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景色
1. 廈門必去的景點有哪些
1.鼓浪嶼
鼓浪嶼,2007年5月8日起被正式批准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被國家地理雜志評選為「中國最美五大城區之首」,素有「海上花園」的美稱。島上完好地保留著許多具有中外建築風格的建築物,有「萬國建築博覽會」之譽。
嶼上居民喜愛音樂,鋼琴擁有密度高,被贊為琴島。主要旅遊景點有:日光岩、菽庄花園、海濱浴場、鄭成功紀念館等。每年有數以百萬計的中外遊人來此觀光游覽。2017年7月8日,「鼓浪嶼:歷史國際社區」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52項世界遺產。
2.廈門方特夢幻王國
廈門方特夢幻王國,是華強方特集團自主研發的一個大型高科技主題樂園。
廈門方特夢幻王國坐落於美麗的海濱古城廈門●同安,是由深圳華強集團投資巨額興建的大型高科技第四代主題公園。其最大特點是以科幻和互動體驗為最大特色,將動漫卡通、電影特技等國際時尚娛樂元素與中國傳統文化符號巧妙融合,創造出充滿幻想和創意的神奇天地。
3.五緣灣濕地公園
佔地85公頃,面積相當於半個鼓浪嶼,是廈門最大的公園,也是最大的濕地生態園區。
有的水棲和濕生植物帶、水生植物群落、蘆葦及濕地區域植物群落都將得到保護,並將種植上台灣相思樹、木槿、銀合歡、睡蓮、紅樹林等植物;而目前棲息在濕地中的9科25種濕地水鳥和17科29種山林和農田鳥類也將繼續在這兒生息鳴唱。
4.金光湖
位於廈門市同安蓮花鎮內田村,距同安城區23公里,廈門市區60公里。林區山形如「湖」狀,四周六條山嶺和兩座小山交相環抱,構成「金」字形,旭日初生、葉露晶瑩、金光閃閃,故名「金光湖」。
金光湖被譽為「閩南的西雙版納」,林海茫茫,野生動植物品種繁多,不勝枚舉,林區總面積7768畝,最高海拔845米。
5.南普陀寺
始建於唐末五代,初稱泗洲院。北宋僧文翠改建稱無盡岩。元廢。明初復建,更名普照寺。明末詩僧覺光和尚遷建於山前,殿堂院舍齊備,住僧常達百餘眾,清初又廢於兵禍。
清康熙二十二年( 1684 年),靖海候施琅收復台灣後駐鎮廈門,捐資修復寺院舊觀,又增建大悲閣奉觀音菩薩,並以之與浙江普陀山觀音道場相類比,更名為南普陀寺。
此後數百年來,經歷代主持景峰、省己、喜參諸和尚多次重修擴建,至民國初年,已構成三殿七堂俱全的禪寺格局,成為近代閩南最具規模的名剎。
(1)廈門景色擴展閱讀
鼓浪嶼的文化傳播
從19世紀中葉起,伴隨著基督教的傳播,西方音樂開始涌進鼓浪嶼,與鼓浪嶼優雅的人居環境相融合,造就了鼓浪嶼今日的音樂傳統,培養出周淑安、林俊卿、殷承宗、陳佐煌、許斐平等一大批傑出的音樂家。
如今,鼓浪嶼的人均鋼琴擁有率為全國第一,島上有100多個音樂世家,2002年鼓浪嶼被中國音樂家協會命名為 「音樂之島」。
有國內僅有、國際一流的鋼琴博物館,常年舉辦鼓浪嶼鋼琴節暨全國青少年鋼琴比賽、美國音樂周等重大音樂活動。
2. 廈門有那些景區
廈門二十名景
廈門二十名景:萬石涵翠、大輪梵天、雲頂觀日、五老凌霄、太平石笑、天界曉鍾、東環望海、金榜釣磯、北山龍潭、虎溪夜月、東渡飛虹、金山松石、青礁慈濟、鴻山織雨、胡里炮王、員當夜色、皓月雄風、菽庄藏海、鼓浪洞天、鰲園春暉。
萬石涵翠:「萬石」指萬石岩,「翠」意翠綠的熱帶、亞熱帶的植物,亦即萬石山風景區。區內有園林植園和眾多古景,還有11座規模不等的寺廟,文化內涵頗為濃厚,是廈門旅遊風光最集中的地方。
大輪梵天:「大輪梵天」景觀由大輪山和梵天寺組成。大輪山是同安境內東北的主峰,層巒起伏,橫亘數里,從應城山奔躍而來,狀如車輪滾動,故名。位於大輪山麓的梵天寺,始建於隋代,千年古剎,名聞遐邇。
雲頂觀日:洪濟山是廈門島上最高的山。主峰雲頂岩高339.6米。舊時絕頂築有「觀日台」,供遊人看日出奇觀,因而「洪濟觀日」列為廈門二十四景之首。如今的雲頂岩比以前更嫵媚動人,可是洪濟山少為人知,雲頂岩則是家喻戶曉,因而更名「雲頂觀日」。
五老凌霄:本景包括五老峰及山麓的南普陀寺。五老峰位於廈門島南部,五個山頭崢嶸凌空,時有白雲繚繞,如五個老人,昂首天外,故名。南普陀寺始建於唐代,清康熙二十三年,靖海侯施琅重建,因寺宇以奉祀觀音為主,又在普陀山之南,故稱南普陀寺。
太平石笑:「太平石笑」系原「小八景」之一,地外園林植物園內。因太平岩前有四塊岩石,兩塊相疊,一端巾合,一端張開,由另兩塊巨石頂立,形成石門,自然構成笑口常開景觀,自清代以來就稱其為「太平石笑」。進得石門,回首可見岩壁有「石為迎賓開口笑,山能作主樂天成」的詩刻。
天界曉鍾:「天辦曉鍾」原系「小八景」之一,位於園林植物園內,因天界寺每天清晨要放鍾108下,鍾聲特別悠揚,傳入市區,催人夢醒,有「聞鍾聲,煩惱輕,智慧長,菩提生」之說,天界寺的晨鍾也就成了獨特的風景。
東環望海:「東不望海」是指廈門島東部的環島路風景線。它是一處觀山望海的帶狀公園,又是海濱大地雕塑博物館,眾多不同質地、不同風格的雕塑作品,圍繞著大海這個中心,表現特區蒸蒸日上、人民盼望統一的主題。
金榜釣磯:「金榜釣磯」亦稱「金榜玉笏」,是金榜公園內「海濱鄒魯」景區(即金榜山)中的主體景點。金榜山上有一高16丈的巨石如「玉笏」,挺立天際,庄嚴威武。近年,在它周圍已復建了「迎仙樓」、「釣魚磯」、「釣隱亭」,修整了陳黯隱居石室,並設置陳黯半身雕像,雕像下方鐫「金榜山記」全文。
北山龍潭:「北山」指同安的北辰山,「龍潭」為其「十二龍潭瀑布」,位於北辰山山麓北側,飛瀑直下,把山體沖出1公里多長的峽谷,形成了1000多米長瀑布,這就是北山瀑布,歷經千年而不涸,雨季變寬,旱季變窄,把山岩沖出十二水潭,故稱「十二龍潭」。
虎溪夜月:明萬曆年間,廈門人林懋時愛石成癖,見虎溪岩巨石崢嶸玲瓏,便自費在一虎口形巨石之底部挖出一個大石洞,取名「棱層石室」。石室里居有一虎,由伏虎羅漢趙乾馴養,因而又名為「伏虎洞」。當年,伏虎洞前流泉成溪,曰「虎溪」。月到中秋分外圓,虎溪岩又是中秋月的佳境,故而得名。
東渡飛虹:「東渡飛虹」是指海滄大橋、橋梁博物館以及以此為中心的東渡景區。海滄大橋是中國橋梁建築史上的里程碑,與之相連的牛頭山公園、中國橋梁博物館、火燒嶼和正待開發的太平山莊所構成的旅遊區,具有多種文化的兼容性和高科技的現代感。
金山松石:「金山」位於廈門島萬石山麓東段黃厝村境內,現劃歸景州樂園進行開發建設。金山海拔202米,直接面對大小金門、大擔二擔島。這里樹木岩石保護得非常完好,滿山青翠欲滴的松林、千姿百態的岩石,構成各種景觀,充分展現廈門風光「一城如花半倚石」的特色。
青礁慈濟:慈濟東宮在海滄青礁東鳴嶺龍湫坑畔,供奉神醫吳本。慈濟東宮現存有三座宮殿,有十二根蟠龍大石柱,一對花瓶式大石柱。此外,八角石柱、石屏,雕刻精細;樑上木刻、鍾鼓樓藻井、神物彩畫、椽仔黑白畫以及清代歷朝碑刻,堪稱奇絕,使東宮具有歷史、文化、科學和藝術鑒賞價值。
鴻山織雨:位於思明南路中段的鴻山,每逢風雨交加,山上雨隨風轉,相互交錯,狀如織布,因而有「鴻山織寸」的雅稱,為原廈門「八大景」之一。目前的鴻山公園,是個既有名勝古跡、自然風光,又有現代娛樂設施的城市公園。
胡里炮王:胡里山炮台位於廈門島南部曾厝突出於海面的山崗上,始建於清光緒十七年,目前尚余東炮台大炮一門、鋼輪炮2門。大炮長14米,重59888公斤,口徑28厘米,膛線84條,最大射程10460米,有效射和6040米,是目前中國現存最大的火炮,也是世界炮王。
員當夜色:員當湖地處廈門市區核心地帶,水域面積1.7平方公里,湖中灘地40萬平方米。其中,十幾萬平方米建成的白鷺洲公園連同人民會堂、南湖公園、西堤公園,構成一處新的旅遊區。因為舊時這里有「員當漁火」景名,遂將新景改名為「員當夜色」。
皓月雄風:鼓浪嶼東南隅海濱的復鼎岩上,矗立著鄭成功戎裝雕像及其毗鄰的皓月園巨型青銅群像浮雕,構成「皓月雄風」景觀。以紀念鄭成功為主題而設計的皓月園、布局精雅的亭台樓閣、曲橋幽徑等等,嬌巧玲瓏,另有情趣。
菽庄藏海:菽庄花園位於鼓浪嶼東南部,是園主人林爾喜用他的字「叔藏」的諧音命名的。園主人44歲時建四十四橋,橋下閘門,把海水引入園內,形成大海、外池、內池三個水區,硬是把大海藏入園中,故名「菽庄藏海」。
鼓浪洞天:聳峙與鼓浪嶼中部偏南的龍頭山,海拔92.7米,人們統稱它為日光岩。在日光岩上的巨石峭壁有80多處題刻,現存時刻年代最早的,是泉州府同知丁一中於明萬曆元年題寫的「鼓良洞天」四個大字。由此可見,400多年前已經出現了「鼓浪洞天」的雅稱,後來又成為廈門「八大景」之一的命名。
鰲園春暉:「鰲園」為集美嘉庚公園之精髓,「春暉」泛指嘉庚先生傾資辦學的愛國精神。集美學村是華僑領袖陳嘉庚先生於1913年創辦的,其規模之宏大,設備之完善,在當時確為國內外所罕見。集美學村的建築物是中西合璧的典範,又是閩南傳統建築的代表作,具有濃郁的閩南特色和南洋風格。
3. 廈門的風景怎樣
鼓浪嶼:鼓浪嶼與廈門一水相隔,廈鼓海峽長僅700多米。鼓浪嶼山上怪石嵯峨,疊成洞壑,洞內海風撲面,濤聲如雷,因而得名。這里沒有車輛,任何人到了鼓浪都得靠兩條腿走路。
上午遊走小島西部、北部景點有:廈門海底世界、原美國領事館、廈門博物館、風琴博物館、三一教堂、鄭成功紀念館、日光岩景區、龍山洞、居民住宅區、龍頭路商業街。
午飯、購物後遊玩小島東部、南部景點有:廈門音樂學校、原英國副領事館、林巧稚故居、毓園、菽庄花園、皓月園。
島上最重要的勝景是日光岩。島上的龍頭山,岩峰怪異,在高處即為日光岩。山頂上有兩塊巨大的岩石,一高一低,高的一塊直立,低的一塊橫陳,稱為駱駝峰,在很遠處就可以看到,成為鼓浪嶼的標志。上龍頭山,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塊特大的岩石,橫刻「天風海濤」四個大字,下面並列兩行大字「鼓浪洞天」、「鷺江第一」。有題刻的地方,也就是山上的景點。
日光岩下,有一座紅磚大樓,這就是鄭成功紀念館。在鼓浪嶼的西南隅,有一個別具一格的園林建築--菽庄花園。這個園林佔地不滿十畝,但是,它傍山臨海,園建海上,海在園中,以園飾海,以海拓園,渾然一體,遊人感到這個園林規模不小。從園門進去,一堵黃牆擋住了遊人視線。視野所及是一個小小的庭院,院內用盆花布置了一個花壇。只有當你從右邊的眉壽堂或左邊的拱門走出去,遼闊的大海突然展現在你的面前。這就是「臧海園」的意境,也就是讓大海欲露先藏。這是我國園林建築常用的手法。
日光岩: 60.00 菽庄花園: 30.00 皓月園: 15.00
4. 廈門有什麼風景名勝區
鼓浪嶼、南普陀寺、萬國建築博覽、集美嘉庚園 、廈門海滄大橋旅遊區 、廈門大學、翠版豐權溫泉 、廈門老院子民俗文化風情園 、廈門誠毅科技探索中心 、廈門方特夢幻王國、鰲園、北辰山 、環島路、華僑博物館、胡里山炮台、曾厝垵、廈門園林植物園、五緣灣等,都是廈門各有特色的旅遊景點,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遊玩。
5. 介紹幾個廈門的美景
游在廈門:
廈門大學: 是應該去看看的,學校規模很大,而且象座大花園,風景很不錯。特別是女生宿舍樓,還能看得到海景,怪不得都說廈大是談戀愛的勝地。校內有一片漂亮的湖泊,湖邊的草坡上三三兩兩的坐著學生。湖邊有個湖畔咖啡館,如果在這里喝杯咖啡,應該也是件很愜意的事。南普陀: 廈門大學隔壁。香火旺盛。門票3元/張。寺後可爬山,高度剛剛好,不會太累,又不會感覺爬得不過癮。山頂可俯瞰大片廈門景色。胡里山炮台: 票價是25元/人,裡面有一門是中國最大的海炮。出景點左邊走出去,下面就是據說廈門沿海漂亮的一段木棧橋路,這邊有雙人自行車出租,可以騎到曾厝按來回。廈大白城到曾厝按是廈門最漂亮的一段海邊風景線。僑鄉: 廈門是福建籍華僑出入境的主要門戶,也是福建的主要僑鄉。廈門最早的遠洋航運,最早的鐵路,最早至閩南各縣的內河航運和水陸聯運,大多是華僑投資創辦的。華僑對廈門近代資本主義民族工業的興起和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集美是我國著名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先生的故鄉,也是著名的僑鄉。陳嘉庚先生早年傾資興學,在這里創辦了著名的集美學村。鼓浪嶼: 拿上1張手繪地圖在鼓浪嶼錯綜復雜的小路上徒步漫遊是件寫意的事,各式各樣的小洋房,時不時的海景,有種盪滌心靈的感覺。當然你還會常常碰到拍婚紗的新人,以及不時出現的美食。至於景點嘛,著重推薦幾個:1.菽庄花園: 林爾嘉借山藏海,將大海私藏於自家的園林,磅礴大氣又精巧雅緻,值得一看,一條曲折石橋在庭院內蜿蜒,伸入海中,漲潮時人行橋上彷彿踏浪碧波之上,很有詩情畫意的韻味。就在菽庄花園,愛國的林爾嘉以擁山攬海的氣勢,在柔美的鋼琴聲中,用流利的外語,為中國人的權益說話。中國唯一的「鋼琴博物館」,以及民俗傢具博物館也建於院內。門票:30元/人。
2.日光岩: 鼓浪嶼最早看到太陽的地方,凌空聳立一塊直徑40多米的巨石,又稱晃岩,是當年鄭成功屯兵紮寨的地方。裡面有日光岩電影院、百鳥園、鄭成功紀念館、蓮花庵、水操台等景點,門票:60元/人。去日光岩的晃岩路上(38號)有一座收藏了許多鼓浪嶼舊時代老物件的「懷舊鼓浪嶼」博物館,有興趣的話可以進去懷舊感觸,任思緒紛飛。
3、皓月園 :「思君寢不寐,皓月透素幃」,從輪渡出來便可以看見左手邊山上,面海向東而立高15.7米的鄭成功白色雕像,那便是皓月園。塑像下面,清風海濤,細沙逐浪,是清晨傍晚散步的浪漫的好地方。門票20元/人,晚上18:30以後是免費的。
4、海底世界: 輪渡上岸後右轉不遠,可以看見一個巨型章魚的銅雕,那就是海底世界的入口,不過好像全國的海底世界都差不多,這里有一具從廈門海域捕獲的世界最大的抹香鯨的標本,感興趣和從沒有去過海洋世界的朋友可以去看一下。線路規劃
廈門大學——南普陀寺——白城沙灘——胡里三炮台——游環島路——中山步行街——鼓浪嶼
6. 廈門有哪些風景
廈門有哪些風景
萬石涵翠:
「萬石」指萬石岩,「翠」意翠綠的熱帶、亞熱帶的植物,亦即萬石山風景區。區內有園林植園和眾多古景,還有11座規模不等的寺廟,文化內涵頗為濃厚,是廈門旅遊風光最集中的地方。
萬石涵翠
大輪梵天:
「大輪梵天」景觀由大輪山和梵天寺組成。大輪山是同安境內東北的主峰,層巒起伏,橫亘數里,從應城山奔躍而來,狀如車輪滾動,故名。位於大輪山麓的梵天寺,始建於隋代,千年古剎,名聞遐邇。
大輪梵天
雲頂觀日:
洪濟山是廈門島上最高的山。主峰雲頂岩高339.6米。舊時絕頂築有「觀日台」,供遊人看日出奇觀,因而「洪濟觀日」列為廈門二十四景之首。如今的雲頂岩比以前更嫵媚動人,可是洪濟山少為人知,雲頂岩則是家喻戶曉,因而更名「雲頂觀日」。可惜如今此處已為幻景海市,可望不可及,為世人所感嘆。
雲頂觀日
五老凌霄:
本景包括五老峰及山麓的南普陀寺。五老峰位於廈門島南部,五個山頭崢嶸凌空,時有白雲繚繞,如五個老人,昂首天外,故名。南普陀寺始建於唐代,清康熙二十三年,靖海侯施琅重建,因寺宇以奉祀觀音為主,又在普陀山之南,故稱南普陀寺。
五老凌霄
太平石笑:
「太平石笑」系原「小八景」之一,地外園林植物園內。因太平岩前有四塊岩石,兩塊相疊,一端巾合,一端張開,由另兩塊巨石頂立,形成石門,自然構成笑口常開景觀,自清代以來就稱其為「太平石笑」。進得石門,回首可見岩壁有「石為迎賓開口笑,山能作主樂天成」的詩刻。
太平石笑
天界曉鍾:
「天界曉鍾」原系「小八景」之一,位於園林植物園內,因天界寺每天清晨要放鍾108下,鍾聲特別悠揚,傳入市區,催人夢醒,有「聞鍾聲,煩惱輕,智慧長,菩提生」之說,天界寺的晨鍾也就成了獨特的風景。
天界曉鍾
東環望海:
「東環望海」是指廈門島東部的環島路風景線。它是一處觀山望海的帶狀公園,又是海濱大地雕塑博物館,眾多不同質地、不同風格的雕塑作品,圍繞著大海這個中心,表現特區蒸蒸日上、人民盼望統一的主題。
東環望海
金榜釣磯:
「金榜釣磯」亦稱「金榜玉笏」,是金榜公園內「海濱鄒魯」景區(即金榜山)中的主體景點。金榜山上有一高16丈的巨石如「玉笏」,挺立天際,庄嚴威武。近年,在它周圍已復建了「迎仙樓」、「釣魚磯」、「釣隱亭」,修整了陳黯隱居石室,並設置陳黯半身雕像,雕像下方鐫「金榜山記」全文。
金榜釣磯
北山龍潭:
「北山」指同安的北辰山,「龍潭」為其「十二龍潭瀑布」,位於北辰山山麓北側,飛瀑直下,把山體沖出1公里多長的峽谷,形成了1000多米長瀑布,這就是北山瀑布,歷經千年而不涸,雨季變寬,旱季變窄,把山岩沖出十二水潭,故稱「十二龍潭」。
北山龍潭
虎溪夜月:
明萬曆年間,廈門人林懋時愛石成癖,見虎溪岩巨石崢嶸玲瓏,便自費在一虎口形巨石之底部挖出一個大石洞,取名「棱層石室」。石室里居有一虎,由伏虎羅漢趙乾馴養,因而又名為「伏虎洞」。當年,伏虎洞前流泉成溪,曰「虎溪」。月到中秋分外圓,虎溪岩又是中秋月的佳境,故而得名。
虎溪夜月
東渡飛虹:
「東渡飛虹」是指海滄大橋、橋梁博物館以及以此為中心的東渡景區。海滄大橋是中國橋梁建築史上的里程碑,與之相連的牛頭山公園、中國橋梁博物館、火燒嶼和正待開發的太平山莊所構成的旅遊區,具有多種文化的兼容性和高科技的現代感。
金山松石:
「金山」位於廈門島萬石山麓東段黃厝村境內,現劃歸景州樂園進行開發建設。金山海拔202米,直接面對大小金門、大擔二擔島。這里樹木岩石保護得非常完好,滿山青翠欲滴的松林、千姿百態的岩石,構成各種景觀,充分展現廈門風光「一城如花半倚石」的特色。
青礁慈濟:
慈濟東宮在海滄青礁東鳴嶺龍湫坑畔,供奉神醫吳本。慈濟東宮現存有三座宮殿,有十二根蟠龍大石柱,一對花瓶式大石柱。此外,八角石柱、石屏,雕刻精細;樑上木刻、鍾鼓樓藻井、神物彩畫、椽仔黑白畫以及清代歷朝碑刻,堪稱奇絕,使東宮具有歷史、文化、科學和藝術鑒賞價值。
鴻山織雨:
位於思明南路中段的鴻山,每逢風雨交加,山上雨隨風轉,相互交錯,狀如織布,因而有「鴻山織寸」的雅稱,為原廈門「八大景」之一。目前的鴻山公園,是個既有名勝古跡、自然風光,又有現代娛樂設施的城市公園。
胡里炮王:
胡里山炮台位於廈門島南部曾厝突出於海面的山崗上,始建於清光緒十七年,目前尚余東炮台大炮一門、鋼輪炮2門。大炮長14米,重59888公斤,口徑28厘米,膛線84條,最大射程10460米,有效射和6040米,是目前中國現存最大的火炮,也是世界炮王。
篔簹夜色:
篔簹湖地處廈門市區核心地帶,水域面積1.7平方公里,湖中灘地40萬平方米。其中,十幾萬平方米建成的白鷺洲公園連同人民會堂、南湖公園、西堤公園,構成一處新的旅遊區。因為舊時這里有「篔簹漁火」景名,遂將新景改名為「篔簹夜色」。
皓月雄風:
鼓浪嶼東南隅海濱的復鼎岩上,矗立著鄭成功戎裝雕像及其毗鄰的皓月園巨型青銅群像浮雕,構成「皓月雄風」景觀。以紀念鄭成功為主題而設計的皓月園、布局精雅的亭台樓閣、曲橋幽徑等等,嬌巧玲瓏,另有情趣。
菽庄藏海:
菽庄花園位於鼓浪嶼東南部,是園主人林爾嘉用他的字「叔臧」的諧音命名的。園主人44歲時建四十四橋,橋下閘門,把海水引入園內,形成大海、外池、內池三個水區,硬是把大海藏入園中,故名「菽庄藏海」。
鼓浪洞天:
聳峙與鼓浪嶼中部偏南的龍頭山,海拔92.7米,人們統稱它為日光岩。在日光岩上的巨石峭壁有80多處題刻,現存時刻年代最早的,是泉州府同知丁一中於明萬曆元年題寫的「鼓良洞天」四個大字。由此可見,400多年前已經出現了「鼓浪洞天」的雅稱,後來又成為廈門「八大景」之一的命名。
鰲園春暉:
「鰲園」為集美嘉庚公園之精髓,「春暉」泛指嘉庚先生傾資辦學的愛國精神。集美學村是華僑領袖陳嘉庚先生於1913年創辦的,其規模之宏大,設備之完善,在當時確為國內外所罕見。集美學村的建築物是中西合璧的典範,又是閩南傳統建築的代表作,具有濃郁的閩南特色和南洋風格。
7. 廈門的風景作文
1月20日,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坐上從汕頭到廈門的旅遊專車。
我們在廈門玩了兩天,其中,最令我難忘的是到海底世界參觀游覽。
那天早上,我們乘輪船來到風景秀麗的鼓浪嶼島。剛到鼓浪嶼,我們就來到了海底世界。
海底世界的魚類可真多啊!有各種各樣美麗花紋的魚,有體形笨重的巨型虎斑,有看上去非常兇猛的「吃人魚」等。在那裡,我居然還看到了企鵝!不過,最令我感興趣的還是鯊魚胚胎繁殖。
到了海獅、海豚的表演時間了。我們來到表演館,准備看海獅、海豚的精彩表演。
表演開始了。首先是海獅的頂球表演。訓練師把球向半空一扔,海獅就用鼻子來接,用鼻子接到球的海獅先轉了一圈,再用鼻子頂了頂,然後再傳給訓練師,訓練師接到了球,將球扔進水中,海獅也跟著跳進水中,把球用鼻子給頂起來,在水面上表演頂球節目。接下來,是海獅表演接花圈。海獅先下到水裡,訓練師手上拿了5個花圈,拋給了海獅第一個,它接住了,第二個,也接住了,第三,四個它都接住了。因為難度不斷增大,所以第五個圈海獅沒能接住,但大家還是報以熱烈的掌聲;然後,輪到海豚踢幸運球的表演了。海豚把球放到水面上,用尾部把球踢到觀眾區,誰接到,誰就很幸運。只見球迅速地朝我飛來,我猛地一伸手,球就被我接住了,我太高興了。
去廈門的那兩天,我十分開心,最開心的,還是我接住了那個「幸運球」。
8. 廈門那裡風景最好
風景好不好這每個人的欣賞角度都不一樣, 先介紹一下廈門二十名景:萬石涵翠、大輪梵天、雲頂觀日、五老凌霄、太平石笑、天界曉鍾、東環望海、金榜釣磯、北山龍潭、虎溪夜月、東渡飛虹、金山松石、青礁慈濟、鴻山織雨、胡里炮王、員當夜色、皓月雄風、菽庄藏海、鼓浪洞天、鰲園春暉。
萬石涵翠:「萬石」指萬石岩,「翠」意翠綠的熱帶、亞熱帶的植物,亦即萬石山風景區。區內有園林植園和眾多古景,還有11座規模不等的寺廟,文化內涵頗為濃厚,是廈門旅遊風光最集中的地方。
大輪梵天:「大輪梵天」景觀由大輪山和梵天寺組成。大輪山是同安境內東北的主峰,層巒起伏,橫亘數里,從應城山奔躍而來,狀如車輪滾動,故名。位於大輪山麓的梵天寺,始建於隋代,千年古剎,名聞遐邇。
雲頂觀日:洪濟山是廈門島上最高的山。主峰雲頂岩高339.6米。舊時絕頂築有「觀日台」,供遊人看日出奇觀,因而「洪濟觀日」列為廈門二十四景之首。如今的雲頂岩比以前更嫵媚動人,可是洪濟山少為人知,雲頂岩則是家喻戶曉,因而更名「雲頂觀日」。
五老凌霄:本景包括五老峰及山麓的南普陀寺。五老峰位於廈門島南部,五個山頭崢嶸凌空,時有白雲繚繞,如五個老人,昂首天外,故名。南普陀寺始建於唐代,清康熙二十三年,靖海侯施琅重建,因寺宇以奉祀觀音為主,又在普陀山之南,故稱南普陀寺。
太平石笑:「太平石笑」系原「小八景」之一,地外園林植物園內。因太平岩前有四塊岩石,兩塊相疊,一端巾合,一端張開,由另兩塊巨石頂立,形成石門,自然構成笑口常開景觀,自清代以來就稱其為「太平石笑」。進得石門,回首可見岩壁有「石為迎賓開口笑,山能作主樂天成」的詩刻。
天界曉鍾:「天辦曉鍾」原系「小八景」之一,位於園林植物園內,因天界寺每天清晨要放鍾108下,鍾聲特別悠揚,傳入市區,催人夢醒,有「聞鍾聲,煩惱輕,智慧長,菩提生」之說,天界寺的晨鍾也就成了獨特的風景。
東環望海:「東不望海」是指廈門島東部的環島路風景線。它是一處觀山望海的帶狀公園,又是海濱大地雕塑博物館,眾多不同質地、不同風格的雕塑作品,圍繞著大海這個中心,表現特區蒸蒸日上、人民盼望統一的主題。
金榜釣磯:「金榜釣磯」亦稱「金榜玉笏」,是金榜公園內「海濱鄒魯」景區(即金榜山)中的主體景點。金榜山上有一高16丈的巨石如「玉笏」,挺立天際,庄嚴威武。近年,在它周圍已復建了「迎仙樓」、「釣魚磯」、「釣隱亭」,修整了陳黯隱居石室,並設置陳黯半身雕像,雕像下方鐫「金榜山記」全文。
北山龍潭:「北山」指同安的北辰山,「龍潭」為其「十二龍潭瀑布」,位於北辰山山麓北側,飛瀑直下,把山體沖出1公里多長的峽谷,形成了1000多米長瀑布,這就是北山瀑布,歷經千年而不涸,雨季變寬,旱季變窄,把山岩沖出十二水潭,故稱「十二龍潭」。
虎溪夜月:明萬曆年間,廈門人林懋時愛石成癖,見虎溪岩巨石崢嶸玲瓏,便自費在一虎口形巨石之底部挖出一個大石洞,取名「棱層石室」。石室里居有一虎,由伏虎羅漢趙乾馴養,因而又名為「伏虎洞」。當年,伏虎洞前流泉成溪,曰「虎溪」。月到中秋分外圓,虎溪岩又是中秋月的佳境,故而得名。
東渡飛虹:「東渡飛虹」是指海滄大橋、橋梁博物館以及以此為中心的東渡景區。海滄大橋是中國橋梁建築史上的里程碑,與之相連的牛頭山公園、中國橋梁博物館、火燒嶼和正待開發的太平山莊所構成的旅遊區,具有多種文化的兼容性和高科技的現代感。
金山松石:「金山」位於廈門島萬石山麓東段黃厝村境內,現劃歸景州樂園進行開發建設。金山海拔202米,直接面對大小金門、大擔二擔島。這里樹木岩石保護得非常完好,滿山青翠欲滴的松林、千姿百態的岩石,構成各種景觀,充分展現廈門風光「一城如花半倚石」的特色。
青礁慈濟:慈濟東宮在海滄青礁東鳴嶺龍湫坑畔,供奉神醫吳本。慈濟東宮現存有三座宮殿,有十二根蟠龍大石柱,一對花瓶式大石柱。此外,八角石柱、石屏,雕刻精細;樑上木刻、鍾鼓樓藻井、神物彩畫、椽仔黑白畫以及清代歷朝碑刻,堪稱奇絕,使東宮具有歷史、文化、科學和藝術鑒賞價值。
鴻山織雨:位於思明南路中段的鴻山,每逢風雨交加,山上雨隨風轉,相互交錯,狀如織布,因而有「鴻山織寸」的雅稱,為原廈門「八大景」之一。目前的鴻山公園,是個既有名勝古跡、自然風光,又有現代娛樂設施的城市公園。
胡里炮王:胡里山炮台位於廈門島南部曾厝突出於海面的山崗上,始建於清光緒十七年,目前尚余東炮台大炮一門、鋼輪炮2門。大炮長14米,重59888公斤,口徑28厘米,膛線84條,最大射程10460米,有效射和6040米,是目前中國現存最大的火炮,也是世界炮王。
員當夜色:員當湖地處廈門市區核心地帶,水域面積1.7平方公里,湖中灘地40萬平方米。其中,十幾萬平方米建成的白鷺洲公園連同人民會堂、南湖公園、西堤公園,構成一處新的旅遊區。因為舊時這里有「員當漁火」景名,遂將新景改名為「員當夜色」。
皓月雄風:鼓浪嶼東南隅海濱的復鼎岩上,矗立著鄭成功戎裝雕像及其毗鄰的皓月園巨型青銅群像浮雕,構成「皓月雄風」景觀。以紀念鄭成功為主題而設計的皓月園、布局精雅的亭台樓閣、曲橋幽徑等等,嬌巧玲瓏,另有情趣。
菽庄藏海:菽庄花園位於鼓浪嶼東南部,是園主人林爾喜用他的字「叔藏」的諧音命名的。園主人44歲時建四十四橋,橋下閘門,把海水引入園內,形成大海、外池、內池三個水區,硬是把大海藏入園中,故名「菽庄藏海」。
鼓浪洞天:聳峙與鼓浪嶼中部偏南的龍頭山,海拔92.7米,人們統稱它為日光岩。在日光岩上的巨石峭壁有80多處題刻,現存時刻年代最早的,是泉州府同知丁一中於明萬曆元年題寫的「鼓良洞天」四個大字。由此可見,400多年前已經出現了「鼓浪洞天」的雅稱,後來又成為廈門「八大景」之一的命名。
鰲園春暉:「鰲園」為集美嘉庚公園之精髓,「春暉」泛指嘉庚先生傾資辦學的愛國精神。集美學村是華僑領袖陳嘉庚先生於1913年創辦的,其規模之宏大,設備之完善,在當時確為國內外所罕見。集美學村的建築物是中西合璧的典範,又是閩南傳統建築的代表作,具有濃郁的閩南特色和南洋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