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園新加坡
1. 新加坡#新加坡植物園坐地鐵到哪個站
如果去新加坡植物園,可以乘地鐵到NS22 Orchard烏節路站下來,沿著烏節路往西走(因烏節路是單行線,你逆著車流方向走),順著路的走勢往右轉是Tanglin 東陵路到了十字路口右轉Napier 納比雅路,就看到植物園了。
2. 新加坡植物園的地理環境
新加坡植物園位於北緯1度18 分55, 東經103度 48分 58。 地址是新加坡克倫尼路1號,地處新加坡市區,面積有74公頃,為英國皇家植物園大小的一半,紐約中央公園的五分之一。植物園南部為荷蘭路和內皮爾路,東部為克倫尼路,西部為泰瑟爾大道和克倫尼公園路,北部為武吉知馬路。公園最南端距最北端約2.5公里。
在新加坡植物園可以看到一個英國殖民地的熱帶植物園逐步演變成為一個現代化的世界級植物研究、保護和教育科學機構的過程。植物園保留了自1859年成立起豐富多樣歷史特點的文化景觀,特別是其在南太平洋橡膠種植發展的中心地位。 新加坡植物園地處熱帶雨林氣候區,全年氣候濕熱晝夜溫差小,平均溫度在23至34℃之間,年均降雨量在2400毫米左右,濕度介於65%到90%之間。
11月底至次年3月為雨季,受較潮濕的東北風影響,基本上每天都會下點雨。通常是下午的雷陣雨,平均低溫徘徊在攝氏24至25℃左右。6月到9月則吹西南風,最為乾燥。印尼每到乾旱季節會有燒芭(火耕)活動,當地林火造成的跨境煙霧,會影響新加坡植物園的空氣素質,通常煙霧情況會持續幾天才會好轉。在這兩個季風期,間隔著季候風交替月,那就是4月到5月,以及10月到11月。在這幾個季候風交替月里,地面風弱多變,陽光酷熱,最高溫度可以達到35℃。
3. 新加坡植物園的中心游覽區
這是個有150多年歷史的植物園,園內有天然原始森林和特色花園。植物資源豐富,品種多樣,包括多種珍稀植物,尤其是新加坡國花「胡姬花」。植物園里處處都能看到它的姿態。胡姬花其實就是蘭花,但在東南亞地區,人們一直約定俗成地使用「胡姬花」這一叫法。 新加坡國家蘭花園位於植物園的中西部,包括3公頃的丘陵地,裡面種植著大量的蘭花稀有品種,包括有新加坡「國花」之稱的「卓錦·萬代蘭」。國家蘭花園園內有400多個純種和2000多個配種的胡姬花,總數達6萬多株。其中,以卓錦萬黛蘭(Vanda Miss Joaquim)號稱超級天後。1893年。卓錦小姐在當地意外發現這款原生鍾蘭花,罕見獨特,獲選為新加坡國花。
位於國家蘭花園西部的伯基爾館是一棟建於1886年殖民時期的木結構建築,面積約500平方米。該館取名自新加坡植物園的兩位前園長,艾傑·亨利·伯基爾(1912年–1925年) 以及他的兒子漢佛萊·摩里森·伯基爾(1957年–1969年)。這座建築在1969年以前是他們和植物園主管與園長的住所。在沒有空調的年代它寬大的屋檐和高挑的天花板為室內帶來陰涼。伯基爾館在2008年被市區重建局指定為受保護建築。其地面層可作為展覽和特別活動區。
從1962年開始,每當有貴賓來訪,新加坡都會用來訪貴賓的名字為培育出的新品種胡姬花進行命名,這項「胡姬花命名」儀式被視為對來賓的最高禮遇。
參加胡姬花命名儀式的名人既包括中國前總理朱鎔基的夫人勞安女士、南非前總統曼德拉、已故英國王妃黛安娜、前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美國第一夫人勞拉、日本皇室成員等政治人物,也包括成龍、裴勇俊等演藝界人士。至今,新加坡政府已為60多個「貴賓胡姬花」進行了正式注冊。由於新培育的胡姬花比較稀有許多名人之花還在實驗室里培植,並沒有公開展示,更不能大規模栽種。種植在名人胡姬花園中的有近20種,其餘的只能在照片中一睹芳容了。所有以名人名字命名的胡姬花都不能對外銷售。 嵐煙樓,也稱為低溫溫室,面積約500平方米,在國家蘭花園北部。這里試圖模仿熱帶高原雲霧森林環境以展示那些只存在於熱帶高原地區的蘭花。熱帶高山雲霧林有著涼爽的氣候和全年的高降雨量,在模擬涼爽的空氣狀態中,漂流霧和水流提供著高度真實感的熱帶地區高海拔環境。
自然主義風格的人造樹和石頭上掛滿了種植蘭花、 食蟲植物和植物。蘭花冷室內按它們的來源地分類,從舊世界 (主要在亞洲和非洲)到新世界 (主要中美洲和南美洲)。
陳溫祥是慈善家,植物學家,陳篤生醫院創始人陳篤生的曾孫。以他名字命名的陳溫祥霧室內種植許多顏色各異的配種蘭花。這里收集著許多稀有、 獨特和屢獲殊榮的蘭花品種。
這里還有一個特色是香草蘭,它具有攀援習性,香草是蘭花當中最知名的物種之一。香草蘭主要分布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從熱帶亞洲、 新幾內亞和西非到美洲熱帶約有 100 種。成熟在八至九個月的時間生產。 熱帶雨林位於植物園中心區的東部,面積大約有6公頃,其年代比植物園本身的歷史還要久遠。在這六公頃珍貴的原始熱帶森林中,由314種植物構成了一個多層次的生態空間,包括草本植物、蕨類植物、攀緣植物、灌木和樹木。一些樹木的高度達到50米,甚至早在1819年就已經在這里了。
在熱帶雨林中發現的豐富植物物種有重要的經濟性,如藤,果樹和高聳的南洋桐。這里有超過50%的新加坡稀有植物物種,熱帶雨林是新加坡自然遺產的一部分。
該雨林與蒂瑪山自然保護區都坐落於新加坡市內。新加坡武吉知馬自然保護區是世界上僅有的兩座市內存在熱帶雨林的城市之一,另一座城市為里約熱內盧的蒂茹卡。 姜園位於國家蘭花園入口南側,約1公頃的區域內匯集了超過 250 種姜科植物。各種各樣姜科植物有著許多驚人美麗的樹葉與非常有吸引力的花。該園的餐廳名為哈利亞餐廳。
2003年該園正式開放,由之前的蘭花園分出。 進化園位於植物園的中東部,這1.5公頃的花園提供了從地球的第一個生物開始的各個時期植物逐步進化過程。
這里有 「侏羅紀公園」華麗的樹蕨類和蘇鐵。 草葯園位於植物園的中部,面積有2.5公頃。這座花園展示了超過400種葯用植物。以南太平洋地區的葯用植物為重點設計為一個適宜安靜修養的地方。沉浸在寧靜的草葯園,發現植物的力量,可以治療和提高生活品質。
草葯園的植物信息僅用於教育目的。所有的信息和建議不用於診斷、治療任何疾病。在任何醫療用途前,必須咨詢醫生或有資格的醫療保健專業人員。部分植物可能具有毒性。 陸婉平鳳梨館得名於贊助者陸婉平女士。內部種植著大量鳳梨科植物,包括菠蘿等。1994年,從美國Shelldance苗圃購回一些獨特的鳳梨展品。
無憂花溪兩旁生長著黃花無憂樹和紅花無憂樹。其他的景點包括棕櫚谷、音樂廳、太陽花園和日晷花園。新加坡植物園內有三個湖泊,分別為交響樂湖、生態湖和天鵝湖。邵氏基金交響樂台位於交響樂湖上,植物園在每個周末會不定時的安排免費音樂會供遊客欣賞。其表演者包括新加坡交響樂團和新加坡華樂團。
2015年新加坡植物園將14公頃次生林納入自然區,同現有的6公頃雨林連為一體,使園內自然區總面積達到20公頃。重新發展後的自然區,將擴大森林棲息地,以更好地保育本地樹種。
4. 新加坡植物園
1852年建立的新加坡植物園,歷經日本佔領時期,在04/07/2015列入世界遺產名單。
5. 新加坡植物園.要不要門票啊,多少錢
門票價格
植物園:免費
新加坡植物園(英文:Singapore Botanic Gardens)是新加坡首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植物園位於克倫尼路,佔地74公頃,公園最南端距最北端約2.5公里。
新加坡植物園是熱帶島嶼繁茂的縮影,結合了原始樹林和專業花圃,擁有20000多種亞熱帶、熱帶的奇異花卉和珍貴樹木,可分為熱帶、亞熱帶常綠喬木、棕櫚、竹類園藝花卉、水生植物、沼生植物、寄生植物和沙漠植物等植物,包括了許多瀕臨滅絕的品種。
胡姬花(蘭花)是新加坡植物園最有特色、最吸引遊人的一種植物。植物園的國家蘭花園,大約有3萬平方米,園中有專門種植胡姬花的花圃和研究所,共有三千多個品種六萬多株名貴蘭花,主要有蕙蘭、蝴蝶蘭、兜蘭、石斛蘭等,還有一些雜交品種和商品化的品種。園里種植的新加坡國花卓錦·萬代蘭是以發現這種新品種女士名字命名的,還有以新加坡第400萬名觀光客——來自澳洲的珍丹尼命名的淡紫蘭花。每年在植物園內都會舉辦胡姬花展供旅遊者參觀。
開放時間
植物園:每日5:00——24:00 免費;
國家蘭花園:每天上午8:30至晚上7:00 門票:成年:5新元;學生1新元;兒童(12歲以下):免費;老年人(60歲及以上)1新元。
雅格·巴拉斯兒童花園 :上午8:00 -下午7:00(最後進入6:30)每個星期一關閉(公眾假期除外) 免費
花園只對12歲以下兒童開放。所有的兒童都必須由一個成年人陪同。
草葯園 :每天上午5:00-下午7:30點 免費 每個星期二關閉(公眾假期除外)
觀葉園:每日5:00——24:00 免費; 每月最後一個星期三關閉(公眾假期除外)
植物學中心和圖書館:周一至周五上午9:00-下午5:00 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關閉
城市綠色廊道:每天上午9:00-下午6:00 每月最後一個星期二關閉
6. 如何去往新加坡的植物園
乘地鐵去Paya Lebar地跌站下,走去換乘地鐵橙色線到植物園地鐵站下。
http://vacations.ctrip.com/?zxhd
7. 新加坡植物園的園內布置
新加坡植物復園分為三個核心區域,由制南向北依次為:東陵區、中心區和武吉知馬游覽區。除了位於中心區的國家蘭花園需要購票入內,其餘區域均免費開放。
東陵區主要由植物學中心和天鵝湖構成,這里也是新加坡植物園初期的辦公和試驗地,著名的歷史博物館、植物圖書館、標本館都在此處。
中心區西部是國家蘭花園,東側緊鄰東陵區的是一片約有6公頃的熱帶雨林,這片珍貴的原始熱帶森林比植物園的歷史還要久遠,生長了超過50%的新加坡稀有植物物種,也是世界上少有的位於城市內的熱帶雨林。中心區內有一處栽植著綠籬的矩形花園,花園里有一個圓形的日冕和噴水池。北面的斜坡上鋪植草坪,上面有用不同顏色的觀葉植物組成的花鍾,新穎別致。棕櫚谷和交響樂湖在中心區的中央,邵氏基金交響樂台位於交響樂湖上,植物園在每個周末會不定時的安排免費音樂會供遊客欣賞。2008年10月10日,交響樂湖的南邊樹起了一座肖邦的雕像。
遊客中心也位於中心區。
武吉知馬游覽區以自然景觀為主,包括了生態花園、生態胡、雅格巴拉斯兒童花園、葉花園和藤架園。生態花園是一片天然林區,面積約4公頃,專門收集東南亞的各種經濟植物。
8. 新加坡植物園的特色植物
胡姬花是新加坡植物園最有特色、最吸引遊人的一種植物。從 1928 年開始,新加坡植物園率先展蘭花(胡姬花)育種,開始蘭花雜交實驗,並首先在實驗室成功實現了體外培育技術。
新加坡植物園內設有國家蘭花園和專門種植胡姬花的花圃、研究所,共有1000多個品種,主要有蕙蘭、蝴蝶蘭、兜蘭、石斛蘭等。蘭花園里還有2000多個雜交品種和商品化品種。這里種植的名貴品種卓錦萬代蘭,花朵長約7厘米,寬約6.5厘米,淺紫紅色的花瓣上布有深紫紅斑點,中間部分為深玫瑰色,花管呈橙黃色,四季盛開。而且在惡劣的條件下,也能含芳吐艷。這種花被定為新加坡國花。每年在植物園內都會舉辦胡姬花展。
香灰莉樹(Cyrtophyllum fragrans ),這是全島最為獨特的樹木之一。香灰莉樹是常青樹,樹皮有深深的裂紋。香灰莉木非常結實耐用,以前人們用其樹干作砧板。香灰莉樹每年兩次定期開花,通常在五月或六月初以及十或十一月。在開花期間,乳白色的小花發出陣陣的誘人香氣。香灰莉樹的香氣非常顯著,特別是在黃昏時候,味道更濃郁,芬芳撲鼻。
新加坡植物園東陵核心區內有一顆香灰莉樹,這棵香灰莉的樹齡據說超過150年,樹身幅度超過7.8米,樹高30米,是植物園 44 棵古老樹木之一。每年 5 月至 6 月和 10 月至 11 月的花季期間,盛開乳白色的花蕾,散發濃郁花香。其特徵是低枝,非常容易辨別,在新加坡 「人像」 系列紙幣中,面額 5 新元的紙幣背面正是這棵姿態婀娜的香灰莉樹。
為了減低由參觀人群踐踏地面造成的土壤壓實,在香灰莉樹周圍建起了圍欄,讓樹根能夠健康地生長。
9. 新加坡植物園的旅遊指南
植物園:每日:00——24:00 免費;
國家蘭花園:每天上午8:30至晚上7:00 門票:成年:5新元;學生1新元;兒童(12歲以下):免費;老年人(60歲及以上)1新元。
雅格·巴拉斯兒童花園 :上午8:00 -下午7:00(最後進入6:30)每個星期一關閉(公眾假期除外) 免費
花園只對12歲以下兒童開放。所有的兒童都必須由一個成年人陪同。
草葯園 :每天上午5:00-下午7:30點 免費 每個星期二關閉(公眾假期除外)
觀葉園:每日5:00——24:00 免費; 每月最後一個星期三關閉(公眾假期除外)
植物學中心和圖書館:周一至周五上午9:00-下午5:00 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關閉
城市綠色廊道:每天上午9:00-下午6:00 每月最後一個星期二關閉 植物園地址:克倫尼路 1號(1 Cluny Road)。
有三個入口通往植物園的各個景點:
東陵門,鄰近植物學中心,SBG遺產博物館,CDL綠色畫廊,文物,標本館,天鵝湖,音樂台
納西姆門,鄰近國家蘭花園、姜園、棕櫚谷,邵氏基金的交響樂舞台,遊客中心,Casa豪園,赫利亞餐廳
武吉知馬門,鄰近生態湖,雅各伯巴拉斯兒童花園,新加坡國立大學校友會館,新加坡國立大學法學院
搭乘地鐵至烏節路(Orchard/NS22)站B出口走到烏節林蔭道(Orchard Boulevard)轉乘7,77,106,123,174,502號公交車,在(鷹閣醫院)Opp Gleneagles Hospital站下車,步行至Cluny Rd與Napier Rd。交叉口的東陵門即可進入園內。
也可以選擇乘搭地鐵(環線)到植物園站(Botanic Gardens/CC19),一出地鐵站就是植物園的入口(Cluny Park Road)武吉知馬門。
計程車
在植物學中心,東陵門(經荷蘭/內皮爾路交界處)有計程車停靠點。 遊客中心設在納西姆門,工作時間是從上午8點到下午5.30點。工作人員會處理遊客在花園里的疑問並提供一系列的服務:
訪客信息
地圖
反饋
失物招領
急救
突發事件處理
輪椅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