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美景
A. 南京有什麼地方,風景比較好啊
如果說風景怡人的地方,在南京首推的就是中山陵風景區了。風景區內包含有:中山陵、梅花山、靈谷寺、明孝陵、琵琶湖、前湖等等很多地方,都是有山有水的地方,而且每到周末那裡有不少人在休憩,如果你能帶一個帳篷去的話,那就好得沒話說了。
B. 我們南京市有什麼風景名勝
【名勝】
明孝陵:明朝皇家陵墓的始祖,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陵寢。
夫子廟:即孔廟,六朝至明清為南京最繁華的地方,現已改造為中國最大的仿古街市。
新街口:位於南京市中心,中華民國時代發展為商業區,號稱「中國最大的購物消費圈」。
玄武湖:位於市區東北部,明朝時為禁地,湖周建有圍牆,湖內島嶼上存放黃冊檔案,號稱中國最大的皇家園林湖泊。
莫愁湖:位於南京市區西部水西門外,古稱「金陵第一名湖」。
大報恩寺琉璃塔:中世紀世界七大奇跡景觀之一,毀於太平天國,現擬議重建。
閱江樓:六百年「有記無樓」傳奇樓。
明城牆:世界上現存最長的城牆。
中山陵:中國國民黨總理孫中山先生陵寢,中國最宏偉的現代陵墓。
雞鳴寺:南京著名古寺,建於南朝梁武帝時期,有「南朝第一寺」之稱,「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寺。
南京長江大橋:長江上第一座由中國自行設計建造的雙層式公鐵兩用橋
台城:位於雞鳴山北,為東晉和南朝的宮殿和台省所在地。現存一段明朝修建的古城牆。
靜海寺:中國古代外交史和近代外交史重大事件的見證化身,建有鄭和下西洋主題的鄭和紀念堂和中國近代第一個不平等條約中英《南京條約》主題的靜海寺紀念館。
江東門: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朝天宮:江南規模最大且保存最完好的古建築群。
中華門:中國最大的古城門,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結構最復雜的古城堡。
瞻園:著名江南園林。
煦園:著名江南園林。
江南貢院:江南地區最大的科舉考試會場,清朝全國半數以上的狀元在此接受考試。
總統府:中華共和的象徵建築,含原臨時大總統府、兩江總督署總督府遺址。
雨花台:雨花台烈士陵園
北極閣:中國近現代氣象事業的搖籃。
無梁殿:位於靈谷公園內,是明代靈谷寺僅存的一座古建築。
廖仲愷何香凝合葬墓:位於鍾山西茅峰西南麓,背依天堡城,面對燕雀湖,東毗明孝陵。
棲霞山:地處棲霞區,以楓葉最著名,山腳有古剎棲霞寺。
燕子磯:金陵四十八景之一,山石直立,如燕子凌空,是觀賞江景的勝地。
紫金山:又名鍾山,山勢險峻壯觀,如龍蟠之勢,古跡名勝眾多。是南京「龍盤虎踞」之說的龍頭所在。明孝陵、中山陵等位於其南坡。
清涼山:又名石頭山。是南京「龍盤虎踞」之說的龍尾所在。
石頭城:在南京市區西北清涼山之後,原為楚威王的金陵邑,築於楚威王七年(公元前333年),系自然山岩鑿成,吳朝孫權在原址築城。俗稱「鬼臉城」(形如鬼臉得名)。
秦淮河:相傳為秦始皇為泄金陵王氣而開鑿,實質是一條天然河流。發源於溧水東廬山以及鎮江句容,在南京定淮門外注入長江。其中位於市區內的一段河道自三國至明清時期一直為繁華之地,被譽為「文化之河」。
金陵四十八景:南京最早有「金陵八景圖」、「金陵二十名勝」、「金陵四十景」、「金陵四十八景」等說,其中「金陵四十八景」流傳最廣。「金陵四十八景」的說法最早起於明代,清初高岑曾繪《金陵四十八景圖》。古金陵四十八景目前僅存半余。現代南京曾經進行過新景點評選活動,包括1983年評選的新金陵四十景,2004年評選的新金陵四十八景。
覺得解釋合理來個採納咯,做做任務~
C. 南京市有哪些景點
南京市的景點有:夫子廟秦淮風光帶、明孝陵、梅花山、瞻園、美齡宮等等。
1.夫子廟秦淮風光帶
夫子廟秦淮風光帶位於南京市秦淮區,以夫子廟古建築群為中心、十里秦淮為軸線、明城牆為紐帶,串聯起眾多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和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以儒家思想與科舉文化、民俗文化等為內涵,集自然風光、山水園林、廟宇學堂、街市民居、鄉土人情、美食購物、科普教育、節慶文化於一體,是南京歷史文化薈萃之地,也是中國著名的開放式國家5A級旅遊景區和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
秦淮河是南京古老文明的搖籃,南京的母親河,歷史上極富盛名。這里素為「六朝煙月之區,金粉薈萃之所」,更兼十代繁華之地,「衣冠文物,盛於江南;文采風流,甲於海內」,被稱為「中國第一歷史文化名河」。
參考資料網路-南京美齡宮
網路-南京瞻園
網路-南京梅花山
網路-明孝陵
網路-夫子廟秦淮風光帶
D. 有什麼關於南京風景的詩
南京,簡稱「寧」,古稱金陵、建康,有關南京風景的詩如下:
1、《登金陵鳳凰台》唐代:李白
原文:
鳳凰台上鳳凰游,鳳去台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譯文:鳳凰台上曾經有鳳凰來悠遊,鳳去台空只有江水依舊東流。吳宮鮮花芳草埋著荒涼小徑,晉代多少王族已成荒冢古丘。三山雲霧中隱現如落青天外,江水被白鷺洲分成兩條河流。總有奸臣當道猶如浮雲遮日,長安望不見心中郁悶長懷愁。
2、《金陵酒肆留別》唐代:李白
原文:
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喚客嘗。
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
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
譯文:春風吹起柳絮,酒店滿屋飄香,侍女捧出美酒,勸我細細品嘗。金陵年輕朋友,紛紛趕來相送。欲走還留之間,各自暢飲悲歡。請你問問東流江水,別情與流水,哪個更為長遠?
3、《桂枝香·金陵懷古》宋代:王安石
原文:
登臨送目,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
千里澄江似練,翠峰如簇。
歸帆去棹殘陽里,背西風,酒旗斜矗。
彩舟雲淡,星河鷺起,畫圖難足。
念往昔,繁華競逐,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續。
千古憑高對此,謾嗟榮辱。
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
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後庭遺曲。
譯文:登上高樓憑欄極目,金陵的景象正是一派晚秋,天氣剛剛開始索肅。千里奔流的長江澄沏得好像一條白練,青翠的山峰俊偉峭拔猶如一束束的箭簇。
江上的小船張滿了帆迅疾駛向夕陽里,岸旁迎著西風飄拂的是抖擻的酒旗斜出直矗。彩色繽紛的畫船出沒在雲煙稀淡,江中洲上的白鷺時而停歇時而飛起,這清麗的景色就是用最美的圖畫也難把它畫足。
回想往昔,奢華淫逸的生活無休止地互相競逐,感嘆「門外韓擒虎,樓頭張麗華」的亡國悲恨接連相續。千古以來憑欄遙望,映入眼簾的景色就是如此,可不要感慨歷史上的得失榮辱。
六朝的風雲變化全都消逝隨著流水,只有那郊外的寒冷煙霧和衰萎的野草還凝聚著一片蒼綠。直到如今的商女,還不知亡國的悲恨,時時放聲歌唱《後庭》遺曲。
4、《金陵晚望》唐代:高蟾
原文:
曾伴浮雲歸晚翠,猶陪落日泛秋聲。
世間無限丹青手,一片傷心畫不成。
譯文:金陵城曾在日暮的景色伴著浮動的雲,也在秋聲里陪著落日。這世上有無數的丹青聖手,可都畫不出內心的傷感。
5、《金陵五題·石頭城》唐代:劉禹錫
原文:
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牆來。
譯文:群山依舊,環繞著廢棄的故都,潮水如昔,拍打著寂寞的空城。淮水東邊,古老而清冷的圓月,夜半時分,窺視這昔日的皇宮。
E. 南京哪些地方風景好看
市區游覽點以人文景點為主,主要景點有:明故宮遺址、太平天國王府、孫中山臨時大總統辦公室原址、鼓樓、大鍾亭、朝天宮等。
天王府
原為朱元璋所建的漢王府,清王朝把這里辟為兩江總督署衙門。1853年3月,太平軍定都南京,5月開始在原兩江總督衙門的基礎上修建天王府。1864年7月,湘軍曾國荃部攻陷天京,放火燒了天朝宮殿,中心建築五間八架的「金龍殿」與西花園內的石舫等等保留了下來。
朝天宮
是江南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好的一組古建築,佔地面積3萬多平方米,依山而建,現為南京市博物館。朝天宮的歷史可上溯到公元前5世紀,在今朝天宮所在的冶山上就曾建築南京最早的城邑之一――冶城,此後歷朝歷代,均在此地建有名樓佳構,成為名士登臨之地。
鼓樓
始建於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至清時康熙皇帝南巡曾登臨四望,次年,地方官在鼓樓基座上樹碑建樓,並更名為「碑樓」,故有「明鼓清碑」之稱。
棲霞山景區
棲霞山位於南京城東北22公里,又名攝山,南朝時山中建有「棲霞精舍」,困此得名。山有三峰,主峰三茅峰海撥286米,卓立天外,又名鳳翔峰;東北一山,形若卧龍,名為龍山;西北一山,狀如伏虎,名稱虎山。
棲霞山馳名江南,不僅因為有一座棲霞寺,有南朝石刻千佛岩和隋朝名構舍利塔,還因為它山深林茂,泉清石峻,景色令人陶醉,被譽為「金陵第一明秀山」。深秋的棲霞,紅葉如火,層林盡染,南京人尢喜舉家游覽,民間有「春牛首,秋棲霞」之俗。
棲霞寺坐落在棲霞山中峰西麓。南齊永明元年(483年),隱士明僧紹舍宅為寺,稱「棲霞精舍」,後成為江南佛教三論宗的發祥地。棲霞寺是南京地區最大的佛寺,現有山門、天王殿、毗盧殿、藏經樓、鑒真紀念堂等主體建築。
雨花台景區
雨花台景區位於中華門外約一公里處,是著名的旅遊景區。
江南第二泉在雨花台東崗,原永寧寺內,因寺而名永寧泉。南宋時,陸游曾登雨花台游永寧寺,見寺中有一泉,色味俱佳,備加贊賞,品其為「二泉」。泉水從數米高的假山石中汩汩流出,匯集成池,池中泉水清澈見底,甘冽可口。
甘露井與第二泉相對而望。據載,此井是南京最古老的井之一,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井水清冽,久旱不雨也不枯竭,其味甘醇。
明孝陵景區
明孝陵景區名勝眾多,風光秀麗,位於其正南的賞梅勝地梅花山,花開時節,暗香浮動,遊人如織;東側的紫霞湖、正氣亭、定林山莊,林壑幽深;西南的中山植物園,佳卉留芳;東南的海底世界,令人留連忘返。
明孝陵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與馬皇後的陵墓,坐落在紫金山南麓獨龍阜珠峰下,東毗中山陵,南臨梅花山。明孝陵是南京地區建築規模最大的帝王陵寢,陵垣周長達22.5公里。其總體布局分為兩部分:一是導引建築的神道;二是陵寢主體建築。孝陵地面木結構建築大多毀於1853年清軍與太平軍之戰,現僅存下馬坊、禁約碑、內紅門、碑亭中壁、石像生、方城明樓下部等磚石建築。
梅花山在明孝陵南,原為東吳大帝孫權墓地所在,又稱孫陵崗。梅花山遍植猩猩紅、骨里紅、照水、宮粉、玉蝶等珍品梅花萬余株,是南京人踏青賞梅的勝地。山上有觀梅軒、博愛閣等景點。
秦淮風光帶
秦淮風光帶地處南京城南。內秦淮河由東水關至西水關蜿蜒十里,河房水閣枕河而居,「東園」(白鷺洲公園)「西園」(瞻園)隔河相望,文廟以河為泮,古堡傍河而建,名勝古跡棋布河十里秦淮畔,沿河兩岸酒肆茶樓、店鋪民宅比鄰而居,美稱「十里珠簾」,是欣賞獨具魅力的秦淮風光、品嘗膾炙人口的秦淮風味、領略絢麗多姿的秦淮風俗佳地。
秦淮河風光帶1990年入選為中國旅遊勝地40佳之列。
沿江風景帶
本區主要景點有燕子磯、岩山十二洞、獅子山、幕府山、靜海寺遺址等,南京長江大橋是中外遊客必到之處。
南京長江大橋建成於1968年,是長江上第一座由中國自行設計建造的雙層式鐵路、公路兩用橋。公路橋全長4589米,寬19.5米,鐵路橋蜿蜒達6772米,是我國橋梁之最。正橋的路欄上,鑲嵌著200幅浮雕,正橋的兩端建有四座高70米的橋頭堡。南北兩岸的公路引橋由富有民族特色的雙曲拱橋組成,人行道上樹立著150對玉蘭花燈組,潔白雅緻。每當夜幕降臨,華燈齊放,綿延十餘里,「疑是銀河落九天」。
燕子磯突兀江面,三面懸絕,遠眺似石燕掠江,因此得名。燕子磯總扼大江,地勢險要,磯下驚濤拍石,洶涌澎湃,是重要的長江渡口和軍事重地。被世人稱為萬里長江第一磯。
F. 南京有哪些風景名勝
廖仲愷何香凝墓
靈谷寺
正氣亭
中山植物園
紫金山天文台
玄武湖
雞鳴寺
中山陵
明孝陵
G. 南京的景色
玄武湖,中山陵,明孝陵,雨花台,情侶園,棲霞山,夫子廟,動物園
玄武湖--玄武湖為古都南京國家級鍾山風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AAAA級旅遊區,名勝古跡薈萃。著名的歷史文化人物郭璞、李白、王安石、郭沫若等,都曾在此留下身影,至今尚有遺跡與詩篇。
玄武湖景區總面積472公頃,其中湖面積368公頃,陸地面積104公頃。湖中分布著各具特色的五塊綠洲,五洲之間,橋堤相通,別具其勝,山水城林相融之美彰顯。
海底世界---由新加坡投資與中山陵園管理局合作興建的南京海底世界坐落於南京市風景秀麗的中山陵梅花山旁。是融科普教育、觀賞娛樂為一體的大型海洋生物展示工程。投資額約2億人民幣,佔地面積3.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萬多平方米。
南京海底世界有近200餘種,10000多尾海洋生物。主要由大廳、電腦教室、亭廊、熱帶雨林展示區、海豹表演館、企鵝館、觸摸池、海底隧道、人鯊共舞表演區、海底影院等部分組成。
中山陵--中山陵是中國近代偉大的政治家、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1866~1925)的陵墓及其附屬紀念建築群。中山陵坐北朝南,面積共8萬余平方米,中山陵的主要建築有:牌坊、墓道、陵門、石階、碑亭、祭堂和墓室等,排列在一條中軸線上,體現了中國傳統建築的風格。
紅山森林動物公園位於中央門外南京城北的紅山,和燕路南側。東眺紫金山,西靠南京火車站,南臨玄武湖,北望墓府山,佔地68公傾。園內地形起伏,曲徑通幽。樹叢中分布著鳥類區、猛獸區、靈長類區、大型食草動物區和大型動物表演場、動物攝影場、兒童動物園、獅虎山等37個場館,依山就勢,布局奇巧。 全園佔地87公頃。全園分五大景區:壯觀閣景區(秋園)、鹿苑景區(夏園)、臘梅園景區(冬園)、杏花村景區(春園)、北入口景區。這里林木幽深,青翠蔥郁,四季景象,各具特色,是南京目前陸地面積較大的公園,也是展示六朝遺風的專類園。園內有按六朝石刻復制的仿古石雕,分三列對稱陳設,最前面一對是石獸辟邪,高3米;第二列是一對神道墓闕,又稱華表,高6米;第三列是神道碑。 住慣了鋼筋水泥的房子,過慣了日夜暄囂的都市生活的人們,可曾想過何時來放飛一下自己的心情,傾聽一下花兒細語、樹兒呢喃,就到紅山來吧!這兒有一塊凈土,有一片人與動物共有的天堂,這就是佔地面積54畝的野生動物放養區。這里地形起伏、雪松密布、綠草如茵,不僅環境優美,其面積之大在國內也算少見。
夫子廟--位於秦淮河畔的夫子廟,始建於東晉成帝司馬衍咸康三年(337年),根據王導提議「治國以培育人材為重」,立太學於秦淮河南岸。當年只有學宮,並未建孔廟。孔廟是宋仁宗景佑元年(1034年)就東晉學宮擴建而成的。因為祭奉的是孔夫子,故又稱夫子廟。在學宮的前面建孔廟,目的是在於希望士子遵循先聖先賢之道,接受封建教化。南宋建炎年間遭兵火焚毀;紹興九年(1139年)又重建,稱建康府學。元朝改為集慶路學。明初為國子學,將上元、江寧兩縣學並入,其後再毀再建。清初府學遷原國子監,便將夫子廟原府學故地改為上元、江寧兩縣的縣學。咸豐年間再次毀於兵火;同治八年(1869年)重建。
H. 南京十大有名景點是指哪些
南京十大有名景點有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牛首山世凹桃源景區、南京夫子廟儒學文化中軸線、瞻園(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夫子廟秦淮風光帶(國家5A級)、紅山森林動物園(國家4A級)、南京總統府(國家4A級)、玄武湖公園(國家4A級)、鍾山明孝陵、鍾山中山陵。具體如下:
1、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位於原日軍大屠殺遺址之一的萬人坑,是一處以史料文物、建築、雕塑、影視等綜合手法,全面展示「南京大屠殺」慘案的專史陳列館。展館分為廣場陳列、史料陳列、遺骨陳列三個部分。
廣場陳列有記錄大屠殺事件的十字架形標志碑、刻著遇難者名字的「哭牆」、記載大屠殺史實的浮雕、大型石雕母親像、「萬人坑」遺址等。在平頂半地下墓室形的史料陳列廳內,有《人類的浩劫——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史實展》《勝利1945》等展覽。
展出的史料包括當年日軍屠殺現場照片、如《拉貝日記》等記錄大屠殺的文獻及報道、倖存者名冊及證詞、大屠殺時日軍使用的軍用品、犯下罪行的日軍官兵日記及供詞等。展廳中設有數個影視廳,用於播放有關南京大屠殺和抗戰題材的紀錄片、影視片
5、夫子廟秦淮風光帶(國家5A級)
夫子廟秦淮風光帶位於南京市秦淮區,以夫子廟古建築群為中心、十里秦淮為軸線、明城牆為紐帶,串聯起眾多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和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以儒家思想與科舉文化、民俗文化等為內涵。
集自然風光、山水園林、廟宇學堂、街市民居、鄉土人情、美食購物、科普教育、節慶文化於一體,是南京歷史文化薈萃之地,也是中國著名的開放式國家5A級旅遊景區和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
秦淮河是南京古老文明的搖籃,南京的母親河,歷史上極富盛名。這里素為「六朝煙月之區,金粉薈萃之所」,更兼十代繁華之地,「衣冠文物,盛於江南;文采風流,甲於海內」,被稱為「中國第一歷史文化名河」。
(8)南京美景擴展閱讀:
南京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長期是中國南方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歷史上曾數次庇佑華夏之正朔,在中國歷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和價值。
南京早在100-120萬年前就有古人類活動,35-60萬年前已有南京猿人在湯山生活,有著7000多年文明史、近2600年建城史和近500年的建都史 ,有「六朝古都」、「十朝都會」之稱。
南京是國家重要的科教中心,自古以來就是一座崇文重教的城市,有「天下文樞」、「東南第一學」的美譽,明清時期中國一半以上的狀元均出自南京江南貢院。
截至2018年,南京各類高等院校71所,其中111計劃高校9所及學科25個,僅次於北京;211高校8所、雙一流高校12所、兩院院士81人,均穩居中國第三;全球科研城市50強排名,南京位列全球第12、中國第3。
I. 南京的著名景區有哪些
1、中山陵
閱江樓位於南京市鼓樓區獅子山巔,屹立在揚子江畔,飲霞吞霧,是中國十大文化名樓、江南四大名樓之一,也是南京閱江樓景區的主要景點、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新金陵四十八景之一,有「江南第一樓」之稱。
(9)南京美景擴展閱讀:
南京,簡稱「寧」,古稱金陵、建康,是江蘇省會、副省級市、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國東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國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全市下轄11個區,總面積6587km²,2017年建成區面積1398.69km²,常住人口833.5萬人,城鎮人口685.89萬人,城鎮化率82.3%,是長三角及華東唯一的特大城市。
南京是首批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截至2017年,南京有世界文化遺產1項(9點)、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2項、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9處(103點)、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109處、市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516處、國家級歷史文化街區2個、省級歷史文化街區7個、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村)3個、A級景區56家,其中4A級以上景區23家,接待海內外旅遊者共12293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2168.9億元,國際旅遊創匯收入7.6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