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地公園的資料
① 華僑城濕地公園的公園簡介
上世紀九十年代,深圳灣填海留下一片灘塗沒有填,漲潮時形成一個大湖區, 這就是華僑城濕地的前身。自2007年起,華僑城集團從市政府手中接管了這片濕地,也由此成為首個受託管理城市生態濕地的企業。秉承「生態保護大於天」的建設理念,集團投資逾2億元,成立專業部門、邀請生態科研團隊,對華僑城濕地進行了歷時5年的綜合治理。
現在的華僑城濕地佔地68.5萬平方米,處在現代化大都市腹地,與深圳灣水系相通,生物資源共有,還與香港米埔自然保護區隔海相望,是深圳灣濱海濕地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屬濱海濕地。
按照「保護、修復、提升」的原則,通過濕地封閉管理、水質改善工程、濕地生態提升三步,實施生態修復工程,不僅構築起濕地內動植物與深圳灣的生命通道,還對保護物種多樣性、調節氣候、降解污染物、美化周邊環境等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成功地重現了華僑城濕地的生機與活力。
2011年8月,國家海洋局授予華僑城濕地「國家級濱海濕地修復示範項目」稱號,肯定華僑城濕地在濱海濕地修復、管理體制等領域的創新和成績,華僑城濕地也成為全國首個獲此殊榮的項目。
濕地成立後,在出色的規劃和精心管理和維護基礎上,繼續推進在生態教育、科研合作、公益平台、環保意識提升等方面的發展,先後獲得來自社會各界的認可和獎勵。濕地成為國家海洋局宣教中心的「全國海洋意識教育基地」,深圳市海洋局授予濕地「國家海洋行業公益性科研專項濱海濕地生態修復示範區」。2013年,深圳市政府授予濕地「環境教育基地」稱號。2014年被廣東省環境保護廳授予「廣東省環境教育基地」。2014年在深圳人居委和深圳市華會所生態環保基金會的支持下,濕地建立了深圳市首個自然學校。
走進現在的華僑城濕地,猶如身處城市中的一片自然綠洲。處處鳥聲啾啾,翅影翩翩,水色天光交相輝映。
② 介紹一個濕地公園用說明文
無錫梅園橫山風景區南臨太湖,北倚龍山,距市中心5公里,交通便利。中國民族工業之"首戶"榮宗敬、榮德生仲昆本著"為天下布芳馨"之宏願,於1912年在此購地築園,倚山植梅,以梅飾山,稱為"梅園"。新世紀的梅園橫山風景區成為集自然景觀、人文古跡、名花異卉、園林建築及休閑健身於一體的著名旅遊勝地。
風景區現有三大主要景區:以梅文化為主題的梅花景區。有洗心泉、天心台、念劬塔、誦豳堂、讀書處等眾多的"榮氏"人文古跡;又有集天下古梅與奇石於一體,結合中式園林建築的古梅奇石圃。內有中國唯一的梅文化博物館、歲寒草堂、冷艷亭等建築,徜徉其間,可以了解梅花的科普知識,領略博大精深的梅文化,感受梅花人格化的精神。
園林博覽園集自然與風格各異的園林景觀為一體,布置有風車、吊橋、咖啡屋、教堂等。暢游其間,開闊的大草坪、高大的香樟林、眩目的球宿根花卉、淺灘倒影,無不體現出濃郁的異國風情。
花溪景區引種奇花異卉100多個品種,並建有規模巨大的岩石景觀,綠樹巨蔭與突兀大石相間,流水淙淙其間,倒映著藍天白雲,與群山融為一體。她把中西方環境藝術巧妙結合,敞開大地般的胸懷,吸引無數遊子的心。讓人享受回歸自然的歡暢與快樂,享受山石永恆不變堅定不移地精神,體驗人心與山石相通則咳與萬物相通的靈感。人在其間,無不感受到設計師的匠心獨具。
"四面有山皆入畫,一年無日不看花"。幾十年連續不斷的園林營造,使風景區形成了"初春探梅、仲夏觀荷、金秋賞桂、隆冬踏雪"的四大特色,人與自然和諧的生態景觀,給人一種回歸自然、超越自然的感受。
③ 杉灣濕地公園簡介
杉灣濕地公園簡介?肯嘉賓
④ 有關濕地公園的資料
我國又增9個國家城市濕地公園
本報訊 特約記者孫勝利報道 近日,建設部批准北京市海淀區翠湖濕地公園等9個濕地公園為國家城市濕地公園。這是繼去年榮成市桑溝灣城市濕地公園成為我國首個國家城市濕地公園以來的第二批公布名單。至此,我國國家城市濕地公園已達到10個。
批准公布的9處國家城市濕地公園是北京市海淀區翠湖、唐山市南湖、無錫市長廣溪、常熟市尚湖、紹興市鏡湖、東營市明月湖、東平縣稻屯窪、常德市西洞庭湖青山湖、淮北市南湖等國家城市濕地公園,這也是《國家城市濕地公園管理辦法(試行)》於2005年2月2日第九個世界濕地日下發後首批批准公布的國家城市濕地公園。
濕地是城市綠地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濕地對城市生物多樣性保護、城市園林建設和生態與環境建設具有重要的作用。建設部要求,批准設立的國家城市濕地公園,必須堅持「重在保護、生態優先、合理利用、良性發展」的方針,嚴格執行建設部《國家城市濕地公園管理辦法(試行)》,建立健全保護管理機構,劃定保護范圍,編制保護規劃,設立界碑、標牌,劃定綠線,搞好資源監測,建立地方保護法規,嚴格保護管理。要切實加強領導,搞好國家城市濕地公園的保護、利用和管理工作,切實維護好濕地生態系統的生態特性,基本功能和生態平衡,保持和最大限度地發揮濕地生態系統的各種功能和效益,保護濕地功能和濕地生物多樣性,保證濕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促進區域生態與環境建設和生物多樣性保護,實現城市的可持續發展以及人與自然的和諧共存。
⑤ 杭州西溪濕地公園介紹
西溪國家濕地公園位於杭州市區西部,距西湖不到5公里,是罕見的城中次生濕地。這里回生態資源豐富、自然景觀答質朴、文化積淀深厚,曾與西湖、西泠並稱杭州「三西」,是目前國內第一個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濕地、農耕濕地、文化濕地於一體的國家濕地公園。
⑥ 巢湖濕地公園簡介
安徽巢湖將投資6000萬建設安徽巢湖北岸最大的濕地公園,並且將全面遵循「全面保護、生態優先、合理利用、持續發展」的原則,在建設成功之後將吸引大量的遊客,同時還將結合文化、休閑、娛樂為一體。
孫村濕地公園位於巢湖北岸、龜山西側,總面積約1275畝,其中水面灘地811畝,堤內陸地464畝。濕地東側有柘皋河,北有村莊和農田,南有廣闊的淺水區和湖面,尤其是南邊向湖心延伸的淺水區面積較大,寬度200米左右、水深1.5米左右。沿湖湖岸水陸交錯,草地常青,綠柳成片。此外,濕地還有白鷺、野鴨等數十種動物和各類水生植物。
公園建成後將開通三種游覽方式,分別為:水上遊船游覽。遊客可以從堤外區濕地保護區環形水道游覽,也可以乘遊艇進入巢湖水域游覽;陸上游覽線路。堤外濕地保護區和鳥類保護區有龍形架廊,濕地內有親水步道和柳林內石徑構成環路,堤內有木棧道,木橋構成人工濕地游覽路線;坐電瓶車沿中垾聯圩大堤游賞。
⑦ 中國濕地公園的介紹
中國的濕地公園是依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濕地保護管理的通知》中有關「內採取多種形式,加容快推進自然濕地的搶救性保護……對不具備條件劃建自然保護區的,也要因地制宜,採取建立濕地保護小區、各種類型濕地公園、濕地多用途管理區或劃定野生動植物棲息地等多種形式加強保護管理」 及其他濕地保護管理文件的精神指引下劃建的公園類型,是中國國家濕地保護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