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寨江地質公園
Ⅰ 九寨溝國家地質公園以雅丹地貌而聞名嗎
九寨溝國家地質公園以雅丹地貌而聞名。
雅丹地貌是一種典型的風蝕地貌,又稱風蝕壟槽,或者稱為風蝕脊。中國的雅丹地貌面積主要分布於青海柴達木盆地西北部,疏勒河中下游和新疆羅布泊周圍。九寨溝恰好位於我國第二級地貌階梯的坎前部分,在地貌形態變化最大的裂點線上,地勢南高北低,其地貌屬高山峽谷類型。
Ⅱ 怎樣從成都到九寨溝
坐大巴就可以,耗時9~10小時。
茶店子客運站和新南門客運站都有班車前往九寨溝,新南門客運站位於錦江區新南路,發車時間在早上七點,直達溝口;茶店子客運站位於金牛區西三環路五段,上高速較快,大巴經停漳扎鎮,直達九寨溝縣城。
具體路線:
成都(茶店子/新南門)——汶川——茂縣——松潘——九寨溝,成都方向—路程440公里
九寨溝一日精華游
由於一天時間相對緊湊,建議早上早點出發進入景區,全程須採用觀光車+步行的方式進行游覽。具體線路如下:
一、上午
溝口乘車→原始森林(7:00-8:10 一個小時車程)
原始森林→芳草海(8:10-9:00 步行30分鍾,游覽時間20分鍾)
芳草海→天鵝海(9:00-9:15 換乘觀光車,約5分鍾車程,游覽時間10分鍾)
天鵝海→箭竹海(9:15-9:45 換乘觀光車,約15分鍾車程,游覽時間15分鍾)
箭竹海→熊貓海(9:45-10:10 換乘觀光車,約10分鍾車程,游覽時間15分鍾)
熊貓海→五花海(10:10-10:40 換乘觀光車,約10分鍾車程,游覽時間20分鍾)
五花海→鏡海(10:40-11:10 換乘觀光車,約10分鍾車程,游覽時間20分鍾)
鏡海→諾日朗群海(11:10-11:25 換乘觀光車,約5分鍾車程,游覽時間10分鍾)
二、中午
諾日朗群海→諾日朗中心站(11:30-13:30諾日朗餐廳用餐,用餐和休息時間2個小時,可觀賞諾日朗瀑布)
三、下午
諾日朗中心站→長海(13:30-14:20乘坐觀光車,約30分鍾車程,游覽時間20分鍾 )
長海→五彩池(14:20-14:50步行15分鍾,游覽時間15分鍾 )
五彩池→犀牛海(14:50-15:40乘坐觀光車,約30分鍾車程,游覽時間20分鍾 )
犀牛海→老虎海→樹正瀑布→樹正磨房→樹正寨→卧龍海→雙龍海(15:40-17:00步行+乘車的方式,約1個多小時游覽時間)
雙龍海→盆景灘(17:00-17:20乘坐觀光車,約10分鍾車程,游覽時間10分鍾 )
盆景灘→溝口(17:00-17:35乘坐觀光車,約15分鍾車程 )
參考資料來源:九寨溝官方網站
Ⅲ 四川九寨溝國家地質公園的介紹
四川九寨溝國家地質公園位於東經100˚30'至104˚27',北緯30˚35'至34˚19'。在四川省西北部阿壩州九寨溝縣境內,地處青藏高原東南邊緣的尕爾納山峰北麓,海拔在2000米至3000米之間,距四川省省會成都市435公里 。翠海、疊瀑、彩林、雪峰、藏情、藍冰,被譽為九寨溝「六絕」。九寨溝主景長10餘公里,面積6萬多公頃,主要由岷山山脈中呈「Y」字形分布的日則溝、則查窪溝、樹正溝三條溝谷構成;九寨溝主要景點分布在樹正、日則、則查窪三條溝內。溝內可分五大景區:樹正景區、日則景區、長海景區、寶鏡岩景區、原始森林生態景區。2004年1月由國土資源部地質環境司批復為國家級地質公園。
Ⅳ 九寨溝國家地質公園是什麼地貌
喀斯特
九寨溝地處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過渡地帶,地質背景復雜,碳酸鹽分布廣泛,褶皺斷裂發育,新構造運動強烈,地殼抬升幅度大,多種營力交錯復合,造就了多種多樣的地貌,發育了大規模喀斯特作用的鈣華沉積,以植物喀斯特鈣華沉積為主導,形成九寨溝艷麗典雅的群湖,奔瀉湍急的溪流,飛珠濺玉的瀑群,古穆幽深的林莽,連綿起伏的雪峰,這些地貌景觀的和諧組合,構成獨具特色的風景名勝區。
Ⅳ 九寨溝的源頭是哪 九寨溝擁有那三項桂冠
1975年著名林學家吳中倫教授考察九寨溝時曾感概「我去過歐美數國,從未見版過如此美景,一定要保權護起來」。1979年九寨溝內兩個林場相繼遷出並成立九寨溝自然保護區管理所。1984年九寨溝列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正式對外開放。1992年12月14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1994年被國家林業部確認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997年12月15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中科院為九寨溝頒布了「世界生物圈保護區」證書。2002年7月19日九寨溝通過「綠色環球21」亞太地區專家認證。2004年10月26日中央文明委授予九寨溝管理局「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榮譽稱號。2005年1月確認為「國家地質公園」。2007年5月8日國家旅遊局正式授予九寨溝為全國AAAAA級旅遊景 歡迎你就加我 我是 九寨溝小江
Ⅵ 九寨溝在哪裡
九寨溝(中國5A級旅遊景區)一般指九寨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九寨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溝縣境內
它是中國第一個以保護自然風景為主要目的的自然保護區,同時,也是中國著名風景名勝區和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距離成都市400多千米,是一條縱深50餘千米的山溝谷地,總面積64297公頃[1] ,大部分為森林所覆蓋。因溝內有樹正寨、荷葉寨、則查窪寨等九個藏族村寨坐落在這片高山湖泊群中而得名。
九寨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屬野生動物類型自然保護區。保護區1978年建立,1988年經國務院批准成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992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1994年經國務院批准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九寨溝國家自然保護區是岷山山系大熊貓A種群的核心地和走廊帶,具有典型的自然生態系統,為全國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核心之一。動植物資源豐富,具有極高的生態保護、科學研究和美學旅遊價值。區內生物多樣性豐富,物種珍稀性突出。九寨溝又是以高山湖泊群、瀑布、彩林、雪峰、藍冰和藏族風情並稱「九寨溝六絕」,被世人譽為「童話世界」,號稱「水景之王」。九寨溝還是以地質遺跡鈣化湖泊、灘流、瀑布景觀、岩溶水系統和森林生態系統為主要保護對象的國家地質公園,具有極高的科研價值。
Ⅶ 九寨溝的地理位置
九寨溝位於四川省西北部岷山山脈南段的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溝縣漳扎鎮境內,地處岷山南段弓桿嶺的東北側。距離成都市400多千米。
地理坐標東經(E)100˚30΄-104˚27΄,北緯(N)30˚35΄-34˚19΄。系長江水系嘉陵江上游白水江源頭的一條大支溝,流域面積651.34km。
(7)九寨江地質公園擴展閱讀:
價值意義:
九寨溝國家自然保護區是岷山山系大熊貓A種群的核心地和走廊帶,具有典型的自然生態系統,為全國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核心之一。動植物資源豐富,具有極高的生態保護、科學研究和美學旅遊價值。區內生物多樣性豐富,物種珍稀性突出。
九寨溝又是以高山湖泊群、瀑布、彩林、雪峰、藍冰和藏族風情並稱「九寨溝六絕」,被世人譽為「童話世界」,號稱「水景之王」。九寨溝還是以地質遺跡鈣化湖泊、灘流、瀑布景觀、岩溶水系統和森林生態系統為主要保護對象的國家地質公園,具有極高的科研價值。
Ⅷ 九寨溝景觀是怎樣形成的
九寨溝是喀斯特溶蝕作用發育形成的。
喀斯特(KARST),原為歐洲巴爾干半島的一個地名,那裡是石灰岩分布區,因石灰岩的溶蝕和侵蝕形成各種奇特的地形。後來,科學家們便使用「喀斯特」一詞來稱呼因石灰岩的化學溶解而引起的一系列地址作用和地貌現象。華南亞熱帶地區,人們在地表看到的主要是石灰岩被溶蝕、侵蝕的峰林、峰叢景觀,只在氣溫較低的地下溶洞中才能見到再沉積的鍾乳石等;而在九寨溝,地表常年氣溫遠低於華南亞熱帶區, 地表的溶蝕景觀不甚突出,除了上游地表有較多溶溝、石芽外,溶蝕主要在地下進行。相反,最引人注目的卻是地表大量堆積的鈣華,形成鈣華堤、鈣華池、鈣華灘、鈣華瀑等。在九寨溝的地表地理環境下,較強 的蒸發作用、地下水溢出後壓力的減小、地形陡變處水流流速的增大、特別是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對CO2的大量吸收,均有利於鈣華的堆積。這鍾「反向」的喀斯特景觀,成為大自然的一大傑作。
九寨溝具備了喀斯特溶蝕作用發育的一切有利條件:九寨溝流域的岩石幾乎全由石灰岩構成,厚達數千米;強烈的新構造活動在岩石中產生了大量裂隙和斷裂,增大了岩石的透水性;流域內具有較充沛的降水,高原邊緣的差異性抬升形成了巨大的地形反差,有利於岩溶水的循環運動,使喀斯特作用能持續進行;流域內植被發育,土壤中富含CO2及腐殖酸,岩石中還含有可產生酸類物資的有機質和含硫礦物,這給地下水提供了較豐富的CO2來源,使地下水具有了較強的侵蝕能力。
九寨溝喀斯特溶蝕的主要表現是發育有規模客觀的地下岩溶通道。例如:長海無地表出水口,日則溝、丹祖溝下段呈於谷,均證明有地下河存在。
通過水均衡觀測和同位素示蹤研究已證明,長海的水有相當一部分通過長海至原始森林、長海至鷹爪洞一帶的地下暗河補給到日則溝,使得日則溝成為九寨溝內水量充沛、海子最為集中的風景地段。
世界上,與九寨溝累似的喀斯特風景地只有克羅埃西亞的普里特維采(PLITVICE),而九寨溝的景觀規模和生態環境條件的復雜多樣性遠遠超過普里特維采。普里特維采位於海拔483m--637m的地中海周邊地區;而九寨溝位於海拔2000m---4700m的內陸高寒高山峽谷區,因此它的喀斯特作用和景觀特徵還具有獨特的科學價值。
Ⅸ 九寨溝有哪些景點
九寨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溝縣境內,是中國第一個以保護自然風景為主要目的的自然保護區,同時,也是中國著名風景名勝區和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距離成都市400多千米,是一條縱深50餘千米的山溝谷地,總面積64297公頃,大部分為森林所覆蓋。因溝內有樹正寨、荷葉寨、則查窪寨等九個藏族村寨坐落在這片高山湖泊群中而得名。
● 翠海
水,是九寨溝的精靈,而九寨溝的海子(湖泊)更具特色,湖水終年碧藍澄澈,明麗見底,而且隨著光照變化、季節推移,呈現不同的色調與水韻。秀美的,玲瓏剔透;雄渾的,碧波不傾;平靜的,招人青睞,每當風平浪靜,藍天,白雲,遠山,近樹,倒映湖中。水上水下,虛實難辯,夢里夢外,如幻如真。一湖之中鵝黃,黛綠,赤褐,絳紅,翠碧等色彩組成不規則的幾何圖形,相互浸染,斑駁陸離。視角移動,色彩亦變,一步一態,變幻無窮。整個溝內,奇湖錯落,目不暇接。百餘個湖泊,個個古樹環繞,奇花簇擁。湖泊都由激流的瀑布連接,各具特色,變幻無窮。
● 疊瀑
九寨溝是水的世界,也是瀑布王國。所有的瀑布全都從密林里狂奔出來。這里有寬度居全國之冠的諾日朗瀑布,它在高高的翠岩上急瀉傾掛,似巨幅品簾凌空飛落,雄渾壯麗。有的瀑布從山岩上騰越呼嘯,幾經跌宕,形成疊瀑,似一群銀龍竟躍,聲若滾雪,激濺起無數小水珠,化作迷茫的水霧。朝陽照射,常常出現奇麗的彩虹,使人賞心悅目,流連忘返。[5]
● 彩林
被譽為九寨溝六絕之三的彩林,覆蓋了景區一半以上的面積,2000餘種植物,爭奇斗艷,林中奇花異草,色彩絢麗,沐浴在朦朧迷離的霧靄中的孓遺植物,濃綠陰森,神秘莫測,林地上積滿厚厚的苔蘚,散落著鳥獸的翎毛。充滿著原始氣息的森林風貌,使人產生一種浩渺幽遠的世外天地之感。3萬頃莽莽蒼蒼的原始森林,隨著季節的變化,呈現出種種奇麗風貌。[5]
● 雪峰
九寨溝山峰挺拔。冬季皚皚雪峰,盡收眼底。艷陽下的冰斗,讓人頭暈目眩。尕爾納山上,極目遠眺,山巒逶迤,深谷幽壑。滿天星斗,一覽無余。雲海連天,絮浪翻騰,峰巒鋒鍔,時隱時現。
Ⅹ 九寨溝由什麼而得名
九寨溝位於四川省復阿壩藏族羌族自製治州九寨溝縣境內,是白水溝上游白河的支溝,因為有九個藏族村寨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