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公園大全 » 張掖國家地質公園簡介

張掖國家地質公園簡介

發布時間: 2020-12-07 05:59:17

1. 張掖丹霞地質公園的地理位置

張掖丹霞地貌位於臨澤境內,距張掖市40千米。方圓100平方千米的祁連山北麓丘陵地帶,以肅南裕固族自治縣白銀鄉為中心,海拔高度在2000米至3800米之間,東西長約40千米,南北寬約5~10千米的地方,數以千計的懸崖山巒全部呈現出鮮艷的丹絕色和紅褐色,相互映襯各顯其神,展示出「色如渥丹,燦若明霞」的奇妙風採的丹霞地貌。 當地少數民族把這種奇特的山景稱為「阿蘭拉格達」(意為紅色的山)。
張掖丹霞地貌主要有兩塊帶狀分布區,一塊東起金塔寺、馬蹄寺一帶,向西延伸至紅山村,集中分布點為金塔、馬蹄、紅山灣、白銀、大河、紅山村;另一塊東起紅四湖一帶,向西延伸至高台合黎,集中分布點為紅四湖、紅圈子、板橋、合黎,最為獨特的是紅山灣、白銀一帶和紅圈子一帶。

2. 張掖國家地質公國的海拔昰多少

張掖國家地質公園位於甘肅省張掖市,地處東經99° 52′14″~ 100°7′41″,北緯38°53′15″~39°3′47″之間,回總面積344平方公答里。
公園內地勢由南向北傾斜,地勢起伏較大,最高處海拔3800米,最低處海拔1500米,相對高差達2300米。

3. 張掖丹霞奇觀和張掖丹霞國家地質公園的區別

您好,張掖丹霞地貌我這里就不多說了,網路上有介紹,國家對地質公園的要求是具有一定規模,同時具有一定特殊代表性的地質區域,張掖丹霞地貌符合這一要求,由此建立了張掖丹霞國家地質公園,供遊客參觀游覽,供學者學習研究,也可以理解成,張掖丹霞奇觀是張掖丹霞國家地質公園中的主要景點,即張掖丹霞奇觀包含於張掖丹霞國家地質公園 。

個人理解,希望能夠幫到你。

4. 甘肅省張掖市的簡介

歷史發展
張掖,別稱甘州,西漢時設置郡,位於甘肅省河西走廊中部,是古"絲綢之路"上進入河西走廊的重要驛鎮。 張掖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山川秀美,民風淳樸,水草豐美,素有"金張掖"的美譽。

張掖歷史悠久,據在市境內黑水國遺址出土的新石器時代的石斧等文物證明,早在上古時代,人類就在這里過著狩獵、游牧的生活。張掖在遠古屬雍州之地,夏商時為羌族所居。周時,戎、狄兩族在這里居處,春秋戰國時期烏孫、月氏人在這里繁衍生息。戰國時建立城邑,修築長城,今張掖一帶還留有秦長城遺址。後烏孫被月氏趕走遷逃新疆的伊犁,張掖歸"控弦者可一二十萬"的月氏族所屬。月氏都城(今民樂永固城)它與昭武城(今臨澤縣境內)當年同是月氏聚居在黑河兩岸的中心城市。漢文帝前元四年(公元前6年),擁有幾十萬強兵的匈奴冒頓單於擊敗了月氏人;張掖成為匈奴之中右賢王的領地。匈奴占據後,不斷進行掠奪,破壞了匈漢的友好往來,割斷了漢王朝同西域早已存在的關系。公元前121年由漢武帝派霍去病西征戰敗匈奴後始設張掖郡,取"斷匈奴之臂,張中國之掖(腋)"之意而得名。

自漢唐以來,張掖就成為古絲綢之路上的重鎮,中原通往西亞東歐各國進行經濟文化交流和友好往來的要沖。由於地理環境優越,自然條件好,物產豐富,自古就有"塞上江南"、"金張掖"的美譽。張掖市歷史悠久,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古為河西四郡(敦煌,酒泉,張掖,武威)之一,歷代中原王朝在西北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和外交活動中心。張掖曾是北涼國的國都、行都司的首府、甘肅省省會和歷朝諸代設州置府的治所,素有"塞上鎖鑰"之稱。市內漢明長城、歷代石窟、寺民、碑塔、古城、烽隧、墓葬群星羅棋布。大禹導弱水入合黎,老子騎青牛入流沙,周穆王乘八駿西巡會見西王母的傳說,張騫、班超、法顯等都曾途經張掖前往西域,隋煬帝於609年在張掖曾召集西域27國君主使巨,召開了"萬國博覽會",唐玄奘經張掖去西天取經,馬可·波羅旅居張掖一年等歷史傳說和記載,使這塊土地更加神奇。創建於魏晉時期的馬蹄寺、金塔寺,保存著文物價值極高的雕塑、壁畫。
氣候特點
張掖屬大陸性氣候,氣候特點是乾燥少雨,年平均氣溫6℃,一月份最冷,7月份最熱。每年6月至9月,是全年最佳旅遊季節。
特色小吃
張掖的小吃也比較有名,比如有搓魚兒,拉條子,炒炮,揪面片,炒撥拉, 魚兒粉本地小吃,還有諸如蘭州拉麵,新疆烤羊肉串,四川麻辣燙等等,在保持傳統口味的基礎上,又增加了張掖特色,保證讓你吃的回味無窮.由於地處西北,光照充足,使得這里的瓜果多而且甜,每年夏秋兩季整車的瓜果被運往外地,為張掖人增加了收入.張掖最有名的還是要數葡萄酒了,由於張掖的緯度和法國極為相似,具有和法國一樣的釀制葡萄酒的自然條件,而且張掖的葡萄酒歷史也是比較悠久的,著名的詩句:"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說的就是古代的張掖.但是由於交通和歷史原因,張掖的葡萄酒至今沒能進入省外市場,這不得不說是個遺憾.
城市名片
張掖市在1985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二批歷史文化名城和對外開放城市。張掖市名勝古跡眾多,旅遊資源豐富,人文景觀奇特,造型各異的古建築,構建精巧,絢麗多姿,古有"一湖山光,半城塔影,葦溪連片,古剎遍地"之美景。有大佛寺、西來寺、土塔、鎮遠樓、山西會館、明糧倉等古代建築,黑水國遺址、漢墓群、古城牆、長城烽燧等歷史足跡;還有甘泉公園、沙漠公園、黑河山莊、大野口自然風景區等融南國秀色與塞外風光為一體的絢麗的自然景觀。張掖主要旅遊景點:馬蹄寺·大佛寺 ·張掖 ·木塔寺 ·山丹軍馬場 ·山丹新河驛 ·甘泉公園 ·河西學院 ·鎮遠樓 ·肅南康隆寺獵場 ·張掖市森林公園 ·東大山 ·龍首山 ·道巷廟 ·甘州古塔 ·諸葛樓 ·東山寺和西武當 ·黑水國遺址及漢墓群 ·許三灣城及墓群 ·牘侯堡 ·民勤會館
交通通訊
[編輯本段]
區內交通通訊便利,蘭新鐵路及國道312、227線貫通,縣(市)鄉公路四通八達;西--蘭--烏通訊光纜橫貫全境,數字行動電話、無線尋呼系統已與全國並網;縣市及鄉鎮實現了電話程式控制並與網際網路相連。改建後便捷、高速化的國道227線、312線,蘭新復線鐵路的電氣化,民航張掖機場支線業務已開通,加快了張掖立體交通框架的形成。

5. 張掖丹霞國家地質公園海拔多少米會高原反應嗎

張掖丹霞國家地質公園會產生高原反應嗎:

一般不會。它的海拔在2000和3800之間,3000米以上稱高原地帶,3000米以下算平原地帶,平原地帶的人過去可能會出現一點反應。

高原反應症狀:
初到高原,一般都會感到不同程度的氣短、胸悶、呼吸困難頭痛、頭昏、口唇紫紺、心慌氣短等等缺氧症狀。高原反應產生的症狀每個人的反應表現形式各不相同。如果能夠恰當地保護自己,2~4天後,一般都可使上述症狀好轉或消失。

6. 張掖丹霞地貌公園和貴德地質公園有什麼區別

張掖丹霞地貌公園和貴德地質公園的區別在於:
1、張掖丹霞地貌公園
張掖祁連山丹霞主要由紅色礫石、砂岩和泥岩組成,有明顯的乾旱、半乾旱氣候的印跡,以交錯層理、四壁陡峭、垂直節理、色彩斑斕而示奇,它是一個以自然風光為主的自然風景區,集廣東丹霞山的雄、險、奇、幽、美於一身,攬新疆五彩城的色彩斑斕為一體。丹霞地質構造是岩石堆積形成的,它是指紅色砂岩經長期風化剝離和流水侵蝕,加之特殊的地質結構、氣候張掖丹霞國家地質公園變化以及風力等自然環境的影響,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主要發育於侏羅紀至第三紀的水平或緩傾的紅色地層中,是巨厚紅色砂、礫岩層中沿垂直節理發育的各種丹霞奇峰的總稱。
2、貴德地質公園
貴德國家地質公園是以自然地貌景觀和地質遺跡為主要特徵,輔以多樣生態景觀和豐富人文景觀的一個綜合性地質公園。景區內丹霞地貌悠久奇特,山峰突兀林立,地質造型古怪神奇,山體色彩呈七種顏色,故又稱七彩峰叢軒轅後土。

簡介張掖丹霞地貌公園
張掖丹霞地質公園地處祁連山北麓,位於臨澤縣城以南30公里,是中國丹霞地貌發育最大最好、地貌造型最豐富的地區之-,是中國彩色丹霞的典型代表,具有很高的科考和旅遊觀賞價值。
張掖丹霞地貌是國內唯一的丹霞地貌與彩色丘陵景觀復合區。地處祁連山北麓,臨澤、肅南縣境內,分布面積約510平方公里,省級地質公園、省級風景名勝區,東距張掖市區30公里,北距臨澤縣城20公里。
中國丹霞地貌總數達790處,集中分布在東南部、西南部以及西北部乾旱區的26個省區。其中,張掖丹霞地貌面積達536平方公里以上,是我國乾旱地區最典型和面積最大的丹霞地貌景觀,是中國丹霞地貌發育最大最好、地貌造型最豐富的地區之一。

簡介貴德地質公園
貴德國家地質公園是以自然地貌景觀和地質遺跡為主要特徵,輔以多樣生態景觀和豐富人文景觀的一個綜合性地質公園。位於青海省貴德縣境內,包括阿什貢園區、黃河河谷園區、麻吾峽園區三個主園區,面積554平方公里,主要地質遺跡面積113.6平方公里。公園內阿什貢七彩峰叢地貌多姿多彩,秀麗壯美;麻吾峽風蝕地貌鬼斧神工,變幻無窮;黃河景觀美輪美奐,如花似錦;龍羊峽谷陡峭險峻,氣勢磅礴。多種多樣的地質遺跡反映了地質歷史時期青藏高原的演化過程,也記錄了黃河的發育史和貴德自然環境的變遷。

7. 形容張掖國家地質公園的句子

天上彩虹,鋪灑在西北的大地上,幸運的凝固在張掖

8. 張掖旅遊攻略必去景點

1、丹霞國家地質公園

張掖丹霞國家地質公園地處祁連山北麓,位於甘肅省張掖市臨澤縣城以南30公里,是中國丹霞地貌發育最大最好、地貌造型最豐富的地區之—,是中國彩色丹霞和窗欞狀宮殿式丹霞的典型代表,具有很高的科考和旅遊觀賞價值。

2、馬蹄寺

又稱普光寺,是一處龐大的石窟寺院建築群,石壁上鑿刻的多個石窟佛像,十分奇幻壯觀。這里既有漢傳佛教的寺院,又有藏傳佛教殿宇,還有天馬蹄印、元代壁畫、佛像等眾多的傳說古跡。馬蹄寺現在對外開放的是其北寺,景區面積較大。

主要值得參觀的有千佛洞、格薩爾王殿、三十三天佛窟等區域。三十三天佛洞是馬蹄寺最主要的建築,沿山開鑿了七層階梯式建築,可以看到眾多的古老佛像。在這里還可以住裕固族帳篷,喝青稞酒,吃手抓肉,體驗草原游牧民族獨特的生活方式。

3、張掖大佛寺

位於張掖市市區內,始建於西夏王朝永安年間,距今已經有九百多年的歷史。寺內供奉著的一尊國內最大的室內泥塑卧佛。是根據佛祖釋迦摩尼涅槃時的形象塑造的,佛身長有34.5米,肩寬有7.5米,光是一根手指就可以平躺一個人。

4、扁都口生態旅遊區

位於祁連山中段,旅遊區分為4個功能區,5個小區, 12個主要景點,配套設施完善。旅遊區內最著名的旅遊景觀是扁都峽谷、黑風洞、石佛爺、諸葛碑及碧雲天、黃花地的田園風光景。最好6、7月油菜花盛開的時候去,觀景台、休息區一應俱全,全部免費使用,非常適合自駕游出行。

這一帶盛產油菜花蜜,有一股特殊的香氣,凝結後呈乳白色,有豬油的質感,氣味芬芳,路邊有蜂農自產自銷。

5、張掖丹霞地貌群

俗稱「張掖丹霞」,由「七彩丹霞」和「冰溝丹霞」組成。如用文字來表達,僅有兩個字震撼。其氣勢之磅礴、場面之壯觀、造型之奇特、色彩之斑斕,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驚嘆。她不僅具有一般丹霞的奇、險,而且更美的在於色。是來甘肅必去的景點之一。

9. 張掖丹霞地質公園出名么那邊好玩不

張掖丹霞地質公園也挺出名的,好多電影都是在那個地方拍的,地貌很好,以前我跟敦煌正大旅遊去那邊玩過,這個旅行社還可以

10. 張掖丹霞地質公園的形成原因是什麼

丹霞地質構造是岩石堆積形成的,它是指紅色砂岩經長期風化剝離和流水侵蝕,加之特殊的地質結構、氣候變化以及風力等自然環境的影響,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主要發育於侏羅紀至第三紀的水平或緩傾的紅色地層中,是巨厚紅色砂、礫岩層中沿垂直節理發育的各種丹霞奇峰的總稱。

張掖祁連山丹霞主要由紅色礫石、砂岩和泥岩組成,有明顯的乾旱、半乾旱氣候的印跡,以交錯層理、四壁陡峭、垂直節理、色彩斑斕而示奇,它是一個以自然風光為主的自然風景區,集廣東丹霞山的雄、險、奇、幽、美於一身,攬新疆五彩城的色彩斑斕為一體。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