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公園大全 » 雲台山世界地質公園概況

雲台山世界地質公園概況

發布時間: 2020-12-17 22:48:39

❶ 雲台山世界地質公園的文物古跡

雲台寺
在雲台山茱萸峰頂。乾封元年(666年),唐高宗追封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唐玄宗時,又下令在全國修建專門敬奉玄元皇帝的玄元廟36座,此廟即為其中之一。唐代,雲台山玄元廟香火興旺,道士眾多。但五代以後,玄元廟日漸頹廢。明初,由於明太祖朱元璋特別推崇真武大帝,在武當山為其大修宮觀廟宇30餘年,全國道教信徒也因此轉而信奉真武大帝,修武信眾就在原玄帝觀的廢址上興建了奉祀真武的雲台寺。雲台寺又名玄帝行宮,地處雲台山極頂,加之這里自古就流傳著真武大帝在此修行成仙的大量民間故事,因此它與南頂武當遙相呼應,被人稱為「北頂」。雲台寺在明清兩代最盛,全縣信徒每年農歷三月初三日都要組織到茱萸峰朝拜燒香,成為一年中重要的「朝北頂」活動。新中國成立後,道士還俗,廟宇漸廢。90年代後期,開始對雲台寺進行復建,並邀請武當道士來此擔任住持。2007年,又對雲台寺進行了重新規劃和擴建。
清靜宮
清靜宮始建於公元1750年(清乾隆十五年),是目前我國保留下來的唯一一處清代無梁建築群。它坐北朝南,依山而建,正中為三皇閣、左為王母殿、右為玉皇閣,均為雙層樓閣式建築,其最特別的地方是在建築風格上打破了軸線對稱的佛寺道觀建築格局,把東方的窯洞和西方的樓閣結合在一起,且取材均為石材,堪稱中原古建築一絕。
二仙廟
二仙廟本名靜應廟,位於仙神河河口東岸,這里左懸谷,右紫金,前小庫,後沐澗,水環翠擁,自然景色十分優美。唐代始建,宋、元明、清續修,傳說唐李淵和李世民逃亡斯地,二仙從洞中走出,為其解決糧草並點化前景。李氏父子表示,稱帝後定給二仙建造廟宇。二仙廟進深一千五百多米,通闊近百米,前有五重門,其後有天王、金剛像、鍾鼓樓、五間重檐閣,內設多通聖諭碑石。
飛來石位於紫虛元君大殿後,一石突兀孤立,高約三丈,中間裂一縫,上建梳妝台,修有台階可曲繞盤上。石壁上刻有宋仁宗教書及王安圖齊御香祭告題刻以及明清時期題刻多處。在飛來石上有二仙的梳妝台,也是李耳斗二仙」神話的場景。遊人往往定位投石過縫,以石落處判定生男育女。
冽泉黿邊山屏注、宮闕巍峨金碧煌,概述了二仙廟的宏偉規模,歷代文人雅士李白、劉禹錫、韓、王鐸等均有詩文對其稱贊。

❷ 雲台山世界地質公園的介紹

雲台山世界地質公園位於太行山南麓,河南省焦作市北部,面積約556平方千米,是一處以內裂谷構造容、水動力作用和地質地貌景觀為主,以自然生態和人文景觀為輔,集科學價值與美學價值於一身的綜合型地質公園。雲台山地質公園建立於2002年,主要以雲台山園區的構造單面山體地貌和斷崖飛瀑、幽谷清泉地貌為特徵。園內群峽間列、峰谷交錯、懸崖長牆、崖台梯疊的「雲台地貌」景觀,是以構造作用為主,與自然侵蝕共同作用形成的特殊景觀,是地貌類型中的新類型,既具有美學觀賞價值,又具有典型性。目前已開發的各類自然景觀共有7種170餘處,有山峰100餘座,陡崖10餘處,峽谷中保留了大量的地質遺跡,有系統獨特的地層、岩石和礦物,典型特徵的地質構造、奇異多樣的洞府、得天獨厚的生態及歷史悠久的人文旅遊資源。1雲台山世界地質公園是世界地質公園、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中國特殊植被的北界和最高緯度的獼猴保護區。地處中緯度地區,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春旱多風,夏熱多雨,秋高氣爽,冬寒少雪。

❸ 雲台山世界地質公園的地質遺跡

根據《國家地質公園規劃編制技術要求》文件要求,根據保護對象的重要性,地質遺跡分區可分為:特級保護區、一級保護區,二級保護區,三級保護區四個級別,保護區范圍明確,各級保護區也有明確的保護要求。雲台山世界地質公園保護區劃分如下: 保護區名稱 面積(千米) 主要保護內容 特級區 紅石峽景區 0.29 黑龍王廟斷層、U谷、交錯層理、一線天、角度不整合、層面龜裂紋、障谷、水潭、黑龍疊瀑、碧水丹峽 潭瀑峽景區 0.40 天瀑、大型波痕、疊層石、鮞狀灰岩、嶂谷、圍谷、三葉蟲化石、垮塌雙峰 龍脊長城景區 3.23 龍脊長城、白鶴松、三葉蟲化石、一線天、峰牆地貌、雲陽峽谷、懸溝、正北瓮谷、崩塌岩堆等 一級區 泉瀑峽景區 0.83 鳳尾瀑、疊瀑、瓮谷、水簾瀑、雙瀑、丫字瀑、疊瀑、跌瀑、情人瀑、線瀑、冰瀑、蝴蝶石、崩塌岩堆、U型谷、泉華 茱萸峰景區 5.80 疊彩洞、茱萸峰、寒武系剖面、三葉蟲化石、葯王洞 青天河景區 14.72 石瀑、峰叢、青天河峽谷和水庫、靳家嶺喀斯特地貌、新生代地層、中生代地層、古生代地層、遠古代地層 衛源湖景區 17.26 牛軛谷地景觀、群英湖泊景觀、幹流峽谷景觀、峰林 青龍峽景區 3.69 長崖、石鍾乳、石瀑、石簾、黃龍瀑、望龍瀑、疊瀑、天然石碑、角石化石、V谷、一線三紀標准地質剖面 仙神河景區 1.63 簾瀑、線型長崖、疊瀑、之形長崖、U型長崖、崩塌岩塊、浴泉、太平瓮谷、古銅礦遺跡、角度不整合等 二級區 艾曲溶洞景區 1.19 溶洞 百家岩景區 1.43 赤壁丹崖、孝女塔危岩、之字型天門幽谷、天門懸溝、泥裂、丹崖長牆、竹林七賢 丹河峽谷景區 11.21 斷裂崖、溝谷、溶洞 逍遙河景區 5.02 八仙峰峰叢、逍遙河峰簇、虎頭山峰叢、行口瓮谷、懸溝、U型崖疊谷、線型長崖、中國華北最大的平行不整合面(C2/O2)等 凈影峽景區 0.75 構造水蝕模型、斷層 月山寺景區 1.47 月山寺、連環井、將軍柏、滄公洞樓 三級區 保護緩沖區 499.85 綜合旅遊資源及風景區生態緩沖區 (表格資料來源於: )

❹ 雲台山世界地質公園的地理環境

河流景觀主要有蛇曲河、牛軛湖、離堆山、河流回春,河流階地,激流鈣華、岩檻、回壺穴、石槽等。
瀑布規模答不等,造型多樣的瀑布數十處,其中以雲台山天瀑最為壯觀,落差達314米。
湖泊多為人工湖泊,有逍遙湖、仙神湖、青天河水庫、衛源湖、青龍湖、子房湖等,其中子房湖以盛產稀有的桃花水母最為著名。

❺ 雲台山的地質地貌

雲台山風景區在元古時代是一片汪洋,隨著世紀的流逝,地殼的變動,逐漸升起抬高形成平原。在十幾億年前造山運動時期(奧陶紀和震旦紀),地貌景觀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燕山期,北部上升,形成高山,南部下降,形成平原。在喜瑪拉雅造山運動影響下,又使山區激劇上升,河流迅速下切,形成又深又陡的峽谷。

雲台山風景區處在華北陸塊新生代東亞裂谷系的華北裂谷帶與西安—鄭州—徐州近東西向裂谷轉換帶的交匯部位。受太行山前深大斷裂控制,在喜馬拉雅造山運動過程中,於寒武系—奧陶系石灰岩地層中形成了一系列「之」字形、線形、環形、台階狀長崖、翁谷、深切障谷、懸溝等地形組合的「雲台」地貌。

(5)雲台山世界地質公園概況擴展閱讀:

雲台山的主要景點:

1、紅石峽

紅石峽(溫盤峪),位於子房湖南,全長1.5千米。由紅岩構成,屬中國丹霞地貌峽谷景觀,崖壁呈赤紅色,故稱「紅石峽」。

2、潭瀑峽

潭瀑峽,處於雲台山北部略偏西,是子房河的一個源頭。潭瀑峽長2000米,南北走向。潭瀑峽內一條溪水叫小龍溪。

3、泉瀑峽

泉瀑峽(老潭溝),長約3千米,沿溝上行400米,是亞洲最高大瀑布——雲台天瀑,落差達314米。雲台天瀑最寬可有十多米寬的瀑面。是雲台山風景區的標志性景觀之一 。

4、青龍峽

青龍峽,長約7.5千米,總面積108平方千米, 又稱「雲台山第一大峽谷」,集峰、崖、嶺、巔、台、溝、澗、川、瀑、洞等地貌於一體。主峰青龍峰海拔高達1323米。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雲台山

❻ 雲台山為什麼是世界地質公園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的:
該景區須包含多個地質遺跡或合並成一體的多個地質遺跡實體,它們必須具有特殊科學意義、稀有性和優美性,能代表一個地區及該區的地質歷史、事件或演化過程。

雲台山含有其獨特的雲台地貌,且地址地貌種類繁多(包含典型地 質剖面、古生物景觀、地質地貌景觀,等等)。它們是在上億年的時間磨礪中才慢慢形成,也是研究亞洲板塊地質演化的典型代表,具有很強的科學研究性;而在此地貌上所形成的景色,融合「雄」,「險」,「秀」,「幽」,「奇」於一身,壯觀美麗,秀中蘊奇。總體上,雲台山代表了地質演化史中亞洲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相互作用的一個過程,再現了一段地質地貌的演化。

首批世界地質公園名單:
1. 奧地利坎普谷世界地質公園
2. 奧地利艾森武爾瑾世界地質公園
3. 中國雲台山世界地質公園
4. 中國廬山世界地質公園
5. 中國黃山世界地質公園
6. 中國雲南石林世界地質公園
7. 中國丹霞山世界地質公園
8. 中國張家界世界地質公園
9. 中國五大連池地質公園
10. 中國嵩山世界地質公園
11. 法國羅什舒瓦爾一沙斯農隕石坑世界地質公園
12. 法國普羅旺斯高地世界地質公園
13. 德國貝爾吉施奧登瓦爾德山世界地質公園
14. 德國埃菲爾山脈世界地質公園
15. 德國特拉維塔世界地質公園
16. 希臘萊斯沃斯石化森林世界地質公園
17. 希臘普西羅芮世界地質公園
18. 愛爾蘭科佩海岸世界地質公園
19. 義大利馬東尼世界地質公園
20. 義大利羅卡迪切雷拉世界地質公園
21. 西班牙卡沃一得加塔山世界地質公園
22. 西班牙馬埃斯特世界地質公園
23. 英國阿伯雷與莫爾文山世界地質公園
24. 英國大理石拱形洞世界地質公園
25. 英國北奔寧山世界地質公園

❼ 雲台山世界地質公園中地質遺跡學科分類

雲台山世界地質公園主要地質遺跡有如下類型。

古生物學與古人類學地質遺產類(表5-9):三葉蟲、角石、螺類、腕足類、海百合、牙形刺、層孔蟲、藻類和蟲跡。

沉積學與沉積岩石學地質遺產類(表5-10,表5-11):意義重大的接觸界面,25億~14億年的角度不整合面,10~5億年和4.5~3.5億年的平行不整合面。層理構造:如水平微層理、波狀層理、斜層理、交錯層理、漸變層理、壓扁層理;層面構造:如波痕、泥裂、雨痕;槽模、溝模、沖刷現象和其他特殊沉積構造:如內碎屑、結核、團塊、鮞粒、豆石、核形石、鳥眼構造、硬底構造、縫合線構造、竹葉狀構造、豹斑狀構造。

除少許太古宙片岩、片麻岩等變質岩露頭外,主要是沉積岩,如中、新元古代的石英砂岩,寒武紀和奧陶紀的灰岩、白雲質灰岩、白雲岩,這是主要成景岩石。其間有呈夾層狀產出的泥岩、頁岩,也是斷崖形成的重要因素。另有兩類特殊岩類,膏鹽沉積和中奧陶統與中石炭統間的古風化殼含鋁鐵質堆積。

構造地質學與大地構造學地質遺產類(表5-12):自中元古代以來,形成中朝克拉通,地殼穩定,僅有幾次升降運動。新生代的,強烈構造運動表現為垂直升降,隨華北裂谷(東亞大裂谷的中段)在南部東部形成深達6000~7000m的斷陷,西北側太行山上升,形成秦晉高原,成為我國地質地理上的第二階梯,表現出一條地球物理、地質、地形、地貌、生態環境的急變帶,保存了豐富的地質遺產,如長期構造穩定的中朝克拉通的地史演化代表性剖面,華北裂谷帶的西北翼,太行山南山前斷裂系,此外東西向、南北向和北西、北東向4組斷層及規模不等的同樣幾組節理裂隙。以及由其控制的深切河谷、曲流、谷中谷、五級階地和溶洞,河流錯動、襲奪、沖積扇側移,一系列斷層三角面等。

第四紀地質學地質遺產類(表5-13):主要代表有兩個夷平面和六級河谷階地。

華北普遍存在的北台夷平面在本區未能很好保存。

太行期夷平面800~1200m高程一系列的山頂面和溶洞,殘余峰林、峰叢。

唐縣期夷平面300~600m高程的一系列山頂面和台階面構成。見古溶洞和河流礫石層。

新生代以來形成了高出河床面80~90m、60m、36m、27m、10m和3~4m的六級階地,三級以上均有膠結較好的礫石層,黃土和紅色土,下部有姜結人(鈣質結核),有時成層。

水文地質學地質遺產類(表5-14):水是本區地貌形成的主要雕塑師。分為地表徑流水、地下水和湖泊。

表5-8 中國138個國家地質公園中主要代表地質遺跡類型分類表

續表

續表

續表

續表

續表

續表

續表

續表

續表

續表

續表

續表

續表

表5-9 古生物學與古人類學地質遺跡類簡表

表5-10 沉積學與沉積岩石學地質遺跡類簡表

表5-11 岩石學地質遺跡類簡表

表5-12 構造地質學與大地構造學地質遺跡類簡表

續表

表5-13 第四紀地質學地質遺跡簡表

表5-14 水文地質學與流水地貌地質遺跡簡表

地表流水形成深切河流、古老曲流、河流遷移和襲奪、瀑布、跌水、急流和懸泉。地下水形成地下河入口和出口、泉、伏流、干河谷。湖泊多為人工水庫。

地貌學地質遺產類(表5-15):在本區地貌學地質遺產類型多,可進一步劃分為構造地貌、崩塌地貌、流水地貌、堆積地貌和岩溶地貌。

急變地形高差,強烈的新構造活動,豐沛的水流和多變的岩性,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雲台地貌,主要包括:由流水和崩塌作用共同形成的懸崖、長牆斷壁、魚脊嶺、平頂山或方山、圍谷或瓮谷、巷谷、嶂谷、隘谷、寬谷、套谷、懸溝等。

由流水沖刷作用形成的峽谷、裂隙溝、壺穴、深潭、離堆山、半島狀岬角、階梯狀台階面、侵蝕階地。

由流水沉積作用形成的河谷階地、河漫灘、洞穴堆積物、鈣華砂、鈣華錐和扇、灘、壩、台階、階地等。

岩溶地貌地質遺產也是地貌地質遺跡的一類(表5-16),可溶性岩石有灰岩、白雲岩和膏鹽沉積,在水、大氣、生物共同作用下,形成各種岩溶地質遺跡。

碳酸鹽表面溶蝕作用代表岩溶作用之始,如,石牙、溶坑、溶溝、溶痕,後有溶洞暗河與天生橋。

喀斯特的中年期形成峰叢,老年期成孤峰或峰林窪地(或河谷平原),當地殼再次抬升,即可返老還童形成谷中峰林、峰叢和山頂殘余峰、柱。但本區的峰林、峰牆和谷中峰柱並非岩溶作用產物面是水平碳酸鹽岩地層,節理發育,垂直面成緊密的組系,地殼快速上升,暴雨形成山洪或冬季凍融,造成重力崩塌而成。

岩溶景觀中以溶洞最為神奇,溶洞、溶孔、落水洞、天井、邊石壩、石花、石鍾乳、穴珠、石筍、石柱、石幔、溶洞角礫岩、洞穴堆積和洞中流水沉積、鈣華板。

此外本區還有環境地質學和自然災害學地質遺產(表5-17),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墜石、地裂、塌陷。人造的工程地質遺產也極具旅遊價值,如茱萸峰上的18個首尾相接且洞內180°大轉彎的隧道工程和紅石峽上的子房湖水壩工程,都是匠心獨運的例子。

地質遺跡學科分類系統是在地質公園的綜合調查、規劃設計、科學保護和開發利用的工作中。在前人工作的基礎上總結出來的,通過對我國138家國家地質公園中主要地質遺跡的類型研究和劃分。特別是對雲台山世界地質公園中主要地質遺跡類型的深入研究和科學劃分,證實了地質遺跡學科分類系統是一種全面系統的分類方案,對於指導地質遺跡調查、研究、規劃、保護和開發利用,統一地質遺跡和地質公園有關材料的編寫,科學普及的開展都會有所裨益。

❽ 雲台山的簡介

雲台山位於河南省修武縣境內,是全球首批世界地質公園,同時又是河南省唯一一個集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5A級景區、國家文明風景旅遊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水利風景名勝區、國家獼猴自然保護區七個國家級於一體的風景名勝區。

景區面積190平方公里,含泉瀑峽、潭瀑峽、紅石峽、子房湖、萬善寺、百家岩、仙苑、聖頂、疊彩洞、青龍峽、峰林峽等十一大景點。還有亞洲落差最大的瀑布雲台瀑布。

2003年7月7日,在北京召開的我國世界地質公園推薦會上,雲台山地質公園以103.85分的高分,排名黃山、廬山之後,成為我國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推薦的8個地質公園之一。

2004年2月13日北京時間23時,在法國巴黎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專家評審大會上,雲台山金榜題名,成為了首批28個世界地質公園中的一員。雲台山景區以全國第三、世界第五的名次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命名為全球首批世界地質公園而在全國驟然引起強烈關注。

(8)雲台山世界地質公園概況擴展閱讀

雲台山的歷史傳說

1、玄帝宮傳說

相傳,真武原是二千二百多年前黃河北面一個古國的太子,在雲台山修行,功滿道備,玉帝令他鎮守武當山,統攝玄武之位,鎮妖降魔,濟世度人,而雲台山的玄帝宮為其行宮,每年都要回雲台山駐錫、顯靈,所以此宮歷來香火旺盛。

真武大帝當年修行時,不食五穀,把肚子和腸子餓得直鬧騰,鬧得真武大帝心煩,便將其掏出來扔在腳下。真武大帝成仙後,這腸子和肚子沾了靈氣,變成龜蛇二將。

雲台山重現「上古神龜」奇觀,形似逼真,如一隻巨型神龜攀在山峰之上。頭朝茱萸峰頂玄帝宮,鳳凰嶺玻璃棧道恰好繞龜身而建,集天地精華,沐陽光雨露,鎮守千年,彷彿是玄武化身,守護著這一方山水。

2、青龍峽中國愛情第一村的神話傳說

在雲台山青龍峽景區深處有一村莊,叫做「陪嫁妝村」。傳說,明朝永樂年間,黃河邊上的武陟縣萬花村住著一位高員外,因行雨不慎被玉皇大帝貶下凡的青龍高員外這里做長工。

當時,正值盛夏,久旱無雨,莊稼眼看就要枯死,青龍王趁每晚夜深人靜時,引水灌溉。高員外漸漸知道青龍並非凡人,又知女兒已經芳心暗許,便將女兒許配給他。他把附近的一座大山買下作了女兒的嫁妝,這個村也就取名叫「陪嫁妝村」。

3、百家岩孝女塔的歷史傳說

事情發生在唐代武則天垂拱初年,鄰縣獲嘉縣有一女姓張,其父張言堪因病早逝,留下母女姐弟四人,全靠其母朱四娘操勞維持家計,其姐出嫁後,她矢志不嫁,侍候母弟,待弟長大成家後再說。這年突然母卧病不起,她便到有名的百家岩寺進香為母祈禱,並許願為母病癒長壽,情願以身喂虎狼,將陽壽折給母親。

當她出寺後果見一虎立於對岸,心想是佛祖顯靈,同意自己的許諾,便向對岸走去,當她走向對岸後,虎又跳下岩去。她就又跳下崖實現了自己的諾言。朱四娘聞知女兒盡孝而死,悲痛萬分,但病卻日愈見好。朱四娘思念女兒,傾盡家產在女兒投崖處為女兒修五級浮圖塔,後人也感其孝,就都呼為「孝女塔」。

4、百家岩漢獻帝

百家岩天門赤壁上,有一處平台,大小數丈,兩側以古棧道相連,人稱漢獻帝避暑台。相傳劉協來到山陽城,在最初的一段時間里,每日噩夢連連,總擔心有朝一日,會遭魏文帝處死。

夏日,劉協攜夫人來到雲台山避暑,由於擔心遭受魏文帝暗算,兩人在山裡轉來轉去,後來發現天門壁上平台,距地面高出十餘丈,兩側以古棧道相連,風高涼爽,易守難攻,甚為興奮,選為最佳避暑之地。

5、萬善寺的歷史傳說

傳說明朝朱元璋當年率領大軍反元時,在四川彭縣關口曾被元軍圍困數日,正當他走投無路之際,有一和尚前來相助。那和尚施法布陣,只見電閃雷鳴,狂風暴雨、飛沙走石鋪天蓋地而至,元兵見狀,速速退兵。

朱元璋驚訝,此乃神人也,即向前施禮道:「請問師父是何方聖僧?」那和尚唱偈道:「吾乃九峰一貧衲,如來門中號無瑕。明祖應世我隨喜,時節之緣笑天涯。」唱完大笑而去。

❾ 雲台山的地質特點

雲台山風景區在元古時代是一片汪洋,隨著世紀的流逝,地殼的變動,逐漸升起抬高形成平原。在十幾億年前造山運動時期(奧陶紀和震旦紀),地貌景觀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在燕山期,北部上升,形成高山,南部下降,形成平原。在喜瑪拉雅造山運動影響下,又使山區激劇上升,河流迅速下切,形成又深又陡的峽谷。其後,地表、地下水沿裂隙對岩石進行溶蝕,再加上其它風化營力的影響,就造成如今的山、石形態 。

雲台山風景區處在華北陸塊新生代東亞裂谷系的華北裂谷帶與西安—鄭州—徐州近東西向裂谷轉換帶的交匯部位。

受太行山前深大斷裂控制,在喜馬拉雅造山運動過程中,於寒武系—奧陶系石灰岩地層中形成了一系列「之」字形、線形、環形、台階狀長崖、翁谷、深切障谷、懸溝等地形組合的「雲台」地貌,構成了區內峽谷幽深、群山聳峙、飛瀑清泉的太行景觀,對研究新構造運動和裂谷的演化具有意義。

雲台山風景區內有形成於距今約14億至3億年間的中元古界薊縣系雲夢山組—上石炭統太原組地層,出露系統而完整;

有太古界—早元古界基底、還有典型的構造遺跡,諸如基底太古界片麻雜岩構造,早元古界表殼岩的底僻穹窿構造,蓋層的超覆構造,韌性剪切帶構造,韌-脆性變形構造,脆性斷裂構造,單面山構造,以及蓋層中的垮塌構造,滑坡構造等。

(9)雲台山世界地質公園概況擴展閱讀:

據神話傳說,黃帝陶正之官寧封子授黃帝御龍飛雲之術。自焚則隨路五色之煙上下升騰,其骨骸葬於「寧北山」中。此寧北山即今修武縣北雲台山。修武縣古稱為「寧」。後來,神話傳說中稱盤古山、女媧山、五行山。

東漢泛稱太行山。末代皇帝劉協禪讓帝位於魏王曹丕,封山陽公,死後葬於雲台山南麓,後人稱這里為古漢山。魏晉時期,雲台山因「竹林七賢」在此相與友善,但古籍僅有"竹林"稱謂。東晉始稱雲台山,唐代亦稱覆釜山,金代稱雲台山,清代稱小北頂。當代稱雲台山,恢復雲台山固有稱謂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雲台山

❿ 雲台山世界地質公園的資源情況

雲台山園區
雲台山園區位於焦作市修武縣北部,面積約55平方千米。園區內地質遺跡豐富多彩,30億年的滄海桑田,形成了太古宇、元古宇、古生界和新生界地層;多次的構造運動,尤其是2300萬年以來,新構造運動的強烈抬升和水蝕作用的深度下切,造就了雲台山雙崖對峙的峽谷群和各種動態的瀑、泉、溪、潭,共同構成了曠奧兼具的「雲台地貌」景觀。
青龍峽園區
青龍峽園區位於修武縣西北部,面積約90平方千米,分為青龍峽和艾曲溶洞兩大景區。青龍峽是在東亞裂谷背景下產生,後經河流深切形成的大峽谷。全長7.5公里,寬十餘米,最窄處僅幾米,峽深達600-700米。青龍河流水潺潺,沿山谷蜿蜒,谷底流水,因地勢的起伏,形成瀑布、急流、澗溪、碧潭;崖壁上溶洞各具特色,兩親家洞洞穿山脊,青龍洞神奇奧秘,三官洞洞深300餘米,洞內長年流水,地層中古生物化石豐富多樣,角石、三葉蟲、疊層石等。
青天河園區
青天河園區位於博愛縣北部,面積45.2平方千米,分為青天河、丹河峽谷和月山寺三大景區,是一處以峽谷地貌為主體,以奇泉異澗為特色,以悠久的歷史文化為內涵,供遊客休閑度假、觀光游覽、科普教育的地質公園園區。青天河因高峽平湖、山清水秀而得名。大泉湖素有「北方三峽」、「桂林山水」之美譽,月山寺是中國「太極拳」的發源地。
峰林峽園區
峰林峽園區位於焦作市北部,面積50平方千米,分為衛源湖和凈影峽兩大景區,是一處以峽谷和峰林為主體。衛源湖高峽平湖,凈影峽奇峰、險嶺、深谷共同構成了園區獨特的地貌景觀。
神農山園區
神農山園區位於沁陽市北部,面積96平方千米,分為紫金頂、仙神河和逍遙河三大景區,是一處以奇峰、異嶺和峽谷為特色,以悠久的歷史文化為內涵,供遊客賞景尋幽、野營探險的地質公園園區。
紅石峽
紅石峽是新構造運動的強烈抬升和水蝕作用的深度切割形成的碧水丹峽。砂岩層內的交錯層理、層面波痕、龜裂構造等豐富的地質現象。
龍脊長城
龍脊長城是在兩條峽谷間高聳的龍脊狀山嶺,長11.5千米,高100—200米,寬僅數米—十餘米。整個山嶺由石灰岩構成,近水平產出的層理和兩組垂直節理共同將石灰岩切割成大小不一的塊體,地質學上把它叫作殘余分水嶺。
鯨魚灣
鯨魚灣為青天河園區的一處半圓形轉彎,遠觀其景,因其內側的山樑外形酷似鯨魚頭部,近兩米高的水位消減帶恰似鯨魚的唇邊,故名鯨魚灣。它是在東亞裂谷背景下形成的近南北向張裂帶和近東西向次級斷裂,經河流的長期侵蝕和下切形成的獨特地貌形態。可與雅魯藏布江「大拐彎」比美。
潭瀑峽
潭瀑峽是最具特色的水體樂苑。北部豐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大量補給以及灰岩、白雲岩發育的節理裂隙,使區內崖高谷深,密布瀑、泉、溪、潭,在中國北方實屬罕見。
青龍峽
青龍峽位於焦作市北,是以山水風光為主的生態型旅遊區。有「中原第一峽」之美譽。
峰林峽
在峰林峽流水沿著構造張裂帶深切形成的裂隙谷,把山嶺隔成了一道道高數十至數百米、長數十至數公里、寬數米至百米,兩側均是懸崖絕壁的峰牆。碳酸鹽固有的可溶性,使峰牆的頂部常常表現為峰叢。
子房湖
子房湖,因漢代張良(字子房)曾幫助劉邦成就大業後隱退到此而得名。子房湖內有世界上最原始、最低等的無脊椎動物之一桃花水母,被稱為「水中大熊貓」。
泉瀑峽
泉瀑峽峰高瀑急,溝壁和谷底有多處清泉流出,沿峽谷逆水而上,且有多孔泉、私語泉、幽潭、吟龍瀑等景點。
落差314米的華夏第一高瀑「雲台天瀑」就位於泉瀑峽盡頭。這個峽谷形成於距今5.4-4.9億年的寒武紀時期,2300萬年以來,歷經長期流水侵蝕、搬運、重力崩塌,使海拔800-1200米的古夷平面局部強烈下切,形成了長3000米,深500米的峽谷。留存有鮞粒灰岩、羽狀交錯層理、崩塌岩塊等地質遺跡。
神農山
神農山屬於太行山系,是典型的南太行自然景觀。它是以奇峰、異嶺和峽谷為特色,以悠久的歷史文化為內涵,是遊客賞景尋幽、野營探險的好去處。
主峰紫金頂海拔1028米,號稱「中天玉柱」。位於峰頂的神農祭壇以其海拔之高,時間之久而被文物專家譽為「天下第一祭壇」。與之呼應的「炎黃子孫祭祖壇」已成為炎黃子孫拜謁人類祖先炎帝神農的聖地。
青天河
青天河素有「北方三峽」和「桂林山水」之美譽。景區面積106平方公里,由大壩、大泉湖、三姑泉、西峽、佛耳峽、靳家嶺、月山寺、等七大游覽區、308個景點組成,是一處集南北山水特色和豐厚文化底蘊於一體,供休閑、游覽、度假、科學教育的綜合型風景區。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