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廬州森林公園
① 廬州的景點
中國科學抄技術大學 包公祠 包公墓 淝水之戰舊址 琥珀流光 環城公園 廬州燈火 名教寺 三河集 蜀山春曉 四頂山 吳王遺蹤 逍遙津 新城遺址 徽州文化園 萬佛湖 舜耕山國家森林公園 安徽名人館 李鴻章故居 紫蓬山國家森林公園 吳山廟 羅炳輝將軍銅像 合肥野生動物園 豐樂生態園 元一雙鳳湖國際旅遊度假區
② 合肥廬州大道附近有什麼景點
合肥十景 :
【逍遙古津】即逍遙津公園。園區佔地31、3公頃。全園翡翠環抱,碧水盪漾,園中又建有梅花、牡丹、杜鵑、藏幽、盆景、獨峰等景園和動物園,亭閣羽水上,名勝古跡納其間,可謂園中還有園、景中更有景。
【包河秀色】以包公祠、包公墓園、清風閣、浮庄、廉泉井及包河秀水連片構成風格別具的獨特景觀。水面波光粼粼,遊艇盪漾其間;樓台亭閣,古樸壯觀;古建築雕梁畫棟,古色古香;包公塑像,庄嚴肅穆,令人肅然起敬。另有水榭長廊、石峰拱橋相點綴。兩岸垂柳婆娑,水中綠荷飄香,綠蔭環抱紅牆,曲徑蜿蜓通幽,真乃各色景觀薈萃的游覽勝境。
【環城翡翠】即環城公園。景區全長8、9公里,佔地137、6公頃,為多功能、開放式公園。全園環繞古城區分建春、夏、秋、冬四景區。蒼松挺拔,古柏參天,綠草茵茵,藤蘿攀援。另有巨型雕塑「鯤鵬展翅」坐落其間。還有鶯雀穿梭、遊人信步。絕妙美景,景景相連,儼然為一條綠色的翡翠項鏈,其上鑲嵌著四顆光彩斑斕的明珠。
【教弩梵鍾】古教弩台,三國時曹操教練強弩手之台。台上有寺,乃明教寺。寺有梵鍾。昔每至午夜,僧人按緊十八、慢十八、不緊不慢又十八的次數和節奏撞擊梵鍾,鍾聲悠揚,善者聞之而情舒,過者聞之而思悔,惡者聞之而心驚。
【蜀山春曉】大蜀山,乃合肥鎮城之山。今日大蜀山,建有苗木花卉基地、野生動物園、安徽第一畫廊——蜀山畫廊、安徽名人園、十二生肖園、匹特博彩彈射擊娛樂中心及櫻花園、月季園、楓樹林等。合肥高新技術產業區也坐落於該山東側。每逢春日,登臨山巔,極目遠眺,但見漁帆隱隱,飛鳥盤旋,蝶舞蜂喧,耳聽鹿鳴,鼻聞花香,如臨仙境。
【五里飛虹】即五里墩立交橋。該橋建於城西五里墩,為四層互通式立交橋,是安徽省第一座高標准化公路立交橋。橋最高21米,長1100米。一橋飛架,猶如十幾條巨龍翻江倒海,東西南北暢通無阻。每當夜晚,星星點點的燈光,又將十幾條巨龍點綴成縱橫交錯的彩色飛虹,給今日之合肥平添一道亮麗誘人的景觀。
【琥珀流光】即琥珀山莊。建於城西,是一座建築風格獨特並具園林風格的住宅小區。整個小區建築,借鑒皖南明清古建築風格,依山傍水,隨坡就勢營造,形成屋在園中,樹掩住宅,玲瓏剔透,流光溢彩的奇麗景觀。一座座建築宛如一塊塊天然琥珀。另有假山、亭閣、小橋點綴其間,使全區形成一美麗的花園。整個小區,集居住、休憩,觀游於一體,不僅是一處具有現代化高水平的住宅區,更形成合肥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廬州燈火】早在20世紀80年代,合肥就制定並實施全城亮化工程。經過幾年來的建設和發展,合肥全城終於亮起來。每當夜幕降臨,沿街不論高樓或是店面及其他建築物,霓虹燈、柔性燈箱、輪廓燈、廣告燈、彩色路燈,爭相閃爍,光照宇廈,彩映城輝,宛如玉宇移大地,恰似銀河落人間,使全城成為不夜城、五彩城,盡顯都市輝煌。
【花園藝韻】位於市中心花園街。跨街花池,綠草茵茵,鮮花錦簇,「雙手世界」、「生命 運動」、「恆」、「圖騰柱」、「日晷」等構思精巧的雕塑布設其間,另有天虹拱欄、噴泉、小橋、曲徑相點綴,雖為人造景點,但巧奪天工。每逢節假日,遊人至此,或漫步,或休憩,或拍照留影,流連忘返,莫不稱贊花園為合肥鬧市中的一處藝韻獨具的佳境 。
【吳王遺蹤】位於市轄長豐縣吳山廟鎮。吳山廟是祭祀五代吳王之廟宇。吳王廟宇,雕梁畫棟。宇內置有塑像、碑刻,庄嚴肅穆。吳王,名楊行密,合肥人,唐末起兵據廬州。天復二年(902)受唐封為吳王。吳王在官清貧淡泊,死後喪葬亦簡,深受後人敬仰,故得建廟以祭,而成一人文景觀。在大革命時期,合肥革命先行者蔡曉舟等發動歷史上著名的吳山廟起義,打響了合肥地區武裝反對帝國主義,鏟除封建軍閥的第一槍。為紀念此次武裝起義,今在吳山廟起義舊址建有一座紀念碑,使今日吳山鎮更增新的榮耀和光輝。今天,人們來到吳山鎮,或祭祀吳王,或瞻仰豐碑、緬懷革命先烈。來此觀光、憑吊的人們,絡繹不絕。
【人文古跡】包公祠 淝水之戰舊址 龍城遺址 大城頭遺址 古埂遺址 吳王遺蹤 新城遺址 袁術古堆墓 武王墩古墓 雲門塔 清真 寺 大陳墩遺址 逍遙津公園 劉銘傳故居 三河古鎮 包公祠
【自然風光】岱山湖 蜀山森林公園 四頂山 浮山 紫蓬山國家森林公園 琥珀潭 雙鳳湖旅遊度假區
最佳旅遊時間
合肥四季可游,自然風景優美,古址遺跡眾多,最佳旅遊季節為每年4至10月。合肥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陽光充足。年平均氣溫15.7℃,最冷1月,平均氣溫2.4℃,最熱7月,平均氣溫28.4℃。年均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春秋兩季與夏季相交時期雨水較多。年平均無霜期228天,年平均相對濕度為77%。主要自然災害為旱、澇、寒流、低溫、淫雨、倒春寒、大風、晚霜凍。
③ 合肥從火車站到廬州公園除了打車什麼方式比較方便
公交線路:地鐵1號線 → 21路西線 → 17路,全程約12.7公里
1、從合肥火車站步行回約420米,到達合肥火車站
2、乘坐地鐵1號線,經過答1站, 到達長淮站
3、步行約200米,到達元一時代廣場站
4、乘坐21路西線,經過9站, 到達清溪路站
5、步行約200米,到達清溪路站
6、乘坐17路,經過7站, 到達萬科森林公園站
7、步行約520米,到達廬州公園
④ 去合肥旅遊有哪些必去的景點
合肥值得一看的景點。
第一個、牛角大圩。地處在北緯31度左右,擁有我國最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性氣候,同時還有魅力的林園風光,這里在將來即將會成為國家級別的農業示範區。同時這里還是環巢湖生態保護區。牛角大圩還種植了大量的鮮花供前來旅遊的行人觀賞。
第二個、岸上草原。岸上草原位於合肥市廬州大道與環湖北路交口以南的沿湖地帶,總長約1.6公里,總面積約32萬平方米。本來這樣一座非常廣闊的岸上草原是很多人在晚上下午天氣不錯的時候吃完飯散步看風景閑適的地方。
第三個、合肥濱湖濕地森林公園。這里位於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區大張圩,是中國首個退耕還林並經生態修復建成的國家級森林公園,開創了人工林成功晉升國家級森林公園的先河。
第四個、合肥野生動物園,這里位於合肥市西郊風景秀麗的大蜀山西南麓,距市中心15km,佔地1530畝。動物園內不僅僅面積廣大,而且整體的空氣也很清新。
第五個、三國遺址公園。合肥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歷史的古城,素有「三國故地,包公家鄉」之稱。
(4)合肥廬州森林公園擴展閱讀:
合肥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此活動。
春秋戰國時期,先後屬楚、吳、越,後又屬楚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廢分封,立郡縣,合肥屬九江郡。
西漢高祖元年(前206年),項羽在九江郡地置九江王國。高祖四年(前203年),改九江王國為淮南王國。漢文帝六年(前174年),改淮南王國為淮南郡;十二年(前163年),復將淮南郡改為淮南王國。
漢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改淮南王國為九江郡,轄合肥等縣,合肥縣名始見於此。漢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置十三州,合肥縣屬揚州九江郡。
東漢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改合肥縣為合肥侯國。漢獻帝建安五年(200年),廢合肥侯國,復改為合肥縣,揚州治合肥。
三國時,合肥縣屬魏國淮南郡,為揚州治。
西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年),改九江郡為淮南郡,合肥縣屬淮南郡。
東晉,南北分裂,合肥為雙方爭奪的重鎮,縣廢。南朝宋置南豫州,
於舊合肥縣地置汝陰縣。汝陰屬南豫州南汝陰郡,為郡治。梁武帝天監五年(506年)改屬汝陰郡。
梁武帝普通七年(526年),以壽陽置豫州,汝陰為南豫州治。梁武帝太清元年(547年),置合州,汝陰屬合州汝陰郡,為州、郡治。北周宣帝大成元年(579年),合州為北周佔領。
隋文帝開皇元年(581年),改汝陰縣為合肥縣,改合州為廬州,合肥屬廬州,為州治。大業初,改廬州為廬江郡,合肥屬廬江郡,為郡治。
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年),改廬江郡為廬州,治合肥。唐太宗貞觀元年(627年),置十道,合肥屬淮南道廬州。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改廬州為廬江郡,仍治合肥。唐肅宗乾元元年(758年),又改廬江郡為廬州。唐僖宗中和到唐昭宗天復年間(883年-902年),楊行密先後為揚州刺史和吳王,轄合肥。
後梁到後唐(907年-936年),合肥縣屬吳國廬州,昭慶軍節度。後晉到後漢(936年-950年),合肥縣屬南唐廬州,保信軍節度。後周時(951年-960年),合肥縣屬後周廬州,保信軍節度。
北宋太宗淳化四年(993年),合肥縣屬淮南道廬州,為州治。宋太宗至道三年(997年),改道為路,合肥縣屬淮南路廬州,為州治。
宋神宗熙寧五年(1072年),淮南路分東西兩路,後並又分,合肥屬淮南西路廬州,為州治。宋朝廬州屬保信軍節度。南宋高宗紹興初,廬州寄治巢縣。紹興十年(1141年),合肥為金朝佔領,旋即收復。宋孝宗乾道五年(1169年),廬州仍治合肥。
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廬州為廬州路,隸淮西江北道,合肥屬淮西道廬州路。至元二十八年(1290年),合肥縣屬河南江北行省廬州路。
元泰定二年(1325年),合肥縣仍屬淮西道廬州路。元順帝至正十二年(1352年),合肥縣復屬河南江北行省廬州路。至正二十四年(1363年),朱元璋占廬州,改路為府,置江淮中書行省於此,合肥縣屬江淮行省廬州府,不久改屬江浙行省廬州府,為府治。
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合肥改屬中書省直隸廬州府,為府治。洪武十三年(1379年),合肥改屬六部直隸廬州府,為府治。明成祖永樂十八年(1420年)置南京直隸,合肥屬南京直隸廬州府,為府治。
清朝順治二年(1645年),改南京直隸為江南省,合肥縣屬江南省廬州府,為府治。順治十八年(1660年),設江南左右布政使司,江南左布政使司轄廬州等府、州。
清朝康熙六年(1664年),江南左布政使司改為安徽布政使司,安徽正式建省,合肥縣屬安徽省廬州府。清朝咸豐三年到十一年(1853年-1861年),安徽巡撫治於合肥縣。
民國元年(1912年),廬州府廢,合肥縣直屬安徽省。民國三年(1914年),全省分為三道,合肥縣屬安慶道。
民國十七年(1928年),廢道,合肥縣直屬安徽省。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置行政督察區,合肥縣屬安徽省第三行政督察區。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5月,日軍侵佔合肥縣,國民政府將縣政府撤至大潛山北麓鴿子籠圩子(今合肥肥西縣銘傳鄉)。
民國二十九年(1942年),合肥縣改屬安徽省第二行政督察區。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8月復治合肥城。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抗戰勝利後,國民政府將安徽省省會遷至合肥縣,合肥成為安徽省的省會。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12月,析、取合肥縣西鄉、南鄉建立的肥西縣;次年1949年2月1日再次析合肥縣東鄉、北鄉為肥東縣。
1949年1月21日,合肥縣和平解放,同年2月,合肥設市。
1952年,安徽省人民政府正式在合肥市成立。
1965年由壽縣、定遠、肥東、肥西四縣的邊緣結合部劃並而成長豐縣,該縣也成為合肥市第一個市轄縣。
2011年8月,地級巢湖市拆分,廬江縣與縣級巢湖市劃歸合肥市管轄。
2018年9月,在第十五屆海峽兩岸信息產業和技術標准論壇期間,合肥市被授牌成為「海峽兩岸集成電路產業合作試驗區」 。
⑤ 合肥市有哪些可以爬的山
1,紫蓬山
紫蓬山又名李陵山,北九華山,位於安徽省合肥市紫蓬鎮南,距離合肥市區約18公里,自清代便有「廬陽第一名山」 之稱。紫蓬山景區森林面積約3500公頃,各種植物470多種,棲息鳥類120多種,僅鷺鳥就有10萬只。
2,桴槎山
桴槎山,古稱「北九華」,海拔418米,位於安徽省,橫跨合肥和巢湖兩市。主峰位於合肥市肥東縣王鐵境內,原合肥市域內最高峰(2011年廬江劃到合肥後合肥最高峰是廬江的牛王寨)。
3,圓通山
圓通山又名圓洞山:在肥西縣上派鎮西28.5公里。因北山腰有一圓形石洞向南穿山而過,故名。北東走向,長8.5公里,寬1.5公里,海拔219米。
4,四頂山
四頂山,位於肥東縣長臨河鎮六家畈鄉境內、巢湖北岸,海拔174米,山體面積2.67平方公里。因山有四頂,故名。四頂山以自然景觀、人文景觀兩全其美和獨特的湖光山色交相輝映而雄居皖中。
5,周公山
周公山位於肥西縣紫蓬鎮(原聚星鄉)境內,山上綠化蒼翠,環境優美。相傳三國東吳名將周瑜幼年時在此讀書,後人為紀念周瑜,故以"周公"為山名。
⑥ 合肥市有哪些公園
1、環城公園
安徽省合肥市環城南路29號0551-2880712
2、生態公園
安徽省合肥市
3、天樂公園
安徽省合肥市科學大道97
4、杏花公園
安徽省合肥市
5、新海公園(肥東)
安徽省合肥市肥東縣
⑦ 廬州八景是指那八景
廬州八景就是合肥新十景
合肥市重視環境治理,改善城市衛生,加強城市園林綠化,發展旅遊事業。城市園林綠化面積達718公頃,人均公共綠地7.56平方米。在對環城園林作進一步綠化的基礎上,於環繞古城的「綠色錦帶」上新闢建了四處自然景區,被譽為「一根項鏈,四顆明珠」。在整治昔日「廬陽八景」的基礎上,又新建成十大自然景點及蜀山森林公園、植物園、花沖公園、杏花公園、瑤海公園、清溪公園、銀河公園等,加上城內城外數處街區游園相匹配,使全市形成城中有園,園中有景的花紅樹綠的世界。1992年,合肥市被評為全國園林城市和全國衛生城市。經市民公開推薦,反復論證,評定「合肥新十景」:
【逍遙古津】即逍遙津公園。園區佔地31、3公頃。全園翡翠環抱,碧水盪漾,園中又建有梅花、牡丹、杜鵑、藏幽、盆景、獨峰等景園和動物園,亭閣羽水上,名勝古跡納其間,可謂園中還有園、景中更有景。
【包河秀色】以包公祠、包公墓園、清風閣、浮庄、廉泉井及包河秀水連片構成風格別具的獨特景觀。水面波光粼粼,遊艇盪漾其間;樓台亭閣,古樸壯觀;古建築雕梁畫棟,古色古香;包公塑像,庄嚴肅穆,令人肅然起敬。另有水榭長廊、石峰拱橋相點綴。兩岸垂柳婆娑,水中綠荷飄香,綠蔭環抱紅牆,曲徑蜿蜓通幽,真乃各色景觀薈萃的游覽勝境。
【環城翡翠】即環城公園。景區全長8、9公里,佔地137、6公頃,為多功能、開放式公園。全園環繞古城區分建春、夏、秋、冬四景區。蒼松挺拔,古柏參天,綠草茵茵,藤蘿攀援。另有巨型雕塑「鯤鵬展翅」坐落其間。還有鶯雀穿梭、遊人信步。絕妙美景,景景相連,儼然為一條綠色的翡翠項鏈,其上鑲嵌著四顆光彩斑斕的明珠。
【教弩梵鍾】古教弩台,三國時曹操教練強弩手之台。台上有寺,乃明教寺。寺有梵鍾。昔每至午夜,僧人按緊十八、慢十八、不緊不慢又十八的次數和節奏撞擊梵鍾,鍾聲悠揚,善者聞之而情舒,過者聞之而思悔,惡者聞之而心驚。
【蜀山春曉】大蜀山,乃合肥鎮城之山。今日大蜀山,建有苗木花卉基地、野生動物園、安徽第一畫廊——蜀山畫廊、安徽名人園、十二生肖園、匹特博彩彈射擊娛樂中心及櫻花園、月季園、楓樹林等。合肥高新技術產業區也坐落於該山東側。每逢春日,登臨山巔,極目遠眺,但見漁帆隱隱,飛鳥盤旋,蝶舞蜂喧,耳聽鹿鳴,鼻聞花香,如臨仙境。
【五里飛虹】即五里墩立交橋。該橋建於城西五里墩,為四層互通式立交橋,是安徽省第一座高標准化公路立交橋。橋最高21米,長1100米。一橋飛架,猶如十幾條巨龍翻江倒海,東西南北暢通無阻。每當夜晚,星星點點的燈光,又將十幾條巨龍點綴成縱橫交錯的彩色飛虹,給今日之合肥平添一道亮麗誘人的景觀。
【琥珀流光】即琥珀山莊。建於城西,是一座建築風格獨特並具園林風格的住宅小區。整個小區建築,借鑒皖南明清古建築風格,依山傍水,隨坡就勢營造,形成屋在園中,樹掩住宅,玲瓏剔透,流光溢彩的奇麗景觀。一座座建築宛如一塊塊天然琥珀。另有假山、亭閣、小橋點綴其間,使全區形成一美麗的花園。整個小區,集居住、休憩,觀游於一體,不僅是一處具有現代化高水平的住宅區,更形成合肥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廬州燈火】早在20世紀80年代,合肥就制定並實施全城亮化工程。經過幾年來的建設和發展,合肥全城終於亮起來。每當夜幕降臨,沿街不論高樓或是店面及其他建築物,霓虹燈、柔性燈箱、輪廓燈、廣告燈、彩色路燈,爭相閃爍,光照宇廈,彩映城輝,宛如玉宇移大地,恰似銀河落人間,使全城成為不夜城、五彩城,盡顯都市輝煌。
【花園藝韻】位於市中心花園街。跨街花池,綠草茵茵,鮮花錦簇,「雙手世界」、「生命•運動」、「恆」、「圖騰柱」、「日晷」等構思精巧的雕塑布設其間,另有天虹拱欄、噴泉、小橋、曲徑相點綴,雖為人造景點,但巧奪天工。每逢節假日,遊人至此,或漫步,或休憩,或拍照留影,流連忘返,莫不稱贊花園為合肥鬧市中的一處藝韻獨具的佳境 。
【吳王遺蹤】位於市轄長豐縣吳山廟鎮。吳山廟是祭祀五代吳王之廟宇。吳王廟宇,雕梁畫棟。宇內置有塑像、碑刻,庄嚴肅穆。吳王,名楊行密,合肥人,唐末起兵據廬州。天復二年(902)受唐封為吳王。吳王在官清貧淡泊,死後喪葬亦簡,深受後人敬仰,故得建廟以祭,而成一人文景觀。在大革命時期,合肥革命先行者蔡曉舟等發動歷史上著名的吳山廟起義,打響了合肥地區武裝反對帝國主義,鏟除封建軍閥的第一槍。為紀念此次武裝起義,今在吳山廟起義舊址建有一座紀念碑,使今日吳山鎮更增新的榮耀和光輝。今天,人們來到吳山鎮,或祭祀吳王,或瞻仰豐碑、緬懷革命先烈。來此觀光、憑吊的人們,絡繹不絕。
⑧ 合肥兩處景點介紹
合肥市,歷史悠久,古稱廬州,又名廬陽,位於安徽省中部,地處江淮之間、巢湖北岸,轄廬陽區、瑤海區、蜀山區、包河區四區和長豐、肥東、肥西3縣。總面積7266(市區458)平方公里,人口425.9(市區127.94)萬。市內道路寬闊,綠樹成蔭,景色優美,既多現代建築,又有名勝古跡,是一座古老而又年青的城市。
「合肥」名稱之由來,說法不一。北魏酈道元所著《水經注》載:「夏水暴漲,施合於淝,故曰合淝。」通常把施水叫南淝河,肥水叫東淝河,這是一種說法。唐代有人提出另一種說法,淝水出雞鳴山,北流二十里分而為二,其一東南流(南淝河),經過這里入巢湖;其一西北支(東淝河),二百里出壽春入淮河。《爾雅》上指出「歸異出同曰肥」。二水皆曰淝,合於一源,分而為二,故曰合肥。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廬州燈火蜀山春曉羅炳輝將軍銅像合肥野生動物園環城公園三河集徽州文化園四頂山逍遙津琥珀流光新城遺址李鴻章故居淝水之戰舊址萬佛湖名教寺吳山廟紫蓬山國家森林公園舜耕山國家森林公園包公祠包公墓吳王遺蹤安徽名人館岱山湖環城翡翠包河秀色 古教弩台陋室安徽天門山 逍遙古津五里飛虹霸王祠 三河鎮 吳復墓石刻太極洞 百歲宮安徽省博物館 百丈桃岩蓮峰雲海 東崖雲舫祗園寺華嚴洞九華山索道 安豐塘化城寺肉身寶殿應身菩薩山門怪石旃檀林觀音峰(圓通庵) 報恩寺古拜經台回香閣天台峰 花園藝苑龍池瀑布鳳凰古松八公山 織錦瀑布七門堰 甘露寺巢湖九子泉聲敬亭山吊橋(半山寺)東崖鍾樓(幽冥鍾亭) 胡氏宗祠神光嶺中國鱷魚湖佛洞五百羅漢堂天台日出龍池庵 翠峰滴翠 姥山島 華祖庵大悲寶殿月牙池道德中宮 曹操地下運兵道半湯溫泉三國攬勝宮中廟花戲樓紫薇洞褒禪山曹操宗族墓群銀屏山烏江霸王祠壽春城遺址金寨天馬自然保護區天堂寨東庵森林公園 石台蓬萊仙洞 十八索自然保護區泊山洞景區米公祠響洪甸風景區昭關西梁山氣象樹 黃金塔錦綉溪浮槎山東太清宮龍潭洞廣德太極洞風景區南嶽山王稼祥故居望江寺塔凌家灘遺址萬羅山風景區月亮灣王羲之書「振衣濯足」冶父山國家森林公園南唐烽火 117水西雙塔三吳紀念館忘情谷琴高山太湖寺樂澗套輝山烈士陵園萬佛山森林公園 千古杏花村 象趣園華陽洞景區 銅鑼寨 西陽花戲樓 渡江戰役總前委舊址蒼龍探海四嶺風景區大王洞 青苔洞花卉盆景藝術長廊觀音慈航 石松迎駕美麗的城西湖水門公園慈雲洞荷花塘皖南事變烈士陵園太湖山黃岩峽谷皖南事變「主戰場標記胡宗憲尚書府清風閣 上窯森林公園 茅仙洞 寶蓮寺 八公山國家地質公園 清涼峰牯牛降自然保護站月潭庵 明教寺安徽省科學技術館龍湖公園 杏花公園 九華山百歲宮觀光纜車花沖公園 障山大峽谷蜀山烈士陵園陋室公園廬江奇石館桃花島度假區吳王廟績溪龍川景區包公墓園 內鄉寶天幔國家地質公園合肥植物園太白書堂太湖山國家森林公園 桃崖瀑布 廬州府城隍廟蜀山森林公園徽園 魁山秋浦河慧居寺 涇縣-太平湖嵇康墓 新四軍軍部舊址紀念館瑤海公園 壽縣古城牆.全國各地景點查詢請登錄: http://www.airtofly.com/index7.htm
合肥景點詳細介紹請登錄: http://www.airtofly.com/index7/anhui/008/index.htm
⑨ 合肥附近有何景區
名勝古跡
龍泉古寺 從安徽省省會合肥東行15公里,便是綿延數十里的大別山余脈―――龍泉山。龍泉山海拔二百八十一點五米,位於肥東縣橋頭集鎮,為當地群山之首。龍泉山所以得名龍泉,皆因山腰有清澈古泉綿延千年而不絕。龍泉之水常年保持18度,甘甜爽口,有23種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古今圖書集成廬州山川>>載:山腰寺內有「龍泉,清澈縈流至山下,故曰龍泉山」。唐朝張又新著有<<煮茶水記>>,評價此泉為「廬州第一水」。 從龍泉寺中「龍嘴」汩汩而出的龍泉之水,涓涓成流,常年不斷,滋養著方圓數十里的農田村民。北宋文學家歐陽修於慶歷五年(1045年)任滁州太守時,慕名前來龍泉山,品嘗甘泉之後,立即將龍泉列為「天下第十三泉」,並立碑記事。龍泉古寺地處龍泉山腰,龍泉之上。寺因泉而名,山因寺而勝。山上百年以上古松、銀杏比比皆是,滿眼碧翠,與從寺中流出的甘泉一起,讓人洗心革面,全心向佛。據現存寺中的<<龍泉碑記>>記載,龍泉古寺相傳始建於曹魏時期,距今已有1700餘年歷史。在佛教大受推崇的唐代,龍泉寺香火極盛,名聞天下。至明代再度興盛,成為皖中地區寺廟之冠。
來山路線
從長途汽車站 乘合肥至巢湖的大吧 中途到橋頭集鎮新街口下車 轉乘三輪車可到寺院門口 自然景觀
豐樂生態園:華東地區最大的農業生態觀光園——豐樂生態園,集科技示範、科普教育、生態觀光、餐飲、休閑為一體,被評為「安徽旅遊十大投資項目」、「安徽旅遊十大休閑基地」。豐樂生態園分為五大功能區:精品花卉大觀園、親水休閑區、果蔬採摘園、體育運動區、兒童娛樂區。
巢湖之紫薇洞:紫薇洞位於巢城北郊,又稱雙井洞,因洞有大小兩個天然井狀出口而得名。總長3000米,主洞長達1500多米,是典型的地下河型洞穴,洞穴呈廓道狀,以雄、奇、險、幽見長,融自然、人文景觀於一體,為「江北第一大洞」。
普仁灘:國家3A級景區,皖南知名漂流景區。
岱山湖:岱山湖位於肥東縣境內,湖面7500畝,相當於杭州西湖的面積。
紫蓬山:紫蓬山區以它起伏的山巒,茂密的森林,宜人的氣候,無污染的水質,嶙峋的怪石,以及眾多的名勝古跡,於1992年7月被國家林業部批准為國家森林公園。
巢湖:巢湖位於安徽省腹心部位,東西長54.5公里,南北寬21公里,水域面積約750平方公里,為我國五大淡水湖之一。
浮槎山:浮槎山,俗稱安徽「北九華」,位於肥東縣境內,為大別山余脈,山勢層巒疊翠,逶迤相連20餘里,主峰海拔418.1米,是合肥境內的最高山峰。
四頂山:四頂山位於肥東縣境內,主峰海拔174米,因四峰並列,故名。此山又因彷彿是只巨大的香爐,四足朝天倒立,亦稱四鼎山。
大蜀山:大蜀山距市中心約10公里,面積8500畝,海拔284米,是合肥近郊唯一的一座大山。大蜀山系大潛山余脈,山勢東南高,西北低,呈橢圓形,由火山噴發而成。
三河鎮:千年古鎮三河位於肥西境內。三河因豐樂河、杭埠河、小南河三水流貫其間而得名。由於位於肥西、舒城、廬江三縣交界處,也是合肥、巢湖、六安三市的結合部,故有「一步跨三縣,雞鳴三縣聞」之說。
雙鳳湖旅遊度假區:雙鳳湖旅遊度假區,位於長豐縣雙墩鎮境內。合肥元一高爾夫球會是香港元一集團的全資機構,佔地面積2000多畝,由澳大利亞著名高爾夫設計師les watts精心設計。[6] 人文景觀
安徽省博物館:安徽省博物館位於安徽省會合肥,建築面積2萬多平方米,陳列面積8000平方米,館內收藏豐富,珍藏各類文物、標本、古籍21萬余件,是全國有名的博物館。
包公墓園:位於合肥市包河南畔。是北宋名臣、傑出的清官代表包拯及其夫人、子孫遺骨遷安重建的墓園。佔地三公頃,是國內目前較為完整的古代名臣墓園。
六角樓:六角樓,名「太宇亭」,本是甘棠崔家鎮守月彎河風水的村口亭,配有鎖橋、鑰橋各1座,並有鐵鏈和石樁栓鎖。
合肥三國遺址公園:合肥三國遺址公園於2006年9月28日對外開放,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合肥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明教寺(教弩台):明教寺建於教弩台故址。教弩台俗稱曹操點將台,位於合肥老城區內、逍遙古津南面,與公園隔路遙望。
逍遙津:逍遙津公園位於今日合肥老城的東北角,園址古為淝水上的一處津渡。園名緣於古書《莊子》中的名篇《逍遙游》。
李鴻章故居(李府):李鴻章故居位於今合肥淮河路步行街中段。故居面南背北,兩扇高大厚實的朱漆大門和門前一對威武的石獅。
清風閣:清風閣是1999年為紀念包拯誕辰1000周年,弘揚包公精神,宣傳安徽悠久歷史文化而建造的。
吳王廟:吳王廟原名大聖庵。修復後的吳王塑像庄嚴,碑刻雋秀,青松肅立,粉牆黃瓦,具有典型的唐代建築風格。
瑤崗渡江戰役總前委舊址:1985年7月,中共肥東縣委、縣人民政府決定,建立渡江戰役總前委舊址紀念館。1986年7月3日,安徽省人民政府把瑤崗渡江戰役總前委舊址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11月20日國務院又將它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廬州府城隍廟:廬州府城隍廟位於霍邱路中段,坐北朝南;佔地4000平方米,建築面積2000平方米。
劉銘傳故居:劉銘傳故居——劉老圩,位於肥西縣的紫蓬山區最高峰大潛山北麓2公里處。
包公祠:包公祠的全稱為「包孝肅公祠」,是祭祀包拯的專祠。包公祠背靠合肥老城區的環城南路,三面臨水,蓮荷盈盈,綠樹掩映。由於包拯是人們傳頌的清官典型,包公祠也因此聞名遐邇,與逍遙津、明教寺合稱為合肥三大名勝古跡。
徽園:徽園是1999年為歡慶新中國建國五十周年而建設的大型安徽紀念園。
包公園:包公園前身是包河公園,位於合肥老一環南環外,庖河區蕪湖路。為紀念包公千年誕辰,在包河公園原有的基礎上重新規劃建設了包公文化園,簡稱「包公園」,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
李鴻章享堂: 李鴻章享堂位於合肥市合裕路南側,建於公元1902年(清朝光緒二十八年)。[7] 社會景觀
淮河路文化商業步行街:淮河路位於合肥市中心地帶,是合肥歷史上有名的商業街,也是人文薈萃的老街。
瑤海公園:瑤海公園位於合肥東北郊的瑤海公園是合肥市四大公園之一,也是安徽省最大的農民公園。
杏花公園:杏花公園是一座具有田園風貌和歷史人文特色的公園,園內樹木共130個品種。
花沖公園:花沖公園位於合肥市的東區,主要布局體現自然「沖坡」勢為骨架,以植物造景為主,突出花卉特色,保持四季有花的園林風格,建築形式以現代為主並結合地方特色。
逍遙津公園:逍遙津公園位於合肥市老城區東北部,環境優美,是景色宜人的綜合性公園。
文化遺跡紀念碑:樹立在街頭的紀念碑向人們展示了合肥悠久的歷史。
明珠廣場:採用西方皇家園林樣式,體現歐式建築風格的明珠廣場位於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黃金地段。
人民廣場:即市府廣場,在建築上充分體現了合肥是一座歷史文化古城,同時又是一座新興的科技、園林城這一特色。
和平廣場:和平廣場由主體雕塑所在的中心區、浮雕牆、小品雕塑「書」和音樂噴泉組成的次中心區、草坪區、休息區以及停車場組成,是以點、線、面的現代構圖手段將主景球體、雕塑牆、大面積草坪組合成一個具有科技、文化品位的廣場。
勝利廣場:勝利廣場是為紀念合肥解放而建的一個多功能綜合性建築群。
合肥野生動物園:合肥野生動物園坐落在合肥西郊風景區內,東以環山路為界,西與蜀山森林公園接壤。
環城公園:建環城公園是一個以原環城綠帶為基礎,採用開敞式布局,運用造園藝術,點綴園林建築和山石小品形成的線帶狀敞開式公園。
蜀山烈士陵園:蜀山烈士陵園位於合肥西郊風景區大蜀山東麓,佔地約18萬平方米,是安徽省規模最大的烈士陵園。
花園街:花園街為南北向條狀開敞式公園。
合肥植物園:合肥植物園是安徽省唯一一座集植物科研、科普、觀賞游覽和生產相結合的多功能、綜合性植物園。
五里飛虹:五里墩立交橋位於合肥市區西部,在長江西路、屯溪路、合作化路的會合處,距離市中心2.6公里,是安徽省第一座高標准公路立交橋,為合肥市一環路上的壯麗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