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禾植物園的資料
『壹』 內蒙古大草原的資料
呼倫貝爾草原
Hulun Buir Grassland
中國內蒙古自治區東北部草原。位於大興安嶺以西,由呼倫湖、貝爾湖而得名。地勢東高西低,海拔在650∼700公尺之間,總面積約93,000平方公里。年平均溫度0℃左右,無霜期85∼155天,年降水量250∼350公釐左右,能種植春小麥、馬鈴薯及少量蔬菜。低丘及漫崗為羊草草原。河灘地多為中生禾草、雜類草草甸,草質肥美,畝產鮮草量400∼600斤,為傳統牧區,適於牧養牛、羊、馬等牧畜,以產三河牛、三河馬著名。1958年以來陸續建立一批大型機耕農場從事農墾。中南部有大片沙地,有獨特的草原化樟子松林,是珍貴的森林資源。交通方面有濱洲鐵路橫貫。
位於內蒙古呼倫貝爾市,因其旁邊的呼倫湖和貝爾湖而得名。是世界三大草原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優質的草原,蒙古族發源地,內蒙古主要的畜牧區,出產著名的三河馬,三河牛。境內有上千個大小湖泊。著名的大草原呼倫貝爾大草原,綠波千里,一望無垠,微風過,羊群如流雲飛絮,點綴其間,草原風光極為綺麗,令人心曠神怡。
呼倫貝爾草原之所以聲名遠揚,原因有三,一是草原曾出過一代天驕成吉思汗,二是草場質量極好,割下來的草遠銷東南亞,三是盛產體格高大壯健的三河馬和三河牛。
呼倫貝爾草原是內蒙古草原風光最為絢麗的地方,擁有一億多畝草場,兩億多畝森林,500多個湖泊,3000多條河流,遼闊無邊的大草原像是一塊天工織就的綠色巨毯,步行其上,那種柔軟而富於彈性的感覺非常美妙。而綠草與藍天相接處,牛羊相互追逐,牧人舉鞭歌唱,處處都是「風吹草低見牛羊」的景緻,將它譽為世界上最美、最大、最沒有污染的幾大草原之一,真是當之無愧。
在呼倫貝爾草原旅遊,可以騎馬乘駝暢游草海,可以坐「勒勒車」環湖漫遊,可以臨湖垂釣,可以入林狩獵,盡享草原風光。
呼倫貝爾草原其地勢東高西低,海拔650米~700米,總面積約9.3萬平方千米,地域遼闊,風光絢麗。草原上,水草豐茂,河流從橫,大小湖泊,星羅棋布。在2000多年的時間里,呼倫貝爾草原以其富饒的自然資源孕育了中國北方諸多游牧民族,因此被譽為「中國北方游牧民族成長的搖籃」。
穿行在呼倫貝爾,定會為那「千里草園鋪翡翠」的景象而驚嘆。這里有中國目前保存最完好的草原,生長著鹼草、針茅、冰草等120多種營養豐富的牧草,植物品種多達1300餘種,形成了不同特色的植被群落景觀。每逢盛夏,草原上鳥語花香、空氣清新,星星點點的蒙古包上升起縷縷炊煙,微風吹來,牧草飄動,處處「風吹草低見牛羊「。
『貳』 寶雞植物園資料
寶雞植物園隸屬於陝西省寶雞城市建設管理局。地處渭河南岸,距市中心8公里。位於東經107°08´,北緯34°21´。海拔598米。屬溫暖帶大陸性氣候,但由於地處我國南北氣候分界線的秦嶺北脈北麓,西北黃土高原之南的關中平原西部邊緣,西北冷風和東南季風受阻,形成東、西向的常年季風,冬季較冷,夏季炎熱多雨,雨季多集中在7~9月份。年平均氣溫12℃,1月份平均最低氣溫-1.2℃,極端最低氣溫-16.7℃9,7月份平均最高氣溫22.5℃,極端最高氣溫39.6°C。年降水量701毫米。最大凍土深度為20厘米。無霜期210天。相對濕度67~70%。
寶雞植物園系1985年在寶雞市苗圃的基礎上改建的。1987年6月制訂了植物園總體規劃。1989年寶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批轉了市城建局「關於動員全市人民挖湖堆同、加快市植物園建設的意見」,使植物園的建設掀起熱潮。
建園的方針是:以引種園林觀賞植物和秦嶺的植物種質資源為主,建成科研、科普、旅遊相結合的植物園,使之成為寶雞市園林觀賞植物的科學研究和科普教育的活動場所,秦嶺植物種質資源保存的基地。
全園現有面積77.2公頃,市外環交通干線潭路貫穿其中,將園地分為東西南兩部分。東半部為展覽區50.28公頃和管理區2.3公頃。展覽區在挖湖堆山工程完全後,將逐步建成展覽溫室區、盆景區、牡丹(芍葯)園、月季園、梅花園、草花園、葯草園、水生植物區、環保植物區、植物分類區、瀕危物區等11個各具特色的專類園(區)。西半部為實驗圃區23.3公頃和生活福利區1.32公頃。
10多年來,結合生產、科研和建園開展了喬灌木植物、宿根花卉、觀賞植物、葯用植物的引種實驗和栽培選育。現已培植各類觀賞植物苗木70多萬株,計108科234屬518種和近2000個品種,其中菊花1000多個品種,月季350多個品種,引進的名貴花卉有鬱金午香、鶴望蘭(Strelitzia),我國特有名花牡丹、芍葯,國家重點保護植物珙桐(鴿子樹),活化石植物水鄉、降孓遺植物銀杏、冷季型草坪植物早熟禾等,還建立了佔地1公頃的葡萄園,正在建立2.5公頃的果樹園。
幾年來,發表各種學術論文科研報告10多篇;整理出版了《寶雞植物園引種栽培植物名錄》(1979~1989)。從1986年開始為《全國動植物物候觀測年報》承擔了寶雞地區的觀測記載。為了節省外匯,減少進口造紙原料,承擔了寶雞市一項開發的科研項目:紅麻推廣應用的適應種植物試驗,取得了滿意的結果,今年已開始推廣。
全園現有職工108人,其中科技人員21人(高級職稱2人)。主要生產科研設施有抽洪泵站一座,溫室三座,還有標本室、圖書資料室和科技檔案道。從1981年開始至今,已利用渭河汛期,抽洪淤地近54公頃,平均淤積厚度0.5米以上,改良了地壤結構,為引種栽植物園綠化創造了條件。植物標本室已收集保存各類種子標本1670號。圖書資料室收藏圖書1466冊,期刊30多種,資料256份。科技檔案室已裝訂整理各種科技檔案49份。和全國53個園林、教學、科研單位建立了長期科技資源資料情報和種子交換關系。實驗室正在建立,即將開展工作。在建園的同時,還積極開展科普工作,從1986年開始,已接待省內10餘所大、中專院校及中小學師生和群眾5000餘人次的參觀實習,先後五次參加了全市舉辦的花卉盆景展覽和每年舉辦的「五一」、「十一」節日街道擺花活動,得到了社會好評。
『叄』 草原的資料
內蒙草原,鮮碧如畫,一望無際,「藍藍的天上白雲飄,白雲下面馬兒跑」的動人歌聲即是其生動寫照。尤其是以北部海拉爾為中心的大興安嶺西麓林緣草甸草場,更是目前我國最佳的天然牧場之一。
內蒙古草原是蒙古族世代居住的地方。 內蒙古人民正從過去的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向現代化牧業生產發展。我國的內蒙古也是我國重要的畜牧基地。不過,這里的草場是廣闊無垠的大草原。
位置:內蒙古草原位於我國北部並與俄羅斯和蒙古相鄰。
內蒙古草原地勢平坦,一望無際,水草豐美,牛羊成群。我國的蒙古族同胞就生活在這片大草原上。
蒙古包--適於游牧生活
馬--適於草原上的行走
蒙古袍、蒙古靴--適於騎馬
牛羊肉奶茶奶酒
可以看出內蒙古牧民的住、行、衣、食都在適應當地自然環境,我們可以明白一個道理:只有去適應自然才能不斷發展。牧民合理利用草場,進行輪流放牧,合理利用牧草資源。別外,他們還進行了畜牧產品的深加工,鄂爾多斯品牌的服裝聞名全球。牧民們的生活也越來越好。
內蒙古草原相當遼闊,總面積約佔全國國土的1/10。它由六大草原組成,自東向西順次是:世界上著名的呼倫貝爾草原、科爾沁草原、植被保護最好的錫林郭勒草原、寬廣的烏蘭察布草原以及鄂爾多斯半荒漠草原和阿拉善的荒漠草原。
『肆』 關於草原的資料
草原是地球生態系統的一種,分為熱帶草原、溫帶草原等多種類型,是地球上分布最內廣的植被類型。容
草原的形成原因是土壤層薄或降水量少,草本植物受影響小,使植物無法廣泛生長。
中國是世界上草原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草原總面積將近4億公頃,佔全國土地總面積的40%,為現有耕地面積的3倍。
(4)大禾植物園的資料擴展閱讀:
內蒙古草原氣候特徵:
內蒙古大草原的氣溫年際變化顯著,大部分地區的氣溫的極差普遍為65℃-85℃,氣溫日較差年為13℃-16℃,為中國氣溫極差與日較差全國最大的地區,這非常有利於草原植物糖分的儲存與物質的凝結;
內蒙古大草原晝夜溫差大,海拔高以及高寒的氣候,最大程度上減少了牲畜的傳染病流行。純牧區一般冷的天氣較多,進入十月份有的牧區就已經開始下雪,例如內蒙古呼倫貝爾海拉爾。有的地方乾旱很嚴重,例如赤峰市的敖漢旗,就是乾旱氣候為主。
『伍』 有什麼植物的資料和動物的資料
竹子,學名 Bambusoideae(Bambusaceae),禾本科多年生木質化植物。竹枝桿挺拔,修長,亭亭玉立,婀娜多姿,四季青翠,凌霜傲雨,倍受我國人民喜愛,有「梅蘭竹菊」四君子之一,「梅松竹」歲寒三友之一等美稱。 [編輯本段]形態特徵及種類 竹是多年生木質化植物,具地上莖(竹桿)和地下莖(竹鞭)。竹桿常為圓筒形,極少為四角形,由節間和節連接而成,節間常中空,少數實心,節由籜環和桿環構成。每節上分枝。葉有兩種,一為莖生葉,俗稱籜葉;另一為營養葉,披針形,大小隨品種而異。竹花由鱗被、雄蕊和雌蕊組成。果實多為穎果。竹類的一生中,大部分時間為營養生長階段,一旦開花結實後全部株叢即枯死而完成一個生活周期。 竹類植物根據地下莖的生長情況可分為三種生態型,即單軸散生型、合軸叢生型、復軸混合型。竹類的種類繁多,我國有500餘種,大多可供庭園觀賞。常見栽培觀賞竹有:散生型的紫竹(Phyllostachysnigra)、毛竹(Ph.pubescens)、剛竹(Ph.uiridis)、桂竹(Ph.bambusoides)、方竹(Chimonobam-busaquadrangularis)等,叢生型的佛肚竹(Bambusauentricosa)、孝順竹(B.multiplex)等,混生型的箬竹(Indocalamuslatifolius)、茶桿竹(Pseu-dosasaamabilis)等。 1.葉呈狹披針形,長7.5~16厘米,寬1~2厘米,先端漸尖,基部鈍形,葉柄長約5毫米,邊緣之一側較平滑,另一側具小鋸齒而粗糙;平行脈,次脈6~8對,小橫脈甚顯著;葉面深綠色,無毛,背面色較淡,基部具微毛;質薄而較脆。 [編輯本段]生態習性 竹類大都喜溫暖濕潤的氣候,一般年平均溫度為12C~22C,年降水量1000毫米~2000毫米。竹子對水分的要求,高於對氣溫和土壤的要求,既要有充足的水分,又要排水良好。散生竹類的適應性,強於叢生竹類。由於散生竹類基本上是春季出筍,入冬前新竹已充分木質化,所以對乾旱和寒冷等不良氣候條件,有較強的適應能力,對土壤的要求也低於叢生竹和混生竹。叢生、混生竹類地下莖入土較淺,出筍期在夏、秋,新竹當年不能充分木質化,經不起寒冷和乾旱,故北方一般生長受到限制,他們對土壤的要求也高於散生竹。 [編輯本段]繁殖方法 不同類型的竹種,繁殖方法不同。一般叢生竹的竹兜、竹枝、竹桿上的芽,都具有繁殖能力,故可採用移竹、埋蔸、埋竿、插枝等方法;而散生竹類的竹桿和枝條沒有繁殖能力,只有竹蔸上的芽才能發育成竹鞭和竹子,故常採用移竹、移鞭等方法繁殖。 叢生及混生竹類的繁殖: 1.移竹法(分蔸栽植)選擇生長旺盛的1~2年生竹桿,在離其桿25厘米~30厘米外圍,扒開土壤,找出其桿柄,然後用利鑿切斷其桿柄,連蔸帶土掘起,小型竹類可3~5稈成叢挖起,留2~3盤枝,從節間斜形切斷,然後種植於早已挖好的穴中。 2.埋蔸、埋桿、埋節法選擇強壯的竹蔸,在其上留竹桿長30厘米~40厘米,斜埋於種植穴中,覆土15厘米~20厘米。在埋蔸時截下的竹桿,剪去各節的側枝,僅留主枝l~2節,作為埋桿或埋節的材料。埋時溝深20厘米~30厘米,將節上的芽向兩側,桿基部略低,梢部略高,微斜卧溝中,覆土10厘米~15厘米。略高於地面,再蓋草保濕。為了促使各節隱芽發筍生根,可在各節上方8厘米~10厘米處,鋸兩個環,深達竹青部分,經處理的竹桿節部的成苗率可以提高不少。 散生竹類的繁殖: 1.帶母竹繁殖選擇1~2年生、生長健壯、無病蟲害、帶有鮮黃竹鞭,其鞭芽飽滿、竹桿較低矮、胸徑不太粗的母 竹筍竹,挖前要確定竹鞭走向,然後在距母竹30厘米~80厘米處截斷竹鞭。一般大型竹留來鞭30厘米~40厘米,去鞭70厘米~80厘米;中型竹留來鞭20厘米~30厘米,去鞭50厘米~60厘米。挖時不能動搖竹桿,用利刀截去其上部,一般保留5~7檔竹枝、然後栽人於預先挖好的穴中。入土深度比母竹原來入土部分稍深3厘米~5厘米。栽後及時澆水,覆草,開好排水溝,並設支架,以防風吹搖動根部,影響紮根。 2.移鞭繁殖選2~4年生的健壯竹鞭,在竹鞭出筍前1個月左右進行。挖出竹鞭後,切成60厘米~100厘米為一段,多帶宿土,保護好根芽,種植於穴中,將竹鞭卧平,覆土10厘米~15厘米,並覆草以防水分蒸發,一般夏季可長出細小新竹。為防止新竹枯萎,可剪去1/3竹鞘,保留6~7盤枝葉。 3.實生苗繁殖採收成熟種子,以當年播種為宜,一般毛竹種子在一年後幾乎全部喪失發芽力。 [編輯本段]栽培方法 竹子的地下莖在土壤中生長,既要有充分的水分,又要有足夠的空氣,所以既要保持土壤濕潤,防止土壤缺水,又要注意排除竹林中的積水。竹性喜土壤肥沃,一般冬季宜施人糞尿、廄肥等,生長季節宜施速效化肥。成片竹林可以劈山扶育,即在夏季砍除林內雜草,使其腐爛成肥料,同時疏鬆林地表層,改善物理性能,促進竹子生長,老竹園每隔數年要進行一次挖除老蔸的清園工作,尤其是叢生竹竹林。合理砍伐對竹林養護也很重要,採伐年齡一般毛竹6~8年,中小型竹4年左右。採伐季節以冬季最好。 [編輯本段]竹子水培方法 首先選當年生的嫩竹盡量多帶宿根,洗凈根,盡量晾乾,然後用高錳酸鉀消毒晾乾,再用B12浸泡5分鍾後稍晾,用定植籃加陶粒固定根部,把定植籃放在容器上,水位距定植籃底部始終保持1公分左右(植物的根會自動向水面生長),保持陶粒濕潤,每天向竹葉噴水多次,直到水生根自定植籃底部生出延伸之水中,繼續降低水面,以誘始根須繼續向水中生長,直到你滿意的長度。在出水根之前要注意避光,通風,保濕。 [編輯本段]中國竹類資源 中國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產竹國,無論是竹子的種類、面積、蓄積量及竹材、竹筍的產量都雄居世界首位,竹子種類已知有39屬500餘種,竹林總面積約420萬hm2 。竹林資源集中分布於四川、浙江、江西、安徽、湖南、湖北、福建、廣東,以及西部地區的廣西、貴州、重慶、雲南等省、市、自治區的山區,其中以福建、浙江、江西、湖南4省最多,佔全國竹林總面積的60.7%。 中國竹類資源分布圖由於我國各地氣候、土壤、地形的變化和竹種生物學特性的差異,中國竹子分布具有明顯的地帶性和區域性,薛紀如先生等將我國竹林劃分為五大竹區。 (一) 北方散生竹區 包括甘肅東南部、四川北部、陝西南部、河南、湖北、安徽、江蘇及山東南部、河北西南部等地區。位於北緯30°-40°N之間,年平均溫度12℃-17℃,1月平均溫度-2℃-4℃,年降水量600-1200mm,該區約分布竹類10屬29種10個變種和變型。該區竹類以剛竹屬等散生竹為主。依據竹類水平分布,該區又可分為3個自然的亞地區:①北亞熱帶濕潤氣候淮河、漢水上游竹區;②暖溫帶半濕潤氣候黃河中下游竹區;③暖溫帶半乾旱氣候陝甘寧竹區。 (二) 江南混合竹區 本區包括四川東南部、湖南、江西、浙江、安徽南部及福建西北部,約相當於北緯25°-30°N之間,年平均溫度15℃-20℃,1月平均溫度4℃-8℃,年降水量1200-2000mm。該區具有散生竹和叢生竹混合分布的特點,是中國竹林面積最大的地區,竹子資源最豐富,其中毛竹林的面積280萬hm 。該區是我國人工竹林面積最大、竹材產量最高的地區,而尤以毛竹為甚,是我國毛竹分布的中心地區,竹業生產較為發達。 (三) 西南高山竹區 主要包括地處橫斷山區的西藏東南部、雲南西北部和東北部、四川西部和南部。該區位於北緯10°-20°N之間,年平均溫度 8℃-12℃,1月平均溫度-6℃-0℃,年降水量800-1000mm。該區主要以熊貓的主食箭竹屬和玉山竹屬等合軸散生型高山竹類為主,一般分布在海拔1500-3600m或更高地帶。 (四) 南方叢生竹區 根據竹種組成和生存條件的不同分為兩個亞區。位於北緯 10°-20°N之間,年平均溫度20℃-22℃,1月平均溫度8℃以上,年降水量1200-2000mm。 I 華南亞區 包括台灣、福建沿海、廣東南嶺以南及廣西東南部,處於南亞熱帶季風常綠闊葉林地帶和熱帶季雨林及雨林地帶,主要竹種有刺竹屬(Bambusa),種類最多,數量最大,為該屬的分布中心,還有思勞竹屬(Schizostachyum);東部的福建還有復軸混生型唐竹屬(Sinobambusa)竹種出現。 II 西南亞區 包括廣西西部、貴州南部及雲南省,竹種主要有牡竹屬(Dendrocalamus)、巨竹屬、空竹屬、泰竹屬等叢生竹類,尤以牡竹屬種類最多,是該屬的分布中心。 (五) 瓊滇攀援竹區 包括海南島中南部,雲南南部和西部邊緣,西藏東南察隅、墨脫。此區竹類的主要特點是具有多種攀援性叢生竹類,主要有藤竹屬、梨藤竹屬、思勞竹屬及刺竹屬的一些種類。 千百年來,國內各地之間進行了人工引種栽培,大規模的「南竹北移」引種工作,在黃河流域新發展竹林4萬hm2 。此外,近幾十年來,中國從東南亞一些國家和日本等引種了一些竹種,從而更豐富了中國的竹種資源。 竹子是屬於禾本科竹最矮小的竹種,其桿高10至15厘米,最大的竹種,其桿高達40米以上。成熟的竹生出水平的枝,葉片為劍形,有葉柄,幼株的葉直接從莖上生出。雖然某些種的莖桿生長迅速(每日可生長0.3米),但大多數種類僅在生長12至120年後才開花結籽。竹一生只開花結籽一次。 [編輯本段]竹筍 竹的地下莖(俗稱竹鞭)是橫著生長的,中間稍空,也有節並且多而密,在節上長著許多須根和芽。一些芽發育成為竹筍鑽出地面長成竹子,另一些些芽並不長出地面,而是橫著生長,發育成新的地下莖。因此,竹子都是成片成林的生長。嫩的竹鞭和竹筍可以食用。 竹筍特寫秋冬時,竹芽還沒有長出地面,這時挖出來就叫冬筍;春天,竹筍長出地面就叫春筍。由於的低氣溫的原因,這些冬筍最終都要爛死。即使是春筍,早春破土而出的亦同樣不能成竹。福建一帶的山區,有一不成文的民約,就是清明前的竹筍隨便挖,清明後就嚴令禁止上山挖筍了。冬筍和春筍都是中國菜品里常見的食物。春天時,竹芽在乾燥的土壤中等待春雨,如果下過一場透雨,春筍就會以急快的速度成片的破土而出,成語「雨後春筍」就是這種現象。 二十四孝圖中「哭竹生筍」講的就是冬筍的故事。三國時江夏人孟宗,年少時亡父,母親年老病重,醫生囑用鮮竹筍做湯。適值嚴冬,沒有鮮筍,孟宗無計可施,獨自一人跑到竹林里,扶竹哭泣。少頃,他忽然聽到地裂聲,只見地上長出數莖嫩筍。孟宗大喜,採回做湯,母親喝了後果然病癒。至此以後就有了冬筍。
『陸』 自然景觀資料
珠穆朗瑪峰——世界第一高峰
珠穆朗瑪,藏語意為「聖母」,位於定日縣境內,喜瑪拉雅中段的中尼邊界上,海拔8843.13米。為世界第一高峰,峰頂常年積雪,4~6月氣候最佳,是登山的黃金時節。能登上世界最高峰。俯瞰壯麗山川,已成為登山健兒們的宿願。
珠穆朗瑪峰麓冰塔林位於珠峰腳下5300米到6300米的廣闊地帶,是世界上發育最充分,保存最完好的特有冰川形態。在5800米的冰川上,舉目所及,一片潔白。神奇的天公造物,讓人目不暇接,那宛如古代城堡般的懸岩,層次分明,風化岩石形成的高大石柱、石筍、石劍、石塔,成群結隊,風情萬種,綿延數公里。
由於珠穆朗瑪峰海拔高,景色奇,冠絕天下,故被登山探險者們譽為世界上最大的「高山上的公園」。
珠峰高度
人類在1847年首次測量珠峰高度,當時得出的數字為29002英尺(8840米)。常被提起的珠峰高度值29028英尺(8848米)是1954年確定的。
目前公布的珠峰高度為29035英尺(8850米),是分別來自美國科羅拉多州博爾德和卡本戴爾的登山家皮特?阿森斯和比爾克勞斯利用全球定位衛星接收器共同測出的。
波士頓科學博物館創始人兼榮譽館長布拉德?沃什伯恩在80年代繪制出了第一張大比例尺珠峰地圖。他說:「那簡直是個奇跡。」珠峰的高度每年都要增加幾厘米。此外,它每年還要向西北(即中國一側)移動2.5英寸(約6厘米),這與指甲生長的速度差不多。
『柒』 詢問下這種如貓尾草似的植物的具體的資料。
白茅又稱茅,來禾本科白茅屬多年生自草本,春季先開花,後生葉子,花穗上密生白毛。根莖可以吃,也可入葯,葉子可以編蓑衣。
中文學名: 白茅
拉丁學名: Imperata cylindrica (Linn.) Beauv.
別稱: 茅、茅針、茅根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
綱: 單子葉植物綱
目: 禾本目
科: 禾本科
屬: 白茅屬
分布區域: 非洲北部、土耳其、伊拉克、伊朗、中亞及地中海等,中國全國。
英文名: Pantropical weeds
中葯名: 白茅根
蒙葯名: 烏拉樂吉
葯用部位: 根狀莖
葯用功能:
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lm=-1&cl=2&word=%B0%D7%C3%A9
『捌』 春遊清徐大禾生態園作文 600
快的春遊給我們留下了美好的回憶.春遊途中的發生的許多事,也引起了我的許多感慨. 在游龍頭渚時,由於天氣太熱,我班的一位女同學的身體不適,中暑了.同學們紛紛伸出援助之手,有的扶她下山,有的給她喝水,有的給她扇風,同學們團結友愛,互幫互助的好品質在這里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我們不光在同學之間要互敬互愛,獻出自己的真情和愛心,在其他場合也應如此.如果說集體是浪花,那麼社會便是一條由千千萬萬浪花匯成的河流,我們則是在河流中跳動,浪花里歌唱的音符.沒有河流的安定就沒有浪花的溫馨,也就沒有音符的幸福.所以我們千萬別忘了,在我們同一方藍天下,同一片熱土上,有很多家庭和人們需要每一個你和我伸出熱情的手,投去關懷的目光,獻上一份力所能及的愛. 關心幫助他人的同時,要尊重和珍愛他人,哪怕是一個微不足道的生命. 這又是一件發生在龍頭渚的事情.一條錦鯉正被一些孩子用腳圍攻,魚已經奄奄一息,遊客卻視若無睹,此時孫老師看見了立刻上前阻止,並痛斥他們的行為.我們應該明白,生命是地球上最珍貴的財富,世界因生命的存在而變得如此生動和精彩.不管絢麗還是平凡,生命屬於我們每個人只有一次,魚也是,人類是自然的一部分,我們需要關愛與呵護周圍的生命,尊重生命就是尊重地球.保護動植物,保護地球,維護生存空間,只有這樣,人和自然才會和諧發展,人才能稱得上是真正意義上的人. 春遊雖然早已結束,但是我想,由這次春遊引發的諸多感慨卻遠遠沒有結束!!! 初一(5)班通訊員楊依雯 第一次春遊 六月十日,我們學校組織同學們到棋盤山風景區春遊,聽到這個消息後,我特別的高興,因為這是我第一次和同學們一起春遊! 早晨,我們乘車來到棋盤山風景區.首先來到的是探險洞,我想在裡面一定像探險小說家說的那樣,有一個個的難關,我早就想這樣了.我們進去後不時聽見恐怖的音樂,一會兒裡面的人都大叫起來,我有點嚇得喘不過氣了.這讓我越來越害怕.等我一進去,啊,一條大蛇!雖是假的,但還是把我嚇了一跳;往那邊一看,有大蜘蛛,白骨,屍,太恐怖啦!我不敢看了,於是我就拉著前面同學的書包跑.突然腳下踩到一個軟綿綿的東西,我尖叫了一聲,那是什麼"骨頭架"!啊,我又叫了起來.接著我又踩到了什麼東西,這次我是真的不敢再看,嚇得我連跑帶跳的跑出了山洞.出了洞,我看見有的同學嚇得出了汗.我直喘粗氣,可真嚇人,跟我想的根本沾不上邊,我想不應該叫探險洞,應該叫恐怖洞. 接著,我們又去了鳥林,棋盤山水庫,野餐.下午我們又去尋寶,我認真仔細地找,終於找到一個粉色的小卡片,兌了獎.通過這次尋寶活動,它讓我懂得了"只要用心,就能把事情做好". 這次春遊真是又驚險又刺激,而且還讓我懂得了很多的知識和道理.春遊讓我別提有多高興多快樂了!
『玖』 想要一些植物資料
1、玄參
玄參為玄參科植物玄參和北玄參的根,含玄參素,環烯醚萜甙類;還含揮發油、生物鹼等;葯理試驗證明、玄參水浸液,醇浸液和煎劑都有降低血壓的作用;玄參還有擴張血管和強心作用;多種玄參屑植物的侵劑都有鎮表和抗驚厥作用。中醫認為,其性寒,味甘、苦,功能滋陰降火,涼血解毒,適用於熱病煩渴,發斑,骨蒸勞熱,夜寐不寧,自汗盜汗,傷津便秘及咽喉腫痛等症。
用量:6–12克;但大便溏泄及痰濕盛者忌用。
2、決明子
決明子為豆科植物燉葉決明或決明的種子,內含蒽酯及蒽醌甙,決明素及維生素A等,葯理試驗證明:決明子有降低血壓和降低血清膽固醇的作用;有抗多種致病菌和軟便瀉下的作用。
中醫認為,其性微寒,味甘、苦,功能清肝明目,利水通便,適用於肝熱或肝經風熱所致的目赤澀痛,羞明多淚等;此外對治療高血壓,肝炎,肝硬化腹水及習慣性便秘等也有效。
用量:3–9克,搗碎煎服。
3、蘆根
蘆根為禾本科植物蘆葦的地下莖,內含薏苡素,天門冬醯胺等。中醫認為,其性寒,味甘,功能清熱生津,除煩,止嘔、利尿,適用於熱病傷津、煩熱口渴、胃熱嘔吐、噎膈、反胃以及治療肺熱咳嗽、肺癰等。
用量:一般干者9—30克;鮮者15–40克。
4、連翹
連翹為木犀科植物連翹的果實,內含揮發油,連翹酚,黃酮甙,生物鹼等;葯理試驗表明:連翹有廣譜抗菌作用,所含連翹酚可能是主要抑菌成分;連翹還有抗炎、鎮吐、利尿和強心的作用;所含黃酮甙能增強毛細血管的緻密度,因而對毛細血管破裂所致的出血,皮下溢血等均有止血作用。中醫認為,其性微寒,味苦,功能清熱解毒,散結消腫,適用於溫熱,丹毒,斑疹,癰瘍腫毒及過敏性紫癜等。
用量:一般6–9克。
5、知母
為百合科植物知母的根莖,含多種皂甙及皂甙之,此外還含有兩種黃酮類成分、芒果甙等。試驗證明:知母有明顯的解熱作用,對流行性出血熱、流行性乙型腦炎、肺結核潮熱均有明顯療效。中醫認為,其性寒,味甘、苦,功能清熱瀉火、滋陰潤燥,適用於肺熱咳喘或陰虛咳嗽,煩熱消渴,骨蒸勞熱,小便不利,大便燥結等症。
用量:一般6—9克,但腎陽虛,兩尺脈微弱及大便溏泄者忌用。
想要更多可參考:http://jingyan..com/article/19192ad8f68f21e53e5707ec.html
http://www.a-hospital.com/w/%E4%B8%AD%E8%8D%AF%E5%9B%BE%E5%85%B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