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景景觀 » 社會景觀

社會景觀

發布時間: 2020-11-24 21:08:12

A. 景觀園林設計是什麼社會上有什麼工作

園林景觀設計是在傳統園林理論的基礎上,具有建築、植物、美學、文學等相關專業知識的人士對自然環境進行有意識改造的思維過程和籌劃策略。
具體的講,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圍內,運用園林藝術和工程技術手段,通過改造地形、種植植物、營造建築和布置園路等途徑創造美的自然環境和生活、遊憩境域的過程。通過景觀設計,使環境具有美學欣賞價值、日常使用的功能,並能保證生態可持續性發展。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當時人類文明的發展程度和價值取向及設計者個人的審美觀念。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國內總在刻意強調園林和景觀的區別,但是事實上,二者並沒有本質區別,英文均為Landscape Architecture,只是國內流派學術觀點不同而已。園林設計、景觀設計本就是同根同源的。 刻意區別二者是極其不利於本學科的發展的。
內容根據出發點的不同有很大不同。大面積的河域治理,城鎮總體規劃大多是從地理,生態角度出發;中等規模的主題公園設計,街道景觀設計常常從規劃和園林的角度出發;面積相對較小的城市廣場,小區綠地,甚至住宅庭院等又是從詳細規劃與建築角度出發;但無疑這些項目都涉及景觀因素。我通常接觸到的, 在規劃及設計過程中對景觀因素的考慮,通常分為硬景觀(hardscape)和軟景觀(softscape)。 據我理解硬景觀是指人工設施,通常包括鋪裝,雕塑,涼棚,座椅,燈光,果皮箱等等;軟景觀是指人工植被,河流等仿自然景觀。

B. 景觀社會學都有哪些研究項目

《景觀社會學》還不能是算作一個學科分支或者方向,(個人)的表述是「景觀的社會學研究」,是利用社會學,(文化)人類學的理論與方法來觀察理解景觀的社會學含義。「學」代表一種願望和學術追求,不排除隨著研究的積累未來發展成為一個獨立的學科方向,隨著越來越多學校開設這門課程,越來越多研究案例涌現,成為一個獨立的學科方向趨勢越來越明顯。北京大學景觀設計學研究生專業(MSLA)在2005年開設《景觀設計學》以來,已經出版教學案例四冊(李迪華,李津逵主編)。

C. 如何看待當今社會的閱讀景觀

各位的閱讀警官,我們可以非常重視,因為孩子們的現在閱讀水平都非常低,亟待提高

D. 社會風情景觀旅遊資源

旅遊資源開發的原則
(一) 個性原則(=獨特性原則)
旅遊資源開發的中心原則。要盡最大可能突出旅遊資源的特色,包括民族特色、地方特色,努力反映當地文化,「只有民族的旅遊資源,才是世界的旅遊吸引物」。個性-特色-吸引力,
(二) 市場原則
進行市場調查和預測,准確掌握市場需求和競爭狀況,結合資源狀況,積極尋求與其相匹配的客源市場,確定目標市場,以市場需求變化為依據,最大限度地滿足旅遊者的需求。例如,當前旅遊需求正在由大眾型觀光游覽式向個性化、多樣化、參與性強的方向發展,因此旅遊資源的開發應增加活動項目品種,設計多樣的、參與性強的旅遊活動項目,以適應市場的變化趨勢。
(三) 效益原則(能到賺錢)
經濟利益是旅遊資源開發的主要目的之一。因此要進行旅遊經濟投入-產出分析,確保旅遊開發活動能夠帶來豐厚的利潤。
(四) 保護原則
制定保護資源的切實方案,防止資源原貌和環境的破壞。
(五) 綜合原則
圍繞重點項目,挖掘潛力,逐步形成系列產品和配套服務。

E. 當代中國社會對於景觀規劃設計的需求有哪幾大方面

現代景來觀規劃設計內容:自
1、視覺景觀形象是大家所熟悉的主要從人類視覺感受要求出發,根據美學規律、利用空間實體景觀研究如何創造賞心悅目的環境形象。

2、環境生態綠化是隨著現代環境意識運動的發展而深入景觀規劃設計的內容。主要是從人類的生態感受要求出發,根據自然界生物學原理,利用陽光、氣候、動植物、土壤、水體等自然和人工材料,研究如何創造令人舒服的良好的物理環境。

3、大眾行為心理是隨著人口增長、現代文化交流以及社會科學的發展而注入景觀環境設計的現代內容。主要是人類的心理精神感受需求出發,根據人類在環境中的行為心理乃至精神活動的規律,利用心理文化的引導,研究如何創造使人賞心悅目、浮想聯翩、積極上進的精神環境。
視覺景觀形象、環境生態綠化、大眾行為心理三元素對於人們景觀環境感受所起的作用是相輔相成的、密不可分的。通過以視覺為主的感受通道藉助於物化的景觀環境形態,在人們的行為心理上引起反應,即所謂:鳥語花香、心曠神怡、觸景生情、心馳神往。這也就是中國古典園林中的三境一體—物境、情境、意境的綜合作用。

F. 景觀社會怎麼樣

「旅遊業--打包消費的人類流通,商品流通的副產品--其實不過是去觀看什麼將變得陳腐庸俗的一種機會。到不同地方去旅遊的經濟組織已經本質上保證他們的等值。刪除了時間的現代化(這涉及旅遊)同時從它自身中也刪除了任何真實的空間」 --------------------------------------------------- 在上海杭州呆了幾天,隨身帶著這本書。在杭州住在一個叫四眼井的青年旅舍,裝修得很波西米亞,裡面聚集了各類人群,如我這般的(大齡)青年遊客,如我這般的青年外國遊客,比較錯位的中老年遊客--在青年子女的引領下,甚至還有杭州本地的青年--周末來這個青旅玩,以及常駐旅舍的青年工作人員,還有身兼畫家,攝影家,設計師等數職的文藝的內斂又不失親和的旅長(老闆的謙稱)。 這是個在本質上和青年旅舍含義背離的青年旅舍--其實旅長自己也大方委婉地承認了:那些第一代青旅有些過於簡陋,沒跟上現狀--所以曾經是現在依然是藝術家的旅長精心打造了這么一個波波意趣十足的旅店,推開菠蘿格木柵門而入便是中式小隔斷,轉過之後走上幾步踏上兩步木板橋跨過腳下的人工小水池便來到陽光中庭(才幾步的功夫,客人已經被引入一個自成一體的空間),裡面坐著上述各種人群,滿是幸福和閑適的表情。中庭旁邊便是前台+室內酒吧/網吧/餐吧+檯球室+非吸煙聚會區。check-in+付款之後在幾步之外拾階而上會經過一個帳篷房(後來才知道,雖然裡面擺著兩個帳篷,但是怎麼也沒有想到會有人背著帳篷到這里來扎營--結果後來真的有人來了)和一個陽光書房+工作室。再上幾步便到了住宿區(其實還有另外一個住宿區,6-8人間的那種「第一代」正宗青旅房間,不過是在進入中庭之前的區域,而且只有寥寥幾間...)「第二代」住宿區的房間大致分了幾種,有略顯艷麗的江南房,有較為中性的陽光房等等。 旅客不少時間應該是在旅店中庭或書吧中度過的;中庭四周的景緻打造得很是別致:形態大小得體的樹木+青石地板+木質桌椅+布藝沙發+燒烤區+wifi+藝術牆(各類客人聚會燒烤的照片,有人物特寫,有全生/半生/全熟食物特寫,也有人物合照,配上解說文字,藝術牆最顯要的位置放置著旅長老闆的作品+旅遊照片+報紙剪貼;在室內餐吧/書吧還有留言牆)。之所以叫藝術牆是因為這確實可以算是一個藝術牆:還真有過「藝術展」在此舉辦,藝術牆上的照片為證(不禁想到自己正在經手的那個展覽...)。在杭州的幾日天氣很好,陽光充足,旅店中庭因此也發揮了最大效用:吃配套的美式早餐,看書,看人均在此,還有悠閑的貓咪或是懶睡,或是閑逛,四處散布於中庭。有一兩個上午我有些心不在焉地翻著這本《景觀社會》,旅長見了拿來也翻了兩頁,評價到:有深度,在人生某個階段需要這種提煉和指示。後又經他人之口得知旅長認為我有些「氣節」(旅長自然不會用時下流行的裝B,其實我自己都覺得有些裝了)。總之在這個青旅的中庭,我帶著些氣節地度過了數個看似悠閑的慢生快活般的時光。 而旅店之外的空間呢?旅店處在一個坡上,外面便是本地人自己搭建的別野房舍以及兩個有些凌亂的小餐館和兩個打理不善的小賣部--any ordinary suburban scene。走下這個小陡坡遊客便來到杭州虎跑路,往西一站路便是虎跑泉景點,往東數公里便是遊人扎堆的西湖景區。來杭州的前兩日便趕上了小小的旅遊高峰,坐車一路上堵進了旅舍又堵到景區融進了旅遊人潮。前幾次來或許是新鮮,或許是時機,或許是運氣,感覺似乎沒有這么多人;之前朋友還在學校,或者是借出差之機,所以過來的時候住校的感覺也不完全像遊客一般。而這次進了旅店,趕上了旅遊的前高峰時段,總算是正式旅遊了一番(或許還能慶幸住在了這般波波意趣十足的青旅)。杭州的美自不用我說,三年前最直接的印象是樹木多得像古代社會,三年後的今天在綠林古道中穿行時卻不覺有些異樣。 說回旅店吧。這確實是個波波意趣十足的青旅--波爾喬亞+波西米亞--波西米亞的情調,波爾喬亞的管理:臨走的時候三點多退房多收了半天房費--我原以為他們可以波西米亞地把這這三小時略去不計;在詢問得知過了午餐時間之後自己去外面買來了方便麵在中庭沖泡時正巧趕上青年店員在招貼「非本旅舍食品請於別處享用」的告示,末了還把告示牌沖我這邊放。最後在臨走之前旅店迎來了一對帳篷情侶--背著帳篷來扎營的情侶。10元一晚,夠便宜。在旅長問詢之下得知他們每年都來。「前幾年上面還沒這么好,現在修得很漂亮了」,說完兩人便背著帳篷,步履略顯沉重又不失輕盈地走過迴廊和藝術牆,邁向通往半開放營區的階梯,消失在中庭的轉角處... 這旅店彷彿便是杭州以及其他頂級景觀的縮影--夢幻迷離,精益求精,日趨完善;而旅長也恰如其分地履行其職責:在中庭的一面空出的山牆上,他准備掛上影幕再加上玻璃頂;中庭和走廊之間還要放上比薩烤箱--「把現代文明引入,以後再來會更漂亮更舒服....」 ----------------------------------------- 「景觀中真實的世界被優於這一世界的影響的精選品所取代,然而,同時這些影響有成功地使自己被認為是卓越超群的現實之縮影」

G. 到底園林景觀設計社會需求怎樣

說實話,園林前景很不錯,我也是園林專業的。 首先,你可以看看現在社會城市化進程非常快,而在城市裡面,生活是快節奏,環境非常嘈雜,人的心情很容易低落,面對得與失、陰險的社交關系、強烈的物慾和利益關系都使人難以承受的。我們人都是活在同一片藍天之下,都喜歡藍天和綠地、喜歡一個清靜的空間,現在的城市人喜歡自然環境,而他們又不能完全脫離城市,這樣我們景觀設計師、園林設計師應運而生,園林不再只屬於個人的了,而屬於這個社會,屬於每個人的。 我們要在城市有限空間里設計一個相對安靜的環境、綠地供人休息,給那些在繁華城市裡蹂躪不成人樣的人們一個自我反省的地方,給一個相對安靜的地方讓他們洗掉污穢的內心世界。 很多地方城市需要我們。 好好學吧。我相信我們以後能有很大的作為。

H. 消費主義以及景觀社會是什麼意思

「旅遊業--打包消費的人類流通,商品流通的副產品--其實不過是去觀看什麼將變得陳腐庸俗的一種機會。到不同地方去旅遊的經濟組織已經本質上保證他們的等值

I. 當前中國社會對於景觀學的需求有哪幾大方面

當前和未來景觀學面臨的三大社會需求(Social Needs)是:1.環保與生態化Environment & Ecology,如防護林建設、風景名勝區保護與開發;2.城市化Urbanization,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推進帶來的城市綠地系統及各級綠化的建設,城市濱水景觀的規劃、居住區環境景觀規劃設計等;3.遊憩與旅遊化

J. 濱水景觀的社會需求及發展

自古以來,水是生命之源,無數城市發展的源點都位於水濱。在早期的城市中,水體作為城市生活和軍事防禦功能而存在,也是城市公共交往的主要空間,因此濱水區成為古代城市最為繁華和人為活動最為集中的區域。成功的濱水景觀建設不僅有助於強化市民心中的地域感,而且可以塑造出美麗的城市形象,城市濱水區的建設,對於提高城市環境質量、展示城市歷史文化內涵與特色風貌、促進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均有著十分積極的意義。
然而,工業革命之後,城市人口和用地規模集聚擴大,現代工業、交通業和倉儲業為求最佳經濟效益,大量占據濱水空間,致使水質惡化。近年來,城市轉型為濱水地段的開發提供了契機,人們開始認識到濱水區開發所潛在的巨大社會和經濟價值。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