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州地質公園
㈠ 彭州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1、彭州白鹿鎮&恐龍園
白鹿鎮是一個不大不小的中法風情小鎮坐落於成都平原的彭州市,對於很多人來說尤其是成都周邊的人來說很有可能來的次數至少都是兩次,雖然可能我們覺得這個小鎮沒有什麼值得玩的東西,可是還是忍不住要當幾次回頭客,小鎮附近又有了一個最新的景區,白鹿鎮恐龍園,不僅僅是恐龍,親子旅遊,公司旅遊,家庭旅遊、露營都非常適合喔!
2、回龍溝生態旅遊區
回龍溝生態旅遊區位於成都市彭州市白水河,與著名風景區丹景山、銀廠溝在同一旅遊線上,緊鄰龍門山國家地質公園,景區交通便利,距成都市僅76公里,是休閑、度假的理想去處,目前已經國家林業部審定為國家級森林公園。
3、彭州園
「彭州昔號小成都,城市繁華錦不如」。彭州早在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於此置彭州,彭州園即由此得名。
4、 丹景山
丹景山位於彭州市丹景山鎮,距成都西北54公里,面積18平方公里,海拔1147米,是蜀中著名的歷史文化勝地之一。
5、陽平觀
陽平觀位於彭州市新興鎮光輝村,始建於東漢末年,是張天師弘道的第一個治所,屬道教二十四治之首,在道教文化發展、傳播過程中佔有重要地位。
6、白水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四川白水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成都平原北部的彭州市境內,是距離四川省會城市成都最近的一個以保護大熊貓等珍稀野生動植物及其生態環境為主的自然保護區。
7、九峰山風景名勝區
位於彭州市西北部的大寶鄉境內,距成都市區70多千米,由九峰山、丹景山和銀廠溝三個景區組成。峰頂有明代天啟年間始建的雷音寺。晴天可觀日出、雲海、佛光,陰天可見「瀑布雲」奇觀。
㈡ 四川彭州那些山的風景好 不要銀廠溝那條線路的山。
彭州——白鹿沿線。。。從隆豐鎮開始就很美。。。尤其通濟鎮——白鹿鎮沿線特別美
㈢ 彭州有什麼好玩的地方,彭州旅遊攻略
「牡丹故鄉、避暑天堂、五教匯聚、地質奇觀」構成彭州四大主體特色旅遊資源,同時擁有「龍門山國家地質公園」、「白水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白水河國家森林公園」、「龍門山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湔江國家濕地公園」五大國家級旅遊品牌資源。境內擁有白鹿中法傳統風情小鎮、寶山太陽灣等AAAA級景區,以及中國三大牡丹觀賞基地之一丹景山、田園賞花聖地葛仙山、龍興寺、三昧水、蜀水荷鄉、中華蝴蝶生態城、通濟花海等重點旅遊區。
㈣ 有關彭州龍門山景區的資料
到彭州客運中心座到龍門山鎮的班車
㈤ 彭州葛仙山有什麼好玩的
葛仙山
在赤壁市東南連綿起伏的群山中,主峰高聳入雲,氣勢雄偉,海拔624米,面積6平方公里,距離市區52公里。東與咸寧星星竹海和崇陽金沙避水山莊相接;南與崇陽天城水庫相連;西與陸水湖水庫相鄰;北與蒓蒲仙源隨陽山相望。
葛仙山漂流距離兩公里多,還有兩公里平緩的。有四個落差,最大一個落差有二十九米。有一百二十米的隧道,一路風光秀麗,起點處有游泳池。葛仙山漂流最大落差15米,其中還有一個100米的溶洞漂,驚險刺激。水源來自黃沙水庫和雙石水庫,水質清澈透亮,水溫低,是夏天消暑的好活動。
葛仙山鎮
依託葛仙山是龍門山國家地質公園核心景區、飛來峰公園主體地位的品牌,鎮政府制定了丘陵八個村發展五大園區,建生態綠色長廊,發展鄉村旅遊。2008年湧泉、張溝兩村優質牧草、乾果園區面積達1000畝;蒲溝、花園兩村花園李、楊梅、伏季小水果園區面積達4500畝;袁江、玉河兩村食用筍(雷竹、麻竹)、浙江優質楊梅園區面積達1000畝;花園、玉河兩村低山區「三木」葯材園區面積達1000畝,熙林、大麴生態休閑區1200畝。
彭州市樹立的丘陵經濟建設示範園——熙玉農業高科技示範園區,就在玉河村和熙林村。
2004年7月6日以花園村為主的果樹協會成立,正按彭州市農家樂標准建20戶農家樂,並挖掘花園村文化歷史內涵,保護開發清康熙年間修建的石牌坊,恢復石字型檔,探源華嚴寺白瓷碗生產歷史、有條件復建華嚴寺和清嘉慶年間的華嚴場,及「花園溝的場——不趕」歇後語的來歷,恢復成為「文物」車綁車水磨,保護老拱橋等,使鄉村旅遊項目多樣:觀光型、休閑型、體驗(參與)型、度假型、游樂型、品賞型、購物型等。
㈥ 彭州娛樂體驗,彭州有什麼好玩的地方,彭州旅遊攻略
有彭州白鹿鎮&恐龍園、回龍溝生態旅遊區、彭州園、丹景山、陽平觀、白水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九峰山風景名勝區等。
1、彭州白鹿鎮&恐龍園
白鹿鎮是一個不大不小的中法風情小鎮坐落於成都平原的彭州市,對於很多人來說尤其是成都周邊的人來說很有可能來的次數至少都是兩次,雖然可能我們覺得這個小鎮沒有什麼值得玩的東西,可是還是忍不住要當幾次回頭客,小鎮附近又有了一個最新的景區,白鹿鎮恐龍園,不僅僅是恐龍,親子旅遊,公司旅遊,家庭旅遊、露營都非常適合喔!
2、回龍溝生態旅遊區
回龍溝生態旅遊區位於成都市彭州市白水河,與著名風景區丹景山、銀廠溝在同一旅遊線上,緊鄰龍門山國家地質公園,景區交通便利,距成都市僅76公里,是休閑、度假的理想去處,目前已經國家林業部審定為國家級森林公園。
3、彭州園
「彭州昔號小成都,城市繁華錦不如」。彭州早在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於此置彭州,彭州園即由此得名。
4、 丹景山丹景山位於彭州市丹景山鎮,距成都西北54公里,面積18平方公里,海拔1147米,是蜀中著名的歷史文化勝地之一。
5、陽平觀陽平觀位於彭州市新興鎮光輝村,始建於東漢末年,是張天師弘道的第一個治所,屬道教二十四治之首,在道教文化發展、傳播過程中佔有重要地位。
6、白水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四川白水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成都平原北部的彭州市境內,是距離四川省會城市成都最近的一個以保護大熊貓等珍稀野生動植物及其生態環境為主的自然保護區。
7、九峰山風景名勝區位於彭州市西北部的大寶鄉境內,距成都市區70多千米,由九峰山、丹景山和銀廠溝三個景區組成。峰頂有明代天啟年間始建的雷音寺。晴天可觀日出、雲海、佛光,陰天可見「瀑布雲」奇觀。
㈦ 龍門山國家地質公園的相關景點
簡介
銀廠溝屬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地處白水河國家森林公園、白水河國家自然保護區、距成都89公里的彭州市龍門山鎮。因明朝崇禎皇帝的天宮劉宇亮在此開銀礦而得名。銀廠溝的海拔高度在2000米左右,氣溫比成都低4℃左右,夏季最高氣溫不超過24℃,晚間更覺體涼心靜,是距成都最近而海拔相對最高的避暑休閑、清心養身的天然勝地。
特點
銀廠溝內奇峰疊峙,雲蒸霞蔚。峽谷低處,古木蔽天。湍急的河流,在密林山崖中忽隱忽現,為峽谷增添了一種莫名的神秘與肅穆。景區四季景色各異,春日杜鵑似海,冬日素裹銀裝,盛夏金秋則林森蔥郁,清流急湍,飛漱其間。是蜀山蜀水的經典代表。
銀廠溝是龍門山大峽谷景區的精華,高峻的峰巒峭立雲天,幽深的峽谷縱橫交錯。激流奔騰,峭壁如削,以懸橋棧道,峽谷怪石、飛瀑彩虹著稱。磅礴的飛瀑龍潭,蒼翠的山間植被,清澈的山澗流水,形成了大龍潭、小龍譚、蒼峽閣、滿天星、幻影瀑布、百丈瀑布等獨具特色的蜀水景點。蜿蜒曲折的銀蒼峽棧道是龍門山大峽谷最具特色的主景,全長8公里,百丈瀑布以上用木樁和條石砌成,是古代戍邊的將士修建,該棧道是我國風景區棧道之最。
交通
成都至彭州31公里,彭州到景區58公里。成都北站中心站、新都、廣漢、郫縣、都江堰等地都有直達彭州市的汽車。成都、彭州每天都有到達銀廠溝的旅遊車,交通十分方便。成都火車北站乘直達丹景山、銀廠溝的旅遊專車,上下午均有數班。此外,西門車站和新南門旅遊客運中心也有多次班車前往。
住宿
景區內有度假村和農家樂旅店,一般都具有為旅遊者提供住宿的能力。
溫馨提示
由於5·12汶川地震,銀廠溝蓋坪周圍的居民聚居點已被夷為平地,幾乎所有的房屋都已垮塌;小龍潭已被垮塌的砂石掩埋;銀廠溝接引寺的建築除塔子以外全部垮塌;大龍潭兩邊的山體都出現滑坡現象,大龍潭已被掩埋,整個大龍潭不復存在。 簡介
丹景山位於四川省彭州市丹景山鎮(古九隴),距成都西北50公里,海拔1147米,境內山川形勢奇異,文物、古跡眾多。素有「丹岳岱宗」,「古唐勝跡」,「丹景第一」之稱。為中國天彭牡丹的發源地,宋代尤其南宋時期,花特盛,與洛陽、菏澤齊名。
特點
以牡丹文化、宗教文化和古彭蜀文化著稱於世。自唐代開始大規模種植牡丹,宋代特別是南宋時期花特盛,與洛陽齊名。南宋大詩人陸游在《天彭牡丹譜》中有「牡丹在中州,洛陽為第一;在蜀天彭為第一」的贊譽。天彭牡丹以其株高葉茂、花大頸長、滋潤豐腴、艷麗多姿著稱天下,尤以懸崖斷壁皆生之野趣享譽中外。花開時節,滿山遍野的牡丹令人陶醉,猶如進入了花的海洋。每年四月舉辦天彭牡丹花會,遊人如潮,現彭州已成為中國西部最大的牡丹觀賞中心。
丹景山為省級風景旅遊區,是中國西部最大的牡丹觀賞基地,主要以牡丹文化、佛教、道教文化,休閑娛樂為主。著名景點有金華寺、凈水寺、審魂殿、聖跡寺、牡丹園、杜鵑園、丹霞園等18處。每年春節廟會和4月中旬牡丹花會期間,遊人如潮,各種歌會、舞會、擂台賽更吸引人,遊客達數十萬人次。境內宗教文化旅遊資源十分豐富。比較著名的有佛教勝跡有金華寺、凈水寺,佛山古寺、法藏寺、天池寺、聖跡寺、白衣庵(尼)、上三昧、中三昧、下三昧;道教審魂殿、真武宮;天主教馬桑經堂。特別是新建的佛山古寺,佔地40餘畝,大雄寶殿尺寸較一般的大殿大,所供菩薩上百尊,皆為漢白玉所雕刻,最重的達10餘噸重,堪稱中華一絕。
在天彭門1公里處,漢代始建金華宮於此,唐代高僧金頭陀重修時,盛植牡丹,號稱「丹景第一」,故名丹景山。宋代天彭牡丹與洛陽牡丹並著於天下,名冠蜀中,其發祥之地即在此山永寧院。南宋陸游有《天彭牡丹譜》專記其事。
交通
彭州市區有公交車直達丹景山鎮(九隴鎮),但需坐火三輪或走路沿彭(州)白(水河)路白水河方向至景區。或乘坐至龍門山(白水河),白鹿,磁峰的客車在丹景山山門下車。 簡介
位於四川省彭州市北部、白鹿頂東南、白鹿河上游,距彭州市區36公里,東部與什邡市接壤。白鹿鎮幅員面積78.8平方公里,屬山區和林地。白鹿鎮動植物資源豐富,分布有多種珍稀動植物品種;氣候涼爽宜人,年平均氣溫12攝氏度。白鹿鎮旅遊資源豐富,森林植被良好,景觀秀麗獨特,尤其以「青藏高原冰川漂礫」地質奇觀蜚聲中外,省級白鹿森林公園位於境內,塘壩子風景區更是國家級龍門山地質公園核心景區。
特點
清代末民初,法國天主教傳教士在此創建教會活動場所多處,以上書院(領報修院)和下書院(無玷書院)最為知名,其中上書院為培養高級神哲人員的高級修院,至今保存完好。
在經歷5.12汶川大地震洗禮後的今天,從廢墟上崛起,精心規劃、科學重建,在原白鹿場全新規劃打造法式風情小鎮,原汁原味構建浪漫愛情。法式風情小鎮以法國香檳命名,設計與規劃以普羅旺斯區的法國小鎮為原型,注重原汁原味法式主義的體現,同時結合白鹿鎮地形地貌,以坡地、草地、廣場、街道、屋頂等多項細節表現出法蘭西民族獨有的浪漫情懷。在這里,你可以看到厚重的城牆,彩色的尖屋頂,童話般的小屋,精緻繁復的裝飾花紋,鮮花、小品、咖啡、畫廊、葡萄酒,還有浪漫的法國香頌,原汁原味的法式風情,撲面而來……
交通
彭州至白鹿公交車直達
停車
遊客接待中心停車場、水觀停車場、刀子壩停車場 簡介
九峰山位於成都,彭州市西北部的龍門山鎮(白水河鎮)境內,山脈自川西北綿延200餘里,至此拔地而起,九峰矗立,海拔1200-4500米,主峰太子城海拔4812米。乃彭州諸山之冠,神聖奧妙之區,道佛共享之地。古之朝山者言,凡心不誠者,往往遇風雨雷電,不得生還或不得善終。九峰雲霧繚繞,高入雲天。古蜀人在尚未認識日地關系的時候,還以為高峻挺拔的九峰擋住了日月運行的去路,稱九峰之間的峽谷為日所入的蒙谷(太陽休眠之所)。有研究(山海經)的人說,九峰山就《大荒西經》中所指的靈山。
特點
山間有嫘祖寺、清涼寺、海會堂和祖師殿等寺廟, 峰頂有明代天啟年間始建的雷音寺。晴天可觀日出、雲海、佛光,陰天可見「瀑布雲」 奇觀。明代大將軍張定邊棄戎出家,法名「無暇」,於天啟年建雷音寺於山頂。到了清代,與鎣華、天台合稱三山佛教名區。山麓的海匯堂,位於二仙橋以上1公里處,大雄寶殿內的如來佛、觀音菩薩、十八羅漢等20餘尊聖像、形態各異,栩栩如生。從羅漢洞至頂,黃褐色和紅色花崗石奇峰屹立,怪石崢嶸,高者10餘米,矮者5米多。有的狀若大型山水盆景,有的似人似獸,形態各異,熊貓石、羊子石、公雞石、望夫石、仙人指、千佛岩等無不形象逼真。每逢薄霧飄逸或濃雲漫卷之時,奇峰怪石時隱時現,時濃時淡,宛若幅幅絕佳水墨畫屏。
距峰頂1華里的南天門,是上雷音寺的唯一通道,道口地勢險要,仰望高峰插天,雲遮霧障,下瞰懸岩陡峭,絕壁千仞,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登上九峰山頂雷音寺,奇妙壯觀的勝景令人神往。可觀絢麗的日出,可覽翻騰的雲海,每當紅日麗空,雲霧遮山的上午十點至下午三點,可觀賞神奇的佛光。晚上則可見飄忽的神燈。雷音寺東南約300米處的觀光台是觀賞日出、雲海、佛光、神燈的最佳位置。
海拔2650米左右的九峰後山,蜿蜒的山道兩側,箭竹蒼翠,清香撲鼻,神奇幽靜,是大熊貓棲身遊憩之地。
溫馨提示
景區在5.12汶川地震後,山體塌方比較嚴重。祖師殿至觀音岩道路損毀較重,需穿越5處較大塌方,每處塌方有驢友留下指路標記(紅色布帶或塑料袋等)且道路與道路間塌方不長(出祖師殿第一處塌方最長),一般不會迷路。觀音岩還比較完好,裡面各種生活用品齊全,夏秋季節有大師常住。觀音岩至雷音寺道路損毀最輕,幾乎是原路,只有2處塌方(很短,有路標)。金頂雷音寺已經倒塌,倒塌屋檐下有床鋪一張、被子若干可夜晚禦寒。 海窩子(既現在彭州市新興鎮)地處湔江河谷小盆地中心,距彭州市區20公里,始建制於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總面積為2.3平方公里。
此地為古蜀王國開國中心之一,具有悠久的歷史。蜀蠶叢後遠古時代黃河上游羌族的一個支派,後來,一部份人從高原地區向南遷徙,自岷山進入岷江居這一支就是蜀族祖先。蜀王柏氏建國於「瞿上」,即今「海窩子」。瞿上古國歷史悠久;龍懷寺、金城寺、花廟坪吸引了大量文人墨客「前唐四傑」之一,王勃曾留碑文於龍懷寺,清代蜀中才子李調元游古龍懷寺時盛贊王勃「碧山丹岑煙樹攢,龍懷山本似龍蟠。蜀中寺碣多石跡,只數初唐王子安」。 陽平觀位於新興鎮光輝村,始建於東漢未年,是張天師弘道的第一個治所,屬中國道教二十四治之首,在道教文化發展、傳播過程中佔有重要地位。「治」就是各教區中心,而陽賓士為二十四治之首,就是「中央教區」,地位顯赫,其都功就是道教領袖,為子孫承傳的世襲制。傳至三代,其孫張魯就建立起一個政教漢合一的政權以至朝廷力不能征……雄據巴漢三十年,這在世界歷史上僅穆罕默德創伊斯蘭教相比,只晚四百來年,所以被海外學者譽為「東方耶路撒冷」。
1994年,由原中國道教協會會長傅元天倡導恢復的陽平觀已初見規模,特別是近年來由香港飛雁洞主持劉松飛出資5000多萬元,新建的八卦亭, 氣勢磅礴、金碧輝煌,被唐代大詩人王勃譽為「蓬萊仙居、香城寶地」。 座落於四川省彭州市九隴鎮雙松村茶隴山上(出彭州西門往丹景山方向),所謂「三昧」,乃佛教用語、梵文音譯,是指排除一切雜念、使人心神平靜的意思。始建於唐懿宗咸通13年(公元872年),佔地約3平方公里,迄今已有1130多年的歷史,它是「上三昧」(水亭寺)、「中三昧」(至德寺)、「下三昧」(安國寺)的統稱。由至德山自下而上,有張松暮,千佛岩,石牌樓城闕。安國寺、國師暮、至德寺、水亭寺,千年古今組成八大景觀。「迦若顯化,悟達冤解」,三昧禪林因唐代悟達國師洗愈「人面瘡」的泉水而得名,如今三昧泉水仍渭流不息,恩澤後世。
2007年10月,早已是佛門俗家弟子的巴蜀笑星李伯清於三昧禪林正式剃度出家。
㈧ 0彭州有哪些旅遊好玩的地方
彭州地處古蜀文明的原始核心地帶,有著4000多年的文明歷史,古老的湔江在孕育了燦爛的古彭文明的同時,成為名動海內外的三星堆文明和金沙文明的發源地,彭州博物館的國家一級文物居全國市(縣)級之最,牡丹文化歷史悠久,歷代名人輩出、人文薈萃。彭州市「五教匯聚之地」和「七佛聖地」之稱,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俱全。
處於青藏高原斷裂帶的龍門山腹地的彭州,註定其自然的多樣性和無限魅力。龍門山國家地質公園、龍門山國家風景名勝區、白水河國家森林公園、白水河自然保護區等四大國家級品牌,築成了彭州的生態屏障,成為人們避暑、休閑、渡假的生態綠園。區內的動物化石大熊貓、植物化石珙桐、地質奇觀飛來峰等,山區植被覆蓋率達80%以上。
1、白鹿森林公園
白鹿森林公園是四川省內一佔地面積最大的省級地質森林公園,現已初具輪廓,於2002年3月將建成對外開放。
白鹿森林公園地處龍門山湔江流域的成都彭州市白鹿鄉,佔地3400公頃,距成都市區僅78公里。建成後的森林公園,將包括冰川漂礫標准剖面、中國地質奇石大型亭園、國際綠色康復療養中心、森林氧吧、川西民居旅遊庭園、千佛大佛、漓源景區、溶洞全息影像奇觀、紅楓生態景觀林等自然和人文景觀,並將成為四川省又一個避暑勝地。
2、彭州園
「彭州昔號小成都,城市繁華錦不如」。彭州早在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於此置彭州,彭州園即由此得名。
坐落在天彭鎮金彭西路的彭州園,佔地二百餘畝;花木蔥綠,三彎九轉,曲徑通幽,寬闊的湖面小舟盪漿縱橫如飛,山丘草坪高低起伏一片鋪青迭翠,橋欄石獅意趣喜迎嘉賓,仙神壁牡丹仙女含情不語,人工塑石神奇孤立突兀怪異,以水代牆的瀑布層見疊出滾瀉而下,彩燈和噴泉相映成趣園林增輝,新型的游藝娛樂豐富多彩老少皆宜。
3、白水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四川白水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成都平原北部的彭州市境內,是距離四川省會城市成都最近的一個以保護大熊貓等珍稀野生動植物及其生態環境為主的自然保護區。該區於1996年經彭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99年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為省級自然保護區;2002年經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301.5平方公里。
4、回龍溝生態風景旅遊區
回龍溝生態旅遊區位於成都市彭州市白水河,與著名風景區丹景山、銀廠溝在同一旅遊線上,緊鄰龍門山國家地質公園,景區交通便利,距成都市僅76公里,是休閑、度假的理想去處,目前已經國家林業部審定為國家級森林公園。
㈨ 龍門山國家地質公園地震過後怎麼樣了
由四川龍門山斷裂帶引發的汶川「5.12」特大地震,不但震動了全國,而且震驚了世界。因為這次大地震的震中與鎮區都主要集中在四川龍門山斷裂帶,實際上可以稱為「龍門山大地震」。因此原有的「龍門山國家地質公園」所覆蓋的、包括彭州、綿竹、什邡、汶川、茂縣等所有區域內的著名旅遊勝地大都遭到破壞性打擊。此前正在規劃中的「龍門山山地旅遊帶」也因「龍門山地震帶」所造成的慘重悲劇而蒙上沉重的陰影! 但在全國人民萬眾一心、抗震救災以及隨之進行的災後重建的過程中,各級政府、旅遊主管部門,以及各個領域的專家,都對「龍門山國家地質公園」的受災情況與重建方向,進行了認真的調查評估,提出了很多積極的意見,也產生了一些不同的爭議。主要分為兩大類:一是認為經過特大地震災害以後,龍門山區域出現了許多地震災害遺址,可以因勢利導,將「龍門山國家地質公園」更名為「龍門山國家地震災害公園」以便迅速推出以「地震災害遺址」為主題的旅遊項目。二是認為龍門山重災區受災非常嚴重,短期內難以有效啟動大規模的旅遊市場。應該經過一定時間恢復重建以後,再重新開始「龍門山山地旅遊帶」的開發建設與項目經營。專家認為:上述兩類意見各有長處,也各有弱點。第一類意見可因勢利導,迅速啟動災區旅遊項目。但過分強調「地震災害」主題,會帶來極為不利的負面影響。讓人們長期產生「龍門山」就是「地震災害」之地的潛在恐懼心理。第二類意見能較好地避免「地震災害」主題。但恢復重建的時間太長,不利受災地區盡快啟動旅遊產業的自救與發展需求。而且簡單重復原有的「龍門山山地旅遊帶」的概念,也不能完全消除「龍門山斷裂帶」、「龍門山地震帶」已經給廣大遊客造成的心裡陰影。因此,能否將兩類意見取長補短,進行有機地整合與科學地提煉,從而形成一種既有利於近期迅速啟動,更有利於長期健康發展的重建方案?中國四川龍門山是繼歐洲阿爾卑斯和北美洲科迪勒拉典型地質構造之後,又一世界范圍內具有獨特類型的地質構造帶。是世界級的三大地質運動代表地之一。其原有的龍門山飛來峰群,無論是「推覆構造」還是「冰川漂礫」或是其他原因形成的,都是世所罕有的地質奇觀。加上本次印度洋板塊向北運動,擠壓歐亞板塊、造成青藏高原的隆升而形成的特大地震,更是在全球范圍內都屈指可數的特大規模的地質運動。幾乎在全世界的人們都知道了中國汶川「5.12特大地震」的同時,也都知道了中國四川「龍門山地質斷裂帶」這一形象概念。因此,如果說以前的「龍門山國家地質公園」還僅僅只是眾多「國家地質公園」中的一個較為專業、少為人知的普通名詞,現在則已經是一個名副其實、舉世矚目的世界級形象品牌。綜上所述,專家建議:從地質科普的角度,可盡快將原「龍門山國家地質公園」申報為「龍門山世界地質公園」。但從旅遊市場開發營銷的角度,則更傾向於將原「龍門山國家地質公園」塑造和重建為「龍門山世界地質運動公園」。主要理由如下:1、「龍門山世界地質運動公園」首先將原「國家級」品牌形象升華為「世界級」品牌形象,強調中國四川龍門山的地質資源與旅遊品位不但沒有因特大地震被減弱,反而在特大地震後得到了更高層次的強化與提升,成為世界范圍內屈指可數的超級地質現象與旅遊景觀。2、「龍門山世界地質運動公園」既強調了世界級的地質科普價值,又包含了由世界級的造山運動所產生的飛來峰奇觀,以及本次特大地震所造成的巨大地質演變現象,同時又巧妙地弱化了地震災害的心理陰影。3、「龍門山世界地質運動公園」既可以理解為地質科普性的「地質運動遺址公園」,從而將地質奇觀、地震遺址等眾多資源與景觀包含在內,予以展現。同時又可以理解為特種性質的「地質運動旅遊公園」。從而將「地質科普旅遊」、「山地旅遊」、「探險旅遊」、「生態旅遊」、「休閑度假旅遊」等眾多高端、大眾、時尚旅遊整合聚集,形成內容豐富、獨具特色的世界級「地質運動公園」旅遊項目,開拓全球性「地質運動公園」旅遊市場。4、用「龍門山世界地質運動公園」的總體品牌形象,可以將原「龍門山國家地質公園」所覆蓋的彭州、綿竹、什邡、汶川、茂縣等區域內的所有地震遺址與旅遊景觀有機統一和整合起來,包裝打造成為一條全新的「龍門山世界地質運動公園」旅遊環線。從而有效拉動與促進整個龍門山沿線受災地區的旅遊產業自救與發展。5、從地質科普的角度申報「龍門山世界地質公園」需要復雜的程序與較長的時間。但從旅遊市場開發營銷的角度塑造和重建「龍門山世界地質運動公園」,則更為快捷與實效。因此可先全力塑造和重建「龍門山世界地質運動公園」旅遊品牌形象,待條件成熟時,再順勢申報正式的「世界地質公園」稱號。6、有關「龍門山世界地質運動公園」的具體項目內容與運作方式,另擬專題策劃與規劃。</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