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公園大全 » 濕地文化公園

濕地文化公園

發布時間: 2020-12-03 19:56:35

⑴ 我的家鄉太湖圖影濕地文化公園作文

在我的家鄉——懷復來,有一個美麗制的公園,它的名字叫做文化公園。
春天,走進文化公園。一排排蒼翠欲滴的樹木展現在眼前。筆直的樹干,像一名名昂首挺胸的戰士。樹上的一片片樹葉,像無數的小精靈,好像在向我們眨著明亮的眼睛。小花兒都結著花骨朵兒,好像隨時准備含苞欲放。
夏天,走進文化公園。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噴薄欲出的噴泉。緊接著就是川流不息的人群,有的人在跳舞,有的人在運動,有的人在滑滑板,十分熱鬧。如果你細細留心,就會發現,小花兒已經不再是花骨朵兒了,它已經變成了一個亭亭玉立的「仙女」了。
秋天,走進文化公園。雖然天氣已經在悄悄的變涼,但這並不影響人們來文化公園玩耍。趁著這陣秋風,他們都在放風箏。那你追我趕的動作讓許多的大人又回到了小時候的記憶。再看看樹木,楓葉已經變成了紅色和黃色,它們像翩翩飛舞的蝴蝶,飛到樹媽媽的腳下睡著了。
冬天,走進文化公園。整個公園都變成了雪的天地。皚皚白雪,公園里空無一人,只有一些被雪覆蓋著的樹木,長廊。用心觀賞,這不就是一幅美麗的「圖畫」嗎?
我的家鄉的文化公園一年四季的景色都美不勝收,希望你有機會去細細觀賞!

⑵ 什麼國家公園,是國內第一個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濕地、農耕濕地、文化濕地於一體的國家濕地公園

西溪國家濕地公園是目前國內第一個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濕地、農耕濕地、文化濕地於一體的國家濕地公園。

⑶ 鄭州黃河國家濕地公園的文化活動

首屆黃河濕地文化節的主題是「親近黃河濕地享受生態文明」,「走進濕地親近自然——黃河濕地生態游」、「黃河民俗文化展演」、「黃河濕地觀鳥活動」和「特色游園推介活動」等,其中的「特色游園推介活動」,將重點推介豐樂農庄、富景生態園、黃河博物館和鄭州自然博物館等10個生態園區,立足每周有主題、天天有特色、活動不間斷

⑷ 一國家公園,是國內第一個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濕地、農耕濕地、文化濕地於一體的國家濕地公園

濕地生態系統 濕地一詞最早出現於1956年美國魚和野生動物管理局《39號通告》,通告將濕地定義為「被間歇的或永久的淺水層覆蓋的土地。」 1979年,美國為了對濕地和深水生態環境進行分類,該局對濕地內涵進行了重新界定,認為「濕地是陸地生態系統和水生生態系統之間過渡的土地,該土地水位經常存在或接近地表,或者為淺水所覆蓋……」。1971年在拉姆薩爾通過了《關於特別是作為水禽棲息地的國際重要濕地公約》(簡稱《濕是誰地公約》),該公約將濕地定義為:「不問其為天然或人工、常久或暫時之沼澤地、濕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帶,帶有靜止或流動、或為淡水、半鹹水或鹹水水體者,包括低潮時水深不超過6m的水域。 我國對沼澤、灘塗等濕地研究具有豐富的積累,在實踐中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濕地分類系統,通常認為「濕地系指海洋和內陸常年有淺層積水或土壤過濕的地段。」 盡管濕地的概念目前尚無統一,但它們有一共同特點:從不同的角度認為濕地是一種特殊的生態系統,該系統不同於陸地生態系統,也有別於水生生態系統,它是介於兩者之間的過渡生態系統。 其特徵有: (1)系統的生物多樣性。 由於濕地是陸地與水體的過渡地帶,因此它同時兼具豐富的陸生和水生動植物資源,形成了其它任何單一生態系統都無法比擬的天然基因庫和獨特的生境,特殊的水文、土壤和氣候提供了復雜且完備的動植物群落,它對於保護物種、維持生物多樣性具有難以替代的生態價值。 (2)系統的生態脆弱性。 濕地水文、土壤、氣候相互作用,形成了濕地生態系統環境主要素。每一因素的改變,都或多或少地導致生態系統的變化,特別是水文,當它受到自然或人為活動干擾時,生態系統穩定性受到一定程度破壞,進而影響生物群落結構,改變濕地生態系統。 (3)生產力高效性。 濕地生態系統同其它任何生態系統相比,初級生產力較高。據報道,濕地生態系統每年平均生產蛋白質9g/m2,是陸地生態系統的3.5倍。 (4)效益的綜合性。 濕地具有綜合效益,它既具有調蓄水源、調節氣候、凈化水質、保存物種、提供野生動物棲息地等基本生態效益,也具有為工業、農業、能源、醫療業等提供大量生產原料的經濟效益,同時還有作為物種研究和教育基地、提供旅遊等社會效益。 (5)生態系統的易變性。 易變性是濕地生態系統脆弱性表現的特殊形態之一,當水量減少以至乾涸時,濕地生態系統演潛為陸地生態系統,當水量增加時,該系統又演化為濕地生態系統,水文決定了系統的狀態。 其功能有: 濕地在生態環境與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廣闊眾多的濕地具有多種生態功能,蘊育著豐富的自然資源,被人們稱為「地球之腎」、物種貯存庫、氣候調節器,在保護生態環境、保持生物多樣性以及發展經濟社會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首先,濕地是蓄水調洪的巨大貯庫。每年汛期洪水到來,眾多的濕地以其自身的龐大容積、深厚疏鬆的底層土壤(沉積物)蓄存洪水,從而起到分洪削峰,調節水位,緩解堤壩壓力的重要作用。全國天然湖泊和各類水庫調洪能力不下2000億立方米。長江22個通江湖泊盡管面積銳減,目前容水量仍達600多億立方米,洞庭、鄱陽兩湖蓄洪能力不少於200億立方米,對於調節長江洪水、消減洪災依然起著關鍵作用。同時,濕地汛期蓄存的洪水,汛後又緩慢排出多餘水量,可以調節河川徑流,有利於保持流域水量平衡。 濕地是重要的水源地 濕地之水,除了江河、溪溝的水流外,湖泊、水庫、池塘的蓄水,都是生產、生活用水的重要來源。據估算,我國僅湖泊淡水貯量即達225億立方米,占淡水總貯量的8%。某些濕地通過滲透還可以補充地下蓄水層的水源,對維持周圍地下水的水位,保證持續供水具有重要作用。 濕地是生態環境的優化器 大面積的濕地,通過蒸騰作用能夠產生大量水蒸氣,不僅可以提高周圍地區空氣濕度,減少土壤水分喪失,還可誘發降雨,增加地表和地下水資源。據一些地方的調查,濕地周圍的空氣濕度比遠離濕地地區的空氣濕度要高5%至20%以上,降水量相對也多。因此,濕地有助於調節區域小氣候,優化自然環境,對減少風沙乾旱等自然災害十分有利。濕地還可以通過水生植物的作用,以及化學、生物過程,吸收、固定、轉化土壤和水中營養物質含量,降解有毒和污染物質,凈化水體,消減環境污染的重要作用。 濕地是重要的物種資源庫 我國濕地分布於高原平川、丘陵、海塗多種地域,跨越寒、溫、熱多種氣候帶,生境類型多樣,生物資源十分豐富。據初步調查統計,全國內陸濕地已知的高等植物有1548種,高等動物有1500種;海岸濕地生物物種約有8200種,其中植物5000種、動物3200種。在濕地物種中,淡水魚類有770多種,鳥類300餘種。特別是鳥類在我國和世界都佔有重要地位。據資料反映,濕地鳥的種類約佔全國的三分之一,其中有不少珍稀種。世界166種雁鴨中,我國有50種,佔30%;世界15種鶴類,我國有9種,佔60%,在鄱陽湖越冬的白鶴,佔世界總數的95%。亞洲57種瀕危鳥類中,我國濕地內就有31種,佔54%。這些物種不僅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還具有重要的生態價值和科學研究價值。 濕地是重要的物產和能源基地 廣闊多樣的濕地,蓄藏有豐富的淡水、動植物、礦產及能源等自然資源,可以為社會生產提供水產、禽蛋、蓮藕等多種食品,以及工業原材料、礦產品等。濕地水能資源豐富,可以發展水電、水運,增加電力和交能運輸能力。許多濕地自然環境獨特,風光秀麗,也不乏人文景觀,是人們旅遊、度假、療養的理想佳地,發展旅遊業大有可為。此外,濕地還是進行科學研究、教學實習、科普宣傳的重要場所。 濕地概述 濕地這一概念在狹義上一般被認為是陸地與水域之間的過渡地帶;廣義上則被定為地球上除海洋(水深6米以上)外的所有大面積水體。《國際濕地公約》對濕地的定義是廣義定義。 按照廣義定義濕地覆蓋地球表面僅有6%,卻為地球上20%的已知物種提供了生存環境,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態功能,因此享有「地球之腎」的美譽。 中國濕地面積佔世界濕地的10%,位居亞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在中國境內,從寒溫帶到熱帶、從沿海到內陸、從平原到高原山區都有濕地分布,一個地區內常常有多種濕地類型,一種濕地類型又常常分布於多個地區。 中國1992年加入《濕地公約》,截至目前,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的濕地已達30處。 其實中國獨特的濕地何止30處,許多濕地因為養在深閨無人識,至今仍無人問津。 濕地旅遊 浮在水面上的草原——騰沖北海濕地 發現騰沖的北海濕地純粹是一次意外,當時的目標是去看雲南騰沖的火山熱海,結果有雲南驢友Edipt告訴我縣城西北方向距城12.5公里有塊濕地很特別,屬高原火山堰塞湖生態系統。 原來人與景也是需要緣分的。偶然的聊天,就能成就一段美麗的邂逅。這里確實奇特。水草密密麻麻,根交錯在一起,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舊草腐爛,新的長在腐爛的草根上,然後又腐爛,然後又長出新的,最後形成整片整片的草甸各自浮在水面上,宛如一個一個的小草島,通常有一米多厚。脫了鞋赤腳走上「草島」,感覺像踩海綿一樣。 當地人經常把隨意切開的一小塊草排當竹筏子來劃,捕魚蝦;還有人乾脆在草排上開個洞,就把魚竿伸到那洞里釣魚,其樂融融。 據說這兒每年四月中下旬最美麗,那時滿目北海蘭花開,美不勝收。秋天時草排顏色有些枯黃,但依然讓我興奮不已。空氣里飄著草葉的清香,蘆葦叢中不時傳來嘎嘎的野鴨叫,湖面上不時有遊人初踩草排的驚喜叫聲。泛舟湖面,宛若置身在大草原。只不過這片「大草原」是漂浮在水上的。 攻略: 如系自駕,可循: 廣州-昆明-楚雄-大理-保山-騰沖路線。 背包客可先到騰沖西門客運站,有中巴到濕地,車費5元,車程20分鍾。 購物: 騰沖的斗笠比較有名,是當地農村婦女用荊芥、大竹等竹子編織而成,遮陽防雨,除本地人自用外,多銷往緬甸和東南亞國家。 住宿: 騰沖城內旅館多數在官廳巷一帶,一般標間多數在50~60一間,可以還價。 杭州之腎-——西溪濕地 杭州憶,最憶是西溪。不是網友「羅蘭」和「一棵樹」的提醒,我竟然不知道就在杭州市區里還有這么個好地方。 西溪濕地距離杭州西湖五公里,在杭州天目山路延伸段,是罕見的城中次生濕地。曾與西湖、西泠並稱杭州「三西」,是目前國內第一個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濕地、農耕濕地、文化濕地於一體的國家濕地公園,具有「杭州之腎」和「副西湖」美譽。 西溪之勝,首在於水。水是西溪的靈魂,園區約70%的面積為河港、池塘、湖漾、沼澤,正所謂「一曲溪流一曲煙」,整個園區六條河流縱橫交匯,水道如巷、河汊如網、魚塘櫛比如鱗、諸島棋布,形成了西溪獨特的濕地景緻。 進到園中,買好船票,就可以安心體會西溪之水了。順著水道前行,兩岸茅舍儼然,蘆葦叢生,和蘆葦一樣高的水生植物上頂著黃色或紅色的花蕊。湖面上水草鮮潤柔婉,水面上綠色浮萍漂浮,蓮影搖曳,幾抹粉色婷婷點綴其中,野鴨水鳥鳧泛。 生活在有水的城市裡是一種福氣,而杭州人真的是福人中的福人了。除了西湖,還有這塊西溪濕地。 所有去杭州的人,都知道要去看西湖,我想提醒大家的是,千萬別忘記了西湖邊上的西溪濕地。 攻略: 杭州市區內有許多公交車可以去西溪濕地,830路、K506路、K310路、306路、346路、Y13線均可。周家村(西溪濕地)站下車。票價1~4元。 美食: 在西溪濕地里有湖泊燒烤區、深潭口、百家、煙水漁庄等餐飲飯店可以用餐,喝茶的地方也不少,推薦去梅竹山莊、西溪梅墅。 在西湖邊上有樓外樓等餐廳可以吃到地道的杭州菜。 自由自在鳥游盪——日土班公錯濕地 其實,圖片中的這塊濕地是否屬於班公錯,我還是不能完全確定,在各種資料上沒有查到它的准確的名字,但我不得不承認它是我心中最美麗的濕地。可以肯定的是這塊濕地屬於日土。它就在獅泉河到日土之間,在剛過了那有名的日土岩畫附近沒多遠,緊緊貼在219國道邊,距離日土縣城大約30公里。 這塊濕地我如此著重提出來說,是因為它獨特的位置——它沒有被圈起來,不屬於收費景區,在沒有被人為保護的情況下,它竟然就在新藏線219國道邊上生存了下來。 國道穿過這塊濕地中間,把這塊土地一分為二了,水鳥們依然在這待著,自然安詳地在路兩邊的濕地里戲耍。有的自由悠閑地踱步、有的在水裡搖搖擺擺地游浮、有的撲棱起翅膀飛到半空中。 地里那金黃色閃現著耀眼光芒的植物主要是蘆葦,另外還有菖蒲、青藏野青茅、鹼茅、賴草以及藏西嵩草。 運氣好的話,遠遠地可以看見脖子長長的黑頸鶴。人走得比較近它也不跑。關於黑頸鶴,我曾聽到一個生動有趣的故事:很久以前,人鶴結為兄弟,人類將自己的三根頭發送給黑頸鶴,要它裝點在頭部以證明與人類的親情關系。從此黑頸鶴就有了三根人類的頭發。 現在,這些鳥們果真和人類相親相愛,果真如此安詳地出現在人類身邊。對著手裡的鳥類識別手冊看,可以看到這里除了黑頸鶴外,還有班頭雁、棕頭鷗、燕鷗、白翅浮鷗、普通秋沙鴨、赤麻鴨、綠頭鴨、紅頭潛鴨、鳳頭潛鴨、白骨頂、紅腳鷸和白腰草鷸等等。天上飛的是鳥,地上跑的是鳥,水中游的也是鳥,人與鳥和諧共處的景象如此讓人心動。這只有在艱難的新藏線上才可能存在吧。因為這里偏僻,路途艱難,人跡罕至,少有干擾,而且藏民信佛,不殺生,民心純朴。 攻略: 從西藏阿里的獅泉河出來,大約94公里到日土岩畫,在219國道K965附近。注意,這里的里程碑大約5公里一個。過了岩畫沒多遠,就可以看到這塊濕地了。而從岩畫到日土縣城大約30公里。從日土到班公錯東端大約10公里。 美食: 班公錯盛產西藏弓魚和高原裸裂團魚,高原裸裂團魚是西藏特有的鯉科魚類,此魚為無鱗淡水魚,受高原環境影響,生長緩慢,但味道十分鮮美,這種魚的排泄生殖孔和臀鰭兩側,具有排列成行的大鱗片,在魚肚子上形成一條一條膨起的線。乍看起來好像腹部裂開一條口似的,故又名「裂腹魚」。魚大多一兩斤重。到班公錯一定要嘗嘗這里的鮮魚。就在路邊有個碼頭,碼頭上有個魚庄,專門賣魚的。這里點菜的方式很有趣,不用點品種,不按斤賣,按人頭交,每人20元,會給你上6種做法的魚。不論同行多少人,都可以吃到6種做法的魚。 濕地是上帝給予地球的慷慨饋贈,是人類洗滌心靈的世外桃源。它給人帶來的是不流於俗套的清新和真意。這里,一切都保留著原始狀態。能夠感受到的就是物我相知、天人合一的心靈和自然的完美契合。在濕地,你能真正體會生命本身的原始和豁達。在濕地,你心甘情願地卸去銳氣和鬥志,忘卻俗世的煩惱,只想全身心地融入自然。 但是我還是可悲地發現,如今濕地面積在逐年減少,許多的濕地被人為地「改造」。人類忘記了,濕地是有靈魂的,濕地是和人類生與共的生命體。人類不善待濕地,最後必然會遭到報應。 善待自然,善待自己。 Tips 中國被列入國際《濕地公約》的30處濕地是:黑龍江扎龍自然保護區,青海鳥島自然保護區,海南東寨港紅樹林保護區,香港米埔濕地,江西鄱陽湖自然保護區,湖南東洞庭湖自然保護區,吉林向海自然保護區,黑龍江洪河自然保護區,黑龍江三江自然保護區,黑龍江興凱湖自然保護區,內蒙古達賚湖自然保護區,內蒙古鄂爾多斯自然保護區,大連斑海豹保護區,江蘇大豐麋鹿自然保護區,江蘇鹽城沿海灘塗濕地,上海崇明東灘自然保護區,南洞庭湖自然保護區,西洞庭湖自然保護區,廣東湛江紅樹林保護區,廣東惠東港口海龜保護區,廣西山口紅樹林保護區,遼寧雙台河口濕地、雲南大山包濕地、雲南碧塔海濕地、雲南納帕海濕地、雲南拉什海濕地、青海鄂凌湖濕地、青海扎凌湖濕地、西藏麥地卡濕地、西藏瑪旁雍錯濕地。

成人高考

⑸ 鄭州黃河濕地公園有哪些好玩的

緊挨著花園口游覽區,在黃河邊,裡面整修的不錯,木棧道、春天的白茅花,挺好看。黃河大堤上綠化不錯。鄭州火車站有直達花園口的公交520路,下了車就有很多私人的游覽車拉客,5-10元一人,其實距離不算遠,不願坐車順著大堤慢慢溜達過去也行。這里不要門票,走到黃河邊還有餐館,可以吃新鮮的黃河水產。

⑹ 太湖濕地公園的公園簡介

蘇州太湖國家濕地公園坐落在「人間天堂」蘇州市區的西部鎮湖,西枕太湖,東接東渚,南連光福,與「中國刺綉之鄉」毗鄰,規劃總面積4.6平方公里,一期對外開放2.3平方公里,投資近4億。作為天然濕地,該地區原為太湖的一處秀麗湖灣,水壤交錯,有茭蘆蓮菱、魚蝦蜄、蛤之利,更有白鷺飛天、蛙鳴鳥啾之境。當地人文薈萃、物產豐富,因春秋時吳王常來此游湖而史稱「游湖」。
鎮湖山清水秀,景色宜人,十分適合生活、居住;家副產品和各種水產品資源也十分豐富,全鎮擁有八千綉娘。傳統民俗民間文化積淀深厚,是蘇綉的主要發源地,98年和2000年分別被省文化廳、國家文化部授予「刺綉藝術之鄉」,是一個既有秀美環境,又有深厚文化氛圍的理想投資之地!2006年,鎮湖蘇綉被列入國家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同年,鎮湖被文化部命名為國家文化產業示範基地,使鎮湖成為全國最著名的刺綉產業基地。
蘇州太湖國家濕地公園是一個自然與文化相融的個性獨具的原始時尚休閑景區,錯落有致地貫穿整個公園。桃源人家、桑梓人家、七桅 古船、漁磯台、槿籬茅舍、半島茗茶、青雲畫舫、煙波致爽等景點,讓人時而如同打開一冊底蘊深厚的志書史籍,時而又有輕風情風物掌故逸興讀物的美妙感覺;而植物知識長廊廣場、瀕危植物觀察廊、水八仙景區、觀鳥亭、珍禽部落島等景點又將人們帶入了一個科普知識的教育園地,讓遊客汲取生態科學知識,提升自然生態的環保理念。蘇州太湖國家濕地公園的建成,極大地提升了蘇州西部的生態環境,進一步豐富了蘇州高新區旅遊的構架和內涵,已成為蘇州休閑旅遊的新地標。作為天然濕地,2007年6月,蘇州太湖濕地公園被江蘇省林業局命名為省級濕地公園,於2010年2月正式對外開園。2010年2月正式對外開園,2011年10月,成為全國首批12個正式授牌的國家級濕地公園,是蘇州首家,也是蘇州唯一一家通過試點驗收並正式授牌的國家濕地公園。

⑺ 穎州西湖國家濕地公園的西湖文化

詩人筆下的潁西湖風光
明《嘉靖潁州志》描述潁州西湖勝景:菱荷飄香,綠柳盈岸;芳菲夾道,林宛爛漫;曲徑通幽,斜橋澤畔;畫舫朱艇,碧波漣灧;樓台亭榭,錯落其間。歷史上的潁州西湖,就這般宛如一顆璀璨的淮上明珠,鑲嵌在一馬平川的黃淮海大地上,引來無數文人墨客流連忘返,吟詩贊嘆。
據史料記載,最早歌詠潁州西湖勝景的,可以追溯到《詩經汝墳三章》,但專寫潁西湖的當推唐朝詩人許渾。他在《潁州從事西湖亭宴餞》詩中唱道:「西湖清宴不知回,一曲離歌酒一杯。城帶夕陽聞鼓角,寺臨秋水見樓台。蘭堂客散蟬猶噪,桂楫人稀鳥自來。獨想征車過鞏洛,此中霜菊繞潭開。」許渾,潤州丹陽(今江蘇)人。文宗太和年間進士,曾任潁州從事,主管文書,職業參謀,察舉非法。後為監察御史、虞部員外郎。曾有 「山雨欲來風滿樓」而名後世。寫這首《西湖宴餞》時,正值深秋季節,霜染紅葉,菊繞湖開,鳥飛蟬鳴,征車轆轆,鼓角聲聲。蘭堂之上,西湖清宴,歌伎曲高,客興正濃。此時,夕陽西下,高聳的城堡身披余輝,湖邊樓台沐浴在金波盪漾之中,靜謐的寺院里,香客還未散盡,裊裊輕煙,隨風飄散在平湖之上。好一派西湖秋色,令遊人心醉。
宋代承平百年,天下晏然,西湖勝景,愈為天下仰慕。在歐陽修之前,知潁、泛潁並歌詠西湖者,有蔡齊、晏殊、宋祁諸人。晏殊,字同叔,臨川(今江西)人。七歲能文,以神童被薦於真宗,賜同進士出身,官至宰相兼樞密使,是歐陽修的恩師。後忤逆權貴,罷相以工部尚書知潁州。其《和王校勘中夏東園》詩雲:「東園何所樂,所樂非塵事。野竹亂無行,幽花晚多思。閑窺魚尾赤, 暗辨蜂腰細。樹影密遮林, 藤梢狂罥袂。潘蔬足登膳, 陶林徑取醉。幸獲汝潁水,忘卻今昔世。歡言捧瑤佩, 願以疏麻繼。」東園,指潁州西湖之怡園,是當時西湖東岸的著名景區之一。晏公罷相知潁,閑逸之中,不免思緒徘徊。然西湖美景,卻令他忘卻今昔何年,穿行在野竹幽花叢中,鯉魚和赤峰成為他的親密伴侶,一代名相,竟如此逍遙於西湖勝境之中。宋祁更不用說了,他是湖北安陸人,仁宗二年進士,官至翰林學士,與歐陽修同修《新唐書》,因在《玉樓春》一詞中有「紅杏枝頭春意鬧」名句,世稱「紅杏尚書」,美名流傳。他的《詠西湖上寄潁州相公》一詩雲:「湖邊煙樹與天齊,獨愛湖波照影時。岸蔣渚萍春披靡,佛樓僧閣暝參差。相君萬一來湖上。手弄潺湲更憶誰?」宋祁為北宋著名文學家、史學家,著有《宋景文長短句》,但此詩並無四六長短之分,而是平鋪直敘,娓娓道來,真情實感,親切動人。他寫出了西湖的魅力是「獨愛湖波」,一池春水;湖面之上,雨打浮萍;岸邊煙樹,齊天探霧;廣如一片原始森林,幽深莫測;佛樓僧閣,落日余輝,倒映在西湖如明鏡般波光之中,參差錯落,好一幅西湖陽春三月水墨圖。
若論對西湖鍾情無限,贊愛有加者,莫過於歐陽修其人。歐陽修一生八到潁州,初至潁州西湖,便被西湖美景所傾倒,發出「柳絮已將春去遠,海棠應恨我來遲」的感嘆。西湖對歐陽修,實在是三生有幸,相見恨晚。即知潁,便「嗟哉我豈不樂此,心雖欲往身不能」。他盛贊「西溪水色春長綠」,第一次說出「西湖煙水如我家」。但畢竟當時他才四十三歲,仕途倥傯,居家難擇。待再至汝陰,顧望西湖時,「十四五年勞夢寐」,「白首重來似故鄉」。此時的他已經把潁州當作自己的第二故鄉了。披閱中國古代文學史,我們發現,歌詠西湖,贊美西湖,留下詩詞最多的,當屬歐陽修。特別是他的《採桑子十三首》,翻舊闕,寫新聲。其中連續以十個「西湖好」之句直接贊美潁州西湖風光之美,創下了古代文人墨客歌詠西湖之最。在歐陽修的筆下,西湖綠水逶迤,一片瓊田;佳景無時,百卉爭妍;狼藉殘紅,急管繁弦;滿目繁華,雲物俱鮮;載酒來時,不覺船移;醒醉喧嘩,疑是神仙。真真正正將他「平生為愛西湖好」的內心情愫如行雲流水般傾瀉而出,並凝練成精妙詩句,曲盡筆端。
歐陽修之後,歌詠潁州西湖者,代不乏人,或偶有佳作。而讀之使人對西湖產生美妙幻覺,生發無限聯想,將西湖嫵媚風光之美推向極致者,當屬蘇東坡。「我性喜臨水,得潁意甚奇。到官十日來,九日河之湄。」蘇東坡生性喜水,對潁州西湖更是情有獨鍾。東池浮萍,西池秋水;春夢尋湖,同泛扁舟;水漲西湖,忘緲淮海;壺中春色,歡飲共觴。在蘇東坡心目中,「西湖雖小亦西子,縈流作態清而豐。」借西施之美,喻西湖之色,西湖西子,縈流作態,清而豐約。他把潁州西湖與揚州瘦西湖比較,「二十四橋亦何有,換此十頃玻璃風」;他把潁西湖與杭西湖比較,「大千起滅一塵里,未覺杭潁誰雌雄。」其實蘇東坡是最有資格評論西湖風光的人:他兩次在杭州為官,知過潁州,調過揚州,貶到惠州,游過雷州,住過許州,而這些地方都有西湖,所以他的好友秦覯說他:「十里荷花菡萏初,我公所至有西湖。欲將公事湖中了,見說官閑事已無。」楊萬里亦說他「東坡原是西湖長,不到羅浮不得休」。一句「西湖長」,確立了蘇東坡評價天下西湖的「權威」地位,也透顯出對這位西湖才子的欽佩仰慕之情。
潁州因西湖而繁榮
潁州因西湖而繁榮,西湖因潁州而揚名。作為游覽勝地,潁州西湖歷史悠遠,開發較早,以其廣袤的湖面,深藏於平原腹地,歷經千年而愈發明秀,存在的本身就是一個奇跡。
作為政治中心,古潁州、古汝陰、古胡城,地處富饒的淮北平原,北通汴梁,南達長淮,東枕潁水,西臨陳蔡,由於河密土肥,交通、農業和商貿都很發達,被視為「東南形勝」之地,兩千多年來,一直都是州、府、郡、縣的治所和王侯封爵的采邑。因此,古城潁州,成為南下北上、東進西出的主要商埠;潁州西湖也自然成為名公巨卿、達官顯貴們優游燕閑的娛樂場所。
到了唐代,隨著淮潁水道的開通,朝廷設置淮潁道使職加強管理和開發,淮潁水運成為國家漕運的重要運輸線,商業運輸和貿易隨之繁榮興盛,潁州遂成為淮西名城。潁州絲綢紡織工藝精良,絁、棉等產品被選為貢品,在市場上很受歡迎和好評。白居易《村苦寒》詩說,「褐裘覆絁被,坐卧有餘溫」,盛贊絁被防寒保暖性能。潁州出產的白魚,是淮河、潁水的名貴魚類,製成「糟白魚」流通市場,並被列為貢品。垂至宋代,蘇軾知潁州時,賦詩贊美白魚:「紅葉黃花秋正亂,白魚紫蟹君須憶。」歐陽修知潁和退休以後,說潁州「物產益美,不異江湖之富」,贊美潁州「肉香酒醇,土厚水甘,蔬果俱佳,且物價便宜,一切都好」。可以說,是西湖滋潤著潁州大地,孕育和提供了如此豐富的物產,潁州因西湖而富庶。
至之唐宋時期,承平日久,經濟繁榮,潁州西湖的建設也隨之發展。晚唐時西湖的面貌已非常可觀了,岸邊有樓台亭閣,湖上盪漾著遊船,人們歌舞飲宴,樂而忘返。尤其是北宋定都汴梁,潁州地屬京畿,政治地位顯著提高。特別是潁王趙潁(宋神宗)即位後,因潁為「龍興之地」,升州為府(稱順昌府),潁州西湖也隨之聲名鵲起,成為聞達一時的「天下絕勝」。一如前文所述,西湖史上可考的歷代建築,北宋時期即佔一半。
文化淵源
西湖的繁榮還有深厚的文化淵源。《宋史地理志》稱潁州「人備文武全才,風俗清麗」;歐陽修稱潁州「民淳訟簡而物產美,土厚水甘而風氣和」,蘇軾說「汝潁為州,邦畿稱首。士風備於南北,人物推於古今。賓主相續,蓋宗資、范盈博之舊治,文獻相續,有晏殊、歐陽修之遺風。」故潁州一向被視為「中州善地」。正由於潁州具有深厚的文化基礎,才吸引了很多著名的文人學士和她結下了不解之緣。如蔡齊、晏殊、呂公著、宋祁、梅堯臣、曾鞏、劉敞、劉攽、蘇轍、周邦彥、黃庭堅、劉景文、陸佃、陳師道、沈遘、秦覯、楊萬里、白玉蟾等人,他們或晏游於西湖之上,或詠吟於樓台亭閣,少則數天,多則數月,詩意不盡,流連不歸。
西湖的繁榮反過來又推動了潁州的發展。潁州「地瀕淮、潁,厥土良夭,水泉魚稻之美,甲於近甸。」故自慶歷以來,賢士大夫往往「經營其處,以為燕閑之地」(蘇頌語)。據筆者統計,在北宋一百年六十七年的歷史中,先後有九十位太守在潁州供職,其中有師生太守、父子太守、翰林太守、狀元太守、宰執太守,多是朝廷大臣和高官巨卿。他們有的從京師卸任後,把潁州作為一處「優游燕閑」之地,養精蓄銳,而後另謀他途。更多的是一些想入京為官的人,往往將潁州作為跳板,先在這來鍍金,而後進入京師,不少人由此成為朝廷宰執。而潁州的美好名聲和政治地位也在不斷攀升,更多的人都想到此一游,一來可結交權貴,二來可以暢游西湖。正是在這種微妙的大自然與社會政治的巧妙結合中,潁州成為和諧之邦,西湖成為優游勝地。潁州的風物,西湖的勝景與文人墨客的美文佳句,同為史書傳載,流韻千古。
潁西湖的歷史變遷
潁州西湖是一處自然景觀,但是天地四時,變化無常,大自然雖賦予西湖鮮活的生命,也同樣使她經歷了興起、全盛、衰落以及由大到小直至消亡的演變過程。
潁州西湖的面積,據有關記載和專家測算:古代(唐以前)約為三十平方公里,「廣柔相濟,水深莫測」;北宋時期約為十五平方公里,縮小一半;明中期約為七點五平方公里,又縮小一半。湖的位置和范圍:唐代之前湖水曾直抵胡城西門,北宋歐陽修詩說「路轉堤斜,直到城頭總是花。」明萬曆前潁州北城為漢汝陰故址,其西門稱水門,額曰:「望湖」。另據《鳳陽府圖經志》:潁州西湖「在西門外」;明《正德潁州志》:「西湖,在州西北二里外,湖長十里廣三里。相傳古時水深莫測,廣袤相齊。胡金之後,黃河沖盪湮湖之半,然四時佳景尚在,前代明賢達士往往泛舟遊玩於是湖」。清《道光阜陽縣志》:「縣西北五里。」離西湖越來越遠,表明西湖的面積在逐步縮小。
阜陽市地面海拔高度一般在30-31.5之間,地勢西北高東南窪,傾斜度為千分之零點五。但城西北張海子、西海子大片面積反而地勢低窪,最低處標高27.6米,是當年湖之中心區,其起伏高差達到4米。那即是遠古時代的西湖。她呈一個不甚規則的滿月形,相當於現今城西標高30米以下的地面,從坎河溜東至城西方庄,北至廢泉河南,面積約30平方公里,湖岸線較為穩定,與州志記載暗合。
漢唐之際,湖面為近似三角形,相當於現今29.5米以下的地面,即東臨白龍橋,西南角稱羅湖口,北界周庄。這一時期湖岸線較為平齊,湖面豐滿,且延續時間較長,西湖自然景觀達到相對成熟階段。
北宋時,湖面縮為古罄狀(或牛梭形),湖岸曲折,湖水紆轉縈廻,故東坡詩中有「縈流作態」之句,以至湖中淤出數處淺渚。由於湖面淤塞,晏殊、歐陽修、蘇東坡相繼大力疏浚西湖,並修三橋,起三閘,以便調節湖水,灌溉農田。盡管如此,遇有大旱時個別湖段還曾乾涸過,蘇軾曾將「東池」魚遷往「西池」,並作詩戲之,真實記錄了當時的狀況。此時湖面約當今標高29米以下,范圍北至韓庄,西南至羅湖口,東南至湖台。
南宋以降至金元及明初,西湖屢遭黃河奪淮之患,大量泥沙淤淺湖床,灘塗面積增多,湖面被肢解。因有西溪等上遊河水沖刷,湖面才不至雍塞。況西湖窪地為其南部和西南面一百多平方公里地面涇流匯集處,在雨季崗水生流侵入,旱季水退還田,因此湖岸線很不穩定。此時湖面長約10里,寬3里,面積為7.5平方公里。
清代西湖面積大為縮小,逐漸成了季節湖。零星積水的窪地實如大塘;長年積水的主湖長約800米,東部寬300米,西部寬200米,面積0.2平方公里,為古西湖的一百五十分之一。雍正十三年(1735)潁州升為府治後,雖曾浚湖修閘,但已難挽救西湖消亡的命運。
民國二十七年(1938),國民黨政府消極抗日,炸開花園口黃河大堤,異想以此拒敵。不料,黃河亂潁奪淮,造成十年黃患,潁州西湖最終被淤為平地。
潁州西湖,作為自然湖泊,雖然已經從人們的視線中消失了,但作為名勝古跡,卻會永遠留在人們美好的記憶之中。我們相信,隨著社會的進步,時代的發展,不久的將來,歷史上潁州西湖的人文景觀將重現在今人面前,引導阜陽民眾去重溫那昔日的光榮與夢想。

⑻ 誰知道鄭州濕地公園和鄭州黃河文化公園是一個地方嗎

這倆不是一個地方,個人感覺鄭州濕地公園更好玩些,你可以去查查,看看你喜歡那個。

⑼ 杭州西溪濕地 可以用公園卡嗎

現在去可以憑公園卡補差價10元進入,要去趕緊,馬上就不好說了。

根據杭州市委市政府的有關規定,從今年國慶開始,西溪國家濕地公園將實行封閉式管理,執行統一門票制度。

西溪(西區)在「十一」黃金周期間,結合濕地生態特色和文化特色,推出三個篇章,包含游壽堤、賞崑曲、看荊源訪古、耍五常十八般武藝、摘五常柿子等一系列可動可靜、可玩可賞、可食可用的「樂活西溪」活動。
第一篇章:西溪美景添新項

西溪(西區)新建的荊源訪古景觀,由移植的近50幢明清時期的浙、贛、皖古建築組成,以及杭州江南明清古建築博物館工程(一期)將於國慶期間向遊人展示。

除了古建築群,當你游覽於藏書樓、蘿陰書屋之間時,或許還能和阿六頭一起體驗游西溪的有趣經歷。若是走累了,去漫遊西溪展館,還能通過三維立體投影,足不出戶就能飽覽濕地全貌,游覽西溪全部景點。

此外,漫步西溪三堤中最長最美的壽堤,寓意健康長壽的壽堤沿途穿過西溪大眾休憩村、西溪藝術集合村、五常民俗文化村、西溪農耕文化體驗村四個村落,入秋以後,壽堤更具風情,有游禽戲於花草中,有飛鳥掠起水深處,有棲鳥啼鳴枝頭,翠竹夾岸,火柿映波……

第二篇章:民俗文化聞天下

崑曲作為中國第一個入選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古老劇種,被譽為「百戲之祖」。而崑曲和西溪有著不解之緣。出生在西溪五常費家埭的洪升著的《長生殿》被譽為戲曲史上的奇葩。濕地西區以洪升為線索布展了洪升紀念館、戲曲長廊、崑曲視聽室蕉園琴韻等展點。9月18日至10月31日浙江省將舉辦首屆西溪崑曲藝術節,國慶期間遊客更可以參與西溪尋寶、戲曲游戲等有趣的崑曲游園會,欣賞崑曲演出。

而土生土長於當地的五常十八般武藝,是明代重臣、五常洪氏家族的洪鍾為改良民風,強身健體,將兵器與日常生產、生活工具結合創編的。為了讓遊客更好地了解五常十八般武藝,國慶期間景區特意安排了現在仍在練耍十八般武藝的當地百姓現場表演,和遊客互動。

第三篇章:休閑娛樂好心情

五常自古種柿,「十一」黃金周期間,西溪西區特推出「金秋來西溪采五常柿子」的賞游活動,遊客能夠體驗自己動手採摘「濕地秋果」的樂趣。

西溪不但有又紅又大的柿子,還遍布著夜間的精靈——螢火蟲,螢火蟲是生態環境的指示物種,生態環境保護得比較好的地方才有螢火蟲的聚集。而現代人尤其是生活在城市裡的人很少見過螢火蟲。國慶期間,西溪(西區)在吉祥文化館將進行螢火蟲科普展示和體驗館,為遊客們展示螢火蟲幼蟲復育過程和成蟲體驗。

在吉祥文化館二層有一個DIY創意區,遊客們在這里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創意,用自然生態的河石、樹枝、落葉等作為DIY創意區的原材料,發揮想像力,動手製作形形色色的物品,在DIY中放鬆自己的心情,休憩之餘充分享受樂活時光。

根據杭州市委市政府的有關規定,從今年國慶開始,西溪國家濕地公園將實行封閉式管理,執行統一門票制度。

⑽ 太平湖國家濕地公園景色

園區劃分為 濕地科普教育區、濕地科普教育區、大湖親水運動休閑區、 九曲灣歷史與民俗文化體驗區、主題生態群島觀光休閑區等5個功能區。
濕地生態保育區
濕地生態保育區是濕地公園保護的「核心區」,面積10.24平方公里,這里擁有典型的河口濕地和草本沼澤濕地景觀,薈萃了太平湖濕地的精華,其功能定位科學考察、生態監測、濕地研究和生態旅遊。除建設一些用於科學研究的設施,如濕地觀光棧道、觀鳥中心、標本館、濕地生態系統博物館等以及監測站點外,嚴禁其他旅遊項目的開發。
濕地科普教育區
濕地科普教育區緊鄰公園的核心保護地帶,面積12.21平方公里,是太平湖濕地公園內包含陸地面積最多的區域,既有濕地景觀,又有景色宜人的田園風光。其功能定位生態科普教育、生態觀光和鄉野休閑。開發建設以科普教育類項目為主,同時兼顧一些觀光類和休閑類等相對靜態的旅遊產品,如多類型濕地園、鄉土植物園、水趣園、鄉野垂釣園、生態示範村、露營地等。
大湖親水運動休閑區
大湖親水運動休閑區是太平湖水面最為開闊的區域,面積35.42平方公里。充分利用和提升現有的基礎設施,並結合公園入口外圍的停車場、加油站等旅遊服務設施的建設,打造為濕地公園主要的遊客接待區域。同時,根據湖面開闊、水資源豐富的特點,開展遊船觀光、濱水休閑及水上運動類項目。
九曲灣歷史與民俗文化體驗區
九曲灣歷史與民俗文化體驗區的面積25.21平方公里,這里不僅水域蜿蜒曲折,湖灣港汊參差錯落,還分布有以眾家山遺址為代表的新石器文化和古人類文化、以龍窯寨為代表的制陶文化、以輪渡村和平龍山茶園為代表的鄉村民俗文化和農耕文化等。其功能定位歷史文化體驗、鄉村民俗文化體驗。通過對民俗文化、歷史文化的挖掘和整理,建設輪渡民俗文化接待村、平龍山茶文化農耕文化體驗基地、眾家山古人類文化體驗區等,從而體現「知性之旅」的內涵;同時,開展採茶、炒茶、品茶、製作陶器等一些遊客參與性強的旅遊項目,增強遊客新奇的體驗。
主題生態群島觀光休閑區
主題生態群島觀光休閑區則由湖中數十個大小不等、高低錯落的島嶼組成,堪稱太平湖的景觀精華區,面積15.42平方公里。其功能定位特色休閑、生態觀光。開發方向是在保持整體自然原生景觀特點的前提下,有選擇地開發一些島嶼,並引入生態循環的理念,形成「一島一品」的主題群島生態休閑項目群。目前重點開發黃荊島景區。[2]
在國家林業局特別是省林業廳的正確指導下,安徽太平湖國家濕地公園試點建設工作按照國家關於濕地公園試點建設的要求,穩步推進。濕地保護管理體系、資源監測體系、科學研究體系、宣教培訓體系逐步建立和完善,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濕地保護工作局面逐步形成,公眾濕地保護意識普遍增強,濕地生態功能日益強化,濕地的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逐步顯現。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