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森林公園
① 五台山簡介
五台山位於山西省忻州市東北部五台縣境內,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最高點北台葉門峰海拔3058米,被稱為「華北屋脊」。五台山方圓約300公里,因五峰如五根擎天大柱,拔地崛起,巍然矗立,峰頂平坦如台,故名五台。
又因山上氣候多寒,盛夏仍不知炎暑,故又別稱清涼山。是一個融自然風光、歷史文物、古建藝術、佛教文化、民俗風情、避暑休養為一體的旅遊區。
五台山與尼泊爾藍毗尼花園、印度鹿野苑、菩提伽耶、拘屍那迦並稱為世界五大佛教聖地。是中國佛教及旅遊勝地,列中國十大避暑名山之首。200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以文化景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五台山所在的山西處於黃土高原,地旱樹稀,視野里整整一個是土黃色的世界,可以稱為金色世界。
(1)山地森林公園擴展閱讀
主要特點:
五台山位居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稱為「金五台」,為文殊菩薩的道場。五台山並非一座山,它是坐落於「華北屋脊」之上的一系列山峰群,最高海拔3061米。五座山峰(東台望海峰、南台錦綉峰、中台翠岩峰、西台掛月峰、北台葉斗峰)環抱整片區域,頂無林木而平坦寬闊,猶如壘土之台,故而得名。
五台山是中國唯一一個青廟(漢傳佛教)黃廟(藏傳佛教)交相輝映的佛教道場,現存宗教活動場所共86處,其中多敕建寺院,多朝皇帝前來參拜。著名的有:顯通寺、塔院寺、菩薩頂、南山寺、黛螺頂、廣濟寺、萬佛閣等。
② 三亞景區排名是怎樣的
三亞別號鹿城,又被稱為東方夏威夷。大小洞天南山麓,瓊崖千年傳美譽。更有鰲山文化區,鑒真佈道造法寺。天涯海角有奇觀,碧波鷗燕千帆去。亞龍灣譽享第一,長夏無冬休閑地,更有亞龍蝴蝶谷,千姿百態舞綠樹。最喜莫過蜈支洲,情人橋上有緣機。三亞勝景道不盡,個中妙處須親視。 旅遊景點有以下:
——大小洞天:
大小洞天風景區(原海山奇觀風景區、古稱鰲山大小洞天),位於三亞市區以西40公里的南山西南隅,總面積為22.5平方公里,景區已有800多年歷史。大小洞天風景區以其秀麗的海景、山景和石景號稱瓊崖第一山水名勝。風景區內至今仍有“小洞天”、“釣台”、“海山奇觀”、“仙人足”、“試劍峰”等歷代詩文摩崖石刻。山、海、林泉是構成一個旅遊名勝必不可少的條件。這里,崖州灣弧弦百里,碧波萬傾;鰲山雲深林翠,岩奇洞幽;海岸遍布神工鬼斧,肖形狀物之大小磊群;山海之間宛如一幅古樸雄壯的長卷畫圖。
——南山海上觀音
南山海上觀音聖像敬造工程,由國務院宗教事務局和海南省政府批准,集十方善念而發心敬建,因其規模宏偉、意義殊勝、佛理底蘊豐富,被譽為“世界級、世紀級”的佛事工程。南山海上觀音聖像高108米,凌波佇立在直徑120米的海上金剛洲(觀音島)上。
——亞龍灣國際玫瑰谷:
亞龍灣國際玫瑰谷景區以美麗·浪漫·愛為主題,以農田、水庫、山林的原生態為主體,以五彩繽紛的玫瑰花為載體,集玫瑰種植、玫瑰文化展示、旅遊休閑度假於一體的亞洲規模最大的玫瑰谷。
——南山文化旅遊區:
南山文化旅遊區位於三亞市南山,距市區40公里,是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游覽區以北有255國道和海南環島高速公路通過。南山文化旅遊區共分三大主題公園:南山佛教文化園是一座展示中國佛教傳統文化,富有深刻哲理寓意,能夠啟迪心志、教化人生的園區。其主要建築有三亞南山寺、三亞南山海上觀音、觀音文化苑、天竹聖跡、佛名勝景官苑、十方塔林和歸根園、佛教文化交流中心、素齋購物一條街等。
還有很多很多:夢幻谷,亞龍灣海底世界,檳榔谷,椰夢長廊,亞龍灣鳥巢度假村,南天一柱,雨林谷,情人灣,小東海……
三亞的景點真的很多,希望各位朋友有機會就去看看哦!
③ 奧林匹克森林公園讓進山地車嗎
別說山地車了,只要是自行車......都不讓進!
不過裡面有多人腳踏車,去的話內最好帶張坐墊容,大點的,席地而坐(睡)...可以打打牌,聽聽音樂,玩玩P2P...感覺很美好噢!
我經常去..呵呵。trust me!
④ 貴州有什麼好玩的地方哪些景點必去
1、黃果樹瀑布:黃果樹瀑布是中國和亞洲第一大瀑布,也是世界上最富盛名的大瀑布之一,那種飛流直下三千尺的磅礴氣勢絕對會震撼到你。
2、梵凈山:2019貴州旅遊景點在以山為主導的景中,梵凈山無疑是魁首。梵凈山之美,是原始之美、自然之美。莽莽林海,草木蔥蘢,山林深處近7000種野生動植物在此繁衍生息;森林覆蓋率達95%以上,空氣中負氧離子含量每立方米高達12萬至18萬個,是「中國天然氧吧」;山上雲霧涌動,光影莫測,大自然鬼斧神工之下的天象奇景引人入勝。
3、黔西南州興義萬峰林景區:萬峰林景區位於貴州省興義市東南部,氣勢宏大壯闊,山峰形態奇特,整體造型秀美,是國內最大、最具典型性的喀斯特峰林。在三百六十多年前,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就曾到過萬峰林。
4、荔波小七孔:被譽為地球腰帶上的「綠寶石——荔波,,地處黔南邊陲,位於地球東經107度37分至108度18分、北緯25度7分至25度9分。東北與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從江、榕江縣接壤,東南與廣西壯族自治州的環江、南丹縣毗鄰。
5、黃果樹瀑布:黃果樹瀑布因水而聞名,但天然的地貌交相呼應也至關重要,加之名氣較大,也是2019貴州旅遊景點中必不可少的一大重點景區。
⑤ 山西陽泉市歷史
唐虞夏商時,今陽泉市境相傳為古冀州之地。春秋時,今盂縣地有仇猶國。周貞定王十二年(前457年),晉卿智伯滅仇猶;公元前前453年,韓趙魏三家分晉,市境屬趙。
早在春秋末期,趙簡子為適應軍事爭雄的需要,在今市區修築「平坦城」,屯集糧草,駐兵把守,為重要的軍事要塞。
公元623年,唐高祖李淵曾在此設州,管轄壽陽、盂縣、石艾、樂平等縣,是古陽泉歷史上第一次升為州級建制。公元960年,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在此設置平定軍,發兵太原。
秦屬太原郡。西漢初,於市境置上艾縣,縣治在今平定縣新城村,屬並州太原郡。東漢,上艾縣屬冀州常山國。三國時,南北分屬魏並州樂平郡、新興郡。
西晉沿用曹魏舊制。東晉十六國時,歷屬前趙、後趙、冉魏、前燕、前秦、後燕、北魏等國。北魏時南北分屬並州樂平郡石艾縣和肆州新興郡定襄縣。
北宋太平興國四年,改廣陽縣為平定縣,縣治遷回平定上城,隸平定軍;盂縣屬並州;之後,平定縣、盂縣同屬河東路。
1983年9月,實行市管縣體制,平定縣、盂縣劃歸陽泉市,陽泉市成為由山西省直轄的下轄兩縣(平定、盂縣)三區(城、礦、郊)的城市。
(5)山地森林公園擴展閱讀:
陽泉特產:
1、西回小米
西回小米,產於陽泉市平定縣西回村,地處太行山中部。
西回村地處太行山中部,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小雜糧一直是村裡的傳統作物,並以口感好著稱。在當地「抬皇綱」的傳統文藝中,所抬皇貢中的小米是最重要的食品。
相傳明朝萬曆年間,崔皇後是西回人氏,初到皇宮曾帶10擔小米為嫁妝。嬪妃見後爭相品嘗,數月後個個面色紅潤,深受皇帝的寵愛。崔皇後特傳旨:平定州西丹回村每年進貢小米。
後來西回人為紀念崔皇後,讓顏色金黃,口感極佳的西回小米命名為「金皇後」。經過西回人幾代人的努力,「金皇後」牌西回小米終於走出山村,走進了京城,成為食用米行業中的知名品牌。
2、盂縣花椒
盂縣花椒已有千餘年的栽培歷史,以果實圓潤均勻、顆粒大、出油率高而著稱。主要品種有大紅袍、小紅袍、黃金椒等。其特點是色澤鮮艷,外紅內黃,香味芬芳,當地人謂之「十里香」。
主要產品有:黃金椒、大黃袍等。 盂縣古名仇猶,歷史悠久,是山西最古老的縣份之一,現屬陽泉市管轄。盂縣乃春秋晉大夫盂丙之邑,故城在今陽曲縣東北大盂鎮。因縣境山巒回合,中低如盂得名。
3、平定黃瓜干
平定黃瓜干,主要產於陽泉市平定縣後溝、河頭兩村,1368年-1398年(明洪武年間)開始生產。以清脆、爽口、香醇味厚、食用方便而受到人們的青睞。清朝被定為進貢皇室的物品,享有「龍筋」之譽。
⑥ 關於永州的歷史文化
永州古稱零陵,因舜帝南巡崩於寧遠九疑山,娥皇、女英千里尋夫傷心落淚的故事而得名(零陵的「零」字,是「涕零」即落淚、掉眼淚的意思)。《史記·五帝本記》載:舜「南巡狩,崩於蒼梧之野,葬於江南九疑,是為零陵」。
自公元前124年始置泉陵侯國以來,永州已有2100多年的建制史。
在春秋戰國時屬楚國南境,秦時屬長沙郡。漢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始置零陵郡。隋初設置永州總管府,永州、零陵從此一地二名。又因瀟水與湘江在城區匯合,永州自古雅稱瀟湘。
隋文帝統一中國後,按「存要去閑,並小為大」的原則,廢除州、郡、縣制,實行州、縣制。因零陵郡西南有「永山永水」,將零陵郡改置永州總管府。
這里所說的郡西南的「永山永水」,指現在的雙牌縣永江鄉一帶的山水。自永江鄉流入瀟水的河流稱為永江,也叫「永水」。這一帶的山,也就是所謂的「永山」了。從置永州總管府到現在,永州這一地名和行政區劃名稱,已經存在1400多年了。
永州是一本書,其歷史文化底蘊非常深厚。據權威專家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永州是世界稻作農業之源、中國陶瓷工業之源、中華文明道德之源。
舜的開明治國、任人唯賢,柳宗元深刻的惜民愛民思想,周敦頤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和「出污泥而不染」的高風亮節,「女書」的神秘莫測和瑤文化的千姿百態,以及道縣玉蟾岩文物的出土,永州遠古文化的出現,無一不豐富中華文化的寶庫。
永州山水,融「奇、絕、險、秀」與美麗傳說於一體,匯自然情趣與歷史文化於一身。九嶷山舜帝陵、柳子廟、陽明山、舜皇山、浯溪碑林、江華瑤城、湘源溫泉等已成為新的旅遊熱點。
2010年8月,當地政府在南嶺附近發現了一個規模比兵馬俑還要大,時間跨度還要長的石像群「鬼崽嶺」,粗略點算下約有過萬尊石像。
(6)山地森林公園擴展閱讀:
永州文化底蘊深厚,人文薈萃,為湖湘文化重要發源地。永州是舜帝藏精之處,舜帝的遺跡及傳說遍布全境,舜文化影響深遠。
柳宗元謫居永州十年,他的「天人合一」思想、「吏為民役」觀點以及《封建論》中的治國理念,既與孔孟儒學一脈相承,而又有所創新、發展。宋代周敦頤從道學裡面,汲取營養,重新激活儒學,從而產生了理學,影響中國七百餘年。
碑刻文化是永州文化的一大特色。自東漢蔡邕在永州留下「水天一色」等題刻之後,元結開創了浯溪碑林、朝陽岩石刻、陽華岩石刻。由元結撰文、顏真卿楷書的《大唐中興頌》刻碑浯溪摩崖,被後人稱為「三絕碑」。
草聖懷素的《千字文》碑,龍飛鳳舞,至今矗立在古城東山。瑤族是永州一個古老的世居民族,其生活習俗豐富多彩。江永女書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女性文字元號體系。
永州文化具有多樣性、包容性的特點,南北文化相交融,楚越風俗濃郁。古城東山就是一座文化之山。懷素出家的綠天庵,柳宗元眷念的法華寺,金碧輝煌的文廟,雄偉壯觀的武廟,都坐落於此。
作為楚之故地,永州多材,地靈人傑。湖湘文化的源頭活水哺育了三國名將黃蓋,狂草大師懷素,唐代江南第一狀元李郃,理學鼻祖周敦頤,書法大家何紹基等。
古代先賢不勝枚舉,更有現代傑出人物光耀神州: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始人之一李達,民國風雲人物唐生智,北伐名將蔣先雲,無產階級革命家江華,黨和國家卓越領導人陶鑄等等。
永州素有重教傳統,「自漢郡縣立學」。唐代永州官學是刺史韋宙創建,原址在古城河西,宋代遷至東山之麓。道州學宮始設於城東,刺史薛伯高遷建於城西,柳宗元作記。
自宋到清,境內共建書院四十六所,較著名的有永州蘋洲書院、寧遠泠南書院和崇正書院、道縣舂陵書院、祁陽文昌書院等。
由於官學、書院的興辦,加之柳宗元、范祖禹、范純仁、胡安國、蔡元定等一批名家碩儒,在此聚徒講學,積極傳播思想文化,使本地大批人才得以脫穎而出。據《湖南通志·選舉志》載,從唐初至清光緒九年,湖南共考取進士(包括特科)2305人,其中永州487人,佔21.3%。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永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