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景景觀 » 風景古代

風景古代

發布時間: 2020-11-24 17:55:10

Ⅰ 用在小說里描寫古代風景的詞

大唐風華
2009年07月03日 星期五 18:03
嚮往中華最繁榮的朝代,是大唐。

我很喜歡讀小說,特別是架空歷史之類,今為大家薦《大唐酒徒》

裡面的風光描繪的如詩如畫,令人不禁神往。摘錄如下:

街道兩旁店肆林立,薄暮的夕陽余暉淡淡地普灑在紅磚綠瓦或者那眼色鮮艷的樓閣飛檐之上,給眼前這一片繁盛的洛陽城晚景增添了幾分朦朧和詩意。

行走著,身前身後是一張張或蒼邁、或風雅、或清新、或世故的唐人臉龐,車馬粼粼,人流如織,不遠處隱隱傳來商販頗具穿透力的吆喝聲,偶爾還有一聲馬嘶長鳴,蕭睿自感猶如置身於一幅色彩斑斕的豐富畫卷之中,禁不住停下腳步,眼望著血紅的殘陽,復雜的眼神意欲要穿透回自己那個一千多年後的時空。

大唐酒徒 - 正文 第005章楊家有女 轉載自 起點中文網

隨意在繁鬧的大街上徜徉著,腳下一片輕盈。絢爛的陽光普灑在這遍眼都是的綠瓦紅牆之間,那突兀橫出的飛檐,那高高飄揚的商鋪招牌旗幟,那粼粼而來的車馬,那川流不息的行人,那一張張恬淡愜意的笑臉,無一不反襯出盛唐民眾對於泱泱盛世的自得其樂。

「若問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數千年歷史長卷在腦海中浮現,洛陽的景觀近在咫尺觸手可及。熱風拂面,行走在唐人間,蕭睿眼望著體味著這盛唐洛陽的繁華喧囂,心頭沒來由地一喜,又是一嘆:洛陽,是當時的世界名城,絲綢之路的東端,是中國歷史上建都時間最長的城市。然而,這座名城又無數次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兩軍對壘的戰場,宏偉的宮殿,繁華的市區,幾度化為丘墟,又幾度繁盛。

無論是城中車水馬龍的鬧市,還是城外高山流水的庄園,都帶著夢一樣的神采,帶著詩人筆走龍蛇的余香,帶著酒客們暢飲流連的歡笑。此時的陪都洛陽,被詩人們寫進了詩句里,寫進了**里,塞在了一個酒壇里或者一個箱子里,或孤飲,或聚會,或行走。

一城繁華半城煙,多少世人醉里仙。這便是洛陽的味道。

蕭睿隨意走進了路旁的一家酒肆,喝了幾壺寡淡的酒,吃了一盤讓洛陽人久吃不厭的醬牛肉,默然跪在胡凳上,耳邊聆聽著酒肆中酒客們那帶些市井**的調戲聲,還有那些下等歌姬趺坐在席上的俗不可耐的唱腔,眼望著酒肆敞開的大門外那悠閑而來又悠閑而去的行人。

心情逐漸放鬆下來,在這個陌生而又熟悉的一千多年前的洛陽,在這樣一個不知名的小酒肆里,穿越者蕭睿終於徹底完成了「穿越的心理轉變」。他明白,他清楚,他無奈,他興奮,不管他願不願意,他已經成為徹頭徹尾的大唐人,一如這酒肆中粗魯的酒客,一如那街上遊走的行人。

走出酒肆,醉眼朦朧的城郭,二三隻呆頭呆腦的麻雀忍不住在街道旁神思恍惚的古樹間打盹。殘雲如席,捲起這城裡城外的煙塵喧嘩,澹澹洛水洗浣過吳帶當風的筆觸,那半倚妓館門口臉上帶著嬌媚微笑的豐腴少女,尚未褪去酒意的嬌顏上,便鋪陳成了蕭睿眼中、夢里的大唐洛陽。

大唐酒徒 - 正文 第009章狂張顏筋(上)轉載自 起點中文網

一泓樓內燈火通明,此樓已經被洛陽酒會眾人包下,故而今晚並不接客。唯一的客人,就是這十幾個洛陽城中有頭有臉的酒界大佬了。

門簾之外,有歌姬彈奏著淡雅宜人的古琴,檀香輕揚,琴聲裊裊在廳中回盪著。一眾釀酒者或跪坐在胡凳上,或乾脆直接趺坐在地板上,手中端著華麗的酒盞,閉目聆聽著清心的琴聲。唐人好風雅,就連這些酒匠都概莫能外。不過,這幅風雅之態是不是裝出來的,就沒人知曉了。

大唐酒徒 - 正文 第012章校酒之宴(上) 轉載自 起點中文網

悠悠盪盪,悠悠逛逛,蕭睿行走在喧鬧的洛陽城裡看著眼前這些來來往往忙忙碌碌的洛陽人,他不禁有一種很是汗顏的感覺:似乎,自己是這洛陽城中最閑散的人了。

從洛陽橋那頭到姐夫王家,中間隔著大半個洛陽城。越往王家的方向走,喧囂聲就越來越小,越來越幽靜。蕭睿停下腳步,摸了一把額頭上細密的汗珠,再過了這條幽靜的街巷就是王家了。

這是一條幽靜得近乎死寂的小巷。蕭睿抬頭望瞭望天,天色湛藍陽光毒辣,絲毫也找不到戴望舒筆下那「撐著油紙傘獨自前行」的寂寥雨巷的感覺,只好暗笑自己有些無聊,這才緩步向前行去。

小巷兩邊是破舊而古樸的長滿青苔的臨近平民院落的院牆,有些院牆上還鋪陳著密密麻麻綠油油的爬山虎藤蔓,在狹長的陰影下,似乎將這夏季洛陽的悶熱掃盪走了一些,有了些許清涼的感覺。

沒走多遠,前面不遠處便傳來一個低低壓抑著地哀呼抽泣之聲,還伴隨著砰砰地撞牆之聲。蕭睿愕然,急行了幾步,見一家小門小戶的門口,一個布衣青年正以頭撞牆,雙手痛苦地在有些濕漉漉的牆壁上抓著,土塵撲簌而下。

大唐酒徒 - 正文 第015章令狐沖羽 轉載自 起點中文網

夕陽地里,繁鬧的大街上,一個青裙少女盈盈前行。而她的身後,一個黑衣華服青年騎在馬上慢慢跟隨,而在青年的身後不遠處,竟然還有一個飄逸的少年身影若即若離地輟在後面。

大唐酒徒 - 正文 第016章黑衣青年 轉載自 起點中文網

天色漸漸涼了下去,在洛陽城中傳唱「飲中三仙歌」的時節,在酒徒蕭睿名字越唱越響的日子裡,洛陽悄然立秋了。

一場秋雨突然而至,淅淅瀝瀝,在那王家酒肆門前的來路上,濕泥遍布,來來往往打著油布傘的酒客們,在門口都不約而同地跺了跺腳,落下一片泥塵。眼看就要正午了,即便是雨中,酒肆也已經滿座。

大唐酒徒 - 正文 第024章少年酒客(上)

洛陽舊宮。這座大唐曾經的浩大深宮,如今早已除盡了喧囂和浮華,變得非常非常的幽靜。

在一片雕梁畫柱的宮殿樓閣掩映之間,青石鋪就的宮中路徑上,緩緩並肩行走著一男一女。少女一身盛裝,眉眼如畫,而男子卻正是今日入王家酒肆飲酒的少年,只是此刻他臉上早已沒有了故作的深沉老成,稚嫩的臉上毫不掩飾地流露著調皮之色。

大唐酒徒 - 第一卷洛陽游 第026章楊家探病

紅日高懸,秋風送爽。他沒有見著少女玉環,卻見蕭家大門里走出來一個明艷的女子來。女子身材修長,上穿淺紅色短襦,下著草綠色長裙,佩披帛,加半臂,烏黑的長發挽成高髻,酥胸半開高聳如雲,臉上帶著嫵媚之極的笑容,盈盈下了蕭家的台階,向街巷的這一頭盈盈走來。 街巷空曠無人,只有那清爽的秋風裹夾著一兩片黃葉時而翻滾在半空,時而落在幽長的路徑上。女子面色大變,一邊後退一邊發出了惶然的尖叫聲。聲音劃破長空,回盪在這條街巷中。

大唐酒徒 - 第一卷洛陽游 第030章風濕葯酒(上)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洛陽的中秋轉瞬既至。午後正是中秋涼爽時,在洛陽西城門向鄉野延伸的一條官道上,車馬粼粼,行人如織。文人士子緩緩而行,許多奇裝異服、膚色黝黑的胡人,卷發藍眼的波斯人,牽著駱駝、戴著白頭巾阿拉伯人客商,也出現在絡繹不絕的人流中,一起裹夾著秋風向城西的平泉觀月台行去。

平泉觀月台依山而建,方圓足有數百平米。台前是一個寬大的斜坡,斜坡上枯黃的草正走向一歲一枯榮的生命遲暮;而台之左側,則是一眼清泉,神龍年間則天皇帝圈起泉水就成了今天的碧波平泉湖。

歲歲中秋,今又中秋。可年年歲歲一年又一年,今年的中秋與往年不同。今年的中秋,從京都來長安的咸宜公主李宜、盛王李琦,組織發起了本次洛陽中秋月宴,遍邀洛陽官僚豪門乃至寒門士子,共賞朗月,共度中秋。接到請柬者當然欣然赴約,沒有接到請柬者也自發而往,以圖看個熱鬧。

大唐酒徒 - 第一卷洛陽游 第038章中秋月宴(一)

Ⅱ 我國古代風景古詩

、《詠柳》【唐】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Ⅲ 描寫風景的古代詞1首20字

美不勝收 蔚為壯觀 富麗堂皇 金碧輝煌 玉宇瓊樓
美妙絕倫 巧奪天工 錦上添花 粉妝玉砌 別有洞天
錦綉河山 高聳入雲 水天一色 波光粼粼 湖光山色
重巒疊嶂 山明水秀 高山流水 白練騰空 煙波浩渺

Ⅳ 我國古代的著名景觀(現存的)

三山五嶽

八達嶺長城 在距北/京75公里的延慶縣境內,是明代萬里長城的典型,保存比較完整。

故宮 明清兩代的皇宮,也是我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築群。

天壇 中國現存最大的祭祀建築群。

山海關 明長城東端的一座關隘,在今河北省秦皇島市東北,依燕山,傍渤海,
形勢險要,有「天下第一關」之稱。

承德避暑山莊 位於承德市的這座離宮,是清代皇帝夏日避暑的場所,也是中國現存最
大的帝王宮苑。

五台山
在山西省五台縣境內,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

恆山懸空寺
北嶽恆山在山西省境內綿亘數白里,蒼松翠柏間散布著樓台殿宇,懸崖
峭壁上多鐫有古人題詠。恆山上的懸空寺,在中國眾多的寺廟中,稱得
上是奇妙的建築。

雲崗石窟
在山西大同市西,53個石窟內有51000餘尊佛像,其中最大的佛像高17米。

晉祠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位於太原市西南郊25公里處的懸瓮山麓。

壺口瀑布
壺口瀑布是黃河流域的一大奇觀,是我國第二大瀑布。它位於山西省吉
縣城西南25公里的黃河壺口處。

成吉思汗陵
成吉思汗即元太祖鐵木真,他曾經是一位叱吒風雲、顯赫一世的蒙古
族英雄,他的業績對於我國各民族的融合河現今版圖的格局具有重要
意義。

寒山寺 位於蘇州,因為唐朝詩人張繼的一首詩而著名。

杭州西湖
環湖山巒迭翠,繁花茂樹間分布著亭榭樓閣和寶塔、石窟。湖光山色風
景如畫。

靈隱寺
靈隱寺是江南著名古剎之一。它處於西湖西部地飛來峰旁,離西湖不遠。

六和塔
這座七層寶塔位於杭州錢塘江邊。

大運河 北起北京,南至杭州,曾是南北漕運要道。

騰王閣 騰王閣自古就被稱為我國江南三大名樓之首。

景德鎮
景德鎮瓷器造型優美,品種繁多,裝飾豐富,風格獨特。瓷質「白如玉、
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景德鎮陶瓷藝術是中國文化寶庫中的重要
財富。

黃鶴樓
唐代詩人崔顥登上黃鶴樓賞景寫下了一首千古流傳的名作:「昔人已
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
川歷歷漢陽樹,芳草戚戚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武當山
武當山又名太和山,位於湖北省西北部的丹江口市境內,是全國重點
風景名勝區之一,也是我國著名的道教名山。

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是我國四大石窟之一,位於洛陽城南12公里。這里有一條伊
水,河兩岸是香山和龍門山。自北魏至晚唐的四百餘年間,古代匠師
在這兩座山上鑿窟建寺,使這里成了舉世聞名的石雕藝術的寶庫。

嵩山
嵩山是我國五嶽之一,位於河南省登封縣境,地處中原,故稱中嶽。

少林寺
少林寺的出名,在很大程度上源於少林拳。特別是前些年拍了幾部以
少林和尚、少林武功為題材的武打影片後,少林寺就更出名了。專程
來少林寺參觀游覽的人絡繹不絕。

樂山大佛
俗稱「游峨眉必朝大佛,朝大佛多游峨眉」,所以樂山大佛是峨眉風
景區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

黃龍寺-九寨溝風景區
黃龍寺-九寨溝是一處令人神往的世界級自然風景游覽區,它們位於四
川省松潘、南坪縣境內。黃龍寺、九寨溝毗鄰而居,在自然景觀方面
有很多相似之處。

杜甫草堂
杜甫是我國歷史上最著名的詩人之一,被人們稱為「詩聖」。杜甫草
堂是杜甫的故居,坐落在成都市西郊的浣花溪畔。

武侯祠
武侯祠坐落在成都市郊,佔地56畝,是國內紀念蜀漢丞相諸葛亮的主
要勝跡,也是成都市一個主要的旅遊參觀點。

都江堰
都江堰在四川灌縣城西,是一項偉大的古代水利工程,被稱為古代水
利建設的燦爛明珠。同時,這一帶風景優美,有不少名勝古跡,又是
一處十分理想的游覽勝地。

Ⅳ 古代風景詩詞大全

1、《望天門山》
唐·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2、《望廬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3、《早發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Ⅵ 中國古代以風景畫出名的

関仝《山溪待渡圖》 巨然《萬壑松風圖》
黃公望〈富春山居圖〉 王蒙〈專青卞隱居圖〉
沈周屬 《東庄圖冊》 郭熙《早春圖》
夏珪《溪山清遠圖》 石濤《淮陽潔秋圖》
吳鎮《漁父圖》 文徵明《溪亭客話圖》
唐寅《山路松聲圖〉 陳洪綬《秋山白雲圖》

Ⅶ 古代風景的說明文三百字

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們,你們好!歡迎來到「世界遺產」之北京故宮,我是來自浙江的張導游,下面我就帶大家去細細游賞一番吧。
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宮,又稱紫禁城,地點位於北京城中心。開始建造與明永樂四年至十八年,也就是現在說的1406年至1420年,後來經過多個朝代的勞動人民細心修改,變得富麗堂皇,但仍保持著原來的布局和規模,是世界上保存的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古代木構架宮殿建築群。
我們說完了北京故宮的歷史,現在該說說外觀和排列順序了吧!
這座城設四個門,南門正中面是午門、北邊是神武門、東為東華門、西為西華門,四門各建有重檐廡殿頂門樓。這座城的四個角都還布有一些結構精巧、外觀秀麗的角樓。外面的牆有10米多高呢!還有護城河寬52米,夠寬的吧!長3800米,整個建築群按南北中間的中軸線為對稱布局,層次分明,主次有序。
怎麼樣,對我張導游的介紹還滿意嗎?如果不滿意,請多多指教,好讓我步步高升啊!
語言平淡,表達不準確。

Ⅷ 中國古代詩詞中描寫風景的句子

1、衣上征塵雜酒痕,遠游無處不消魂。此身合是詩人未?細雨騎驢入劍門。——陸游(陸游第一個
騎著驢旅遊的,後人稱其為驢友,此詩成為驢友們的驕傲)
2、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北朝樂府
3、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杜甫
4、黃山說美恐非真,山川各異似才人。嶗山遜君雲如海,君無嶗山海與雲。——賀敬之
5、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鍾聲到客船——張繼
6、平生好游不知止,二十三年十萬里。鴉飛不到雁飛回,中有勞人雙屐齒。——查初
7、一蓑一笠一髯叟,一丈長竿一寸鉤,一山一水一明月,一人獨釣一海秋。--釣魚台
8、一衣帶水連雙山,綠樹成蔭桃花艷。神仙樂居此寶地,不知仙間是人間。——漢武帝
9、愛山愛水成吾癖,一笑艱辛亦飽經。虎舌龍牙初脫險,又題詩上綠波亭——查初白

描寫景色的詩句
描寫鄉村秀麗景色的詩句是: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描寫冬天景色的詩句
1.且如今年冬,未休關西卒。(杜甫:《兵車行》)
2.秋月楊明惲,冬嶺秀寒松。(陶淵明:《四時》)
3.南鄰更可念,布破冬未贖。(陸游:《十月二十八日風雨大作》)
4.冬盡今宵促,年開明日長。(董思恭:《守歲》)
5.鳴笙起秋風,置酒飛冬雪。(王微:《四氣詩》)
6.隆冬到來時,百花即已絕。(陳毅:《梅》)
7.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銷。(張謂:《早梅》)
8.兒童冬雪鬧比鄰,據岸愚儒卻子珍。(陸游:《秋日郊居》)
9.邯鄲驛里逢冬至,報膝燈前影伴身。(白居易:《冬至夜思家》)
10.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杜甫:《小至》)
1.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孟浩然:《春曉》》
2.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遊子吟》)
3.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王維:《相思))
4.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杜甫:《春夜喜雨))
5.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6.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李紳:《憫農》)
7.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8.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己亥雜詩》)
9.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賀知章:《詠柳》)
10.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葉紹翁:《游園不值》)

詩中夏
1.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白居易:《觀刈麥))
2.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李商隱:(晚晴))
3.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謝靈運:(游赤石進帆海》)
4.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杜甫:《夏夜嘆》)
5.農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復古:《大熱》)
6.人皆苦炎熱,我愛夏日長。(李昂:《夏日聯句》)
7.殘雲收夏暑,新雨帶秋嵐。(岑參:《水亭送華陰王少府還縣》)
8.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范成大:《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
10.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陽陰正可人。(秦觀:《三月晦日偶題》)

詩中秋
1.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曹操:《觀滄海》)
2.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李嶠:《風》)
3.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李紳:《憫農》)
4.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漢樂府?長歌行》)
5.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杜甫:《絕句》)
6.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劉禹錫:《望洞庭》)
7.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劉禹錫:《秋詞》)
8.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杜牧:《秋夕》)
9.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10.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辛棄疾:《丑奴兒?書博山道中》)

描寫風景的詩句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杜甫)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李白)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杜甫)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王勃)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朱熹)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杜牧)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張若虛)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蘇軾)

Ⅸ 古代著名好詩。(風景類)

詩中春
1.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孟浩然:《春曉》》
2.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遊子吟》)
3.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王維:《相思))
4.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杜甫:《春夜喜雨))
5.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6.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李紳:《憫農》)
7.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8.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己亥雜詩》)
9.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賀知章:《詠柳》)
10.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葉紹翁:《游園不值》)

詩中夏
1.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白居易:《觀刈麥))
2.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李商隱:(晚晴))
3.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謝靈運:(游赤石進帆海》)
4.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杜甫:《夏夜嘆》)
5.農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復古:《大熱》)
6.人皆苦炎熱,我愛夏日長。(李昂:《夏日聯句》)
7.殘雲收夏暑,新雨帶秋嵐。(岑參:《水亭送華陰王少府還縣》)
8.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范成大:《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
10.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陽陰正可人。(秦觀:《三月晦日偶題》)

詩中秋
1.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曹操:《觀滄海》)
2.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李嶠:《風》)
3.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李紳:《憫農》)
4.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漢樂府?長歌行》)
5.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杜甫:《絕句》)
6.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劉禹錫:《望洞庭》)
7.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劉禹錫:《秋詞》)
8.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杜牧:《秋夕》)
9.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10.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辛棄疾:《丑奴兒?書博山道中》)

詩中冬
1.且如今年冬,未休關西卒。(杜甫:《兵車行》)』
2.秋月揚明惲,冬嶺秀寒松。(陶淵明:《四時》)
3.南鄰更可念,布破冬未贖。(陸游:《十月二十八日風雨大作》)
4.冬盡今宵促,年開明日長。(董思恭:《守歲》)
5.鳴笙起秋風,置酒飛冬雪。(王微:《四氣詩》)
6.隆冬到來時,百花即已絕。(陳毅:《梅》)
7.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銷。(張謂:《早梅》)
8.兒童冬學鬧比鄰,據岸愚儒卻子珍。(陸游:《秋日郊居》)
9.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白居易:《冬至夜思家》)
10.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杜甫:《小至》)

詩中山
1.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柳宗元:《江雪》)
2.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王之渙:《登鸛雀樓》)
3.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
4.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5.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王維:《鹿柴》)
6.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李白:《關山月})
7.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李白:《獨坐敬亭山》)
8.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淵明:《歸園田居》)
9.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10.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題西林壁》)
詩中水
1.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詩經?蒹葭》)
2.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曹操:<觀滄海》)
3.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駱賓王:《詠鵝》)
4.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門山》))
5.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游山西村》)
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
7.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劉禹錫:《竹枝詞》)
8.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憶江南》)
9.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楊萬里:《小池》)
10.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題惠崇{春江晚景)》)
詩中日
1.日出東南隅,照我秦氏樓。(《漢樂府?陌上桑》)
2.白日依山盡,黃河人海流。(王之渙:《登鸛雀樓))
3.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杜甫:《絕句》)
4.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5.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使至塞上》)
6.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
7.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憶江南》)
8.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王安石:《元日》)
9.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10.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李白:《望天門山》)
詩中月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2.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3.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山居秋瞑》)
4.月黑雁飛高,單於夜遁逃。(盧綸:《塞下曲》)
5.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獨酌》)
6.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李白:《古朗月行》)
7.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王維:《竹里館》)
8.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鳥鳴澗》)
9.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10.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徵人未還。(王昌齡:《出塞》)

詩中風
1.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
2.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王維:《觀獵》)
3.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盧綸:《塞下曲》)
4.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5.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杜甫:《春夜喜雨》)
7.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8.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9.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李商隱:《無題》)
10.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敕勒歌》)

詩中花
1.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孟浩然:《過故人庄》)
2.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李白:《月下獨酌》)
3.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
4.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杜甫:《春望》)
5.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6.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
7.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8.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晏殊:<浣溪沙》)
9.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張志和:《漁歌子》)
10.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詩中雨
1.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
2.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王維:《山居秋瞑))
3.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杜甫:《春夜喜雨))
4.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王維:《山中》)
5.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張志和:(漁歌子))
6.夜闌卧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7.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杜牧:(清明》)
8.寒雨連江夜人吳,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9.渭城朝雨泡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10.水光瀲灧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

詩中雪
1.草枯鷹眼急,雪盡馬蹄輕。(王維:《觀獵》)
2.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盧綸:《塞下曲》)
3.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王安石:《梅花》)
4.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5.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王昌齡:《從軍行七首其四》)
7.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李白:《行路難))
8.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高適:《別董大))
9.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杜甫:《絕句》)
10.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詩中草
1.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敕勒歌》)
2.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3.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4.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遊子吟))
5.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盧綸:《塞下曲》)
6.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淵明:《歸園田居))
7.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陶淵明:(歸園田居))
8.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韋應物:(滁州西澗》)
9.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10.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二首))
詩中柳
1.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韓雄《寒食》)
2.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游山西村》)
3.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志南:《絕句))
4.渭城朝雨悒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5.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杜甫:(絕句))
6.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王之渙:<涼州詞))
7.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劉禹錫:(竹枝詞》)
8.紅酥手,黃滕酒,滿城春色宮牆柳。(陸游:《釵頭鳳》)
9.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二首》)
10.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李白:《春夜洛城聞笛》)
詩中樹
1.樹木叢生,百草豐茂。(曹操:《觀滄海》)
2.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過故人庄》)
3.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賈島:《題李凝幽居》)
4.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賀知章:(詠柳》)
5.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6.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崔顥:《黃鶴樓》)
7.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8.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楊萬里:《小池》)
9.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10.『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晏殊:《蝶戀花》)
詩中鳥
1.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鳥鳴澗》)
2.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柳宗元:《江雪》)
3.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杜甫:(春望》)
4.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盂浩然:<春曉》)
5.盪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杜甫:(望岳》)
6.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陶淵明:(飲酒》
7.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
8.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李白:《獨坐敬亭山》)
9.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賈島:《題李凝幽居》)
10.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詩中河
1.關關雎鳩,在河之洲。(《詩經?關雎》)
2.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3.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使至塞上》)
4.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王之渙:(登鸛雀樓》)
5.旦辭黃河去,暮宿黑山頭。((木蘭辭》)
6.無限山河淚,誰言天地寬。(夏完淳:《別雲間》)
7.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李白:《望廬山瀑布》)
8.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蘇軾:《題惠崇春江晚景》)
9.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王之渙:《涼州詞》)
10.三萬里河東人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陸游:《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詩中江
1.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李清照:《夏日絕句》)
2.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3.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杜甫:《春夜喜雨》)
4.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憶江南))
5.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題惠崇<春江晚景)》)
6.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李白:《早發白帝城))
7.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
8.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張繼:(楓橋夜泊》)
9.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10.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龜年))

詩中雲
1;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李白:《關山月))
2.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李白:(獨坐敬亭山))
3.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賈島:《尋隱者不遇))
4.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杜甫:《春夜喜雨))
5.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李白:《渡荊門送別))
6.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高適:《別董大》)
7.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李白:《早發白帝城》)
8.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杜牧:《山行》)
9.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王之渙:《涼州詞》)
10.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Ⅹ 中國古代風景區中常見的幾種意境塑造手法

中國古代園林的造園手法:
一、突破園林空間范圍較小的局限,實現小中見大的空間效果
1、利用空間大小的對比
江南的私家園林,一般把居住建築貼邊界布置,而把中間的主要部分讓出來布置園林山水,形成主要空間;在這個主要空間的外圍伺機布置若干次要空間及局部性小空間;各個空間留有與大空間聯系起來。這樣即各居特色,又主次分明。在空間的對比中,小空間烘托、映襯了主要空間,大空間更顯其大。如蘇州網師園的中部園林:從題有「網師小築」的園門進入網師園內的第一空間,就是由「小山叢桂軒」等三個建築以及院牆所圍繞的狹窄而封閉的庭院,庭院中點綴著山石樹木,構成了 幽深寧謐的氣氛。但當從這個庭院的西面,順著曲廓北繞過濯纓水閣之後,突然閃現水光盪漾、水崖岩邊、亭榭廊閣、參差間出的景象。也正由於前一個狹窄空間的襯托,這個近均30米×30米山池區就顯得較實際面積遼闊開朗了。
2、注意選擇合宜的建築尺度
在 江南園林中,建築在庭院中佔得比重較大,因此,很注意建築尺度的處理。在較小的空間范圍內,一般均取親切近人的小尺度,體量較小,有時還利用人們觀賞物體 「近大遠小」的視覺習慣,有意識地壓縮位於山頂上的小建築的尺度,而造成空間距離較實際狀況略大的錯覺。如蘇州怡園假山頂上的螺髻亭,體量很小,柱高僅 2.3米,柱距僅1米。網師園水池東南角上的小石拱橋,微露水面之上,從池北南望,流水悠悠遠去,似有水面深遠不盡之意。
3、增加景物的景深和層次
在江南園林中,造景深多利用水面的長方向,往往在水流的兩面布置石林木或建築,形成兩側夾持的形式。藉助於水面的閃爍無定、虛無縹緲、遠近難測的特性,從流水兩端對望,無形中增加了空間的深遠感。
同時,在園林中景物的層次越少,越一覽無余,即使是大的空間也會感覺變小。相反,層次多,景越藏,越容易使空間感覺深遠。因此,在較小的范圍內造園,為了擴大空間的感受,在景物的組織上,一方面運用對比的手法創造最大的景深,另一方面運用掩映的手法增加景物的層次。
這 可以拙政園中部園林為例,由梧竹幽居亭沿著水的長方向西望,不僅可以獲得最大的景深,而且大約可以看到三個景物的空間層次:第一個空間層次結束於隔水想望的荷風四面亭,其南部為鄰水的遠香閣和南軒,北部為水中的兩個小島,分列著雪香雲蔚亭與待霜亭;通過荷風四面亭兩側的堤、橋可以看到結束於「別有洞天」半 亭的第二個空間層次;而拙政園西園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