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峰森林公園
『壹』 雙鴨山的七星峰 簡介
一、七星峰俗稱「七星砬子」,位於富饒美麗的松花江南岸,黑龍江 樺南與雙鴨山交界處,完達山脈延伸部分的集賢縣境內,距黑龍江省集賢縣城西南15公里,由七座秀麗多姿的山峰組成。
二、七座山峰分別命名為:利劍峰、虎頭峰、聚仙峰、寶印峰、駱駝峰、仙女峰、狼牙峰。
三、這里山勢巍峨,怪石嶙峋,崢嶸峭拔,巔頂屹立七座石砬。其主峰利劍峰,海拔852.7米,坡度近75度,是三江平原上的第一高峰,七星峰地區於2005年9月被批准為省級地質公園(七星峰地質公園),也是三江平原東部地區規模最大的一個省級森林公園(七星峰森林公園),現擬設立國家級森林公園。
四、山裡有東北虎、珍稀的馬鹿、黑熊、野豬等二十餘種獸類;有榛雞、山斑鳩、杜鵑等多種野生猛禽;有草魚、青魚、麥穗魚等十四種魚類,是省級野生動物保護區。
五、七星峰山勢險峻,周圍重巒疊嶂,是當年東北抗日聯軍的根據地之一,建有抗聯烈士紀念碑。抗聯第五軍一師師長徐光海、第八軍二師政治部主任金根烈士就犧牲在這里。原省長陳雷為紀念已逝的烈士親筆題詩:八十勇士登崖峰,奮戰山關日夜行。擊退倭寇三千眾,壯士鮮血染七星。忠骨林立沖霄漢,灑淚青巒祭英靈。 是一座名副其實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貳』 七星峰國家級森林公園的介紹
七星峰森林公園,位於黑龍江省東部,屬完達山脈那丹哈達嶺西北走向支嶺下部,處於內黑龍江省樺南縣、容集賢縣和雙鴨山市交界處。公園景區距雙鴨山市區約50千米,有18.85千米三級公路與同三公路相連,是供公眾游覽的山嶽型自然風景區。公園內山嶺多呈西北、東南方向分布,山勢陡峭、峰岩重疊,平均海拔420米,最高峰七星砬子海拔852.7米。年平均溫度2.3℃,年>10℃,積溫23.50℃,無霜期120天,年降雨量552mm。
『叄』 七星峰國家級森林公園的七星峰森林公園介紹
七星峰森林公園是三江平原東部地區規模最大的一個省級森林公園,擬設立國家級森林公園。公園總面積65.13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達85%。園內群山環抱,峰嶺綿延,不但動植物資源豐富,而且自然風光格外秀美。春季萬物萌綠、鮮艷明快;夏季林海濤聲、勢萬馬奔騰;秋季紅果綠葉、色彩斑斕;冬季白雪青松、銀妝素裹。七星峰山體巍峨,怪石磷峋,是雙鴨山地區以雄、奇、險、幽著稱的一座名山,於2005年9月被批准為省級地質公園,即「七星峰地質公園」。七星峰既是野營、旅遊觀光、避暑度假的理想勝地,又是愛國主義教育的良好場所。
七星峰別名「七星砬子」,因有七座形態各異、突兀陡峭的山峰像天上的大熊星座的北斗七星而得名。七星峰位於森林公園東北部,屬完達山脈那丹哈達嶺西北走向的一個支嶺。山體處於樺南縣、集賢縣和雙鴨山市交界處,山嶺呈西北、東南方向分布,平均海拔420米,最高峰七星峰海拔852.7米,是完達山脈和三江平原第一高峰。
七座山峰在嶺上相簇而立,攜手擎天,分別名為七星、七女、利劍、金魁、佛手、駱駝、虎頭峰。每座山峰上都刻有峰名,每座山峰的形態都如其名,並有美麗動人的傳說,主峰七星峰山勢險峻,最大坡度達75度,只有依附鎖鏈才能攀登至峰頂。山上山石多為花崗岩,黑白分明,原為古生炭化,距今億萬年,幾經沉浮形成陸地。
七星峰山高林密,森林覆被率達83.6%,有林地面積12.764公頃;水源充足,是小八虎力河的發源地;森林茂密,物種極為豐富,葯材、真菌、野菜、珍貴動植物應有盡有。植被類型是以楊、樺、柞、曲柳等為主的喬混交林,常見樹木上百種,其中有國家級保護野生植物如紅松、水曲柳等;在森林深處還有國家一級保護植物人參,以及黃柏(黃菠蘿)、五味子等幾十種葯材;林間有黑木耳、榛蘑、猴頭菇等野生食用真菌;樹上有榛子、核桃、山梨 及葡萄、狗棗子等野山果,樹下生長著蕨菜、刺老芽等幾十種山野菜,是天然的綠色食品庫。在綿延的森林中,還生活著國家一級保護的世界瀕危動物 東北虎,此外還有馬鹿、黑熊、野豬、狍子等二十餘種獸類;花尾榛雞、山斑鳩、杜鵑等野生禽類和草魚、青魚、麥穗魚等十四種魚類,是野生動物的天然棲息地。
『肆』 去雙鴨山七星峰國家級森林公園 大概多少錢
我的建議是,騎自行車去,玩的不要太開心,哈哈 門票的話三個人,跟看門的便宜講講內價,30就能下來。容如果有女孩的話,夠嗆能爬到山頂,因為太抖了,幾乎90度。
確實太瘋狂了。哈哈
~~~~~~~~~~~~~~~~~~~~~~~~~~~~~~~
做車的話
來回車票一個人30左右 門票一人20 (坐車進去)
3個人去玩一趟,200塊錢夠用了。
『伍』 樺南到七星峰的路線
1小時56分鍾150.8公里4個紅綠燈
途徑:鶴大高速公路、哈同高速公路
樺南縣
從樺南縣到新興版西路,行駛權90米
右轉,進入新興西路,行駛580米
右轉,從新興西路到鶴大高速公路,行駛470米
靠右前方行駛,進入鶴大高速公路,行駛66.6公里
靠右前方行駛,從鶴大高速公路到哈同高速公路,行駛640米
靠左前方行駛,進入哈同高速公路,行駛65.0公里
靠右前方行駛,從哈同高速公路到福雙路,行駛820米
請直行,進入福雙路,行駛1.9公里
右轉,進入Y013,行駛14.7公里
七星峰森林公園
『陸』 七星峰的地理生態
七座山峰分別命名為:利劍峰、虎頭峰、聚仙峰、寶印峰、駱駝峰、仙女峰、狼牙峰。
這里山勢巍峨,怪石嶙峋,崢嶸峭拔,巔頂屹立七座石砬。其主峰利劍峰,海拔852.7米,坡度近75度,是三江平原上的第一高峰,七星峰地區於2005年9月被批准為省級地質公園(七星峰地質公園),也是三江平原東部地區規模最大的一個省級森林公園(七星峰森林公園),現擬設立國家級森林公園。
山裡有東北虎、珍稀的馬鹿、黑熊、野豬等二十餘種獸類;有榛雞、山斑鳩、杜鵑等多種野生猛禽;有草魚、青魚、麥穗魚等十四種魚類,是省級野生動物保護區。
保護區內山清水秀,風景迷人,有七星峰景區、雙虎橋景區、虎嘯崖景區、抗聯文化景區四大景區和26個景點。七星峰因周圍群山山勢峻峭、地形復雜,曾經是東北抗日聯軍根據地、東北抗聯的密營地和革命烈士犧牲紀念地。
『柒』 七星峰國家級森林公園的旅遊適游期
擬設立的七星峰國家森林公園旅遊適游期為180天,從五月漫山達子香(興安杜鵑回)花開伊始答,可踏青郊遊,洗去冬天的塵封;夏季可納涼避暑,登山探險,沐浴在大森林中;秋高氣爽,碩果累累,可進山採集野菜、野果等,感受豐收的喜悅,欣賞五花山色。5—10月,月月有好景,各季景不同。
春天,萬物萌綠,鮮活明快,一片片達子香含苞待放,生機盎然。
仲夏,萬木爭榮,鬱郁蔥蔥,廣闊的林海形成綠色的海洋,蒼翠欲滴,枝繁葉茂好象搭上了天蓬,鳥語花香,清新之氣,沁人心脾。那蜿蜒曲折,澄明清澈的溪水,泛起花紋般的微波。岸邊的樹倒映在水中,隨著微風和漣漪的盪漾,宛如遊人在笑語歡歌。
金秋時節,天高雲淡,漫山遍野,層林盡染,紅楓、白樺、紫藤,黃椴,構成一幅五彩斑斕的五花山景,秋色濃,秋色艷,更讓你流連忘返。
冬季的七星峰,雪的海洋:巍巍群山,茫茫原野,「千里冰封,萬里雪飄」,「銀裝素裹,分外妖嬈」;青松挺立,更顯高潔,踏雪賞松,玩雪,滑雪,體驗北方特有的冰雪文化;彎弓狩獵,更別有一番情趣。
『捌』 七星峰國家級森林公園的旅遊項目與景觀
七星峰挺立三江,攜手擎天。
長壽泉終年流淌不息,遠近聞名。 由於公園所在地特殊的地質、地貌與地下水相互作用,形成眾多山泉。森林公園內現已發現的山泉有十三處,匯流成小溪,流入山下的水庫,其中以長壽泉最為有名。該泉位於七星峰南坡,是一個天然形成的泉眼,泉眼周圍水域面積近40平方米,泉水終年涌現,常年不絕。每到冬季,水面薄霧彌漫,泉眼四周結滿了晶瑩剔透的冰凌花。泉水最大流量可達30 m3/h,可供千人飲用。水質清純甘洌,沁人心腑,富含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附近百姓登山取水者絡繹不絕,被譽為「長壽泉」。
紅色歷史文化遺址 在黑龍江省眾多的抗聯基地中,七星峰曾因為山高林密、虎狼出沒、人跡罕至而成為當年東北抗日聯軍最大的後勤基地。1936年5月,抗日聯軍為堅持長期抗戰,在七星砬子建立了密營、兵工廠和被服廠,武裝了我抗聯隊伍,為東北的抗日斗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現有8處山洞,洞內曾發現當年抗聯戰士所用的武器、縫紉機頭和部分生活用品,已保存於黑龍江省博物館。現洞內遺址保存完好,在七星峰北坡山腳下立有抗日英雄金根、徐光海犧牲地紀念碑各一塊。
柞樺杜鵑林 在七星峰的中上部,海拔800米以上的地域,廣泛分布著大葉柞樹和楓樺,樹齡逾百年。受高山大氣的壓抑,其樹干傍地而生,均呈橫向生長,枝幹盤根虯枝,古樸蒼勁,枝繁葉茂,千姿百態,堪與「黃山奇松」媲美。
常青針葉林 在海拔750米以上的七星峰頂部地區,主要植被分布為雲杉、冷杉針葉混交林。針葉林分純凈,林下明亮通透,經雲霧滋潤,冰雪風寒磨煉,依然濃蔭青翠。或挺立峰巔絕壁,或盤根石隙,破土而生;或蒼勁挺拔,或虯枝盤亘,樹冠若傘蓋或聚或散。冬季,茫茫的白雪映襯著挺拔的青松,具有極高的美學觀賞價值。
針闊混交林 主要分布於海拔500~700米的陰坡、半陰坡地帶,主要為紅松—雲、冷杉天然混交林、紅松—水曲柳、紅松—紫椴、紅松—青楷槭、紅松—蒙古櫟等混交林。灌木層有毛榛、榛子、刺五加、並混有少量暴馬丁香、山梅花、胡枝子等。草本層有羊鬍子苔草、黑水鱗毛蕨、舞鶴草、鈴蘭、透骨草等。此群落類型可視為紅松針闊葉混交林分布區的北方亞區,是紅松針闊混交林向亞高山雲冷杉林的過渡垂直分布帶。
楊樺林 見於森林公園低平地或山地下部,海拔300~400米、土壤排水良好、土層肥厚,濕度適宜的坡地中下部。喬木層以白樺、山楊為優勢種,伴生有紫椴、蒙古櫟或少數雲杉、冷杉。灌木層主要是榛、胡枝子、油樺、柳葉綉線菊。草本植物有小葉章、苔草、地榆、毛百合等。在沼澤地邊緣,常有喜濕植物小白花地榆和返魂草。
蒙古櫟純林 主要分布於海拔500~700米的陰坡、半陰坡地帶,主要為紅松—雲、冷杉天然混交林、紅松—水曲柳、紅松—紫椴、紅松—青楷槭、紅松—蒙古櫟等混交林。灌木層有毛榛、榛子、刺五加、並混有少量暴馬丁香、山梅花、胡枝子等。草本層有羊鬍子苔草、黑水鱗毛蕨、舞鶴草、鈴蘭、透骨草等。此群落類型可視為紅松針闊葉混交林分布區的北方亞區,是紅松針闊混交林向亞高山雲冷杉林的過渡垂直分布帶。
興安杜鵑 興安杜鵑屬杜鵑花科,杜鵑花屬,是小興安嶺的典型植物。多生長於高山坡脊,成片分布,花瓣呈紫紅色。每年五月,杜鵑花苞萌芽,先是嫣紅點點,一支獨秀,隨即竟相開放,漫山紅遍,遠遠望去如霞似火,成為七星峰公園一大植物奇觀。
古樹名木景觀 古樹:在森林公園與集賢縣交界地帶,有一株水曲柳古樹,胸徑達1.0米,樹高30餘米,據推測該樹樹齡約為200年,為名副其實的「樹王」。
夫妻樹:位於七星林場內,有一株奇樹,根部為一株松樹,中部一分為二,生長到上部又合二為一,好似一對夫妻青梅竹馬,相親相愛,纏綿相伴,令人羨慕。據推測,該樹樹齡約50年,胸徑20厘米,樹高18米。
七仙女:位於七星峰頂峰下面,有七株樺樹呈圓形分布,彼此相依相伴生長,樹高均在26~28米,平均胸徑40厘米,最大的胸徑達60厘米,平均樹齡100年,最大樹齡約220年。傳說七仙女被化作七座山峰後,此處才有七株樺樹生長,因此視為「七仙女」的轉世輪回。
合家歡:也位於七星林場內,一株夫妻樹旁伴生著一株小色木,猶如一家三人團圓在一處,形成「合家歡」景象。夫妻樹樹齡約35年,胸徑20~24厘米,高15米;小樹樹齡約20年,胸徑6厘米,樹高6米。
枯木逢春:在原始森林中,常常可見枯倒的大樹上,又生出數株相同或不同樹種的小樹,枯木逢春,演示出世間萬物的生息繁衍,循環往復。
情侶樹:在原始森林中,有一株紅松與一株楊樹,雖然屬於不同的樹種,卻有如一對情侶相伴生長,不離不棄。紅松樹齡25年,胸徑16厘米,高17米;楊樹樹齡28年,胸徑14厘米,高15米。
野生動物景觀 森林公園內共有野生動物20目、44科、91種,其中獸類6目,13科,31種;兩棲類2目,4科,7種;爬行類1目,3科,3種;鳥類11目,24科,50種。屬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黑熊、猞猁、馬鹿等時有出沒,八十年代後期曾有人多次目睹過東北虎。東北虎是國家珍貴瀕危的一級保護動物東北虎,近幾年護林員在10林班和林班也曾發現過其在林中留下的新鮮足跡。據統計,區內有馬鹿90隻、狍子46隻、黑熊8隻、野豬54隻、黃鼠341隻,東北兔248隻。由於區內相對封閉,很少有外來人員進入,踏察人員在通往保護區簡易單行路的兩側樹叢中,曾看到野生山雉、飛龍等藏於其中時隱時現,或振翅竄過路面,足見野生動物數量之多、種類之豐富。
玉樹銀花 雄偉的七星峰巔,早春和初冬時節,「霧淞、雪掛」常現。此時遍山皆白,樹木、灌草周身如披銀戴玉,高低參差,滿山玉樹銀花,在燦爛的陽光下,晶瑩閃爍,玲瓏剔透,十分耀眼,成為森林公園別具特色的冬季植物景觀。
林海日出日落 雄偉的七星峰巔,早春和初冬時節,「霧淞、雪掛」常現。此時遍山皆白,樹木、灌草周身如披銀戴玉,高低參差,滿山玉樹銀花,在燦爛的陽光下,晶瑩閃爍,玲瓏剔透,十分耀眼,成為森林公園別具特色的冬季植物景觀。
七星峰 七星、七女、利劍三峰與金魁、佛手、駱駝、虎頭四峰相對峙,每座峰身都刻有碩大字體清秀的峰名,每座山峰都如其名,各自都有一段美麗的傳說。山峰平均海拔420米,主峰七星峰海拔852.7米,相對高度392.7米,山上有峰,險要奇峻,怪石嶙峋,峰頂山石爭奇斗勝、千姿百態。
一線天 沿七星峰陡峭的山崖,拽著鐵鏈子一路攀岩,在攀爬到七星峰第三個台階最高處,可以見到由一塊巨石與一面懸崖並列而立所形成的一線天,懸崖高約30米,巨石高22米,對峙面積約45平方米,底部夾縫寬三米,攀岩者只能從二石的夾縫之間穿過才能到達七星峰最高點——七星峰。
希望石 在七星峰半山腰處,有一塊中空的奇石,長5米,寬3米,高2米,上方有石蓋,傳說秀才呂洞濱曾在此遭遇山妖圍困,幸得一山民相救。呂洞濱成仙後,為感謝山民,點此石成百寶箱,告訴山民如遇到困難,可來此求助。希望石名稱由此而來,後人來此燒香許願者絡繹不絕。
海龜石 位於七女峰上。一塊巨石形似一隻海龜,通體面積約40平方米,頭、尾輪廓清晰,正在向山頂攀爬,並在翹首觀察前方的路途,其背上還背著一大一小兩個小海龜。傳說為億萬年前地殼運動上升,海龜一家在海難中失散,母海龜帶著兩個小海龜尋找失散的親人,千里迢迢至此,再也不見昔日的汪洋大海,望穿雙眼,化為巨石,仍在企盼著合家團聚。
長壽泉 森林公園內山泉眾多,以長壽泉最為有名。該泉位於七星峰南坡,是一個天然形成的泉眼,泉眼周圍水域面積近40平方米,泉水終年涌現,常年不絕。每到冬季,水面薄霧彌漫,泉眼四周結滿了晶瑩剔透的冰凌花。泉水最大流量可達30 m3/h,可供千人飲用。水質清純甘洌,沁人心腑,富含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附近百姓登山取水者絡繹不絕,被譽為「長壽泉」。
七星湖 位於森林公園七星林場北部,是一處天然袖珍湖泊,面積約100公頃,平均深度12.4米。該湖匯聚了小八虎力河、八虎力河及眾多山泉水,因而湖水清澈,魚翔見底。周邊植被豐富,環境幽雅,適於休閑度假。
抗聯遺址 昔日的七星峰山高林密,虎狼出沒,人跡罕至,成為當年抗日聯軍理想的天然屏障,並成為東北抗日聯軍最大的後勤基地之一。抗聯六軍、八軍、十一軍等革命隊伍和李兆麟、陳雷等一大批革命者活動於此,留下了許多可歌可泣的愛國主義戰斗故事。1936年秋,抗日聯軍第十一軍軍長祁致中曾在這里創建了能修造手槍、機槍、沖鋒槍、手榴彈的「七星砬子兵工廠」,成立了被服廠、學校,武裝了我抗聯部隊,為東北的抗日斗爭作出了卓越的貢獻。1937年冬,抗聯八軍一師政治部主任金根,在日軍對抗日聯軍加緊討伐時,不幸被叛徒殘害於七星砬子山中,時年36歲。當年的軍團營及兵工廠被日軍燒毀,只保存有懸崖下的8個石洞,洞內曾發現當年抗聯戰士所用的武器、縫紉機頭和部分生活用品,已保存於黑龍江省博物館。洞內遺址保存完好。七星峰上刻有緬懷抗日烈士詩一首:「八十勇士登崖峰,奮戰山關日夜行。擊退逶寇三千眾,烈士鮮血染七星。中骨林立沖霄漢,淚灑青巒祭英靈」。系抗聯老戰士李敏(原黑龍江省總工會副主席、省民委主任,黑龍江省第五、六屆政協副主席)1981年游覽此山時,為緬懷抗日英烈而題。在七星峰北坡山腳下,七星峰山腰一天然小石砬子邊,立有兩座紀念碑,是2003年為紀念在抗日戰爭中,同敵人浴血奮戰英勇犧牲在這里的抗聯第六軍一師師長徐光海和抗聯第八軍政治部主任金根烈士而建立的。紀念碑兩側的石壁上,分別刻著「徐光海烈士犧牲地」和「金根烈士犧牲地」。
採金遺跡 黑龍江省樺南地區自古富含金礦,據樺川縣志記載,該區早在二百多年前就開始了採金活動,1931年9.18事變後,日本侵佔東北,曾對本地區的金礦進行過掠奪式採挖,解放後林業局也建立了專業採金隊生產黃金,至今尚留下採金遺跡。昔日的人工河道上,還留有廢棄的採金船,依稀可以辨別採掘金礦時挖的砂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