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地國家公園
A. 請簡單介紹杭州西溪濕地國家公園
杭州國家西溪濕地公園佔地面積約10.08平方公里,目前開放區域3.46平方公里。環園游步道長約8公里,步行一圈需3.5個小時以上。西溪國家濕地公園位於杭州市區西部,距西湖不到5公里,是罕見的城中次生濕地。這里生態資源豐富、自然景觀質朴、文化積淀深厚,曾與西湖、西泠並稱杭州「三西」,是集城市濕地、農耕濕地、文化濕地於一體的國家濕地公園。
西溪國家濕地公園在空間布局上可歸納為「三區、一廊、三帶」。整個保護區分成三大區域:東部是2.4平方公里的濕地生態保護培育區,實行完全封閉,主要務是保育、恢復、培育,營造具有濕地多樣性物種的原始濕地沼澤地;在西溪,或泛舟湖漾,或獨釣塘邊,春日踏青,夏日采菱,秋日觀蘆,冬日探梅,各種各樣令人愉悅的遊憩活動全憑遊人興致。西溪一期共開放煙水漁庄、秋雪庵、西溪水閣、梅竹山莊、深潭口、西溪梅墅、西溪草堂、泊庵等八大景點。這些充滿當地特色,富有濕地風情的活動不妨去領略一下。
西溪濕地東區,這是西溪最醇正的部分。電影《機器俠》、《非誠勿擾》、《富春山居圖》都曾在此取景。《西湖之夜》是一台以杭州歷史文化、民俗風情, 引進西方經典藝術, 用大型舞蹈、戲曲、雜技、絕活、魔術等藝術表演形式和現代思維方式加以包裝、演繹中華文明史的立體全景式綜藝晚會。
B. 說說保護濕地的重要性
濕地被來譽為「地球之腎」,與森自林、海洋並稱為全球三大生態系統,是自然界最富有生物多樣性的生態景觀和人類最重要的生存環境之一,在建設生態文明、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濕地關乎文明興衰,關乎人類未來。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保護濕地,推進綠色發展,為子孫後代留下天藍、地綠、水凈的美好家園。
C. 為什麼要保護濕地
濕地的定義有多種,目前國際上公認的濕地定義是《濕地公約》作出的。濕地是指,不論其為天然或人工、長久或暫時性的沼澤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帶、靜止或流動、淡水、半鹹水、鹹水體,包括低潮時水深不超過6米的水域。
濕地包括多種類型,珊瑚礁、灘塗、紅樹林、湖泊、河流、河口、沼澤、水庫、池塘、水稻田等都屬於濕地。它們共同的特點是其表面常年或經常覆蓋著水或充滿了水,是介於陸地和水體之間的過渡帶。濕地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地,是地球上生物多樣性豐富和生產力較高的生態系統。
世界濕地日
濕地國際1996年3月在澳大利亞布里斯班召開了第6屆締約方大會。大會通過了1997-2002年戰略計劃。1996年10月常委會通過決議,宣布每年2月2日為世界濕地日。1998年10月常委會決定更換會標。1999年5月在哥斯大黎加召開了第7屆締約方大會。大會決定編纂一套工具書,正式確認國際鳥類組織、世界保護聯盟、濕地國際和世界自然基金會為公約的夥伴組織。
2005年2月2日是第9個世界濕地日。濕地公約常委會將今年世界濕地日的主題定為:「濕地文化多樣性與生物多樣性」。其主要目的是倡導各國政府、非政府組織和有識之士利用一切機會,開展各種保護、宣傳活動,提高公眾對濕地在保護和豐富文化多樣性與生物多樣性方面的價值及其重要意義的認識,進而促進更好地保護與合理利用濕地資源。
濕地的作用:
一)提供水源:濕地常常作為居民生活用水、工業生產用水和農業灌溉用水的水源。溪流、河流、池塘、湖泊中都有可以直接利用的水。其它濕地,如泥炭沼澤森林可以成為淺水水井的水源。
(二)補充地下水:我們平時所用的水有很多是從地下開采出來的,而濕地可以為地下蓄水層補充水源。從濕地到蓄水層的水可以成為地下水系統的一部分,又可以為周圍地區的工農生產提供水源。如果濕地受到破壞或消失,就無法為地下蓄水層供水,地下水資源就會減少。
(三)調節流量,控制洪水:濕地是一個巨大的蓄水庫,可以在暴雨和河流漲水期儲存過量的降水,均勻地把徑流放出,減弱危害下游的洪水,因此保護濕地就是保護天然儲水系統。
(四)保護堤岸,防風:濕地中生長著多種多樣的植物,這些濕地植被可以抵禦海浪、台風和風暴的沖擊力,防止對海岸的侵蝕,同時它們的根系可以固定、穩定堤岸和海岸,保護沿海工農業生產。如果沒有濕地,海岸和河流堤岸就會遭到海浪的破壞。
(五)清除和轉化毒物和雜質:濕地有助於減緩水流的速度,當含有毒物和雜質(農葯、生活污水和工業排放物)的流水經過濕地時,流速減慢,有利於毒物和雜質的沉澱和排除。此外,一些濕地植物像蘆葦、水湖蓮能有效地吸收有毒物質。再現實生活中,不少濕地可以用做小型生活污水處理地,這一過程能夠提高水的質量,有益於人們的生活和生產。
(六)保留營養物質:流水流經濕地時,其中所含的營養成分被濕地植被吸收,或者積累在濕地泥層之中,凈化了下游水源。濕地中的營養物質養育了魚蝦、樹林、野生動物和濕地農作物。
(七)防止鹽水入侵:沼澤、河流、小溪等濕地向外流出的淡水限制了海水的回灌,延安植被也有助於防止潮水流入河流。但是如果過多抽取或排干濕地,破壞植被,淡水流量就會減少,海水可大量入侵河流,減少了人們生活、工農業生產及生態系統的淡水供應。
(八)提供可利用的資源:濕地可以給我們多種多樣的產物,包括木材、葯材、動物皮革、肉蛋、魚蝦、牧草、水果、蘆葦等,還可以提供水電、泥炭薪柴等多種能源利用。
(九)保持小氣候:濕地可以影響小氣候。濕地水份通過蒸發成為水蒸氣,然後又以降水的形式降到周圍地區,保持當地的濕度和降雨量,影響當地人民的生活和工農業生產。
(十)野生動物的棲息地:濕地是鳥類、魚類、兩棲動物的繁殖、棲息、遷徒、越冬的場所,其中有許多是珍稀、瀕危物種。
(十一)航運:濕地的開闊水域為航運提供了條件,具有重要的航運價值,沿海沿江地區經濟的迅速發展主要依賴於此。
(十二)旅遊休閑:濕地具有自然觀光、旅遊、娛樂等美學方面的功能,蘊涵著豐富秀麗的自然風光,成為人們觀光旅遊的好地方。
(十三)教育和科研價值:復雜的濕地生態系統、豐富的動植物群落、珍貴的瀕危物種等,在自然科學教育和研究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些濕地還保留了具有寶貴歷史價值的文化遺址,是歷史文化研究的重要場所。
D. 國家公園與國家濕地公園區別
國家公園由國家統一安排,由上到下來制定的。
國家濕地公園是由地方向上一層層申報的,審核方式不一樣。
規模國家公園的規模要大多,國家濕地公園要小一些。
從生態上,想國家公園兒應該是一個完整的生態形式。濕地公園更像是一個保護區。
E. 保護濕地
濕地是人類最重要的環境資本之一,也是自然界富有生物多樣性和較高生產力的生態系統。
2014年1月13日,中國把濕地保護工作納入各級黨委、政府的政績考核
重要意義
它不但具有豐富的資源,還有巨大的環境調節功能和生態效益。各類濕地在提供水資源、調節氣候、涵養水源,均化洪水、促淤造陸、降解污染物,保護生物多樣性和為人類提供生產、生活資源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⑴濕地的生態效益
維持生物多樣性。濕地的生物多樣性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依賴濕地生存、繁衍的野生動植物極為豐富,其中有許多是珍稀特有的物種,是生物多樣性豐富的重要地區和瀕危鳥類、遷徙候鳥以及其它野生動物的棲息繁殖地。在40多種國家一級保護的鳥類中,約有1/2生活在濕地中。中國是濕地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亞洲有57種處於瀕危狀態的鳥,在中國濕地已發現有31種;全世界有鶴類15種,中國濕地鶴類佔9種。中國許多濕地是具有國際意義的珍稀水禽、魚類的棲息地,天然的濕地環境為鳥類、魚類提供豐富的食物和良好的生存繁衍空間,對物種保存和保護物種多樣性發揮著重要作用。濕地是重要的遺傳基因庫,對維持野生物種種群的存續,篩選和改良具有商品意義的物種,均具有重要意義。中國利用野生稻雜交培養的水稻新品種,使其具備高產、優質、抗病等特性,在提高糧食生產方面產生了巨大效益。
調蓄洪水,防止自然災害。濕地在控制洪水,調節水流方面功能十分顯著。濕地在蓄水、調節河川徑流、補給地下水和維持區域水平衡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是蓄水防洪的天然「海綿」。我國降水的季節分配和年度分配不均勻,通過天然和人工濕地的調節,儲存來自降雨、河流過多的水量,從而避免發生洪水災害,保證工農業生產有穩定的水源供給。長江中下游的洞庭湖、鄱陽湖、太湖等許多湖泊曾經發揮著儲水功能,防止了無數次洪澇災害;許多水庫,在防洪、抗旱方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沿海許多濕地抵禦波浪和海潮的沖擊,防止了風浪對海岸的侵蝕。中科院研究資料表明,三江平原沼澤濕地蓄水達38.4億立方米,由於撓力河上游大面積河漫灘濕地的調節作用,能將下游的洪峰值消減50%。此外,濕地的蒸發在附近區域製造降雨,使區域氣候條件穩定,具有調節區域氣候作用。
降解污染物。隨著工農業生產和人類其它活動以及徑流等自然過程帶來農葯、工業污染物、有毒物質進入濕地,濕地的生物和化學過程可使有毒物質降解和轉化,使當地和下游區域受益。
⑵ 濕地的經濟效益
提供豐富的動植物產品。中國魚產量和水稻產量都居世界第一位;濕地提供的蓮、藕、菱、芡及淺海水域的一些魚、蝦、貝、藻類等是富有營養的副食品;有些濕地動植物還可入葯;有許多動植物還是發展輕工業的重要原材料,如蘆葦就是重要的造紙原料;濕地動植物資源的利用還間接帶動了加工業的發展;中國的農業、漁業、牧業和副業生產在相當程度上要依賴於濕地提供的自然資源。
提供水資源。水是人類不可缺少的生態要素,濕地是人類發展工、農業生產用水和城市生活用水的主要來源。我國眾多的沼澤、河流、湖泊和水庫在輸水、儲水和供水方面發揮著巨大效益。
提供礦物資源。濕地中有各種礦砂和鹽類資源。中國的青藏、蒙新地區的鹼水湖和鹽湖,分布相對集中,鹽的種類齊全,儲量極大。鹽湖中,不僅賦存大量的食鹽、芒硝、天然鹼、石膏等普通鹽類,而且還富集著硼、鋰等多種稀有元素。中國一些重要油田,大都分布在濕地區域,濕地的地下油汽資源開發利用,在國民經濟中的意義重大。
能源和水運。濕地能夠提供多種能源,水電在中國電力供應中佔有重要地位,水能蘊藏佔世界第一位,達6.8億千瓦,有著巨大的開發潛力。我國沿海多河口港灣,蘊藏著巨大的潮汐能。從濕地中直接採挖泥炭用於燃燒,濕地中的林草作為薪材,是濕地周邊農村中重要的能源來源。濕地有著重要的水運價值,沿海沿江地區經濟的快速發展,很大程度上是受惠於此。中國約有10萬公里內河航道,內陸水運承擔了大約30%的貨運量。
⑶ 濕地的社會效益
觀光與旅遊。濕地具有自然觀光、旅遊、娛樂等美學方面的功能,中國有許多重要的旅遊風景區都分布在濕地區域。濱海的沙灘、海水是重要的旅遊資源,還有不少湖泊因自然景色壯觀秀麗而吸引人們嚮往,辟為旅遊和療養聖地。滇池、太湖、洱海、杭州西湖等都是著名的風景區,除可創造直接的經濟效益外,還具有重要的文化價值。尤其是城市中的水體,在美化環境、調節氣候、為居民提供休憩空間方面有著重要的社會效益。
教育與科研價值。濕地生態系統、多樣的動植物群落、瀕危物種等,在科研中都有重要地位,它們為教育和科學研究提供了對象、材料和試驗基地。一些濕地中保留著過去和現在的生物、地理等方面演化進程的信息,在研究環境演化,古地理方面有著重要價值
2.
國外如何保護利用濕地
從老工業區到城市濕地樂園
英國在濕地保護利用上的一大經驗是將城市附近荒廢的老工業區改造成為濕地公園。倫敦濕地中心是世界上第一個建在大都市中心的濕地公園,距離白金漢宮只有25分鍾車程很少有人知道,這里曾經只是四個廢棄的水庫在建設倫敦濕地中心的過程中,當地人始終抱著這樣一個意識:濕地是一個生態系統,生態系統的建立和運轉需要一定的時間,不能急於求成,因此這個濕地公園在建成8年後才對外開放其間,科技人員定期監測生物的恢復狀態,直到這里水草豐盈、樹木繁茂.
如今,這里已成為了歐洲最大的城市人工濕地系統,種植了30多萬株水生植物和3萬多棵不同的樹木,常年棲息和遷徙經過的鳥類達到180多種.
科學管理促進濕地健康發展
在保護好濕地的同時,如何既能產生一定經濟效益,又能開展科研工作?日本在這方面的做法值得借鑒
首先是嚴格控制遊客數量為避免人類活動對濕地造成重大影響,一旦遊客臨近或達到事先設定人數,濕地公園就不再放行;二是注重寓教於樂不少濕地公園里的動物模型都是用軟木雕刻成的這樣做既減少了製作費用,又不會傷害動物公園還出售軟木,供遊客親手製作小動物模型;三是合理設計公園設施北海道濕地公園為遊客設計了能看到最多景觀的路線,制定最佳觀賞時間,並提供大量資料供遊客取閱工作人員估算遊客感覺疲憊的行走距離,恰到好處地設置可供休息的小亭子待遊客坐下一看,還能發現旁邊正好就有一些濕地動植物的小圖片、小資料一趟旅行下來,遊客們玩得盡興,也學得開心.
濕地風景區還應成為良好的科研基地日本瓢湖濕地保護區多年來一直堅持觀測候鳥,從第一隻鳥飛來的那天開始,直到最後一隻鳥離開,都記錄在案工作人員還在保護區兩公里內設置了大量攝像頭,需要時可隨時拉近鏡頭,在不打擾鳥類的同時,方便了科研人員或遊客的近距離觀察.
在實踐中提高濕地保護意識
不打擾小動物是研究和觀賞濕地生物的要求之一在歐美一些國家的濕地公園里,常常可以看到父母向小孩示意安靜,因為旁邊的那隻小鳥正在睡覺呢作為回報,公園也會開辟專門的區域供遊客近距離接觸濕地動植物.
明尼阿波利斯是美國明尼蘇達州最大的城市,該市有一個著名的野生動物保護所,每年吸引了大量遊客,尤其是中小學生前來參觀小遊客們可以親自用小網兜等工具捕撈魚蝦和昆蟲,在顯微鏡下觀察並學習相關的生物知識;在日本琵琶湖濕地公園的體驗區,遊客可以伸手到水池裡摸一摸魚,捏一捏海參,大人小孩都捋袖子齊上陣,玩得不亦樂乎;在韓國安山市的濕地實驗學校,學生們可以自己踩水車揚水,將水引入曬池曬鹽,曬好的鹽學生們可以自己帶走在學校附近的灘塗,工作人員還種上各種濕地常見的植物,讓學生們辨識
區域聯動共同保護濕地資源
相當一部分濕地資源跨越了多個國家和地區,因此,區域聯動、通力協作就成為保護濕地及其他生態環境的必然選擇斑尾塍鷸的遷徙就是一個成功例子.
每年3月下旬,500多萬只斑尾塍鷸都要從南半球的紐西蘭出發,一刻不停地飛抵北半球的中國、朝鮮和日本等國家的灘塗它們在這里停歇約5周後繼續飛往美國阿拉斯加繁衍後代,之後再飛回紐西蘭這趟超過35萬公里的旅程跨越了22個國家和地區,只有這些國家和地區共同努力,這趟遷徙才能順利完成.
為此,澳大利亞、日本每年都會出資召開研討會,供沿途的國家交流數據,共享資料美國還為一些鳥裝上了價值5000美元的小型衛星跟蹤裝置,並動用了3顆衛星進行全程監測,所得數據無償提供給這22個國家和地區的相關組織更重要的是,各個國家和地區都盡力保護沿途濕地,不輕易開發這些一年可能只被小鳥使用幾周的濕地,大家深知一旦路途中的某塊濕地受到破壞,這個跨越22個國家和地區的旅程就無法繼續了。
從某種意義上講,保護濕地就是保護我們人類自己。當今中國,龐大的人口數量、快速的經濟增長、有限的土地資源,使得濕地保護面臨著嚴峻的挑戰。這就要求各行各業的人們齊心協力,參與到保護濕地的行動中來,以實現國家的可持續發展戰略
F. 如何保護濕地
一是要掌握正確的宣傳思路。過去幾年的宣傳工作在改變廣大公眾對濕地保護的思想認識、觀念理念和行為方式上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二是要分工協作,突出重點。國辦通知和全國濕地會議精神,各地要繼續認真學習和領會。同時,要根據宣傳提綱的要求,結合當地濕地保護工作的實際情況,抓住濕地保護的熱點和難點問題,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
三是要採取多種形式。濕地保護管理部門和林家的宣傳部門要主動與各地各級新聞宣傳單位聯系,把濕地保護的重點工作通報給他們。
濕地恢復的最佳方法就是在盡可能的情況選用最簡單的恢復方法,因為越復雜的恢復方法,越容易在某個環節出現偏差採用破壞性最小、最為生態的方法最容易實現恢復目標在實施更多的人為干預之前應考慮採用自然恢復方法如果一些自然過程不能採用自然恢復方法,應更多地考慮採用生物工程,而不是傳統的工程措施。
(6)濕地國家公園擴展閱讀
濕地是位於陸生生態系統和水生生態系統之間的過渡性地帶,在土壤浸泡在水中的特定環境下,生長著很多濕地水生植物。
濕地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地,擁有眾多野生動植物資源,是重要的生態系統,很多珍稀水禽的繁殖和遷徙離不開濕地,因此濕地被稱為「鳥類的樂園」。濕地有強大的生態凈化作用,因而又有「地球之腎」的美名。
為保護濕地,保護濕地中的豐富物種,1971年2月2日建立了全球政府間保護濕地公約。到2014年1月為止已有168個締約國,2170塊濕地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
G. 杭州西溪濕地國家公園有什麼重要的觀賞景點
以“一曲溪流一曲煙”聞名的西溪濕地,曾與西湖、西泠並稱為“杭州三西”。這里環境清幽、水道縱橫,是城市中少有的天然濕地,有“杭州之腎”之稱。
游覽路線總共有四個區域,大家可以從第一區乘坐搖櫓船慢慢前往第二區域,然後上岸游覽民宿及展覽館。每個區域遊玩二三十分鍾足以。
如果時間倉促,也可以乘坐60元/人的大型電動輪船,速度會比搖櫓船快些,可更快速的遊玩全部景點,體驗感一樣非常不錯
這里提醒大家一下,西溪濕地公園其實分為兩個大景區,這兩個大景區雖然門票是聯票,但船舶河道是不相通的,所以,乘船旅遊建議只要在主景區(周家村景區入口)遊玩即可。推薦指數五顆星,尤其是天氣晴好的時候。
H. 一片宣傳介紹濕地或呼籲大家保護濕地的短文
什麼是濕地?濕地就是陸地上有水、有草、有鳥和有魚類賴以生存的地方內,那裡碧水藍天,鳥兒容在天空中飛來飛去,互相嬉戲,魚兒在水中快樂地游著,這里是小動物們快樂的天堂,在這里可以聆聽到天籟之音,那種境界,就是任何人也會被陶醉的。
但是,近年來由於人們大量的砍伐樹木,濫殺動物,導致濕地大片大片的消失,讓動物們無家可歸,天空中的小鳥有氣無力地劃過天空,伴隨著幾聲凄涼的叫聲,沒有水的魚兒在乾涸的池塘里蹦上蹦下,在水中流著悲傷的眼淚。
現在,我呼籲大家都來保護濕地,關注濕地,保護生態,這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也是我們每個人都能做到的,為了不讓鳥兒再悲傷,為了不讓魚兒再流下眼淚,讓我們保護濕地,讓大自然恢復生機和活力,請不要再砍伐樹木了,再也不要濫殺無辜的小動物了,它們也有權利享受大自然賜予它們快樂生存的空間和自由,善良的人們快獻出一點點對大自然的關心和愛護,關注濕地,保護生態,讓我們賴以生存的美麗地球變得更加美麗,富饒。
I. 怎樣保護濕地生態
1998年,「綠色營」為保護濕地生態,奔赴東北三江平原。
當時,「濕地」這個名詞對許多人來說,都是陌生的。一般說來,濕地包括沼澤、湖泊、河流、河口以及海岸地帶的灘塗、紅樹林和珊瑚灘,還包括生態功能有限的人工濕地。濕地有兩個重要作用:一是科學研究越來越表明它的重要,它是地球上生物多樣性以及生物量較大的生態系統;它在調節氣候、蓄水防洪、促淤造陸、降解污染等方面有其特別功能,因此,被稱為「地球之腎」;二是濕地還向人類提供大量的糧食、肉類、魚、葯材、能源、水源、工業原料,以及濕地所特有的鶴類、鸛類、䴉類等大型水禽和湖沼海岸風光所具有的美學源泉。
此次「綠色營」考察的東北三江平原就是重要濕地,位於黑龍江省東部(黑龍江、松花江、烏蘇里江匯流處)。三江平原地貌廣闊低平、降水集中、徑流緩慢,以及季節性凍融的黏重土質,促使地表長期過濕、積水過多,形成了大面積沼澤水體和沼澤化植被、土壤,構成了獨特的沼澤景觀。這里的沼澤與沼澤化土地面積約240萬公頃,是我國最大的沼澤分布區。當人們還不認識濕地之前,把三江平原稱為「北大荒」,看做「不毛之地」,並且把它當成了開發的首要對象。三江平原被開墾後建有許多大型國有農場,「北大荒」已變成了「北大倉」,成為國家重要的商品糧基地。在開墾的同時,該區生態平衡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壞,氣候條件惡化,旱澇災害增加,風害加重,水土流失嚴重,珍稀動植物減少。這種開發的規模和速度,和人們對濕地保護必要性的認識,剛好相悖。
因此,「認識濕地,宣傳濕地,保護濕地」是1998綠色營的基本任務,也是1998年的環保焦點。「綠色營」在選拔營員的時候,要求每個人都要收集和學習有關濕地的資料,寫一篇學習心得。出發之前,營員們聽了「濕地國際」組織陳克林、剛從濕地考察歸來的沈孝輝、黑龍江省科學院自然資源研究所馬逸清研究員的報告,對濕地的生態、現實的狀況和存在的問題有了一個大概的認識。再加上出發之前的討論和野外拉練,為此次活動都做好了精神准備。
1998年7月24日是綠色營出發的日子。每個人的營服上都印著四個大字「保護濕地」。其實,怎樣保護濕地?只是一個抽象的願望,誰也拿不出什麼意見和建議。經過一個月的學習和調查研究,大家腦子里就開始有些想法了。在營員開會的時候,唐錫陽提出了三點看法:
(1)我們不能等濕地沒有了,再來認識和保護濕地。在當前保護和開發日益矛盾的情況下,新建和擴大保護區的面積是個有力的措施。盡管保護區目前存在各種問題,改進和完善還需要時間,但畢竟多了一個陣地,多了一個實體,也就少了一點可惜和遺憾。
(2)政府應該和濕地學家合作,總結幾十年來的經驗教訓,在保護濕地方面搞個立法。譬如什麼地方可以開發,什麼地方不能開發,如何開發,都要以科學為依據,有章可循。如有的地方營養土層很薄,若把下面的沙層和黏土翻上來,不僅糧食產量很低,而且造成風暴沙暴,後患無窮。即使允許開發的地區,也應該改變單純農墾的方式,以開發稻田為主,努力創建稻-葦-魚、稻-魚-麻、草基魚塘、垛田魚塘、果基魚塘等水陸相互作用的人工生態模式,以邁入既有生態效益、又有經濟效益的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即使在開發的區劃之內,也應該劃出一定比例的自然濕地保護區或保護小區,這不僅能保護濕地的生態系統,也有益於改善農業生態的局部環境。農墾總局建三江分局由於接觸國內各地知識分子以及日本、美國的專家比較多,環境意識比較強,所以在建立現代化洪河農場的同時,又劃出32.7萬畝濕地建立了洪河自然保護區,還在農場內大幅度擴大水田,以增加人工濕地面積。這種舉措,就是一個有遠見卓識的範例。
(3)加強對濕地的宣傳。保護森林,保護動物,道理比較好懂;保護濕地,就不那麼好說了,特別是要讓群眾聽懂,領導聽懂,讓他們懂得保護濕地與目前和長遠的利益都是攸關的大事,就真要下一番工夫。也只有群眾懂了,領導懂了,濕地才能真正保護下來。但從我們接觸的群眾、領導,甚至包括濕地保護區的工作人員來看,多對濕地缺乏認識,因此創造多種形式宣傳濕地,是當務之急。特別是今年江河橫溢,早在意中,名曰天災,實為人禍。道理很簡單,樹被砍了,濕地被佔了,長江和許多河流「發話」了,使許多人猛省。我們應該藉助於大自然現身說法,努力宣傳好保護濕地。我們今年把綠色營開往東北三江平原,我也努力把這篇文章寫好,也是一種形式,如果大家重視,形式會是很多的。
1998年8月12日,是「保護濕地」活動臨近結束的日子,好幾個營員在「營員日誌」上深情地寫著,或者親口對唐錫陽說:「希望綠色營永遠不結束。」唐錫陽便翻出了東北林業大學送給他的一個漂亮的小本,並且在上面寫了一段話:
親愛的營員:
我們來自昆明、南寧、重慶、成都、上海、北京、哈爾濱。我們的心願是共同的,相逢是偶然的,時間是短暫的,但我們閱讀了祖國東北的濕地景色,看到了烏蘇里江、野荷和白鸛。各種經歷、困難、碰撞以及思想的火花,將永遠鐫刻在我們未來的生活中。
在即將分手的時候,我希望在「東林」送我的這個小本上,留下你最想說的話。
1998年,8月17日,在返回北京的火車上,唐錫陽收回那個小本的時候,它已經寫了多半本,不同的字跡,不同的方式,表達了不同的心情。唐錫陽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一頁一頁讀下去。唐老師:
一路風塵,我們又走過了二十多個日夜,綠色營再次讓我感動,您再次讓我欽佩!
1996年,是馬霞的精神深深打動了我,於是1997年我報名參加了綠色營,有幸在您的帶領下走過拉薩。那次西藏之行,不僅讓我結識了許多有著一樣的理想和熱情的朋友,更讓我開闊了眼界,增長了見識。西藏之行,將是我一生的財富。正因為如此,當您提出想讓我籌備1998大學生綠色營的時候,我義無反顧地接受了這項任務。
幾個月來,我經歷了從營員到隊長的成長,經歷了從參與者到組織者的變化。由於我個人的能力實在有限,這次綠色營的活動還有很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對此,我感到非常內疚和遺憾,但是我真誠地請您相信,我盡了最大的努力!
這次綠色營讓我結識了更多的朋友,讓我更深刻地體驗了自然的美和人性的善,也讓我看到了自己的許多不足,經過思想的交流、碰撞和融會之後,我們確實長大了,成熟了。
(北京師范大學)郎艷
唐老師:
我衷心地感謝您和馬霞女士創辦了綠色營。
綠色營給每個營員以走進大自然的機會,不僅欣賞自然,更重要的是看望傷痕累累、問題重重的自然母親,去感受她經歷的痛苦,她給人類驕橫行為的教訓。綠色營給每個營員以這樣的使命與任務——喚醒人的良知,深愛自然,保護家園。
(雲南大學)您的學生:陳雪凜
唐老師:
一個68歲老人,應該頤養天年,但卻仍在為中國的綠色事業,為中國的環保事業奔走呼號。您的性格、您的修養、您對大自然的信仰,讓我由衷地敬佩。
真的很感謝綠色營,感謝唐老師給了我和全國15所高校的同學們相識的機會。希望唐老師身體永遠這么硬朗。
(哈爾濱工業大學)您的學生:苗紅波
唐老師:
從馬霞的感人事跡中,讓我學會了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待別人,去看待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從和您的親切交談中,讓我領悟到了真正、純粹的環保主義思想,感悟到了什麼才是人類的至真、至善、至美!「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不論我將來走到哪裡,從事什麼樣的工作,我都會高舉綠色旗幟,讓綠色融入我的人生!
(東北林業大學)您的學生:郭旭光讀完這個本子里營員們的話後,唐錫陽說:「人近七十,我還需要什麼,要錢?要名譽?要地位?都不要,就要這種緣於大自然的至高無上的情誼,字里行間充溢著親切、真摯和共同的抱負。這種人和自然相互交匯與默契的情誼意味著什麼?意味著力量,意味著事業,意味著綠水青山千秋萬代。」
J. 保護濕地的有效方法
4.1 加快濕地自然保護區的建設速度
四川濕地位置特殊、資源豐富、功能多樣,具有重要的生態和社會意義。國內外實踐證明,建立自然保護區是保護濕地的有效途徑。目前全省只有若爾蓋高原沼澤濕地、爐霍縣的卡沙湖、德格縣的新路海、理塘和稻城縣的海子山等4處濕地自然保護區。此外,有部分濕地資源置於其他類型的保護區內,但多數濕地尚未劃定保護區得到有效保護。因此,通過各級政府解決我省濕地保護區布局欠合理、類型單一、結構不完整的問題顯得很有必要。建議盡快組織有關部門,密切協作,在資源調查和可行性論證的基礎上,界定范圍,建立濕地自然保護區,成立管理機構,落實人員,真正起到保護區的作用。
4.2 創造有利於濕地資源保護的法制條件
濕地資源保護是一項公益性事業。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制定和完善專門的濕地保護的法規顯得十分必要。只有創造一定的法制條件,才能使日趨減少、面臨威脅的濕地資源得到有效保護。目前,國家、省尚無專門的濕地保護法律法規,我省地方性法規或條例基本上是空白,只有涼山州通過了《邛海保護管理條例》,但多數濕地仍處於非嚴格意義的保護狀況。因此,應健全相關的法規條例,加大執法力度,禁止一切破壞或不利於濕地資源保護的行為發生。
4.3 摸清家底,建立濕地資源信息庫
至目前,我省尚未開展專門的濕地資源普查,其資源仍處於家底不清的狀況,這給濕地資源的保護與合理規劃帶來一定困難。因此,應盡快組織濕地資源調查隊伍,按照統一的技術規范,調查現有濕地的類型與分布及面積、濕地生態系統的組成與功能、濕地生物多樣性現狀、濕地生態環境變化趨勢等信息,並在此基礎上建立全省濕地資源信息庫。
4.4 理順關系,協調管理,綜合治理
濕地作為生態系統,包含許多資源,分屬不同的部門管理,如林業、農業、漁業、牧業、水利、環保等。如何協調好這些部門的關系,關繫到濕地資源保護事業的興衰成敗。我國加入《濕地公約》後,明確了由林業部門承頭負責濕地管理工作。為此,各級林業部門應認真負責,加強部門間的聯系與協調,努力在濕地資源保護上達成共識,採取協調一致、多管齊下的保護行動,運用植樹造林、退田還湖、修築工程等綜合措施進行預防和保護。
4.5 積極引導濕地周邊群眾參與濕地管理
濕地周邊群眾與濕地間的關系密切,他們的行為直接影響到濕地資源的存在。社會各界都應積極創造條件,向濕地周邊群眾宣傳濕地效益、功能、價值以及濕地對他們及其子孫後代的生存影響等,並選擇一些有代表性的濕地作為開發示範點,摸索合理利用的有效途徑和方法,實施「參與式」的管理方法,使周邊群眾與濕地融洽相處,共生共榮。值得注意的是,濕地一旦劃歸保護後,便會存在保護與利用的矛盾,處理不好,可能激化矛盾,造成更嚴重的破壞。因此,解決因濕地保護而使其周邊群眾經濟受損的經濟補償問題顯得非常關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