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公園總體設計規范
『壹』 旅遊管理綜合基礎知識
(一)旅行社管理
1、旅行社概述
旅行社的產生,旅行社的性質,旅行社的職能,旅行社的分工體系,旅行社的分類制度,旅行社在現代旅遊業中的作用。
重點:我國旅行社發展概況,旅行社職能,旅行社分類制度。
2、旅行社市場細分與定位
旅行社市場細分意義,市場細分的基本要求,市場細分的標准,目標市場選擇應考慮因素,目標市場經營策略,目標市場定位策略。
重點:市場細分意義,市場細分標准,差異性目標市場策略,密集性目標市場策略。 3、旅行社產品策略
旅行社產品概念,旅行社產品形態,影響旅行社產品開發因素,旅行社產品設計原則,旅行社產品設計過程,旅行社服務采購。
重點:全包價旅遊,小包價旅遊,確定旅遊產品開發方案的技術方法,旅遊服務采購任務,正確處理保證供應和降低成本、集中采購和分散采購、預訂和退訂的關系。
4、旅行社銷售策略
旅行社產品的定價,旅行社產品的銷售渠道,旅行社產品的銷售過程,促銷目標確定,促銷預算方法,促銷要素組合。
重點:影響旅行社產品價格的因素,產品定價策略,旅遊中間商與中間商考察旅行,包價旅遊的銷售方式,促銷預算方法。
5、旅行社接待管理
團體旅遊接待業務特點,團體旅遊接待運行,散客旅遊業務類別與特點,票和業務,行李業務。
重點:入境旅遊團體的接待特點,國內旅遊團體的接待特點,團體旅遊接待的管理,散客旅遊業務特點。
6、旅行社財務管理
旅行社流動資產管理,旅行社成本費用管理,旅行社營業收入管理,旅行社利潤管理,旅行社結算管理,旅行社財務分析。
重點:債權資產管理,旅行社成本費用分析,旅行社營業收入構成及管理,綜合服務費的結算。
(二)飯店管理
飯店概述
飯店概念,世界飯店業發展歷史,中國飯店業發展歷史,飯店產品及其特點,飯店類型,飯店等級,現代飯店集團
重點:商業飯店時期,世界飯店業發展的主要特點,中國旅遊飯店,飯店產品特點,會議飯店,歐式計價飯店,飯店等級評定,飯店集團經營方式。
飯店組織與管理制度
飯店組織設計,飯店組織結構,飯店管理體制,飯店制度。
重點:飯店組織設計原則,員工手冊。
3、飯店營銷管理
飯店營銷特點,飯店營銷環節,飯店營銷組合策略,主題營銷,服務營銷,網路營銷,分時營銷。
重點:飯店傳統營銷組合策略,主題營銷,網路營銷。
4、飯店服務質量管理
飯店服務質量涵義,飯店服務質量特點,飯店服務質量管理。
重點:飯店服務質量特點,飯店服務規程,飯店服務質量管理體系,飯店全面質量管理。
5、飯店安全管理
飯店安全管理概述,飯店安全管理措施。
重點:飯店安全管理特點,飯店安全管理內容,飯店安全設施,飯店緊急事故的處理對策。
6、飯店人力資源管理
飯店人力資源管理概述,飯店人力資源管理內容,飯店人力資源的開發,飯店人力資源激勵。
重點:飯店人力資源管理特徵,飯店員工培訓意義及原則,飯店人力資源激勵方式,飯店薪酬體系。
(三)旅遊資源
旅遊資源概述
旅遊資源生成,旅遊資源分類,旅遊資源特徵。
重點:旅遊資源的基本屬性分類,旅遊資源特徵。
2、自然旅遊資源
地質旅遊資源,地貌旅遊資源,氣象氣候旅遊資源,水文旅遊資源,生物旅遊資源。
重點:岩石旅遊資源,冰川活動遺跡旅遊資源,火山遺跡旅遊資源,山嶽旅遊資源,花崗岩地貌,丹霞地貌,岩溶地貌,氣象氣候旅遊資源特點,江河旅遊資源,湖泊旅遊資源,海洋旅遊資源,泉水旅遊資源,瀑布旅遊資源,生物旅遊資源的旅遊功能,自然保護區。
3、人文旅遊資源
人文旅遊資源特點,歷史文化名城旅遊資源,古跡旅遊資源,宗教文化旅遊資源,交通旅遊資源,建築與園林旅遊資源,文學藝術旅遊資源。
重點:人文旅遊資源的特點,旅遊古跡,佛寺旅遊,古交通線路,建築旅遊資源類型。
4、社會旅遊資源
社會旅遊資源概念,民俗旅遊資源,購物旅遊資源、城市景觀資源,體育保健旅遊資源,娛樂旅遊資源。
重點:社會旅遊資源特點,民俗旅遊資源,社會旅遊資源開發。
5、旅遊資源分區
旅遊資源分區理論,中國旅遊資源分區
重點:旅遊資源分區意義和原則,華東區旅遊資源概況
6、旅遊資源調查與評價
旅遊資源調查目的、分類、內容,旅遊資源調查方法、程序,旅遊資源評價依據與因素,旅遊資源評價體系,旅遊資源定性、定量評價法。
重點:旅遊資源的環境質量調查內容,野外勘查,環境容量評價,定量評價法。
(四)旅遊規劃
1.旅遊規劃概述
旅遊規劃定義,旅遊規劃類型。
重點:旅遊規劃類型。
2、旅遊規劃內容體系
風景名勝區規劃內容,森林公園總體設計規范,旅遊總體規劃內容框架及各部分內容概要。
重點:風景名勝區規劃內容,旅遊總體規劃內容。
3、旅遊空間布局
空間布局原則,空間布局方法,空間布局模式
重點:空間布局方法,同心圓空間布局模式,遊憩區—保護區布局模式,雙核布局模式,核式環布局模式,環式山嶽景區布局模式,綜合式山嶽景區布局模式,海濱旅遊區空間布局模式。
4、旅遊項目設計
影響旅遊項目設計因素分析,項目創意。
重點:旅遊項目的主題構想,旅遊項目的建設方案設計。
5、旅遊環境保護規劃
旅遊環境保護規劃的目的與原則、步驟與方法,綠色技術在旅遊規劃中的應用,旅遊服務設施的綠色規劃。
重點:旅遊綠色規劃的目標及措施,綠色賓館,綠色旅遊交通。
6、旅遊保障體系規劃
規劃實施的組織與管理保障,人力資源保障,資金保障,法規保障。
重點:社區參與機制。
7、旅遊規劃方法與技術
旅遊規劃的技術路線,旅遊規劃的方法體系,旅遊規劃圖的設計和編制,旅遊規劃野外考察。
重點:旅遊市場分析法,RS技術,GIS技術,GPS技術,旅遊地圖的要素及類型,旅遊規劃圖的編制,野外考察和調查方法、步驟。
『貳』 園林設計與植物配問題求解答,也可回答知道部分
1、什麼是園林規劃設計?園林規劃設計應當符合哪些要求?
園林規劃設計是一個很寬泛的詞,目前可以泛指地球表面的一切可見物。景觀設計就具體的設計對象來分類,宏觀層面有風景區域的規劃設計、城市綠地系統的規劃設計;微觀層面,有公園、街頭綠地、居住小區、工廠綠化、廣場等的具體設計類別
《園林規劃設計的有關法律法規》
001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
002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003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
004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
005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
006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
007城市道路綠化規劃與設計規范
008城市古樹名木保護管理辦法
009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
010城市綠地分類標准
011城市綠化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
012城市綠化規劃建設指標的規定
013城市綠化條例
014城市濕地公園規劃設計導則(試行)
015風景名勝區管理暫行條例
016風景園林圖例圖示標准
017公路環境保護設計規范
018公園設計規范CJJ48—92
019生活飲用水衛生標准GB5749
020居住區綠地設計規范
021林業苗圃工程設計規范
022噴灌與微灌工程技術管理規程
023森林公園總體設計規范
024園林設計施工技術手冊之植栽規范
025園林基本術語標准
026國家環境保護局環境保護科學技術進步獎勵辦法
027室外給水設計規范GB50013-2006
2、什麼綠地是自然式布局、規則式布局或混合式布局?規則式園林
規則式園林又稱整形式、幾何式、建築式園林。整個平面布局、立體造型以及建築、廣場、街道、水面、花草樹木等都要求嚴整對稱。在18世紀英國風景園林產生之前,西方園林主要以規則式為主,其中以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台地園和19世紀法國勒諾特(LeNotre)平面幾何圖案式園林為代表。我國的北京天壇、南京中山陵都採用規則式布局。規則式園林給人以庄嚴、雄偉、整齊之感,一般用於氣氛較嚴肅的紀念性園林或有對稱軸的建築庭院中。
自然式園林
自然式園林又稱風景式、不規則式、山水派園林。中國園林從周朝開始,經歷代的發展,不論是皇家宮苑還是私家宅園,都是以自然山水園林為源流。發展到清代,保留至今的皇家園林,如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私家宅園,如蘇州的拙政園、網獅園等都是自然山水園林的代表作品。從6世紀傳入日本,18世紀後傳入英國。自然式園林以模仿再現自然為主,不追求對稱的平面布局,立體造型及園林要素布置均較自然和自由,相互關系較隱蔽含蓄。這種形式較能適合於有山有水有地形起伏的環境,以含蓄、幽雅、意境深遠見長。
混合式園林
所謂混合式園林,主要指規則式、自然式交錯組合,全園沒有或形不成控制全園的主中軸線和副軸線,只有局部景區、建築以中軸對稱布局,或全園沒有明顯的自然山水骨架,形不成自然格局。一般情況,多結合地形,在原地形平坦處,根據總體規劃需要安排規則式的布局。在原地形條件較復雜,具備起伏不平的丘陵、山谷、窪地等,結合地形規劃成自然式。類似上述兩種不同形式規劃的組合即為混合式園林。
3、色彩在園林綠地中有哪些作用?作用,,1,視覺上的,豐富景觀層次
2,心理上,愉悅心情,
3,有時,色彩還可做為交通導向的指引
「凈土園林」應該叫「凈土宗園林」。日本園林的早期一種模式,實為寺廟園林的類型,主要構成有「金堂」,「濱洲」「中島」等,跟「書院造園林」差不多。都為回遊式園林,
4、園林植物的配置有幾種形式?列舉你所熟悉適宜孤植和對植的樹種各10種,並闡述其特點。
20種適宜孤植的樹種
大葉榕,槐樹,銀杏,油松,梧桐,小葉榕,合歡,垂柳,雪松,羅漢松,南洋杉,梅花,櫻花,桂花,玉蘭,楓香,黃櫨,紫葉李,白皮鬆,火炬樹,
蝟實忍冬科蝟實屬。株叢姿態優美,花色艷麗,孤植、叢植均很美。
蝴蝶莢蒾忍冬科莢蒾屬。5月開花,花微香,入秋後,果實量大,是春夏觀花、秋冬觀果的優良觀賞花木。
血皮槭槭樹科槭樹屬落葉喬木,樹皮血色,紙狀剝落,奇特可觀。葉片秋季呈鮮紅色,孤植或群栽於灌木叢中,能顯示出極高的園林觀賞價值。
金錢槭槭樹科槭樹屬落葉大喬木,樹姿優美,入夏時綠葉紅果,可作為風景林、庭陰樹或行道樹。
山白樹金縷梅科山白樹屬。我國特有種,觀果植物,果序長10至20厘米,造型很奇特。可用於庭院綠化。
君遷子柿樹科柿樹屬。適合做庭陰樹和郊區行道樹,抗污染能力強。
銀鵲樹銀鵲樹科銀鵲樹屬高大落葉喬木。羽狀復葉可達30厘米,葉柄紅色,可作為風景林、庭陰樹。
拐棗鼠李科枳蓂屬高大落葉喬木,枝條開展,能形成圓形或倒卵形樹冠,適合作庭陰樹和郊區行道樹或作喜陰植物的上層庇陰樹種。
山茱萸山茱萸科山茱萸屬。早春黃花滿樹,夏季紅果滿樹,是陝南的經濟樹種,也是很好的綠化樹種。
5、如何按照園林的功能要求選擇植物?試舉二例。園林植物的配置原則與方式要求
2010-11-1218:35:08|分類:園林概論|字型大小訂閱
園林植物的配置原則
從維護生態平衡和美化環境角度來看,園林植物是園林綠地中最主要的構成要素。在通常情況下,園林綠地應以植物造景為主,小品設施為輔。園林綠地觀賞效果和藝術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園林植物的配置。因此,搞好園林植物配置,是園林綠地建設的關鍵。那麼,怎樣進行園林植物配置呢?一般來說,植物配置要解決兩個基本問題,即植物種類的選擇和配置方式的確定。在具體配置園林植物時,原則上應圍繞這兩個基本問題。滿足以下四個方面的要求:
1.符台園林綠地的功能要求
園林植物配置時,首先應從園林綠地的性質和功能來考慮。如為體現烈士陵園的經念性質,營造一種庄嚴肅穆的氛圍,在植物種類選擇時,應選用冠形規整、寓意萬古流芳的青松翠柏;在配置方式上多採用對植或行列式栽植。我們知道,園林綠地的功能很多,但就某一綠地而言,則有其具體的主要功能。譬如,街道綠化中行道樹的主要功能是庇蔭減塵、美化市容和組織交通,為滿足這一具體功能要求,在植物選擇時,應選用冠形優美、枝葉濃密的樹種;在配置方式上應採用列植。再如,城市綜合性公園,從其多種功能出發,應有供集體活動的大草坪,還要有濃蔭蔽日、姿態優美的孤植樹和色彩艷麗、花香果佳的花灌叢,以及為滿足安靜休息需要的疏林草地或密林等。總之,園林中的樹木花草都要最大限度地滿足園林綠地使用和防護功能上的要求。
2.考慮園林綠地的藝術要求
園林融自然美、建築美、繪畫美、文學美於一體,是以自然美為特徵的空間環境藝術。因此,在園林植物配置時,不僅要滿足園林綠地實用功能上的要求,取得「綠」的效果,而且應給人以美的享受,按照藝術規律的要求,來選擇植物種類和確定配置方式。
6、談談你對園林規劃設計前景的認識。提到中國園林,世人無不贊嘆它的博大精深,「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之說,更多的表達了人們對於優美環境的無限嚮往。在幾千年的厲史長河中,祖國大地上所建公園不計其數,蘇州的拙政園、留園等一大批古典園林還被納入世界文化遺產。但由於戰爭及天災人禍等原因的影響,加上不同的時代、不同的社會對園林的不同需求,中國園林發展至今,走過了一條艱難而曲折的道路,真正的現代園林和城市綠化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才開始快速發展的。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非常重視城市綠地建設事業,並在各地相繼建立了園林綠化管理部門,擔負起園林事業的建設工作。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還提出了「普遍綠化,重點美化」的方針,並將其納入到城市建設總體規劃之中。改革開放的春風,給園林綠化帶來了光明的前途和蓬勃的生機。截止1995年底,全國城市綠地總面積達67.83hm2,城市綠化覆蓋率達23.9%,城市公園3619處,公園面積7.28h㎡,人均公共綠地面積5㎡,祖國大地花草樹木相映成輝,一片繁花似錦。
然而,近年來,由於工業的迅速發展和城市人口的迅猛增長,導致城市環境越來越差,原有的園林綠地已滿足不了空前城市化進程的需要,大規模的園林建設活動雖然不少,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如園林城市的出現。但是,由於受傳統園林的影響,這些園林建設並沒有從根本上阻止環境的進一步惡化,嚴酷的環境現實,使中國現代園林綠化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和難得的機遇。
城市人口的急劇膨脹,使得居民的基本生存環境受到嚴重威脅,戶外體育休閑空間極度缺乏;土地資源的極度緊張,使得通過大幅度擴大綠地面積來改善環境的途徑較難實現;財力限制,又難以實現高投入的城市園林綠化和環境治理工程;自然資源再生利用,生物多樣性保護迫在眉睫,整體自然生態十分脆弱;歐美文化的侵入,使得鄉土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沖擊等等。所有這些問題都不言而喻。然而,模紋花壇和「十一」、「五一」擺花之風卻愈
。。。。
詳見 word
『叄』 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公園總體設計規范ly/t5132-95有沒有廢止
LY/T 5132-1995 森林公園總體設計規范,現行、有效,沒有廢止。
『肆』 景觀道路設計規范有哪些
景觀道路設計規范包括以下內容:
1、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
2、公園設計規范
3、城市園林綠化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
4、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驗收規范
5、瀝青路面施工及驗收規范
6、城市道路設計規范
7、建築結構荷載規范
8、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
9、鋼結構設計規范
10、砌體結構設計規范
11、木結構設計規范
12、凍土地區建築地基基礎設計規范
『伍』 規劃設計有哪些依據,如《公園設計規范》CJJ48—92,麻煩像我的格式那樣寫一下頒布的時間。。。謝謝!
(1)《中華來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自護法》(1989年)
(2)《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1996年)
(3)《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2003年)
(4)《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1998年4月29日修正)
(5)《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1998年11月8日)
(6)《中華人民共和國陸生野生動物保護實施條例》(1992年3月1日)
(7)《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植物保護條例》(1997年1月1日)
(8)《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1994年)
(9)《國家濕地公園評估標准》(LY/T1754-2008)
(10)《國家濕地公園建設規范》(LY/T1755-2008)
(11)《自然保護區工程設計規范》(LY5126-04)
(12)《森林公園總體設計規范》(LY/T5132-95)
(13)《風景名勝區規劃規范》(GB50298-1999)
(14)《國家濕地公園總體規劃導則》(林濕綜字[2010]7號)
(15)《濕地恢復工程項目建設標准(試行)》(國家林業局,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