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公園大全 » 巴黎植物園

巴黎植物園

發布時間: 2020-12-02 23:31:57

1. 巴黎植物園

著名的巴黎植物園(Jardin des Plantes Garden of Plantes) ,位於法國巴黎市區的賽納河左岸,緊鄰法國國家自然博物館。巴黎植物園不僅是一座舉世聞名的植物園,而且其附設的動物園在世界動物園發展史上也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

  1. 歷史沿革

    黎植物園歷史悠久,是17世紀路易十三王朝時代開辟的「皇家草葯園」,直到路易十四十代擴大范圍,收集、種植世界各地的奇花異草,成為一座皇家植物園,前後歷時五十餘年。

    在這五十多年的建園工程中,主要有布封、多邦東和安托萬·洛朗三人繼任總管。布封充分發揮了他的建築才能,想出了一切辦法巧妙地因地制宜,圍繞著國家自然博物館將植物園向東北伸展,一直到塞納河畔。

  2. 園內景色

    植物園的小徑總是在燦爛的鮮花簇擁下,這些小徑把植物園分為好幾個部分,包括植物學院、阿爾卑斯花園、玫瑰園、迷宮和鳶尾花園。

    植物園兩側的林蔭道由高大的法國梧桐構成,它們的樹冠都經過精心的修剪,形成兩道整齊的方形綠色屏風。林蔭道內側是一個個獨具特色的花圃,邊上是一座座由鵝掌楸修剪成的樹塔。迷宮也被稱為內耳廳,在植物園西南方,有一處各種植物叢生的的綠丘。順著迴旋的周折小徑往上走,人們便走近一個幽雅的中國古典園林中;造型別致的亭子附近,有一棵1734年用種籽種出的黎巴嫩雪松,至今仍十分茂盛。使人留戀的還有階梯劇場、游廊等處,也都是比封設計的。

    在植物園南部的植物研究園里,種植近萬種植物。園內有棵1636年種植的刺槐,算是巴黎樹中的「老爺爺」了。

  3. 園區構成

    • 阿爾卑斯花園

      植物園裡面有一個園中園「阿爾卑斯花園」 。到這里參觀除了購買門票外,還要租借一件皮夾克,因為這是一間低溫調冷室,這里栽培著罕見的基地和高山植物。其中以本草佔大多數,如龍膽草、紫菀、馬先篙、點地梅、銀蓮花和雪蓮花等。它們在零下的低溫里,傲然挺立,枝葉茂盛,有些小草叢里還開著絢麗的花朵。

    • 冬園

      在阿爾卑斯園附近有一座冬園,這里種滿了生長於赤道和沙漠里耐旱、耐高溫的植物。其中仙人掌科的植物就有上千種,此外還有景天科、龍舌蘭科、百合科、番杏科、蘿摩科等各種各樣的植物。

    • 動物園

      在植物園的右側是一個小型的動物園,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動物園之一,始建於1794年,飼養著不少珍稀的動物,包括240頭哺乳動物、500隻鳥類和130隻爬行動物,面積為5.5公頃。最奇特的是其中還有一個顯微動物館,可以在顯微鏡下觀察在森林中和我們的房間里生活的微小動物。

2. 幫幫忙!誰了解奧地利里爾克的《豹-在巴黎植物園》一詩

《豹——在巴黎動物園》賞析
本詩發表於1903年,後收入《新詩集》,為「詠物詩」的代表作,堪稱里爾克最負盛名的佳作。奧古斯特·施塔爾對本詩的一句評語可以視為本詩的創作背景:「自然的生活空間的喪失或者對它的威脅是世紀更替時的一個重要題目。」本詩的含義基本上可以概括為「含蓄地表達了作者在探索人生意義時的迷惘、仿徨和苦悶的心情。」(楊武能)

埃德加,奈斯認為本詩的特點在於詩人「從動物的內心狀態出發進行敘述,彷彿他與它化為同一」。全詩「圈出了豹的本質」,刻畫出「對令人絕望的無聊和單調的想像」。「詩的中心含義在第二段第3、4兩行,它們勾勒出這一尊貴動物的本質和命運:最充沛的力量和潛能,但是被壓抑,陷於『昏眩』——通過鐵欄後的關押,通過監禁,通過剝奪自由,而它是屬於自由的。」希珀則認為:第三段乃是高潮所在:「豹的靈魂在這里變得清晰可見;僅僅一幅圖像:慢慢睜開的眼睛,然後『四肢的『靜寂』,最終『心』——被監禁的動物的存在『在那裡』完整無缺。」

袁可嘉將里爾克的創作方法歸入「思想知覺化」。他分析本詩說:「與其說是在描寫關在鐵籠中的豹子的客觀形象,不如說是詩人在表現他所體會的豹子的心情,甚至還可以說是他借豹子的處境表現自己當時的心情。」

各家評論對本詩的解釋基本相同,即詩人通過與「豹」的「同一化」反映了「豹」同時也是詩人自已「被監禁」的感覺。可是,「詠物詩」的宗旨在於揭示事物自然、真實的內在本質。如何解釋這一內在矛盾呢?不妨從另一角度來理解這首詩,把它看作里爾克對「詠物詩」的新的創作手法——「客觀的忠實描寫」以及這一手法所包含的藝術原則所作的圖解。試比較被稱為《圖像集》(1902)的美學綱領的《入口》(1900)一詩:

不管你是誰:傍晚你踱出
那一間你所熟稔的陋室;
遠處唯余你的小屋:
不管你是誰。
你的目光已倦於擺脫
破舊的門檻,此刻它緩緩
升起一棵黑色的樹,
置它於天際:窈窕、孤單。
創造一個恢廓的宇宙,
如一聲話語在沉默中成熟。
當意志悟出宇宙的真諦,
目光才輕柔地與它分離……

兩相對照,何其相似。籠中的豹與《入口》的主人公一樣是詩人的化身。「千條的鐵欄」—與「熟稔的陋室」和「破舊的門檻」意義相同,象徵我們所熟悉的生活環境和陳舊的思想觀念,它們已經成為思想的桎梏,妨礙詩人認識真實的世界。「目光被……纏得這般疲倦」與「目光已倦於擺脫」如出一轍。「圖像」與「樹」對等,是詩人觀察、感受和藝術創作的對象——大自然、「物」。不管是假想的否定——「沒有宇宙」,還是現實的肯定——「創造一個恢廓的宇宙」,都旨在說明詩人由主觀到客觀、由「人」的世界到「物」的世界的轉變,前者抽象虛幻,後者具體、真實;同時,這一轉變必然意味著對意志的棄絕和對感覺(以視覺最為重要)的倚重,因為一旦感覺受到限制(「步容在這極小的圈中旋轉」),則難免導致「偉大的意志昏眩」。從這種理解出發,詩人以《豹》中的「心」取代了《入口》中的「意志」恐怕絕非偶然——「心」是屬於感覺范疇的。「通過四肢緊張的靜寂」(全神貫注,耐心等待——「在沉默中成熟」),終於達到徹底覺悟,主客合一——「在心中化為烏有」(「當意志悟出宇宙的真諦,/目光才輕柔地與它分離」)。這難道不是唯妙唯肖的姊妹篇嗎?所以,《豹》其實是運用「客觀的忠實描寫」,反映了詩人新的藝術原則。

3. 里爾克的經典詩句

里爾克墓碑

其墓誌銘為

玫瑰,純粹的矛盾,樂為無人的睡夢,在眾多眼瞼下。

旅行、愛情、冥想、死亡是里爾克的關鍵詞。

玫瑰是一個致命的隱喻

里爾克正是在採摘玫瑰的時候刺破手指

得了敗血症後不治身亡

詩人不斷地旅行

不斷地道別

漂泊成為他的宿命

漢語世界首部《里爾克詩全集》來了

收錄里爾克畢生創作的全部詩歌

收錄里爾克生前正式出版的詩歌

《里爾克詩全集(全10冊)(珍藏版)》

識別二維碼 一鍵購買☟

《里爾克詩全集》依據德語國家研究者通行的底本譯出,收錄里爾克畢生創作的全部詩歌,年表、注釋一應俱全,譯文精準,注釋翔實,共分四卷。

1. 生前正式出版詩集

2. 原初與未刊詩集

3. 逸詩與遺稿

4. 法文詩全集(附義大利語和俄語詩歌)

01

黃昏

寂寞在最後的房屋後

紅紅的太陽進入睡眠,

庄嚴的終曲八度音里

白晝的歡呼漸漸隱散。

調皮的光們天晚依然

在檐角上玩著捉迷藏,

而黑夜已將顆顆鑽石

散播在了藍色的遠方。

02



在春天或者在夢里

我與你昔日曾相遇,

此刻我們相伴著走過秋日,

你緊握我的手,在哭泣。

你哭泣,是因飛渡的亂雲?

還是因血紅的樹葉?大概不是。

我感到:你曾經幸福

在春天或者在夢里……

03

為我慶祝

這就是渴望:在波濤中安居,

在時間里不擁有家。

而這就是願望:日復一日的時刻

與永恆悄聲對話。

而這就是生活:最終從一個昨日

升起了一切時刻中的最寂寞時刻,

微笑著,別樣於別的姊妹,

向著永恆沉默。

04

少女向馬利亞祈禱(節選)

正是這些時刻,我找到了自己,

草地在風中暗暗翻滾,

所有的樺樹樹皮爍閃,

那是黃昏臨到了它們。

而我生長在黃昏的沉默里,

願以眾多的枝條開花,

只為與一切跳起圓圈舞,

舞入統一的和音……

黃昏是我的書。封面

紫色地閃耀在它的錦緞里;

我解開它金色的襻帶

兩手冰涼,從容不急。

閱讀它的第一頁,

因諳熟的聲音而欣悅,——

更輕悄地閱讀它的第二頁,

然後我夢見它的第三頁。

時常我在畏怯的觀看者中感覺到

我深陷在生活里。

文字只是圍牆。

牆後越來越藍的山中

爍閃著文字的含義。

05

拉加茲墓園(節選)

如果玫瑰願意告訴我們

它是如何做到不分心。

但願女友對情郎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