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四海山森林公園
1. 溫州永嘉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永嘉楠溪江,紅色之旅,大若岩景區,岩頭中心景區,獅子岩.等等,小的就不列舉了!
溫州玩地方還是多的.其他的還有很多.比如雁盪山,現在的江心嶼也不錯.溫州樂園.很多拉.
總之來溫州絕對是不錯的選擇.
2. 永嘉十大風景名勝的名稱和介紹
楠溪江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總面積625平方公里,共分為楠溪江及沿江農村文化(又稱岩頭景區)、大若岩、石桅岩、水岩、北坑、陡門和四海山七大景區,共計800多個景點。悠悠三百里楠溪江融天然風光與人文景觀於一體,以水秀、岩奇、瀑多、村古、灘林美而名聞遐邇,是我國國家級風景區當中唯一以田園山水風光見長的景區。
三百里楠溪江,逶迤曲折,有36灣、72灘之稱。楠溪江貫穿永嘉南北,流域集雨面積2429平方公里,溪流自北往南,末處注入甌江,流歸東海。
楠溪江,美在原始古樸、野趣天然;楠溪江;美在純凈柔和、絕無污染。經檢定,含沙量僅為每立方米萬分之一克,水質呈中性,PH值為7,符合國家一級水標准,被專家們譽為「天下第一水」。溪流清榮峻茂,秀麗多姿,隨江倒影,水清見底,游魚碎石,歷歷在目。如日間泛舟坐筏漂游江上,遠眺綿綿青山,近看鬱郁灘林,俯賞碧藍江水,飽覽溪光山色,令人心曠神怡,寵辱偕忘;如夜間游江,見漁火點點,聞漁舟晚唱,受江風柔拂,聆淙淙流水,足以盡抒幽情逸致;如歇息灘林,橫柯上蔽,草坪如茵,白晝如昏,朦朧幽靜,促膝談心,詩意盎然,此樂何極。
楠溪江上游溪深源遠,素湍綠潭,隨處可見。山高岩峻之處,懸泉瀑布飛瀉其間。百丈瀑、羅陽瀑布、崖下庫含羞瀑、石門台九?T瀑、北坑龍潭三折瀑,各有其形,各顯其妙,遠望疑是銀河,天漢傾落;近觀飛流沖瀉,氣勢磅礴……。
楠溪江的奇岩險峰,星羅棋布,有絕壁奇觀太平岩,深潭凝碧三角岩,天然盆景獅子岩,九丈奇峰朝天龜,溪中天柱石桅岩,崢嶸入雲十二峰,屯兵扎營南崖寨……真山真水真畫圖,宜晴宜雨,宜歌宜賦,宜酒宜詩……無處不宜人,無處不醉人,無處不引人入勝。這些奇岩險峰,多生幽洞,清雅幽致,奇妙無窮。人們還流傳著這樣的一首民謠:「楠溪多山又多嶺,峰峰岩岩數不清;洞洞都說神仙府,哪有神仙駐其中?」
風韻獨具的楠溪江,至今還遺存著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唐宋元明清時的古塔、橋梁、路亭、牌樓和古戰場,保存著以「七星八斗」和「文房四寶」以及陰陽風水構思而建築的古村落;留存著大批完整的百家姓宗譜、族譜等。這些彌足珍貴的歷史文化遺存,可以使我們了解我國古代「耕讀社會」和「宗族社會」的梗概。
「仁者愛山,智者樂水」,人是多麼愛好自然。從一千六百年前南朝詩人――中國山水詩鼻祖謝靈運的「清旦索幽異,放舟越垧郊……」到當代著名作家汪曾祺的「我可以負責地向全世界宣告:楠溪江是很美的。」古往今來,永嘉山水激發了多少文人學士的情思,潑灑下多少騷人遷客的筆墨。晉代書法家王羲之、唐朝詩人孟浩然、宋文學家蘇東坡等歷代文士,無不慕名揮毫,吟詠不輟「水是青羅帶,山如碧玉簪」的楠溪江,其山山水水處處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時時好好奇奇,那迷人的山川,迷人的溪流,迷人的村落,迷人的風情,將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海內外遊客來此觀光游賞。
下面有張永嘉景點地圖
3. 永嘉四海山怎麼走
你先到 甌北碼頭在那裡 有直接 去四海山的車的不過 一天的班次 比較少溫州到甌北碼頭的話,打的 也比較 便宜的
4. 我十一要去楠溪江玩。 想在四海山住一晚。 請問四海山有村莊或住宿的地方嗎 另外, 看到網上同志們大
四海山林場有四海山莊,只有2、30個房間,要事先預訂,電話是0577-67188000、67188003,平常都是周回四答就訂完周六的房間,但一樓千萬別住,因為沒有空調,蚊子太多。而且上山莊沒有專車,包七座大約60元,如有上山接遊客的中巴,每人10元,時間要2小時,林場景區分散,若沒有自備車很不方便,但不失為一個休養的好地方。
5. 溫州永嘉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你好,來這個問題問得有點寬泛;
首先自請教一點,你希望去熱鬧的地方還是喜歡大自然的山山水水?
溫州市區有水心公園,九山公園,江心嶼,江濱路夜景也很美;
另外如果溫州周邊地區的話,那真是太多了,著名的如南雁盪山(平陽),北雁盪山(樂清),西雁盪山(藤橋),南麂列島,北麂漁場,文成的銅鈴山森林公園,劉基故里,百丈漈瀑布等等不勝枚舉;
其實永嘉玩的地方你一年都走不完(一點都不誇張),比如四海山森林公園,龍灣潭,石桅岩景區,嶺上人家等等,從楠溪江上游到下游每個地方的風景應該說是移步換形,真的好美!
以上希望能讓你對溫州有個大約的了解,謝謝!
6. 溫州市區怎麼坐車去永嘉縣四海山
走到火車站廣場坐60路直達到永嘉縣甌北鎮
然後去那在那車去四海山就行了
7. 永嘉石門台附近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永嘉主要是楠溪江風景名勝區。以江美、澗曲、瀑多、潭碧、峰奇、岩秀、石怪、洞幽、樹珍、村古著稱,有「千岩競秀,萬壑爭流」之說,是融自然景觀、人文景觀於一體的山水田園名勝區。它分七大景區,即楠溪江及沿江農村文化(又稱岩頭景區)、大箬岩、石桅岩、四海山、陡門、水岩、北坑。其中楠溪江及沿江農村文化(又稱岩頭景區,包括獅子岩、岩頭麗水街、芙蓉古村落、蒼坡古村落)、大箬岩、石桅岩景區尤負盛名,更值得一游。
大箬岩在楠溪江西側,包括大箬岩、十二峰、百丈瀑、石門台、小箬岩等景點。由永嘉縣出發,乘旅遊車可直達景區大門,交通便利。
石桅岩景區,位於浙江省永嘉縣楠溪江風景名勝區東北部,東與北雁盪山毗鄰,總面積86平方公里。沿仙清公路至渡頭分道,依鶴盛溪東行,即進入該景區。主要景群有:小三峽、石桅岩、下嶴水庫游樂區三處,長約8公里的小三峽集峭壁危岩、奇峰險陝、急流深潭、沙灘草地於一體,景色清幽迷人。石桅岩在溪谷中拔地而起,其造型獨特,姿態雄奇。在渡頭至小三峽途中的上埠村一帶還有紅岩、觀音峰、青蛙石以及「石林拱翠」等景點。此外還有梅坦村東面的百丈岩和東北的陶姑洞。
獅子岩景點
在岩頭鎮下日川村前潭中的兩座小嶼,站岸邊遠望,酷似獅子戲球,是楠溪江的天然盆景。白天,獅子岩倩影投入如鏡的潭中,雄姿嬌態,風情萬種,國內外無數的攝影愛好者為之著迷;晚上,皓月當空,竹筏隊隊,鸕鶿捕捉溪魚,漁燈點點,照徹江面,碧波下燈火闌珊,織出亦真亦幻的水中世界。平日,潭中常有水鳧尋魚覓蝦,揚起粼粼漣漪,弄皺一泓碧水,使得嬌媚的獅影暈眩。雨季,上游山洪暴發,狂濤滾滾,濁浪排空,溪中萬物銷聲匿跡,唯獅子岩中流砥柱,獨立中川。真可謂「風琢雨雕億萬年,雄獅巨象出天然」。
楠溪古村落
芙蓉村
芙蓉村位於岩頭鎮以南永仙公路西側。相傳村西南有座高山,三峰突起,色白透紅,狀若含苞待放之芙蓉,故取名為芙蓉峰,村中一大水池,每天傍晚芙蓉峰便倒映水中,村以此而得名。
據明弘治十年(1497)《陳氏宗譜》開載:「唐末,為避亂世,有陳氏夫婦,從永嘉縣城北徙,沿楠溪江就深山坳里,至芙蓉峰旁,只見此地前橫腰帶水,後枕紗帽岩,三龍搶珠,四水歸塘,於是築屋定居。」至南宋末年,元兵南下,陳虞之率族眾拒敵勤王,困崖三載,終因彈盡糧絕,自刎殉國。村被元兵燒為廢墟,元末明初重建。世祖為吸取教訓,把原分散的田園小村集為一寨,並在寨外圍修一至二道石砌寨牆,牆上開銃眼,四向設七個造型各不相同的寨門。 村落平面呈方形,坐北朝南,村落規劃,寓以「七星八斗」格局。「星」指道路交匯處方形平台,「斗」指水渠交匯處方形水池,「七星」翼軫分列,「八斗」呈八卦狀分布,道路、水系都是結合散布的「星」、「斗」而形成系統的。其規劃布局隱喻村寨可納天上之星宿,望子孫後代人才輩出如繁星。另一方面突出「利為戰」的目的,其星可作戰時指揮台,其斗貯水,以利戰時以水克火,可防火攻。其實際功能則具有耕讀、迎賢、尊仕、拜祖、祭祀、拒敵、防火、調節氣溫、美化村容等多方面。 芙蓉村民居建築富有特色,它與周圍的山水環境高度和諧,粉牆烏瓦,常用掛柱出檐深遠,高低錯落,疏密有致,粗獷干砌的石牆勘腳,大小、色彩富變化。1991年列為浙江省歷史文化保護區。
蒼坡村位於岩頭鎮以北永仙公路西側,五代後周顯德二年(955)始遷祖為避閩亂,從福建長溪徙居永嘉靈山被周家招為女婿,後東遷約一公里,建宅今址。原地名蒼墩,因避諱宋光宗(趙墩)而改為蒼坡。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第五世祖時,人丁興旺,分為東宅、西宅和麻溪園三地段,各設祠堂,並在村口建李氏大宗。宋建炎二年(1128)第七世祖李秋山遷居方巷,與弟李嘉木情深義重,故在村內建望兄亭,在方巷建送弟閣,亭閣相對,相互迎送。宋孝宗淳熙五年(1178)九世祖請國師李時日商討建村規劃,依五行風水說,在東方建雙池儲水,四周開渠引溪環繞以水克火。後又依「文房四寶」布局。筆街、筆尖直指西面筆架山,村內開兩池,將東西兩池命名為硯池,在硯池邊沿用條石砌築硯槽,雙池邊沿靠近筆街的地方各放置一塊大石條,意為墨,而方方正正的村落如同一張白紙。其規劃布局可謂獨具匠心,寓意深遠。 雙池之間設有宗祠、仁濟廟、大陰宮等臨水建築,造型端莊秀麗。村宅平面呈方形、民居平面有一字形、H字形、口字形等各種形式,立面有單層式二層樓閣式,主次分明,搭接自如,造型舒展,古樸自然。1991年列為浙江省歷史文化保護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