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山森林公園
1. 天台山國家森林公園的地理氣候
漢中天台森林公園地處秦嶺中段南坡,北緯33『12?——33『18?,東徑工06』59』——107『07?,屬南北氣候分界線,公園內森林植被繁茂,生態環境優美,地形地貌奇特,名勝古跡眾多。該區年平均氣溫10,1℃,降雨量913毫米,海拔640—2038米,森林覆蓋率92.3%,野生動植物分別為100和 1300餘種,景區內山勢險峻、溝谷縱橫、泉潭密布、氣象變化莫測,且有天然溶洞和第四紀冰川遺跡在現。
2. 張家界天台山森林公園
張家界天門山國家森林公園景點,門票261元/人
黃龍洞景點,門票103元/人
寶峰內湖景點,門票96元/人
張家界大容峽谷景點,門票118元/人
張家界行程
第一天:抵達張家界
第二天:森林公園-金鞭溪-袁家界
第三天:日出-楊家界-天子山-十里畫廊
3. 天台山國家森林公園的旅遊提示
天台山森林公園,北有隴海、寶中鐵路和西寶高速公路;西有寶成鐵路、寶漢公路,交通方便。由寶雞市區出發,上天台山,可由蒙峪進山,乘車到正溝水庫,步行上山;也可由石壩河進山,乘車直達燒香台,再步行上山。去嘉陵江源頭景區,乘火車可在秦嶺車站下車,換乘汽車10多分鍾即到;由市區出發乘汽車沿寶漢公路而上,至33公里處向東即進入森林公園大門。
這裏海拔1900米,最高氣溫僅28℃左右,是消夏避暑、周末度假的最佳去處。
還可選購西鳳酒、金絲猴煙、花椒、核桃、木耳、香菇等名優特產品。
自駕路線:
北京→天台山國家森林公園
上海→天台山國家森林公園
廣州→天台山國家森林公園
武漢→天台山國家森林公園
4. 漢中天台國家森林公園的景點介紹
一、諸葛故堡:位於武鄉鎮北,糧站以東。三國時期,蜀漢劉備曾屯兵漢中,封諸葛亮為武鄉侯。後人於此地修築諸葛故堡,並於鎮西街花園樹有諸葛像,立碑石記載,後於文革期間被毀。
二、石堰交流:位於武鄉鎮北六公里入山口。古有石堰寺,寺前東,西兩溝雙水交匯。相傳為漢高祖劉邦率民工開鑿,潤灌良田千畝,惠殷至今。駐足岸邊,山青水碧,波濤翻滾,夾岸卵石環鋪,巨岩形如卧牛,頗為壯觀。 三、呼吸奇泉:位於天台山東溝,森林公園主大門東側,龍王廟內。有一天然間歇泉,水質清澈,冰涼透骨,切一涌一停,如人呼吸。涌時泉水滔滔,激起浪花朵朵,靜時層層下落,旋成一口銀鍋,直至點滴俱無,此泉為宋代嘉佑年間發現,有碑記載,堪稱一大水文奇觀。
相傳,白娘子被鎮雷峰塔獲救之後,誓報法海凌辱之仇,決意重返昆侖山修煉,途經此地,見山清水秀,一股清泉湧出,便按落雲頭,投身山泉,在此修煉「八爪金龍功」,旋以吐納,一吸一呼,泉水一停一涌,故此得名「呼吸奇泉」。
四、飛仙靈崖:位於葯王坪上雷祖殿東南側,有處天然峭壁,高數百尺,險峻無比。
相傳,此處常有修道成仙,功德圓滿者舍向其下,翼成正果。宋代有一李娃女子修道圓滿後,曾在此盤腿而座,雙手合一,從此崖跳下,毫發無損,得道成仙,後人在此修築「仙姑堂」。又傳元末翰林張三豐,在天台山受個道點化,亦從此崖跳下,遂成仙而去,故此處得名「飛仙靈崖」。
五、太極神圖:又名天台寶光,每歲陰歷六月十五,正午雷雨過後,於飛仙靈崖之上突現七彩光環,向上旋至峰頂,經久不息,為一大天象奇觀,很難親見。
相傳,太白金星曾雲游天台山,見此處山水秀麗,名貴葯材眾多,便想將此地人參、天麻、玉竹、靈芝移至太白山,並引走天台神泉。靈芝不願離開此地,補金星手持寶物太極神圖追趕,打中靈芝頭部被捉,神圖墜下山崖,無處可尋,幫留飛仙靈崖之下,每歲僅陰歷六月十五正午雷雨過後便有奇觀再現。
六、張拉塌洞:位於葯王坪雷祖殿西北半山腰,有一天然石洞,深約十餘米,險要奇特。
元末翰林張三豐陷居天台山,曾在此洞中修煉成仙,因三豐平日極其拉塌,人稱「張拉塌」,由此洞名為「張拉塌洞」。
七、梅花古碑:位於葯王樓三清殿古柏樹下,有一高1.4米石碑,上刻一樹梅花,運筆奇絕。
相傳,唐代大畫家吳道子從四川回長安,路經古梁洲(漢中)時,前來天台山,正逢葯王殿完工,石匠正在刻碑。吳道子當晚宿於廟內,夢一青衣老者引其殿前觀梅。天亮後見天台山花草繁多,獨少紅梅,即按夢中所見,欣然畫出一樹梅花,後由石匠精心刻於碑上,留存至今。
據《漢中市地名志》:碑上梅花系清代大書畫家譚公鼎(漢中城固人)於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所畫,迄今已330餘年。
八、晴天夜雨:位於葯王樓三清殿前古柏之下,盛夏夜晚,古柏自會降雨,天愈晴而降雨愈大,堪稱一大奇觀。
相傳,宋代有一愛財如命的喇嘛,名叫達世滿爾,專盜民間財寶。盛夏一夜晚,他上山潛入廟中偷抄古柏下千金碑秘方,並刻毀碑文。天亮後,求醫治病者見石碑葯方被毀,痛哭不已,遂感動南海觀音,於當晚從寶瓶中降下甘露,石碑葯方得以復原,而後,盛夏天晴夜晚,古柏常降夜雨。
九、早種晚收:位於葯王樓三清展前,有一隙地,為天台道觀寶地。
相傳,道士曾受異術,早晨播種,傍晚收獲。此地被三清所佔,賜予滴米升,位於仙姑堂巨石之上,石有裂縫,向外滴米,每日一升,少則一人吃光,多則人數不限,均可飽腹,故由此而得名。
蠟燭筆立
十、蠟燭筆立:位於花王樓西側數百米,有一秀峰直立,猶如蠟燭獨挺,峰頂蒼松苒曲,又形似立筆,為天台山之象徵。
相傳,古時天台山有一農家,臘月喜得一子,取名「臘豬」,愛如掌上明珠,臘豬七歲時喪父,母將子嬌慣成性,成年後常打罵其母。一天,母不堪其子虐待,碰死石峰,臘豬從此醒悟,追悔不已,葬母於對面峰頂,常立此望峰哭泣,天長日久,化為石峰,以醒後人孝敬父母。
十一、二仙圍棋:位於天台山岱頂西梁,有一平石滑潔,立於一巨石之上,頂如棋盤,近之道路極險。
相傳,呂洞賓、漢鍾離二仙曾在此圍棋。平石北部有一蒼松,紮根於棋石之中,四周陡峭險峻,無立足之處。
十二、銀洞白光;位於天台山以西十餘里溝內,山崖間有一石洞,百般日雨過晴夜,遙望洞內白光四射,燦爛奪目,乃一大天象奇觀。
相傳,天宮黃龍為感葯王醫病之恩,在此鑿洞存入白銀,封閉洞口,用前爪磨成金鑰匙,放於葯王大殿。殿內有一道士,愛財如命,夜盜金鑰匙,入洞欲取白銀,不慎將金鑰匙落入石縫,石洞封閉,再不能出。至今發謠日:「進銀洞,繞石虎,雪白銀子兩萬五,誰能找到金鑰匙,買下一個漢中府。」
十三、琴泉雅奏:位於葯王樓北部山腰間,有一泉池,泉水瀅瀅,上靜下動,滴水成韻,婉如琴樂彈奏,唯不見水源,其下積之成潭,該潭稱為「老龍寶池」
相傳,天台龍王冬住黃龍洞,夏住天台龍宮,每歲春末夏初,龍王出黃龍洞,經盤龍坡,住進天台龍宮,盛夏常在「老龍寶池」飲水,琴泉雅奏為龍王吸泉所致。
十四、白雲風洞:蟒蟲洞。位於仙都峰以北懸崖半腰,有一奇洞,有時白霧繚繞,有時微風許許。
相傳,洞內有一神物,昔日樵子,獵夫莫敢近驚,稍有觸及,頓起飛沙走石,拔木摧屋,釀成巨災。民國時期愛國將領楊虎城,張丹屏曾來天台山,入洞探險,引出殺身之禍。
十五,青龍昂首:位於花王樓以北後山,山勢綿延起伏,其首至雷祖殿,勢若青龍卧嶺,兩面三石如龍甲,形態十分逼真。
相傳,天台山下胥水河龍王之子小青龍,與漢江龍王之女相互愛慕,么定終身。漢江龍王欲將其女高攀東海龍王,拆散這對情緣,青龍也被父囚於天台山,常年卧嶺,遙望漢江,天長日久,化作山樑,故此得名。
十六、避難地穴:又稱天台龍宮,位於葯王以東數百米,有一天然溶洞,進口狹窄直立,洞內石筍林立,鍾乳倒懸,有「玉石龍床」,「定海神針」等景物。
相傳,唐代名醫孫思邈被太宗封為葯王,大將蔚遲敬德不服,追殺葯王至天台山,曾躲進此洞避難,幫此得名。
十七、七孤堆峰:位於太白廟以南,山脈有七峰起伏,龍形排列,形如古冢,十分壯麗。
相傳,天宮七仙女曾下凡來到天台山,被王母發現,急化峰隱身,避過其母,隨後騰空返回天宮,留下七座孤峰。
十八、岱頂風光:位於葯王樓後山,為天台山主峰。立於岱頂,群峰盡在腳下。清晨,向東靜待天邊紅霞,遠眺兩座乳峰山,如裸體仰卧之少婦,紅日從兩乳間噴薄而出,越過地平,騰空躍起,冉冉上升,將天際染成火紅,射出萬道光彩,青山綠樹塗滿金色,剎那變化,美不勝收。
5. 天台山國家森林公園的公園景觀
天台山,屬國家級森林公園,其山海拔1500餘米,頂部有一平台,常在雲霧之中,故名天台山。古時為川、陝、甘、滇的道教名山。
天台山原有道教建築一座,名曰「天台觀」,為清乾隆年間所建,現已不存。前些年,新建一「天台閣」,可供遊客小憩。1992年,各處寺廟捐資,又在山腰建起一座寺廟,並有僧人管理,為天台上增添了一個新的旅遊點。
天台山,數萬畝森林密布,鬱郁蔥蔥。大風吹來,松濤狂吼。烈日當空,濃蔭蔽日,登高眺望,一覽眾山小。群山蒼蒼,林海茫茫。望腳下,雲霧繚繞,如臨仙境,是一個難得的旅遊勝地。
春夏之季,是游天台山最佳的時間。那時,天台山不僅是綠色王國,也是花的海洋,滿山遍野的杜鵑花、山茶花、野玫瑰、七里香、山菊花……紅色、白色、黃色。一朵朵、一支支、一片片,在萬綠叢中各顯風姿,裝點著這座如詩如畫的天台山。登其山者,無不心曠神怡,如醉如痴。
天台閣東100多米,有一奇特景觀:一塊巨石,形似仙桃,謂之蟠桃石,倒立於地,四周無依,大風吹來,搖搖晃晃,頂部可站立十多人,大家齊用力,也可使其搖動。然而不知過了多少年,也不知有多少人去推過它,可它依舊還是那麼站立著,活像一個不倒翁。相傳,這塊蟠桃石是當年孫悟空偷吃蟠桃時掉下來的,天長日久,便化成了一塊石頭。
距蟠桃石百餘步,又有一塊立在懸崖邊的巨石,頂平,可容20餘人,巨石與平台相距約2米,縱身可躍上巨石。巨石周圍是高大的樹木遮掩,坐在石面上下棋、讀書,都是一個難得的好地方。傳說這是司馬光曾經讀書的地方,謂之「讀書台」。
台南懸崖上有一洞,名曰「藏經洞」,究竟是誰在這里藏過經書,不得而知。台正中有一湧泉水井,四時不幹,其水清涼甘醇。來此游覽,觀勝景,飲清泉,可謂難得的享受。
金龍河穿繞山區台地之間,因河床多為整塊的砂岩,故河水清澈見底,不帶泥沙,而兩岸的花草樹木和岩石的顏色又讓水呈現出斑斕的色彩。位於金龍河中下段的響水灘瀑布是天台山群瀑之首,落差40多米,寬20多米,分8層跌落,飛瀑挾風炸雷,煞有氣勢,故名「響水」,是景區內大小7處瀑布中最壯觀最吸引人的一個。另外一個跨度達150米的圓弧形瀑布——蟠龍岩瀑布則會在陽光下形成不同形狀的虹影。天台山還是一座宗教名山,道、佛、儒並存,鼎盛時曾有 130餘座道觀佛寺,現僅存48處,且唯有永樂寺保存較好。另外,山上還有一處不可不看的地方——和尚衙門,是國內唯一的一座古代宗教法庭。
6. 廣元天台山國家森林公園在哪裡,廣元天台國家森林公園怎麼去
具有山美、水秀、石奇、樹古、林茂、峰險、谷幽等自然風景特色。巍巍群山,內莽莽林海,千年古剎、暮鼓晨容鍾。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相得益彰,交相輝映。天台山充滿道教神秘色彩,梵天寺歷史底蘊深厚,同時還富有許多動人的傳說。廣元天台國家森林公園經過十多年的建設與投資,逐漸形成了以森林資源為主體,自然景觀為依託,佛教道教文化為點綴的國家級風景旅遊區。園內有健全的管理機構,有得力的領導集體。園內有綜合性的接待中心——天台賓館、天池湖避暑山莊,在城內設有旅遊接待點——琦峰酒樓。園內基礎服務設施齊全,綜合接待能力強,能夠同時接待團體旅遊和大型會議召開,有不同檔次和規模的餐廳、賓館、山莊、度假村任您選擇。廣元天台國家森林公園已經成為人們觀光旅遊、度假休閑、避暑納涼、科考探險的理想之地。
7. 漢中天台山森林公園門票多少聯系是否需要另外買票
門票30元每位,學生半票,現已開通漢中市區至景區旅遊專線,十一黃金周自駕游新大門停車場車輛爆滿
8. 天台山在哪位於哪個省
天台山位於四川省
四川成都天台山,隸屬邛崍山脈,位於中國優秀版旅遊城市、巴蜀四大古城之權一的「文君故里」邛崍市,距成都110公里。景區面積106平方公里,主峰玉霄峰海拔1812米。景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年均氣溫16℃,森林覆蓋率達94.4%,動植物種類豐富,有珙桐、紅豆杉、銀杏等20餘種國家保護的珍稀植物及大熊貓、紅腹角雉、大鯢等7種國家保護的珍稀動物,是四川大熊貓棲息地世界自然遺產、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森林公園。
9. 天台山國家森林公園的景區概況
寶雞天台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寶雞市正南,秦嶺山脈北麓,距市區中心約十多公里版,總面積約8100多公頃,轄四大景權區:即大王嶺景區、楊家灘景區、天台蓮花山景區和已經開發開放的嘉陵江源頭風景區。
天台山國家森林公園西臨鳳縣黃牛鋪鎮、東北接寶雞市渭濱區,由於秦嶺山脈經歷了喜馬拉雅山系多次構造運動和岩漿活動,從而形成了奇峰林立,怪石廣布,潭瀑眾多,溝壑錯縱的復雜地貌,所以公園內景觀奇特,又因秦嶺山脈對於我國水系劃分和氣候的影響,而形成了獨特的天象氣象、水體和植被景觀。有奇石陡崖,如燒香台、劍劈石、大刀石、三皇崖等,而且賦有神話傳說色彩,令人神往稱奇。有奇峰險關,如雞峰山,大散關,其間還點綴著眾多間溪,瀑布和潭池,水態多姿,引人入勝。另外,有罕見的霧凇、冰掛等天象景觀。
10. 漢中天台國家森林公園的景區開發
項目地區來:漢中市
項目行業自:旅遊業
項目名稱:天台山國家森林公園景區開發
項目承辦單位:漢中天台山國家森林公園管理處
項目內容:漢中天台山森林公園位於秦嶺中段南坡,距漢中市城區18公里,是國家批准建立的國家級森林公園。規劃總面積4446公頃,其中國有林地3674公頃,區內集奇特的自然景觀和豐富的人文景觀於一體,被譽為「陝南第一名山」。目前《總體規劃設計》已獲省政府正式批准,公園開發建設已開始一期投資5436.18萬元,主要項目為道路交通設施、供電設施、供水設施、通訊設施、環保設施。二期投資7468.98萬元,主要項目為景點建設。
投資總額及合作方式:總投資12900萬元。合資、合作或分項獨資均可。
市場預測及投資回報分析:按客流量逐年增加測算,投資回收期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