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公園大全 » 荊門濕地公園生物多樣性

荊門濕地公園生物多樣性

發布時間: 2020-12-11 16:59:10

Ⅰ 荊門市的潘集湖濕地公園好玩嗎聽說去可以釣魚燒烤是嗎

是沙洋潘集湖國家濕地公園,當然可以啊,以前去過

Ⅱ 考察濕地公園生物多樣性從哪些方面考察

動植物的種類,數量,種群的穩定性等。
濕地生態環境好壞。

Ⅲ 濕地公園應具有 什麼 功能呢 或是設施

簡單的說,濕地是一類介於陸地和水域之間過渡的生態系統。濕地公園(WetlandPark)的概念類似於小型保護區,但又不同於自然保護區和一般意義公園的概念。根據國內外目前濕地保護和管理的趨勢,兼有物種及其棲息地保護、生態旅遊和生態環境教育功能的濕地景觀區域都可以稱之為「濕地公園」。
如香港的米埔國際重要濕地(面積380公頃),澳洲的MoretonBayMarinePark和維多利亞公園、日本的銃路濕地國際公園(保護區),都是利用典型的濕地生物多樣性的景觀和該地在流域或河口區的重要地位,以及作為亞太遷徙水鳥通道的獨特性,在保護區內的緩沖區或實驗區內規劃了不同意義上的濕地公園,以謀求保護和可持續利用不同景觀資源的平衡點。
濕地國際公園應該保持該區域的獨特的自然生態系統並趨近於自然景觀狀態,維持系統內部不同動植物種的生態平衡和種群協調發展,並在盡量不破壞濕地自然棲息地的基礎上建設不同類型的輔助設施,將生態保護、生態旅遊和生態環境教育的功能有機結合起來,實現自然資源的合理開發和生態環境的改善,最終體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境界。
濕地公園的最大特點在於主題性、自然性和生態性
長江中下游是我國河湖濕地分布最集中、最具代表性的地區。該區域的濕地主要由長江及其眾多支流、湖泊組成。鄱陽湖、洞庭湖、洪湖、太湖、巢湖和洪澤湖等是本區著名湖泊。
遊船,餐飲(茶室 自助燒烤區 茶點 )、禮品店、急救中心等。

Ⅳ 蓮花湖國家濕地公園的生命與自然的和諧畫卷

這是蓮花湖濕地公園新的面貌,國家林業局自2007年4月批准蓮花湖濕地公園為國家濕地公園試點單位以來,鐵嶺市投巨資進行建設,顯著改善了蓮花湖濕地的生態功能,恢復了濕地的生物多樣性,提高了對鐵嶺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能力,對保護遼河水系的水生態安全和我國東北老工業基地的生態恢復戰略都具有重要的推進意義。 蓮花湖濕地公園是「生命的搖籃」、「鳥類的天堂」。其生態資源豐富,現有蘆葦、香蒲、菖蒲等植物237種,有黑水雞、須浮鷗、野鴨等鳥類123種,占遼寧省鳥類的43.2%,、東北地區鳥類的36.2%、全國鳥類的12.4%,其中,有國家一級保護鳥類1種,東方白鸛,國家二級保護鳥類9種,有大天鵝、鴛鴦、鳶、紅腳隼等。
蓮花湖濕地公園還是我國重要鳥類遷徙通道上的「驛站」,因地處我國境內東北亞-澳大利亞鳥類遷徙路線上,每年大約有68種涉禽約800萬只鳥類遷徙,也是丹頂鶴等一些國家重點保護鳥類的潛在停歇地。因此蓮花湖濕地公園環境的有效改善,將會大大豐富濕地的生物多樣性和珍稀水禽,保護人類共有的寶貴資源。
蓮花湖風光 蓮花湖之勝,獨得於水。水是蓮花湖的靈魂,濕地內70%的面積被水面覆蓋,整個濕地景觀以蘆葦、香蒲、荷花、水禽等豐富的生物景觀為依託,以東北濃郁的人文景觀和民俗風情為特色。
蓮花湖之景,在於觀鳥。鳥是濕地的精靈,是衡量濕地自然生態平衡和環境好壞的標尺。鐵嶺八景中有一景叫做「鴛湖泛月」,指的就是蓮花湖濕地公園內的五角湖,每年春天,這里是水鳥的天堂,數十種鳥
類在這里棲息繁衍,數十畝蒲葦延綿於盪漾的碧波之中,水鳥翔集、錦鱗游泳。
自古以來,蓮花湖就是遼北一處重要的泛洪平原濕地,具有特殊的生態景觀價值。蓮花湖濕地恢復工程的建設,進一步豐富了旅遊資源類型,擴大「知性之旅」的空間。鐵嶺市正努力將其打造成為東北地區最具影響力的濕地生態旅遊勝地及生態環境教育和自然保護教育基地。

Ⅳ 濕地公園怎麼樣可以說說嗎

濕地公園是國家濕地保護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濕地公園具有濕地保護與利用、科普教育、濕地研究、生態觀光、休閑娛樂等多種功能,是國家濕地保護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濕地自然保護區、保護小區、濕地野生動植物保護棲息地以及濕地多用途管理區等共同構成了濕地保護管理體系。

發展建設濕地公園是落實國家濕地分級分類保護管理策略的一項具體措施,也是當前形勢下維護和擴大濕地保護面積直接而行之有效的途徑之一。

發展建設濕地公園,既有利於調動社會力量參與濕地保護與可持續利用,又有利於充分發揮濕地多種功能效益。

同時滿足公眾需求和社會經濟發展的要求,通過社會的參與和科學的經營管理,達到保護濕地生態系統、維持濕地多種效益持續發揮的目標。對改善區域生態狀況,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5)荊門濕地公園生物多樣性擴展閱讀:

城市濕地公園規劃的總目標在於減少城市發展對濕地環境的干擾和破壞、提高濕地及其周圍環境的自然生產力,通過恢復濕地原有的自然能力,使其具備自我更新的能力。

並使周圍用地的土壤狀況得到改善,為植被的恢復創造條件,從而使城市濕地更加富有生命力。同時,還應在城市的各種用地需求之間建立一種平衡,並尋求建立更好的新型共存方式。

實現城市濕地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在此基礎上營造新的城市公園類型,滿足市民日益增長的接近自然的需求。

Ⅵ 收集保護濕地公園的宣傳標語,可以關於濕地中的動物、植物、環境等保護標語。急急急

走近保護區、體驗自然之旅,品味和諧之關
2. 崇尚生態文明的良好風尚、共同營造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綠色環境。 3. 健康的濕地、健康的人類。
4. 我用我心熱愛自然,我用我行保護濕地。 5. 與濕地握手、和生態擁抱。
6. 綠色友好、健康濕地、生態家園。 7. 保護綠色濕地、構築生態文明。
8. 保護濕地功在當代、生態平衡惠千秋。 9.
濕地孕育和諧文化,林城崇尚科學發展。
10. 保護濕地就是保護我們自己賴以生存的家園。 11. 保護濕地環境、造福子孫後代。
12. 美好的濕地環境來自我們每個人珍惜和維護。
13. 保護濕地、受益你我,請您給濕地多一些關愛。 14. 保護濕地、關注生命、呵護健康。
15. 熱愛濕地、保護濕地、欣賞濕地、共享濕地。 16. 保護一片濕地、撐起一片藍天。 17. 實施《黑龍江省濕地保護條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18. 親近濕地、感知友好。
19. 保護濕地是一種使命,更是一種文明。 20. 與濕地同行,為友好喝彩。
21. 維護生命之水、維護健康濕地。 22. 傳播環保理念、共創人水和諧。
23. 保護生物多樣性,降解人類的廢棄物是濕地千百年來不懈怠的付出。 24. 保護濕地、維護生態安全。 25. 保護濕地、保護地球之腎。
26. 保護濕地、保護生物是全社會義不容辭的責任。 27. 濕是生命之源。
28. 從高山之顛到大海之濱、濕地無處不在為我們服務。 29. 改善濕地、保護家園。
30. 保護濕地、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 31. 保護濕地、熱愛人類自己的家園。 32. 保護濕地是每一個公民應盡的義務。 33. 為了地球上的生命——拯救我們的海洋。
34. 為實現我國濕地保護工作的跨世紀目標而努力奮斗。

Ⅶ 建成的濕地公園里所有的生物屬於什麼

濕地公園內植物植被、鳥類、昆蟲、獸類、爬行類、兩棲類、魚類

1、植被類型的多樣性
該區內有水生植被、沙生植被、防護林和果木林植被四種類型,水生植被又有挺水、浮水、漂浮、沉水四個植物群落11 個類型;沙生植被有鑽天楊、達烏里胡枝子群落、刺槐純林群落、沙蓬、蟲實群落、白茅群落、沙引草群落等7 個類型;多樣的植被類型為濕地動物的生存繁衍提供場所,並起到凈化污水、提供原料、防風固沙、美化環境的作用。
2、生物多樣性
(1)該區內有維管植物80 科,282 屬,598 種,按植物區系地理成分劃分:世界廣布成分53 屬,占河南濕地世界廣布植物的96%;熱帶至亞熱帶分布成分12 屬,占河南濕地熱帶至亞熱帶分布植物的92%;熱帶至溫帶成分92 屬,占河南濕地熱帶至溫帶分布植物的99%,亞熱帶至溫帶成分11 屬;溫帶分布成分106 屬,占河南濕地溫帶分布植物的98%,區系組成成分多種多樣。按植物區系劃分,有598 種,佔全省植物總數的15%,其中蕨類植物8 科10 屬14 種,占河南蕨類總科數的27.6%、總屬數的11.4%、總種數的6.8%;被子植物70 科270 屬582 種及變種,裸子植物也有分布。
(2)按鳥類區系劃分,該區位於古北界南部的華北區,包括黃淮平原和黃土高原兩個亞區,有山地、丘陵、平原、大面積的人工湖、不穩定的黃河主幹道及淺灘水域、黃河灘塗等,形成獨特的自然地理環境,為眾多鳥類提供了良好的棲息環境和充足的食物來源。區內有鳥類16 目42 科175 種,分布既有古北種(106 種)、廣布種(52 種)、又有部分東洋種(17 種),呈現也以古北種為主,古北種和東洋種互相重疊、互相交錯的特徵。保護區內因原始植被早被破壞殆盡,加之近年來人口急劇增加、人類活動頻繁,僅有獸類22 種,爬行類10 種,但仍分布於古北種、東洋種和廣布種之中,顯示出典型的過渡帶特徵。另外,該區有昆蟲12 目108 科437種,有魚類8 目14 科63 種,其中有著名的黃河鯉魚。鳥類、獸類、兩棲類、爬行類、昆蟲類和魚類的廣泛分布,表明了動物物種的多樣性。
3、生物物種的稀有性
該區動植物資源不僅豐富,它特殊的地理位置、復雜的地形、良好的水利條件、多樣的生態環境,不僅為南北植物的交匯分布提供了物質條件,也為珍稀、瀕危動植物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避難場所。區內有國家重點保護植物野大豆,有河南省重點保護植物野雞尾、牛毛氈、龍師草、浮蓮等14
種。這些植物為研究植物區系地理、分布與歷史變遷,以及影響變遷的生態環境因素,植物對環境的適應與協調進第,種的分化與新種的形成等植物學各分支學科提供了重要線索。

Ⅷ 什麼是濕地生物多樣性項目

中國大約有600萬公頃山地濕地,其中大部分是泥炭地。泥炭地為瀕危野生動植物提供了重要棲息地,如黑頸鶴、珍稀魚類、兩棲類和植物,並且是重要的水庫,維持著小溪、河流和相鄰草地的水位,同時泥炭地儲藏吸收大量的碳,提供重要的國家和國際生態服務。然而,泥炭地卻受到不可持續的農業生產(排水、過度放牧)、開采、基礎設施建設以及氣候變化的影響。中國的山地泥炭地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和西北地區,「中歐生物多樣性若爾蓋—阿爾泰」項目正是致力於這些地區的山地泥炭地的綜合管理,實施區域為青藏高原的若爾蓋沼澤和西北地區的阿爾泰山。該項目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是由於排水、過度放牧、采礦以及基礎設施建設引起的濕地生態系統退化。

「中歐生物多樣性若爾蓋—阿爾泰」項目開展的活動有:在不同部門支持下制定若爾蓋沼澤保護和可持續利用計劃;作為碳庫和水資源管理的泥炭地管理指南的制定和完善;推廣減少影響的放牧管理和泥炭地恢復技術;在示範點檢驗山地濕地可持續利用方案;製作山地濕地管理和恢復手冊,並應用於不同部門機構(畜牧、水資源、環保、旅遊)。

2007年8月,「若爾蓋高原和阿爾泰山濕地綜合管理支持生物多樣性保護和可持續發展」項目啟動會召開,標志著「若爾蓋高原和阿爾泰山濕地綜合管理支持生物多樣性保護和可持續發展」項目全面啟動。會議認識到中國山地濕地對生物多樣性保護、提供生態系統服務以及維持當地社區生計的重要性,特別強調若爾蓋高原濕地對黃河水供給和作為碳庫調節當地乃至區域氣候的功能。

2008年5月,由濕地國際—中國辦事處和甘肅野生動植物管理局聯合主辦的若爾蓋泥炭地保護與可持續利用戰略研討會在甘肅蘭州召開。會議通過討論《若爾蓋泥炭地保護合作框架大綱》,認識到若爾蓋泥炭地整體保護需要建立跨省合作機制及加強溝通交流、分享經驗與成果的必要性,並初步達成意向。同年7月,由濕地國際—中國辦事處和新疆阿爾泰山國有林業管理局共同舉辦的「山地濕地綜合管理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研討會」在新疆阿爾泰市召開。國際泥炭學會秘書長HansJoosten先生對阿爾泰山泥炭地給予極高的評價,認為阿爾泰山泥炭地極具代表性,是世界上數量不多、彌足珍貴的「活」的泥炭地,他同時也注意到部分濕地的過度放牧和退化現象,建議採取緊急措施保護和恢復阿爾泰山濕地。

根據中歐生物多樣性項目示範項目「若爾蓋高原和阿爾泰山濕地綜合管理支持生物多樣性保護和可持續發展」在2008年的安排,四川項目區紅原、若爾蓋項目點在2008年第二、三季度進行了泥炭地恢復工作,並完成了恢復工作。期間,若爾蓋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在保護區內的嫩哇鄉開展了小型水壩建設進行濕地恢復。紅原林業局濕地辦在紅原縣龍壤溝開展濕地恢復工作。按設計要求,採取覆土填溝措施,分級填堵的方法。

2008年9月,由濕地國際——中國辦事處和四川省野生動物資源調查保護管理站聯合主辦的中歐生物多樣性示範項目(簡稱ECBP)——若爾蓋濕地綜合管理跨省合作研討會於四川成都召開。會議上,四川省若爾蓋縣、紅原縣,甘肅省瑪曲縣、碌曲縣政府和若爾蓋地區相關保護區等合作夥伴共11家部門和組織聯合簽署了《合作備忘錄》,並成立了若爾蓋高原濕地保護委員會,大家承諾共同合作,保護若爾蓋高原濕地。

在中國—歐盟生物多樣性示範項目「若爾蓋高原和阿爾泰山濕地綜合管理支持生物多樣性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支持下,針對「若爾蓋高原和阿爾泰山濕地綜合管理支持生物多樣性保護和可持續發展」項目點各相關利益方的需求,濕地國際—中國辦事處組織專家編寫了一部10萬余字的《濕地知識培訓教材》,發放到各基層有關方面,以達到宣傳普及濕地知識,提高環保意識的目的。另一本全面介紹新疆濕地的圖書《為了人類的生存與發展——新疆濕地》由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

2008年,來自德國的泥炭地專家馬丁先生實地考察了若爾蓋高原碌曲縣、瑪曲縣、紅原縣和若爾蓋縣實施的泥炭地恢復項目,對泥炭地恢復情況進行了評估,經過進一步分析、資料收集和整理,完成了《若爾蓋泥炭地恢復評估報告》。該報告全面描述了若爾蓋高原泥炭地恢復項目、實施措施、存在的問題以及現狀,介紹了近期恢復活動取得的經驗和教訓,並為進一步改善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議。

2008年10月,濕地國際—中國辦事處組織中歐生物多樣性示範項目山地濕地綜合管理項目國內外合作夥伴參加在韓國慶南召開的第10屆濕地公約締約方大會(簡稱COP10)。在大會召開之際,濕地國際特申請組織「中國山地濕地綜合管理」邊會,其目的是與世界各國分享中國山地濕地管理與恢復經驗,並讓國際上了解中國正在執行的中歐生物多樣性示範項目的野外示範項目。

在中歐生物多樣性示範項目的支持下,為了提高若爾蓋地區濕地保護管理水平,為製作山地濕地管理和恢復手冊提供基礎資料,國家高原濕地研究中心的高原濕地專家收集整理了中國高原濕地保護管理信息,並完成了《中國高原濕地概況及其保護管理》報告。報告分別就高原濕地的類型及形成、我國高原濕地面積與分布、高原濕地的功能與價值、我國高原地區國際重要濕地、高原濕地生物多樣性保護面臨的問題或威脅、高原濕地管理的經驗和教訓及保護對策建議等進行了論述。並指出高原濕地生物多樣性保護面臨的問題或威脅主要有:濕地法律地位不明確,多頭管理,職責不明,缺乏管理協調機制;側重於物種的保護,忽略了生境的保護;片面強調水域,缺乏整體保護。

2009年4月,為學習、借鑒歐洲發達國家先進的濕地保護管理經驗,加強若爾蓋高原和阿爾泰山濕地綜合管理,促進若爾蓋高原和阿爾泰地區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在中歐盟生物多樣性示範項目支持下,濕地國際—中國辦事處組織四川、甘肅、新疆三個項目省濕地主管部門領導及濕地保護區管理人員一行9人赴荷蘭、比利時、英國等歐洲國家進行了為期12天的考察。考察小組先後考察了荷蘭黑湖國家濕地公園、德國與比利時交界的Bargerveen濕地、英國山區國家公園、北奔寧山傑出自然風景區(簡稱AONB)。考察組還參觀了位於倫敦市中心的英國濕地中心(簡稱WWT),也拜訪了濕地國際總部。通過考察,對上述三國濕地、泥炭地保護現狀有了初步了解,同時也學到了一些國際上比較先進的保護管理理念和保護技術,對於正在實施的中歐生物多樣性示範項目中的山地濕地綜合管理項目和濕地、泥炭地保護都將起到積極的推動和促進作用。

2009年是中歐生物多樣性保護項目關鍵的一年,為更有效、按計劃完成項目各項活動,2009年5月,濕地國際—中國辦事處對四川紅原、若爾蓋,甘肅瑪曲和碌曲四個項目點2008年的工作執行情況進行了全面檢查,就2009年各項目點工作安排與當地合作夥伴進行了充分溝通,並落實當年工作計劃。

總的來說,中歐生物多樣性示範項目「若爾蓋高原和阿爾泰山濕地綜合管理支持生物多樣性保護和可持續發展」自2007年啟動以來,在四川項目區紅原、若爾蓋,甘肅項目區碌曲、瑪曲開展了泥炭地恢復。至2008年填堵溝13千米,築壩48處,恢復面積達233萬平方米。恢復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恢復點地下水位抬高、水生植被逐漸恢復、蛙類等水生生物數量增加、侵蝕溝逐漸淤積、侵蝕基準面升高、水流減緩,原來退化的泥炭地重新被水淹沒後,泥炭地特性得以恢復。

歐盟安慶濕地項目具體名稱為「通過市級政府的行政管理能力和社會責任保護濕地生物多樣性」,這是根據安慶市的濕地資源現況而展開的項目。安慶市濕地生物多樣性資源豐富,但面臨巨大的壓力,安慶市政府有責任也有意願將生物多樣性保護納入其相關部門的工作范疇,但缺乏相關的知識與能力,同時,也欠缺相關的生物多樣性保護與依賴生物資源的生計之間實現可持續平衡發展的知識和技能。主要表現在:政府、相關部門及其工作人員缺乏生物多樣性的專業知識,管理經驗、方法和具有針對性的系統規劃和措施,公眾生物多樣性保護意識淡薄,經濟發展與生物多樣性保護之間矛盾突出。該項目正是針對該核心問題施予對策,推動實現將生物多樣性保護納入相關部門主要工作目標,從而使自然保護與社會經濟發展相互促進。此項目屬於中歐生物多樣性示範項目,由歐盟提供贊助,安慶市政府和國家林業局規劃院以及濕地國際共同實施,項目執行期為2007~2010年,目標是確保安慶市境內的濕地生物多樣性資源得到保護與可持續利用。

2007年9月,「中國—歐盟生物多樣性安慶示範」項目啟動大會在安慶市召開。會上,宣布成立了安慶市濕地生物多樣性管委會,為下一步實現濕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加強濕地生物多樣性的管理打下基礎。

2008年,中歐安慶示範項目辦公室和安慶市電視台的記者去安慶沿江濕地的楓沙湖拍攝濕地保護宣傳片。此次拍攝專題片是安慶示範項目的一項重要活動,為項目也為安慶沿江濕地保護區積累了寶貴的資料。

Ⅸ 荊門漳河國家濕地公園的具備的條件

濕地是指天然或人工、長久或暫時性沼澤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帶,有靜止或流動淡水、半鹹水、鹹水水體者,包括低潮時水深不超過6米的海域。濕地與森林、海洋並稱為地球三大生態系統。濕地不僅為人類的生產、生活提供多種資源,而且具有巨大的環境功能和效益,在抵禦洪水、蓄洪防旱、調節氣候、美化環境等方面有其他系統不可替代的作用,被譽為「地球之腎」。
漳河水庫庫面寬廣,庫水清澈,游魚成群,水庫周圍青山環抱,庫中島嶼眾多,樹影婆娑,寧靜清秀。
漳河可開發的地質地貌資源有山、石、洞穴。如蛤蟆石、蟾蜍守寶等惟妙惟肖。水庫有68種魚類生物資源。上游小漳河附近島嶼及半島、三星島和林場半島都是鷺鳥的絕佳棲息地。可有計劃地組織觀鳥、標本製作活動等。庫周和庫中36個島嶼及164個半島,多數森林茂密,是野雞、斑鳩等野生動物的棲息地,僅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就有長尾雉、鸛、白鶴等。濕地植物有青翠淡雅的荷葉、常綠觀葉的菖蒲、叢植於水邊的蘆葦、聳立在水中的池杉和柳樹等。
庫區人文生態也很豐富,有多種少數民族居住,流傳著許多地方性風土人情、名人軼事和歷史傳說,比較有名的有祭公劍、落鈴鐺、猴兒包、插旗嶺等,都是與關公有關的傳說,而杜甫溝則與杜甫亡故有關,現存遺址有杜甫松、杜甫石,並有墨客騷人憑吊字跡。還有太平天國古寨牆、季家湖楚城遺址等景觀。
濕地公園的概念類似於小型保護區,它以具有顯著或特殊生態、文化、美學和生物多樣性價值的濕地景觀為主體,通過合理開發保護利用,形成保護、科普、休閑等功能於一體的公園。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