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風景名勝區
Ⅰ 井岡山境內有什麼風景名勝區
有茨坪、龍潭、黃洋界、五指峰、筆架山、仙口、桐木嶺、湘洲等八大景區。
Ⅱ 萬石山有哪些風景名勝區
鼓浪嶼萬石山風景名勝區主要包括海域、鼓浪嶼、萬石山和海濱風景區等主要部分,總面積達245平方千米,性質定為海島環抱、山岩奇特、沙灘廣闊、城景相依所構成的具有亞熱帶風光的國家級海濱風景名勝區。
鼓浪嶼位於廈門島西南隅,隔鷺江與廈門島相望。四面碧海環繞,島上氣候宜人,四季如春,鳥語花香,素有「海上花園」之稱,又有「萬國建築博覽」、「鋼琴之島」、「音樂之鄉」的美譽,宛如一顆璀璨的「海上明珠」,鑲嵌在廈門海灣的碧海綠波之中。
宋時鼓浪嶼原名圓沙洲、圓洲仔,因島西南有一海蝕岩洞受浪潮沖擊,聲如擂鼓,自明朝演化為現在的名字。
鼓浪嶼周邊海域為廈門港主要部分,緊臨中華白海豚保護區、文昌魚保護區、大嶼島白鷺保護區,與金門列島隔海相望。登高遠眺,鼓浪嶼全景及周邊美景盡收眼底。
廈門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溫暖濕潤,光熱條件優越,日照特別長,一年四季,花木繁茂。
日光岩俗稱「岩仔山」,別名「晃岩」,相傳1641年,鄭成功來到晃岩,看到這里的景色勝過日本的日光山,便把「晃」字拆開,稱之為「日光岩」。日光岩由日光岩和琴園兩個部分組成。日光岩聳峙於鼓浪嶼中部偏南,是由兩塊巨石一豎一橫相疊而立,成為龍頭山的頂峰,為鼓浪嶼最高峰。
站在日光岩山門處,看到一塊高40多米的巨岩,凌空而立,在那巨岩峭壁上,有「天風海濤」4個字橫書,其下還有兩行大字題刻,右側為「鼓浪洞天」,左側為「鷺江第一」。
前者是1573年江蘇丹陽人丁一中所書,這是日光岩最早的題刻。後者是清道光年間福建長樂人林針所寫,兩者靠近,字跡相當,林針署名特別大,遊人常誤為兩者皆是林針所題,其實後者比前者晚刻200多年。
菽庄花園坐落在鼓浪嶼港仔後,建於1913年,主人林爾嘉,又名叔臧,園名即以他的名字諧音而命名。甲午戰爭後,林維源及其子叔臧不願當亡國奴,從台灣遷到鼓浪嶼居住。其後,叔臧建了這座花園。
菽庄花園依海建園,海藏園中,傍山為洞,壘石補山,與遠處山光水色互為襯托,渾然一體。所造樓台亭榭不一其形,迦橋低欄,形若游龍。園內看海,波浪拍岸,倚欄遠眺,極盡山海之致,復有岩洞之幽,鮮花滿徑,綠樹成行。
菽庄花園以有限面積,造無限空間,以小見大,耐人尋味。庭院本來以靜為主,但眼前波濤拍岸,浪花飛濺,形成靜中有動,動中有靜,動靜對比,相得益彰,珠聯璧合,妙趣橫生。
皓月園位於鼓浪嶼東部的覆鼎岩海濱,佔地30000平方米,沿鷺江之濱鋪開,這是以海濱沙灘、岩石、綠樹、亭閣展布的庭園。
皓月園內有一座鄭成功及其部將的巨型銅雕像。這座巨型銅雕,圖幅寬廣,頗引人注目。園內更突出的是矗立在覆鼎岩上的鄭成功巨型花崗岩雕像,十分威武。
古避暑洞是個很有特色的山洞,兩旁石壁支起從天而降的花崗岩巨石,給人泰山壓頂之感,十分險峻。上面「古避暑洞」4個字是清末台灣文人施士潔題寫的。石洞明亮乾燥、通風清爽。
穿過古避暑洞,向左拐,有一座窈窕小亭,撐起細細腰骨,把岩石當做涼台,名叫「傘亭」可供人遮陽避雨。
石洞旁邊的岩石頂,有一個仙人洗腳的石盆,長年累月盛著水,一旁還有仙人的腳印。其實,「仙人印」、「洗腳盆」都是由於海浪沖蝕而成的海蝕地貌。
龍頭寨門是鄭成功當年屯兵鼓浪嶼的「龍頭山寨」的寨門,岩石上的圓孔是士兵搭架帳篷開鑿的。鄭成功紀念館是為紀念鄭成功收復台灣300周年而創設。鄭成功紀念館展出各種文物、資料、照片、模型等300餘件。
伴著鼓浪嶼的海浪聲,30台古鋼琴靜靜地站在充滿典雅氣氛的陳列室中,讓帶著驚奇眼光的參觀者,發出陣陣贊嘆,那裡就是鼓浪嶼鋼琴博物館。
博物館里陳列了愛國華僑胡友義收藏的40多架古鋼琴,其中有稀世名貴的鎦金鋼琴,有世界最早的四角鋼琴和最早最大的立式鋼琴,有古老的手搖鋼琴,有產自100年前的腳踏自動演奏鋼琴和8個腳踏的古鋼琴等。
百米高台為日光岩頂峰,加上圓台,號稱「百米高台」。沐浴天風,傾聽海濤,眺望遠處,水天一色,令人忘卻人世煩惱。從高台上看腳下的鼓浪嶼,各種風格的建築錯落有致,好像從這鋼琴之島上彈奏出來音符,凝固成一曲最浪漫的旋律。
從19世紀中葉起,伴隨著基督教的傳播,西方音樂開始涌進鼓浪嶼,與鼓浪嶼優雅的人居環境相融合,造就了鼓浪嶼今日的音樂傳統,培養出一大批傑出的音樂家。
三一堂的建築獨具一格,呈「十」字立體式的罕見造型,四方八面排水的黃瓦屋頂上,居中矗立著八角鍾樓,頂尖的十字架高聳雲天。紅牆裝飾著流暢的三角形線條,四面敞開12道大門、16扇窗戶極為寬大,具有通風、採光、疏散的實用特點。
海天堂構位於鼓浪嶼福建路38號,「海天堂構」老別墅是中西方文化結合的典範之作。門樓是典型中國傳統式樣,重檐斗拱、飛檐翹角。前後兩側的樓宇,普遍採用古希臘柱式,窗飾大都為西洋風格,但牆面與轉角又是中國雕飾。
萬石山在廈門市區東部獅山北麓,緊依廈門市區,景區內山山相連、山水相依、峰巒起伏、景色奇秀,濃蔭蔽天,幽靜清雅。主要景點有萬石岩、太平岩、醉仙岩、廈門園林植物園、和虎溪岩等。
萬石岩在萬石水庫以南,舉目皆石,大小重疊,有的危如累卵,有的穩如泰山,連綿延亘,象鼻峰則像一頭大象朝天伸著長長的鼻子。古人石刻「萬笏朝天」「石浪排空」生動地描寫出萬石岩的奇景。
太平岩在萬石岩上方,林壑幽美。建於唐代的太平岩寺幾度興廢,現存寺廟是仿照原樣重建的,有正殿、偏殿。殿前的樓閣稱「蟾宮」,現為「茶人之家」,供人們品茗。
寺廟附近有4塊岩石構成形態像開口歡笑的景觀,上題「石笑」兩字,還有古人詩刻。
醉仙岩在萬石湖西南山上,與萬石岩遙遙相對,因山勢如仙人醉倒,故名。岩頂巨石則像一隻蹲著的駱駝,故稱為「駱駝峰」。醉仙岩有醴泉洞、天界寺、黃亭、長嘯洞、曠怡台等景點。
天界寺始建於清初,舊時寺中每天拂曉要敲鍾108響,聲浪遠播,扣人心弦,人稱「天界曉鍾」,寺因此得名。
長嘯洞為臨近絕頂的一個天然岩洞,站在洞口高聲一呼,山鳴谷應,餘音不絕。岩頂是曠怡台,在台上放眼四望,青山碧海,一覽無余。
虎溪岩的景點命名借用廬山的「虎溪三笑」典故。東晉時,慧遠和尚等人在廬山東林寺結白蓮社,慧遠每次送客都以不過溪為約,否則虎就吼叫,故名虎溪。
從「先露一芽」的石刻旁拾階而上,滿山岩石,大若虎踞,小如羊蹲,奇險天成,石壁上刻著「漸入佳境」4字。登上一塊巨石之頂,就可以看到一條3米寬的石溝,這就是虎溪。溪上架著弓形石橋,即渡虎橋,又稱「仙人橋」。
過橋可以看見巨石上刻著「三笑」兩字,三笑石後為東林寺,是明萬曆年間廈門詩人池顯方所建。因南面有玉屏山,又稱玉屏寺。
寺右有夜月洞,又名伏虎洞,洞頂刻「嘯雲」兩字,洞中泥塑老虎雙目炯炯有神,虎溪岩因此成了當地人中秋賞月的最佳去處。
萬石蓮寺建於明末康熙年間,靖海侯施琅重建,大雄寶殿及禪室僧房與嵯峨巨石相映,清幽典雅。
萬石植物公園是獨具一格的公園和植物園的結合體,辟有棕櫚、竹類、蘭花、盆景、葯用植物等20多個植物區、圃和展覽室、栽培數以萬計熱帶、亞熱帶植物,因富於科研成果而聞名海內外。
萬石山中,有著名的廈門園林植物園,植物園園內設有松杉園、棕櫚島、玫瑰園、引種馴化區、葯用植物園、多肉植物區、蘭花圃等20多個專類園和種植區。已經引進熱帶、亞熱帶園林植物3000多種,其中有被人們稱為「活化石」的水杉、銀杏和世界三大觀賞樹中國金錢松、日本金松、南洋杉及其他奇花異草。
我國中部氣候溫暖涼爽,優美逶迤的山嶺,蜿蜒盤旋,猶如一條酣睡的巨龍。俯瞰足下,白雲彌漫,環觀群峰,雲霧繚繞,一個個山頂探出雲霧處,似朵朵芙蓉出水。
水,那麼靈動清麗,泉水叮咚,小河潺潺,令人神往遐思,在青水綠水間總到找到最美的風景。其中著名的自然風景名勝區有雞公山、大洪山、九宮山和臨潼驪山等處,真是魅力無窮。
Ⅲ 虎丘山風景名勝區怎麼樣
虎丘山風景名勝區蘇州虎丘山風景名勝區,已有2500多年悠久歷史,是歷史文化名城蘇州的標志、國家5A級旅遊景區、國家自然和文化雙遺產、國家重點公園。
虎丘有2500多年的歷史,早在晉代,虎丘是司徒王洵和司空王珉的別墅,到了咸和二年他倆舍宅為寺,以山上劍池為界分東、西虎丘寺。唐時,因避太祖李虎諱,改稱「武丘報恩寺」,唐會昌年間武宗避佛報恩寺被毀,後人建寺於山上,兩寺合二為一。唐朝以後又復名虎丘,北宋知州魏庠奏改此寺為「雲岩禪寺」。
Ⅳ 中國各地都有哪些風景名勝
1、張家界武陵源風景名勝區
武陵源風景名勝區,大自然迷宮,天下第一奇山,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5A級旅遊景區。位於中國中部湖南省西北部,由張家界市的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慈利縣的索溪峪自然保護區和桑植縣的天子山自然保護區組合而成,後又發現了楊家界新景區,總面積500平方公里。武陵源風景名勝區森林覆蓋率達67%。生長有野生動物400多種、木本植物850多種,有一級保護動物豹、雲豹、黃腹角雉3種。1992年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2004年被列為國家首批《世界地質公園》、2007年被授予首批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2、頤和園
頤和園,皇家園林博物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世界遺產,世界著名旅遊勝地。中國清朝時期皇家園林,前身為清漪園,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區十五公里,佔地約二百九十公頃,與圓明園毗鄰。它是以昆明湖、萬壽山為基址,以杭州西湖為藍本,汲取江南園林的設計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園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宮御苑,被譽為「皇家園林博物館」,也是國家重點旅遊景點。1961年3月4日,頤和園被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與同時公布的承德避暑山莊、拙政園、留園並稱為中國四大名園。
3、黃山風景名勝區
黃山,黃山歸來不看岳,道教聖地,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中華十大名山,天下第一奇山。黃山位於安徽省南部黃山市境內,有72峰,主峰蓮花峰海拔1864米,與光明頂、天都峰並稱三大黃山主峰,為36大峰之一。黃山是安徽旅遊的標志,是中國十大風景名勝唯一的山嶽風光。黃山迎客松是安徽人民熱情友好的象徵,承載著擁抱世界的東方禮儀文化。
4、江西三清山風景名勝區
三清山風景名勝區,道教名山,世界自然遺產,世界地質公園。位於江西省上饒市東北部,因玉京、玉虛、玉華「三峰峻拔,如道教三清列坐其巔」故名。三清山風景區總面積756.6平方公里,其中核心景區面積230平方公里,緩沖區面積526.6平方公里,其中主峰玉京峰海拔1819.9米,為最高峰,也是信江的源頭。景區有南清園、西海岸、三清宮、梯雲嶺、玉京峰、陽光海岸、玉靈觀、三洞口、冰玉洞、石鼓嶺十大景區,三清山更是道教名山,共計有景觀景點達1500餘處。
5、北京八達嶺長城旅遊區
八達嶺長城,國家級5A景區,不到長城非好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世界文化遺產,位於北京市延慶區軍都山關溝古道北口,是中國古代偉大的防禦工程萬里長城的重要組成部分。八達嶺長城為居庸關的重要前哨,古稱「居庸之險不在關而在八達嶺」。明長城的八達嶺段被稱作「玉關天塹」,為明代居庸關八景之一。八達嶺景區是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以其宏偉的景觀、完善的設施和深厚的文化歷史內涵而著稱於世,是舉世聞名的旅遊勝地。
6、蘇州園林(拙政園、虎丘山、留園)
蘇州園林又稱「蘇州古典園林」,世界文化遺產,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素有「園林之城」,享有「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之美譽,譽為「咫尺之內再造乾坤」,是中華園林文化的翹楚和驕傲,是中國園林的傑出代表。蘇州園林在世界造園史上有其獨特的歷史地位和價值,以寫意山水的高超藝術手法,蘊含濃厚的中國傳統思想和文化內涵,是東方文明的造園藝術典範。蘇州素有「園林之城」美譽。
7、陝西華山風景名勝區
華山風景名勝區,奇險天下第一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以華山、玉泉院、西嶽廟三組景觀為核心,把魏長城、漢華倉遺址、潼關十二連城、古潼關、少華山、潛龍寺、渭華起義紀念館、渭南鼓樓、慧明寺塔、石鼓山、靈台寺等景觀連成一片,形成了陝西東線,渭南南線旅遊黃金線路,並與西安、洛陽相銜接,形成陝西大東線——漢唐古道旅遊熱線。 華山位於華陰市區南5公里處。南依秦嶺主脈,北瞰黃、渭、洛河,東臨晉豫,西望長安,距陝西省省會西安120公里,海拔2154.9米,是我國著名的五嶽之一。因其挺拔峻峭,勢凌雲天,故有"奇險天下第一山"之美譽。
8、四川九寨溝景區
九寨溝:世界自然遺產、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地質公園、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路,是中國第一個以保護自然風景為主要目的的自然保護區。九寨溝位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溝縣境內,地處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過渡地帶,距離成都市400多千米,是一條縱深50餘千米的山溝谷地。因溝內有樹正寨、荷葉寨、則查窪寨等九個藏族村寨坐落在這片高山湖泊群中而得名。「九寨歸來不看水」,是對九寨溝景色真實的詮釋。被世人譽為「童話世界」,號稱「水景之王」。
9、故宮博物院
北京故宮博物院,紫禁城,皇家宮殿,國家5A級旅遊景點,世界五大宮之首,世界文化遺產。建立於1925年10月10日,位於北京故宮紫禁城內。是在明朝、清朝兩代皇宮及其收藏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中國綜合性博物館,也是中國最大的古代文化藝術博物館,其文物收藏主要來源於清代宮中舊藏,是第一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從2014年1月1日起,北京故宮博物院幾乎每周一閉館。北京故宮博物院位於北京故宮即紫禁城內。北京故宮是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第一批國家5A級旅遊景區,1987年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10、亞龍灣
海南三亞亞龍灣,天下第一灣,東方夏威夷,避寒休閑旅遊勝地。亞龍灣氣候宜人,冬可避寒、夏可消暑、自然風光優美、青山連綿起伏、海灣波平浪靜、湛藍的海水清澈如鏡,柔軟的沙灘潔白如銀。「三亞歸來不看海,除卻亞龍不是灣」,這是遊人對亞龍灣由衷的贊譽,亞龍灣號稱「東方夏威夷」,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在國內,選擇亞龍灣度假已是一種時尚,這里如詩如畫的自然風光、舒適完善的旅遊度假設施和獨具特色的旅遊項目已成為旅遊者嚮往的度假天堂。
11、拉薩布達拉宮景區
布達拉宮坐落於於中國西藏自治區的首府拉薩市區西北瑪布日山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集宮殿、城堡和寺院於一體的宏偉建築,也是西藏最龐大、最完整的古代宮堡建築群。布達拉宮前辟有布達拉宮廣場,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廣場。布達拉宮是藏傳佛教的聖地,每年至此的朝聖者及旅遊觀光客不計其數。1961年3月,國務院列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4年12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其為世界文化遺產;2013年1月,國家旅遊局又列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12、四川黃龍景區
黃龍風景名勝區是世界自然遺產,世界人與生物圈保護區,「綠色環球21」證書,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黃龍位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縣境內,是中國唯一保護完好的高原濕地,與九寨溝相距100千米,海拔1700~5588米,地貌特徵是山雄峽峻。黃龍以彩池、雪山、峽谷、森林「四絕」著稱於世,再加上灘流、古寺、民俗稱為「七絕」。
13、龜峰風景名勝區
龜峰風景名勝區位於江西省弋陽縣城區西南部,320國道、311高速和浙贛鐵路旁,距弋陽縣城10公里,總面積136平方公里。是世界地質公園龍虎山—龜峰地質公園和世界自然遺產「中國丹霞」的組成部分,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森林公園、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龜峰因景區內有無數形態酷似烏龜的象形石和整個景區遠遠看去象一隻碩大無朋的巨龜而得名。素有「三十六峰七十二景」之說,集「奇、險、靈、巧」於一身,素有「江上龜峰天下稀」和「天然盆景」譽稱。
14、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
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位於浙江省杭州市中心,分為湖濱區、湖心區、北山區、南山區和錢塘區;秀麗的湖光山色和眾多的名勝古跡聞名中外,是中國著名的旅遊勝地,也被譽為人間天堂。景區內群山高度都不超過400米,環布在西湖的南、西、北三面,其中的吳山和寶石山象兩只手臂,一南一北,伸向市區,構成優美的杭城空間輪廓線。景區總面積達49平方公里,其中湖面6.5平方公里,以湖為主體,舊稱武林水、錢塘湖、西子湖,宋代始稱西湖。
15、青海湖風景名勝區
青海湖風景名勝區,國家級5A景區,位於青海省東北部的大通山、日月山、青海南山之間,三面環山,豐 沛壯麗、是我國最大的鹹水湖,古稱西湖。景區以高原湖泊為主體, 兼有草原、雪山、沙漠等景觀。青海湖風景名勝區,在被譽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的東北部, 湖中有海心山、三塊石、鳥島、海西 山、沙島五個形態各異的島嶼,山巒疊翠,景觀獨特,其成以鳥島聞 名遐邇。湖區充滿生機,到處可見氂牛、黃牛漫步,羊群吃草,構成「風 吹草低見牛羊」牧歌式的圖景。
16、鳳凰風景名勝區
鳳凰風景名勝區的范圍包括除鳳凰古城以外的一些重要景區,如騰良山、天星山等。天星山在鳳凰城北35公里,臘爾山禾庫鄉境內,是乾嘉苗民起義的根據地,為苗族聚居區腹地。天星山孤峰挺立,高500米,周長2500米,唯山北鑿有「之」字險徑通頂,「行時不覺看時驚」。鳳凰風景名勝區風景奇特,山水秀美。鳳凰風景名勝區成功申報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將有利於鳳凰旅遊的拓展和擴容,緩解古城保護的壓力。
17、雲南麗江古城景區
麗江古城位於雲南省麗江市古城區,又名大研鎮,坐落在麗江壩中部,始建於宋末元初,地處雲貴高原。麗江古城內的街道依山傍水修建,以紅色角礫岩鋪就,有四方街、木府、五鳳樓等景點。麗江為第二批被批準的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中國以整座古城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獲得成功的兩座古城之一。麗江古城有著多彩的地方民族習俗和娛樂活動,納西古樂、東巴儀式、占卜文化、古鎮酒吧以及納西族火把節等,別具一格。麗江古城體現了中國古代城市建設的成就,是中國民居中具有鮮明特色和風格的類型之一。
18、泰山風景名勝區
泰山風景名勝區: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重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森林公園,中華國山,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中國書法第一山。泰山被古人視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為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說法。道教、佛教視泰山為「仙山佛國」,神化泰山,在泰山建造了大量宮觀寺廟。經石峪的《金剛經》石刻,聞名中外。泰山是中華民族的象徵,是燦爛東方文化的縮影,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寄託之地,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家園。
19、普陀山風景名勝區
普陀山,與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華山並稱為中國佛教四大名山,是觀世音菩薩教化眾生的道場。普陀山是舟山群島1390個島嶼中的一個小島,形似蒼龍卧海,面積近13平方公里,與舟山群島的沈家門隔海相望,素有「海天佛國」、「南海聖境」之稱,是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普陀山是全國最著名最靈異的觀音道場,佛教聖地,寺院無論大小,都供奉觀音大士。可以說是「觀音之鄉」了。普陀山素有「海天佛國」、「南海聖境」之稱,同時也是著名的海島風景旅遊勝地。
20、雲南石林風景名勝區
石林風景區世界自然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地質公園,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最佳資源保護中國十大風景名勝區。石林風景區又稱為雲南石林,位於雲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縣境內,面積350平方公里,景奇物豐,風情濃郁,石林是阿詩瑪的故鄉。石林形成於2.7億年前,是世界喀斯特地貌的精華,擁有世界上喀斯特地貌演化歷史最久遠、分布面積最廣、類型齊全、形態獨特的古生代岩溶地貌群落,被譽為「天下第一奇觀」。
Ⅳ 萬石山風景名勝區主要包括哪幾部分
萬石山風景名勝區主要包括海域、鼓浪嶼、萬石山和海濱風景區等主要部分,總面積達245平方千米,性質定為海島環抱、山岩奇特、沙灘廣闊、城景相依所構成的具有亞熱帶風光的國家級海濱風景名勝區。鼓浪嶼位於廈門島西南隅,隔鷺江與廈門島相望。四面碧海環繞,島上氣候宜人,四季如春,鳥語花香,素有「海上花園」之稱,又有「萬國建築博覽」、「鋼琴之島」、「音樂之鄉」的美譽,宛如一顆璀璨的「海上明珠」,鑲嵌在廈門海灣的碧海綠波之中。宋時鼓浪嶼原名圓沙洲、圓洲仔,因島西南有一海蝕岩洞受浪潮沖擊,聲如擂鼓,自明朝演化為現在的名字。
Ⅵ 虎丘山風景名勝區怎麼樣值得一去嗎
虎丘山風景名勝區是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風景優美,值得去游覽。
虎丘山風景名勝區面積100公頃,保護區面積475.9公頃,作為蘇州的一個重要旅遊窗口,虎丘屢獲殊榮,先後被評為全國首批十佳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文明單位。
(6)山風景名勝區擴展閱讀
虎丘山風景名勝區的建築特點:
虎丘的建築是虎丘文化遺產的重要內容,其類別多樣,年代久遠,總體布局因地制宜,巧於因借,建築風格與自然景觀協調。
虎丘的建築形式有塔、殿、橋、亭、樓、閣、墓等;年代從五代延續至當代,呈現出宋、元、明、清、民國等建築風格。1961年,國務院將蘇州雲岩寺塔(包括二山門等建築)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