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里河濕地公園
1. 太原汾河濕地公園的主要景點
濕地公園分為四大景點: 位於濱河東路勝利橋北。這里是汾河濕地公園的主入口。景點佔地面積4.5萬平方米,其中水面面積0.3萬平方米。
包括的小景點有:
北澗河景觀橋:是汾河景區一、二期工程的銜接,仿木混凝土結構建築。
迎客亭:是從汾河景區東岸進入汾河濕地公園的第一個景點。亭前開闊、平整,結合現狀柳樹、國槐圍合,自成一體。
三畝塘:通過種植、保留大面積水生植物,向遊人展示人工濕地污水處理的主要功能流程,通過展示濕地生態系統、生物多樣性和濕地自然景觀,開展濕地科普宣傳和教育活動。
芳草渡廣場:佔地7000平方米。廣場結合現狀高差及高大喬木、四季鮮花,形成天然半圍合的的休息空間。
蘆葦盪:佔地6000平方米,利用大片地域特色明顯的水生植物蘆葦作背景,以芳草渡人工濕地展示區的凈化水為補水,通過鋪設木棧道,對景點入口起導向作用。
汾河人家:將農家的矮木牆、磨盤等設計組合,成為人們觀景、遮風避雨的休息場所,共同組成汾河農耕文化的縮影。
金沙灘:仿火山熔岩結構建設,佔地面積2400平方米,結合現有地形和水利工程,依勢造景。
九曲陣:將地域特色植物組合到游戲中,並形成高低錯落的綠色植物迷宮。
旱溪:藉助地形高差,大型石塊,並局部設置淺水池,豐水時形成跌水,枯水時藉助石塊,形成北方河灘景色。
懸壺:位於芳草渡廣場北側的景點。400公斤的黑色懸壺、飄動著的紅色中國結與流水構成一幅景觀。該小品既是對一代文化大師、著名的思想家、醫學家和書畫家傅山先生誕辰400周年的紀念牞也是黃河文化、三晉文化的象徵。 位於濱河東路小輪車場南。景點佔地面積3.2萬平方米,其中水面面積0.2萬平方米。結合小輪車賽館及森林公園西門設置輪之舞,緊扣奧運主題將綠色、科技、奧運精神同濕地自然景觀融合,通過水景、地景、體育活動區等加以體現。
包括的小品和景點有:
杏花聽雨:木花架與周圍的微地形、喬木、湖面形成了一個小型的空間,為遊人創造了一個休息空間,。
石磨幽徑:兩側的小路由石磨盤點綴成景,小輪車場車輪意象與山西民俗風情以不同的形態分布形成一組景色。
門球場:設置了標準的門球場,為廣大市民節假日鍛煉、健身提供了場所。
輪之舞廣場:佔地8850平方米,是汾河濕地公園佔地面積最大的廣場。水系設置了小橋,形態形式各異。
碧水漣:以聯排的樹干為主體,水通過長56米、高4米的樹干層層疊落形成跌水,瀑布飛瀉直下最終與汾河水相融。 位於濱河西路勝利橋北。景點佔地面積4.7公頃。通過「石」這一大自然最純朴的元素設置石灘,形成人文地景景觀,並為周圍居民提供一個休閑娛樂的場所。入口廣場寬闊平坦,疊石景觀石屏風上刻了「汾河濕地」四個字;其背後的緩坡綠地下是親水平台。
包括的小品和景點有:
玲瓏灘:以野生植物為主,環繞著一片片小水面,水底鋪設五色卵石,岸邊擺放了堆石景觀。
索趣廣場:位於玲瓏灘以北,也是本景點最北端的一個景點廣場。索趣廣場場地被仿木矮牆分隔,成為系列的小空間廣場:針對不同的運動人群提供不同的活動場地,並賦予不同的色彩與質地。老人健身場所地面屬混凝土壓花印模,特殊處理後,確保了老人散步、跳舞時的安全;兒童娛樂場所地面光滑,為小孩滑板、滑旱冰提供了活動場所。 景點佔地面積3.4公頃,是汾河西岸最北端的景點。通過樹形觀鳥塔、蘑菇休息廳、樹穴等一系列仿自然的景觀元素,為市民提供大自然原始水岸景觀。
包括的小品和景點有:
觀鳥塔:樹形觀鳥塔既標志了新景點的開始,為人們提供一個制高點,以俯視望的視野觀察東岸的濕地和北面的湖心島。
石趣園:是一個用石頭半圍合成的園子,周圍有彎曲的小徑、茂盛的植物,石頭上有題刻,表現野生景觀中的人文趣味。
2. 南河濕地公園在哪裡
四川南河國家濕地公園地處廣元市萬源新區,總面積為111.00 公頃。公園內有河流、湖泊、梯田濕地等多種類型的濕地68.0公頃,占公園總面積的61.26%,是許多珍禽水鳥和魚類的棲息地。
3. 據說小青龍河濕地公園將創建4A景區,有人知道具體情況嗎
在11月25日據內江電視台綜合頻道《新聞視點》的采訪報道中,工作人員提到「下專一步我們將屬進行3A景區的創建,之後計劃爭創4A景區。」隨著一期項目的驗收開放及二期工程的有序施工,小青龍河濕地公園將進一步升級區域生態環境,提升周邊居民的居住體驗。而邦泰·大學城1號正臨小青龍河濕地公園,無疑能享受到更好的風光。
4. 新鄭龍湖十七里河濕地公園怎麼樣了
規劃建設中的國家級濕地公園、4A級景區——龍湖濕地公園,佔地1300餘畝,貫穿城區南北,正在成為龍湖一道靚麗的風景。
5. 伊圖里河鎮的伊圖里河國家濕地公園
內蒙古伊圖里河國家濕地公園於2013年12月經原國家林業局批准試點建設,地處大興安嶺主脈西坡原始森林腹地,位於內蒙古伊圖里河林業局施業區內,橫跨伊東、大其拉哈、覺苟荀、喀喇其四個林場,地理坐標介於東經121°33′56″~122°15′17″,北緯50°36′48″~50°45′14″之間,總面積14850.56公頃,其中濕地面積12434.72公頃,濕地率83.73%。結合濕地公園資源分布特點,將濕地公園劃分為濕地保育區、恢復重建區、宣教展示區、合理利用區和管理服務區五個功能區。濕地公園內天然濕地資源極為豐富,涵蓋了草本沼澤、灌木沼澤、森林沼澤、永久性河流、永久性淡水湖五個濕地型,所轄濕地是大興安嶺林區海拔最高的濕地,東北部濕地保育區處於大興安嶺主脈嶺脊,最高海拔近1300米,氣候條件惡劣,最低極端氣溫-53℃,屬於頂級濕地系統,對伊圖里河及額爾古納河水系的生態功能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內蒙古伊圖里河國家濕地公園是大興安嶺國家森林步道北段的重要組成部分,區位優勢及生態地位尤為突出。
濕地公園天然濕地資源豐富,濕地公園內天然濕地資源極為豐富,濕地分為河流濕地、沼澤濕地、湖泊濕地三個濕地類,包括草本沼澤、灌木沼澤、森林沼澤、永久性河流、永久性淡水湖五個濕地型,濕地總面積12434.72公頃,濕地率83.73%。
濕地公園內豐富的生態系統和多樣化的生境條件孕育了較高的動植物資源,植物區系以西伯利亞植物區系為主,另有少量長白山植物區系和蒙古植物區系,動物屬古北界和東洋界。擁有植物81科 246屬 465種,其中國家二級重點保護植物有鑽天柳,省級重點保護植物有細葉百合、蒙古黃芪、篤斯越桔、大花杓蘭、手掌參等,動物23目 40科 134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5種,包括金雕、細嘴松雞、原麝、貂熊、紫貂,國家二級保護動物17種,有赤頸䴙䴘、大天鵝、小天鵝、白額雁、蒼鷹、花尾榛雞、水獺、雪兔、猞猁、棕熊、駝鹿等
濕地公園生態環境保護完好,河流源頭有若干大型天然湖泊群,水質清洌,綠樹蔥蔥,迷人的濕地風光與碧波林海交織出一幅秀美的山水畫卷,是不可多得的自然天堂。
濕地公園規劃區內所有濕地、森林在內蒙古伊圖里河林業局管轄范圍內,全部屬於國有,具有林權證,土地權屬無爭議。
6. 西安橘河濕地公園在哪
在西安市長安區常寧新區,常寧大道與子午大道中間,柳青廣場的北部,何家營村的北面
7. 無錫尚賢河濕地公園好玩嗎
尚賢河濕地公園,一個生態環境還不錯的濕地公園,與巡塘古鎮相連,對面是專市民中心。公園里不僅綠屬化帶豐富,而且景緻不錯,並且有很開闊的湖面,裡面水生植物很多。值得一提的是還有騎行棧道哦!很漂亮的地方,適合散步放鬆。
8. 尚賢河濕地公園
高檔的建議你直接去對面的君來世尊酒店(五星級)
9. 武河濕地公園的濕地作用
作為臨沂市傾力打造的原生態濕地公園,武河濕地公園項目的建設,不僅可對陷泥河、南涑河尾水進行深度凈化處理,維護淮河流域的水質安全,確保水質達標,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而且對於維護生物多樣性,改善人居環境,提升城市品位,構建「生態臨沂」,促進人與自然和諧,都具有重大意義。
10. 北京琉璃河濕地公園到底有多大
北京琉璃河濕地公園規劃佔地面積為12.76平方公里。
公園由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整體設計,主體位於位於北京市房山區琉璃河鎮,包括了竇店鎮和石樓鎮的部分地區,規劃佔地12.76平方公里,分為濕地公園區和遺址公園區兩部分。
主要景點:
1、西周燕都遺址博物館
博物館建於商周遺址的墓葬區,佔地20667平方米,樓閣式建築,仿唐風格。館內有展廳、文物庫和二處墓葬處,二處車馬坑。展示的文物有陶、銅、原始青瓷、玉、漆、俑、石等器物數千件。
2、琉璃河石橋【燕谷長虹,良鄉八景之一】
琉璃河大橋位於琉璃河段的京石公路上,是房山區境內最大的石橋,其規模僅次於盧溝橋。琉璃河又名大石河,古稱聖水,流經這里東行,匯入拒馬河,每到汛期,原建木橋常被沖毀。
3、岫雲觀
這處行宮是奉明世宗敕命而建成的,行宮落成不久,世宗皇帝便於行宮駐蹕。行宮坐北朝南,規模宏大,佔地近百畝。中軸線主宮殿群五進規制,東有側院,西有御花園,後有菜圃。四周有高大的宮牆。
(10)十七里河濕地公園擴展閱讀
琉璃河濕地公園建設全面推進
依據琉璃河濕地的功能定位和發展需求,以恢復濕地生態服務功能為目標,通過統籌水環境、水生態、水資源、水景觀等技術進行集成優化,並進行空間總體布局,建設成集水文調蓄、生物多樣性保護、水質凈化、科研宣教及休閑娛樂為一體的城市濕地公園。
實施過程中的具體做法有:
一是助推區域協同發展。發揮與河北地區接壤的區位優勢,開展水環境聯合治理,加大對大石河、小清河、永定河、夾括河等跨境河道的治理和保護,將琉璃河濕地作為房山區建設生態協同示範區的精品項目,合力構建環首都生態圈。
二是與新型城鎮化建設統籌推進。琉璃河濕地南部毗鄰鎮域內城鎮建設用地,通過推進琉璃河鎮中心區5個村、生態谷項目區5個村棚戶區改造,完善城鎮配套基礎設施,實現提高城市文化品位和服務集聚能力,營造宜居宜游的良好環境,為濕地公園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三是與重點功能區同步開發。項目東北部緊鄰西周燕都遺址,西南部緊鄰北京農業生態谷,將建設琉璃河大遺址公園、生態谷項目區建設與濕地公園建設融為一體,打造集文化、生態、休閑旅遊相融合的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