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生態植物園
A. 焦作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雲台山風景名勝區--鍾靈毓秀雲台山
雲台山風景名勝區位於河南焦作修武縣境內,距焦作市區35公里,面積約55平方公里,主要包括小寨溝、老潭溝、溫盤峪、子房湖、茱萸峰、百家岩、萬善寺等7大游覽區100多個景點,景景相宜,相映成趣,美倫美奐,如詩如畫,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地質公園。
雲台山以山稱奇,以水叫絕。小寨溝青山與碧水映襯,飛瀑與流泉交織,三步一泉,五步一瀑,十步一潭,似跳動的音樂,流動的畫卷。老潭溝以雲台天瀑為代表,雲台天瀑傲然挺立於老潭溝的盡頭,垂直落差達314米,巨大的水幕從高及雲端的地方傾瀉而下,猶如長江、黃河倒掛,拍石打浪,恢弘壯觀,堪稱華夏第一高瀑。溫盤峪丹山綠水,精美清幽,千仞壁立,奇偉無比,纖巧中流露出婉約之美,瑰麗中閃現出神奇之姿,是縮小了的山水世界,擴大了的藝術盆景。在我國眾多峽谷中,以其景觀的纖巧、婉約、瑰麗而獨樹一幟,有"盤景峽谷"之美譽。子房湖山青水碧,四季風景各異,春可臨水賞山花,夏可入水戲碧波,秋觀長天共一色,冬攬山水扮素裹,置身於此,盡可得山水之樂。茱萸峰海拔1304米,倚天聳立,雄奇壯觀,唐代著名詩人王維曾在此留下"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的千古絕唱。站在茱萸峰上,但見一峰連一峰,一嶺接一嶺,阡陌縱橫,沃野千里,近可見屋宇房舍,遠可望蒼茫黃河,一時間大有臨風聽歌,氣撼山河之慨。百家岩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交相輝映,相映成趣,漢末代皇帝劉協曾在此避暑納涼,現存有"漢獻帝避暑台"和"二樂台"等遺址。魏晉時期,賢哲嵇康、阮籍、劉伶、向秀、阮咸、山濤、王戎相與友善,賦閑於此,不問世事,號稱"竹林七賢",留下了"孫登嘯台"、"王烈泉"等遺址。萬善寺地處群山環抱之中,遠離塵囂,環境清幽,佛香裊裊,木魚聲聲,是一處頗具規模的佛教活動場所。
恢宏、雄健、豪邁,清秀、柔美、舒展,雲台山風景名勝區猶如一顆光彩奪目的明珠,映輝在巍巍太行山。
地址:河南焦作修武縣雲台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局
郵編:454361
電話:(0391)7709001 傳真:(0391)7709063
北方三峽青天河
青天河風景名勝區位於河南焦作博愛縣境內,距焦作市區50公里,面積45.2平方公里,由古道、大泉湖、鳳凰嶺、石佛灘、月山寺等5大游覽區、108個景點組成,它集南北方山水特色和豐厚的文化底蘊於一景,享有"北方三峽"之美譽。
景區內高峽平湖,溪澗幽深、銀瀑飛瀉、流水潺潺、泉水涌涌,五步一景、十步一重天。古道是古時晉豫交通要塞,山高路陡,地勢險竣,史稱"太行八徑"之一,曹操北上壺關伐高幹曾路經此地,寫下著名詩篇《苦寒行》。被譽"中華第一泉"的三姑泉最大流量可達13.5流量,四季常流,匯就大泉湖,大泉湖既有一川碧水之靈秀,又有幽谷深峽之奇觀,行船盪舟大泉湖,景隨船移,船移景變,談笑間,就足以把北國山水的偉岸和南國山水的燦漫一一飽覽。鳳凰嶺蜿蜓起伏,山俊嶺秀,嶺上火炬觀酷似鳳凰站立,優美舒展,栩栩如生。相傳這里是"葯王"孫思邈成仙之處。火炬觀始建於唐貞觀二年,古樸庄嚴,蔚為壯觀,是豫北地區最大的道觀,極負盛名。石佛灘上依太行八百翠微峰,下臨丹溪三千琉璃水,有"天然公園"之美譽。這里雕刻有隋代大業年間的摩崖石刻,80餘尊佛像形態各異,栩栩如生。置身於此,既可享受田園牧歌式的山野情趣,又可濯足戲水,登高探險,盡享自然生態的萬種風情。月山寺始建於金正隆三年,至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曾與少林寺、白馬寺、相國寺並稱為中原四大名寺。寺內仙山瓊閣,勝跡薈萃,景緻奇異,風景秀麗,明永樂皇帝、大樂律學家朱載育曾到此駐足賞景,乾隆皇帝曾3次朝拜於此,並留下了"無限美景賞不盡,天緣有份再來游"的千古名句。月山寺還是中華三大拳之一的八極拳的發祥地,武林中有"文有太極安天下,武有八極定乾坤"之說。此外,景區西部有我國生長最北、華北地區面積最大的1.8萬畝竹林,千竿翠竹,展姿競秀,隨風飄舞,賞心悅目。"村村門前水,戶戶竹為家",盡現瀟灑搖曳的南國風情。晚唐著名詩人李商隱的故里即位於竹林環抱的江陵堡村。
青天河風景名勝區山青水秀,環境幽雅,氣候宜人,交通便利,且一年四季特色各具,是理想的旅遊、避暑、休養之勝地。
地址:河南焦作博愛縣青天河風景名勝區管理局
郵編:454450
電話:(0391)8972955 傳真:(0391)8972688
神農壇風景名勝區--奇絕雄險神農山
神農山省級風景名勝區位於河南焦作沁陽市西北部的太行山南麓,距焦作市區33公里,面積96平方公里,由8大游覽區136個景點構成,峰巒疊嶂,溝壑縱橫,山中有谷,谷中有峰,以奇、絕、雄、險著稱。
神農壇景色千姿百態,儀態萬方,匯峰、谷、洞、石之精粹,集松、花、鳥、猿之珍異,乃太行風景之大觀。神農壇主峰紫金頂,海拔1028米,傲立群峰,直插雲霄,有"中天玉柱"之美譽。紫金頂左有雲陽河,右有仙神河,前有西貝澗,後有白松嶺,河谷環繞,群峰參拱,更顯紫金頂"唯我獨尊"之勢。相傳這里為炎帝神農氏嘗百草、辨五穀、登懸壇、祭上天之聖地,神農壇也因此而得名。站在紫金頂上,天地合,眾山小,水如練,徑如線,星可摘,月可鑒,可謂"塵囂腳下踩,雲霧耳邊生"。
神農壇絕景白松嶺,海拔1020米,全長11.5公里,因珍稀樹種白皮鬆而得名,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白松嶺起於捨身台,一嶺九峰,起伏跌宕,兩邊懸崖刀劈斧削,嶺上危岩鬼斧神工,既似一條巨龍舞動於幽谷深峽之上,又如天地造化的長城。嶺上的石花堪稱奇觀。這些石花分布在嶺上大大小小、形態各異的石頭上,或大或小,或簇擁或分散,似含苞的睡蓮,像盛開的牡丹,如典雅的月季,若華貴的山茶,形象逼真,煞是迷人。而更為讓人叫絕的則是嶺上那些頭戴青蓋、身著白衣、美麗飄逸的白皮鬆。16000餘棵白皮鬆生於懸崖,長於岩壁,千年樹齡,古老蒼勁,一樹一態,一松一景,光彩照人,風情萬種,一路走過,有仙人迎賓松、孔雀開屏松、白鶴晾翅松、仙翁打座仙、情人蜜語松等左右相迎,置身於此,我們會充分領略到一步一景、移步換景的妙處,說不盡的樂趣盡在其中。
神農壇是天然的藝術盆景,八仙峰、老君峰、伏羲峰、神農峰等28座奇峰似人非人,分身石、合婚石、五彩石、風雨石等24塊怪石似獸非獸,桃花溪、百草坡、卧虎山等36道谷壑縱橫交錯,三仙洞、女媧洞、老君洞等13處洞穴渾然天成。神農壇又是天然的植物園,計有植物1191種,奇花異草遍布山野。神農壇還是天然的動物園,計有動物240餘種,珍禽異獸出沒林間,尤以太行獼猴為遊人喜愛。九群獼猴,猶如九個原始部落,結聚成群,佔山為王,跨溪過澗,飛崖走壁,追逐嬉戲,神出鬼沒。
神農壇景區文化內涵豐富,人文古跡星羅棋布,神話傳說淵遠流長,佛、道二教曾經在此盛極一時,道觀、廟宇等古代建築遺跡至今猶存;伏羲八卦、女媧補天、老君煉丹、劉秀聚將、葯王醫虎等神話掌故情景交融,廣傳民間;李白、韓愈、李商隱、司馬光等文人墨客曾在此游歷,激揚文字,揮毫潑墨。人文景觀與自然風光交相輝映,相映成趣,彰顯神農壇風景的文化神韻與風采。
"走遍三山路,覽盡五嶽景,欲知天下美,還需到神農",神農山風景區是人們尋古探幽、歷險攬勝、賞景休閑、品味自然的理想之地。
地址:河南焦作沁陽市神農壇風景名勝區管理局
郵編:454550
電話:(0391)5036258
傳真:(0391)5036466
青龍峽風景名勝區--避暑勝地青龍峽
青龍峽風景名勝區位於河南焦作修武縣境內,距焦作市區33公里,面積約108平方公里,由7大游覽區共計100多個景點組成,景區內峽長谷幽,山青水碧,群峰競秀,層巒疊嶂,峰迴路轉,曲徑通幽,植被繁茂,氣候獨特,峰、崖、嶺、台、石各有千秋,泉、潭、瀑、溪、洞各具特色,天然雕琢,秀色天成,堪稱山水畫廊,避暑勝地。
青龍峽看谷不見谷,聞水不見水。站在峽谷頂部俯瞰青龍峽,但見峽谷之上群峰對峙,錯落有致,雲縈霧繞,煙波浩淼,且能夠聽到悅耳的鳥鳴和涓涓的流水聲,但無論站在哪個位置,無論從哪個角度,都無法看到峽谷的底部,無法看到水流的方向,看谷不見谷,聞水不見水,恍如夢境,富於意蘊。
青龍峽天然去雕飾,秀色本天成。在長約12公里的峽谷底部,幾乎看不到人工雕鑿的痕跡,路是鵝卵石鋪就的路,橋是木樁搭建的橋,泉潭瀑溪放眼皆是,一泉一景,一潭一色,一瀑一姿,一溪一態,潭潭相映,瀑瀑相連,噴珠濺玉,色澤如繪,原始的古樸和生命的靈動在這里活靈活現。那波瀾壯闊的望龍瀑,那神奇獨特的倒流泉,那妙不可言的七彩潭,那堪稱一絕的"石上春秋",那獨具特色的溶洞景觀,再加上天然原始的植物群落,構成了一幅幅極富創意的山水畫卷。
青龍峽碧水長天一色,紅葉醉人醉心。"青山碧水飾青龍,雄峰流雲扮長空",山體的雄偉與險峻,深谷的迂迴與奧妙,碧潭的清幽與靜謐,瀑溪的秀麗與靈性,力與美在此完美結合,動與靜在此巧妙融匯,天地人在此融為一體,如若適逢趕上深秋時節,萬山紅遍,層林盡染,紅葉如火似霞,一簇簇,一浪浪,宛如紅色的海洋,置身於此,觀碧水長天一色,品秋意霜葉紅花,一時沉醉不知歸路。
青龍峽高山平疇宜避暑,嶺上人家好作客。景區內植被茂密,林木蔥籠,雲霧繚繞,氣象萬千。常年溫差8-10度,濕度適中,涼爽宜人,特別適宜消夏避暑。嶺上為一天然盆地,座落於此的裴家莊村,以石建屋,依山成寨,風格別具,風情獨特,游覽山寨風光,作客山野人家,體味山野鄉土民俗,別具一番情趣。
充滿原始的神秘,盡現大自然的神奇,青龍峽風景名勝區是人們回歸自然、感受自然的絕境佳地!
地址:河南焦作修武縣青龍峽風景名勝區管理局
郵編:454350
電話:(0391)7199978 傳真:(0391)7803018
群英湖風景名勝區--人間仙境群英湖
群英湖風景區位於焦作市區北部25公里處,景區面積50平方公里,景區內自然風光特色獨具,卓而不凡,人文景觀內涵豐富,多姿多彩,是一處兼有南北山水特色的山嶽型風景名勝區。
景區內河流、湖泊深秀,高山、峽谷險峻,懸崖、溶洞遍布,奇峰、怪石林立。主要景點有小孤山、天然毛主席像、大壩、老君灘、葫蘆島、天王岩、睡美人、三潭映月等,可謂"群英薈萃"。小孤山高10餘米,長30餘米,寬10米,相傳玉帝命二郎神帶領天兵擔山填海,路過此地,腳下不適,乃脫鞋倒石,石子落在河中乃形成"小孤山"。天然毛主席像是1993年紀念毛澤東誕辰100周年時發現的純天然側面石像,高12米,輪廓清晰,形體逼真,堪稱華夏一絕。群英湖大壩高聳於"窄山"峽谷之中,大壩建造於1971年,壩高100.5米,為世界第一高砌石拱壩。整個大壩氣勢恢宏,線條流暢,似巨龍橫卧,壩頂瀑布如白練下濺,擊石拍岸,霧氣迷漫,猶如長虹空架,神奇壯觀。老君灘充滿神話色彩,這里四周峰巒環抱,峽光倒映,幽深莫測,相傳老君李耳曾在此修行,泛舟至此,恍入世外桃源。天王岩高數十丈,酷似一尊的天王神像豎立,庄嚴雄偉。睡美人形成實為山體的走勢所致,由於蜿蜓起伏的山體酷似一美麗的少女,頭枕太行,仰面藍天,沐浴陽光,含情脈脈,故此人們給她起了一個非常動聽的名字--睡美人。三潭映月景點集線瀑、簾瀑、潭水於一景,呈階梯形分布,潭與潭之間瀑溪相連,涉足於此,方知覽盡天下瀑溪美,最美還數三潭水。
群英湖風景區四季分明,萬象更新。春季花紅柳綠,翠柏凝翠,觀之賞心悅目;夏季濃蔭覆地,蟬鳴林幽,游之爽心愜意;秋季紅葉滿掛,秋實累累,賞之蔚心自得;冬季銀裝素裹,玉樹瓊花,覽之醉心抒懷,真可謂:一年四季好風景,無限風情總相宜。熱情好客的焦作人民、美麗的群英湖風光熱誠歡迎您的到來!
地址:河南焦作群英湖風景名勝區管理局
郵編:454000
電話:(0391)2910347 傳真:(0391)3934449
B. 焦作地區商品房1樓地勢標準是多少
北方地區
[考綱要求]
地理位置和范圍。氣候、地形特徵及其與農業生產、災害防治的關系。重工業基地和能源工業基地。主要城市。
[知識講解]
(1)概況
位置:大興安嶺、青藏高原以東,內蒙古高原以南
范圍:秦嶺——淮河以北、東臨渤海和黃海
面積、人口:面積20%、人口40%
少數民族;聚居在東北的滿族、朝鮮族;寧夏、甘肅等地的回族
(2)旱地為主的種植業
歷 史 主要農產品 開始利用中的問題
黃土地
(華北平原
黃土高原) 悠久 冬小麥、棉花、花生、小米 節約農業用水
改造中低產田
黑土地
(東北平原) 較短 春小麥、玉米、大豆、高梁、甜菜 沼澤地的保護
黃土高原與華北平原的機井與溝渠:北方地區耕地多為旱地,開渠打井利用河水、地下水灌溉雖使農產品產量大增,但水源有限,而且用水多浪費。不少地方,河流斷流,機井越打越深,前途令人憂慮。
中低產田特點:土壤中的有機質含量不高,缺磷少氮;多鹽鹼地、沙地,需要改造。
黃淮海平原農業發展的三大障礙:旱澇、鹽鹼、風沙。
(3)豐富的資源
①森林:天然林區——大、小興安嶺:紅松、白樺等
②東北三寶:人參、貂皮、鹿茸
③溫帶果園:遼東半島和山東半島蘋果,葡萄、梨、桃、杏、柿等。水果加工業——靠近原料產地(易變質)。
④石油——大慶、勝利、遼河、華北、中原。
煤——鶴崗、雞西、雙鴨山(黑龍江);
阜新、撫順(遼寧)
開灤、峰峰(河北)
兗州(山東)
平頂山(河南)
大同、陽泉、西山(山西)
徐州(江蘇)
神俯(陝西)
鐵——鞍山、本溪(遼寧)
遷安(河北)
⑤棉花——冀中南、魯西北、豫北平原;黃淮平原——紡織、服裝。
糧食——三江平原、松嫩平原——食品加工
(4)稠密的鐵路網
東北地區以濱洲——濱綏線、哈大線構成鐵路網的「丁」字型骨架,以京哈線同北京和全國其他鐵路相連,是全國鐵路最稠密區。華北鐵路以北京為中心,主要有京哈、京滬、京廣、京九、京包、隴海線。
運煤專線:西起山西大同,東到秦皇島的大秦線,是將山西煤炭運往東南沿海的專線,被譽為「神州第一線」;神黃線:神府——黃驊;霍通:霍林河——通遼;焦石:焦作——兗州——日照(石臼所)。
(5)重要的工業區與主要城市
鞍山鋼鐵、沈陽機械、大連化工和船舶、長春汽車、哈爾濱電機、北京鋼鐵和石化、天津制鹼、唐山鋼鐵、太原鋼鐵、洛陽拖拉機、西安飛機。
(6)北方人民的生活
食——以麵食為主,黃土高原的居民以小米為主食
住——房屋建築、注意防寒保暖
行——現代交通運輸,陸上以鐵路、公路為主
玩——溜冰、滑雪
(7)脆弱的生態環境與綜合治理
①三大危害:旱澇、鹽鹼、風沙
②黃河治理:上游修水庫、中游治理水土流失、下游加固堤防。
淮河治理:上游修水庫、中游窪地築蓄洪工程、下游挖掘入海新河分散流水。
③華北春旱:太陽高度加大、降水少、植被差,升溫快。
④多風沙:降水少、植被差,地面乾燥,多大風天氣。
⑤黃淮海平原中低產田的綜合治理
低濕地的治理與開發:魚塘——台田生態模式,立體開發。
鹽鹼地的治理與開發:調節和控制水鹽運動的基本方法——引淡淋鹽、井排井灌(抽取地下水,補充淡水)、覆蓋(抑制水分蒸發)、生物措施(營造防護林)。
(8)北京
地理位置:華北平原的北部邊緣,西面有西山、北面有燕山山脈。
職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國際交往城市。
主要工業:鋼鐵、機械、石油化工、紡織、微電子。
前景:控制工業發展規模,著重發展耗能少、耗水少、污染少和高科技工業。
南方地區
[考綱要求]
地理位置和范圍。氣候、地形特徵及其與農業生產、災害防治的關系。輕紡工業和有色金屬工業。主要城市。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台灣省。地理位置和范圍。經濟發展的特點。台灣省的地形、自然資源和主要城市。
[知識講解]
(1)概況
范圍:秦嶺——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東;東、南部面臨東海和南海。
面積人口:面積25%、人口55%
少數民族:壯、苗、彝、土家等
(2)魚米之鄉
溫暖濕潤的亞熱帶、熱帶季風氣候
農作物一年兩熟至三熟,水稻、油菜、冬小麥為主。長江中下游平原棉花種植面積僅次於黃河中下游地區。四川盆地的成都平原土壤肥沃,素有「天府之國」之稱。
平原地區,河湖眾多,淡水魚產豐富。是我國淡水漁業最發達區
土壤:長江以南廣大丘陵,紅壤廣布,四川盆地紫色土,南方平原地區水稻土。
(3)經濟作物和林果
蠶絲產區——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四川盆地
甘蔗產區——兩廣、閩、台
天然橡膠產地——海南島、雷州半島、雲南南部
亞熱帶和熱帶水果——柑橘(分布最廣)、香蕉、荔枝、桂圓、菠蘿、椰子(海南島)
經濟林木——茶、油茶、油桐、漆樹、毛竹、杉木、樟樹等
(4)資源豐富
有色金屬:江西鎢礦、銅礦;湖南鉛鋅礦、銻礦;廣西鋁礦;貴州汞礦;雲南錫礦。
鐵礦:四川攀枝花、湖北大冶、安徽馬鞍山、海南石碌
煤礦:安徽淮南、貴州六盤水
水能:長江、珠江、錢塘江、閩江干支流。
(5)水運發達
長江:佔全國內河航道總里程的三分之二,7萬千米;
珠江航道常年通航里程僅次於長江。
京杭運河貨運量僅次於長江居第二位。
(6)沿海和內地工業的發展
長江中下游工業帶、南部沿海外向型工業地帶、西南地區的工業
(7)治水與治土
原因:水土流失加劇、江河湖泊嚴重淤積、圍湖造田等。
治理措施:營造長江中上游防護林。
南方低山丘陵區的開發:
①優勢:氣候資源——光、熱、水資源豐富,且配合較好;生物資源——生物品種多樣;土地和土壤資源——土地類型多樣,為農業的分層立體布局提供了有利條件,但水土流失、紅壤分布面積大,需要改造(石灰、綠肥、沙子);水資源——河湖眾多,有利於建水電站和發展灌溉農業。
②問題:生態建設任務繁重——能源短缺,亂伐森林;水土流失。
③綜合利用:走立體農業的道路(丘陵、山地面積大,人口密度大、人均耕地少;生態系統脆弱);優勢資源開發;生態建設(封山育林,推廣生活用煤,爐灶技術革新,大辦沼氣和營造速生薪炭林)。
(8)南方人民的生活
食——大米為主食
住——注意通風散熱,重慶、武漢、南京有「三大火爐」之稱。
行——水陸運輸發達
玩——游泳、龍舟競賽
(9)全國最大城市——上海
5、台灣省
(1)台灣省概況
組成:台灣島、澎湖列島、釣魚島等。
面積:3.6萬平方千米
(2)台灣島——我國最大的海島
四周的海洋和海峽:西面台灣海峽(屬東海)北臨東海,南臨南海
山多而高:幾列南北走向(東北——西南)平行山脈組成、玉山最高
多火山地震,處於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上
河短、水急,水能豐富。最長河流濁水溪,最大湖泊日月潭。降水量最多——火燒寮。
(3)資源豐富的寶島
森林:亞洲有名天然植物園。樟樹最為著名,樟腦產量世界首位。
農產:西部平原是水稻產區,甘蔗、蔗糖產量大。亞熱帶水果之鄉。
礦產:金、銅、煤、石油、天然氣、天然硫磺。
水產和海鹽(祖國東南鹽倉):布袋鹽場——北回歸線西側,終年受副熱帶高氣壓影響,晴朗少雨,加之位於台灣山脈背風坡西部平原地帶,為曬鹽提供便利。
(4)進口——加工——出口型經濟
(5)人口、民族、城市
人口:人口密度超過500人,人口密度最大的省份之一,主要分布在西部。
民族:漢族最多(97%),原籍與廣東、福建為主。主要少數民族高山族。
城市:主要分布在西部。台北人口最多,高雄第二大城市和最大海港。
6、香港和澳門
位置:廣東省珠江口東側,毗鄰深圳
組成:香港島、九龍、「新界」三部分及周圍島嶼組成
面積、人口:總面積1000平方千米。人口570萬,祖籍廣東最多
香港 國際海洋、航空運輸樞紐和信息貿易中心
工業:原料燃料進口,產品出口外銷為主。有成衣、電子電器等部門
自由貿易港,對外貿易是本地區經濟的重要支柱
旅遊業發達,被譽為「購物者的天堂」和「東方明珠」
位置:珠江口西岸,毗鄰珠海市,東隔珠江口與香港相望
組成:澳門半島和凼仔和路環兩島組成
賭場收入維持其經濟的旅遊城市。
成衣、玩具等工業興起,產品出口到美國、香港和西歐
西北地區
考綱要求]
地理位置和范圍。氣候、地形特徵。農、牧、業生產特點。保護草原,治理沙漠。主要礦產地。主要城市。
[知識講解]
(1)概況
位置和范圍:大興安嶺以西、長城和昆侖山——阿爾金山以北
面積和人口:面積佔全國30%,人口佔全國4%
少數民族:蒙古族、回族、維吾爾族和新疆北部的哈薩克族。
2008年高三地理一輪復習
(第44講 西北地區)
[考綱要求]
地理位置和范圍。氣候、地形特徵。農、牧、業生產特點。保護草原,治理沙漠。主要礦產地。主要城市。
[知識講解]
(1)概況
位置和范圍:大興安嶺以西、長城和昆侖山——阿爾金山以北
面積和人口:面積佔全國30%,人口佔全國4%
少數民族:蒙古族、回族、維吾爾族和新疆北部的哈薩克族。
讀圖,熟悉大興安嶺,內蒙古高原、呼倫貝爾草原,河套平原,寧夏平原,河西走廊,昆侖山,阿爾金山,塔里木盆地,塔里木河,天山,吐魯番盆地,阿爾泰山。
(2)地形以高原、盆地為主。吐魯番盆地——天山山間斷層陷落而成。
(3)乾旱為主的自然特徵:沙漠廣布,(最大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從草原到荒漠的景觀變化——距海洋遠近,降水減少——經度地帶性。
(4)全國重要的畜牧業基地——內蒙古牧區、新疆牧區——防止沙漠化擴大和草場退化,治沙和合理利用草場是本區的主要任務。
(5)灌溉農業
灌溉水源:河水、高山冰雪融水、地下水灌溉。
主要分布區:河套平原、寧夏平原、河西走廊、新疆高山山麓綠洲。
著名農產:吐魯番葡萄、哈密瓜、新疆長絨棉 。
瓜果特別甜的原因:光照強、晝夜溫差大,有利於糖分的積累。
(6)礦藏和工業
豐富的礦產資源及其分布:塔里木盆地勘探出儲量豐富的油氣田。
包頭的鋼鐵工業,玉門和克拉瑪依的石油工業,金昌的有色金屬工業。酒泉的航天工業。
水能資源豐富,僅次於西南地區、中南地區居第三位——黃河上游水能資源豐富。
(7)基礎設施建設
主要交通:古代絲綢之路,現代的公路和蘭新、包蘭鐵路干線,南疆鐵路。
基礎設施建設還明顯滯後於經濟發展的需要,國家在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中,將加快西部基礎設施建設放在首位。實施西氣東輸和西電東送工程。
(8)生態環境問題:生態環境脆弱;生態災害、自然災害頻繁。
保護:三北防護林,退耕還草,沙漠化,流域內調水。
(9)西北地區人民的生活
食:牛、羊肉和乳製品最常見食品
住:向定居方向發展
關注點:
1、西北內陸大陸性特徵顯著:
①氣溫:夏季高溫,冬季寒冷,氣溫年較差大。
②深居內陸,距海洋遠,降水少。
2、新疆的黑白戰略:
「黑」——石油
「白」——棉花:光熱條件好,綠洲灌溉水源條件好,較適合棉花生長,棉花質量高。
3、國土整治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保護水源;防止沙漠化(保護草場,植樹種草)
4、制約西部經濟發展的不利自然條件:水源。根本措施:植樹種草,退耕還牧,退耕還林。
5、西部地區的優勢與劣勢:
優勢:地域遼闊,自然資源豐富,有豐富的動能資源、多種金屬和非金屬礦產資源,特別是煤、石油、天然氣等資源,以及農牧資源、旅遊資源極為豐富。
劣勢:氣候乾旱,水資源缺乏;風沙大,鹽鹼重,水土資源分配不均衡;交通不便,經濟、文化、技術落後,信息較閉塞;生態環境脆弱。
青藏地區:
[考綱要求]
地理位置和范圍。高寒氣候。農牧業生產特點。能源和礦產資源。主要城市。
[知識講解]
(1)概況
位置和范圍:橫斷山以西、喜馬拉雅山以北、昆侖山和阿爾金山以南。
面積和人口:面積25%、人口1%
民族:藏族主要聚居區
讀圖,熟悉昆侖山,阿爾金山,祁連山,橫斷山,喜馬拉雅山,岡底斯山,唐古拉山,巴顏喀拉山,雅魯藏布江,黃河,三江源(黃河、長江、瀾滄江),三江並流(金沙江、怒江、瀾滄江),柴達木盆地,青海湖。
(2)世界屋脊與高寒氣候
冬寒夏涼、晴天多,日照時間長,太陽輻射強烈;是我國盛夏氣候最低的地區。
降水年內分配不均,季節變化明顯,從東南向西北高原內部減少。
(3)高原農牧業
牲畜:氂牛、藏綿羊、藏山羊(適應高寒、缺氧、低氣壓環境)。
農作物:青稞、小麥、豌豆(日照時間長,蛋白質含量高,單位面積產量高)。
主要農業區:雅魯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風小,氣溫較高,地形平坦)
氣候嚴寒——高寒牧業、河谷農業、地廣人稀
地勢高 多雪山冰川——地廣人稀、交通不便、大河源頭
太陽能豐富
發展交通 水力發電
(4)豐富的能源和礦產資源
太陽能:大氣潔凈、晴天多、日照時間長,拉薩是「日光城」
地熱能:雅魯藏布江谷地位於亞歐和印度洋板塊交界處,羊八井有地熱電站。
水能:雅魯藏布江的水能僅次於長江。
「聚寶盆」——柴達木盆地有察爾汗的鉀鹽(附近有我國最大的鉀肥廠)、冷湖的石油、魚卡的煤、錫鐵山的鉛鋅礦。
(5)交通
公路運輸為主:青藏(承擔進藏物資的85%)、川藏、新藏、滇藏、新藏公路海拔最高。
鐵路:蘭青、青藏鐵路。
航空:有拉薩——北京、成都、西寧、廣州等航線。
青藏鐵路修建過程中遇到的主要問題:多年凍土,生態脆弱,高寒缺氧。
三江源自然保護區:我國面積最大、海拔最高的天然濕地、自然保護區,長江水量的25%,黃河水量的49%,瀾滄江水量的15%來自三江源地區,這里又有「中華水塔」之稱。
制約經濟發展的主要原因:交通。
進藏鐵路的幾個方案中,選擇青藏鐵路的原因:投資少,工期短,地形較平坦,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質災害發生較少。
重要意義:加快西藏社會經濟發展,促進西藏同全國其他地區的經濟文化交流,增強民族團結等。
C. 求焦作旅遊景點大全排名,哪些比較值得去
焦作旅遊景點值得去的地方有雲台山、峰林峽、焦作神農山。
一、雲台山
位於焦作版市修武縣北權部,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選為全球首批世界地質公園。景區內地形復雜,氣候隨山勢變化各異、泉源豐富、植被茂盛,各種樹木和奇花異草種類達五百多種。
神農山風景名勝區位於河南省沁陽市西北23公里處的太行山南麓,面積102平方公里,是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世界地質公園、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級獼猴自然保護區、中國攝影家協會創作基地、儒道佛文化名山。
D. 焦作市最大的大花壇佔地面積是多少畝呀
周長正好一公里,這個可以算出半徑正好159.155,面積為:79537平方米
補充:11.9約12畝
答案是網上的 也是你問的
E. 焦作之最
雲台山風景名勝區--鍾靈毓秀雲台山
雲台山風景名勝區位於河南焦作修武縣境內,距焦作市區35公里,面積約55平方公里,主要包括小寨溝、老潭溝、溫盤峪、子房湖、茱萸峰、百家岩、萬善寺等7大游覽區100多個景點,景景相宜,相映成趣,美倫美奐,如詩如畫,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地質公園。
雲台山以山稱奇,以水叫絕。小寨溝青山與碧水映襯,飛瀑與流泉交織,三步一泉,五步一瀑,十步一潭,似跳動的音樂,流動的畫卷。老潭溝以雲台天瀑為代表,雲台天瀑傲然挺立於老潭溝的盡頭,垂直落差達314米,巨大的水幕從高及雲端的地方傾瀉而下,猶如長江、黃河倒掛,拍石打浪,恢弘壯觀,堪稱華夏第一高瀑。溫盤峪丹山綠水,精美清幽,千仞壁立,奇偉無比,纖巧中流露出婉約之美,瑰麗中閃現出神奇之姿,是縮小了的山水世界,擴大了的藝術盆景。在我國眾多峽谷中,以其景觀的纖巧、婉約、瑰麗而獨樹一幟,有"盤景峽谷"之美譽。子房湖山青水碧,四季風景各異,春可臨水賞山花,夏可入水戲碧波,秋觀長天共一色,冬攬山水扮素裹,置身於此,盡可得山水之樂。茱萸峰海拔1304米,倚天聳立,雄奇壯觀,唐代著名詩人王維曾在此留下"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的千古絕唱。站在茱萸峰上,但見一峰連一峰,一嶺接一嶺,阡陌縱橫,沃野千里,近可見屋宇房舍,遠可望蒼茫黃河,一時間大有臨風聽歌,氣撼山河之慨。百家岩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交相輝映,相映成趣,漢末代皇帝劉協曾在此避暑納涼,現存有"漢獻帝避暑台"和"二樂台"等遺址。魏晉時期,賢哲嵇康、阮籍、劉伶、向秀、阮咸、山濤、王戎相與友善,賦閑於此,不問世事,號稱"竹林七賢",留下了"孫登嘯台"、"王烈泉"等遺址。萬善寺地處群山環抱之中,遠離塵囂,環境清幽,佛香裊裊,木魚聲聲,是一處頗具規模的佛教活動場所。
恢宏、雄健、豪邁,清秀、柔美、舒展,雲台山風景名勝區猶如一顆光彩奪目的明珠,映輝在巍巍太行山。
地址:河南焦作修武縣雲台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局
郵編:454361
電話:(0391)7709001 傳真:(0391)7709063
網址:www.yuntaishan.net
北方三峽青天河
青天河風景名勝區位於河南焦作博愛縣境內,距焦作市區50公里,面積45.2平方公里,由古道、大泉湖、鳳凰嶺、石佛灘、月山寺等5大游覽區、108個景點組成,它集南北方山水特色和豐厚的文化底蘊於一景,享有"北方三峽"之美譽。
景區內高峽平湖,溪澗幽深、銀瀑飛瀉、流水潺潺、泉水涌涌,五步一景、十步一重天。古道是古時晉豫交通要塞,山高路陡,地勢險竣,史稱"太行八徑"之一,曹操北上壺關伐高幹曾路經此地,寫下著名詩篇《苦寒行》。被譽"中華第一泉"的三姑泉最大流量可達13.5流量,四季常流,匯就大泉湖,大泉湖既有一川碧水之靈秀,又有幽谷深峽之奇觀,行船盪舟大泉湖,景隨船移,船移景變,談笑間,就足以把北國山水的偉岸和南國山水的燦漫一一飽覽。鳳凰嶺蜿蜓起伏,山俊嶺秀,嶺上火炬觀酷似鳳凰站立,優美舒展,栩栩如生。相傳這里是"葯王"孫思邈成仙之處。火炬觀始建於唐貞觀二年,古樸庄嚴,蔚為壯觀,是豫北地區最大的道觀,極負盛名。石佛灘上依太行八百翠微峰,下臨丹溪三千琉璃水,有"天然公園"之美譽。這里雕刻有隋代大業年間的摩崖石刻,80餘尊佛像形態各異,栩栩如生。置身於此,既可享受田園牧歌式的山野情趣,又可濯足戲水,登高探險,盡享自然生態的萬種風情。月山寺始建於金正隆三年,至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曾與少林寺、白馬寺、相國寺並稱為中原四大名寺。寺內仙山瓊閣,勝跡薈萃,景緻奇異,風景秀麗,明永樂皇帝、大樂律學家朱載育曾到此駐足賞景,乾隆皇帝曾3次朝拜於此,並留下了"無限美景賞不盡,天緣有份再來游"的千古名句。月山寺還是中華三大拳之一的八極拳的發祥地,武林中有"文有太極安天下,武有八極定乾坤"之說。此外,景區西部有我國生長最北、華北地區面積最大的1.8萬畝竹林,千竿翠竹,展姿競秀,隨風飄舞,賞心悅目。"村村門前水,戶戶竹為家",盡現瀟灑搖曳的南國風情。晚唐著名詩人李商隱的故里即位於竹林環抱的江陵堡村。
青天河風景名勝區山青水秀,環境幽雅,氣候宜人,交通便利,且一年四季特色各具,是理想的旅遊、避暑、休養之勝地。
地址:河南焦作博愛縣青天河風景名勝區管理局
郵編:454450
電話:(0391)8972955 傳真:(0391)8972688
神農壇風景名勝區--奇絕雄險神農山
神農山省級風景名勝區位於河南焦作沁陽市西北部的太行山南麓,距焦作市區33公里,面積96平方公里,由8大游覽區136個景點構成,峰巒疊嶂,溝壑縱橫,山中有谷,谷中有峰,以奇、絕、雄、險著稱。
神農壇景色千姿百態,儀態萬方,匯峰、谷、洞、石之精粹,集松、花、鳥、猿之珍異,乃太行風景之大觀。神農壇主峰紫金頂,海拔1028米,傲立群峰,直插雲霄,有"中天玉柱"之美譽。紫金頂左有雲陽河,右有仙神河,前有西貝澗,後有白松嶺,河谷環繞,群峰參拱,更顯紫金頂"唯我獨尊"之勢。相傳這里為炎帝神農氏嘗百草、辨五穀、登懸壇、祭上天之聖地,神農壇也因此而得名。站在紫金頂上,天地合,眾山小,水如練,徑如線,星可摘,月可鑒,可謂"塵囂腳下踩,雲霧耳邊生"。
神農壇絕景白松嶺,海拔1020米,全長11.5公里,因珍稀樹種白皮鬆而得名,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白松嶺起於捨身台,一嶺九峰,起伏跌宕,兩邊懸崖刀劈斧削,嶺上危岩鬼斧神工,既似一條巨龍舞動於幽谷深峽之上,又如天地造化的長城。嶺上的石花堪稱奇觀。這些石花分布在嶺上大大小小、形態各異的石頭上,或大或小,或簇擁或分散,似含苞的睡蓮,像盛開的牡丹,如典雅的月季,若華貴的山茶,形象逼真,煞是迷人。而更為讓人叫絕的則是嶺上那些頭戴青蓋、身著白衣、美麗飄逸的白皮鬆。16000餘棵白皮鬆生於懸崖,長於岩壁,千年樹齡,古老蒼勁,一樹一態,一松一景,光彩照人,風情萬種,一路走過,有仙人迎賓松、孔雀開屏松、白鶴晾翅松、仙翁打座仙、情人蜜語松等左右相迎,置身於此,我們會充分領略到一步一景、移步換景的妙處,說不盡的樂趣盡在其中。
神農壇是天然的藝術盆景,八仙峰、老君峰、伏羲峰、神農峰等28座奇峰似人非人,分身石、合婚石、五彩石、風雨石等24塊怪石似獸非獸,桃花溪、百草坡、卧虎山等36道谷壑縱橫交錯,三仙洞、女媧洞、老君洞等13處洞穴渾然天成。神農壇又是天然的植物園,計有植物1191種,奇花異草遍布山野。神農壇還是天然的動物園,計有動物240餘種,珍禽異獸出沒林間,尤以太行獼猴為遊人喜愛。九群獼猴,猶如九個原始部落,結聚成群,佔山為王,跨溪過澗,飛崖走壁,追逐嬉戲,神出鬼沒。
神農壇景區文化內涵豐富,人文古跡星羅棋布,神話傳說淵遠流長,佛、道二教曾經在此盛極一時,道觀、廟宇等古代建築遺跡至今猶存;伏羲八卦、女媧補天、老君煉丹、劉秀聚將、葯王醫虎等神話掌故情景交融,廣傳民間;李白、韓愈、李商隱、司馬光等文人墨客曾在此游歷,激揚文字,揮毫潑墨。人文景觀與自然風光交相輝映,相映成趣,彰顯神農壇風景的文化神韻與風采。
"走遍三山路,覽盡五嶽景,欲知天下美,還需到神農",神農山風景區是人們尋古探幽、歷險攬勝、賞景休閑、品味自然的理想之地。
地址:河南焦作沁陽市神農壇風景名勝區管理局
郵編:454550
電話:(0391)5036258
傳真:(0391)5036466
青龍峽風景名勝區--避暑勝地青龍峽
青龍峽風景名勝區位於河南焦作修武縣境內,距焦作市區33公里,面積約108平方公里,由7大游覽區共計100多個景點組成,景區內峽長谷幽,山青水碧,群峰競秀,層巒疊嶂,峰迴路轉,曲徑通幽,植被繁茂,氣候獨特,峰、崖、嶺、台、石各有千秋,泉、潭、瀑、溪、洞各具特色,天然雕琢,秀色天成,堪稱山水畫廊,避暑勝地。
青龍峽看谷不見谷,聞水不見水。站在峽谷頂部俯瞰青龍峽,但見峽谷之上群峰對峙,錯落有致,雲縈霧繞,煙波浩淼,且能夠聽到悅耳的鳥鳴和涓涓的流水聲,但無論站在哪個位置,無論從哪個角度,都無法看到峽谷的底部,無法看到水流的方向,看谷不見谷,聞水不見水,恍如夢境,富於意蘊。
青龍峽天然去雕飾,秀色本天成。在長約12公里的峽谷底部,幾乎看不到人工雕鑿的痕跡,路是鵝卵石鋪就的路,橋是木樁搭建的橋,泉潭瀑溪放眼皆是,一泉一景,一潭一色,一瀑一姿,一溪一態,潭潭相映,瀑瀑相連,噴珠濺玉,色澤如繪,原始的古樸和生命的靈動在這里活靈活現。那波瀾壯闊的望龍瀑,那神奇獨特的倒流泉,那妙不可言的七彩潭,那堪稱一絕的"石上春秋",那獨具特色的溶洞景觀,再加上天然原始的植物群落,構成了一幅幅極富創意的山水畫卷。
青龍峽碧水長天一色,紅葉醉人醉心。"青山碧水飾青龍,雄峰流雲扮長空",山體的雄偉與險峻,深谷的迂迴與奧妙,碧潭的清幽與靜謐,瀑溪的秀麗與靈性,力與美在此完美結合,動與靜在此巧妙融匯,天地人在此融為一體,如若適逢趕上深秋時節,萬山紅遍,層林盡染,紅葉如火似霞,一簇簇,一浪浪,宛如紅色的海洋,置身於此,觀碧水長天一色,品秋意霜葉紅花,一時沉醉不知歸路。
青龍峽高山平疇宜避暑,嶺上人家好作客。景區內植被茂密,林木蔥籠,雲霧繚繞,氣象萬千。常年溫差8-10度,濕度適中,涼爽宜人,特別適宜消夏避暑。嶺上為一天然盆地,座落於此的裴家莊村,以石建屋,依山成寨,風格別具,風情獨特,游覽山寨風光,作客山野人家,體味山野鄉土民俗,別具一番情趣。
充滿原始的神秘,盡現大自然的神奇,青龍峽風景名勝區是人們回歸自然、感受自然的絕境佳地!
地址:河南焦作修武縣青龍峽風景名勝區管理局
郵編:454350
電話:(0391)7199978 傳真:(0391)7803018
群英湖風景名勝區--人間仙境群英湖
群英湖風景區位於焦作市區北部25公里處,景區面積50平方公里,景區內自然風光特色獨具,卓而不凡,人文景觀內涵豐富,多姿多彩,是一處兼有南北山水特色的山嶽型風景名勝區。
景區內河流、湖泊深秀,高山、峽谷險峻,懸崖、溶洞遍布,奇峰、怪石林立。主要景點有小孤山、天然毛主席像、大壩、老君灘、葫蘆島、天王岩、睡美人、三潭映月等,可謂"群英薈萃"。小孤山高10餘米,長30餘米,寬10米,相傳玉帝命二郎神帶領天兵擔山填海,路過此地,腳下不適,乃脫鞋倒石,石子落在河中乃形成"小孤山"。天然毛主席像是1993年紀念毛澤東誕辰100周年時發現的純天然側面石像,高12米,輪廓清晰,形體逼真,堪稱華夏一絕。群英湖大壩高聳於"窄山"峽谷之中,大壩建造於1971年,壩高100.5米,為世界第一高砌石拱壩。整個大壩氣勢恢宏,線條流暢,似巨龍橫卧,壩頂瀑布如白練下濺,擊石拍岸,霧氣迷漫,猶如長虹空架,神奇壯觀。老君灘充滿神話色彩,這里四周峰巒環抱,峽光倒映,幽深莫測,相傳老君李耳曾在此修行,泛舟至此,恍入世外桃源。天王岩高數十丈,酷似一尊的天王神像豎立,庄嚴雄偉。睡美人形成實為山體的走勢所致,由於蜿蜓起伏的山體酷似一美麗的少女,頭枕太行,仰面藍天,沐浴陽光,含情脈脈,故此人們給她起了一個非常動聽的名字--睡美人。三潭映月景點集線瀑、簾瀑、潭水於一景,呈階梯形分布,潭與潭之間瀑溪相連,涉足於此,方知覽盡天下瀑溪美,最美還數三潭水。
群英湖風景區四季分明,萬象更新。春季花紅柳綠,翠柏凝翠,觀之賞心悅目;夏季濃蔭覆地,蟬鳴林幽,游之爽心愜意;秋季紅葉滿掛,秋實累累,賞之蔚心自得;冬季銀裝素裹,玉樹瓊花,覽之醉心抒懷,真可謂:一年四季好風景,無限風情總相宜。熱情好客的焦作人民、美麗的群英湖風光熱誠歡迎您的到來!
地址:河南焦作群英湖風景名勝區管理局
郵編:454000
電話:(0391)2910347 傳真:(0391)3934449
那兒山美水美,請你來做客
F. 河南焦作有什麼好風景
雲台山風景名勝區--鍾靈毓秀雲台山
雲台山風景名勝區位於河南焦作修武縣境內,距焦作市區35公里,面積約55平方公里,主要包括小寨溝、老潭溝、溫盤峪、子房湖、茱萸峰、百家岩、萬善寺等7大游覽區100多個景點,景景相宜,相映成趣,美倫美奐,如詩如畫,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地質公園。
雲台山以山稱奇,以水叫絕。小寨溝青山與碧水映襯,飛瀑與流泉交織,三步一泉,五步一瀑,十步一潭,似跳動的音樂,流動的畫卷。老潭溝以雲台天瀑為代表,雲台天瀑傲然挺立於老潭溝的盡頭,垂直落差達314米,巨大的水幕從高及雲端的地方傾瀉而下,猶如長江、黃河倒掛,拍石打浪,恢弘壯觀,堪稱華夏第一高瀑。溫盤峪丹山綠水,精美清幽,千仞壁立,奇偉無比,纖巧中流露出婉約之美,瑰麗中閃現出神奇之姿,是縮小了的山水世界,擴大了的藝術盆景。在我國眾多峽谷中,以其景觀的纖巧、婉約、瑰麗而獨樹一幟,有"盤景峽谷"之美譽。子房湖山青水碧,四季風景各異,春可臨水賞山花,夏可入水戲碧波,秋觀長天共一色,冬攬山水扮素裹,置身於此,盡可得山水之樂。茱萸峰海拔1304米,倚天聳立,雄奇壯觀,唐代著名詩人王維曾在此留下"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的千古絕唱。站在茱萸峰上,但見一峰連一峰,一嶺接一嶺,阡陌縱橫,沃野千里,近可見屋宇房舍,遠可望蒼茫黃河,一時間大有臨風聽歌,氣撼山河之慨。百家岩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交相輝映,相映成趣,漢末代皇帝劉協曾在此避暑納涼,現存有"漢獻帝避暑台"和"二樂台"等遺址。魏晉時期,賢哲嵇康、阮籍、劉伶、向秀、阮咸、山濤、王戎相與友善,賦閑於此,不問世事,號稱"竹林七賢",留下了"孫登嘯台"、"王烈泉"等遺址。萬善寺地處群山環抱之中,遠離塵囂,環境清幽,佛香裊裊,木魚聲聲,是一處頗具規模的佛教活動場所。
恢宏、雄健、豪邁,清秀、柔美、舒展,雲台山風景名勝區猶如一顆光彩奪目的明珠,映輝在巍巍太行山。
地址:河南焦作修武縣雲台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局
郵編:454361
電話:(0391)7709001 傳真:(0391)7709063
網址:www.yuntaishan.net
北方三峽青天河
青天河風景名勝區位於河南焦作博愛縣境內,距焦作市區50公里,面積45.2平方公里,由古道、大泉湖、鳳凰嶺、石佛灘、月山寺等5大游覽區、108個景點組成,它集南北方山水特色和豐厚的文化底蘊於一景,享有"北方三峽"之美譽。
景區內高峽平湖,溪澗幽深、銀瀑飛瀉、流水潺潺、泉水涌涌,五步一景、十步一重天。古道是古時晉豫交通要塞,山高路陡,地勢險竣,史稱"太行八徑"之一,曹操北上壺關伐高幹曾路經此地,寫下著名詩篇《苦寒行》。被譽"中華第一泉"的三姑泉最大流量可達13.5流量,四季常流,匯就大泉湖,大泉湖既有一川碧水之靈秀,又有幽谷深峽之奇觀,行船盪舟大泉湖,景隨船移,船移景變,談笑間,就足以把北國山水的偉岸和南國山水的燦漫一一飽覽。鳳凰嶺蜿蜓起伏,山俊嶺秀,嶺上火炬觀酷似鳳凰站立,優美舒展,栩栩如生。相傳這里是"葯王"孫思邈成仙之處。火炬觀始建於唐貞觀二年,古樸庄嚴,蔚為壯觀,是豫北地區最大的道觀,極負盛名。石佛灘上依太行八百翠微峰,下臨丹溪三千琉璃水,有"天然公園"之美譽。這里雕刻有隋代大業年間的摩崖石刻,80餘尊佛像形態各異,栩栩如生。置身於此,既可享受田園牧歌式的山野情趣,又可濯足戲水,登高探險,盡享自然生態的萬種風情。月山寺始建於金正隆三年,至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曾與少林寺、白馬寺、相國寺並稱為中原四大名寺。寺內仙山瓊閣,勝跡薈萃,景緻奇異,風景秀麗,明永樂皇帝、大樂律學家朱載育曾到此駐足賞景,乾隆皇帝曾3次朝拜於此,並留下了"無限美景賞不盡,天緣有份再來游"的千古名句。月山寺還是中華三大拳之一的八極拳的發祥地,武林中有"文有太極安天下,武有八極定乾坤"之說。此外,景區西部有我國生長最北、華北地區面積最大的1.8萬畝竹林,千竿翠竹,展姿競秀,隨風飄舞,賞心悅目。"村村門前水,戶戶竹為家",盡現瀟灑搖曳的南國風情。晚唐著名詩人李商隱的故里即位於竹林環抱的江陵堡村。
青天河風景名勝區山青水秀,環境幽雅,氣候宜人,交通便利,且一年四季特色各具,是理想的旅遊、避暑、休養之勝地。
地址:河南焦作博愛縣青天河風景名勝區管理局
郵編:454450
電話:(0391)8972955 傳真:(0391)8972688
神農壇風景名勝區--奇絕雄險神農山
神農山省級風景名勝區位於河南焦作沁陽市西北部的太行山南麓,距焦作市區33公里,面積96平方公里,由8大游覽區136個景點構成,峰巒疊嶂,溝壑縱橫,山中有谷,谷中有峰,以奇、絕、雄、險著稱。
神農壇景色千姿百態,儀態萬方,匯峰、谷、洞、石之精粹,集松、花、鳥、猿之珍異,乃太行風景之大觀。神農壇主峰紫金頂,海拔1028米,傲立群峰,直插雲霄,有"中天玉柱"之美譽。紫金頂左有雲陽河,右有仙神河,前有西貝澗,後有白松嶺,河谷環繞,群峰參拱,更顯紫金頂"唯我獨尊"之勢。相傳這里為炎帝神農氏嘗百草、辨五穀、登懸壇、祭上天之聖地,神農壇也因此而得名。站在紫金頂上,天地合,眾山小,水如練,徑如線,星可摘,月可鑒,可謂"塵囂腳下踩,雲霧耳邊生"。
神農壇絕景白松嶺,海拔1020米,全長11.5公里,因珍稀樹種白皮鬆而得名,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白松嶺起於捨身台,一嶺九峰,起伏跌宕,兩邊懸崖刀劈斧削,嶺上危岩鬼斧神工,既似一條巨龍舞動於幽谷深峽之上,又如天地造化的長城。嶺上的石花堪稱奇觀。這些石花分布在嶺上大大小小、形態各異的石頭上,或大或小,或簇擁或分散,似含苞的睡蓮,像盛開的牡丹,如典雅的月季,若華貴的山茶,形象逼真,煞是迷人。而更為讓人叫絕的則是嶺上那些頭戴青蓋、身著白衣、美麗飄逸的白皮鬆。16000餘棵白皮鬆生於懸崖,長於岩壁,千年樹齡,古老蒼勁,一樹一態,一松一景,光彩照人,風情萬種,一路走過,有仙人迎賓松、孔雀開屏松、白鶴晾翅松、仙翁打座仙、情人蜜語松等左右相迎,置身於此,我們會充分領略到一步一景、移步換景的妙處,說不盡的樂趣盡在其中。
神農壇是天然的藝術盆景,八仙峰、老君峰、伏羲峰、神農峰等28座奇峰似人非人,分身石、合婚石、五彩石、風雨石等24塊怪石似獸非獸,桃花溪、百草坡、卧虎山等36道谷壑縱橫交錯,三仙洞、女媧洞、老君洞等13處洞穴渾然天成。神農壇又是天然的植物園,計有植物1191種,奇花異草遍布山野。神農壇還是天然的動物園,計有動物240餘種,珍禽異獸出沒林間,尤以太行獼猴為遊人喜愛。九群獼猴,猶如九個原始部落,結聚成群,佔山為王,跨溪過澗,飛崖走壁,追逐嬉戲,神出鬼沒。
神農壇景區文化內涵豐富,人文古跡星羅棋布,神話傳說淵遠流長,佛、道二教曾經在此盛極一時,道觀、廟宇等古代建築遺跡至今猶存;伏羲八卦、女媧補天、老君煉丹、劉秀聚將、葯王醫虎等神話掌故情景交融,廣傳民間;李白、韓愈、李商隱、司馬光等文人墨客曾在此游歷,激揚文字,揮毫潑墨。人文景觀與自然風光交相輝映,相映成趣,彰顯神農壇風景的文化神韻與風采。
"走遍三山路,覽盡五嶽景,欲知天下美,還需到神農",神農山風景區是人們尋古探幽、歷險攬勝、賞景休閑、品味自然的理想之地。
地址:河南焦作沁陽市神農壇風景名勝區管理局
郵編:454550
電話:(0391)5036258
傳真:(0391)5036466
青龍峽風景名勝區--避暑勝地青龍峽
青龍峽風景名勝區位於河南焦作修武縣境內,距焦作市區33公里,面積約108平方公里,由7大游覽區共計100多個景點組成,景區內峽長谷幽,山青水碧,群峰競秀,層巒疊嶂,峰迴路轉,曲徑通幽,植被繁茂,氣候獨特,峰、崖、嶺、台、石各有千秋,泉、潭、瀑、溪、洞各具特色,天然雕琢,秀色天成,堪稱山水畫廊,避暑勝地。
青龍峽看谷不見谷,聞水不見水。站在峽谷頂部俯瞰青龍峽,但見峽谷之上群峰對峙,錯落有致,雲縈霧繞,煙波浩淼,且能夠聽到悅耳的鳥鳴和涓涓的流水聲,但無論站在哪個位置,無論從哪個角度,都無法看到峽谷的底部,無法看到水流的方向,看谷不見谷,聞水不見水,恍如夢境,富於意蘊。
青龍峽天然去雕飾,秀色本天成。在長約12公里的峽谷底部,幾乎看不到人工雕鑿的痕跡,路是鵝卵石鋪就的路,橋是木樁搭建的橋,泉潭瀑溪放眼皆是,一泉一景,一潭一色,一瀑一姿,一溪一態,潭潭相映,瀑瀑相連,噴珠濺玉,色澤如繪,原始的古樸和生命的靈動在這里活靈活現。那波瀾壯闊的望龍瀑,那神奇獨特的倒流泉,那妙不可言的七彩潭,那堪稱一絕的"石上春秋",那獨具特色的溶洞景觀,再加上天然原始的植物群落,構成了一幅幅極富創意的山水畫卷。
青龍峽碧水長天一色,紅葉醉人醉心。"青山碧水飾青龍,雄峰流雲扮長空",山體的雄偉與險峻,深谷的迂迴與奧妙,碧潭的清幽與靜謐,瀑溪的秀麗與靈性,力與美在此完美結合,動與靜在此巧妙融匯,天地人在此融為一體,如若適逢趕上深秋時節,萬山紅遍,層林盡染,紅葉如火似霞,一簇簇,一浪浪,宛如紅色的海洋,置身於此,觀碧水長天一色,品秋意霜葉紅花,一時沉醉不知歸路。
青龍峽高山平疇宜避暑,嶺上人家好作客。景區內植被茂密,林木蔥籠,雲霧繚繞,氣象萬千。常年溫差8-10度,濕度適中,涼爽宜人,特別適宜消夏避暑。嶺上為一天然盆地,座落於此的裴家莊村,以石建屋,依山成寨,風格別具,風情獨特,游覽山寨風光,作客山野人家,體味山野鄉土民俗,別具一番情趣。
充滿原始的神秘,盡現大自然的神奇,青龍峽風景名勝區是人們回歸自然、感受自然的絕境佳地!
地址:河南焦作修武縣青龍峽風景名勝區管理局
郵編:454350
電話:(0391)7199978 傳真:(0391)7803018
群英湖風景名勝區--人間仙境群英湖
群英湖風景區位於焦作市區北部25公里處,景區面積50平方公里,景區內自然風光特色獨具,卓而不凡,人文景觀內涵豐富,多姿多彩,是一處兼有南北山水特色的山嶽型風景名勝區。
景區內河流、湖泊深秀,高山、峽谷險峻,懸崖、溶洞遍布,奇峰、怪石林立。主要景點有小孤山、天然毛主席像、大壩、老君灘、葫蘆島、天王岩、睡美人、三潭映月等,可謂"群英薈萃"。小孤山高10餘米,長30餘米,寬10米,相傳玉帝命二郎神帶領天兵擔山填海,路過此地,腳下不適,乃脫鞋倒石,石子落在河中乃形成"小孤山"。天然毛主席像是1993年紀念毛澤東誕辰100周年時發現的純天然側面石像,高12米,輪廓清晰,形體逼真,堪稱華夏一絕。群英湖大壩高聳於"窄山"峽谷之中,大壩建造於1971年,壩高100.5米,為世界第一高砌石拱壩。整個大壩氣勢恢宏,線條流暢,似巨龍橫卧,壩頂瀑布如白練下濺,擊石拍岸,霧氣迷漫,猶如長虹空架,神奇壯觀。老君灘充滿神話色彩,這里四周峰巒環抱,峽光倒映,幽深莫測,相傳老君李耳曾在此修行,泛舟至此,恍入世外桃源。天王岩高數十丈,酷似一尊的天王神像豎立,庄嚴雄偉。睡美人形成實為山體的走勢所致,由於蜿蜓起伏的山體酷似一美麗的少女,頭枕太行,仰面藍天,沐浴陽光,含情脈脈,故此人們給她起了一個非常動聽的名字--睡美人。三潭映月景點集線瀑、簾瀑、潭水於一景,呈階梯形分布,潭與潭之間瀑溪相連,涉足於此,方知覽盡天下瀑溪美,最美還數三潭水。
群英湖風景區四季分明,萬象更新。春季花紅柳綠,翠柏凝翠,觀之賞心悅目;夏季濃蔭覆地,蟬鳴林幽,游之爽心愜意;秋季紅葉滿掛,秋實累累,賞之蔚心自得;冬季銀裝素裹,玉樹瓊花,覽之醉心抒懷,真可謂:一年四季好風景,無限風情總相宜。熱情好客的焦作人民、美麗的群英湖風光熱誠歡迎您的到來!
地址:河南焦作群英湖風景名勝區管理局
郵編:454000
電話:(0391)2910347 傳真:(0391)3934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