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植物園
㈠ 黑龍江省森林植物園的地理環境
黑龍江省森林植物園位於哈爾濱市香坊區,佔地面積136公頃,中心位置位於東經126º16′,北緯45º45′。
月季園,佔地5800平方米,以栽植月季品種為主,同時栽植了唐菖蒲、小麗花等植物。目前栽植月季36種數千餘株。主要色系有白色、黃色、粉色、朱紅色、紅色、橙色、二重色、混色等系列。 品種類型上有豐花月季、大花月季、混色月季和藤本月季等類。是我園於2012年新建的又一專類園。
月季園的中心建一帶有雕塑的花壇,外圍的條型坡狀綠地種植著不同顏色的月季,形成色彩紛呈的條狀花帶。 觀果園,位於黑龍江省森林植物園東側,與百花園、五穀認知園為鄰。該園佔地面積2公頃。於2003年建成並對外開放。 觀果園以引進栽培各類觀果植物及瓜類植物為主。品種有山梨、梓 樹、山楂、山皂角、山丁子、山杏、全紅蘋果、櫻桃等60餘種。
園內建有弧狀的拱形藤架長廊。葫蘆、絲瓜等藤本植物蜿蜒攀附而上。沿著石路隨處可見山梨、山裡紅、山楂、山杏、花楸、忍冬等。最具農村氣息的三角形藤架。一根根成熟了的苦瓜、南瓜掛滿藤架。觀果植物不僅可供觀賞,又能招引鳥類,給植物園的園林景觀帶來美化作用。 薔薇園,佔地2.5公頃。其主要引種栽植了歐洲花楸、金老梅、銀老梅、多季玫瑰、草原櫻桃等薔薇科植物。共20餘個品種。每年的7、8月份,百合花競相開放。百合花的花色以黃、橙黃、乳白等顏色為主色調,由各種幾何圖形組成不同的色塊。
㈡ 濟南的植物園和泉城公園什麼關系
現在的泉城公園是原來的濟南植物園,就在經十路山東大學趵突泉校區斜對面。現在講的植物園,是那個新建的,地點在章丘,不過說實話新植物園就像在農村圈了塊地,沒意思,去玩吃飯都不方便!
㈢ 植物園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金象山適合冬季去玩,春天還是去新植物園吧,去那裡又不復雜,幹嘛跟團啊,自己去就行,有公交車到的,門票好像是30來吧,具體忘記了
㈣ 談談用於居住區植物造景的植物種類、造景原則、和方法
居住區是城市中集中布置居住建築、公共建築、公共綠地、生活性道路等居住設施,為城市居民提供生活居住,從事社會活動的場所,是居民最直接的生活空間。居住區環境的好壞直接關繫到居民的生活質量。隨著經濟的發展,居民越來越追求舒適、優美、健康的居住環境。豐富的植物景觀不但能豐富園林空間、美化環境、賦予居民生活情趣,而且具有凈化空氣、改善小環境、遮陽、隔聲、防塵殺菌等作用,正好能解決居民的這些需求。國內居住區植物造景的理論思想來源於國內傳統造園藝術和當今國外的植物造景手法,「古為今用,洋為中用」還沒有一個完美的結合點,對居住區植物造景的發展趨勢是個值得思考和努力探索的問題。
1、國外植物造景動態
源於人類征服一切的思想,法國、義大利和荷蘭等國的古典園林中,植物景觀多半是規則式,植物被整形修剪成各種幾何形體及鳥獸形體,以體現植物也服從人們的意志,當然,在總體布局上,這些規則式的植物景觀與規則式建築的線條、外形、乃至體量較協調一致,有很高的人工美的藝術價值,但缺少自然的感覺,顯得生硬、呆板。另一種則是自然式的植物景觀,由於東西方文化藝術交流,受東方特別是中國山水園林的影響,英國出現自然風景園林,模擬自然界森林、草原、草甸、沼澤等景觀及農村田園風光,結合地形、水體、道路來組織植物景觀,體現植物自然的個體美及群體美,從宏觀的季相變化到枝、葉、花、果、刺等細致的欣賞。自然式的植物景觀容易體現寧靜、深遙、活潑的氣氛。隨著各學科及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藝術修養不斷提高,加之,不願再將大筆金錢浪費在養護管理這些整形的植物景觀上,人們嚮往自然,追求豐富多彩、變化無窮的植物美,於是,在植物造景中提倡自然美,創造自然的植物景觀已成為新的潮流。1960年後,英國很多中產階級搬入了具有小花園的私人住宅,於是按主人不同愛好及年齡,創造了各種小花園布置,如微型岩石園、微型水景園、微型台地園、牆園、花境、小溫室等,並相應地培育了與這些微型植物景觀相適應的低矮的植物材料。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商業性需要,將植物景觀引入室內已蔚然成風,耐蔭的觀葉植物、無土栽培技術大為發展,有無漂亮的室內外植物景觀已成為一些賓館級別評比的重要條件之一,為了提高商業談判的效果,有專門出租的辦公大樓,大樓中有底層花園、屋頂花園、層間花園。透過辦公室的落地玻璃窗,看到四周和諧、安靜的植物景觀,創造了良好的商業洽談環境。所有這些都體現了人們嚮往重返自然,在植物的景觀中滿足自己賞美,並置身於清新、幽靜的環境中來消除疲勞,恢復精神和體力。要創造出豐富多彩的植物景觀,首先要有豐富的植物材料。一些經濟發達的西方國家,本國植物不夠用,就派員到國外搜尋植物,大量引入應用。英、法、俄、美、德等國就是在19世紀大量從中國引走成千上萬的觀賞植物,為他們植物造景服務。就以英國為例,原產英國的植物種類僅1 700種,可是經過幾百年的引種,至今在皇家植物園丘園中已擁有50 000種來自世界各地的活植物。
2、國內植物造景現狀
2·1國內傳統植物造景藝術理論
中國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在幾千年持續發展的過程中,孕育出源遠流長的中國園林體系,同時還在繼續孕育一枝以園林植物造景的藝術奇葩。國內傳統植物造景藝術理論要求植物造景自然,但不是自然主義,而是「虯枝古干,異種奇名,枝葉扶疏,位置疏密,或水邊石際,橫偃斜卧,或一望成林,或孤枝獨秀」,務求樹木姿態和線條顯示自然天成,又要表現繪畫意趣,常以一享一木、一石一草構圖,一方疊石代巍峨高山,一泓水示江河湖泊,室內案頭置以盆景玩賞,再現咫尺山林。由於園林建築在園林中所佔比重甚大,再加上假山和水池充斥其間,從總體而論,植物在園林中仍處於配角的地位,僅起點綴作用。
2·2國內植物造景的傳統手法
在長期的實踐中,國內形成了一套傳統的園林植物配植及造景手法,注重植物的觀賞特性,根據建築和山水環境特點,結合植物生態習性和風韻美配置植物,在布置植物時,常把植物材料的生態特性和形態特徵作性格化的比擬和聯想,提出「貴精不在多」,花木以孤植或3~5株叢植為主,善用岩石結合假山砌築花台,還重視攀援植物、藤本植物運用和植物與岩石的結合,力求畫意。
2·3國內對植物造景的認識
國內對園林植物造景有2種觀點和做法。一種是重園林建築、假山、雕塑、噴泉、廣場等,而輕視植物,認為中國傳統的古典園林是寫意自然山水園,山水便是園林的骨架,挖湖堆山理所當然,而植物只是毛發而已。部分人在園林建設中急於求成,而植物需要有較長時間的生長才見效果,可是挖湖堆山,疊石築路,營造亭、台、樓、閣則見效快,由此也助長了輕視植物造景的傾向,使本來就很有限的綠地面積得不到充分利用。有的在真山上疊假山,假山愈疊愈高,疊得收不住頂,有的將不同質地及顏色的石料,犬牙交錯,粗糙地堆砌在一起,猶如刀山劍樹。遺憾的是,有些建國後建起來的植物景觀比例較大的新公園,也在這股風中大興土木,築台建亭,而且建築體量愈來愈大,將本來的單體建築擴大到建築群,減少了綠地面積。最不能容忍的是在景點周圍隨意建造大體量的高層建築,以致破壞了園林景觀。近年來興起噴泉,有的追求噴得高,有的亂擇地點,竟然在原來景觀很好的湖中設噴泉,破壞了湖中倒影美景。另一種觀點是提倡園林建設中應以植物景觀為主,認為植物景觀最優美,是具有生命的畫面,而且投資少。自從我國對外開放政策實施後,很多人有機會了解西方國家園林建設中植物景觀的水平,深感僅依靠我國原有傳統的古典園林已滿足不了當前遊人游賞及改善環境生態效應的需要。因此在園林建設中已有不少有識之士呼籲要重視植物景觀,植物造景的觀點愈來愈為人們所接受。近年來,不少地方園林單位積極營造森林公園,有的已開始嘗試植物群落設計,相應的部門也紛紛成立了自然保護區、風景區。另一方面,園林工作者與環保工作者相互協作對植物抗污、吸毒及改善環境的功能作了大量的研究。但與國外園林水平相比,還是存在著較大的差距。首先,我國園林中用在植物造景上的植物種類很貧乏。如國外公園中觀賞植物種類近千種,而我國廣州也僅用了300多種,杭州、上海200餘種,北京100餘種,蘭州不足百種。我國植物園中所收集的活植物沒有超過5 000種,這與我資源大國的地位極不相稱。其次是觀賞園藝水平較低,尤其體現在育種及栽培養護水平上。一些以我國為分布中心的花卉,如杜鵑、報春、山茶、丁香、百合、月季、翠菊等,不但沒有加以很好利用,育出優良的栽培變種,有的甚至退化得不宜再用了。最後,在植物造景的科學性和藝術性上也相差很遠,我們不能滿足於現有傳統的植物種類及配植方式,應向植物分類、植物生態學等學科學習和借鑒,提高植物造景的科學性和藝術性。
2·4國內居住區植物造景存在的問題
2·4·1綠化設計中忽略「以人為本」由於商業的影響,國內房地產商總是用所謂的「形象工程」來欺騙園林知識相對缺乏的居民,並沒有做到「以人為本」,在居住區入口或比較明顯的地方,植物造景考慮的不是植物造景的科學性和藝術性,而是植物造景的含金量。比如,許多房地產不惜重金引進大量昂貴的大規格加拿利海藻等大樹、名樹來提高居住區植物造景的含金量,而對宅旁綠地就只是輕描淡寫,一片草坪稍稍點綴一點整形小灌木,基本談不上植物造景。而宅旁綠地同居民關系最密切,是居民使用最頻繁的室外空間,是居民每天必經之處,帶「半私有」性質,最受居民喜愛和愛護,需要更豐富優美的植物景觀。
2·4·2軟質景觀與硬質景觀嚴重失衡,忽略生態效應許多居住區園林綠化者或決策人員的園林植物造景意識不強,在少得十分可憐的可綠化空間里,不是以植物造景為主,卻硬是加上亭台樓閣、假山疊石等無生命的景觀,他們沒有從保護環境、改善生態的角度對植物進行合理的配置和造景設計,沒有考慮城市綠色空間應具有的多樣化功能,而是注重表面美觀和造價以求較高的取費標准,注重硬質景觀在圖紙上的豐富表現,以求迷惑市民和迎合房地產商的求快、求新、求超越的心態。片面追求硬質景觀,使人們所期望的自然環境和寧靜愜意的社區氛圍不能得到充分體現。
2·4·3忽略人文環境,忽略意境美中國古典園林中植物造景最大優點就是充分結合人文環境,追求意境美,而現在許多房地產企業沒有配備園林綠化專業人員,決策人員在居住區園林綠化方面追求形式美與色塊圖案美、繪圖時的平面效果和效果圖的好壞。因此,許多景觀設計師為了迎合他們的口味,在為居住區設計植物景觀時根本不對當地的人文環境做任何調查,完全不考慮人文環境因素,忽略園林意境美,刻意追求形式美、色塊圖案美,為了畫好平面效果圖和立體效果圖,設計師們甚至寧可放下專業知識的學習,而不惜一切時間學習電腦繪圖軟體。
2·4·4居住區植物造景缺少特色居住區植物造景設計時存在跟風現象,不注重植物造景的特色。90年代大連市大量以草坪進行植物造景,然後全國范圍內掀起草坪植物造景風。後來,發現大量草坪養護困難並且生態效益不理想,有人開始以大量使用模紋色塊來植物造景,結果全國又掀起了一股模紋風,導致一時全國范圍內模紋色塊植物的短缺。隨著生態景觀提出,又出現了密林熱、疏林熱,植物造景缺少特色。
3、居住區植物造景發展趨勢
3·1居住區植物造景人性化
所謂人性化就是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人是居住區的主體,居住區的一切都是圍繞著人的需求而進行建設、變化的,不斷趨於文明和理性的社會越來越關注人的需求和健康,植物造景要適合居民的需求,也必須不斷地向更為人性化的方向發展。人們進入綠地是為了休閑、運動和交流。因此,居住區綠地植物造景所創造的環境氛圍要充滿生活氣息,做到景為人用,可以說,植物造景和人的需求完美結合是植物造景的最高境界。
3·2居住區植物造景生態化
生態環境是以人類為主體的整個外部世界的總體,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能量基礎、生存空間基礎和社會經濟活動基礎的綜合體。21世紀是注重人與環境和諧發展的生態時代,人們開始更多地關注居住區綠化的生態效益,這就推動植物造景朝著更為生態化的方向發展,以滿足人們對社區功能更高的要求。植物造景生態效益的發揮,主要由樹木、花草和植被的種植來實現。因此植物造景要依據植物的特性和特殊的生態環境來進行。居住區植物造景應注重喬、灌、草復層結構植物群落的建成,最大限度提高單位面積的綠量,發揮生態效益和功能,增加生態作用。居住區綠化在強調平面布局的同時,還要在垂直空間上注重喬灌木與地被植物及草的分層結構搭配,這樣既有利於植物的抗逆性,又達到了多樣化的生態效應,在總體布局中應與整個大范圍空間環境取得一致,形成以小見大的生態系統平衡特性。多採用藤本植物和各式花卉進行牆面、陽台的綠化、彩化,並且充分利用花卉的各種造景形式來點綴,豐富居住區內空間景觀,營造舒適怡人、自然和諧的生活空間。
3·3植物造景立體化,特別是屋頂花園綠化
屋頂綠化帶給人們的視覺效果是綠草如茵、花木扶疏、四季青翠、清新宜人的。其綠化作用也是多方面的:它可使屋頂住宅的室內溫度得到改善,屋面的隔熱保溫效果明顯提高;保護建築物免遭高溫、紫外線等的損害,有利於延長其壽命;屋頂綠化還可凈化空氣,調節城市氣候,緩解熱島效應等。無庸置疑對於有建築「第五立面」之稱的屋頂進行綠化,是城市三維立體綠化的重要部分,也是城市環境景觀的一大飛躍。
3·4園藝化
這里所指的園藝化不是指法國、義大利和荷蘭等國的古典園林中植物被整形修剪成各種幾何形體及鳥獸形體,以體現植物也服從人們的意志,而是指利用引種馴化等園藝技術培育出大量的優良品種用於植物造景,或者運用園藝設施配合植物造景。
㈤ 東營市工農村到植物園怎麼走坐哪路公交車
公交線路:18路 → 121路,全程約33.0公里
1、從工農村步行約1.9公里,到達勝釆二中隊站
2、乘坐18路,經過23站, 到達新世紀人才市場站(也可乘坐9路)
3、乘坐121路,經過21站, 到達育才學校站
4、步行約620米,到達東營鹽生植物園
公交線路:168路,全程約46.4公里
1、從工農村步行約3.5公里,到達凈化站
2、乘坐168路,經過15站, 到達市公交公司站
3、步行約1.4公里,到達東營鹽生植物園
㈥ 石家莊植物園門票對60歲以上的農村老人又優惠嗎
60歲以上老人憑證件可以享受半價優惠,需要證件。
㈦ 在城郊租用農村的土地搞園藝栽培,如何辦理相關手續
你所提及的「租用農民土地」也就是當前正在探索與實踐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因你所述該范圍用地系城郊,如果我沒說錯的話應該屬於城市規劃區范圍之內,從嚴格意義上講,考慮到後期城市拓展用地拆遷等方面的因素,城市規劃區范圍內的建設用地及其他土地的使用權是不允許流轉的(帶有一定的地方色彩)。如允許流轉,因系農用地流轉請到當地農業部門(農發局)辦理相關手續(申請辦理手續時會告知你必須具備哪些相應的資料),同時將相關材料送同級國土資源部門(內設耕保科)備案即可。
㈧ 在農村生活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大部分爸媽都為了孩子讀書搬到了城裡的小小學區房,而今天要介紹的屋主@王暖暖,同樣是為了兩個孩子,從北京城裡的一個花園洋房搬到了北六環外的農村。兩個孩子上著村裡的小學,每天上學路上可以見到牛和羊,而她自己每天送完孩子上學就可以爬個野山,村裡菜園很多還有雞舍,過上了這種與大流相逆的生活,她這么說道「家裡不需要擁有電視,孩子們不是在商場長大,下鄉養娃的新生活,每天都很喜悅和自在。」
她在北京市昌平區租下這個房子,此前是一個十分狼藉的水泥平房,但經歷了化腐朽為神奇的改造後,這個房子如今有著明亮通透的大廚房和大客廳,灑滿陽光種滿植物的陽光房,還有一個成為兒童游樂場的大院子。並且家裡安裝了地暖,也在吊頂做了一個空氣熱源泵的保溫層,「農村冬天會很冷」的問題不復存在。
改造前
改造後
▲ 早晨在卧室看出去的樣子。
Q2 村裡生活最讓你著迷的是什麼呢?和城市生活有最大的差別是什麼?
其實我們以前的房子是那種一層帶院子的花園洋房,本以為已經是一層了,應該很接地氣,但和村裡比起來還是不一樣。住在村裡和出去旅行住農家院的感覺也不一樣,這種家的安靜、踏實、安定只有長久住在村裡才能體會。我們睡覺很早,孩子們八點就睡了,早上也起很早。最近天氣暖和,我家老大六點半就自然醒,醒了後就去院子澆澆水,生活狀態也更好了。
Q3 很多人會覺得住在農村在方便程度上一定會不比城市,你覺得生活在村裡有不方便的地方嗎,不方便在?
完全不會,搬過來時我感覺可適應了,完全不用過度。小時候我家住四合院,姥姥家就在胡同里,街坊鄰居都是同學,現在搬來村裡了,我感覺就像回到了小時候,孩子們也不用看管,村裡到處都是伴,特別省心。而且,我們這邊社區已經很成熟,隨著家長增多,飯館、咖啡館、瑜伽館,什麼都有,社區生活也豐富。我們對食物要求很高,在城裡時也很少去超市買肉菜蛋奶,都是找有機配送,村裡有機蔬菜發展很好,加上現在網購也方便。總之,住村裡比以前在城裡自在多了,早上送完孩子就爬個野山,感覺更回歸生活,也更落地了。
▲ 「送完哥哥上學帶著小妹逛早市,早市上都是村裡自己種的,我舉著相機拍,賣菜大爺問我拍什麼呢?我說這多好看吶,大爺笑起來。」
Q4 你把孩子送來村裡讀書嘛,會對他們有期待嗎?
我不想他們成為看著電視在商場里長大的孩子,我就期待他們成為自己,活出自己,有自己想要的就去實現,這就是我們來村裡上學的目的。
▲ 孩子們在村裡玩野冰騎車亂跑,玩得野也玩得嗨。褲子衣服玩臟了可以再洗,但童年如果規規矩矩,以後想補都補不回來。
㈨ 石家莊植物園附近有什麼別墅
.
別墅本來就非常少,單就別墅而言,上海、重慶、南京、北京、廣州比較多,有很多省會城市連別墅都沒有。目前買別墅,建議委託當地的房屋中介公司去找找看,最好提前給中介的經辦人員小費,在運氣很好的情況下,才可能有機會買到二手別墅。
別墅價值體現不單是按每棟建築面積,價格差關鍵是容積率大小,如:容積率0.30左右比容積率0.60左右的別墅,每平方米價格要高出一倍左右。別墅一般佔地均在2畝左右,直轄市及省會城市的別墅目前在3000W左右,但低於1500W就可以肯定不是別墅啦。如只是周末住住,選偏遠的農村別墅性價比最好。
國土資源部對別墅的定義:是指獨門獨戶獨院,兩至三層樓形式;佔地面積又相當大,容積率又非常低。
別墅是包括地下層在內的最多三層的獨棟住宅形式,帶室內車庫。像很多亞別墅、類別墅,如:「四層單棟洋房」、「雙拼、聯排排屋」、「疊加小高層」都是高檔住宅,也叫排屋、洋房,不屬於別墅。
別墅(Villa):「口」
雙拼(Two Family House):「日」
排屋(Town House):「目」
排屋有公攤面積,中間有共體牆。別墅是沒有公攤面積的,別墅花園佔地面積在房地證上有土地使用權面積的。
別墅的買賣雙方合同一般都有註明:
1、本商品房戶型為:別墅;
2、獨立別墅所屬地塊(包括別墅佔地)佔地面積???平方米。
容積率是指建築總面積與建築用地面積的比。例如,在1萬平方米用地的土地上,有4000平方米的建築總面積,其容積率為0.4。
規劃對低密度住宅的大體標准概念,高層低密度住宅容積率不大於2.2;多層低密度住宅容積率不大於1.2;排屋(Town House)容積率不大於0.7;別墅(Villa)容積率不大於0.35。
2006年5月31日,國土資源部發布通知,「中國一律停止別墅類房地產項目供地和辦理相關用地手續,並對別墅進行全面清理。」同時明確,聯排、雙拼以及Town House等低密度住宅不屬於別墅范圍,而被劃入高檔住宅范圍。隨著土地資源的稀缺,政府對市場供應量的控制必將引發別墅(Villa)在售項目的價格高漲。
自停批別墅用地的政策出台以來,土地資源的稀缺性便成為別墅的最大賣點。而兼得城市生活便利與低密度住宅形態雙重特點的別墅,更是日趨絕版之勢。土地資源的不可再生,決定了別墅產品相對其它住宅產品而言,更能保值增值。尤其是高爾夫別墅產品,在國家對「別墅和高爾夫用地雙禁」政策下,高爾夫別墅資源更顯嚴重稀缺,使其更具大幅度的升值潛力。在美國、澳大利亞、東南亞等地區,高爾夫別墅的平均升值幅度是其他別墅項目的6倍。
中國各級城市早已沒有新建或者在建的別墅樓盤了,以前拿了土地還沒開發的,已沒有了。目前因不能開發別墅項目,也只能開發排屋、洋房類的高檔住宅。 所以,把別墅定義搞清楚就知道了。
現在有開發商採用外觀以別墅整體設計的2套雙拼,賣給客戶後再改成1套別墅,來規避政策上帶來的風險及稀缺問題。特別是外觀設計整棟的二層雙拼,整棟二層雙拼容積率低於三層的別墅容積率,這個方法也很不錯,但容積率低的整棟雙拼改造別墅也會比容積率高的別墅品質及價值要高。
找石家莊的別墅,網路一下:石家莊別墅 找一下就能找到。鏈接:http://www..com/s?wd=%CA%AF%BC%D2%D7%AF%B1%F0%CA%F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