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興龍背山森林公園
『壹』 請問宜興龍背山森林公園要門票嗎多少啊,還有我看見有說不要門票了。是真的嗎謝謝
是真的。宜興的龍背山森林公園是免費的,但是院內的游樂園要收錢的。
龍背山森林公園位於宜興城區南側,佔地550公頃,園內丘陵起伏,植被茂密,潭、池、溪、澗,碧水清冽,文化積淀十分豐厚。
全園以文峰塔為制高點,塔高108米,登塔四眺,盡可飽覽宜興西氿勝景和銅峰秀色。園內建設的歷史名人、科教名人、文藝名人三館,承繼歷史文脈,展示當今宜興籍兩院院士等科技精英的文藝巨擎的神韻與風采。
(1)宜興龍背山森林公園擴展閱讀:
宜興龍背山森林公園的景點:
1、聽秋軒:
聽秋軒,位於宜興城南門外龍背山麓顯親寺內。天啟七年(1627年),僧真誠募資重修。崇禎九年(1636年)捐金浚放生池,邑人曹應秩(官河南兵備道)為記。楹聯:(上)虛檻招雲集;(下)風廊倚水清。
2、西石亭:
西石亭,一名西亭埠、石亭埠、梅花塢、復古亭。位於宜興城南龍背山區。此地昔產蘇梅,枝桿奇古。至明代,邑人吳仕(四川參政)復購地植梅,建別業而居,築亭稱「西石亭」。
楹聯:(上)梅萼破香知臘近;(下)柳梢含綠認春歸。
3、射虎亭:
射虎亭,位於宜興城南龍背山區一山崗。此地俗稱「老虎墩」,晉代征西將軍周處射白額虎於此。
相傳古時龍背山區山高林密,為虎狼出沒之所,尤其是白額猛虎,屢傷人畜,危害百姓。周處決心射殺猛虎,為民除害。一天,他背弓囊矢,來到此墩密林深處。一會兒,那吊睛白額虎嘯風而至。周處不慌不忙,滿弓疾箭,一箭即中白額虎咽喉,為民除卻一害。地方人士便在墩上建「射虎亭」,以資紀念。
楹聯:(上)射虎亭荒風自烈;(下)斬蛟橋在水仍流。
『貳』 宜興的龍背山森林公園門票多少錢
宜興的龍背山來森林公園是免源費的,但是院內的游樂園要收錢的。
龍背山森林公園位於宜興城區南側,佔地550公頃,園內丘陵起伏,植被茂密,潭、池、溪、澗,碧水清冽,文化積淀十分豐厚。全園以文峰塔為制高點,塔高108米,登塔四眺,盡可飽覽宜興西氿勝景和銅峰秀色。園內建設的歷史名人、科教名人、文藝名人三館,承繼歷史文脈,展示當今宜興籍兩院院士等科技精英的文藝巨擎的神韻與風采。
『叄』 有誰知道宜興龍背山森林公園坐幾路公交車到那個站台下啊
1.實驗中學-公交車站
途經公交:宜興109路; 宜興110路; 宜興113路; 宜興19路; 宜興3路; 宜興9路
460m
到這去
2.老年公寓-公交車站
途經公交:宜興109路; 宜興110路; 宜興113路; 宜興19路; 宜興3路; 宜興9路
492m
到這去
3.富卓苑-公交車站
途經公交:宜興113路
767m
到這去
4.市政府(建設局)-公交車站
途經公交:公交1路; 公交6路; 宜興103路; 宜興5路
767m
到這去
5.荊陽新村-公交車站
途經公交:宜興109路; 宜興110路; 宜興19路; 宜興3路; 宜興9路
805m
到這去
6.供電局-公交車站
途經公交:公交1路; 公交6路; 宜興103路; 宜興5路
829m
到這去
7.廣電大廈-公交車站
途經公交:公交112路; 公交12路; 宜興116路; 宜興181路; 宜興3路
831m
到這去
8.怡豐花園-公交車站
途經公交:公交1路; 公交6路; 宜興103路; 宜興5路
873m
到這去
9.南郊花園-公交車站
途經公交:公交112路; 公交12路; 宜興109路; 宜興110路; 宜興113路; 宜興116路; 宜興181路; 宜興19路; 宜興9路
981m
到這去
10.公安局-公交車站
途經公交:公交247路; 公交6路; 公交8路; 宜興114路; 宜興20路
1km
到這去
『肆』 有誰去過宜興的龍背山森林公園啊,來介紹下澀
龍背山森林公園有宜興身份證就免費,沒有的話好像25吧
陶瓷博物館本人也沒有去過,不知道的
『伍』 宜興龍背山森林公園導游詞
各位遊客:上(下)午好! 龍背山森林公園歡迎大家的光臨。我是公園的導游**,大家可以叫我小*。今天能為各位遊客講解,也是一種緣份,我會盡我所知為大家講解,也希望各位能喜歡我的導游講解。 首先迎接我們的是「飛流直下三千尺」的壯觀景象,這一規模宏大的人造瀑布,由四組高5米,長178米的瀑布群組成,人稱「華東第一大瀑布」。 下面,我們要坐電瓶車先瀏覽一下公園的生態環境。公園佔地550公頃,近萬平方米的草坪以及桂花園,杜鵑園,薔薇園坐落在青山綠水之間,使園內白天鳥語花香,綠樹成蔭,野鴨自由戲水,和平鴿悠閑散步;晚上蛙聲纏綿,蛙叫,蟲鳴的交響曲使人進入甜蜜的夢鄉。 在我們的右側是硯池,筆墨紙硯的硯,我們聰明勤勞的宜興人,千百年來,飽蘸硯池水畫出了一幅幅錦綉江南魚米之鄉的美麗畫圖。 公園是一座融觀賞、餐飲、健身、休閑、娛樂和教育為一體的綜合性公園。那麼,為什麼叫龍背山森林公園呢?龍背山,有兩種說法。一說龍背山原名紅盪山,是銅官山向東連綿起伏的筱嶺山、龍潭山、滄浦山、梅嶺山等蜿蜒至東氿之濱十多個小山丘的總稱。它猶如一條長長的青龍卧伏在陽羨古城南郊,故稱「龍背山」。另有一說:相傳在晉朝,宜興出了一條蛟龍,經常發蛟水禍害百姓,其時,南山出了一隻白額猛虎,也常傷人;加上一名惡少周處危害鄉鄰,宜興人稱之為三害。單說這條蛟龍有一年發了一次特大的蛟(我們宜興人稱山洪暴發為發蛟。)大水一直淹到銅官山腳下,洪水退後,留下兩個大水塘,各有三畝地左右大,久旱不涸,終年不竭,據傳是蛟龍的兩只前爪抓出來的。後來,蛟龍,猛虎被周處斬殺了,但這一帶蜿蜒起伏的山岡形似蛟龍伏著的背脊,故稱「龍背山」。那兩個水塘則叫做「上龍潭」和「下龍潭」。 前面我們要經過的是桂花園,園中種植了金桂,銀桂,丹桂,四季桂等名種。 杜鵑園在迎接我們了,園內種植了中鵑,西鵑,台鵑(也叫毛鵑),日本鵑等幾十個品種。 不知不覺間,我們的車要到站了,請大家帶好隨身物品,別遺忘在車上。下面我要帶大家參觀科教名人館,歷史名人館,藝術名人館和文峰塔。 龍背山歷來就是宜興人心目中的「風水寶地」、「活龍地」。宜興民間流傳著這樣的歌謠:「龍背山有四隻腳,墳墓葬到一隻腳,代代高官封侯爵,榮華富貴千鍾祿。」歷代名臣賢將都想在這里佔一席之地。因此,龍背山區的名人墓葬比比皆是。據不完全統計,象徐溥,吳炳,胡松年,蔣之奇,吳仕等人的墓就有30多處,連三國時吳主孫策的母後也葬在龍背山的梅花墩。到了明代,龍背山的風水就更好了,明嘉靖年間,宜興知縣方逢時(又叫方孝岳),深知天文地理,他看到龍背山確是「活龍地」的風水寶地,宜興不但要出狀元,宰相,還可能要出幾代帝王。出於忌妒,他便命人在龍背山上挖了一條溝,破了此處好風水。從此,龍脈斷了,龍頭被砍了。所以,你若問龍背山的龍頭在哪兒?誰也說不清。當然,這只是傳說,宜興歷代人文薈萃,人才輩出確是史實。 現在,我們要參觀的是科教名人館。 宜興是著名的教授之鄉。國內教育界有「無宜不成校」之譽。也就是說,大凡學校,總能找到宜興人在那裡教書或學習。宜興有以周培源為代表的兩院院士及科技界名人。有以蔣南翔為代表的一批大學校長。學者教授不勝枚舉。 本館共分教授廳,海外廳,導師廳和院士廳四個展廳,請大家隨我逐廳參觀。 我們告別了科教名人館,下面要參觀的是歷史名人館。歷史名人館分為宰相廳,狀元廳,將軍廳,進士廳,群賢廳和僑寓廳等六個廳。 根據宜興歸徑駱駝墩考古發掘報告記載,早在7000多年前,宜興先民就在這里繁衍生息,點燃了文明之火。千百年來,在吳楚文化與中原文化交融的基礎上,宜興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陽羨歷史文化」。許多傑出人物更是名垂青史,光耀千秋。 「進士廳」。從隋朝開始,中國實行科考制度。從唐朝開始,宜興見於史籍記載的進士就有385人。這對於當時只有二、三十萬人口的小小宜興縣來說,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尤其突出的有宋代佘中,邵剛,邵材「一邑三魁」的盛譽;明代曹家父子進士,杭家兄弟進士的榮耀;清代儲家「五鳳齊飛」,徐家「一門三翰林」的美談等等。請各位細心參觀。 「狀元廳」。狀元,榜眼,探花,是會試中的優秀者參加殿試時皇帝御筆親點的前三名。宜興歷史上有四人中的狀元。而取得榜眼,探花者,取得會元,解元者共有70多人。 狀元並非都是「天才」,他們大都是通過刻苦努力才取得優異的學習成績,他們是宜興莘莘學子的楷模,是老百姓心目中的治國之才。 「宰相廳」。宜興歷史上從東漢到明末,共出過十個宰相。這裡面還有不少故事。據傳說,在周延儒兒童時期,徐溥已是宰相,徐相爺在宜興城的蛟橋立下了一座牌樓,經過牌樓,必須文官下轎,武官下馬才能通過。小小年紀的周延儒很不服氣。有一天,當徐相爺的轎子通過牌樓時,他坐在路中擋住去路,徐相爺問他為何擋道,他說:「你把牌樓建在這兒,將來我的牌樓立在哪兒?」徐相爺說「如果你能連中三元(解元,會元,狀元),我把牌樓拆了讓你。」一句戲言,卻激勵著周延儒奮發努力,最終也成了宰相。他的牌樓建在當時的文廟前,其用材,氣勢和體積在全國也屬少有,可惜的是文革期間被毀掉了。 廳中展櫃中有詳細的資料,如果哪位有興趣,可以對歷史再研究一番。 「將軍廳」。宜興不僅出了許多位宰相,狀元和進士,還出了領兵打仗的將軍。其中周處是陽羨第一人物,周處除三害的故事傳遍全國。周處的兒子周 「三興義兵」,才有了「義興」的地名。陳慶之是南北朝時期的著名軍事家,毛澤東同志對他都非常神往。還有明朝兵部尚書盧象升,文武雙全,久經戰陣,在中國歷史上都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群賢廳」。宜興的名人在各個領域都有。許多人雖然沒有成為名公巨卿,但他們以自己不懈的努力,在自己所喜愛的領域,同樣對社會,對文化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本廳展出的12個人,只是眾多宜興賢人中的部分代表人物。他們中有佛學家,有水利專家,有畫家,有書法家,有戲劇家,有詞人及詞學家等等。請大家細細地參觀吧。 「僑寓廳」。宜興人傑地靈,風景秀麗,吸引了許多文人墨客和名家來宜游覽和居住,同時給宜興留下了許多故事和美談,也留下了不少文物古跡。 據載,秦始皇到宜興封禪南嶽,南嶽寺因此而得名;三國時孫皓派司馬董朝來離墨山立「國山碑」並封禪中嶽;南北朝梁代宜興太守任昉為宜興的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留下了全國十大釣台之一的「任公釣台」供人參觀游覽;唐代李蠙,北宋李綱,南宋李曾伯先後寄居善卷寺讀書,做官後修饍善卷寺,留下了「一人轉世三宰相,三生造寺一姻緣」的美談;宋代抗金名將古戰場的遺跡;蘇東坡多次到宜興,還買田置產,辦學堂,留下了古跡「東坡書院」,最難能可貴的是蘇東坡送給閘口邵家的西府海棠,至今仍枝繁葉茂,年年開花;明代江南四才子中的唐伯虎,文徵明等都到宜興並留下了詩句,文徵明還為玉女潭景點寫下了「玉潭仙居記」~~~這兒展出的只能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也許各位還在回味著歷史名人館中的名人故事,故事實在太多了,各位在宜興其他景點參觀游覽時還會聽到許多。 現在,我們要登「文峰塔」。據《重刊宜興縣舊志》載,文峰塔原名承雲塔,明代萬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造,原址離這兒不遠。據風水先生說,按八卦方位看,這兒風水很好,建塔後,宜興參加科舉考試和中舉的人會越來越多。明代是我市科舉考試的鼎盛時期,全宜興考中的進士有136人,擔任宰相的就有6人。承雲塔是明代宜興歷史文化興旺發達的象徵和重要標志,是宜興歷史上的又一座豐碑,是宜興人民的驕傲。文峰塔塔高九層,108米,總用地面積2950平方米,為漢唐風格的四方塔,古樸典雅,是整個公園的制高點,晚上在燈光的映照下,是一座通體透明的七巧玲瓏寶塔。塔內配置了電梯與步行樓梯,各位可根據自己的體力情況選擇電梯還是步行,在塔內,大家可以領略宜興的歷史,民間故事,名勝古跡和歷代名人事跡。登高遠望,可一覽我市優美迷人的自然風光。 我們下面要參觀的是文藝名人館,館內分為四個廳。 「美術廳」。宜興既是「教授之鄉」,又是「書畫之鄉」。宜興人在現代美術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對中國畫壇及現代美術教育產生過深遠影響。著名的有徐悲鴻、吳大羽、吳冠中、錢松岩、徐明華、范保文、芮金富等。 「文藝廳」。本廳介紹了21位新聞界,電影戲劇界,器樂界名人以及作家,學者,詩人,還有一位中國溶洞旅遊資源開發第一人儲南強先生。 「陶藝廳」。宜興是中國的陶都,早在原始社會新石器時代就巳開始制陶。制陶歷史之長,陶瓷品種的齊全在全國乃至全世界都是首屈一指的。從春秋戰國時期的「造缸先師」范蠡,到第一位紫砂壺名家供春;從東坡提梁壺到第一位制壺女藝人楊鳳年;從邰大亨的一壺換一命到一代紫砂工藝大師顧景舟,留下了許許多多美妙的傳說。以紫砂陶、均陶、精陶、美彩陶、青瓷「五朵金花」為代表的陶瓷藝術,奠定了陶都的基礎。從古至今名師輩出,這里介紹的也只是眾多名師中的一部分。 我們剛才參觀了三館一塔,經過了二園,現在要經過薔薇園,完成整個公園的游覽。 各位遊客,公園的游覽到此結束了,講解過程中有不當的地方,敬請批評指正,謝謝各位的配合,歡迎再次光臨龍背山森林公園。 最後,祝大家一路平安,萬事如意。 謝謝大家。
『陸』 寫宜興龍背山公園劃船的作文
龍背山森林公園,座落在風水寶地宜興,是華東地區一顆閃亮的明珠。公園里,好一派山清水秀、風景如畫的風光,令遊人戀戀不舍。
走進公園,只聽得「嘩嘩」的瀑布聲,抬頭一看,是被稱為「華東第一大瀑」的人工瀑布。這瀑布是由4組高5米長178米的瀑布組成,彷彿是從織布機上瀉下來的寬副白練。那「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氣勢,無不令遊人嘖嘖贊嘆。
走進公園後向南走,青翠欲滴的樹木鬱郁蔥蔥,不管走到哪兒,都能聽到小鳥那歡快的歌唱聲,我想到它們一定也在為這山清水秀,人鳥和諧共處的美好居住環境而感到滿足吧!聽老師說,龍背山森林佔地面積約550公頃,草坪就有近萬平方米。深呼吸一口,一股清新的空氣摻雜著花草的芬芳,給人無限暇想,於是,我的思緒也好像一匹脫韁的野馬,難怪這里成為一塊風水寶地。池塘里,一群小魚歡快地嬉戲著,見到許多小遊客們的到來,都爭著要把自己最活潑的一面顯示給大家看呢1在清澈見底的池塘里,它們玩得更歡了!
『柒』 宜興幾路公交車到龍背山森林公園
你坐12路吧,一直送你到森林公園門口的,也就1元錢
『捌』 從無錫新區站到宜興龍背山森林公園怎麼坐車
一、無直達的公交車,需要中轉一下;
二、中轉如下:
1)、無錫——宜興;
2)、宜興汽車站到宜興龍背山森林公園;
公交線路:城鄉202路 → 公交12路,全程約7.9公里
1、從宜興汽車客運站步行約670米,到達宜興車站
2、乘坐城鄉202路,經過5站, 到達王府站(也可乘坐公交201路)
3、乘坐公交12路,經過5站, 到達廣電大廈站(也可乘坐宜興116路)
4、步行約1.5公里,到達龍背山森林公園
三、因運行會調整,截止2016.10.31日。
『玖』 宜興龍背山森林公園游後感
1、游龍背山森林公園
一跨入公園的大門,一個巨大的瀑布映入眼簾。「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一道道高低錯落的瀑布總長有幾十米,遮掩著暗紅色的巨石,水聲轟鳴,銀花四濺,蔚為壯觀,站在瀑布下,你會覺得陣陣涼意。
往左拐,走過小石橋,一個名叫「硯池」的小湖泊出現在眼前。湖面水平如鏡,湖中有一個小島,島上芳草如茵,真是「白銀盤里一青螺。」硯池的南面,兩山之間非常開闊,極目遠眺,草地碧綠,如絲絨般柔軟,花兒競相開放,飄來沁人心脾的芳香。
繼續向縱深行進,四周林深葉茂。我看了科技館,又玩狀元館,最後來到了文峰塔下。文峰塔共九層,高108米,是一座具有漢唐風格的四方塔,古樸典雅,內設電梯和步行梯。我步行登上文峰塔,真如杜甫所說:「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登高遠望,東、西兩側,整個公園美景盡收眼底;放眼西邊,104國道、寧杭高速公路、新長鐵路橫跨南北;遠眺北面,整個宜興城區一覽無余。
美麗的龍背山森林公園,我喜歡你!
『拾』 宜興陶都大飯店到龍背山森林公園坐幾路公交車
從宜興陶都大飯店到龍背山森林公園 可以坐 宜興3路 公交車;有4.28公里 共5站到達 。。。
( 還可以坐:宜興107路;宜興1路;宜興183路;宜興102路夜班 公交車到達森林公園 )
宜興陶都大飯店
步行150:1、沿大人巷向東步行34米,右轉進入人民中路 2、沿人民中路向南步行117米,到達王府
宜興3路 ( 金三角車站--工藝學院 )
上車王府上車 5站 :
老幹部大學
錦綉菜場
富強新村
岳堤南苑
下車廣電大廈下車
步行2002米:1、沿人民南路向南步行554米,右前轉 2、向西南步行42米,左轉 3、向東南步行46米,右轉 4、向東南步行139米,右轉 5、向南步行184米,左前轉 6、向南步行28米,左轉 7、步行163米,右前轉 8、向南步行247米,左轉 9、向東步行120米,右轉 10、向南步行100米,左前轉 11、向東步行68米,右轉 12、向東南步行311米,到達目的地龍背山森林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