閬中春節文化主題公園
㈠ 閬中古城資料
閬中——歷史文化厚重。周朝時,閬中為巴子國國都,公元前314年置縣,迄今2300多年 閬中古城(22張)。歷代均在此設立郡、州、府、道治所,並一直是川東北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中心。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以風水、科舉為主的天文、三國、宗教等文化在閬中衍生繁榮,和諧發展。 閬中——旅遊資源豐富。有張飛廟、永安寺、五龍廟、滕王閣佛塔等4處全國文物保護單位,有清代四川貢院、華光樓、巴巴寺等15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僅地面文物就有200餘處;閬中生態幽雅,風光綺麗,城南嘉陵江風光自古就有「嘉陵第一江山」之美譽,詩聖杜甫更有「閬中城南天下稀」的千古贊嘆;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閬中古城融山、水、城為一體,燦爛的歷史人文與優美的自然風光交相輝映。 閬中——風水景觀獨特。閬中奇特的風水格局在全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具有唯一性。古城山鎖四周,水繞三面,契合中國傳統的風水格局,至善至美,自然天成,是當今保存最完好的一座「風水古城」。風水寶地孕育出伏羲之母華胥、西漢天文學家落下閎、尹陳二氏兄弟狀元等本籍俊彥;還吸引了杜甫、懷馬光、陸游等文人墨客流連其間,滕王元嬰、張飛等王公重臣鎮守其境,袁天罡、李淳風等名人大師寓居其地。 閬中——中國春節源頭。西漢天文學家、歷算學家閬中人落下閎編制《太初歷》,把正月定為歲首,確定正月初一為新年的第一天,從此有了現在的「春節」,落下閎被尊稱為「中國春節老人」,閬中也成為中國春節的源頭。閬中春節文化氛圍濃厚,整個春節從前一年的臘月初八一直持續到新年的二月二,「臘八粥」、「燃天煜」、「搶銀(寅)水」、「亮花鞋」、「燒火舞龍」、「游百病」等民俗流傳至今,獨具特色。2009年,閬中被評為「中國春節文化之鄉」。 閬中——基礎設施完善。國道212線和省道302線輻射全市;嘉陵江上連廣元,下接重慶;高坪機場、廣元機場毗鄰相連;在建中的蘭(州)渝(重慶)鐵路、南(充)廣(元)高速公路穿境而過。有星級賓館8家、古民居客棧100餘家、社會賓館200家、A級購物佔2家。全市已發展旅行社12家,導游和講解員150名,餐館名店50家,數十家旅遊產品經銷點,另有特色小吃、特色旅遊商品各10餘種。[
㈡ 閬中春節文化主題公園在哪裡啊,就是今年要辦燈會的那個地方在哪兒啊
就在熊貓樂園旁邊,前幾天走那過,工作人員正緊鑼密鼓的在布致!
㈢ 閬中春節習俗要兩個
1、吃餃子
在包餃子時抄,人們常常襲將金如意、糖、花生、棗和栗子等包進餡里。吃到金如意、吃到糖的人,來年的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的人將健康長壽,吃到棗和栗子的人將早生貴子。
2、壓歲錢
壓歲錢,有直接給予晚輩的,有的是在晚輩睡下後,放置其床腳或枕邊。壓歲錢本來是祝福的意義。壓歲錢在民俗文化中寓意辟邪驅鬼,保佑平安。壓歲錢最初的用意是鎮惡驅邪,因為人們認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所以用壓歲錢壓祟驅邪。
3、守歲
守歲習俗又名「熬年」,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守歲,就是在舊年的最後一天夜裡不睡覺,熬夜迎接新一年到來的習俗,也叫除夕守歲,俗名「熬年」。
4、貼春聯
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挑漂亮的紅春聯貼於門上,辭舊迎新,增加喜慶的節日氣氛。
5、年夜飯
一年一次的年夜飯,是全家都要動員的大餐,家家戶戶都會擺上平日里捨不得吃的,或是寓意吉祥的菜品,這也是對來年美好生活的期許。
㈣ 南充為何稱為「春節文化發祥地」
南充閬中市在傳承春節和保護春節文化資源方面在全國都有標本意義。版春節從何而來,要從24節氣權說起。公元前110年,閬中古天文學家落下閎,已竿影長短確定出夏至,冬至,又根據一年中晝夜的長短確定出春分,秋分,又確立了立春,雨水等24節氣,從此,春節以固定節日出現在歷史上,被國家有關部門授予春節文化之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