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森林公園導游詞
㈠ 有關普洱太陽河的導游詞
普洱太陽復河國家公園制位於普洱市主城區東南31公里處,公園總佔地面積216.23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高達91.8%,年均氣溫17.7℃,內有植物2104種,野生動物812種。公園地處北熱帶向南亞熱帶過渡地帶,氣候和植被的過渡屬性造成了區域地理成分的復雜性,豐富的植物資源構成了獨特、多樣、秀麗、清幽的森林景觀。
㈡ 普洱茶解說詞
網路一下,你要的資料都有~~~~~~~~~~~~~~~~~~
http://www..com/s?wd=%C6%D5%B6%FD%B2%E8%BD%E2%CB%B5%B4%CA
各位嘉賓,大家好,首先歡迎你們來到這里品茗賞藝
普洱茶是歷史以來形成的雲南特有的地方名茶。是以雲南原產地的大葉種曬青茶及其再加工而成兩個系列:直接再加工為成品的生普和經過人工速成發酵後再加工而成的熟普,型制上又分散茶和緊壓茶兩類;成品後都還持續進行著自然陳化過程,具有越陳越香的獨特品質。
下面我們用工夫泡法來泡一泡普洱茶:
1.撬茶:用茶刀從各種普洱緊壓茶(餅、磚、沱等)撬下適量(5-10克)普洱茶;
2.投茶:將撬下來的普洱茶放入蓋碗中;
3.洗茶:將沸水沖入蓋碗中泡茶,這稱為第一泡,一般情況下第一泡是不喝的,用來洗去茶中灰塵以及讓茶葉遇水溶開,以便後幾泡能有飽滿地道的茶味;
4:倒掉第一泡:第一泡應迅速從杯中倒掉,避免茶味被過度洗走;
5:洗杯:第一泡茶可以倒入茶杯中洗洗杯子又再倒掉,也稱暖杯,可以讓被子待會兒盛茶湯時味道更醇厚;
6:第二泡:再次沖入沸水泡茶,這一泡開始是用來喝的了;
7:出湯:根據自身對茶味濃淡的喜好,泡一定時間後將茶湯倒出以便品嘗(泡的時間越長,茶湯越濃,第二泡一般30秒鍾即可出湯)。茶湯是從蓋碗中倒進公道杯中,公道杯上面可加濾網以便濾除茶葉歲末;
8:分湯品茗:將公道杯中的茶湯分入各人的小茶杯中,就可一起分享地道的普洱茶了。
我的茶藝表演結束了,謝謝各位的光臨.
㈢ 普洱500字導游詞
普洱市別稱復思茅,是雲南地制級市。位於雲南省西南部,轄1區9縣,2012年全市人口258萬人,總面積45385平方公里。2007年1月21日,思茅市更名普洱市。
普洱市分別管轄思茅區、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墨江哈尼族自治縣、景東彝族自治縣、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鎮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縣、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縣、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瀾滄拉祜族自治縣、西盟佤族自治縣,市人民政府駐思茅區月光路。
普洱市有9個少數民族自治縣,居住著漢、哈尼、彝、拉祜、佤、傣等14個世居民族,少數民族人口佔61%。普洱當地的民族傳統節日有佤族木鼓節、拉祜族葫蘆節、彝族火把節、傣族潑水節等。
㈣ 求一普洱茶茶藝表演解說詞
如果說,鮮嫩清新的綠茶象十八的處子
那麼,香艷濃韻的烏龍,便如那激情四溢的美婦
綠茶的嫩尖,令你痛惜初戀的短暫
烏龍的翠衣,喚起你曾經滄海的如夢似幻
黝黑油亮,是普洱的臉龐,那是高原陽光的恩賜
粗壯朴實,是普洱的身軀,那是山野寒風的功德
沒有醉人的芬芳,也沒有銷魂的美艷
在歲月的塵埃里,走過的是她平凡的身影
當你靜下紛亂的思緒,輕輕洗去歲月的鉛華
透過淡淡的馨香,淡淡的陳韻
赫然發現,這平平淡淡,竟然會是
你一生的守候:
清:即清潔、清廉、清靜及清寂之清。『茶藝』的真諦,不僅求事物外表之清潔,更須求心境之清寂、寧靜、明廉、知恥在靜寂的境界中,飲水清見底之純潔茶湯,方能體味『飲茶』之奧妙。
敬:敬者萬物之本,無敵之道也。敬乃對人尊敬,對己謹慎,朱子說:『主一無適』,即言敬之態度應專誠一意,其顯現於形表者為誠懇之儀態,無輕藐虛偽之意,敬與和相輔,勿論賓主,一舉一動,均佁有『能敬能和』之心情,不流凡俗,一切煩思雜慮,由之盡滌,茶味所生,賓主之心歸於一體。
怡:據說文解字注『怡者和也、悅也、槳也。』可見『怡』字含意廣博。調和之意味,在於形式與方法,悅槳之意味,在於精神與情感,飲茶啜苦咽甘,啟發生活情趣,培養寬闊胸襟與遠大眼光。使人我之間的紛爭,消弭於形,怡悅的精神,在於不矯飾自負,處身於溫和之中,養成謙恭之行為。
真:真理之真,真知之真,至善即是真理與真知結合的總體。至善的境界,是存天性,去物慾,不為利害所誘,格物致知,精益求精,換言之,用科學方法,求得一切事物的至誠,飲茶的真諦,在於啟發智能與良知,使人人在日常生活中澹泊明志,儉德行事,臻於真、善、美的境界。
普洱熟茶紅色透明,生茶淡黃清澈,飲茶後,寧靜致遠,天人合一,自然的神妙無處不在,真是養心養志又養人!
㈤ 普洱茶表演 解說詞(包括茶具介紹)
普洱茶茶藝演說:
普洱茶茶藝表演解說詞
(適合男性沖泡時的解說詞 能表現出男性的沉穩和陽剛 )
如果說,鮮嫩清新的綠茶象十八的處子
那麼,香艷濃韻的烏龍,便如那激情四溢的美婦
綠茶的嫩尖,令你痛惜初戀的短暫
烏龍的翠衣,喚起你曾經滄海的如夢似幻
黝黑油亮,是普洱的臉龐,那是高原陽光的恩賜
粗壯朴實,是普洱的身軀,那是山野寒風的功德
沒有醉人的芬芳,也沒有銷魂的美艷
在歲月的塵埃里,走過的是她平凡的身影
當你靜下紛亂的思緒,輕輕洗去歲月的鉛華
透過淡淡的馨香,淡淡的陳韻
赫然發現,這平平淡淡,竟然會是
你一生的守候:
清:即清潔、清廉、清靜及清寂之清。『茶藝』的真諦,不僅求事物外表之清潔,更須求心境之清寂、寧靜、明廉、知恥在靜寂的境界中,飲水清見底之純潔茶湯,方能體味『飲茶』之奧妙。
敬:敬者萬物之本,無敵之道也。敬乃對人尊敬,對己謹慎,朱子說:『主一無適』,即言敬之態度應專誠一意,其顯現於形表者為誠懇之儀態,無輕藐虛偽之意,敬與和相輔,勿論賓主,一舉一動,均佁有『能敬能和』之心情,不流凡俗,一切煩思雜慮,由之盡滌,茶味所生,賓主之心歸於一體。
怡:據說文解字注『怡者和也、悅也、槳也。』可見『怡』字含意廣博。調和之意味,在於形式與方法,悅槳之意味,在於精神與情感,飲茶啜苦咽甘,啟發生活情趣,培養寬闊胸襟與遠大眼光。使人我之間的紛爭,消弭於形,怡悅的精神,在於不矯飾自負,處身於溫和之中,養成謙恭之行為。
真:真理之真,真知之真,至善即是真理與真知結合的總體。至善的境界,是存天性,去物慾,不為利害所誘,格物致知,精益求精,換言之,用科學方法,求得一切事物的至誠,飲茶的真諦,在於啟發智能與良知,使人人在日常生活中澹泊明志,儉德行事,臻於真、善、美的境界。
普洱熟茶紅色透明,生茶淡黃清澈,飲茶後,寧靜致遠,天人合一,自然的神妙無處不在,真是養心養志又養人!
㈥ 黃公望森林公園導游詞
富春江[1][2]下切中生代火山岩,形成長達24公里的著名七里瀧峽谷。兩岸岩石陡立,層巒疊嶂,山水相映,景色秀麗。1969年在七里瀧峽谷建成富春江大型水庫和發電站。富春江由北支新安江和南支蘭江在建德縣梅城匯合而成。新安江發源於安徽省休寧縣境內。蘭江由來自浙江省中部的金華江和來自浙贛、浙皖邊界山區的衢江匯合而成。富春江水系很早就是杭州、上海通向浙江內地、福建北部、安徽南部和江西東北部的重要水道。
富春江-新安江-千島湖為浙江省一黃金旅遊線路,新安江、富春江是錢塘江的上游。新安江發源於安徽黃山,經淳安縣,流至建德縣;江水再往東流,經桐廬,流入富陽市境,曰富春江;再往東,到了蕭山縣的聞家堰,稱錢塘江。富春江-新安江-千島湖風景區就位於上起淳安,下至富陽的一段區域內,是浙江省的一個重要風景區。 1982年,富春江作為富春江-新安江風景名勝區的重要組成部分,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名單。
這一段風景區兩岸山色青翠秀麗,江水清澈碧綠,而在山水之間還分布著許多名勝古跡。
富春江風景區東線以富春江七里瀧風光帶和富春江國家森林公園為主體,有「嚴陵問古」、「雙塔凌雲」、「子胥野渡」、「七里揚帆」、「葫蘆飛瀑」等景點,有「人行明鏡中,鳥度屏風里」之妙趣,是富春江回歸自然旅遊線;
南線以「地下藝術宮殿」--靈棲洞天、「江南懸空寺」--大慈岩為主,其中「東海龍宮」、「中國第一天然立佛」等景觀世之罕見,是科普考察和佛教文化觀瞻旅遊線;
西線以「華東明珠」--新安江水電站、千島湖、好運島等景點為旅遊點,其中千島湖集太湖之浩瀚、西湖之娟秀於一身,堪稱天下奇觀,是千島湖山水風光旅遊線;而新安江城又以「風涼、水清、霧奇」三絕聞名,是江南地區著名的城鎮避暑勝地。
錦綉新安江被譽為中國的「多瑙河」。新安江龍舟漂流、新安江九姓漁民水上婚禮、月亮島等旅遊項目、景點與新安江水電站、千島湖、好運島等景點組合成新安江城郊水上旅遊線路。
黃公望曾作名畫《富春山居圖》,表現了富春江一帶的美麗風景。
[編輯本段]有關文章
與朱元思書 作者:吳均
風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盪,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
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譯文:風塵煙靄全部散盡,天空與山峰顯露出同樣清澄的顏色。(我)讓船隨著江流飄浮盪漾,時而偏東,時而偏西。從富陽到桐廬,一百來里水路,奇峭的山峰奇異的流水,天下獨一無二。江水全都呈現出一片青蒼之色,千丈深也能見到水底。游動的魚和細細的卵石,都可以看得十分清楚。湍急的流水快於飛箭,洶涌的江浪勢如奔馬。兩岸夾峙的高山上,全都生長著耐寒常青的樹木。山依恃地勢爭著向上,互相比高比遠。爭著向高處筆直地指向天空,形成千百座峰巒。泉水沖擊著石塊,發出泠泠的聲響;好鳥相互和鳴,鳴聲嚶嚶,和諧動聽諧。蟬兒則無休止地鳴叫不停,猿猴則千百遍地啼叫不絕。看到那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極力追求高位的人就會平息熱衷名利的心;整天忙於籌劃治理世俗事務的人,看一看如此幽美的山谷就會流連忘返。橫斜的樹枝遮蔽天日,即使白天也像黃昏那樣陰暗;稀疏的枝條交相掩映,有時也會漏下一些光斑。
此文現已選入人教版初二下語文教科書
[編輯本段]有關詩句:
夜宿浙江 孫逖
扁舟夜入江潭泊,露白風高氣蕭索。
富春渚上潮未還,天姥岑邊月初落。
煙水茫茫多苦辛,更聞江上越人吟。
洛陽城闕何時見,西北浮雲朝暝深。
和進士張曙聞雁見寄 崔塗
斷行哀響遞相催,爭趁高秋作恨媒。
雲外關山聞獨去,渡頭風雨見初來。
也知榆塞寒須別,莫戀蘋汀暖不回。
試向富春江畔過,故園猶合有池台。
送李判官赴東江 王維
聞道皇華使,方隨皂蓋臣。
封章通左語,冠冕化文身。
樹色分揚子,潮聲滿富春。
遙知辨璧吏,恩到泣珠人。
思平泉樹石雜詠一十首·二猿 李德裕
釣瀨水漣漪,富春山合沓。
松上夜猿鳴,谷中清響合。
沖網忽見羈,故山從此辭。
無由碧潭飲,爭接綠蘿枝。
重憶山居六首·釣石 李德裕
嚴光隱富春,山色溪又碧。
所釣不在魚,揮綸以自適。
余懷慕君子,且欲坐潭石。
富春江持此返伊川,悠然慰衰疾。
送王少府歸杭州 韓翃
歸舟一路轉青蘋,更欲隨潮向富春。
吳郡陸機稱地主,錢塘蘇小是鄉親。
葛花滿把能消酒,梔子同心好贈人。
早晚重過魚浦宿,遙憐佳句篋中新。
富春 吳融
天下有水亦有山,富春山水非人寰。
長川不是春來綠,千峰倒影落其間。
水送山迎入富春,一川如畫晚晴新。
雲低遠渡帆來重,潮落寒沙鳥下頻。
未必柳間無謝客,也應花里有秦人。
嚴光萬古清風在,不敢停橈更問津。
送陸判官歸杭州 皎然
芳草潛州路,乘軺憶再旋。
余花故林下,殘月舊池邊。
峰色雲端寺,潮聲海上天。
明朝富春渚,應見謝公船。
送文會上人還富陽 皎然
悠悠渺渺屬寒波,故寺思歸意若何。
長憶孤洲二三月,春山偏愛富春多。
送孫願 郎士元
悠然富春客,憶與暮潮歸。
擢第人多羨,如君獨步稀。
亂流江渡淺,遠色海山微。
若訪新安路,嚴陵有釣磯。
送奚賈歸吳 郎士元
東南富春渚,曾是謝公游。
今日奚生去,新安江正秋。
水清迎過客,霜葉落行舟。
遙想赤亭下,聞猿應夜愁。
早發杭州泛富春江寄陸三十一公佐 權德輿
候曉起徒馭,春江多好風。白波連青雲,盪漾晨光中。
四望浩無際,沉憂將此同。未離奔走途,但恐成悲翁。
俯見觸餌鱗,仰目凌霄鴻。纓塵日已厚,心累何時空。
區區此人世,所向皆樊籠。唯應杯中物,醒醉為窮通。
故人懸圃姿,瓊樹紛青蔥。終當此山去,共結蘭桂叢。
秋日富春江行 羅隱
遠岸平如剪,澄江靜似鋪。
紫鱗仙客馭,金顆李衡奴。
冷疊群山闊,清涵萬象殊。
嚴陵亦高見,歸卧是良圖。
泛富春江 陸游
雙櫓搖江疊鼓催,伯符故國喜重來。
秋山斷處望漁浦,曉日升時離釣台。
官路已悲捐歲月,客衣仍悔犯風埃。
還家正及雞豚社,剩伴鄰翁笑口開。
讀史 陸游
人間著腳盡危機,睡覺方知夢境非。
莫怪富春江上客,一生不厭釣漁磯。
功名 陸游
少年妄意慕功名,老眼看來一發輕。
金甲雖如朝邑尉,羊裘終愧富春生。
連娟落月依山盡,寂寞寒潮蘸岸平。
要識放翁新得意,蓼花多處釣舟橫。
遣懷 陸游
秋風策策冷吹衣,謝病經年晝掩扉。
絕世本來希獨立,刺天不復計群飛。
細思萬古名何用,太息九原誰與歸?
葬近要離非素意,富春灘畔有苔磯。
七律·和柳亞子先生 毛澤東
飲茶粵海未能忘,索句渝州葉正黃。
三十一年還舊國,落花時節讀華章。
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
莫道昆明池水淺,觀魚勝過富春江。
[編輯本段]富春江自助游攻略
第一天:
火車上海23:43出發,到蘭溪6:20,出站後在火車站廣場對面乘1路到客運中心下車。富春江邊的姑娘清秀水靈,窈窕的身材,不管是公共汽車售票員也好,還是其他什麼人,讓人有驚艷的感覺,不過你能遇到多少要看你的福份了,到此方知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在站內乘到諸葛的中巴RMB3。5元/人。在諸葛往山上走2里許到八卦村,此地是諸葛後人聚居之地,值得一游。而我因為原來計劃中並沒有此地,只好忍痛割愛了。
游畢下山在中巴下車處的對面乘農夫車RMB2。0元/人到大慈岩。大慈岩位於建德市白沙鎮西南25公里的檀村鄉。主要有江南懸空寺、大慈寺地藏殿、玉華湖等勝景。」從大慈岩山腳,沿千級石階直達大慈寺。大慈寺鑲嵌在高586米的大慈岩主峰一拳峰中部岩腹之內。並列有3間大殿、4間廂房、7間禪房。寺依山崖壁龕而建,半嵌岩腹,半懸凌空,有長廊相接,石欄相續,因勢布局,與峰崖融為一體。
大慈岩門票RMB23元/人,上山有索道,也可登山而上,上下二個小時就夠了。山勢平淡無奇,但是頗幽靜。下山後在公路邊攔過路車,可到建德RMB5元/人,既可從建德到新安江作一日游,也可直接坐到楊村橋RMB10/人,再換乘中巴RMB2/人到梅城住下。
第二天:
從梅城開始到富春江大壩稱為七里瀧是新安江的精華所在。江水平闊、奇峰對峙,絕多險灘。古有「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一說,即詠此。RMB2元雇輛三輪車上城樓可遠眺雙塔凌雲,走過去也不遠。在輪渡口花幾毛錢過江到南塔,不用乘快艇。在南塔可眺望北塔。
我只是匆匆隔江眺望了一下南塔,便沿著北岸的江堤往下遊走,路上向當地人打聽能否走富春江,但每個人都說現在路都荒了,沒法走。我不死心,後來問到一個老者,他非常熱心地向我介紹了路線。說可沿江邊可走到三都碼頭,最多還可往下走4-5公里,往下就不能走了。看來我也只能這樣了。
天灰濛蒙的,空氣中的水氣很大,遠方的山彷彿籠罩著一層面紗,感覺有點悶熱。沿江都是新修的江堤,已全然沒有了想像中的意境,剛開始堤壩內還有幾家小工廠,甚至還有一家酒廠,我不得不時時繞過這些單位,又花了不少時間。江堤邊白色垃圾比比皆是,由於江水的富營養化,水草隨波盪漾。富春江的水資源保護是刻不容緩了。這么心情有點沉重地走到了三都碼頭。
在休息時與擺渡的大叔閑聊,又問起路來,船老大說路是有的,可先擺渡過江,沿著江邊小路到江南林場,再下就可到葫蘆瀑布了。聽後大喜,看來出門要多問啊。
過江已是下午四點多了,當天已趕不到江南林場了。於是在一地勢開闊處找一塊平地支起帳篷,對面是寬闊的江面,再遠處,江面在兩岸青山的夾峙中,江面驟然收縮,確有點三峽的味道。不料晚上居然淅淅瀝瀝地下起了小雨,起初也不以為意,可到了半夜雨越下越大,外邊大雨,帳內也下起了小雨,沒法子只好起來罩上外帳,這也算是得個教訓吧。
雨一夜未停,第二天早上待雨稍小一點,掀開帳門一看,頓時被眼前的景色驚呆了。不知何時縷縷白雲如潔白的哈達輕輕地繚繞在山腰上,擁著她,抱著她,宛若親密愛人。一會兒卻又調皮地漫上山頂,山頂便雲深不知處了。雨點輕輕地敲打著江面,富春江在兩岸迤逶的群山擁抱中靜靜地流淌,江面上漁夫披著蓑衣,駕著小舟,在煙雨迷離的江上捕蟹,整個情景宛若一幅流動的國畫。此刻我方才領悟到中國水墨畫的魅力所在。也只有中國的水墨丹青才能真正地表達這樣的美景,因為她深深地紮根於中華民族的土壤中。
在小雨中趕緊收拾帳篷,不知不覺中雨倒停了,面前的青山不再似剛才那麼朦朧,雲彩愈發地潔白,雨後的空氣也份外的清新。於是順著鄉間的小道,趕往白塔碼頭,碼頭實際上只是岸邊的一塊約定俗成的地方,路很不好找,如去的話一定要向村民多打聽。
二點船准時來了,二層的機動船。站在船頭,讓小雨打在我的身上,船頭犁開道道青波,兩岸山巒鬱郁蔥蔥,不時可見青瓦白牆的人家掩映在茂密的樹林中。不知不覺中船一個拐彎,駛入了一個山灣,原來是葫蘆瀑布到了。
葫蘆瀑布位於七里瀧中段,深藏於「窗外雲峰似畫屏,密林修竹色青青」的盆柏灣中,農舍林居,緣山面江,一灣江水,如琉璃碧玉,平滑如鏡,充滿著天然古樸的情趣。沿溪南行,一路兩山夾峙,一水流碧,清澈見底,游魚可數,往內走20分鍾就到了葫蘆瀑。
葫蘆瀑高約百米,寬約2米。在陡峭光滑的石壁上,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創造出了上下相連、上小下大的兩個大洞,極像一個巨大的葫蘆。瀑布從陡壁瀉下,先瀉入葫蘆口,再從底部噴薄而出,然後飄然而下,飛珠散玉,沖擊在一級級外凸的山石上,迸散出一顆顆水花。潭下又有大小不等的小瀑20餘處,如再沿小溪而進,還可觀看桃花瀑和高梅瀑,也是佳境。
此時是下午四點,在溝口的小店稍作休整,便向山裡出發,這一帶的人好,要熱水泡麵,用人家的開水都是不要錢的,山裡的日子悠閑自在,小店除了每日上午遊船的生意外,其它時間幾乎沒事可作,於是養了一家貓,貓在路中打盹,見了人只當沒看見,倒是來往的人要讓著她,老來能在這樣的地方頤養天天年應是福份了,無怪乎金庸要在杭州置地退休了。
山谷中空無一人,瀑布很近,只要一刻鍾就到了,可是我跑錯了路,轉到了山後,待回來到瀑布已是六點半了。瀑布分成幾縷,參差錯落地從百米多高的懸崖上掛下,像一位羞羞答答的少女。
趁著天光還亮,安營紮寨。半夜忽然發覺濤聲如雷,在帳篷邊洶涌而過,在瀑布邊扎營有個缺點,水聲太大會睡不著,帳外又是風雨大作,漫漫長夜如何渡過,於是高唱自己所能想到的所有歌曲,直到凌晨才稍稍睡著一會兒,背包出遊也不盡是浪漫的事喲。
第三天:
第三天早上天光漸亮,掀帳一看,不由得驚叫起來,昨夜的少女已變了模樣,瀑布好象一群羈驁不訓的野馬從山頂一躍而下,聲勢如雷,在潭中激起漫天水霧,隨風飄散,昨夜的濤聲即源於此了。
七點收拾帳篷,回到小村莊,稍事休息,便沿著江邊的小路向林場方向進發。從江南林場到葫蘆瀑布現在還有人走,如果你喜歡大自然,體力好的話,還是走吧。
山路上濕漉漉的,一條山道順著半山腰蜿蜒向前,野草和樹枝不時拂過我的身上,讓人感到與大自然的親近。今天天雖然還在下雨,雲霧仍繚繞在山頂,但景緻已不如昨天了,可見美景是可遇不可求的。
小路不時被下雨形成的小溪打斷,水清澈見底,踩在清涼的水中,愜意異常。在一個地勢開闊處,站在岩石上望著腳下江中上游駛來的遊船,自有一股豪情在心中。待船兒都已遠去,一個人靜靜地聽著大自然的聲息,此等的好處自然是那些遊客所無法享受的。
走了大約三刻鍾,我便往回趕,回到村口,碼頭上已停滿了遊船,我向導游打聽能否搭船下去,結果他知道我的經歷後,連船票也不收,就叫我上船。應該說他們是真正了解我們這些背包族的,也正是這些好心人給我們的旅程增加了許多動力,也非常感謝他們。
11點一刻船出發了,不一會便到了嚴子陵釣台。釣台門票RMB25/人,她位於桐廬市西15公里富春江之北岸的宮春山上。相傳是東漢高士嚴光 (字子陵)隱居垂釣之地,故亦稱嚴陵山。釣台分為東西兩處,均為高約70米半山上的磐石,相距80餘米,在登山石徑岔道上有「雙清亭」,民國年間所建,亭聯為:「登釣台南望,神怡心曠;想先生之風,山高水長」。東台為嚴垂釣處,有巨石如筍,傳為嚴以此支撐垂竿,石亭為乾隆年建,甚古樸。側有平台如礬,在此遠眺,青山擁春江,儼如畫卷。
遊船隻停一個多小時,匆匆游完就往回趕,最後隨船到富春江大壩下船。下船後往前走到七里瀧車站花RMB3元/人到桐廬。到桐廬後乘1路車到底換乘到藻溪的班車,RMB2元/人在桐君山公園門口下車,門票RMB10元/人。桐君山沒什麼特別可看的,可站在山頂眺望富春江,視野開闊。
綜上所述,你可乘中巴到三都碼頭,花一元過江到三都,走三刻鍾到白塔碼頭,下午二點有小班輪到葫蘆瀑布,就像三峽中的小船隻需RMB 2.5元/人,價廉物美。也可中途在江南林場下船,沿著江邊的小路2個多小時順江而下可抵葫蘆瀑布,路不太好走,要小心,第三天:早上游覽瀑布,然後搭中午的遊船約10:30離開,一路上可游七里瀧等。下午4點到5點左右公園門口有許多過路車到杭州,到此便可結束此次旅行。
富春江旅遊介紹
「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富春江七里瀧,其旖旎的風光如一首清新的詩,一幅淡雅的畫;又象一條歷史的長河,富春江包孕著中華民族燦爛的文化,故富春江七里瀧以「山青、水清、史悠、境幽」為主要特色,享有 「小三峽」之譽。
富春江七里瀧全長23公里,分為「一關三峽」即「烏石關、烏龍峽、子胥峽、葫蘆峽」,沿 途有梅城古鎮、雙塔凌雲、子胥野度、葫蘆飛瀑、七里揚帆、嚴子陵釣台等名勝古跡,是富春江國家森林公園的主體。
船行其境,有「人行明鏡中、鳥度屏風里」的詩情畫意,自有一番怡然之情……「兩岸畫山相對出,一脈秀水迤邐來」。富春江小三峽就是以其「奇山異水、天下獨絕」的魅力吸引著古今中外的遊人。歷代文人墨客如謝靈運、李白、杜牧、孟浩然、范仲淹、陸游等1000多名詩人不僅游歷了富春江小三峽,而且還留下了2000多首傳世之作。所以,富春江小三峽又被稱之為「浙西唐詩之路旅遊線」。
七里瀧上游有一道溪流從北岸匯入,這就是著名的胥溪,相傳春秋時楚國伍子胥避楚平王謀害,逃奔吳國,後經此渡口吳國都城姑蘇。渡口石壁危立,上有摩崖石刻「子胥渡」三個大字。 此處江面開闊,悄悄寂寂,古道縈回,故名「胥江野渡」。
「葫蘆飛瀑」在七里瀧南岸坌柏灣內。沿坌柏溪行500米,迎面山崖鞍部有一飛瀑,瀑高百米,從陡壁直瀉而下。壁間有一形似葫蘆的石窟,瀑布先瀉入葫蘆口中,再從底部沖出,飛珠拋玉,直注深潭,騰起層層白霧雨花,璀璨濯目。
「奇山異水、天下獨特」。富春江七里瀧,秀麗的山水風貌與璀璨的古跡文化相映,宛如一幅絢麗的畫卷。
㈦ 普洱茶茶藝解說詞
各位嘉賓,大家好,首先歡迎你們來到這里品茗賞藝
普洱茶是歷史以來形成的雲南特有的地方名茶。是以雲南原產地的大葉種曬青茶及其再加工而成兩個系列:直接再加工為成品的生普和經過人工速成發酵後再加工而成的熟普,型制上又分散茶和緊壓茶兩類;成品後都還持續進行著自然陳化過程,具有越陳越香的獨特品質。
下面我們用工夫泡法來泡一泡普洱茶:
1.撬茶:用茶刀從各種普洱緊壓茶(餅、磚、沱等)撬下適量(5-10克)普洱茶;
2.投茶:將撬下來的普洱茶放入蓋碗中;
3.洗茶:將沸水沖入蓋碗中泡茶,這稱為第一泡,一般情況下第一泡是不喝的,用來洗去茶中灰塵以及讓茶葉遇水溶開,以便後幾泡能有飽滿地道的茶味;
4:倒掉第一泡:第一泡應迅速從杯中倒掉,避免茶味被過度洗走;
5:洗杯:第一泡茶可以倒入茶杯中洗洗杯子又再倒掉,也稱暖杯,可以讓被子待會兒盛茶湯時味道更醇厚;
6:第二泡:再次沖入沸水泡茶,這一泡開始是用來喝的了;
7:出湯:根據自身對茶味濃淡的喜好,泡一定時間後將茶湯倒出以便品嘗(泡的時間越長,茶湯越濃,第二泡一般30秒鍾即可出湯)。茶湯是從蓋碗中倒進公道杯中,公道杯上面可加濾網以便濾除茶葉歲末;
8:分湯品茗:將公道杯中的茶湯分入各人的小茶杯中,就可一起分享地道的普洱茶了。
我的茶藝表演結束了,謝謝各位的光臨.
㈧ 怎麼寫蓮花山國家級森林公園的導游詞
各位朋友,大家好:
歡迎大家來蓮花山旅遊區觀光旅遊,我是景區導游員***,今天能與大家共游蓮花山,感到非常高興,我將竭誠為大家服務,希望今天的蓮花山之行,能給您留下一段美好的回憶。
走進蓮花山,我們不但受到了傳統文化的熏陶,學到了修身養心的知識,聆聽人與自然的交響,更是在一座文化的寶山、智慧的海洋中暢游。
現在我們來到了蓮花山最具特色的景點——蓮花山碑林,我們的祖先摩崖詠懷,勒石銘記,為中華大地憑添了無數人文勝景。這座吞古納今的碑林,為千秋萬代鐫刻了一部立體的文化巨著。
蓮花山碑林始建於1994年,於2002年秋竣工,佔地面積三萬平方米,以整座山為基址,依山就勢興建而成。山是一座碑,碑是一座山,碑林前有三座高高矗立的門碑,山下的圓形碑廊周長360米,8條旋轉上行的碑廊匯通到山頂的碑閣,形成了全國罕見的一組球面建築群。這些錯落有致的仿古式建築,綜合了南北建築風格,造型獨特,氣勢恢宏。
蓮花山碑林容碑一萬塊,收刻了儒、釋、道、醫、武、諸子百家的經典著作以及各民族文化精華,將歷代藝術珍品、民間收藏品、歷代書法、繪畫代表作、當代名家墨跡、出土文物描圖、著名科學家肖像、科學發明圖解等,包容兼收,分類概括。
蓮花山碑林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碑林,那麼它都有哪些特點呢?
首先,碑林的總體設計以整座白猿山為主體,這樣的構造既富有動態感,又能體現出碑林的雄偉氣勢。
其次,碑林的內容匯集了古今中外文化精粹,既繼承儒釋道醫武的精華,又融匯了時代的特色;既弘揚了民族傳統文化,又體現了時代創新精神,對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有積極作用。
第三,碑林巧妙地將端莊、高超的書法藝術和精湛的繪畫技巧緊密地結合起來,把碑刻藝術發揮得淋漓盡致,滿足了不同文化層次的需求。
第四,碑林所徵集組刻的大型系列作品,不僅歷史跨度大,而且內涵極其豐富。比如《論語畫解》刻石53塊,《法界源流圖》95塊,《淳化閣法帖》98塊,《中華名匾》100塊,《浮圖大觀》105塊,《周易畫傳》448塊,《五百羅漢圖》500塊。
碑林的刻碑採用的是陽刻、陰刻相結合的手法,比如臉部和外露的皮膚全部用陽刻,這種刻法能達到反差效果,使圖像變得更生動、逼真。碑刻的不同刀法,還可以表現出不同的色調。碑林所刻的人物及書畫,線條流暢,虛實分明,毫發纖真,受到書畫家一致的高度評價。
碑林的石材選用河南「皇坑」出產的石灰岩青石,這種青石石質細膩,顏色均勻,歷經千年仍能保持完好。其中最難開采和制型的是大碑,蓮花山碑林得到的重9噸以上的大碑都是幾經周折從深山中開采,再千里迢迢運回來,其中,中心閣碑整體高9.1米,重達50噸,碑林外的主門碑中,主碑「蓮花山碑林」高9.8米,重達73噸,兩座副碑高7.8米,重各達40噸。
我們現在看的是一號長廊——儒家文化,主要有《四書》、《茶經》、《論語畫解》等作品。其中《論語畫解》是由台灣當代著名畫家江逸子在孔子誕辰二千五百周年時精心繪制,從孔子《論語》中選取51則語錄和《大學》、《中庸》的各一則語錄,配以工筆人物畫,繪制而成《論語畫解》,闡發儒學大義,筆法細膩,形象生動,圖文並茂。孔子第七十七代嫡傳孫女孔德懋女士稱贊此舉乃弘揚祖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大好事,並欣然題詞「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二號碑廊——釋家文化,主要有《金剛經》、《心經》、《無量壽經》等佛家上乘經文。
三號碑廊——道家文化,主要有《道德經》、《玉皇心印妙經》等。其中《老子出關圖》是我國著名畫家黃迪杞經過三次反復修改的作品;還有《八仙過海圖》。
四號碑廊——醫學文化,主要有歷代名醫畫像、《神農本草經》、針炙圖、中葯圖譜等。其中歷代名醫圖共有160幅,是我國最全、最多的一套名醫圖。中葯圖譜收刻了常見中葯圖共200餘塊碑。
五號碑廊——武學文化,主要有《孫子兵法》、《孫臏兵法》、《諸葛兵法》、《三十六計》等古時候有名的兵法,以及我國從商朝時期至清朝時期每個朝代的兵器、士兵服飾,還有我國古代優秀的傳統武術,如少林內廊秘法、李氏太極拳等。
六號碑廊——民族文化,主要有我國五十六個民族文化的介紹、曹雪芹的《曹氏風箏圖譜》、日本的《源氏物語畫卷》等。其中,《曹氏風箏圖譜》為清代著名文學家曹雪芹所繪,詳述風箏起放、扎糊、分類、彩繪的訣竅,圖譜圖樣精美,技藝精湛,堪稱藝術珍寶。抗日戰爭期間,這一國寶流落日本,幾經劫難,終得以重見天日。日本的《源氏物語》是日本最早的小說,被譽為日本的《紅樓夢》,是日本的文學瑰寶,日本畫家又將這本書講述的故事描繪成畫,形成了《源氏物語畫卷》。
七號碑廊——吳楚文化,主要有雲夢睡虎地出土的秦漢漆器圖案、秦簡、《離騷》、隨州曾乙侯編鍾、古銅鏡系列等。鄂州是古銅鏡之鄉,碑林收刻的124面古銅鏡均是國家一級文物,藝術價值極高。隨州曾乙侯編鍾是我國成組出土編鍾數量最多、重量最大,鑄造最為精美的一組,充分展現先秦楚文化的輝煌,也是世界音樂史上的一大奇跡。
八號碑廊——科學技術文化,主要有世界著名的科學家、中國古代科學發展史、四大發明、乾隆御題棉花圖、西昌衛星發射紀念章等。其中,《御題棉花圖》由乾隆年間直隸總督方承觀畫成,他將當時棉花的整個生產過程用圖文並茂的形式表現出來,並由清朝乾隆皇帝親筆為每幅畫題詩、作序,堪稱藝術與古代科技結合的上乘之作。
外圍的篆刻碑廊——主要有《清明上河圖》、中華勝境圖、七十二候印譜、黃庭堅《松風閣》詩卷、毛主席的《水調歌頭·游泳》、蓮花山風景、無錫惠山泥人等。其中《七十二候印譜》為明代著名篆刻家何雪漁所治、清代篆刻家童叔平摹刻,按二十四節氣,每節氣五日為一候,以每候內自然界的典型事物的變化為文,由於原刻石早已無存,這個印譜更為珍貴。《松風閣》長卷是宋代四大書法家之一的黃庭堅行楷書中的力作,結字內緊外松,筆法渾圓,出筆長而蒼勁有力,一波三折,氣勢開張,昂藏有態。《清明上河圖》是宋代著名畫家張擇端的代表作,其畫卷現藏於故宮博物院,描繪的是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開封)清明時節汴河及其兩岸的風光,以全景式的構圖、嚴謹精細的筆法,展現了十二世紀我國都市各階層人物的生活狀況和社會風貌。《水調歌頭·游泳》是毛澤東1956年暢游長江時所寫,詞的宏大意境和氣吞山河的雄偉氣勢與書法的流暢奔放相得益彰,體現了一代偉人的樂觀、豪邁和睿智,是難得的藝術珍品。
中心閣是蓮花山碑林的中心建築,也是八條碑廊的匯聚處。中心閣的外側有12根通天柱,上面雕塑著十二生肖,中間八根通天柱,是金猴攀援;裡面四根通天柱,盤繞著四條金龍;上頂外圈凸塑先天八卦,地面用大理石嵌鑲後天八卦。閣內彩繪面積約為1987平方米,將中國傳統的彩繪手法和西洋寫實的油畫工藝結合為一體,畫面真實自然,境界開闊。穹頂正中的九條巨龍,神態各異,翻騰游動,穿雲破海,九龍四周的穹壁上東邊的太陽和西邊的月亮相對,日月並明。四周深藍天空布滿星辰,整個內頂為一個浩瀚的宇宙。穹壁的外圈是四幅東春南夏西秋北冬四時的景象;第二圈是以油畫展示八卦內涵:風代表巽卦,雷代表艮卦,電代表震卦,火代表離卦,水代表坎卦,澤代表兌卦,天代表乾卦,地代表坤卦;第一圈與第二圈之間的穹壁和第二圈外與中心閣外圈的穹壁上,以燈飾形成河圖、洛書布局及星座。
中心閣內最為有名的就是這組《法界源流圖》碑刻了。此圖源於宋代《大理國梵像卷》,歷經宋、元、明、清500餘年,至清乾隆年間入貢皇宮。乾隆皇帝視為珍寶,命宮庭畫師丁觀鵬在「四大活佛」之一的章嘉國師的指導下臨摹而成。原本現藏於吉林省博物館。此畫卷刻石95塊,場面宏大,描繪精細,色彩絢麗,形象繁多,其人物神態生動,形神特質千變萬化,代表了清代工筆人物畫和佛像畫所取得的最高成就,是佛教繪畫藝術的網路全書,也是我國藝術史上的奇珍。考試大編輯整理
蓮花山碑林的建設,得到了社會各界的熱情支持,無數書畫家、篆刻家、文史專家、收藏家紛紛獻策獻寶,貢獻了自己畢生的心血結晶和家藏的書畫精品。中央電視台、湖北電視台、人民日報(海外版)等都相繼報道,在海內外形成了較大影響。徜徉碑林,縱橫慧海,感受傳統文化的濃郁氛圍,得到心靈的調和與思想的充實。
來蓮花山旅遊,既可以飽賞自然風光之美,還可以學習養生之道、處世之理,感悟人生,陶冶性情,在旅遊中感受健康與幸福,豈不悠哉樂哉!
㈨ 南山森林公園導游詞作文350
南山森林來公園位於惠城區中心區自南面,東西長9660米,南北寬12720米,規劃范圍北起龍豐上排,南至伯公窩(三棟鎮),西起大嶺頭、惠深公路,東以惠淡公路為界,總面積約為8.8萬畝。公園范圍涉及河南岸街道辦事處、龍豐街道辦事處、惠環街道辦事處、陳江街道辦事處、橋西街道辦事處(惠州橋西)、三棟鎮等轄區。
㈩ 一馬樹森林公園導游詞作文
龍背山森林公園歡迎大家的光臨。我是公園的導游**,大家可以叫我小*。今天能為各位遊客講解,也是一種緣份,我會盡我所知為大家講解,也希望各位能喜歡我的導游講解。
首先迎接我們的是「飛流直下三千尺」的壯觀景象,這一規模宏大的人造瀑布,由四組高5米,長178米的瀑布群組成,人稱「華東第一大瀑布」。
下面,我們要坐電瓶車先瀏覽一下公園的生態環境。公園佔地550公頃,近萬平方米的草坪以及桂花園,杜鵑園,薔薇園坐落在青山綠水之間,使園內白天鳥語花香,綠樹成蔭,野鴨自由戲水,和平鴿悠閑散步;晚上蛙聲纏綿,蛙叫,蟲鳴的交響曲使人進入甜蜜的夢鄉。
在我們的右側是硯池,筆墨紙硯的硯,我們聰明勤勞的宜興人,千百年來,飽蘸硯池水畫出了一幅幅錦綉江南魚米之鄉的美麗畫圖。
公園是一座融觀賞、餐飲、健身、休閑、娛樂和教育為一體的綜合性公園。那麼,為什麼叫龍背山森林公園呢?龍背山,有兩種說法。一說龍背山原名紅盪山,是銅官山向東連綿起伏的筱嶺山、龍潭山、滄浦山、梅嶺山等蜿蜒至東氿之濱十多個小山丘的總稱。它猶如一條長長的青龍卧伏在陽羨古城南郊,故稱「龍背山」。另有一說:相傳在晉朝,宜興出了一條蛟龍,經常發蛟水禍害百姓,其時,南山出了一隻白額猛虎,也常傷人;加上一名惡少周處危害鄉鄰,宜興人稱之為三害。單說這條蛟龍有一年發了一次特大的蛟(我們宜興人稱山洪暴發為發蛟。)大水一直淹到銅官山腳下,洪水退後,留下兩個大水塘,各有三畝地左右大,久旱不涸,終年不竭,據傳是蛟龍的兩只前爪抓出來的。後來,蛟龍,猛虎被周處斬殺了,但這一帶蜿蜒起伏的山岡形似蛟龍伏著的背脊,故稱「龍背山」。那兩個水塘則叫做「上龍潭」和「下龍潭」。
前面我們要經過的是桂花園,園中種植了金桂,銀桂,丹桂,四季桂等名種。
杜鵑園在迎接我們了,園內種植了中鵑,西鵑,台鵑(也叫毛鵑),日本鵑等幾十個品種。
不知不覺間,我們的車要到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