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地質公園
❶ 廣東湛江湖光岩介紹的內容是什麼
湖光岩位於湛江市西南20公里,湖光鎮北西4公里,歸湛江霞山區管轄。湖光岩國家地質公園包括湖光岩及其北東面的交椅嶺,東面的湛江江海洋學校,南面到湛江糖廠,西邊以山狗吼至拱橋村為界,北面到南亞熱帶作物研究所,面積約22平方公里。地質公園以火山口及湖周圍的環形火山丘地質遺跡為主。
湖光岩又稱瑪珥湖,目前世界上僅有兩個,另一個在德國。湖水由地下礦泉水匯聚而成,水質清凈,富含微量元素,且具有神奇的自我凈化功能,整個湖面無蛇無蛙,落葉無影無蹤,還有龍魚神龜出沒的奇聞。湖面水平如鏡,因而古稱「鏡湖」;出家人稱湖水為「聖水」,所以又稱「凈湖」火山口湖近似園形,東西方向最長1.9公里,南北方向最寬1.4公里,面積約2.30平方公里,分東西兩湖,東湖小,西湖大,湖水水面標高23米,湖底標高1.0米,湖水最大深度22米(1997年3月測)湖水溫度從上到下逐漸降低,由27℃到17℃,湖水水質較好,清澈透明。環形火山丘呈封閉式圍繞火山口湖,海撥高度在40米到90米之間,主要由火山碎屑岩構成,環形火山丘在臨湖一側常形成懸崖陡壁,外側則為平緩的山坡。
距今15萬年前湖光岩火山爆發後,火山口窪地積水成湖。噴發堆積物保存十分完整,噴發物的各種流動構造非常明顯,成岩後受斷裂構造破壞,隨處可見,為研究火山成岩作用,新構造運動提供了充分的依據。湖光岩是目前國內發現的較為典型的「瑪爾湖」,世界上較為罕見,湖光岩瑪爾湖湖底沉積物厚50米,它真實的記錄了地球近代10多萬年以來古氣候、古環境的變化情況,是我國研究瑪爾式火山噴發和瑪爾湖形成機理極好的場所。
❷ 福建省有哪些城市呢
2006年轄:9個地級市;26個市轄區、個縣級市、45個縣。
福州市
轄5個市轄區、6個縣,代管2個縣級市。市人民政府駐鼓樓區。
鼓樓區
台江區
倉山區
馬尾區
晉安區
福清市(玉屏街道)
長樂市(吳航街道)
閩侯縣(甘蔗街道)
閩清縣(梅城鎮)
永泰縣(樟城鎮)
連江縣(鳳城鎮)
羅源縣(鳳山鎮)
平潭縣(潭城鎮)
廈門市
轄6個市轄區。市人民政府駐思明區。
思明區
海滄區(海滄鎮)
湖裡區(禾山鎮)
集美區(集美街道)
同安區(大同街道)
翔安區(新店鎮)
莆田市
轄4個市轄區、1個縣。市人民政府駐城廂區。
城廂區
涵江區(涵東街道)
荔城區
秀嶼區(笏石鎮)
仙游縣(鯉城街道)
三明市
轄2個市轄區、9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市人民政府駐梅列區。
梅列區
三元區
永安市
明溪縣(雪峰鎮)
將樂縣(古鏞鎮)
大田縣(均溪鎮)
寧化縣(翠江鎮)
建寧縣(濉城鎮)
沙
縣(鳳崗街道)
尤溪縣(城關鎮)
清流縣(龍津鎮)
泰寧縣(杉城鎮)
泉州市
轄4個市轄區、5個縣,代管3個縣級市。市人民政府駐豐澤區。
豐澤區
鯉城區
洛江區
泉港區(山腰街道)
石獅市
晉江市(青陽街道)
南安市(溪美街道)
惠安縣(螺城鎮)
永春縣(桃城鎮)
安溪縣(鳳城鎮)
德化縣(潯中鎮)
金門縣
漳州市
轄2個市轄區、8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市人民政府駐薌城區。
薌城區
龍文區(步文鎮)
龍海市(石碼街道)
平和縣(小溪鎮)
南靖縣(山城鎮)
詔安縣(南詔鎮)
漳浦縣(綏安鎮)
華安縣(華豐鎮)
東山縣(西埔鎮)
長泰縣(武安鎮)
雲霄縣(雲陵鎮)
南平市
轄1個市轄區、5個縣,代管4個縣級市。市人民政府駐延平區。
延平區
建甌市(芝山街道)
邵武市(昭陽街道)
武夷山市(崇安街道)
建陽市(潭城街道)
松溪縣(松源鎮)
光澤縣(杭川鎮)
順昌縣(雙溪街道)
浦城縣(南浦街道)
政和縣(熊山街道)
龍岩市
轄1個市轄區、5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市人民政府駐新羅區。
新羅區
漳平市(菁城街道)
長汀縣(汀州鎮)
武平縣(平川鎮)
上杭縣(臨江鎮)
永定縣(鳳城鎮)
連城縣(蓮峰鎮)
寧德市
轄1個市轄區、6個縣,代管2個縣級市。市人民政府駐蕉城區。
蕉城區
福安市
福鼎市(桐山街道)
壽寧縣(鰲陽鎮)
霞浦縣(松城街道)
柘榮縣(雙城鎮)
屏南縣(古峰鎮)
古田縣
周寧縣(獅城鎮)
參考資料:
http://www.xzqh.org/quhua/35fj/index.htm
這裡面有詳細的資料
❸ 陽春市有哪些鎮
截至2016年,陽春市轄15個鎮和2個街道,分別是河朗鎮、松柏鎮、陂面鎮、合水鎮、春灣鎮、崗美鎮、河口鎮、潭水鎮、八甲鎮、雙滘鎮、永寧鎮、圭崗鎮、石望鎮、馬水鎮、三甲鎮、河西街道、春城街道。具體介紹以下幾個鎮:
1、河朗鎮
河朗鎮位於陽春市北部山區,西北與羅定、雲浮市毗鄰,西南與信宜市相連,轄區總面積197平方公里,居民使用白話和涯話。
2、合水鎮
合水鎮位於廣東省陽春市東北部,南鄰春城街道,北靠春灣鎮,西北隔漠陽江與陂面鎮相望,東南部與陽東區交界,鎮區東部一角伸入到恩平市與春灣之間。全鎮總面積240平方公里,其中鎮區面積2.4平方公里。
3、潭水鎮
潭水鎮隸屬於廣東省陽春市,位於陽春市南部,轄區總面積265.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6.3萬畝,其中水田面積5.1萬畝,旱地面積有5.4萬畝。居民使用白話和涯話。
4、雙滘鎮
雙滘鎮位於廣東省陽春市西南部,東北部、東部、南部分別與山坪鄉(已並入三甲鎮)、三甲鎮、八甲鎮相接,西部、北部毗鄰高州市大坡、馬貴兩鎮,潭水河流及其支流雙滘河,雙坪河,永水河,羅邁河縱橫全境,間中有河谷小平原,屬低山丘陵區。
5、三甲鎮
三甲鎮,隸屬於廣東省陽春市,位於陽春市西南部,交通方便。三甲鎮是春南中心鎮,距市區38公里,鎮內主要流行方言為涯話(客家話),另有白話分布。
❹ 福建必去十大景點有哪些
福建必去十大景點有梵天寺、鼓浪嶼、海壇島、青雲山、石竹山、福州國家森林公園、福州熊貓世界、福州西湖、鼓山湧泉寺、三坊七巷,下面是對這些景點的詳細介紹:
1、梵天寺:
梵天寺位於大輪山南麓。為福建省最早佛教寺廟之一,與福州鼓山湧泉寺、莆田廣化寺、泉州開元寺、漳州南山寺連為福建沿海一線的名寺。在廈門與南普陀寺同為廈門著名的佛寺,同安梵天禪寺創建於隋代開皇元年,比廈門南普陀寺早300多年,比泉州開元寺早100多年。
乃八閩最古老的寺廟之一,其原名興教寺,有庵七十二所。宋熙寧二年(1069年)合為一區,賜名「梵天禪寺」。「大輪梵天」以其豐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觀被列入「廈門二十名景」。
10、三坊七巷:
三坊七巷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是福州老城區經歷了建國後的拆遷建設後僅存下來的一部分。是福州的歷史之源、文化之根。
三坊七巷自晉、唐形成起,便是貴族和士大夫的聚居地,清至民國走向輝煌。區域內現存古民居約有270座,有159處被列入保護建築。
以沈葆楨故居、林覺民故居、嚴復故居等9處典型建築為代表的三坊七巷古建築群,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位於福州中心城區的三坊七巷擁有38公頃的完整保護范圍。三坊七巷為國內現存規模較大、保護較為完整的歷史文化街區,是全國為數不多的古建築遺存之一,有中國城市裡坊制度活化石和中國明清建築博物館的美稱。
❺ 銀杏樹葉什麼時候變黃
銀杏又名白果樹、公孫樹、鴨腳樹,為中生代孑遺的稀有樹種,系中國特產。銀杏樹一般是4月開花,10月份樹葉開始變黃,11月就會開始落葉,次年五月份才會開始長出嫩嫩的新葉芽。其生長較慢,壽命極長,自然條件下從栽種到結銀杏果要二十多年,四十年後才能大量結果。樹姿高大挺拔,葉似扇形,樹干通直,姿態優美,春夏翠綠,深秋金黃,是理想的園林綠化、行道樹種。
5.丹東黃金大道
遼寧丹東市的市樹是銀杏樹,其中六緯路、九緯路和七經街兩邊聳立的都是百年以上的銀杏樹。每當秋意正濃時,丹東可謂滿城金黃,無盡浪漫,享有金光大道之美譽。一顆顆粗壯的百年銀杏樹以燦爛的金黃色散發著蓬勃的生機,彷彿綻放著陽光的光輝。厚厚的葉子鋪滿了道路,在腳下厚實而柔然,是丹東市民、遊人、新婚情侶的浪漫之地,不可不賞。
6.十里古銀杏長廊
最佳游覽時間:11月下旬
十里古銀杏長廊位於小浦鎮八都岕。目前有百年以上古銀杏2700餘株,300年以上的376株,500年以上的11珠,1000年以上的5株。12.5公里長的銀杏林是一道以「原、野、奇」為特色的風景線,被譽為「走遍天下景,難見銀杏古樹群」。這連綿十多公里的銀杏樹像是畫作上一筆亮麗的黃色。十里銀杏長廊,山路蜿蜿蜒蜒,兩邊是高大的銀杏樹,很幽靜的一個世外桃源。
❻ 國家地質公園增加至214家,廣東有哪些地質公園值得去
截止到目前全國各地有214家公園,入選為國家地質公園。國家地質公園具有特殊的科學研究意義和美學觀賞價值。全國各地多處國家地質公園具有著獨特的自然魅力。
肇慶封開國家地質公園以巨大圓丘地貌為主要特徵。而恩平地址國家公園又包含有獨特的溫泉景觀。所以廣東所有的地質公園無法進行對比因為他們所具有的自然景觀和人文特色,並非雷同而是獨一無二。我們來到這些地質公園能夠感受到完全不一樣的身心體驗。隨著各地對地質公園建設的重視程度的提高,人們在遊玩的時候能夠更好的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❼ 廣東有哪些國家地質公園值得去
西樵山國家地質公園、丹霞山、潮州青嵐地質公園、湖光岩國家地質公園、大鵬半島國家地質公園、封開國家地質公園、恩平地熱國家地質公園
❽ 山東長島是一座怎麼樣的城市可以介紹下么
人生短暫幾十年光陰,在這有限的日子裡,一定要充分利用好時間,這樣才能讓自己不虛度光陰。所以為了讓自己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不要總停在一個城市,要嘗試著去其它城市走一走,看一看,一定會讓你感覺到,外面的世界真精彩,還會讓你找尋到與眾不同的美景。現在的人們,只要有時間,就會選擇出門遊玩。在中國面積最小的縣城有許多,但是位於山東長島卻是諸多最小縣城裡面,迅速崛起的一個。
正是由於長島縣獨特的旅遊景點,以及豐富多彩的旅遊資源,吸引了數量較多的遊客,每年都會前往此地觀光游覽。隨著旅遊業的不斷興起,使得長島縣的經濟指數迅速增長。據2018年數據統計顯示,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為17.76萬元,而上海的GDP同一時段則為13.5萬元,人們的生活水平遠遠超出上海。
人們每次提起一線城市,都會想起北京、上海、廣東跟深圳,這四個大城市。沒想到現在的山東長島,竟然也超出了上海。不得不說旅遊業的發展,真的帶動了長島縣城的經常增長。有機會的話,一定要親自到這個中國面積不大的小縣城欣賞一下。
❾ 粵f是哪個城市號牌
粵f是韶關市
韶關市,位於廣東省北部,地處五嶺山脈南麓,北江中上游地區,內聯珠三角,外接湘贛,是廣州一小時生活圈內城市,是中國南方的交通要沖,素有廣東的北大門之稱。韶關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總面積18218.06平方千米,下轄3個市轄區、4個縣、2個縣級市、1個自治縣,2018年戶籍人口為336.6萬人。
韶關,古稱韶州,得名於丹霞的名山韶石山,取韶石之名改東衡州為韶州,之後歷朝沿襲。元鼎六年設曲江縣時,便以韶關為縣治。韶州得名韶關始於明清之際,在今韶關市區先後設立水陸三個稅關收稅,俗稱韶關。
韶關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全國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全國金融生態市和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地區,廣東省歷史文化名城、文明城市、衛生城市、園林城市、林業生態市和生態發展區,是廣東省規劃建設的區域性中心城市和韶關都市區的核心城市,是全國交通樞紐城市之一。
韶關有著兩千多年的城建歷史,被譽為「古虞名郡」,是廣東省歷史文化名城,文化遺產豐富,地方特色濃郁,歷史文化積淀深厚。而且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韶關是馬壩人的故鄉、石峽文化的發祥地、禪宗文化的祖庭、一代名相張九齡的故鄉。
韶關有陳朝重臣侯安都、唐代名相張九齡、宋代名臣余靖等傑出人物的遺跡,韓愈、蘇東坡、楊萬里等都曾留下歌頌韶關山水的名詩佳作。孫中山先生曾兩度率國民革命軍在韶關誓師北伐。舉世聞名的中國工農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曾在韶關留下足跡。毛澤東、朱德、鄧小平、彭德懷、陳毅等革命家都在韶關戰斗過。全市有99個鎮(街道)4796個自然村屬革命老區。韶關是古代中原文化和南方百越文化交匯之地,客家民系的聚居地之一,保存有客家圍樓300多座。境內文物眾多,擁有各類不可移動文物2760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處,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24處,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74處。
韶關擁有國家級風景區丹霞山(廣東丹霞山世界地質公園),佛教禪宗六祖慧能弘揚南宗禪法的發祥地南華寺,著名的「馬壩人」出土處馬壩人遺址、「石峽文化」遺址獅子岩,有「地下宮殿」之稱的古佛岩,全國保存最完好的古驛道梅嶺古道(梅關古道),嶺南第一圍的滿堂客家大圍,客家八卦圍、湖心壩客家群樓,珠江三角洲居民的發祥地珠磯巷,南方第一家天然狩獵場乳源南水狩獵場,乳源的必背瑤寨、乳源大峽谷(廣東大峽谷)、南嶺國家森林公園(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車八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韶關百丈崖風景旅遊區、雲門寺、珠璣巷、乳源南水湖國家濕地公園等景區景點。
❿ 海口市有哪幾個區
截至2019年8月,海口市轄秀英、龍華、瓊山、美蘭4個區(縣級)。
下設21個街道、22個鎮、210個社區、248個行政村。
其中,秀英區轄秀英、海秀2個街道辦事處,長流、西秀、海秀、石山、永興、東山6個鎮;
龍華區轄中山、濱海、大同、金貿、金宇、海墾6個街道辦事處,城西、龍橋、龍泉、新坡、遵譚5個鎮;
瓊山區轄國興、府城、鳳翔、濱江4個街道辦事處,龍塘、雲龍、紅旗、舊州、三門坡、甲子、大坡7個鎮;
美蘭區轄白龍、白沙、博愛、海甸、藍天、海府路、人民路、和平南、新埠9個街道辦事處,靈山、演豐、三江、大致坡4個鎮和海口市桂林洋開發區。
(10)廣東地質公園擴展閱讀:
海口市的歷史沿革:
「海口」一名最早出現於宋代,已有九百多年的歷史,意為南渡江入海口處的一塊浦灘之地。海口歷史上隸屬瓊山縣,名稱沿革有宋代的海口浦,元代的海口港,明代的海口都、海口所、海口所城,清代的瓊州口等。
先秦時期,海口屬百越諸部之駱越,秦末屬南越國。公元前111年(漢武帝元鼎六年),海口地屬珠崖郡玳瑁縣,由交州刺史管轄,三國時期屬廣州,西晉屬交州,梁朝屬崖州。
隋屬揚州,唐屬嶺南道,後屬南漢,宋屬廣南西路,元時先後屬隸屬湖廣等處行中書省、海北海南道宣慰司、廣西等處行中書省。公元1369年(明太祖洪武二年)以後隸屬廣東省 。
1858年6月27日,正式簽訂中法《天津條約》,另有《和約章程補遺》,增開瓊州、潮州等六口。
1926年12月9日,海口從瓊山縣劃出,獨立建市,稱海口市政廳。
1929年8月23日,海口市政廳改稱海口市政局。
1931年2月13日,撤銷海口市政局,地域劃歸瓊山縣管轄。
1939年2月10日,日軍侵瓊,其陸軍和海軍從長流天尾港登陸,國民黨守軍抵抗失敗,中午海口淪陷。
1945年8月15日,日本侵華戰爭失敗,宣布無條件投降。
1949年4月1日,國民黨當局在海口成立海南特別行政區長官公署,設海口市市政籌備處。
1950年4月23日,解放軍消滅國民黨軍駐島主力部隊,海口市解放,市政籌備處消亡。
1950年6月1日,成立海口市人民政府,為廣東省轄市。
1986年5月31日,經國務院批准,海口市正式升格為廣東省轄地級市。
1988年4月13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關於設立海南省的決定》和《關於建立海南經濟特區的決議》,海南行政區從廣東省劃出,獨立建省,並成立海南經濟特區,海口市定為海南省省會。
2002年10月16日,國務院批復海口、瓊山兩市合並,成立新海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