兌九溝景色
❶ 山西省有哪些自然風景區
1、九龍山自然風景區,主峰海拔1724米,海拔千米以上有近萬畝原始狀態的天然林,具備中亞熱帶綠闊葉林植被的典型特徵,有植物173科637屬,1340餘種,國家級重點保護18種,有脊椎動物149種,享有「生物基因庫」的美稱。保護區內不僅有神秘的「野人之迷」其壯觀的十里猴頭杜鵑長廊,更屬全國罕見。九龍山自然景區,擁有良好的生態環境、豐富的旅遊資源和人文勝景,交通便利,與天下第一武廟—關帝廟、死海、舜帝陵廟有高速路連接互為一體。
2、水濤溝自然風景區位於山西綿山後山的水濤溝自然風景區,全長15公里,有古樹、怪石、山花與長年流淌不息的山水,經過人工塑造的動物、人物典故和幾十處大小不一的瀑布群、水簾洞,以及星星點點的茶樓、酒肆、木屋、藤橋、石桌凳,構成了秀比江南的自然風光。水濤溝自然風景區群山環繞,高峰入雲,清清的溪流從南面沁源縣的馬跑泉發源,千回百轉,流過長30華里的岩溝,滋潤著數百頃良田,孕育了綿山數千年古老的文明。
3、
天脊山自然風景區地處綿綿太行山腹地。位於山西省與河南省交界處,距平順縣城35公里,離河南林州市18公里。景區總面積1419.1公頃,海拔1886米,被譽為「天之脊」。天脊山素有「賽江南」的美稱,完好的植被、清澈的泉水、美麗的傳說……薈萃了太行山水之精華,集奇、險、絕、秀、幽為一體,氣候宜人,是集觀光旅遊、休閑度假、探險寫生的理想去處。
天脊山自然風景區的森林覆蓋率達90%以上。山峰奇險獨特,高聳天際,直入雲霄。
4、介休綿山自然風景區,又稱介山,在介休城東南20公里處,屬太岳山脈,居介休、靈石、沁源三縣交界處,綿延50餘公里,海拔2O72米。山光水色,文物古跡,佛寺神廟,革命遺址集於一體,是山西省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4A級旅遊景點。綿山風景區,因自然景觀奇險秀和春秋晉國介子推攜母隱居被焚於此而著稱,寒食節也源於此。它地處汾河之陰,距介休市區20公里,最高海拔2566.6米,山光水色,文物勝跡,佛寺道觀,集於一體,是山西省重點風景名勝區。
5、歷山自然風景區,是中條山脈的一段,位於山西南部地區翼城、垣曲、陽城、沁水4縣的交界處,總面積為100平方公里,最高峰舜王坪,海拔2358米,。境內峰巒疊翠,高距雲表,是山西省南部最高的山,保存著華北地區僅有的一片原始森林。在這里,自然風光、原始森林和古人類文化融為一體,集旅遊、探險、狩獵、考古、寫生、度假為一身的綜合性風景區;是一個大氣、土壤、水源、環境質量品位極高的、無污染的自然風景區。
❷ 山西省昔陽縣有什麼風景區
昔陽縣重要景點
昔陽縣地處太行山區,境內山巒棋布,溝壑縱橫。大寨是縣境內典型的太行山村,大寨與虎頭山森林公園一直是國內外知名的旅遊景點。名勝古跡則有石馬寺、崇教寺和卧佛岩等。
大寨和虎頭山森林公園
大寨位於昔陽縣城東南5公里處,是太行山深處的一個在國內外知名度很高的山村。大寨新村建於1963年8月洪災後的層疊排窯式村民住宅,依坡就勢而建,景觀獨特,是大寨新村建設史的一個縮影。全國著名勞動模範、被稱為「扎白毛巾的副總理」陳永貴的故居位於村南端、排窯東側,為一低矮的瓦房小院。院中房屋陳設簡朴依舊,有陳永貴及其家人使用過的傢具和中外友人贈送的小禮品。附近的宋立英、郭鳳蓮家舍,也都是遊人常常造訪的場所。村前的大寨旅行社舊院內,有周恩來、李先念、葉劍英、鄧小平、陳毅等住過的房間,均按原樣陳設布置。
位於大寨村南的虎頭山森林公園,面積1.75平方公里,為一綜合性的游覽區。區內綠樹成林,枝繁葉茂,果實累累。七溝八梁一面坡已建成「人造小平原」,山腰有210畝果園。山坡上全部用青石砌壘的290道梯田塄沿映襯田間。橫跨團結溝的高空水槽凌空飛架崖間,5000餘米長的軍民渠盤繞山樑田邊,引來清水灌滿山腰散布的5個蓄水池。登山約數十步,有周恩來紀念亭,為一八角攢尖式小亭,1994年建成。該亭是為紀念周恩來1965—1973年間先後3次到大寨登.上虎頭山所建。亭下北側,有1995年圍繞水池修建成的、長約數十米的半月形水榭,供遊人臨池遊玩賞景。陳永貴墓位於虎頭山西向山腰,依山面村,墓後林木環繞,墓基坐東南朝西北,墓體圓形,高1.5米,水泥砌築。與陳永貴墓相鄰的,還有一代文豪巨匠郭沫若詩碑,為漢白玉碑,於1992年11月16日為紀念其百年誕辰所立。碑上刻有郭沫若1965年12月7日參觀大寨時寫的《頌大寨》詩一首。著名作家孫謙墓依次建在虎頭山下。在陳永貴墓北側山坡上有一道三層228級台階,可直接通向大寨展覽館。山頂建有陳永貴題字的大虎牧場,飼養有近200頭梅花鹿,其中近百頭小鹿放牧林間。
石馬寺
位於昔陽縣城西南15公里處的洪水鄉石馬村,距大寨村約10公里,佔地面積700平方米,是一座摩崖石刻與廟堂建築相結合的佛教寺宇,1986年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始建於534年(北魏永熙三年),原名石佛寺,後因寺前建有石馬一對,故改稱石馬寺。現存有元代所建的大佛殿,明代所建的觀音閣和子孫殿、伽藍殿、鍾鼓樓、山亭及南窟廊等古建築,但大部坍塌嚴重,寺僧正在國家支持下進行維修。寺四周群山環抱,清泉繞流。寺坐東向西,西端隔石馬河建有戲台和石牌坊各1座。石馬河上有1745年(清乾隆十年)所建石橋1座。石刻造像雕在一塊高17米、東西長16米、南北寬15米的巨石四周和附近30多米高
的石崖上。現存有石刻造像1300餘尊,大者高5米,小者高僅5厘米,高l米以上者有66尊。其中,魏齊時期造像佔70%左右,佛像、菩薩、力士、脅侍及供養人像肉髻磨光,面容消瘦,寬衣博帶,肩胛狹窄。隋唐時期的彌陀、觀音、十六尊者造像面形豐滿,比例適度,姿態自如,雕工精緻,線條流暢。
崇教寺
位於昔陽縣城東北隅。始建於1069年(北宋熙寧二年),1381年(明洪武十四年)與壽聖寺合並稱北寺。寺內前後大殿與左右配殿圍成天井式院落,四殿梁架互相銜接,屋頂殿身融為一體,東西寬20米,南北長27.5米,佔地面積550平方米,是一座由元代和明代建築組成的四合殿堂,建築結構頗具特色。令人稱奇的是院內四周無水道泄水,下雨排水,全為地面自然滲透。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卧佛岩
位於昔陽縣城東40公里處的丁峪鄉孔氏村西的太行山峻嶺中,又稱卧佛寺,為一天然岩洞。洞坐東向西,寬36米,深34米,高20米,洞後壁鑿一卧佛長5.2米,寬1.4米。據寺內石碑記載:「元至正年間鑿石佛,長數丈,卧於岩下。」洞內另有石雕佛像20餘尊,為1525年(明嘉靖四年)增鑿。卧佛岩地處太行深山的懸崖絕壁之中,兩崖相距甚近,似巨大屏風懸立,地勢險峻,環境幽雅,近年前往觀光旅遊者絡繹不絕。
龍岩大峽谷
龍岩大峽谷旅遊區位於太行山中段主脊西側,山西省昔陽縣東南部孔氏鄉境內,東鄰河北省贊皇縣嶂石岩國家風景名勝區,西距大寨森林公園76公里,旅遊區總面積140平方公里,當前開發面積近50平方公里,具有優美的山水風光,豐富的物種賦存,多樣的植被覆蓋,優越的避暑氣候,鮮明的地域文化和寶貴的歷史遺跡,在此建設旅遊風景區,具有優越的自然條件和社會環境,並能使其實現資源得到永續利用。
毛家大院
樂平鎮西南溝村的毛家大院位於昔陽縣城西12華里,始建於清嘉慶年間至今已有200多年歷史,它閱歷大清朝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宣統六朝,以古樸典雅不予規整,太行風情濃郁。太行清代民居毛家大院太行風情、歷史悠久、造型莊重、情趣別致、典雅濃郁的儒文化品味。
毛家大院背山面水、依山而建。整個建築群有一街兩巷六組大院、十五個相互貫通小院組成,雖經歲月滄桑保存基本完整,現有房屋120餘間,窯洞20餘孔。毛宅院落集軸線布局前堂後院,座西向東為基本特徵,如三益堂大院主體建築居中,左右廂房對稱,前中後三園逐級遞升,院院相通,充分體現了以禮為本的儒文化內涵。
……
❸ 冬天的石象湖景色好嗎
石象湖
石象湖因湖來區古自剎石象寺而得名,為三國大將嚴顏騎象升天之地。湖內有石象寺,坐姿15米的「川西大佛」,另有紫燕岩、水鳥灣等景點。石象湖水面560畝,九溝十八汊,人稱水上迷宮。
二龍戲珠
石象湖入口處,有兩座彎曲的山巒,湖中一小島,二龍戲珠,為八十年代安放的龍頭石雕。這里是石象湖的中心位置。
爽心谷
爽心谷是一個避暑勝地。傳說青少年時期的魏了翁,在天氣炎熱的時候,就來到此地,讀書過目不忘,作文一氣呵成。
七星台
石象寺對面湖邊有個七星台。台分七級,高10米左右,為木質露台,建築面積0.55平方千米,台上建一亭子。台的階級式體現中國傳統文化建築風格的形態氣韻。
❹ 《我的建議》作文,關於九溝風景區的。
關於九寨溝的作文
九寨溝是一個風景秀麗的景區,他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美。九寨溝因水而聞名世界。九寨溝的水如銀鏈,似彩虹,將高原樸素的山林溝谷描抹的風姿綽約,妖嬈迷人。九寨溝的水是無比的,千千萬萬的名人以自己的方式,表達出對他的如詩、如畫、如歌、如錦。九寨溝的美麗風景隨處可見,有恬靜的鏡湖、俊美的翠湖、秀麗的芳草湖、迷人的藏龍湖、神奇的五彩湖、奇異的流翠灘、珍珠灘、壯闊的諾日朗瀑布......
今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九寨溝。
一進九寨溝大門,便是「綠色的氣息」。我們先乘坐綠色大巴到「Y」的左邊——長海。導游阿姨向我們介紹長海:「長海有1500多平方米,是九寨溝最大的一個海子。海水碧綠碧綠的,水中的植物隨著水的飄動輕輕搖擺;更神奇的是水中許多小雨沒有鱗片......」到了長海,我興奮不已,第一個沖下車。「哇,真大呀!」我們站在長海拍照留念,拍完照我們便向下一個景點進發——原始森林。
一片片樹林像一塊塊無比巨大的綠毯子,春意盎然。森林裡長著許多參天大樹,有的7、8米高,有的幾十米高。空氣清新極了,抬起頭,樹梢上,不時有一兩只鳥停留,啾啾的鳴叫著,就像在奏「綠色森林進行曲」。
看完原始森林,我們要去今天上午的最後一站——珍珠灘。
珍珠灘不僅景色美麗,而且還是九寨溝最有名的一個景點。張藝謀的《英雄》中的打鬥的情節就是在這兒拍攝的;《西游記》主題曲中的「你牽著馬,我挑著擔......」也在這拍攝的。我蹲下身子,用手舀起水,嘗了一口水,很冰、很甜!走在珍珠灘的小路上,自己也彷彿置身於電影的情節里。
中午吃飯在下午兩點多鍾,然後我們有游覽五花海、火花海、犀牛海、樹正溝、諾日朗瀑布、熊貓海、箭竹海......我們被美麗的九寨溝所吸引住了,真想留在這里。天色漸漸暗了下來,我們只得依依不捨的離開九寨溝,可九寨溝美麗的風景也深深的印在了我的心底。
只不過改成建議的形式就OK了!!!!!!!!!!!!!!
我建議你:不要什麼都提問,自己寫的才是精華!
不會的難題再問!!!!!!!!!!!!
還有四年級蘇教版上冊第9課《九寨溝》也可以參考!
望採納!
❺ 太原哪裡最美
太原最美的地方是九溝風景區位於祁縣東觀鎮西南10公里處,緊靠208國道西側,北距太原市50餘公里;風景區佔有土地面積一千餘畝,水域面積500畝,位居於平遙古城、祁縣古城、喬家大院、渠家大院、太谷曹家大院等觀光性景點的中心地帶。
九溝風景區歷史文化悠久,人文景觀薈萃,距此一公里的梁村古人類遺址是省級文物保護區,唐代詩人王維、溫庭筠、明代小說家羅貫中均出生於景區周邊村莊。此處也是子洪口戰略要地,史書記載,宋代名將楊延昭的兵寨就設在九溝南一公里處的洛陽村。明末名人傅山、顧彥武等曾著詩贊美此處的秀麗景色。
風景區處於無污染源的萬畝果園區中心位置,溫度、濕度適中,水源充足,具有山上北國風光、湖區江南水鄉,四周田原風光的特色,湖光山色、鳥語花香,是山西省中部、太原市近郊一塊難得的觀光性旅遊景點的配套性風景旅遊度假區。
目前,二次工程已經竣工完成。景區已具備旅遊區吃、住、娛的基本功能。旅遊景點有晉中戰役展覽館、抗日英雄武克魯紀念館、中國歷代聖賢洞、山水洞、邀月亭、玫瑰園、九曲園、王洞塔、朝禹雲階、折桂仰月、南湖景區、湖堤涼亭等。
景區娛樂設置有歌舞廳、健身中心、兒童樂園、水上樂園、垂釣區、無線電測向尋寶、無線電遙控船模、無線電遙控模等。配備有溫馨舒適的客房和風味獨特、質優價廉、服務一流的飯店。九溝風景區以一流的服務、優良的設施歡迎您的光臨。
九溝景區豐富的自然人文旅遊資源,便利的交通條件及近十餘年的建設基礎,為進一步開發建設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我們堅持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分期實施,發展休閑度假、康體娛樂、植物生態性的旅遊度假區。
風景區規劃的內容由北山、南湖、東閣、西塔四部分組成,北山景區由三館六園九洞組成,即:子洪口古代戰爭列館、革命戰爭紀念館、王維、羅貫中藝術館;六園為玫瑰園、菊花園、牡丹園、長青園、姓氏園、武體園;九洞為聖賢洞、鴛鴦洞、連心洞、知春洞、尋祖洞、山水洞、迎賓洞、煙霧洞、朝陽洞等。南湖景區有一島二台三堤四園五橋六亭閣組成,即:噴泉島;水上舞台;柳堤、花堤、楊堤;荷花園、毛竹園、蘆葦園、垂釣園;兩吊橋、兩拱橋、一曲橋;堤上水上六亭閣榭組成。東閣在東山樑建有道教文化小蓬萊閣景觀,西塔以明代古塔為背景中國佛教文化名塔微縮景觀。重點是建造大型水上娛樂活動項目。休閑、度假設有別墅樓、窯洞賓館、小四合院、江南風情小別墅、中型酒店、茶廳等接待設施。
❻ 祁縣九溝風景區門票多少
祁縣九溝風景區門票免費。風景區處於無污染源的萬畝果園區中心位置,溫度、濕度適中,水源充足,具有山上北國風光、湖區江南水鄉,四周田園風光的特色,湖光山色、鳥語花香,是山西省中部、太原市近郊一塊難得的觀光性旅遊景點的配套性風景旅遊度假區。
九溝景區豐富的自然人文旅遊資源,便利的交通條件及近十餘年的建設基礎,為進一步開發建設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我們堅持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分期實施,發展休閑度假、康體娛樂、植物生態性的旅遊度假區。
風景區規劃的內容由北山、南湖、東閣、西塔四部分組成,北山景區由三館六園九洞組成,即:子洪口古代戰爭列館、革命戰爭紀念館、王維、羅貫中藝術館;六園為玫瑰園、菊花園、牡丹園、長青園、姓氏園、武體園;九洞為聖賢洞、鴛鴦洞、連心洞、知春洞、尋祖洞、山水洞、迎賓洞、煙霧洞、朝陽洞等。
❼ 太原什麼景色最美
太原旅遊資源豐富,悠久的歷史給太原留下了眾多的名勝古跡,較為著名的有晉祠、天龍山石窟、永祚寺、純陽宮、崇善寺、竇大夫祠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處和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7處。名山、石窟、寺院、廟宇、湖泊、森林、溫泉、溶洞、峽谷、河流、古建築、古遺址、名人故居、歷史文化紀念地、博物館等旅遊資源的豐富以及高品質的文物的集中,在國內也是非常少有。其中晉祠聖母殿內宋塑侍女像栩栩如生,姿態各異,在海內外享有盛名。天龍山的北朝石窟及隋唐造像、崇善寺明代藏經、純陽宮關羽立馬銅像,在我國文學藝術史上均佔有輝煌的一頁。此外,唐太宗李世民撰寫的「貞觀寶翰」《晉祠銘並序》碑文,是現存最早的唯一完好的唐太宗行書碑。
太原市積淀了豐富的文化遺產,如「晉祠」園林,稱得上是華夏文化的一顆璀璨明珠;建於明代的永祚寺,「凌霄雙塔」是我國雙塔建築的傑出代表;龍山石窟是我國最大的道教石窟,被專家傳為世界之最。
晉祠在太原市西南25公里晉祠園林懸瓮山下晉水發源處。始建於北魏,為紀念周武王次子叔虞而建。叔虞封唐,子燮因晉水更國號,後人因以命祠名。晉水主要源頭由此流出,常年不息,水溫17度,清澈見底。祠內貞觀寶翰亭中有唐太宗撰寫的御碑《晉祠之銘並序》。祠內還有著名的周柏、隋槐,周柏位於聖母殿左側,隋槐在關帝廟內,老枝縱橫,至今生機勃勃、鬱郁蒼蒼,與長流不息的難老泉和精美的宋塑侍女像被譽為「晉祠三絕」。
天龍山石窟在太原市西南40公里天龍山腰。四周山巒起伏,山頭龍王石洞泉水盪漾。石窟分布在天龍山東西兩峰,東峰8窟,西峰13窟。各窟的開鑿年代不一,自東魏至唐,歷魏、齊、隋、唐四個朝代。以唐代最多,達15窟。石雕體態生動,刀法洗煉,具有豐富的質感。宋代改名聖壽寺,寺宇已毀。寺前蟠龍古松蒼翠蔽日。
雙塔寺
雙塔寺在太原市東南郊郝庄村南。明萬曆三十六年(1608年)高僧福登奉敕建造。現存寺內主要建築,全為磚構。八角十三級,高54.7米。塔內有階梯踏道,可登頂層,憑窗遠眺,太原風光歷歷在目。人們出入太原,雙塔首先映入眼簾,成為太原的標志。寺內牡丹遍地,傳為明代所植。
龍山石窟在太原市西南20公里的龍山山巔。滿山林密葉茂。石窟開鑿於元初,道人宋德芳於太宗六年(1234年)主持營造龍山石窟及昊天觀。現廟宇殘壞,石窟尚存,共8龕。各龕雕像數額不等,共40餘尊,大都保存完好,雕工朴實,衣著莊重,與佛教石窟藝術風格截然不同。
純陽宮在太原市五一廣場西北隅。又稱呂祖廟。創建年代無考。明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晉藩王朱新揚對宮內重新規劃,規模空前。清嘉慶年間(1796-1820年)增築後院巍閣3層,景觀宜人。該院整個建築布局,類似八卦形式,為國內少見。
竇大夫祠在太原市西北20公里上蘭村、汾河峽谷左側。祠內古柏蒼翠。晉國大夫竇犨封地太原,曾開渠興利,後人在此立祠祀奉。歷代都留有碑記。現存山門、獻亭、大殿等都是元至正三年(1343年)重建,局部還保留宋金時期風格。其中獻亭甚大,後檐柱,用大殿明間廊柱代替,結構簡練而嚴謹,為金元建築中所罕見。祠旁清泉自烈石山蒼崖下湧出,水溫較低,人稱「寒泉」。「烈石寒泉」為太原名勝之一。
多福寺在太原市西北24公里崛圍山之巔。山勢陡峻,松柏遍野。為太原著名風景之一。取自「多子多福」之意。寺在山頂小峪之中,極富古剎風趣。寺始建於唐貞元二年(786年)。唐人李克用、李存勖(後唐庄宗)父子曾到此佛焚香,寺況空前。宋末毀於兵火,明洪武年間(1368-1398年)重建,後又多次重修。唯寺前山巔磚塔,仍是宋代原構。寺旁小屋,是明末清初思想家傅山讀書處。
童子寺燃燈塔:位於龍山之上,始建於北齊天保七年,金天輔元年毀於戰火,明嘉靖元年重建。相傳有兩名童子在此山中隱修時,見山石氣勢不凡,遂在這里雕造了一尊高57米的佛像,寺名也是由此而來。
「山光凝翠,川容如畫,名都自古並州。蕭鼓沸天,弓刀似水,連營十萬貔貅。金騎走長楸,少年人一一,錦帶吳鉤。路入榆關,雁飛汾水正宜秋。 追思昔日風流,有儒將醉吟,才子狂游。松偃舊亭,城高故國,空餘舞榭歌樓。方面倚賢侯,便恐為霖雨,歸去難留。好向西溪,恣攜弦管宴蘭舟。」歷代詠並詩中,成就最高的無疑是宋代詞人沈唐的這首《望海潮.上太原知府王君貺書》,大詞人除了描繪太原的風光形勝、懷念昔日的儒將才子之外,更重要的是從大歷史的高度,准確地提出了太原的文化定位:山光凝翠,川容如畫,名都自古並州。
❽ 山西的風景名勝有哪些
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山西省靈石縣靜升鎮(第一批)、山西省臨縣磧口鎮 (第二批)、山西省襄汾縣汾城鎮 (第三批)、山西省平定縣娘子關鎮 (第三批)
【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山西省臨縣磧口鎮西灣村(第一批)、山西省陽城縣北留鎮皇城村 (第二批)、山西省介休市龍鳳鎮 張壁村 (第二批)、山西省沁水縣土沃鄉西文興村 (第二批)、山西省平遙縣岳壁鄉梁村 (第三批)、山西省高平市原村鄉良戶村 (第三批)、山西省陽城縣北留鎮郭峪村 (第三批)、山西省陽泉市郊區義井鎮小河村 (第三批)
【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五台山、恆山、黃河壺口瀑布、北武當山、五老峰
【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歷山、交城龐泉溝、寧武蘆芽山、陽城莽河、五鹿山
【國家地質公園】黃河壺口瀑布、寧武萬年冰洞、五台山、壺關太行山大峽谷
【第一批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名單】 山西省圖書館、山西博物院
祝你旅途愉快!
5A級景區:
雲岡石窟位於大同市西16公里處的武周山麓,依山開鑿,東西綿延1公里。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中國三大石窟群之一,也是世界聞明的藝術寶庫。因石窟建在武周山麓,而其最高處名雲岡,故取名為雲岡石窟。現存洞窟53個,石雕造像5萬1千餘尊。大佛最高者17米,最小者僅幾厘米。武周山南崖,東西伸展一公里,雲岡石窟的佛龕,象蜂窩密布,大、中、小窟疏密有致地嵌貼在雲岡半腰。這里石佛聚會,石人、石馬、石刻,浮雕群集,是我國規模最大的石雕群之一。雲岡石窟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始建於公元453年(北魏興安二年),由當時的佛教高僧曇曜奉旨開鑿。大部分完成於公元495年,歷時40餘年,加上其餘小窟,先後近50年時間。參加開鑿人數,多達四萬餘人,連當時的獅子國(斯里蘭卡)的佛教徒,也參與了這一舉世聞名的藝術創作。
五台山,位於山西省的東北部,屬太行山系的北端。跨忻州地區的五台縣、繁峙縣、代縣、原平縣、定襄縣,周五百餘里。中心地區台懷鎮,距五台縣城90公里,忻州市160公里,山西省會太原市240公里。
4A級景區
喬家大院地處美麗而富饒的山西晉中盆地,位於祁縣城東北12公里處的喬家堡村,距省會太原50公里,與祁縣著名的中華周易宮、延壽寺、九溝風景區、渠家大院、明清街巷、長裕川等景點形成一日游格局。
晉祠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位於太原市西南郊25公里處的懸瓮山麓。晉祠原為紀念西周初年(公元前11世紀)武王次子、晉國開國侯而建。創建年代已不可考。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就有關於晉祠的記載,可見當時已經頗為出名了。
黃河壺口瀑布 位於吉縣城西45公里、距臨汾市165公里處的晉陝峽谷黃河河床中,為世界上最大的黃色瀑布,因其氣勢雄渾而享譽中外。此地兩岸夾山,河底石岩上沖刷成一巨溝,寬達30米,深約50米,滾滾黃水奔流至此,倒懸傾注,若奔馬直入河溝,波浪翻滾,驚濤怒吼,震聲數里可聞。其形如巨壺沸騰,故名。黃河浪濤激起一團團霧煙雲隨著水霧的升高,煙雲由黃變灰、由灰變藍,景色奇麗,有「水底生煙」之說。壺口瀑布不僅有「水底冒煙」,「彩橋通天」奇景,更有「旱地行船」之說。上遊船隻到此,必須離水登陸,經人抬或車運繞過壺口(即所謂「旱地行船」)方可入水續航,千百年來,概莫能變。
普救寺 位於山西省西南部永濟縣境內的峨眉塬頭。南向緊鄰古蒲州城址,東連西廂村。寺址高聳,松柏滿垣,西臨黃河灣,水勢洶涌澎湃;東近中條山,猶如屏障峙立,視線廣闊而開朗。塬頭之下一條寬闊的坡底長街,是當年通向長安的古驛道。這里是我國歷史名劇《西廂記》故事的發生地。寺內有座方形磚塔,原名舍利塔,俗稱鶯鶯塔。這座塔同北京天壇的迴音壁、河南寶輪寺塔、四川潼南縣大佛寺內的「石琴」,並稱為我國現存的四大迴音建築;和緬甸撣邦的搖頭塔、匈牙利索爾諾克的音樂塔、摩洛哥馬拉克斯的香塔、法國巴黎的鍾塔、義大利的比薩斜塔,並稱為世界六大奇塔。
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是中國清朝康熙大帝的老師、《康熙字典》的總裁官、文淵閣大學士光祿大夫陳廷敬的故居,位山西省陽城縣北留鎮皇城村,枕山臨水、城牆雄偉、雉堞林立,房屋則朴實典雅、錯落有致,是一座別具特色的城堡式建築群。
靈石王家大院旅遊景區 王家大院位於山西省靈石縣城東 12 公里處的靜升鎮。距世界文化遺產平遙古城 35 公里、介休綿山 4 公里、十八羅漢頭像海外回歸故里資壽寺 2 公里,是山西省近年來以「名城、名山、名院、名寺」為優勢,推出的一條精品旅遊線路。同蒲鐵路、 108 國道縱貫縣境,新開通的大運高速公路靈石出口距王家大院 2 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介休市綿山風景名勝區 綿山,又稱介山,在介休城東南20公里處,屬太岳山脈,居介休、靈石、沁源三縣交界處,綿延50餘公里,海拔2O72米。綿山山勢陡峭,多懸崖絕壁,蒼松翠柏,自然景色非常優美,是省級風景名勝區。
渾源恆山旅遊區 恆山別名常山,位於渾源縣城南10公里處,距大同市62公里。與東岳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中嶽嵩山並稱五嶽,揚名國內外。
解州關帝廟旅遊區 解州古稱解梁,是三國蜀漢名將關羽的故鄉,位於運城市西南15公里的解州鎮,鎮西有全國現存最大的關帝廟,俗稱解州關帝廟,系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園旅遊景區 洪洞縣城北面賈村西側,明時有廣濟寺,寺的左旁有一株漢代種植的大槐樹,枝繁葉茂,樹身數圍高大數丈,蔭遮數畝蒼勁挺拔。大運路縱衷穿其東,交通十分方便。明朝政府屢遷山西之民於外地,而遷民追多的洪洞與附近地區的移民就在這里集中出走。被遷的移民起程時戀戀不舍,頻頻回首,古大槐樹便成了當時移民門離別時記憶最深的標志。時至今日,在山西、河北、河南、安徽、江蘇等地,依然廣泛流傳著兩句民諺:「問我家鄉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 漢代古槐,早已不存在了,第二代古槐也乾枯了,第三代古槐正在茁壯成長,枝繁葉茂,如同當年的漢代古槐一樣挺拔。為了紀念古槐,1911年在漢代古槐處建立了一座雕梁畫棟、飛檐斗拱、精巧玲瓏、別有風格的碑亭。
❾ 成都有什些風景區
都江堰:
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都江堰位於成都平原與岷山山脈銜接處都江堰市境內的岷江幹流上,距成都市區49公里。
都江堰是我國兩千多年來一直發揮著巨大效益的一處馳名中外的古老的水利工程。由秦昭王時蜀郡守李冰父子在前人的基礎上,完成了這項舉世無雙的宏偉工程,魚分水,飛沙堰溢洪,寶瓶口引水……一系列巧妙的結構和布局。從此,變水害為水利,造福於岷江流域的百姓,它使9500平方公里的成都平原成為「沃野千里,水旱從人,不知飢饉,時無荒年」的天府之國,被譽為「獨奇千古」的「鎮川之寶」。現在的灌溉面積已經達到1200萬畝。
現在,每年的清明節,人們都要在都江堰舉行盛大的清明放水節,紀念李冰父子。
地址:都江堰市
交通:茶店子汽車站有專車直達
電話:87120836
門票:60元
青城山:
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青城山,距成都市區63公里。青城山分為前山、後山。全山有勝景128處,歷史悠久,林茂山幽,空翠四合,終年常綠,歲寒不凋,諸峰環繞,狀若城廓,自古有「青城天下幽」的贊譽。
青城山是我國道教發祥地之一。東漢末年,道教創始人張道陵(人稱張天師)在此習神仙術,設壇佈道,創立天師道。晉代以後,山中道教漸盛,極盛時有道觀70餘處,勝景100多處。紺宮琳宇、遍布山林,道家稱為「第五洞天」。
地址:都江堰市西南15公里處
交通:茶店子汽車站乘車前往
電話:87288159
門票:60元
都江堰國家森林公園:
都江堰國家森林公園總面積48萬畝,其中龍池核心景區面積為4萬余畝。距成都市84公里,毗鄰都江堰----青城山風景名勝區,是全國20個重點國家級森林公園之一。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院所在園內建立了華西高山植物園,已引種栽培杜鵑花達200個品種。
公園自然環境獨特,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各類植物達3000餘種,有稱之為植物「活化石」的珙桐,珍稀瀕危樹種蓮香樹、銀鵲、圓葉玉蘭,有3大片各60公頃的杜鵑花自然分布區;有大熊貓、小熊貓、金絲猴、扭角羚、獐、天鵝、鴛鴦等10多種國家重點保護動物。被中外專家譽為「野生植物基因庫」、「動物天然樂園」。
公園森林幽邃,翠峰環拱,龍池碧波盪漾,山澗古樹參天,綠地奇石俯卧,絕壁瀑布飛掛,湖光山色融匯一體,野趣盎然。構成一幅天然圖畫。加之「金獺高山望、飛馬報吉祥、仙鶴眠水洞、野生卧池塘,八角非凡景、九僧會朝陽、雙燈紅照壁、合掌見龍王」的景觀寫照和流傳於此的許多「龍」的傳說,更使公園融浸在一種神秘悠逸之中,令人流連忘返。
地址:都江堰市西北30公里處
交通:在成都茶店子乘專車到都江堰市,再轉乘龍池方向汽車]
電話:87260108
門票:20元
青城後山景區:
青城後山景區以水秀、林幽、山雄、石怪為奇觀的自然風景區。景區距成都70公里,面積100餘平方公里。景區內有神秘的溶洞、雄奇的鎣華、秀麗的味江,罕見的古墓群和大蜀王遺址、名庵古寺。此處集山、水、洞、廊、林為一體,可與青城前山媲美。
地址:位於都江堰市泰安鄉境內
交通:西門汽車站乘公共汽車
電話:87239460
門票:20元
銀廠溝景區:
位於成都市區89公里,景區內的「銀蒼峽棧道」最為壯觀,長達8千多米,為中國西南之最。棧道蜿蜒起伏於激流之上,兩岸峭壁高達千米,神密磅礴。漫步棧道,可仰觀「一線天」,伏視如林怪石,耳聽如雷驚濤飛瀑。遊人可春賞花,夏避署,秋品果,冬觀雪是四季皆游的好去處。
地址:彭州市大寶鄉
交通:成都五塊石汽車站,新南門汽車站(成都散客服務中心)乘車
電話:83854060
門票:30元
丹景山景區:
位於成都市西北54公里處,面積達18平方公里,是蜀中著名的歷史文化內涵豐富的名山之一。以古彭巴蜀文化、宗教文化,尤以牡丹文化著稱於世,素有「丹岳岱宗」、「古唐勝跡」、「丹景第一」之美稱。是觀光、度假、考古、朝聖、科研、旅遊的最佳之處。
地址:彭州市關口鎮西
交通:五塊石汽車站,新南門汽車站(成都散客服務中心)乘車
電話:83837252
門票:10元
九龍溝景區:
九龍溝景區是四川省級風景名勝區,位於「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崇州市三郎鎮境內,面積175平方公里,距成都58公里。景區內因「九溝九槽九條龍」的神話傳說得名。景區處於龍門山脈的褶皺裂帶,岩層變化強烈,形成眾多的層巒疊峰,深溝狹谷,展現出許多酷似龍形的奇峰怪石、飛瀑流泉,加之泛的民間故事流傳,故有「人間龍宮」之美譽。
地址:崇州市三郎鎮
交通:每天:10-16:30金沙車站均有旅遊車直達景區
電話:82214881
門票:20元
罨畫池公園:
該公園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由罨畫池、陸游祠、文廟三部分組成,位於崇州市區中心。公園始建於唐,成勝景於宋,後成北宋知縣趙汴的古典園林。
陸游祠為紀念曾兩任蜀州通判的愛國詩人陸游而建,是除陸游家鄉紹興外,全國僅有的陸游紀念專祠,祠內梅影婆娑,梅香如故。
文廟是成都地區唯一保存完好的孔廟,始建於明武初,清代重建,殿宇氣勢恢弘,廡廊內涵豐富,盡顯孔門風范與儒學經典。
地址:崇州市中心
交通:金沙客運站、城北客運中心乘車
電話:82214881
門票:5元
天台山景區:
已向國家申報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的天台山風景區,距成都120公里,此山「形勢高峻如台,矗然上聳」自漢時名曰「天台」。總面積109平方公里,為一處天然與人工相結合的浩翰林海。有8大景點毗連,景色各異,以水為奇,石為怪,還是一座宗教名山。景區內瀑布飛虹、海子長灘、雪原林海、懸岩巨石、佛光雲霞、熊貓山雉等無奇不有。是旅遊、度假、考古、朝聖、科研不可多得的勝地。
地址:邛崍市天台鄉境內
交通:成都新南門、金沙汽車客運站乘車
電話:88793472
門票:30元
邛窯遺址:
「邛窯」是我國古代的著名瓷窯之一。邛窯遺址位於邛崍臨邛鎮南河什方堂村。始於東晉,興於隋,盛於唐,衰於南宋。隋唐窯址分布於今邛崍市固驛鎮瓦窯山、西河鄉尖山子、白鶴鄉大漁村和南河鄉什方堂村4等處。其中以「什方堂」村遺址最大,文物精品眾多。1985年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地址:邛崍臨邛鎮
交通:新南門、金沙汽車客運站乘車
電話:88793472
門票:免費開放
文君井:
位於邛崍市中心,為西漢辭賦家司馬相如與才女卓文君「當壚」賣酒時汲水之井,後人因名此地為文君井。兩千多年來,卓文君與司馬相如的愛情故事一直流傳民間,成為反封建婚姻、崇尚自由戀愛的佳話。
地址:邛崍市城關文君街
交通:新南門、金沙客運車站乘車
電話:88793472
門票:2元
西嶺雪山滑雪場:
成都西嶺雪山滑雪場是中國目前規模最大、設施最好的大型高山滑雪場、大型雪地游樂場和大型滑草場、高山草原運動游樂場。它坐落於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西嶺雪山,距成都市區僅95公里。
滑雪場佔地為7平方公里的高山台地,海拔約2200—2400米。冬季積雪厚度達60厘米以上,雪質優良,形成南方獨特的林海雪原奇觀。
滑雪場擁有2000套世界名牌滑雪器具,10條國際標准滑雪道,可容納2000人同時滑雪。滑草場培植了0.5平方公里的高山草坪,為中國大型高山滑草場。眾多的高山草原運動、娛樂項目使其成為大草原運動游樂場。
場內建有全長2500米的吊箱式觀光索道,將滑雪場與西嶺雪山主景區日月坪有機的聯為一體,遊客還可領略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的雲海、日出、陰陽界、日照金山、森林佛光等高山奇觀。
地址:大邑縣西嶺鎮
交通:從成都金沙車站乘專車直達或在金沙車站乘坐到大邑的車,再轉乘車到西嶺雪山
電話:82955837 82955838
門票:40元
花水灣溫泉度假區:
位於大邑縣天宮廟鄉境內,在成都至西嶺雪山的旅遊黃金線上,距縣城30公里。溫泉水量豐富,並含多種有益於人體健康的微量元素,具有極高醫療價值。境區內建有賓館14家,日接待遊客可達上千人次。
地址:大邑縣境內天宮廟鄉
交通:金沙汽車客運站乘車
電話:88390228
劉氏庄園:
是我國現存最完整的地主庄園,系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庄園始建於1931年,總面積6萬平方米。園周高牆聳立,田疇綠樹,翠竹環繞;園內門庭洞開,亭宇相連,共有大小房281間,大小天井44個,花園、影院一應俱全。
庄園分為南北兩個陳列館。南館是地方劉文彩一家生活起居的場所,其中建有聞名中外的泥塑群像「收租院」。北館是劉文輝先生的「榮歸」公館,現為「川西民俗博物館」,共收集展示實物近2000件,是了解川西民俗文化風情的珍貴場所。
地址:大邑縣安仁鎮
交通:金沙車站乘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