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峴山森林公園
① 襄陽有哪些旅遊景點
襄陽的旅遊景點:
古隆中
隆中也稱古隆中,是湖北十佳景區,也是襄陽市最負盛名的旅遊景點,距襄陽城西約20里。明代就已形成「隆中十景」。新中國成立後,又先後重修了隆中書院、諸葛草廬、吟嘯山莊、銅鼓台、觀星台、棋盤石等眾多景點。
仲宣樓
仲宣樓是為紀念「建安七子」之首王粲而修建的。整個仲宣樓高17米,總面積650平方米,懸掛沈鵬等名家題寫的「仲宣樓」等8幅匾聯。樓內有壁畫石刻建安七子圖。可分為城牆、城台和主體樓三大部分。
夫人城
東晉時梁州刺史朱序鎮襄陽時,前秦苻丕來攻,序母韓夫人登城巡視,見西北角城垣防守薄弱,遂領女婢及城內婦女於此斜築新城一段,後此角果被攻破,幸賴新築之城垣,方擊退攻城之敵,因稱此段城垣為夫人城。明初在此擴建子城。長24.6米,寬23.4米,上嵌石匾,鐫「夫人城」三字,下嵌古碑數通,其中同治年間(1862~1874)樹立的石碑,上刻有「襄郡益民勝跡夫人城為最」等字樣。
鹿門寺
湖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鹿門寺位於襄陽城南約15千米處東津鎮鹿門山,始建於東漢建武年間,是漢唐以來的佛教勝地和文人雅士的集聚地。建武年間襄陽侯習郁立神祠於山,因神道口刻有二石鹿,俗稱鹿門廟。西晉改名為萬壽禪寺,唐復名鹿門寺。漢末名士龐德公、唐代大詩人孟浩然、皮日休皆棲隱於此。明景泰年間(1450~1456年),在此建「三高祠」,並供其像,以示紀念。明末毀於火,清初以來,屢有修廢。保存有石鹿、龍頭噴泉、瀑雨池、天井、大殿等古建築和碑刻。
昭明台
昭明台又名山南東道樓,位於襄陽城中心,跨北街西南而建。青磚築台,中以條石拱砌洞,洞高4.5米,寬3.5米,台上建5開間重檐歇山頂式樓,高約15米,東西各建橫屋4間,西南有鼓樓、鍾樓各一。
古城牆
襄陽城牆位於襄陽市襄城區境內,起初築於漢初,略呈正方形。城垣周長7.6千米,平均高8米,寬10米左右,用土層層夯築,外用大塊青磚壘砌。
② 峴山的風景名勝
峴山,到處是名勝,遍身皆古跡。劉備馬躍檀溪處,風林關射殺孫堅處,羊祜的墮淚碑與杜預的沉潭碑,劉表墓與杜甫墓,張公祠和高陽池,王粲井,蠻王洞等蜿蜓數公里。登臨峴山頂往南看去,楚皇城、張自忠上將抗日殉國處以及古代色情文學鼻祖――宋玉故里歷歷在目。朝東方向,夾魚梁州與山水田園派詩的開創者――孟浩然的隱居地鹿門山隔漢水相望。向北遠眺,襄陽米顛紀念館,古鄧國和關羽水淹七軍遺跡盡收眼底。注目西去,孔明躬耕地――古隆中煙雨朦朧。峴山腳下的襄陽城和夫人城,是郭靖黃蓉大戰元兵之地。
唐代大詩人孟浩然有詩:《與諸子登峴山》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江山留勝跡,我輩復登臨。水落魚梁淺,天寒夢澤深。羊公碑尚在,讀罷淚沾巾。歷史上流傳下來關於峴山的詩多不勝數。而實際上,這位來自襄陽鹿門山的孟浩然可以說是古往今來以詩描寫峴山最多的詩人。上面詩中所提到的峴山位於襄陽城西南1公里處(今湖北襄陽市襄城區以南),東臨漢江,與一水相隔的鹿門山形成東西對峙,嚴如扼守在江漢平原北部的兩扇大門。
名山名水出名人,當然也出名石。在峴山腰岩上有一塊蒼勁的「峴石」就是極品古石。風皇山出的襄陽石,宋代的「雲林石譜」己有記載。經考證,隨州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的的編鍾,是峴山的石片磨成的。在湖北省博物館陳列的編鍾復品,以及演奏發出的美妙楚音,也是峴山之磬聲。三千里漢水,流到這兒被峴山迎頭一擋,拐出了一個大大的急轉彎。峴山美石不斷被沖進漢水,在魚梁州形成了漢水第一大卵石灘,無
數的水墨石、火爆石、梨皮石、血石和臘石,像一粒粒珍珠,散落在純潔的白沙中,醉倒了一串串的石痴,吸引了一隊隊的石友。仰望幽幽峴山,伴陪滄滄漢水,醉賞渾渾美石,不亦快哉!不亦樂呼?進了此情此境,石道中的朋友們,你還坐得住嗎?
千年萬山稱上峴,
萬山歷來有上峴之稱,自然名山 、神話名山、人文名山、文化名山、英烈名山。 「神女弄珠」和「漢江女神」的發源地,有建安七子王粲故居,杜預沉碑處,孟浩然垂釣處,劉關張三義石等眾多的古跡和遺址;宗教之山,古時山頂有幽蘭寺,今後稱保堤寺,以及僧人取水所用的苦井;軍事之山,楚莊王問鼎中原及宋元萬山之戰就發生在這兒。
中峴紫蓋伏羲跡,
紫蓋山古稱中峴,俗稱琵琶山.解放戰爭時期的襄樊戰役,在這兒進行過激烈的戰斗.
《帝王世紀》雲:「伏羲葬南郡,在襄陽。」據說伏羲隕落之後葬在南郡襄陽峴山的紫蓋山中。世人為了紀念這位遠古的偉大帝王在襄陽的紫蓋山上修建了石頭建的伏羲廟。直到南北朝時香火一直十分興盛。
棲霞嘯月屹峴石,
峴山北部半腰有一蘑菇狀巨石,上刻峴石二大字.為市區第三高山,海撥363米.山小而險.唐代杜審言孟浩然李白王維等均留下足跡,有峴石寺羊叔子亭峴石寺峴石洞石刻棲霞洞嘯月亭等眾多名勝古跡.
峴首羊杜美名傳。
史書稱襄陽有三峴,此山為之首,故又名峴首山。黃祖軍士高射殺孫堅於此山。(《三國志·孫破虜討逆傳》載:初平三年,術使堅征荊州,擊劉表。表遣黃祖逆於樊、鄧之間。堅擊破之,追渡漢水,遂圍襄陽,單馬行峴山,為祖軍士所射殺。 )舊有峴首亭峴山亭。晉羊祜都督荊州諸軍事,駐襄陽。死後,其部屬在峴山祜生前游息之地建碑立廟,每年祭祀。見碑者莫不流淚。杜預因稱此碑為墮淚碑。
馬躍檀溪柳子關,
《三國志》里的注引用相關史料記載,劉備到荊州,劉表待之甚厚。表欲廢長立幼,備勸止之。劉表後妻蔡夫人忌恨備,命弟蔡瑁在襄陽設宴,欲藉機殺備。至期,伊籍暗告備,備急飛身上「的盧」馬奔出襄陽城。至城西檀溪,人馬俱陷入水中,備急呼「的盧」,馬忽從水中涌身而起,一躍三丈,飛上西岸。蔡瑁引軍追至溪邊,備急勒馬往西南而去,乃至南漳訪司馬徽,得聞伏龍,鳳雛之名。
而這段故事檀溪的發源地,就在扁山與尖山之間的一塊平地處.白昀與陳家駒先生多次考察檀溪之源,找到了檀溪泉水活水窩子及宋家包庫.扁山是襄陽市區最高山峰,海撥459米,尖山是市區第二高山,海撥371米.扁山舊稱柳子山,過去在扁山與萬山之間還設有柳子關.
劉表采葯百丈南。
舊傳百丈山有麝香獸,劉表派人采葯,遇洞得麝香數斗,如石蓮,馨香芳馥,非人間所有.此山曾發生過宋元之戰.
虎頭山上顯英雄,
虎頭山是市區第四高山,海撥354米,山上有劉備洗筆池,山下有晉太醫王叔和洗葯.是群眾最喜愛登的山峰之一,其中的英雄坡(俗稱二球坡)是市區山中最陡的一條路,引起了登山愛好者征服的慾望.
望楚延慶寺相連。
望楚山就是現在群眾俗稱的華山,舊有為宋孝武帝宅,相傳為帝所生,帝為武陵王時愛其峰秀,改名望楚山.孟浩然曾兩處在詩中提到此山,並寫<<登望楚山最高頂>>.山南有楚岩二大字.
望楚山上過去有延慶寺,並且附近有卧佛寺白馬寺谷隱寺甘泉寺峴石寺龍泉寺等相連,是一個佛家文化集中的地區.
習池源頭白馬泉,
白馬泉在白馬山下。漢習郁引泉水鑿池水養魚,成為中國最早的私家園林習家池。旁有杜甫宅、王粲井。明知府萬振孫《水利議》雲:鳳凰山官泉,先年泉水通渠,南流至白馬鋪二十里,灌溉軍民田地百餘傾。白馬山和白馬泉風景優美,自古以來就是遊玩宴飲之地。
浩然故里澗南園。
孟浩然的故里就在今日觀音閣附近,現在還叫孟家園.在詩中,孟浩然稱自己的家園為澗南園,也是因為在白馬泉之南.並且孟浩然22次提到峴首山,10次提到習家池,可見他的老家就在峴山附近.並且在詩中提到北澗和南澗,所謂北澗,就是指現在的南渠(襄水),南澗,就是白馬泉.綜合這幾個因素,只有觀音閣附近具有這些特徵.
蠻王洞內風光險,
蠻王洞又叫王莽洞,因傳說王莽追劉秀的民間故事而得名.洞位於峴山主峰南側,為石灰岩溶洞.內有石刻像三組六尊,宋代題刻三塊,其中嘉泰二年(公元1202年)的一塊,記載了郡太守游襄陽城南諸峰一事,為我市年代較早的石刻之一,具有較高的歷史意義和考古價值.
扁山腳下菊花潭。
在扁山與雙背梁子腳下的陳家沖,是錢營村三組和四組.這兒有龍泉井和龍泉寺遺址,有菊花潭,群山環繞,風景優美,孟浩然當年在這兒寫下過<<疾愈過龍泉寺精舍呈易業二公>>,<<尋菊花潭主人不遇>>,<<過故人庄>>,<<戲題>>等傳世名篇.目前,市峴山森林公園建設指揮部市規劃局規劃院在白昀和陳家駒先生的建議下,已初步將陳家沖規劃為菊花潭風景區,成為市民健身休閑訪古的新去處。
峴山處處是名勝,遍身皆古跡,可謂一石一古跡,一木一景觀。據初步了解,從漢唐至清末,著名的名勝古跡不勝枚舉。
有二關:鳳林關、柳子關。
九洞:蠻王洞、劉秀洞、扁山老虎洞、豹子洞、謝庄洞、大米洞,還有過流霞洞、廣陽洞、過風洞。
一溪一湖一渠一渚:檀溪、鴨湖、南渠(襄水)、解佩渚。
二泉:龍泉、白馬泉。
三潭:菊花潭、峴山潭、萬山潭。
四池:習家池、鳳凰池、濯筆池、洗葯池。
一館:桃林館。
二台:漢皋台、漢陰台。
三學院:洌泉書院、鳳山書院、學業堂。
七亭:峴首亭、峴山亭、漢廣亭、濯漢亭、漁樂亭、翊襄亭、仰止亭。
九個名人故宅:習氏故宅、龐德公故宅、王仲宣故宅、杜甫故里、張柬之故園、皮日休故宅、徐庶故里、張子容故里、澗南園—孟浩然故居。
二廟:羊候廟、漢主廟。
二觀:真武觀、黃龍觀。
三祠:羊杜祠、唐宰相張公祠、忠節祠。
十多座名寺:谷隱寺、卧佛寺、峴石寺、檀溪寺、鳳林寺、景空寺、甘泉寺、龍泉寺、延慶寺、黃龍寺、保堤寺、愆恩寺、白馬寺、鐵佛寺、龍興寺。
磨崖碑刻甚多:李曾伯襄樊銘、南宋趙淳掃墓記事銘、墮淚碑、杜預記功碑、來將軍去思碑等,峴石、蒼岩、棲霞、嘯月等字摩刻仍清晰可見。
二十三名人墓:昭王墓、漢襄陽侯侍中習郁墓、晉太醫王叔和墓、唐處士孟浩然墓、宋通判徽州贈少保王綱墓、元湖廣行中書省左丞阿里罕墓、元翰林學士暢師文墓、禮部尚書任亨泰墓、都督同知王信墓、襄陽知府何源墓、山東副使宗理墓、禮部尚書艾福墓、刑部侍郎孔文英墓、廣州府同知邵濟墓、大理寺丞鄭傑墓、封御史劉大經墓、子大理寺丞存義墓、御史曹璘墓、御史康慶墓、盩厔知縣鄭達墓、太子太保、吏部尚書鄭繼之墓、國軍二十七師師長馮安邦墓、(伏羲冢)。
到清朝峴山仍有十景:靈顯石、龍虎岩、流霞洞、嘯月台、甃子室、盤陀坡、古冰井、滌缽池、鎖鳳橋、歸雲嶺。
同時還有劉備馬躍檀溪、劉表設伏斃孫堅、杜預高岸沉碑、孟浩然踏雪尋梅、綉鳳點睛、虎皮井等眾多軼聞傳說。
③ 襄陽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襄陽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襄陽城
襄陽城是湖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漢水中游南岸。三面環水,一面靠山,易守難攻,故為歷代兵家所看重。自東周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上下3000 年,襄陽一直是群雄角逐的重要戰場,戰爭的硝煙不斷彌漫在它的上空。如今,這里尚存許多軍事遺跡。 襄陽城池始築於漢,至今已有2800 多年的歷史。唐宋年間改為磚城,增設垛堞,新建城樓。明洪武年間重築,並在城的東北角新添一段城牆,取名新城。
仲宣樓
仲宣樓位於襄陽城東南角城牆之上。為紀念」建安之子」之首王粲在襄陽作《登樓賦》而建,因王粲字仲宣,故名。仲宣樓與黃鶴樓、晴川閣、岳陽樓合稱「楚天四大名樓」。
昭明台
新近修復的昭明台,也叫鍾鼓樓,是襄陽市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襄陽古城正中,為紀念南朝梁昭明太子蕭統而建。史載:「樓在郡治中央,高三層,面南,翼以鍾鼓,為方城勝跡 。」昭明台雄踞城中,巍峨壯觀,古譽為" 城中第一勝跡" 。
古隆中景區
古隆中是三國時期傑出政治家、軍事家、發明家、文學家諸葛亮青襄陽古隆中年時代(17- 27歲)隱居的地方。諸葛亮17歲來到襄陽隆中,躬耕苦讀,留意世事,被稱為「卧龍」。後來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全面分析了天下群雄割據局勢,提出了三分天下,而後一統天下的謀略,這就是著名的《隆中對》。
門票 門市價63元
交通 市內乘坐512 路公交車到達終點站。512 公交車為非空調車,票價1 元,約10分鍾一班,尾班車為18:30 。到了古隆中總站後,還要步行約六七百米才到景區大門。
水鏡庄
「三國名勝」水鏡庄是隆中景區核心景區之一,位於湖北省南漳縣城南,距襄陽市37公里,是東漢末年名士司馬徽隱居地,因司馬徽雅號「水鏡先生」而名水鏡庄。
水鏡庄背倚玉溪山,層巒疊翠,下臨彝水,泉流淙淙,三里石壁長廊雄偉壯觀。水鏡庄面積60公頃,景區內多為亭閣式建築,飛檐凌空、朱梁畫棟,並有灰鸛、松鼠等動物,歷史文化與山水自然相得益彰,是一個理想的休閑、旅遊佳處。
承恩寺
承恩寺位於襄陽市谷城縣東南 45公里處,始建於隋,初盛於唐,鼎盛於明,至今已有1400 多年歷史。作為全國最古老的寺院之一,被列入《中國佛教百大名寺》一書。 寺院內外古木參天、泉水潺潺,有玉石碑、卧牛池、龍泉池、玉帶水、鎖風橋等景觀。中國人民解放軍八一電影製片廠幾經挑選,於1968 年在此設立製片分廠,專門從事膠片洗印工作。許多電影在此拍攝外景,包括《閃閃的紅星》、《飛兵襄陽》、《八路軍》等。
門票 5 元/人( 1.1 米以下兒童免票,1.1 米以上1.4 米以下兒童半票;學生半票;軍人、殘疾人持相關證件免票;60歲以上70歲以下老人半票;70歲以上老人免票)
七里山森林公園
七里山森林公園位於南漳縣北部,是國家級隆中風景區的重要景區之一。距縣城15公里,其東接古隆中,西通武當山,北倚承恩寺,南靠水鏡庄。公園面積 26200畝。森林覆蓋率達90%,有黑岩「森林浴」、靈觀寺、桃花谷、獅子山、五龍寺5 大功能區50多個景點,古跡碑刻豐富,天然泉眼眾多,奇峰怪石林立,樹木蔥蘢,是鄂西北的一大自然資源保護區和荊山生態旅遊區重要景區之一。
門票 10元/人
鶴子川
據清《同治縣志》中記載,鶴子川古時山清水秀,盛產魚蝦,為白鶴棲息之地,多時達到數十萬只,滿川皆是,故因有仙鶴群聚而得名。 鶴子川位於隆中西南,長達 30 公里,以其雋秀的田園風光而著稱,如黃鱔坡、瓦屋溝、馬氏嶺、魏家嶺,和隆中一起被列為國家級自然風景區。
五道峽風景區
五道峽風景區位於保康縣北部,由五個峽谷段構成。峽長約5公里,峽內山峰一溪相連,平峙多姿,溪流清澈,四季奔騰,山、林、洞、瀑、水、天、鳥、獸,與歷史遺跡、民間傳說交相輝映,構成一幅奇、險、雄、幽渾然一體的天然畫卷。 景區總面積1667 公頃,其中原始森林1335 公頃,是春秋楚國卞和得「和氏璧」玉璞的地方。景區溪流蜿蜓,兩面青山夾峙,溶洞、飛瀑,以及形態各異的怪石,星羅棋布,相互輝映。有以仙人洞為代表的溶洞群 8 處,以龍王寨為代表的山寨群6 處,以神女瀑為代表的瀑布群 8 處。
④ 襄陽市民發盛特公園到峴山森林公園公交
到西北的襄陽市政務服務中心站乘坐534路,在襄城客運站省工業學校站下車,西南400多米就是
請點採納,謝謝
⑤ 湖北省襄陽市峴山森林公園具體在什麼地方怎麼走更方便
如果還是原來的路線,你在火車站做1路就可以到,如果不是這個車,還有個直達的。你可以查下
⑥ 襄樊峴山森林公園好玩嗎都有什麼玩的啊,要門票么
不要門票,就是爬山的。
我周末的首選地
⑦ 你知道湖北襄陽有哪些免費的景點
襄
⑧ 湖北襄陽峪山有哪些景點
1、隆中
如草廬、六角井、躬耕田、小虹橋、抱膝石、梁父岩、武侯祠、卧龍深處、隆中書院、古牌坊等。
2、襄陽古城
至今已有2800多年的歷史;城池始建於漢;周長7公里;護城河最寬處250米,堪稱華夏第一城池,自古就有「鐵打的襄陽」之說。
3、襄陽夫人城
這城牆上的匾和下邊的碑刻,系清代同治二年,襄陽人為緬懷東晉襄陽守將朱序之母韓夫人所築。它記載著當年激戰襄陽,守將朱序的母親見兒子忙於全面防務,便親自登城巡視,察看地形。她看出城西北角地形險要,必先受敵,便帶領家婢和城中婦女,夜以繼日築起一座新城。西北角果然最先被敵軍攻破,守城將士移駐新城繼續戰斗,保住了襄陽城。後為紀念韓夫人築城有功,把此段城牆稱為「夫人城」。
4、真武山道觀
位於襄陽城西南二里,有鄂西北「小金頂」之稱。
5、多寶佛塔
通高17米,分上下兩部分。下為七米高的塔座,上為十米高的群塔。塔座為八方形,上迭淺檐,下奠矮基,磚砌角柱。東南西北四面石砌劵門,正門上方書「多寶佛塔」四字。據載:我國多佛塔只有七座,而造型美觀的只有北京的一座和襄樊的一座,而五塔立於一個塔座,又唯襄樊的多寶佛塔所獨具,可見其珍貴。
6、米公祠
原名米家庵,位於古樊城櫃子城上,隔漢水與襄陽小北門相望。始建於元朝,明末毀於戰火,現存全部建築系清康熙至雍正年間重建。它是為紀念我國北宋時期傑出的書畫大師米芾而修建的祠宇。
7、襄樊市有國家級森林公園2個,省級森林公園6個,大中型林場23年,森林覆蓋率達39.7%,高於全國平均水平的3倍,整個襄樊都在綠色環抱之中。在古隆中森林植物園可觀賞紅豆杉、銀杏、珙桐等20餘種國家一、二級保護植物;站在那"十里青山半入城"的峴山森林公園中的虎頭山頂,襄樊二城美景盡收眼底;登上萬山公園草木蔥蘢的山巔,看漢江水似玉帶蜿蜒流淌,晚霞、落日分外壯美,還有那七里山、百花山、官山森林公園的自然野趣,鹿門寺的晨鍾暮鼓,霸王山寨的追古思幽,白竹園寺的萬桿翠竹……薤山避暑山莊的異地風情。
8、五道峽風景區位於保康縣北部,由五個峽谷段構成。峽長約5公里,峽內山峰一溪相連,平峙多姿,溪流清澈,四季奔騰,山、林、洞、瀑、水、天、鳥、獸,與歷史遺跡、民間傳說交相輝映,構成一幅奇、險、雄、幽渾然一體的天然畫卷。有以仙人洞為代表的溶洞群8處,以龍王寨為代表的山寨群6處,以神女瀑為代表的瀑布群8處。著名景點有龍王寨、卧龍洞、神女瀑、響水瀑、孫家寨、龍宮寶殿、仙女浴溫泉、玉銀瀑、霸王峰、紅巾軍墳、仙人岩等100餘處。
⑨ 襄陽的景點有哪些
1、隆中
如草廬、六角井、躬耕田、小虹橋、抱膝石、梁父岩、武侯祠、卧龍深處、隆中書院、古牌坊等。
2、襄陽古城
至今已有2800多年的歷史;城池始建於漢;周長7公里;護城河最寬處250米,堪稱華夏第一城池,自古就有「鐵打的襄陽」之說。
3、襄陽夫人城
這城牆上的匾和下邊的碑刻,系清代同治二年,襄陽人為緬懷東晉襄陽守將朱序之母韓夫人所築。它記載著當年激戰襄陽,守將朱序的母親見兒子忙於全面防務,便親自登城巡視,察看地形。她看出城西北角地形險要,必先受敵,便帶領家婢和城中婦女,夜以繼日築起一座新城。西北角果然最先被敵軍攻破,守城將士移駐新城繼續戰斗,保住了襄陽城。後為紀念韓夫人築城有功,把此段城牆稱為「夫人城」。
4、真武山道觀
位於襄陽城西南二里,有鄂西北「小金頂」之稱。
5、多寶佛塔
通高17米,分上下兩部分。下為七米高的塔座,上為十米高的群塔。塔座為八方形,上迭淺檐,下奠矮基,磚砌角柱。東南西北四面石砌劵門,正門上方書「多寶佛塔」四字。據載:我國多佛塔只有七座,而造型美觀的只有北京的一座和襄樊的一座,而五塔立於一個塔座,又唯襄樊的多寶佛塔所獨具,可見其珍貴。
6、米公祠
原名米家庵,位於古樊城櫃子城上,隔漢水與襄陽小北門相望。始建於元朝,明末毀於戰火,現存全部建築系清康熙至雍正年間重建。它是為紀念我國北宋時期傑出的書畫大師米芾而修建的祠宇。
7、襄樊市有國家級森林公園2個,省級森林公園6個,大中型林場23年,森林覆蓋率達39.7%,高於全國平均水平的3倍,整個襄樊都在綠色環抱之中。在古隆中森林植物園可觀賞紅豆杉、銀杏、珙桐等20餘種國家一、二級保護植物;站在那"十里青山半入城"的峴山森林公園中的虎頭山頂,襄樊二城美景盡收眼底;登上萬山公園草木蔥蘢的山巔,看漢江水似玉帶蜿蜒流淌,晚霞、落日分外壯美,還有那七里山、百花山、官山森林公園的自然野趣,鹿門寺的晨鍾暮鼓,霸王山寨的追古思幽,白竹園寺的萬桿翠竹……薤山避暑山莊的異地風情。
8、五道峽風景區位於保康縣北部,由五個峽谷段構成。峽長約5公里,峽內山峰一溪相連,平峙多姿,溪流清澈,四季奔騰,山、林、洞、瀑、水、天、鳥、獸,與歷史遺跡、民間傳說交相輝映,構成一幅奇、險、雄、幽渾然一體的天然畫卷。有以仙人洞為代表的溶洞群8處,以龍王寨為代表的山寨群6處,以神女瀑為代表的瀑布群緝恭光枷叱磺癸委含蓮8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