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山水景觀
① 景觀園林設計有哪些風格
景觀設計中風格有很多。按國家地域來分:有中國古典園林景觀講究的是意境、日本的枯山水園林景觀、義大利羅馬的雕塑噴泉園林景觀、法國的豪華皇家園林景觀、英國的自然田園園林景觀、美國的新材料新技術強調構成要素的現代園林景觀。以藝術流派來分:有古典園林景觀設計、現代主義景觀設計、後現代主義園林景觀設計、極簡主義園林景觀設計、解構主義園林景觀設計、生態主義園林景觀設計、高科技園林景觀設計、大地藝術園林景觀設計。
② 日本的枯山水園林中的的沙是什麼沙、
日本的枯山水園林中的沙是細細的白沙。
喬灌木、小橋、島嶼甚至園林不可缺少的水體等造園慣用要素均被一一剔除,僅留下岩石、耙制的沙礫和自發生長與蔭蔽處的一塊塊苔地,這便是典型的、流行至今的日本枯山水庭園的主要構成要素。
以沙代水,以石代山,往往是一組或者若干組石景,白沙或者綠苔鋪地,配置少量的喬灌木,此外別無他物。枯山水元素:細細耙制的細沙,石組、石燈籠、常綠樹、苔蘚等靜止不變的元素。
(2)枯山水景觀擴展閱讀
作為微縮式園林景觀,枯山水用石塊象徵山巒,用細沙象徵湖海,用線條表示水紋,雖然實際上並無山水,景觀上卻效仿了自然界中的溪水河流。
枯山水的設計融入了海綿城市的建設理念,旱溪平時是一道美麗的景觀,到了雨水充沛的季節,還可以起到涵養水份的功能。
在旱溪的兩側,還依據地形設置了10多處黃石景觀和特色花境。根據花境不同的主題,精心挑選了粉花釣鍾柳、大花秋葵、蛇鞭菊、毛地黃釣鍾柳、綿毛水蘇、鷹爪豆、彩葉杞柳、毛核木等150多種植物。
③ 日本枯山水植物景觀解析
枯山水庭園源於本本土縮微式園林景觀見於巧、靜謐、深邃禪宗寺院其特環境氣氛細細耙制白砂石鋪、疊放致幾尊石組能境產神奇力量同音樂、繪畫、文表達深沉哲理其許理念便自禪宗道義與古代陸文化傳入息息相關所謂枯山水沒真山水幾塊石點綴片白沙白沙表面梳耙圓形形條紋看耐尋味欣賞需坐庭前道慢慢觀望細細琢磨才能逐漸領神簡言石代表山、島嶼及船白沙代表水沙條紋則代表水波紋整體說山水船微型景觀世界
枯山水庭園屬於禪宗庭園禪種自身內部外部尋求真理信仰禪僧所著簡朴每都要久久面壁冥想求達悟枯山水庭園初修行設計空落落庭院黑糊糊岩石孤零零立片耙白沙即使走馬看花遊客身由靜坐讓思緒任意展
④ 景觀溪水還能做成什麼景觀
旱溪指的是不放水的溪床,人工仿造自然界中乾涸的河床,以形態各異的卵石為基調,在 園林景觀設計周圍布置了各種適合濕地生長的植物,營造出「雖由人作,宛自天開」 的景觀。
旱溪利用卵石和植物營造出自然生態的「溪流」;就像枯山水,以沙礫擬水,蘊涵著極深禪意,雖無水卻更勝有水。枯水季,可作原石 景觀。雨季,可當河床收集雨水,水旱兩便。
如今的 景觀設計中,大都熱衷於建設水景,人造湖、人造溪流等,但對於一個缺水的地方,人造水景觀的維護及使用成本就很高,那麼旱溪就成為了一個不錯的選擇。鵝卵石的表面顯得格外接近大自然。
「
教你如何打造旱溪
」
1
在確定好旱溪尺寸和造型後 ,可以用挖掘機或鐵鏟挖掘出12—15英尺的土壤。
2
夯實旱溪底部以及傾斜的側面,將包括側面斜坡在內的整個旱溪表面,覆蓋整個景觀構建,以防止雜草生長。
3
旱溪底部和斜坡上鋪撒 1/2英尺厚度的小礫石,這些礫石鋒利的邊緣可以防止在下雨天或者有人從邊緣走過時,造成礫石下落。
4
從視覺自然的角度出發,可以沿著旱溪邊緣增加放置不同尺寸的河流岩石,一般為2-8英尺長度。
5
放置4塊大型平面建築物岩石,這樣可以形成一個石板橋,將這些石頭適當地用水泥加固,這樣它們不會因為冰凍或融化而移動位置。
「
案例欣賞
」
辰山植物園旱溪花境:總長240米,與花境兩邊的地形落差有5米,猶如峽谷中間的一條河流,蜿蜒貫穿於中。最大限度地展示了自然美、藝術美和人工美,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提供了一年四季的美妙景色。
⑤ 枯山水景觀中常用的樹和植被有哪些
用的最多的是真柏、香柏、紅楓、櫻花、鳶尾
其次還用一些造型植物但柏樹用得最多,還有迎春、鋪地柏、沙棘、狗骨、以及草坪等等。
⑥ 別墅花園設計有哪些風格
1.別墅庭院設計之美式風格
美國人自然、純真、朴實、充滿活力的個性對園林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力,他們對自然的理解是自由活潑的,現狀的自然景觀會是其景觀設計表達的部分。自然、熱烈而充滿活力,於是會有:森林、草原、沼澤、溪流、大湖、草地、灌木、參天大樹等加入景觀。必備元素:草坪、灌木、鮮花。
別墅庭院設計風格之田園式庭院
別墅庭園應該自然、輕松、不拘泥於形式應給人柔和、豐腴、富有動感的感受。不能設計得中規中矩,可以在庭園中安排幾個主題風格的區域,再用些不規則的線條加以連接,營造出輕松自然的氛圍。必備元素:鮮花、水景、蔬菜園、創意傢具。
⑦ 日本京都府有什麼有名的景觀
洛中
京都府觀光地圖[15]
東寺:世界文化遺產。在興建平安京之時,於京城正門羅城門東西各營造了東寺、西寺,以鎮護國家。823年,嵯峨天皇將東寺下賜空海大師,成為「東寺真言宗」的總本山,本尊為葯師如來。寺內有講堂、御影堂、南大門、金堂、五重塔、灌頂院等。其標志性建築為56米的五重塔,是日本最大的佛塔。
西本願寺:是日本凈土真宗本願寺派的大本山。西本願寺的開山祖師——親鸞聖人圓寂後,其女覺信尼於1272年在東山大谷營建廟堂,安置親鸞聖人的遺骨,是西本願寺的發源。1591年,豐臣秀吉捐款移至京都府京都市下京區堀川花屋町下。凈土真宗在日本佛教最大的派別之一,之所以能吸收如此之多的信徒,其主要原因是親鸞聖人主張和尚吃葷娶妻。西本願寺內收藏有許多古代文物,包括許多中國古畫。2011年4月9日將在本願寺御影堂舉行「親鸞聖人750回大遠祭」。
東本願寺:是日本凈土宗真宗大谷派的大本營。德川家康為分化凈土宗的勢力,於本願寺(即西本願寺)之東再建東本願寺,扶植凈土宗的另一門派。寺內的御影堂是世界最大級的木結構建築物。
京都御所:市民休閑的廣場,始建於781年,是日本的舊皇宮,後因遷都移至東京。御所南北長1300米、東西寬700米,共有四門——賢春門(東)、宜秋門(西)、建禮門(南)、朔平門(北);御所正殿是紫宸殿,是天皇加冕即位大典之地。紫宸殿中央設有「御帳台」,是天皇和皇後的寶座;殿左右側有百宮上朝休憩之地。
二條城:1603年,由德川家康所建造,後經德川家光擴建,是京都最有名的歷史建築之一,仿唐朝長安城而建,周圍有東西長500米,南北長300米的高大圍牆。城的中心是「二之丸」御殿,曾是德川將軍的寓所。1867年,幕府「大政奉還」於皇室之時,奉還儀式即在「二之丸」御殿內舉行。走廊鋪設了「鶯鳴地板」(鶯張り),當敵人侵入之時,奔走在地板上,地板就會發出黃鶯鳴叫之聲。
三十三間堂:是日本最寬的殿堂,因為堂內被立柱間隔成三十三間,故名「三十三間堂」。堂內以九面千手觀音坐像為中心,置有1001座千手觀音立像。兩側有28座護法神、風神、雷神立像。每年成人節時舉行騎射儀式——「通矢」。
北野天滿宮:京都北野天滿宮,是日本全國各地天滿宮神社的總社。祭祀著日本的學問與文藝之神——菅原道真,每逢考試升學之時,便有許多學生前來祈願。
下鴨神社:是京都最古老的神社之一,原為豪族賀茂氏所蓋的家庭神社,故名「賀茂御祖神社」。該社每年有兩個熱鬧非凡的大祭,一次是5月3日的「流鏑馬祭」,一次是5月15日「葵祭」(京都三大祭之一),七月還有「御手洗會」。
洛東
名勝古跡圖冊1(20張)
平安神宮:1895年,為紀念遷都平安京1100周年而建,曾是桓武天皇和孝明天皇祭神之地。其造型按平安京八分之五的縮圖設計。院內林木茂盛,是明治時代園林建築的代表。每年10月22日,還在這里舉辦「時代祭」的遊行。
清水寺:是世界文化遺產,地處京都東山上,由延鎮上人所建造。尚存的大部分建築始建於1633年,由德川家光重建。有正殿、鍾樓、三重塔、經堂、地方神、成就園等。被定為國寶的主堂由139根立柱支撐,宛如一個碩大的舞台,被稱為「清水舞台」。清水寺還出現在《源氏物語》、《枕草子》、《更級日記》、《梁塵秘抄》等古典文學作品中。
銀閣寺:原為幕府將軍足利義政的山莊,名為「東山殿」,仿金閣寺而建。寺內有外部全都貼上了銀箔的銀閣。寺內還有東求閣,是日本最古老的四疊半茶室之一。
南禪寺:是由龜山天皇的離宮改建而成,是臨濟宗南禪寺派的總寺院。寺院內有著名畫家狩野探幽的門畫和飲水虎。還有出自小堀遠州之手的「枯山水」名庭——「虎子渡」。禪寺的山門稱為「石川五衛門」,人稱「絕景」。
洛北詩仙堂:建於1636年。曾是江戶時期的詩人石川丈山隱居之地。在其正堂的「詩仙之間」,四壁有江戶時期著名畫家狩野探幽作畫、石川丈題詞的肖像畫。庭園清雅幽靜。
曼殊院:採用枯山水造型,以白沙象徵噴泉,巧妙地引入洛北的名勝,寺內收藏著一千多件寺寶,被定為日本國家級名勝。
修學院離宮:日本京都三大宮殿建築之一,地處京都市北部,原為江戶時代後水尾上皇修建的離宮,後成為巡幸天皇的茶室。公元1884年又成為離宮。宮內亭台樓閣,小橋流水,十分美麗。宮分為上茶屋、中茶屋、下茶屋三部分。
寶池公園:京都市最大的公園,以寶池為中心,草坪埔地,自然林茂盛,並設有散步小徑和廣場。池畔建有國立京都國際會館,其設計採用日本傳統建築和現代風格相融合的獨特造型。
洛西
名勝古跡圖冊2(20張)
金閣寺:與二條城、清水寺、嵐山並稱為京都四大名勝。金閣寺正名是「鹿苑寺」,原為室町時代幕府將軍足利義滿的山莊,後改為禪寺。因建築物外麵包有金箔,故名金閣寺。1950年毀於大火,1955年重建。金閣是京都的代表性景觀。
龍安寺:以「枯山水庭院」聞名全日本。在東西走向的長方形庭院里,鋪著白沙,配著15塊大小不一的石頭,石頭放置怪異,不管是從任何角度觀賞,都有一塊石頭隱身不見。這就是日本著名的「枯山水庭院」。
仁和寺:是真言宗御室派總本山。山名大內山,寺院本尊為阿彌陀如來、開基者是宇多天皇。仁和寺有高達二米左右的御室櫻200多棵,4月下旬是賞花的季節。在古代隨筆《徒然草》里開場的一句「仁和寺有一個法師」的句子也非常有名。
妙心寺:曾經是花園上皇的離宮,長500米,寬400米,寺內有47座塔,其中僅有3座對外開放。內有狩野探幽繪畫作品《雲龍圖》也非常有名。
天龍寺:是足利尊氏為供養後醍醐天皇,於公元1339年創建的禪地。天龍寺是臨濟宗天龍派總寺院,地處京都嵐山渡月橋畔。寺內的庭院曾逃過八次火災之難,是第一號國家特別史跡。
嵐山:有「京都第一名勝」之稱,是春季看櫻花,冬季看紅葉的好地方。山下有周恩來總理「雨中嵐山」的詩碑。
嵯峨野:位於優美的小倉山東麓,曾經是皇室的別墅所在地。在日本古代和歌中,它經常被人們吟頌。竹林和楓葉,最為文人所喜歡。山中有許多智者隱居修行的小屋;內中有清涼寺和大覺寺。[
⑧ 現代景觀空間設計理念是怎樣的
現代景觀設計理念解析
景觀,作為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城市生態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城市生態系統功能提高和健康發展有重要作用。現代景觀設計需要以人為本、可持續的綠色景觀生態理念為指導,結合先進科技與潮流藝術,以中西文化特性為基點,從人的物質精神需求層面深入分析調整設計思路。 目的明確 以人為本
"環境設計的目的,並不是讓設計師們"藝術地"表達自我,設計師的滿足感應當來自鑒別和解決實際問題。設計的目的就是創造為使用者著想的環境及其組成部分,設計由使用者作為主導,設計師不過是代其行事而已。"現代設計已由以藝術家作為設計已由設計師為主導變成了已使用者為主導,成功的進行了角色轉換。這是個巨大的進步,是對於"以人為本"的最好詮釋。隨著社會文明進步,以人為本思想得到了廣泛傳播,無論是人們的衣食住行,還是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都得到了廣泛的解放。人性化設計無疑是"以人為本"思想的最好體現。
設計"以人為本"理念更大程度的體現在設計細節上,如各種配套服務設施完善程度,尺度掌握,材質選擇等。景觀設計在元素構成應體現人們物質、精神兩方面的需求,景觀設計應美觀、大方、具有吸引力,各類設施充足完善以滿足人的活動需求,讓使用者有保障感和
安全感,盡量滿足最使用該場所的群體的生理、心理需求。同時,還應該考慮到特殊人群—如兒童、老人和殘疾人使用的設施與環境,融入一些使用者可以參與和創新的景觀設施或景觀小品,發揮使用者的參與性。
可持續的生態的設計觀念
眾所周知以自然生態系統的再生能力為基礎的設計將有助於全球自然系統的健康和生態系統完整性的營造。當今景觀設計的觀念將會是在能夠盡量保持原有自然景觀的基礎上進行人工景觀的營造,盡量不破壞原有的自然景觀生態系統。人工景觀設計方面,如在水資源的可持續性發展上,可將水資源進行循環使用,城市廣場景觀增設雨水收集器,將雨水收集過濾後進行灌溉或用於廣場噴泉水源;居住環境的中水處理利用,可以更大限度的節約水資源。在建築空間中多利用太陽能等可再生資源,盡可能的利用自然採光,利用自然資源滿足人類的生活生產需求。設計建築樣式與自然環境相融合,夏季依靠植物對陽光的遮擋達到降溫的效果,冬天讓更多的陽光照射,使用熱傳導率高的材料使建築物取得更高的溫度,以減少對煤炭、電力方面的需要,達到節約非可再生能源的目的。 科學性和藝術性相結合
著名科學家李政道教授說:"科學與藝術是一個硬幣的兩面。"著名藝術家吳冠中教授說:"科學揭示宇宙的奧秘,藝術揭示情感的奧秘。"現代科技的發展日新月異,各種各樣的新技術新材料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的運用日趨廣泛。對新的科研技術的有利利用,以及景觀自身的科技含量,將會成為優秀的景觀設計作品的重要標志之一。科技的發展是促進今天景觀設計進步的有效手段和重要因素,新技術促進了當代景觀面貌改變。許多景觀設計利用新技術不僅賦予景觀設計中的動態空間,還帶來了全新的裝飾語言和動態視角。藝術與科學的結合越來越使得人類生活環境既具有功能的理性又具有形式的感性。未來的科技發展將會以更快的速度發展,將會有更多的科技成果直接或間接應用到景觀設計中去。
在景觀設計中,要樹立科學性與藝術性的結合。在高科技運用的過程中設計師還要考慮在設計中把科技的運用更加藝術的表達出來,在科學性和藝術性中需找交融點,做到既滿足了科技發展的運用效果又達到一定的藝術審美水平。如澳大利亞悉尼歌劇院就是技術與藝術相結合的完美體現。它由4塊依次排列的"貝殼"組成,前三個交替覆蓋,面向海灣依抱,第四個背向海灣侍立,造型別致豐滿,既像貝殼又像帆船,極具藝術表現性。用材方面貝殼形尖屋頂,外表用白格子釉磁鋪蓋,由2194塊每塊重15.3噸的彎曲形混凝土預製件,用鋼纜拉緊拼成的,外表覆蓋著奶油色的瓷磚。殼體開口處,配有大片玻璃幕牆,內部陳設新穎華麗,別具一格。 文化特性與景觀設計相結合
沒有文化內涵的景觀設計如同"沒有靈魂的肉體",設計形式無論如何寬泛,永遠都是文化中的一部分。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城市規模的擴大,不斷涌現出新興的文化潮流,文化與文化之間的涵化與融合不斷加速。因此設計的理念的綜合性在當今文化變遷的大背景下就顯得彌足重要。如何在這種文化融合的環境下找到自己的亮點尤為重要。 運用當地材料技術,紮根於當地地域風土基礎之上,傳承地域的歷史、文化的景觀設計更能吸引人們的眼球,更能體現出當地景觀的特色。如日本的枯山水景觀,已經成為表現日本文化和地域特徵的"旗幟"和"品牌"。在設計中考慮到文化的因素,將風雅環境與風土環境結合起來研究,在對區域文化的限制性及激進性因素考慮後進行綜合的設計將會是現代景觀設計最有內涵的體現。法國建築師在北非一個村莊引入自來水,本意想方便當地群眾,卻招來了當地村民的不滿與抵制,原因就在於對於當地文化的忽視。調查顯示,婦女們到村頭的井台邊提水是她們接觸社會的唯一機會,把自來水引入後就剝奪了他們交流的機會。因此,在設計中要掌握有限區域內的文化理念,理清當地區域文脈,結合當地人群精神層面的需求,綜合各類設計因素把景觀與深層文化結合才能設計出更多優秀的、符合社會需求的作品。
⑨ 關於介紹日本枯山水景觀的好書都有哪些
《枡野俊明》枯山水大師
《寧靜庭園》 川口洋子
《日本庭園 空間美的歷史》小野健吉著
⑩ 做為室外景觀,日本枯山水,下雨的時候可以採取那些措施來保存沙的紋理效果
可以選用顆粒較大的石子,不要選用細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