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萬石植物園好玩嗎
① 廈門萬石植物園好玩么
廈門萬石植物園位於廈門市區東南獅山北面的萬石植物公園,是獨具一格的內公園和植物園的結合體。容這里文物薈萃,自古為游覽勝地,清出名士薛起鳳贊稱「山岩多勝概,萬古獨稱奇」。萃集了廈門大小八景的「天界曉鍾」、「高讀琴洞」、「萬石鎖雲」、「中岩玉笏」、「太平石笑」諸景點,且有百十餘處摩岩石刻。1952年修建了萬石岩水庫,周圍拓建萬石植物園,辟有棕櫚、竹類、蘭花、盆景、葯用植物等二十多個植物區、圃和展覽室、栽培數以萬計熱帶、亞熱帶植物,因富於科研成果而聞名海內外。
② 廈門幻光之城與萬石植物園哪個更好
我覺得去植物園應該還不錯,植物園是我一直想去的地方,最起碼它比較出名,因為我沒聽說過幻光之城
③ 游覽廈門萬石植物園是不是一定要爬山呢
呃是,但是山很平,不看仙人掌基本沒什麼山。
④ 廈門萬石植物園什麼時候去好進去後走什麼路線
別大白天N熱的時候去吧。建議你早上去,要不就等太陽快下山的時候去。最好是陰天的時候去,比較涼快。
通常我們是進去右拐,繞一圈出來。時間挺長的。
⑤ 廈門萬石植物園好玩嗎具體有什麼地方呢門票多少呢
廈門園林植物園匯集自然景觀、人文勝景、植物造景三大特色,是閩南地區久負盛名的旅遊觀光勝地。植物園的科普教育實踐基地是國家級科普實踐基地,有植物種子標本展館和蝴蝶、昆蟲標本展館,有3000平方米的試驗田供學生開展科普實踐,可以為各種類型的學生科普游、生態夏令營、冬令營、春秋遊等學生團隊活動及單位培訓、團體活動提供場所和旅遊項目。
我推薦萬石植物園中的四個景區:
1.熱帶雨林植物園,感覺自己進入了熱帶雨林,植物不時吐出水霧,值得一看
2.沙生植物園,這里就有上千種仙人掌,喜歡拍照的不能錯過
3.百花廳,幾百種花卉
4.新碑林,欣賞中國當代書法、摩崖藝術
門票40元,如果你有廈門戶口還可以辦理套票,一年就幾十塊(貌似80元)就可以不限次數游覽!
祝你玩得開心!更齊全的資料,盡在3D旅遊網.
⑥ 廈門萬石植物園和廈門園林植物園是不是同一個
廈門萬石植物園和廈門園林植物園是同一個植物園。
廈門市園林植物園位於廈門島東南隅的萬石山中,始建於1960年,是福建省第一個植物園,是鼓浪嶼—萬石山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佔地4.93平方公里。
作為廈門市開發較早的重點景區和瀏覽勝地之一。廈門舊有二十四景,在植物園范圍內就有其中六景,即萬笏朝天、中岩玉笏、天界曉鍾、太平石笑、紫雲得路、高讀琴洞,涵蓋山、洞、岩、寺諸景觀,歷代摩崖石刻眾多,是風景名勝薈萃之地。新廈門二十名景中,園內也有三景:萬石涵翠、天界曉鍾、太平石笑。
(6)廈門萬石植物園好玩嗎擴展閱讀
廈門植物園開放時間:6:30—18:00
主要入口:虎園路西大門(包括步行通道、車行通道)
其他入口:文曾路東大門、陽台山門、萬壽北山門、南山門、五老峰山門。
特別提醒:其他入口離主景區較遠,交通不便,步行時間較長(平均需要一個鍾頭),為了更便捷有效率地游覽,遊客出入請走虎園路西大門。
雨林世界霧森開放時間:
1、每年10月8日—次年4月30日:9:00—11:00,14:00—16:00
2、每年5月1日—10月7日:8:30—11:00,15:00—17:00
⑦ 廈門萬石植物園走一圈要多久什麼時候去好
植物園四季都適合旅遊,各個景點在不同的季節有不同的景緻,春天可以感受百
花廳的百花爭妍,夏天可以在萬石林中穿梭探幽,秋高氣爽時在新碑林的最高點
俯看大半個廈門島。准確地說植物園是蠻大的,走一圈至少要五六個小時(是
指以較慢的速度)但如果有選擇性的話兩三個或者三四個小時就可以飽覽植物園
風光哦!進入大門後會有幾個導航牌,可以先小小的計劃計劃、或者問問其他游
客,因為各人是有不同愛好的,所以還是(在不浪費時間的情況下)多去走走
祝親玩的開心哦~!
【抄襲可恥】
⑧ 廈門萬石植物園有幾個園區那幾個類別的園區值得一去
廈門植物園按植物分類的園區主要有南洋杉區、棕梠區、多肉植物園區、爬藤植物區、竹類區等,但也不是完全按此來分類的,另外還有很多名貴的植物穿插其中。各區各有特色,另外也不能完全按區來,比如玫瑰園是很好的休閑場所(不是專門種玫瑰的地方哦),另外還有天界寺等三個寺院,還有國防園等。總體來說值得慢慢欣賞。
⑨ 急!!!廈門萬石植物園怎麼樣
如果喜歡大自然的話,就推薦去萬石,如果純粹是看景點,就去園博苑、
廈門園博園八個最美麗的景點出世
最美麗的夜色
夜間的 「杏林閣」全身都披滿了熒光燈,塔的周圍還有一圈探照燈護衛著,宛如一位化了妝的小姑娘處在花叢之中,顯得格外艷麗。作為全園最高的建築物,不管你身在何處,都能望其英姿。而在「杏林閣」身後的不遠處,還躲著一個「羞答答」的「月光環」。
站在園博大道之上,看著盡頭的「月光環」好像正慢慢地往「杏林閣」上升起,兩者相映成輝,不愧為最美麗的夜景。
最復雜的建築「月光環」
「月光環」是園博園最有特色的建築之一,它豎立在園博大道盡頭的海面上,陰晴圓缺、清澈皎潔的「月光環」每天都在海平面上冉冉升起,再現「海上生明月」的美妙景觀。
「月光環」看上去似乎很輕盈,但實際上是一個龐大的鋼鐵器物,它外徑36米,內環直徑22米,厚度最寬處有7米,最窄處也有2.2米,內部為鋼結構,用鋼量達300噸,整體由4根主弦桿、759根腹連桿和154根鋼管組成,外面覆蓋著雙層鋼化夾膠玻璃,玻璃幕牆的面積達1688.5平方米。「月光環」內部裝有LED夜景燈,可以根據需要調節燈光,形成月圓月缺的變化。
列舉了這么多數字,我們可以想像這一工程的復雜,加上它還是在海水中施工,難度更是可想而知。
最高的建築 杏林閣
杏林閣是園博園中最高的建築,總高度56.8米,頂部塔剎高達7.38米,氣勢非凡,是園博園的制高點,被稱為「鎮園之閣」。
園博園中缺乏制高點,這在建園過程中一直是建設者的心病。有人提出人工造一座山,但成本太高,而且造山就必然要挖山,這是建設者不願意看到的。後來,省委常委、市委書記何立峰提出了一個創意,在閩台島上修建一座具有閩台文化韻味的標志性建築,由此,杏林閣就應運而生了。
杏林閣既展示了廈門園博園的閩南文化底蘊,又代表著新世紀的廈門風貌,最有意思的是,它恰恰是閩台島上最醒目的地標建築。
昨天,在杏林閣下,200多名花甲老人身著白色的太極服,耍起了太極拳。整齊劃一的太極拳,一招一式都顯得張弛有度、剛柔並濟,可謂是園博園開園第一天最為壯觀的場面了。
最有情調的園區澳門•水映濠園
沿著小橋走到一座紅瓦小亭,幾位紅衣少女圍坐其中,懷抱琵琶、輕撩古箏,美妙的樂聲飄向岸邊,越過大片的荷花,這里就是澳門的水映濠園。象徵澳門的兩朵蓮花伸長了脖子,探出水面,點綴著美景,又彷彿在欣賞著美景。
最大的噴泉主展島音樂噴泉
園博園內湖上,有著全長180米、最寬處達50米、主噴100米高的音樂噴泉。這是華南片區規模最大、技術含量最高、視覺效果最華麗的音樂噴泉。23種獨立水形,1800多個噴頭,噴水的方向、速度、水量、高度等均由電腦控制牞根據背景音樂的變化,變換不同的造型。同時,還將伴隨著五彩繽紛的激光和炫目的火焰噴射,上演一出光、色、形的聚會。
最大的橋蘊珍橋
園博園大門的西側,一座氣勢恢弘、造型優雅的大橋飛架東西。它是園博園15座景觀大橋之一的蘊珍橋,緊靠園博園主展島的次入口。橋全長304米,曲線型的橋恰似海面起伏的波浪。
站在橋頂,可俯瞰主展島的秀美風光。橋中央設一座以「豎琴」為設計元素的鋼塔,斜拉索拉於兩座橋中央,寓意著「廈門、琴島、園林盛會」,也體現了這是園博園的主橋。
據了解,蘊珍橋的長度並不是15座景觀大橋中最長的,卻是混凝土工程量最大的,可說是園博園中最大的橋。
最大的「水缸」
中華教育園的大門前,放置著一個大大的「水缸」,說它是「水缸」僅僅因為它裝滿了水。用石材打造而成的「水缸」直徑足有一米,黝黑的「皮膚」增添了不少歲月的滄桑,五六個孩子圍在旁邊戲水打鬧,有時候水缸也可以是個很好的玩具。
最大的園區江南園區
園博園的江南園區總佔地面積約9.3公頃,水體面積15300平方米,是園博園里最大也是最重要的特色園林。江南園主要展現江南水鄉的特色和古鎮風韻,建園材料全部從蘇州、浙江定做,單單建園的方磚就用了4個集裝箱,疊假山的湖石用了2100噸,造園的工匠也是全部從江南請來,目的就是為了再現原汁原味的江南水鄉景色。
⑩ 周末想帶女朋友去廈門萬石植物園,不知道現在去風景如何要爬山的嗎哪個公交站台更方便遊玩
雖然是冬天,但這幾天廈門陽光燦爛,萬石植物園風景一如春天般奼紫嫣紅,只是微寒,要帶外套。植物園本身是一座很大的山,要爬山的,穿休閑服、運動鞋適合。坐車到植物園公門站方便玩,遊客都選擇從這里入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