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公園宣傳語
A. 跪求 甘肅敦煌雅丹地質公園 解說詞 幫幫忙吧,行行好吧,快快快啦
http://www.geopark.cn/pdf/57.pdf
在敦煌這塊神奇的土地上,大自然創造出了許多奇觀異景,位於新疆、甘肅交界處,距玉門關西北80餘公里處,有一座典型的雅丹地貌群落,布局有序、造型奇特、是一座罕見的天然雕塑博物館。堪稱敦煌的又一奇觀,它是大自然鬼斧神工,奇妙無窮的天然傑作。
敦煌雅丹地貌,土質堅硬,呈淺紅色。東西長約15公里,南北寬約2公里,與青色的戈壁灘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格外引人注目。進入雅丹,遇到風吹,鬼聲森森,夜行轉而不出,當地人們俗稱雅丹為「魔鬼城」,其整體像一座中世紀的古城堡。
不同的時間進入雅丹地貌群,感受是完全不同的。清晨走進雅丹地貌,旭日東升時,登高遠眺,點點朝霞,金光四射,氣象萬千;中午走進雅丹地貌,頭頂太陽高照,身邊怪影重重,千奇百怪的雅丹群中,彷彿處處青煙繚繞;傍晚進入雅丹群中,巨大的紅日悠悠西沉,身邊徐徐清風,頭頂霞光燦爛,給人美的享受。
B. 求泰寧世界地質公園導游詞
泰寧地質公園位於福建省西北部的泰寧縣。地理坐標為東經116O 45ˊ00〞至117O 18ˊ11〞,北緯26O 37ˊ26〞至27O 05ˊ35〞,面積492.5平方公里,由石網、大金湖、八仙崖、金鐃山四個園區和泰寧古城游覽區組成,是一個以丹霞地貌為主體,兼有花崗岩、火山岩、構造地質地貌等多種地質遺跡,自然生態良好,人文景觀豐富的綜合性地質公園。
公園經歷了漫長而復雜的地質演化歷史。晚三疊世以來,公園一直處於太平洋板塊和歐亞大陸板塊的相互作用的影響下。從晚侏羅世到早白堊世,公園發生了較大規模的火山爆發和岩漿侵入。晚白堊世以來,公園在崇安—石城北東向斷裂帶和泰寧—龍岩南北向斷裂帶的控制下形成了斷陷盆地,沉積了以砂礫岩為主的紅色岩層。晚白堊紀後地殼全面抬升,重新活動的斷裂切割岩層,使它們產生裂隙和升降差異,水蝕雨淋、風化崩塌,昔日的岩石化作了今日的天然美景。
峽谷極其發育是青年期丹霞地貌的最主要特徵。多期構造活動形成的復雜斷裂系統加上流水作用,雕塑了地質公園溝壑縱橫的地貌景觀。由80多處線谷(一線天)、150餘處巷谷、240多條峽谷構成的峽谷群,以其峽谷深切、丹崖高聳、洞穴眾多、生態天然為特色。它們有的縱橫交錯,有的齊頭並進,有的九曲回腸。人們進入公園,就可見到或直或斜,或寬或窄的各類峽谷,感受峽谷形成的過程。
泰寧地質公園內丹霞洞穴數量之多、洞穴群的規模之大、洞穴造型和組合之奇特、洞穴的可觀賞性之罕見,堪稱「丹霞洞穴博物館」。洞穴大者可容千人,小者不足寸余,擬人擬物、擬獸擬禽、造型奇絕。無數奇洞鑲嵌於赤壁之中,或層層套疊,或成群聚集,蔚為壯觀。
寬窄不一、動靜不同的水體景觀與丹霞地貌及良好的生態環境相互融合,造就了「水上丹霞」奇觀。湖面寬闊,碧波粼粼,湖中有山,山中有湖。溪水在峽谷中蜿蜒曲折,漂流其中如在畫中游。潭水平靜,丹霞矗立,仿若世外桃源。
泰寧歷史悠久,素有「漢唐古鎮,兩宋名城」之美譽。宋代楊時、李綱、朱熹等人曾在此講學、讀書。宋代曾有過「隔河兩狀元,一門四進士,一巷九舉人」的盛況。
泰寧人充分利用了丹霞洞穴,它們有的成了僧尼修行的聖地,有的成了學子苦讀的凈土,有的成了農人居家的樂園,有的成了靈魂安息的歸宿。
明代兵部尚書李春燁的府第——尚書第氣勢恢宏、工藝精湛,是江南地區保存最完好的明代古建築群。起源於清朝乾隆年間的梅林戲,是我國稀有劇種。
地質公園自然環境優良,生物種類多樣,物種豐富;並有多種稀有動植物;植被的分帶性在我國東南大陸至中亞熱帶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C. 中國國家地質公園徽標,請從創意及構型說明它的含義,要求句子通順,語意簡明,字數在130字以內。
保護地質遺跡資源來、促進社會經濟源的可持續發展
恐龍代表地質遺跡 地質遺跡是在地球形成、演化的漫長地質歷史時期,受各種內、外動力地質作用,形成、發展並遺留下來的自然產物,它不僅是自然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珍貴的、不可再生的地質自然遺產。
D. 深圳大鵬地質公園導游詞作文400字
大鵬古城位於深圳市東部龍崗區大鵬街道鵬城社區,始建於明洪武27年版(公元1394年),為廣州左衛千戶張斌
開所權築,是明代為了抗擊倭寇而設立的「大鵬守御千戶所城」,簡稱「大鵬所城」。當年大鵬所城佔地約11萬平方米,城牆高6米、長1200米,城牆由山麻石、青石磚砌成。深圳今天的簡稱「鵬城」即源於此。
如今古樸的大鵬所城藏身於一片現代的農村建築中。來到大鵬所城大門口,矗立於眼前的是大鵬古城雄偉莊重、風格古樸的城門,城門幾經修葺,保存完好。當您摸著飽經歲月侵蝕的斑駁城牆,彷彿可以聽到幾百年前的隆隆炮聲。
E. 房山地質公園博物館導游詞
北京房山世界地質公園,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地學部經過表決,於2006年9月通過專中國北京房山地質公屬園的申請,位於北京市西南約40公里,地跨北京市房山區和河北省保定市淶水縣、淶源縣。公園總面積953.95平方公里,劃分為八個園區:周口店「北京人遺址」園區、石花洞園區、十渡園區、百花山-白草畔園區、雲居寺-上方山園區和聖蓮山園區屬地為房山區;野三坡園區和白石山園區屬地為保定市的淶水縣與淶源縣。
房山世界地質公園於2006年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批准成立,位於北京市西南約40公里,地跨北京市房山區和河北省保定市淶水縣、淶源縣。公園總面積953.95km2,劃分為八個園區:周口店「北京人遺址」、石花洞、十渡、百花山-白草畔、雲居寺-上方山和聖蓮山六個園區屬地為房山區;野三坡和白石山園區屬地為保定市的淶水縣與淶源縣。公園的六大特色:遠古人類的家園,橫空出世的造山運動,神奇秀美的岩溶地貌,晶瑩璀璨的地下宮殿,博大精深的歷史積淀和群英薈萃的地學搖籃。
F. 《諸城恐龍地質公園》作文 小學生導游詞
早就聽說黑龍江省伊春市的嘉蔭縣在遠古時代常有恐龍出沒,現在專已經被譽為「恐屬龍之鄉」了。暑假的時候,媽媽帶我慕名來到了這座神奇的恐龍地質公園。
嘉蔭恐龍地質公園佔地38萬平方公里,據考證,這里埋藏的恐龍化石骨架可達數百具,是一座大型的恐龍墓葬群。在公園一進門處,有一塊石碑,上面刻著十個蒼勁有力的大字:嘉蔭恐龍國家地質公園,碑的背面是有關恐龍的簡介。接下來,一具巨大的霸王龍的人工骨架展現在我們眼前,長達數十米,:「哇!」我驚奇地喊了聲,:「太壯觀了!」
穿過了一片花叢,我們走進了恐龍博物館。在那裡,有各種各樣恐龍骨架:鴨嘴龍、三角龍、翼龍、霸王龍......哎呀!都數不過來了。最令我驚嘆的要數立於館內正中央的高達近十米的霸王龍骨架,它是迄今骨架保留最完整的一具,而且含骨量超過70%以上。再說說鴨嘴龍吧,一聽名字,你就知道它長得和鴨相似,扁扁的嘴巴,腳上還有蹼,別看它長得小,膽子卻不小,小小的它竟敢和比它大很多倍的三角龍搏鬥
G. 陝西翠華山國家地質公園的結語
綜合上述秦嶺造山帶—北秦嶺—寬坪群—翠華山的地質特徵,表明翠華山地質狀況從一個「點」上表徵了區域地質構造的復雜演化過程:
在秦嶺造山帶的造山期,華北、揚子、秦嶺板塊的不斷運動中,常常是某些突出的部位,首先是點接觸碰撞,同時北秦嶺的有些地段有規律出露最早的俯沖碰撞型花崗岩,如柞水(264Ma),翠華山(A型,345Ma)和寶雞(CⅠ、BⅢ、EⅣ等類型,262Ma)等岩體。每期花崗岩漿活動及其特定的岩石類型,都表徵了秦嶺造山帶板塊構造運動的一個特定階段和形式,很好地揭示和反演了秦嶺造山帶構造演化和動力學過程。加里東—海西—印支期,出現大量的俯沖和碰撞型花崗岩,是秦嶺造山帶真正板塊構造發展演化的時期。印支期末出現代表穩定環境的奧長環斑花崗岩和A型花崗岩,表明秦嶺大規模板塊俯沖體制下的擠壓造山作用已經完成,華北與揚子兩大板塊由東向西,從大別山到秦嶺以拼合為一體,統一的秦嶺岩石圈已經形成,開始了板塊內的構造演化階段,繼續著秦嶺造山帶的發展演化歷史。
從翠華山地質構造的剖面、斷層、片理、節理、岩相等分析,翠華山的地質演化及崩塌機理,主要受到兩種因素(或過程)的控制:
(1) 古生代與中生代多期花崗岩與寬坪群圍岩的混合岩化作用,形成今天翠華山地質公園各種類型的混合岩,這種混合岩化過程是翠華山地質演化的內在動力和演化機理。翠華山混合岩類型中注入式混合岩到混合花崗岩的眾多類型表明,在一定的地域范圍內,在多期構造—熱事件作用下,混和岩化受多期多次、多尺度岩漿熔融作用的過程,同時也反映出其交代熔融程度較低的狀況.
(2) 北秦嶺厚皮疊瓦逆沖構造的作用.翠華山地質公園位於寬坪群推覆構造帶上,而寬坪群變形強烈,多期構造疊加置換,新生面理發育.從目前翠華山地質研究的成果來看,要將其疊瓦逆沖推覆構造還原為某一期,仍需要進行更深入的研究,但有一點是清楚的,即翠華山的山峰岩層形成近似垂直的疊瓦狀構造,是與北秦嶺以及寬坪群的多期多次的逆沖推覆構造密切相關的。這種大范圍、大尺度的逆沖推覆構造過程,對翠華山地質公園的這個「點」來講,是巨大的外部動力因素。也正是這個巨大的外部動力,才形成今天翠華山山峰岩層近似垂直的疊瓦狀構造,才為後來山體高空崩塌造就了地質基礎。
翠華山的地質特徵是秦嶺造山帶歷時較長的造山過程的大背景下發生和形成的,並不是某種或某幾種因素單獨作用的結果,而是在主要因素的主導作用下,多種因素(包括內因和外因)在多尺度時空過程中耦合的結果。
H. 名詞解釋 地質公園
地質公園
編輯
地質公園(GeoPark)是以具有特殊地質科學意義,稀有的自然屬性、較高的美學觀賞價內值,具有一定規模和容分布范圍的地質遺跡景觀為主體,並融合其它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而構成的一種獨特的自然區域。 既為人們提供具有較高科學品位的觀光旅遊、度假休閑、保健療養、文化娛樂的場所,又是地質遺跡景觀和生態環境的重點保護區,地質科學研究與普及的基地。
望採納,,
I. 急求中國雷瓊海口火山群世界地質公園(火山口公園)中文導游詞
瓊山火山口公園---導游詞
好友們,我們而今來到了位於海南省瓊山市石山鎮境內的火山口公園,距海口市15公里,是全國上存儲最完好的火山口之一。
海南島北部是火山茂密地帶,一百萬年夙昔這里繼續產生火山產生,火山岩漿凝成的玄武質岩石、火山渣、火山彈、熔岩餅、火山角礫和火山碎屑繼續積聚,形成3000多平方公里的熔岩台地,上面漫衍著大巨細小多座火山錐。歷經白雲蒼狗,地殼變遷,本日海南島北部的瓊山市石山鎮和永興鎮一帶,仍存儲著50多座外型根本完備的死火山口,形成火山口群。一些地質專家參觀後以為,雲雲集結存儲完好的火山口和熔岩隧道,堪稱一座火山地質博物館。 已經發明並被開發為火山口公園的馬鞍嶺火山口。是瓊北火山群中海拔最高(222.6米)、並且是全國上存儲得最完好的死火山口之一。據地質專家切磋,它最後一次的火山運動時間距今約1.3萬至3萬年。但火山口外型知道,熔岩完好,風化甚微,噴火傾向明晰,顯現完好的環狀錐體火山地貌,吸引著中外遊客。
驅車出海口市區西行不遠,就可以看到鬱郁蔥蔥的一片綠林之上,有一座高聳而起的凹形嶺,同右邊那座錐形嶺連成狀似馬鞍的山嶺,這便是馬鞍嶺了。它是瓊山市海拔最高的地方。 到了馬鞍嶺火山口公園,站在入門處往前展望,只見在六角蜂窩平台構架中,奇花異木,怪石磷響,給人一種秀美的感想。格外是由近而遠、由低而高的"A",型爬山道,活像大自然授予的兩條登天玉階,造勢雄奇,氣魄出眾,給人以脫俗的神韻。 爬山途中,就在火山口前方,有一座小石廟,據考據是清道光四年建的。廟有門坊,上書"山峰配天"。拜台立著三神石碑,曰"地皮神""山嶺神""風雨神"。石廟統一個迂腐的神話故事相關:在永久永久夙昔,一位仙女下凡周遊瓊州。她看到馬鞍嶺地點的羊山一帶地方久旱不雨,顆粒無收,家畜不旺,生民貧苦,非常傷心。於是她回奏玉帝,願下凡人間,造福凡間。玉帝准奏,賜她金谷一穗,山羊一對。仙女下凡之後,同勤奮的農人春騰結為友愛佳偶,日牧山羊,夜宿石洞。一日,凶橫的火神挾制仙女於火山口相近。果敢的春騰抖擻同火神鏖戰,起誓滅火救妻。玉帝深為春騰的信心所激動,指點他滅火術數。春騰奔往五指山,向地皮神借得參天寶樹,削成扁擔;向山嶺神借得紅泥,製成水桶;向風雨神借得神水兩桶,挑來滅火。春騰挑著神水,跋涉來到羊山。凶暴的火神發明了,變著法兒釘住兩個水桶,讓春騰再也挑不動。春騰氣急之下,一腳踏飛扁擔,中庸之道壓在火神脖子上,使他永世不得翻身,這便是現在的"一"字嶺;另一隻腳踢破水桶,即刻風雨大作,壓滅了火勢,救出了仙女。那兩只水桶也就形成兩座頭尾相顧形似馬鞍的火山口雙嶺。自此之後,四周百里的羊山再也不受火神的侵略,漫山肥羊,遍野果香。本地子民為感動幫助春騰戰勝火神的三神,就在火山口主峰下建置石廟,年年祭拜。 從小石廟再往上登攀,很快就到了馬鞍嶺火山口邊沿。火山口成漏斗形下陷,口徑130米,深69米,火山噴發時的原狀熔岩歷歷可見。從盆沿可以順著石階挽回而下,直至盆底。盆底無積水,只見洞壁陡立,頭上白雲悠悠,腳下寒氣凜冽。石隙間長滿面草和雜木,使熔岩得到很好的保衛。火山口方圓的陡壁,顯然是火山最後一次噴出的岩漿固結所成,雖經萬年滄桑,外型依然非常知道,噴火的傾向也極為明晰。 沿著火山口的邊沿。可以登高繞行一周。從高處旁觀,北面是瓊州海峽,明亮時可望見雷州半島。東北是高樓林立的海口市。 馬鞍嶺的另一峰也是火山口,多年土積,已形成一座錐體。在馬鞍嶺周圍,隨地可見怪異的火山石,大多呈玄色,也有的呈紅褐色;石頭緻密堅實,也有的多孔疏鬆。火山石積聚成的熔岩台地凹凸不屈,不宜墾植,但泥土肥沃,是種植果樹的好地方。路線兩旁長滿枝繁葉茂泛綠滴翠的荔枝、龍眼、石榴、菠蘿蜜等果樹和種種灌木。馬鞍嶺東邊的永興鎮,即是海南的"荔枝之鄉"。以灌木嫩葉為主要食料的石山壅羊皮肉細嫩,味美不膻,名聞遐邇。到火山口旅遊的客人,經常會就近在荔灣酒鄉、世外洞天品嘗這里的暖鍋羊肉。尤其是夏季晚間,就在這原野山崗,樹蔭中一串串彩燈照耀,客人們把酒臨風,乘涼閑敘,別有情致。
以馬鞍嶺火山口為中心,在相近十公里左右,尚有一座典範的負火山口。所謂負火山口,即沒有突出的火山錐,而是顯現一個長一公里,寬八百米,深約20米的龐大凹下。火山口內綠樹成蔭,莊稼長勢繁盛。在這一地域,交錯如網的熔洞隧道,更是令人嘆為觀止。數十條隧道呈管道狀,多層、分叉,類別龐雜多樣。據本地村民引見,這些隧道最長的可達7公里,最高有10餘米。不少洞與洞之間交織連通。由於火山噴發的原因,在這一地域熔岩形成的自然井、自然拱橋、鍾乳石,以及呈泡狀、流紋狀的熔岩,更是千姿百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