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公園大全 » 盱眙地質公園

盱眙地質公園

發布時間: 2020-12-10 23:49:45

『壹』 以我來當導游介紹明光

明光市,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文明,著名的如明代尿布灘遺址、南朝梁武帝時的浮山堰遺址、宋朝招信城遺址及嘉佑院、古戲台、元代古建築橫山興慈寶塔、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誕生地趙府及太祖時太原長公主墓、曹國長公主墓。明光市境內有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古火山口-女山;有淮河三峽之一的浮山峽;有素以"千島湖"之稱的躍龍湖和旅遊度假勝地棲鳳湖;女山湖、七里湖相連,蜿延百里,並與淮河、洪澤湖相通。
1、女山地質公園
女山地質公園景區:女山又叫女兒山,原名玉環山。座落於女山湖鎮境內。據光緒版《盱眙縣志稿》(明光1932年設治,此前,這里屬於盱眙管轄)載:「玉環山,治西八十里,一曰女山。《寰宇記》,山在招信縣西二十五里,狀如玉環,形勢迴旋。」此乃玉環山得名由來。至於玉環山何時為何更名女山,無從稽考,只能從神話中尋找答案了。
女山地質公園距明光北20公里,是世界保存最完好的古火山口。「女山地質公園」於2004年被安微省國土資源廳批准為首批省級地質公園,2009年11月被滁州旅遊局批准為AA級旅遊景區。女山火山口海拔高101.5米,女山位於郯廬斷裂帶上,150萬年前由於地殼運動,岩漿噴發形成環形山體。火山口長1500米,深30米,火山結構齊全、特徵典型、噴發物種類豐富、構造組合完整,是我國僅存且完好的死火山口,是科學研究、科普教育與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基地。
2、招信古寺
招信寺等八大古建築形成的建築群體,擁有很多傳說,是省重點保護文物單位。嘉祐院,原名大寺,據傳為南朝梁武帝蕭衍敕建。光緒《盱眙縣志稿》載,嘉祐院在舊縣鎮,宋嘉祐年建。相傳北宋仁宗年間,招信一帶戰爭頻仍,死傷慘重,亡魂不散。嘉祐元年(公元1056年)據守淮南大臣上疏朝廷,請旨超度為國捐軀將士亡靈。仁宗皇帝趙禎好佛,當即准旨,御駕親臨,攜帶唐代畫聖吳道子真跡古畫《水陸》(水中、陸地神佛絹畫)108軸和全套宋本藏經抵招信縣城,駐蹕於大寺,將《水陸》懸掛於大寺周圍,做七七四十九天水陸道場,慰藉陣亡將士亡靈。後因盛夏酷熱,仁宗就在寺內避暑,與方丈談經論佛,投機合緣,樂而忘返。入秋之後,大臣苦諫,方才啟鑾回京。臨別特將《水陸》古畫和全套藏經賜予大寺,並在寺院門額上御書「嘉祐禪院」四個大字,大寺因此改稱嘉祐院。
3、躍龍湖
躍龍湖景區:在明光市東28公里處,有一座素有千島湖之稱的躍龍湖,始建於上世紀50年代末,湖面面積8.15平方公里,總庫容7448萬立方米,正常蓄水量為4900萬立方米,是一座以農業灌溉為主,兼有防洪、水產養殖、旅遊的中型水庫。庫區地形屬低山區,建於澗溪河、白沙河上游的三條支流匯合處,屬淮河流域七里湖水系。周邊長約60公里的中型水庫。因她是淮河水域與長江水域的分界點,故取名為分水嶺水庫,現名躍龍湖。躍龍湖周邊長約60公里,老嘉山、中嘉山、白雲山、杏山、烏石山、黃寨牧場環繞其周圍。
4、棲鳳湖
棲鳳湖景區: 位於安徽省明光市以南約12公里,位於104國道邊,寧洛高速穿庫而過,交通十分便利。水庫控制上游來水面積57.3平方公里,庫容7000萬立方米,水面近10000畝。
因傳說中「鳳凰成群棲息」而得名。「鳳凰成群棲息」,是因為這里山清水秀,氣候宜人,景色天然。湖中,盛產野魚,適宜垂釣;水質清澈,取之能飲,可謂天然浴場;湖內眾島相連,山水渾然一體。極目遠望,浩淼無際,湖水九曲,曲水通幽,幽靜神秘;湖中穿行,時而水面洞開,水光接天,或野鴨陣陣,或白鷺齊飛,讓人流連忘返。央視熱播的26集電視連續劇《江塘集中營》就是看中了這里的自然風光而最終在這里攝制而成。「鳳凰成群棲息」是因為鳳凰不棲無寶之地。「鳳凰成群棲息」,更因為這里有著無限美好的發展未來。湖區水面萬余畝,環湖可開發林地萬余畝。美麗的自然景色、優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發展環境,一定會讓美麗的棲鳳湖成為全國知名的旅遊休閑勝地。
5、七里湖
南起津里,北至舊縣(現女山湖鄉),湖區長13公里,寬2~5公里,面積58平方公里,其中東南汊稱水廠湖,長4公里,寬2公里,南納陡澗(亦稱鍾落澗、石壩河,或津里河)、澗溪雨水,入湖總來水面積850平方公里,主要屬丘陵區;西北有女山湖水利樞紐溝通女山湖,池河來水,進入女山湖、七里湖,已是河湖一體,一並於洪山頭注入淮河。黃泛以前,七里湖承受丘崗雨水,積數日即退;黃泛以後,淮、黃倒灌,湖底淤高約3米,湖口泄水道淤高約4米,一般積水數月、半年不退。現在受洪澤湖水位影響,終年為湖。常年水位13米。面積46公里。具蓄洪、灌溉、航運、水產等綜合效益。七里湖
淮河南岸,跨安徽省嘉山縣和江蘇省盱眙縣,湖面主屬嘉山縣。主要入湖河流有陡澗和澗溪河,南又承女山湖來水,北經貓兒湖入淮河,為一過水性湖泊。原與女山湖連成一體,後由舊縣集節制閘相隔。當水位在13.5米時,湖面有6萬畝。從50年代起已先後圍墾有1萬畝農田。為皖東至蘇北重要航線。沿湖丘陵崗地盛產綠豆,以粒大均勻而著稱。
6、抗日民主政府紀念館
嘉山縣抗日民主政府紀念館位於明光市自來橋鎮老街,從山芋城堡驅車五分鍾即可到達該景點。嘉山縣抗日民主政府於一九四零年三月在自來橋鎮建立,原上海市市委書記、上海市市長、海協會會長汪道涵先生擔任首任縣長。嘉山縣抗日民主政府紀念館定位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黨風廉政基地,紅色旅遊基地。是我市僅存的一處較為完整的歷史文化舊址,是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嘉山縣抗日民主政府紀念館總面積3840平方米,其中保留民國時期建築面積為370平方米,該建築為四合院形式,主體建築已損毀。現僅存南北廂房共28間,分別為汪道涵辦公室、汪道涵卧室、會議室、民政科辦公室、文教科辦公室、財政科辦公室、糧食科辦公室、軍法處辦公室。新建紀念館為三層仿古建築,約1100平方米,主體建築一層為嘉山縣抗日民主政府史料展,二層為嘉山縣首任縣長汪道涵生平事跡展。另有2000多平方米的休閑廣場,供參觀休閑之用。
7、大橫山
大橫山國家級自然生態林在明南街道辦事處與三縣(市)七鄉鎮接壤,呈西北東南走向,距明光市區13公里,距明南街道4公里。相傳遠古時期,天上曾有12個太陽,天神楊二郎擔山追太陽,一鞭將一座原本完整的山,分為大橫山,山腰為小橫山(本市石壩境內),山尖即為岱山(定遠縣境內),大橫山由此而得名。
大橫山方圓15平方公里,海拔234米。山勢平緩,山上風景優美怡人,許多景點孕含著「古、靜、幻」的特色,斟稱「四古」、「八景」。「四古」指「古城」、「古寺」、「古塔」和「古井」。「八景」指老鷹嘴、仙人洞、情人坡、五指溝、練兵場、龍泉、窪地和看西湖。大橫山的西南部為紅色的火山岩,經千百年來風雨侵蝕,形成獨特的紅色「雅丹」地貌,形狀各異,十分壯觀。
四古
8、古城:位於山頂平緩處,據傳五代周志世忠柴榮曾在此建過一座古城,所以又稱柴王城,據《盱眙縣志》記載「柴王城,累石為牆,周圍二里有四門」。古城的輪廓至今仍清晰可辨。
古寺:位於山腰平緩處,建築年代不詳,毀於抗日戰爭時期,至今輪廓仍在,石人、石馬、石龕隨處可見,聽山下老人講此處曾有廟會,逢會時,方圓幾十里的人都來趕會。
古塔:位於山腰,有大、小兩座子母塔,大塔名興慈,現只剩二層,殘高11.2米,為一座仿木構建築手法之樓閣磚塔。《滁州志補遺》中有記載,有證可考為元至正10年(公元1350年)所建,安徽省迄今發現的唯一一處元代佛塔,1986年由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距興慈寶塔西南150米處,有一小塔,俗稱小寶塔,又稱子塔,磚石結構,殘高16.9米。
古井:之一,歪井,位於山腳下姬圩境內,相傳天神楊二郎擔山追太陽飲馬時,為馬蹄踩踏所至,至今仍在。之二:橫山井,位於山腳下小宇庄內,井旁有證可考為元至正年間所挖,至今井水仍清澈可飲用。之三:無意井,相傳古時山下有窮苦兄妹倆,以砍柴為生,曾在山上砍柴時,從蛇口中救下一隻青蛙,隔年兄妹倆再上山砍柴時,口渴難耐,哥哥暈了過去,妹妹情急之中忽聽蛙鳴,順眼望去,見一口井,井水又清又深,妹妹就用井水救了哥哥,妹妹一不留神那口井又不見了,再想找時怎麼也找不著,所以人們認為是那隻青蛙為報救命之恩所變,故稱為「無意井」,據山下人介紹很多人在山上都曾見到過,卻怎麼也說不清它的位置。
八景
9、老鷹嘴:位於大橫山西北,東南兩端,兩端各在山腳下極目遠眺,山的兩端酷似老鷹嘴。
仙人洞:位於大橫山的西南部,相傳洞中曾有神仙居住,神仙見山下農夫整日勞作辛苦,便牽洞中神牛、金耙夜晚為農夫耕田,後一貪財農夫在一道人的點撥下,追牛偷耙,神仙一氣之下關閉洞門從此不再出山。
情人坡:位於大橫山東坡,據傳山腳下有一俊秀青年,在財主家打工,與財主女兒兩情相閱,經常在此約會,而得名,山下相愛的男女至今仍有在此約會的習慣。
五指溝:位於山北,因形似五指抓過而得名。
練兵場:位於山頂古城牆內,元未朱元章攻打南京城時,在此練過兵,置身其中仍可覺千軍萬馬之勢。
龍泉:泉水常年不竭,據傳朱元章在此練兵時,常在此飲水,故曰龍泉。
窪地:知名的有猴頭窪、白土窪、小鬼窪、紅土窪。
看西湖:位於山北250米處的橫山塘,從山上遠遠望去,宛如碧玉鑲嵌於大地之中,又如畫中供人觀賞的兩湖,故曰「看西湖」。
10、尿布灘遺址
位於安徽省明光市明東鄉趙府村北4公里處,東風湖的南岸。面積約500平方米,文化層厚達2米左右,文化內涵豐富。
相傳朱元璋於明光市趙府孕龍基出生之後,朱家於孕龍基北二里左右,珠墩處搭建窩棚暫居。其母陳氏因此常在灘上晾曬尿布,故此得名「尿布灘」,並一直沿襲至今。據記載,朱元璋出生後,其母每天到灘上的荊棘曬尿布,一次她不小心手被荊棘的刺針尖戳破,於是陳氏自言自語的說,刺尖要是朝下長就好了。當第二天,朱母再去晾曬尿布時,發現所有的刺針全部低頭向下。因尿布灘遺址外觀呈高台地,尤其適宜於人類的耕作和居住。其北側臨水面地層中,多見明清時期瓷器殘片。今尿布灘遺址上已為農田,可證其地自商以降,由明至今,實為人類活動頻繁之地。
其實因朱元璋而得名的尿布灘,本來就是一處商周時期的遺址。因為是一處高出水平地面的台地,明光地區的先人,早在朱元璋之母晾曬尿布之前,就早已生活勞動在這一片土地之上。遺址上大量分布著古陶器殘片、石器、紅燒土、火燒獸骨等文化遺存。其中,幾乎隨處可見的便是一種陶質的錐形物。而這種錐形物的正規名稱,則應該是「陶鬲」的殘足。陶鬲,是古代陶制炊器。新石器時代晚期出現。商周時期繼續流行。其形狀多為侈口、圓腹、三個袋狀足,有的頸部有雙耳。使用時,在三個袋狀足下直接燃火煮食,也是後來國之重器「鼎」的前身。商朝約公元前1600-1046年,尿布灘近3000多年的遺址充滿了神秘。(全國第二次文物普查,認定尿布灘為殷商遺址。)
11、桑家祠堂
桑家祠堂位於市明光市蘇巷鎮老大郢村民組,該祠堂原為桑姓祠堂,建於清代,為三進祠堂,現存二進,五間有軒,後進五間,門外是老大郢的老街。四周是居民居住房屋。該建築一直由桑姓後人使用,該建築的掾梁保存尚好。
太和橋
太和橋位於明光市蘇巷鎮戴巷村閻橋村民組南,約1.5公里處,橋面寬4米,長3.5米,上有」太和橋「和」道光二十年四月建字樣。相傳是一名何姓官員榮歸故里而建,呈南北走向,四周均為麥田,橋下水流自東向西,流向女山湖水系。

『貳』 明光的風景名勝

4875555565

『叄』 盱眙龍蝦節是什麼時候阿 !!!

一般在6,7月份。
去年是6月12日開始,歷時17天

『肆』 盱眙地質公園位置

位置:北緯N33°01′41.53″ 東經E118°29′54.15″
靠近:江蘇省淮安市盱眙縣121省道
參考:江蘇省淮安市盱眙縣盱城鎮林柴場西南方向

『伍』 盱眙遊客旅遊1500-2500元有哪裡好線路

這里指的是遊玩的所有費用嗎 包含餐費嗎 有幾個人 樓主應該說明啊
我是盱版眙本地人 如果開車來權的話 盱眙本地的景點 鐵山寺 第一山 明祖陵 都可以玩 全是免費的景點 近幾年盱眙這邊招商 景點全免費 盱眙縣城 有好多的博物館 也是免費 地質博物館(地質公園) 龍蝦博物館(都梁公園萬人廣場)可以帶孩子放風箏
吃的方面 目前盱眙龍蝦還是比較貴的 看幾個人啦 本地有名的 有好多 其實我們本地人還是喜歡在一些小飯店 水平都差不多 蝦子關鍵新鮮 大飯店好多是死的蝦 你們外地人根本吃不出來

『陸』 盱眙象山公園的水為什麼是藍色的

因為那裡原來是礦場,水裡含有大量的礦物質銅。所以水裡不長植物,回也沒有魚或者其他答動物。

盱眙象山國家礦山公園即「象山國家礦山(地質)公園」,位於盱眙縣城區北部,淮河大橋右側,項目區佔地面積2平方公里。源自象山建材礦山,是清朝後期就進行露天開采建築石料的百年老礦。

拓展資料:

主要景區:

以淮河風光和礦山復綠生態為依託,以保護和展示采礦、地質遺跡為主體,按照「一心一館五區(入口集散管理中心、礦山地質博物館、采礦地質遺跡展示區 、河岸親水花園區、石塘水上娛樂區 、崖壁拓展運動區和礦山生態恢復區)」的建設布局,將公園建成集「礦業文化、科普體驗、觀光游覽、極限運動、休閑度假」於一體的華東地區知名的國家級礦山(地質)公園。

對外開放:

2008年6月16日上午, 盱眙象山國家礦山地質公園開園。縣委常委、宣傳部長石平洋,縣人大副主任雍梅,副縣長張曉紅,縣政協副主席丁厚誼等縣有關領導出席活動。縣人大副主任、工商聯會長雍梅在開園活動上致辭,縣委常委、宣傳部長石平洋主持活動。副縣長張曉紅和縣政協副主席丁厚誼共同為「盱眙象山國家礦山地質公園」揭幕。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