幻多姿的河流地貌構成園區豐富多彩的地質遺跡景觀。水繞青山過,人在畫中行,秀美的十渡被譽為「青山野渡,百里畫廊」。
十渡拒馬河景區旅遊資源豐富多彩,這里有華北地區少見的構造-岩溶景觀,其中構造-剝蝕-崩塌地貌景觀長達37.8km,有拒馬河大峽谷;有南方大峽谷、仙峰谷、孤山寨、萬景仙溝、蓮緣峽谷、王老鋪峽谷、東湖港和西湖港等十多條拒馬河二級支谷;有筆架山、天池山、五星峽等古岩溶峰叢、峰叢等地貌景觀;有仙棲洞、龍仙宮、三清洞等地下岩溶景觀;有七渡褶皺構造、六合褶皺構造、孤山寨「一線天」張性裂隙和菱形解理等構造形跡;有河漫灘、階地、石門村廢棄古河道和離堆山、仙峰谷泥石流遺跡等河流地貌景觀;有各類疊層石、石中石、風暴岩等海相沉積遺跡景觀;另外還有眾多的溪流、泉、潭、瀑布等水景。人文景觀有三合庄摩崖造像和古塔、十渡烈士陵園等。景區內生物資源比較豐富,植被具有明顯的暖溫帶落葉闊葉林特徵。據調查資料,區內植物計有130科570種,其中蕨類植物9科,19種;裸子植物3科8種;被子植物91科,543種。但區內原始植被已大面積演化為落葉闊葉灌叢和灌草叢,森林覆蓋率為47.6%。草坡面積較大,約占土地面積14.1%。近拒馬河兩側山地生態環境已遭到嚴重破壞。區內野生動物主要有獸類、鳥類、爬蟲類和兩棲類。但在森林中已發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褐馬雞;拒馬河中有32種可食性魚類,其中多鱗鏟頜魚、東方藻鰍、黃線薄鰍,年代古老,北方稀有,已被列入保護對象。本區以拒馬河為主軸已形成一條長38km的構造—岩溶景觀走廊。它象一條曲折的玉帶,將園區、景區、景點連接在一起。據統計資料顯示,已開發的景點達100多處,經整合開發已形成仙棲洞、龍仙宮、南方大峽谷、紅葉大峽谷、先峰谷、孤山寨、萬景仙溝、普渡山莊、天池山、東湖港、西湖港等11個景區,在拒馬河谷中已開發的景點有屬於三渡的劃船場、紅鱒魚垂釣園、穆柯寨;屬於四渡的清江九龍潭;屬於五渡的六渡跑馬場;屬於六渡的碧波園度假村、五合民俗度假村;屬於七渡的葡萄園山莊、鱘魚養殖示範區、水上游樂場、風動石等;屬於八渡的金沙樂園、拒馬漂流;屬於九渡的笨豬跳、滑翔飛翼、峽谷飛人、登山索道;屬於十渡的水上劃船場、觀「佛」台、烈士陵園;屬於十一渡的仙龍島、盛儀庄;屬於十五渡的東湖港水上樂園、東湖港風景區、西湖港奇潭峽谷風景區;十六渡的西湖港沙場。
主要游覽內容:景區內有孤山寨、仙峰谷、萬景仙溝、南方大峽谷、普渡山莊、平西抗日烈士陵園、仙棲洞、天池山、西湖港、五星峽谷10個景點;有拒馬樂園、九渡漂流、八渡劃船場、六渡劃船場、清江九龍潭等娛樂點,可提供笨豬跳、懸崖跳傘、索道、攀岩、滑翔飛翼、漂流、腳踏船、皮劃艇、沖浪車、摩托艇、沙灘浴場、游泳、騎馬等多項娛樂項目。
七渡背斜發育在中元古界薊縣系霧迷山組二段燧石條帶白雲岩中,為一兩翼對稱的燕山中期小型背斜構造。走向北東,軸面近於直立。兩翼產狀平緩,傾角25°-30°。七渡背斜出露在十渡園區,拒馬河沿背斜緩緩流過,完整的背斜形態、秀美的山水景色使七渡背斜不僅是地學科普的生動教材,而且成為園區一個頗具特色的景點。
大峪溝摩崖造像位於十渡園區,在陡峭的崖面上有兩龕石刻,右側一龕高0.88米,寬0.98米,中為佛祖釋迦牟尼坐像,兩側列眾弟子和金剛力士,頂部有二飛天;右側一龕高1.7米,寬0.85米,龕內只有一尊釋迦牟尼像端坐於須彌座上,佛祖面方口闊,雙目微睜,兩耳垂肩,衣衫寬松,左臂下垂,右手平置,雙腿垂下,足踐蓮花。石刻造像線條流暢,技法嫻熟。經有關專家考證,右側一龕為唐代作品,左側一龕年代稍晚。
東湖港瀑布位於十渡景區東湖港北端,在中元古界霧迷山組燧石條帶白雲岩近百米斷崖中有三級台階,形成三疊瀑布。最高一級瀑布落差65米,瀑布從山崖高處凌空飛瀉,水流在三個台階上跳躍,恰似玉龍起舞,抖騰長空,真有「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磅礴氣勢。水聲轟鳴,響徹山巔。瀑布下的碧水清潭,澄沏清麗,潭邊綠影婆娑,繁花掩映,飛瀑與青山交相輝映,展現出一幅絢麗的畫卷。
張坊古戰道位於房山世界地質公園南部十渡園區張坊鎮,是目前華北地區發現的最古老的地下軍事防線。古地道寬2米,高2.3米,埋深2米,青磚結構,至今保存完好。地道頂部為楔形立磚順砌,設有通風孔。地面為青磚墁鋪,並有水槽。兩側設有廁所和藏兵室,藏兵室寬2米,長3米,內有台燈和通氣孔。據專家考證,張坊古地道修建於宋朝,當時張坊是宋、遼交兵對峙的古戰場。
上寺石塔始建於唐代,為一筍狀方形四面小石塔。塔高3.7m,塔基用石塊壘成,塔身由四塊漢白玉板構成,正面開一門洞,門兩側浮雕是身披甲胄的金剛力士,神色威武,造型生動。門內正面浮雕1佛2菩薩,背後均有佛光。釋迦牟尼端坐中央,面目安詳。佛像衣著雕刻細膩,折皺線條清晰流暢。塔北側有大量唐代的磚瓦、瓷片,由此推測此塔應始建於唐代。

2. 淶源白石山為什麼叫房山地質公園

首批中國國家地質公園一覽表

序號

國家地質公園

名稱

主要地質特徵

地質遺跡保護對象

主要人文景觀

1

雲南石林國家地質公園

碳酸鹽岩溶峰叢地貌,溶洞

哈尼族民族風情,歌舞

2

雲南澄江國家地質公園

寒武紀早期(5.3億年)生物大爆發,數十個生物種群同時出現

湖旅遊區

3

湖南張家界國家地質公園

砂岩峰林地貌,柱、峰、塔錐上植物奇秀,附近有溶洞和脊椎動物化石產地

土家族民族風情

4

河南嵩山國家地質公園

完整的華北地台地層剖面,三個前寒武紀的角度不整合

七千年華夏文化,文物,寺廟集中,少林寺,嵩陽書院

5

江西廬山國家地質公園

斷塊山體,江南古老地層剖面,第四紀冰川遺跡

白鹿洞書院,世界不同風格建築,中國近代史重大歷史事件發生地

6

江西龍虎山國家地質公園

丹霞地貌景觀

古代道教活動中心之一,並有懸棺群和古崖葬遺址

7

黑龍江五大連池國家地質公園

火山岩地貌景觀、溫泉

中國最近的火山噴發(1719-1712年)

8

四川自貢恐龍國家地質公園

恐龍發掘地 種恐龍化石密集埋藏

世界最早的超千米鹽井

9

四川龍門山國家地質公園

四川盆地西緣巨大推復構造,飛來峰

寺廟

10

陝西翠華山國家地質公園

地震引起的山體崩塌堆積

古代名人碑刻

11

福建漳州國家地質公園

濱海火山岩,玄武柱狀節理群火山噴氣口,海蝕地貌

沙灘,海濱休閑區,古炮台寺廟

第三批中國國家地質公園一覽表

序號

國家地質公園

名 稱

主要地質特徵

地質遺跡保護對象

主要人文景觀

1

河南王屋山國家地質公園

地質構造和地層遺跡

小浪底水利工程

2

四川九寨溝國家地質公園

「層湖疊瀑」景觀

扎如寺,達吉寺

3

浙江雁盪山國家地質公園

火山地質遺跡

寺廟

4

四川黃龍國家地質公園

以露天鈣華景觀為主的高寒岩溶地貌,冰川

宗教寺廟,藏族風情,革命遺址

5

遼寧朝陽古生物化石國家地質公園

古生物化石,鳳凰山地質構造

槐樹洞,熱水湯,古人類遺址

6

廣西百色樂業大石圍天坑群國家地質公園

岩溶地貌,天坑群,溶洞,地下暗河

少數民族風情

7

河南西峽伏牛山國家地質公園

恐龍蛋集中產地

8

貴州關嶺化石群國家地質公園

關嶺古生物群,小凹地質走廊

布依族、苗族風情

9

廣西北海潿洲島火山國家地質公園

火山,海岸,古地震遺跡,古海洋風暴遺跡

天主教堂,聖母堂,三婆廟

10

河南嵖岈山國家地質公園

花崗岩地貌

歷史名人(施耐奄等)

11

浙江新昌硅化木國家地質公園

硅化木

12

雲南祿豐恐龍國家地質公園

古生物遺跡

古人類文化遺址,少數民族風情

13

新疆布爾津喀納斯湖國家地質公園

冰川遺跡,流水地貌

蒙古族人圖瓦文化,圖魯克岩畫

14

福建晉江深滬灣國家地質公園

海底森林,海蝕地貌

15

雲南玉龍黎明—老君山國家地質公園

高山丹霞地貌,冰川遺跡

民俗文化

16

安徽祁門牯牛降國家地質公園

花崗岩峰叢,怪石,岩洞及水文地質遺跡

千年古村,根據地遺址

17

甘肅景泰黃河石林國家地質公園

黃河石林,融合峰林、雅丹和丹霞等地貌特徵

明長城,五佛寺

18

北京十渡國家地質公園

峽谷、河流地貌

19

貴州興義國家地質公園

貴州龍動物群化石,岩溶地貌

古人類文化遺址,布依族、苗族風情

20

四川興文石海國家地質公園

岩溶地貌,古生物化石

苗族風情

21

重慶武隆岩溶國家地質公園

岩溶地貌,天生橋群,洞穴,天坑,地縫,峽谷

古崖新棧,吊腳樓,清代古墓

22

內蒙古阿爾山國家地質公園

火山,溫泉,地質地貌

戰爭遺址,蒙族風情

23

福建福鼎太姥山國家地質公園

火山、海蝕地貌

客家文化

序號

國家地質公園

名 稱

主要地質特徵

地質遺跡保護對象

主要人文景觀

25

河北贊皇嶂石岩國家地質公園

構造地貌

26

河北淶水野三坡國家地質公園

構造-沖蝕嶂谷地貌

明、清長城摩崖石刻

27

甘肅平涼崆峒山國家地質公園

丹霞地貌,斑馬山

道教發源地,佛教勝地

28

新疆奇台硅化木—恐龍國家地質公園

硅化木,恐龍化石,雅丹地貌

古遺址,古地貌

29

長江三峽(湖北、重慶)國家地質公園

河流、岩溶、地層

長江文明

30

海南海口石山火山群國家地質公園

火山、岩溶隧道

火山文化,田園風光

31

江蘇蘇州太湖西山國家地質公園

花崗岩、湖泊地貌

江南刺綉

32

寧夏西吉火石寨國家地質公園

丹霞地貌,地史遺跡,水文景觀

石窟

33

吉林靖宇火山礦泉群國家地質公園

火山,溫泉

近代人文景觀

34

福建寧化天鵝洞群

岩溶洞穴

35

山東東營黃河三角洲國家地質公園

河流三角洲地貌

勝利油田

36

貴州織金洞國家地質公園

岩溶地貌,織金洞,峽谷

苗族風情

37

廣東佛山西樵山國家地質公園

粗面質火山遺跡,明代採石遺跡,古文化遺址

佛家文化遺址

38

貴州綏陽雙河洞國家地質公園

喀斯特洞穴,

公館橋,金鍾山寺

39

黑龍江伊春花崗岩石林國家地質公園

花崗岩地貌

40

重慶黔江小南海國家地質公園

地震災害遺跡,岩溶地貌

革命歷史遺址

41

廣東陽春凌宵岩國家地質公園

岩溶地貌,地層及構造遺跡,古人類洞穴遺址

摩崖石刻,碑帖,民族風情

補充:
樓上說的是第二批得,我剛才黏貼上結果說我的回答已經有人用了,樓主可以把我的答案和樓上的加到一起看

3. 中國房山地質公園分別哪有哪八大園區

周口店"北京人遺址"、石花洞、十渡、百花山-白草畔、雲居寺-上方山,聖蓮山,野三坡,白石山園區
房山世界地質公園於2006年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批准成立,位於北京市西南約40公里,地跨北京市房山區和河北省保定市淶水縣、淶源縣。公園總面積953.95km2,劃分為八個園區:周口店"北京人遺址"、石花洞、十渡、百花山-白草畔、雲居寺-上方山和聖蓮山六個園區屬地為房山區;野三坡和白石山園區屬地為保定市的淶水縣與淶源縣。

4. 參觀房山世界地質公園作文600字

中國房山世界地質公園博物館位於房山區長溝鎮六甲房村,於2009年建成使用,是地質公園的標志性建築物。博物館的參觀時間為:夏9:00-16:30(16:00停止入館);冬9:00-16:00(15:30停止入館);周一閉館。預約電話是:010-61368202麻煩採納,謝謝!

5. 北京市房山區地質公園有哪6個展廳

第一展廳--開篇廳
第二展廳--地史演化廳
第三展廳---八大園區展廳
第四展廳--國內外世界地質公園展廳
第五展廳--實物標本廳
第六展廳---展望廳

6. 張家界武陵源世界地質公園的景區開發

張家界市武陵源世界地質景觀資源,經開發利用已形成四大地質旅遊景觀區。即天子山地質旅遊景觀區、索溪峪地質旅遊景觀區、張家界地質旅遊景觀區與楊家界地質旅遊景觀區。各景觀區的特色概述如下。

1.天子山地質旅遊景觀區

位於張家界武陵源地貌區西北部,面積5473公頃。境內中部高、四周低,海拔800 m以上,為下二疊統石灰岩分布區。800 m以下屬厚度很大的石英砂岩層。最高峰為天子峰,海拔1262 m,面北而峙。立峰憑眺,但見台地錯列,石峰嶙峋,雲霧繚繞,峰、峽、瀑、林遍布於千溝萬壑中。山頂、山腰台地突兀凌空,多達60餘處,交錯伸延,是天然觀景台,已開發石家檐、茶盤塌、老屋場、鴛鴦瀑4個小景區,尚有鳳棲山、黃龍泉小景區待開發。

2.索溪峪地質旅遊景觀區

位於張家界武陵源地貌區東北部,面積17200公頃。景區呈盆地狀,四周高、中間低,山、丘、川多種地貌並存,峰、洞、湖融為一體。峰秀、谷幽、水碧、洞奇為其景觀的主要特徵。已開發西海、十里畫廊、水繞四門、百丈峽、寶峰湖、黃龍洞、觀音洞等8個小景區。另有白虎堂、一線天、天家峪景區待開發。

黃龍洞是索溪峪景區中最具特色並最具美學價值和科普意義的地質遺跡。黃龍洞規模宏大,與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美國肯塔基州的猛獁洞一樣,內有上下5層,2層水洞與3層旱洞,錯落相通。洞中支洞錯列,結構復雜,總長度達30 km以上,躋身於世界超級長洞之列。已探明有13個大廳、96條走廊、3處瀑布、1條陰河。洞中最寬處達200餘米,最高處51 m。5個結環式廳堂,層層相疊,總面積5萬余平方米。尤其龍宮,寬闊如穹廬廣廈,宮內1700多根石柱巋然聳立,猶如石林,蔚為壯觀。洞中陰河,長2000餘米,最深處30 m,最寬處50 m。天仙水洞中瀑布,飛瀑懸空60 m,珠飛玉濺飄忽如簾。洞內有迷宮、響水河、天仙、天柱街、龍宮等六大游覽區。黃龍洞位於二疊系-三疊系碳酸鹽岩地區,為戴帽式岩溶丘陵。洞中岩溶類型齊全,被聯合國世界遺產驗收委員會高級顧問桑塞爾先生贊嘆黃龍洞為「是我所見到的溶洞石筍最集中、神態最逼真的地方」。

3.張家界(森林公園)地貌景觀區

位於張家界武陵源地貌區南部,面積4810公頃,境內峰密岩險,谷深澗幽,水秀林碧,雲霧繚繞。集雄、奇、幽、野、秀於一處,匯峰、谷、壑、林、水為一體。有金鞭溪、黃石寨、琵琶溪、腰子寨、沙刀溝、袁家界6個小景區,共開發景點90多個。有標准石板游道6條,車行游道2條。

4.楊家界地貌景區

位於張家界武陵源地貌區西北部,面積3400公頃。景區屬峰林峽谷地貌,景觀雄渾、險要、清秀、幽靜、原始。境內溝壑縱橫,溪水長清,植被茂密,森林覆蓋率95%,最高峰海拔1130 m。

公園管理及保護現狀

(1)張家界武陵源地質公園的管理法規基本得到當地群眾的認同和全面執行,張家界管理局的責任與權益得到尊重;公園的功能和效益全面體現,旅遊業的收入提供了當地生態環境保護、水源保護、農村居民生活基礎設施建設改造所需資金,歷史上遺留的采礦採石跡地的生態環境開始逐步恢復。

(2)公園不僅是當地社會經濟和文化發展的動力,也是湖南省社會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基地。張家界是遊客在湖南的首選旅遊地之一,是中國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文明風景區示範點。公園的保護開發已納入湖南省、張家界市二級政府的社會經濟發展總體規劃和各種相關的專項規劃,確立了張家界永續保護的地位和在當地社會經濟發展中的作用。現已在原來觀光旅遊、地質科考、民族風情旅遊等基礎上,增加了生態旅遊、民俗旅遊、農村旅遊等,擴大了旅遊業的受益面,可全面保護張家界公園珍貴的地球遺產資源。

(3)張家界的旅遊開發雖然造成了旅遊垃圾、生活污水的增加和部分外來物種的帶入,但未造成大的危害。隨著對旅遊景觀的保護與對旅遊環境重要性的意識的增強,旅遊景點正在實行環境容量控制。當地環境保護機構對環境的定監測報告表明,公園的生態環境有了改善,森林地有所增加,並得到有效的保護;大氣、水質質量良好。

7. 北京市房山區有十渡嶺嗎

是的
十渡風景區位於北京市房山區西南,是中國北方唯一一處大規模喀斯特岩溶地貌。十渡風景區是中國國家AAAA景區和中國國家地質公園。2006年9月17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批准中國房山世界地質公園並授牌。公園的申報成功,為北京增加了一處以自然景觀為主的科技型世界地質公園,也使北京由此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擁有「世界地質公園」的首都城市。房山世界地質公園共有八個園區,其中十渡為八個園區的核心園區——十渡園區。
十渡風景區是大清河支流拒馬河切割太行山脈北端而形成的一條河谷,全程約20公里。由於在歷史上這條河谷中一共有十個渡過拒馬河的擺渡渡口,故而得名「十渡」。現在公路已經修入河谷,這十處渡口早已改建為漫水橋沒有真正的渡口了,但是十渡的名字卻一直沿用至今。
十渡風景名勝區位於北京市房山區十渡鎮,西南和河北省接壤,地處太行山北段余脈東北側、華北平原西北山區,距市區80千米。從地理位置上講,處於北緯39度5——39度6與115度3——115度8之間。
十渡風景名勝區景區實用面積301平方千米,是北京市最大的自然風景區(長寬距離)。東起一渡村,西至大沙地,北到三清洞,南至高粱山。東西長約40公里,南北最寬處25公里。
景區海拔最高點大窪尖1210.8米,次高點牛角山1176.94米,最低點是張坊84.2米。十渡鎮最低點是五渡,海拔135米。

8. 北京房山世界地質公園交通路線,怎麼去

公交線路:特11路 → 917路快車 → 房12路,全程約74.3公里

1、從北京市步行約540米,到達正義路站

2、乘坐特11路,經過4站, 到達天橋站(也可乘坐20路、622路)

3、步行約490米,到達天橋汽車站

4、乘坐917路快車,經過16站, 到達雲居寺路口站

5、步行約140米,到達雲居寺路口站

6、乘坐房12路,經過2站, 到達南甘池南站

7、步行約600米,到達房山世界地質公園

9. 游鳳山世界地質公園博物館作文

1、我國目前利用天然洞穴建設的空間最大、鍾乳石展品最多、格局最美、展示最奇特的地質博物館
2、穿龍岩又稱鳳陽關位於縣城西北角200米處,穿龍岩洞廳面積中國第七,世界第九。
3、據說古代旅遊家徐霞客曾在這里駐足留墨。
實際上去鳳山縣城,順便到穿龍岩走一趟就可。說是距縣城一公里,實際上一溜達就到了。地質博物館建在穿龍岩內,站在門口對博物館內基本上是一覽無余。博物館內有許多裝有鍾乳石模型的展櫃,由於穿龍岩內是汽車道,所以博物館內和展櫃上布滿厚厚的塵土。我們去時館內就一個看門的,根本沒人參觀。我們也就省了68元的門票,該看的基本上在門外也都看到了。更加詳盡的地質知識咱們外行也不懂,真需要了解網上也可獲取得到。
鳳山世界地質公園地質博物館詳情
鳳山國家地質公園博物館位於中國第五大洞穴廳堂穿龍岩內,佔地4200平方米,空間高度達100米,是我國目前利用天然洞穴建設的空間最大、鍾乳石展品最多、格局最美、展示最奇特的地質博物館,館內設了圖文燈箱展區、實物展區、科普演示及遊客服務區、沙盤模型展區、鳳山旅遊商品及水景區共五個展區,在布展風格上把洞穴原生態和現代展覽技術各種元素有機結合,突出色彩、燈光與洞穴的和諧;在布展內容上除原址遺留的地質遺存物,還收集了鳳山國家地質公園其他景區以及全國各地的典型地質遺跡標本,是個典型的大型岩溶洞穴地質博物館。
穿龍岩又稱鳳陽關位於縣城西北角200米處,穿龍岩洞廳面積中國第七,世界第九。因奔騰數十里的喬音河下游流徑松仁村進平包屯黑潭,從內龍山腳冒出一截後闖入岩洞直注縣城,活象一條巨龍,隱而復現,穿岩入城,故古人名之日穿龍岩。穿龍岩寬約300米,高80米,碧江靠右邊崖腳而流,潺潺作響;小道石路沿左邊河岸盤環而上;岩頂密集石乳、石幔倒掛,絢麗多彩;水中青山倒映,宛如「世外桃源"。穿龍內洞左側岩壁有一長50米、高10米的石刻長廊,古今文人墨客在這里留下了許多手跡。清未南寧官客宋福基,到此揮毫道「大華山川";民國年間廣西省主席黃旭初雲游此地,揮筆道「奇山妙水,俯仰清高"石刻字體剛勁有力。據說古代旅遊家徐霞客曾在這里駐足留墨。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