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遠濕地公園
① 西鳳漾濕地公園和西山漾濕地公園一樣嗎
我和小豆游湖州西山漾濕地公園 湖州山水清遠,湖漾密布。東部新區的西山漾更具有獨特的濕地景觀資源。 有好多路口可以到達的。如果走吳興大道,可以在吳興區政府西面的路左轉,往前看到有個別墅小區的路口左轉,往前開就到了。
② 清遠飛來湖濕地公園要買門票嗎
親,是免費的,今年九月份公園就已開始正式對外開放,有濕地景觀,休閑走廊,湖心小島等風景觀光一條線。現在還在進行後續的收尾處理,注意安全。歡迎您的到來。
③ 清遠濕地公園與清遠飛來湖濕地公園是同一個嗎
不是是兩個
④ 為什麼只是郊區的廣州花都,比相鄰的清遠市區更發達
2年日產汽車及東風公司落戶花都,成立了花都汽車產業基地,2018年上半年累計實現產值864億元。上半年全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199億元,同比增長12.5%。花都有廣州北站和空港經濟區,發展前景不可限量。
⑤ 清遠東城是一個怎樣的城市
清城區東城街自2003年以來,多方籌措資金1043萬多元,全力推進生態文明村的創建工作,目前該街188條自然村中已有28條村成為生態文明村,其中,蓮塘二村、石橋頭村、螺坑村成為全市生態文明村示範村,受到市領導的好評。今年,該街將計劃再創建3條精品示範村,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發揮重要的示範輻射作用。
蓮塘二村距市區僅3公里,由於近城,大部分勞動力已向城市轉移,近年來,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時,該村非常重視生態文明村創建工作,2008年,為完善村民娛樂場所,加建了公園式廣場休閑區,並配套體育健身設施,同時在村魚塘長廊旁裝上不銹鋼護欄並建專門的釣魚平台等。目前,街辦已投入100多萬元用於該村的建設,一個基礎設施基本完善,村內有文化康樂設施健全的文明村脫穎而出。石橋頭村是革命老區村,該村自2007年被列為街道的生態文明村示範點建設後,得到了村民群眾的積極響應,街辦多方籌集資金150萬元用於各項建設,鋪設了下水道等排水系統,拉設了電線,完成了入村道(長1.33公里)和村內巷道等水泥硬底化,完善了全村的綠化美化及樹起了宣傳欄和宣傳牌;建成了一個高標準的籃球場,2個羽毛球場,配套了2張乒乓球台。同時,為了進一步美化亮化村容村貌,村制訂了衛生管理制度,並建有兩個垃圾池。現在的石橋頭生態文明村已呈現出了鳥語花香、運動休閑設施、新房子互相輝映的和諧新景象。
螺坑村自創建生態文明村以來,該村依靠近城優勢,抓好布局調整,大力發展花卉種植、蔬菜種植、家禽養殖、魚塘業等「三高」農業,不斷壯大村集體經濟,農民收入逐年提高。2008年街道投入了36萬元進一步完善該村的各項建設,設立統一的垃圾堆放點,對籃球場、休閑小廣場進行全面改造更新。今年街道再投入45萬元為該村鋪設入村路燈及進一步完善該村村前休閑運動場及部分場所,打造成一個高規格的生態文明村。
在創建生態文明村的實踐中,該街運用典型引路的辦法,在全街篩選了28個自然村(其中3條區示範村,2條市區精品村)作為工作重點,抓緊抓好。新橋石橋頭村,全村59座房屋按照統一規劃、統一坐向、統一設計進行建設;蓮塘二村在改房、改廁、改居過程中,注意對村裡的雜物房統一規劃,投入了50多萬元重新規劃建設了60多間統一規格的雜物房,為村民營造了一個門前巷道整潔衛生的環境。
營造一村一景一特色。如蓮塘二村作革命老區示範村進行建設;新橋石橋頭村作為今後「農家樂」旅遊示範村進行規劃建設。
抓好「軍民共建村」、「新農村農家樂村」、「革命老區特色村」等亮點工程的建設,使生態文明村更亮麗,內涵更豐富,創建工作更有意義。
近年,清城區東城街道依託城區東拓的發展契機,發揮自身優勢,加快城市化建設進程,努力打造清遠宜居城市的「首選版塊」。去年固定資產投資達116181萬元,比2004年增長91124萬元,三年增長3.6倍多。東城成為市區的投資「熱土」,房地產大項目、旅遊大項目、教育大項目紛紛落戶。
東城優勢何在?該街道黨工委書記徐金伙告訴記者,東城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區位優勢和政策優勢。東城版塊北靠南嶺山脈,南臨北江,形成坐北向南的天然「福地」;臨江地形,形似玉帶,是建設標志性建築群的首選之地;東城街內沒有污染企業,是「無煙囪」的區域;近年配合市、區「東拓」發展策略、路網建設還不斷升級。東城的快速發展,勢不可擋。
「東城的今天發展離不開群眾的大力支持。目前,越來越多的農民群眾體會到城市化帶來的好處。」徐金伙說,轉變農民發展觀念很重要。近年,政府通過大力宣傳,讓群眾明白,城市化建設進程,是集中人流、物流和資金投入;會帶動商業、改善環境、改善醫療和教育條件,從而提高生活質量;城市建設越快,群眾收益就越快。今年,東城街還將大力爭取市、區支持,加快海逸路北延線、金碧灣北延線等幾條主幹道的建設,合理保護好自然環境資源,做好房地產、旅遊、文化產業文章,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據了解,目前東城街已逐步形成東北面以旅遊業為主,西南以房地產為主,中西面以文化產業為主的三大品牌發展。即旅遊品牌:打響漂流、自然生態的招牌,目前,該街有黃騰峽(景區)漂流、牛魚嘴原始生態風景區、白廟漁村、興隆古寺等4處優秀旅遊景區。其中黃騰峽去年獲得「歐洲人最喜愛的中國景區」。東城街還計劃將牛魚嘴風景區的生態文化和興隆古寺現有的佛教特色文化結合打造成一個省內外文明的佛教文化景區;金雞岩新景區已試業;另文洞河漂流、井塘風景區、黎塘東湖濕地公園、老區教育基地等景區正在規劃建設中。
房地產品牌:東城由於擁有市區獨一無二的山邊單元和水邊單元,隨著城市東擴,東城更成為「宜居首選」之地,近年落戶東城的大型房地產投資項目有金碧灣花園、錦江豪苑、海逸華庭、大豐豪苑、加州花園、五星級的清遠國際大酒店等。目前,奧園、美林湖等一大批新的房地產項目正緊張籌建中。
文化產業品牌:東城蟠龍山下的清遠大學城,成為清遠市文化產業園。目前建成的有清遠職業技術學院、清遠市一中實驗學校,還有建設中的本科院校廣東南華工商學院。多個進園教育項目,正加緊洽談中。
⑥ 太湖濕地公園的自然環境
濕地植物類型多樣,分為挺水植物、浮葉植物和沉水植物三種。挺水植物即植物的根、根莖生長在水的底泥之中,莖、葉挺出水面,如蓮藕、荸薺、香蒲、蘆葦、慈菇、燈芯草、菖蒲、紫芋等;浮葉植物是生於淺水中,葉浮於水面,根長在水底土的植物,如睡蓮、王蓮、菱、芡實、蒓菜等;沉水植物是指植株全部或大部分沉沒於水下的植物,如苦草、眼子菜、黑藻、金魚藻、水車前、中華水韭等。水生蔬菜產品基本都是涼性食品,蓮子、芡實、慈菇等還含有較多的生物鹼性成分,長期使用有較好的降火功效。芡實:俗稱雞頭米。蘇州的南芡圓整粒大,質地粘糯,香氣濃郁,美味可口,是名貴食品之一。芡實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鈣、鐵、磷、核黃素和抗壞血酸、灰分、樹脂等,滋養強壯、補中益氣、開胃止渴、固腎養精,對體虛者、脾胃虛弱的產婦、貧血者、氣短者有良好療效。
濕地水八仙:「水八仙」是指茭白、蓮藕、水芹、芡實、慈菇、荸薺、蒓菜、菱等八種蔬菜,是蘇州傳統栽培的水生蔬菜品種,主要分布在我市的吳中區、吳江、常熟、張家港、崑山、太倉等地。由於種植歷史久遠,品種種類多,質量上乘、栽培精細。一度形成了鮮明的地方特色,在國內外享有盛名,故美其名曰「水八仙」。
「水八仙」是指茭白、蓮藕、水芹、芡實、慈菇、荸薺、蒓菜、菱八種蔬菜,是我市傳統栽培的水生蔬菜品種,主要分布在蘇州的吳中區、吳江、常熟、太倉、張家港、崑山等地。由於種植歷史久遠,品種種類多、質量上乘、栽培精細。一度形成了鮮明地方特色,在國內外享有盛名,故美其名日「水八仙」。其中如蘇州黃慈菇,南盪雞頭,大、中、小臘台茭白,早花藕,紅皮荸薺,太湖蒓菜等更是蘇州地方優良品種的佼佼者。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高血壓、高血脂等「富貴病」的發病率逐年上升,從中醫學角度看,現代人已出現從以前的「陽虛」(營養不足)向「陰虛」(火氣過旺)轉移的趨勢,而水生蔬菜產品基本都是「涼性」食品,蓮子、芡實、慈菇等還含有較多的生物鹼成分,長期食用有較好的「降火」功效。
茭白:以「中臘台」、「吳江茭」品質最佳,其茭肉潔白柔軟少纖維,可加工配以葷素炒煮成佳餚。
水芹:清香脆嫩,莖葉柔軟均可食用,生拌、炒食皆可,常在冬春蔬菜淡季採收上市。據醫學及食品科學研究結果,膳食纖維對於高血脂、高血壓等心血管系統疾病,以及便秘、腸癌等消化系統疾病有良好的調理功能。在國外膳食纖維被廣泛應用於各種食品中,或單獨製成保健品銷售。而絕大部分水生蔬菜產品都是優質的膳食纖維食品,研究表明:蘇南種植的淺水芹中可溶性膳食纖維占總膳食纖維的50%左右。
慈菇:又稱燕尾草,屬澤瀉科多年生宿根淺水草本植物,吳中慈菇以「蘇州黃」馳名。個大質糯,澱粉、蛋白質含量高。慈菇有許多食療功能,具有清熱解毒、潤肺止咳、行血通淋之功,是一種風靡世界各地的鹼性保健食品,民間有「內火旺喝碗慈菇湯」的說法。
芡實:俗稱雞頭米。蘇州的南芡圓整粒大,質地粘糯,香氣濃郁,美味可口,是名貴食品之一。芡實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鈣、磷、鐵、核黃素和抗壞血酸、灰分、樹脂等,具有滋養強壯、補中益氣、開胃止渴、固腎養精等作用,對體虛者、脾胃虛弱的產婦、貧血者、氣短者具有良好療效。《本草綱目》記載「芡實能治遺精、帶下」。如用南芡60克、北芡15克共煮爛吃,有補腎作用,治遺精、白帶和多尿等。常吃芡實還可治療老年人的尿頻之症。
荸薺:俗稱「馬蹄」。生吃,醇甘清香,勝似秋梨;熟食,則可以烹調成多種美味佳餚。中醫認為,荸薺是寒性食物,具有益氣安中、清熱止渴、開胃消食、利咽明目、化濕祛痰的功效。食用荸薺既能清熱生津,又可以補充營養,發燒的病人可以多吃一些。中國清代著名的溫病學家吳鞠通治療熱病傷津口渴的名方五汁飲,就是用荸薺、梨、藕、蘆根和麥冬榨汁配合而成的。在呼吸道傳染病較多的季節,吃鮮荸薺還有利於流腦、麻疹、百日咳以及急性咽喉炎的防治。
蓮藕:可作水果生食,或加工成藕粉,也可炒、煮、蒸、煨等,做成菜餚。蓮藕種子稱蓮子,蓮子湯是宴席上的名貴珍品,也是高級滋補品。蘇州塘藕為江蘇「三寶」之一,與南京板鴨、鎮江香醋齊名,早在唐代便是進貢佳品。
紅菱:亦稱水紅菱,屬菱科,為一年生浮葉水生草本植物,3月種,9月收。紅菱殼軟薄而水分多,肉質細嫩,味道甘美,宜於生吃。主要產於蘇州東郊,常常與藕間作。有民歌唱道「桃花紅來楊柳青,清水塘里栽紅菱。姐栽紅菱郎栽藕,紅菱牽到藕絲根。」紅菱鮮嫩時味甘美,可作水果生食;老菱帶殼煮熟,性糯清香微甜,號稱「水栗」;老菱可制澱粉,菱粉身質細潔爽滑,為澱粉中佳品,最宜於制雪糕、冰淇淋和細糕點。菱的葯用和食療價值也很高,《本草綱目》載:「菱性甘平,能解暑氣積食,消渴」。
太湖蒓菜:又有水萊、水葵等別名,是一種生長在湖澤池沼中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每年清明至霜降間可採摘嫩葉供食用,與鱸魚齊名,用以調羹,香脆滑嫩,味沁齒頰。《耕余錄》雲:「蕙(蒓菜)味略如魚髓蟹脂,而輕清遠勝,比亦無得當者,惟花中之蘭,果之荔枝,差堪作配」。人們還把太湖蒓菜比喻為思鄉之物。據《晉書》記載,吳人張翰,才學出眾,至洛陽,齊王司馬同聞其名,授官大司馬。秋風乍起,他思念故鄉吳中的蒓菜、蒓羹、鱸魚,嘆日:「人生貴適志,何能駕官數千里,以要名爵乎?」於是棄官歸吳,這便是「蒓鱸之思」典故的由來。但古代都是採摘野生蒓菜食用,從明末清初開始人工培植。
蒓菜產地非止太湖一處,西湖蒓菜也頗有名,但以太湖產量最多,年產數十萬斤,為他處所不及,蒓菜有補血、健胃、止瀉之功,可煮、可炒,特別是與魚或肉一起做湯,鮮嫩可口,色、香、味俱佳,被譽為江南名菜。蒓菜的葉子呈橢圓形、深綠色,背面分泌出一種類似瓊脂的粘液,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葡萄糖等多種成份,可煮可炒,不僅是風味獨特的珍貴蔬菜,而且有清熱、潤肺、利尿、消腫、解毒、健胃、止瀉等功效。太湖蒓菜生長繁殖快,每年「清明」前後水底的地下莖開始萌芽生長。在這個時節採摘的蒓菜嫩片稱為「春蒓菜」;「立夏」之後,氣溫上升,蒓菜生長旺盛,到「霜降」可大量採摘,稱為「秋蒓菜」。以太湖東冊和西冊湖區的蒓菜產量最多。每年夏秋,那裡大片地布滿了一簇簇蒓菜,連綿數華里,彷彿給碧清如鏡的太湖湖面綉上了翠綠的「花邊」,美不勝收。 濕地動物復雜多樣的植物群落,為野生動物尤其是一些珍稀或瀕危野生動物提供了良好的棲息地,是鳥類、兩棲類動物、魚類的繁殖、棲息的場所。濕地動物群落主要由底棲動物、魚蝦類、水鳥、兩棲類以及其它濕地動物所組成。
底棲類動物,如螺、蚌等;魚蝦類,如鯽魚、鱸魚、青魚、鰱魚、銀魚、桂魚等,這些魚在濕地公園內都可以找到;兩棲類動物,如青蛙、蟾蜍、螃蟹等;其它濕地動物,如野兔、刺蝟等。
據《太湖魚類志》記載,共有107種魚類,錄屬於14目25科74屬,其生態類型主要有三類:
一是太湖定居性魚類,如鯉、鯽、鯿、魴、鮊、鱭和銀魚等;
二是江海洄遊性魚類,如鰻魚、鰣魚和東方魨等;
三是江湖洄遊性魚類,如草、青、鰱和鱅魚等。
⑦ 清遠市清新縣大提問: 1、清新公園和玄真公園要門票嗎,要的話門票多少還有夜晚開放不 2、我們
1)玄真漂流票你可以在網上團購,它有直接在景區取票的
2)清新公園不用門票
3)你可以到距離你們800米左右石潭貴香樓嘗試一下鼓油雞。(在環城路與玄真路尾處)
4)附近沒有溫泉,要大約在30KM外的三坑或者銀盞溫泉
5)飛來湖公園,不要門票
⑧ 清遠飛來湖濕地公園怎麼去廣州南
上飛水橋廣州方向,攔番禺車,三四十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